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relative factor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attern of postoperative locoreginal relapse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1
作者 Yichun Wang Fan Wang Lingling Kong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2年第10期581-584,共4页
Objective: We aimed to study the relative factor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and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rul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post esophagectomy patients for guiding the radiothe... Objective: We aimed to study the relative factor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and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rul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post esophagectomy patients for guiding the radiotherapy. Methods: To collect the patients' data (102 case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1 to 2009, who were fou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confirmed by pathologic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after esophageal cancer surgery. The factors affected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esophageal cancer were analysed by sing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Method. To analyze the rule of post-operative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different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 lymph node partition, in accordance with paragraphs of esophageal cancer in different groups. Results: Of the 102 patients after esophageal cancer surgery, who were confirmed 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50 cases had positive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52 cases had negative,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was 49.0%.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s of different depth, length and paragraph of tumor invasion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The impact on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s of the different age and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esion length, depth of invasion and paragraph of tumor were meaningful factors affecting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the 102 patients, 132 sites node metastasis were found by imaging study and histopathology with lower neck and supraclavicular node 59 (44.70%), upper mediastinum node 51 (38.64%), A-P windows node 1 (0.76%), anterior mediastinum node 1 (0.76%), Subcarinal node 5 (3.79%), paraesopha- geal node 3 (2.27%), hilar node 3 (2.27%), abdominal node 9 (6.82%). Conclusion: The length and depth of invasion, and paragraph of esophageal cancer are meaningfu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e longer of lesion, deeper of infiltration and lower of paragraph, the easier to get independently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e postoperative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lower neck and supraclavicular region and upper mediastinal region, which is the focus of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eal neoplasm 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lymph nodes RADIOTHERAPY
下载PDF
Ⅵ区淋巴清扫在甲状腺癌外科手术中的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宋明 陈文宽 +2 位作者 陈福进 杨安奎 魏茂文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11-1413,共3页
背景与目的:Ⅵ区是甲状腺癌常见的淋巴转移区域,对cN1患者可常规行包括Ⅵ区的淋巴清扫手术,然而对于cN0患者是否需要常规清扫Ⅵ区,目前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引。本研究探讨甲状腺癌Ⅵ区淋巴转移的特点,并明确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中Ⅵ区淋巴... 背景与目的:Ⅵ区是甲状腺癌常见的淋巴转移区域,对cN1患者可常规行包括Ⅵ区的淋巴清扫手术,然而对于cN0患者是否需要常规清扫Ⅵ区,目前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引。本研究探讨甲状腺癌Ⅵ区淋巴转移的特点,并明确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中Ⅵ区淋巴清扫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2000年1月期间收治的均行含Ⅵ区在内的颈淋巴清扫手术的13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此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30例患者中术后Ⅵ区淋巴结阳性者97例(74.6%);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4/130),其中包括喉返神经损伤4例;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甲状腺癌Ⅵ区淋巴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常规行Ⅵ区淋巴清扫有助于改善其生存情况;可以通过提高手术技巧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 Ⅵ区淋巴结 颈淋巴清扫
下载PDF
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9
3
作者 项松洁 黄益灯 +2 位作者 黄加云 陈波蓓 高金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单纯颈部淋巴结残留手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32例患者根据肿瘤的大小、残留淋巴结活动度及个数行局部肿瘤切除或颈淋巴结清扫术。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Log-Rank法行差异显著性检... 目的探讨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单纯颈部淋巴结残留手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32例患者根据肿瘤的大小、残留淋巴结活动度及个数行局部肿瘤切除或颈淋巴结清扫术。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Log-Rank法行差异显著性检验,Cox模型对影响生存率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6.3%和37.5%,单因素分析表明:残留淋巴结大小、淋巴结个数、活动度、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肿瘤消退快慢、淋巴结包膜浸润、术后化疗明显影响预后(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残留淋巴结大小(≥2cm),残留淋巴结活动度,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肿瘤消退快慢,淋巴结包膜浸润为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结论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3个月单纯颈部淋巴结残留可首选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总生存率明显提高。但需掌握手术适应证。残留淋巴结小、淋巴结活动、放疗后3个月内肿瘤消退快,则预后较好,淋巴结包膜浸润者,则术后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淋巴结 肿瘤 残留 外科手术 预后
下载PDF
胰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15
4
作者 勾善淼 吴河水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7-60,共4页
胰腺癌是所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患者预后情况最差的之一,总体5年生存率仅约5%,即使进行了根治性切除,患者5年生存率也仅为20%左右。复发和转移是影响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最关键因素,其中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是胰腺癌的重要特点,因而淋巴... 胰腺癌是所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患者预后情况最差的之一,总体5年生存率仅约5%,即使进行了根治性切除,患者5年生存率也仅为20%左右。复发和转移是影响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最关键因素,其中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是胰腺癌的重要特点,因而淋巴结的清扫范围一直是胰腺癌根治术的一个热点问题。对胰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规范化的淋巴结清扫是改善胰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坤 卢丽娜 余莉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36例,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B组31例,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分...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36例,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B组31例,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分析两组5年生存率及复发情况。结果:A、B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8%、17%,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发现共有11例复发,其中有7例发生远处转移,占64%。在术后有无化疗两种情况下,复发患者远处转移分别占40%、8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采用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扩大手术范围及行淋巴清扫术并不能提高生存率。远处转移在术后复发中占相当比例,术后辅助化疗对抑制盆腔外复发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外科手术 淋巴结切除术 复发 5年生存率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式与其预后关系的探讨
6
作者 王红梅 王艳东 孟庆更 《医学综述》 2011年第6期956-958,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5例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进行总结,并对预后进行随访。结果 45例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均为乳头状癌,其中8例为双侧多灶癌...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5例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进行总结,并对预后进行随访。结果 45例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均为乳头状癌,其中8例为双侧多灶癌。45例患者中,患侧全切+对侧次全切38例,双侧次全切2例,患侧全切+峡部切除1例,患侧次全切+峡部+对侧部分切除2例,患侧次全切2例,其中17例行一期颈部淋巴结清扫,均未见淋巴结内癌转移。术后随访6~77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甲状腺微小癌预后较好,淋巴结转移率低,其较为恰当的手术方式为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患侧腺叶全切+峡部+对侧次全切除术,一般不作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 临床病理特征 手术方式 淋巴结转移 预后
下载PDF
甲状腺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山世岩 屈翔 +1 位作者 张慧明 高超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756-2759,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手术方式的选择、治疗效果及影响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治疗后5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单因素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手术方式的选择、治疗效果及影响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治疗后5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方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行B超检查的95例患者中实性结节49例,囊性结节10例,混合性结节36例;55例行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的术前确诊率为67.2%(37/55)。最终确诊乳头状癌77例、滤泡状癌8例、髓样癌7例、未分化癌5例、其他癌4例。行患侧腺叶切除术24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67例,行根治术加(改良)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10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声音嘶哑4例,颈前及耳后持续麻木2例。5年无病生存率为89.1%(90/101),5年总生存率为93.06%(94/101)。甲状腺包膜外侵犯和未侵犯、完整切除和姑息切除、不同组织病理类型及手术方式患者5年总生存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均>0.05,未发现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前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可提高术前确诊率,应根据肿瘤的部位、术中冷冻检查、临床分期、术前B超病变性质、TNM分期及患者临床情况而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活组织检查 针吸 超声检查 外科手术 淋巴结切除术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诊治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施文标 孔林 +1 位作者 陈鑫 杨林军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569-571,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PTMC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84例(71.2),颈部淋巴结转移48例(40.7),<45岁与≥45岁P...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PTMC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84例(71.2),颈部淋巴结转移48例(40.7),<45岁与≥45岁PTM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30.2vs.49.2,P<0.05)。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作为主要手术方式。103例随访时间9~128个月,平均69个月,无死亡病例,未发现远处转移。结论术前B超检查、术中探查及冰冻病理检查有助于PTMC早期诊断,合适的手术方式对PTMC的治疗及预后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微小癌 外科手术 淋巴结
下载PDF
头颈部Castleman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伍君 伍希 +2 位作者 肖旭平 刘斌 马丽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Castleman病的病因及病理学特点,并总结其临床表现、诊疗经验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13年1月~2019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例头颈部Castleman病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头颈部Castleman病患者中,以... 目的探讨头颈部Castleman病的病因及病理学特点,并总结其临床表现、诊疗经验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13年1月~2019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例头颈部Castleman病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头颈部Castleman病患者中,以头颈部单发或多发无痛性肿物起病,临床分型7例均为局灶型;病理分型6例为透明血管型,1例为混合型。治疗上均行手术切除肿物。随访9~87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头颈部Castleman病确诊需通过病理学检查;临床分型以局灶型为主,病理分型多为透明血管型,手术切除肿物可有效治疗,若出现复发可辅以药物治疗;局灶型患者预后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Head and Neck neoplasms) 巨淋巴结增生(Giant lymph node Hyperplasia) 诊断(Diagnosis) 外科手术(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经胸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淋巴结清扫程度的比较 被引量:39
10
作者 毛友生 赫捷 +14 位作者 章智荣 董静思 高树庚 孙克林 程贵余 牟巨伟 薛奇 刘向阳 方德康 王大力 赵峻 李鉴 王永岗 高禹舜 黄进丰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经胸腔镜手术切除在淋巴结清扫程度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与常规开胸手术的差异。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3年7月间经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29例患者(胸腔镜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经右侧常规开胸手术、具有相同术...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经胸腔镜手术切除在淋巴结清扫程度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与常规开胸手术的差异。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3年7月间经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29例患者(胸腔镜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经右侧常规开胸手术、具有相同术前临床分期的129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常规开胸组)进行配对比较。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研究两种方式在胸腔镜手术探索发展的初期淋巴结清扫和并发症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胸腔镜组和常规开胸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位置和术前临床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胸腔镜组和常规开胸组患者的总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35.7%和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7)。胸腔镜组和常规开胸组患者的平均清扫淋巴结总枚数分别为12.1和16.2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胸腔镜组和常规开胸组患者的平均清扫淋巴结总组数分别为3.2和3.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胸腔镜组和常规开胸组患者的左侧喉返神经旁平均淋巴结清扫枚数分别为2.0和3.7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右侧喉返神经旁平均淋巴结清扫枚数分别为2.9和3.4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1)。胸腔镜组和常规开胸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1%和4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1);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6%和2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7);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为18.6%;死亡率均为0.8%。胸腔镜组和常规开胸组患者的平均输血率分别为23.2%和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胸腔镜组和常规开胸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5.9和19.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胸腔镜组和常规开胸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61.3和127.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探索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初期,清扫淋巴结总组数、总枚数和左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程度均差于常规开胸手术组。在胸腔镜食管癌手术初期,宜选择无明显外侵和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探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侧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结果及淋巴结清扫的比较 被引量:40
11
作者 王祥 李强 +5 位作者 庄翔 杨晓军 谢天鹏 肖平 马可 胡彬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63-866,共4页
目的 比较侧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结果及淋巴结清扫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行侧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组)患者62例,2009年行上腹、右胸和左颈三切口开胸手术(开胸手术组)... 目的 比较侧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结果及淋巴结清扫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行侧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组)患者62例,2009年行上腹、右胸和左颈三切口开胸手术(开胸手术组)患者62例,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淋巴结清扫情况.结果 胸腔镜组和开胸手术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12.4±7.4)d和(13.6±6.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3).胸腔镜组患者中位手术总时间和中位胸部手术时间分别为270 min和130 min,中位手术总出血量和中位胸部手术出血量分别为300 ml和180 ml;开胸手术组患者中位手术总时间和中位胸部手术时间分别为290 min和150 min,中位手术总出血量和中位胸部手术出血量分别为300 ml和180ml.两组的中位手术总时间、胸部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位手术总出血量和中位胸部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和开胸手术组的中位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0.5枚和16.9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镜组和开胸手术组的中位纵隔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2.4枚和8.8枚,中位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8枚和1.0枚,中位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2.9枚和1.2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胸腔镜组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阳性8例(12.9%),开胸手术组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阳性5例(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和开胸手术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术后无大出血再次手术止血患者,无胸胃瘘.结论 侧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手术野暴露,为食管切除、淋巴结的彻底清扫和消化道重建提供可能.随着技术的成熟,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侧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纵隔淋巴结清扫上可能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胸腔镜 淋巴结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胸段食管癌左右胸入路清扫淋巴结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49
12
作者 毛友生 赫捷 +6 位作者 董静思 程贵余 孙克林 刘向阳 方德康 李鉴 王永刚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目的比较同期左右胸人路胸段食管癌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的结果,以明确左、右胸入路清扫淋巴结的差别。方法随机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5年5月至2011年1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癌患者559例,其中左胸入路282例,右胸人路27... 目的比较同期左右胸人路胸段食管癌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的结果,以明确左、右胸入路清扫淋巴结的差别。方法随机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5年5月至2011年1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癌患者559例,其中左胸入路282例,右胸人路277例;鳞癌548例,其他类型11例;肿瘤位于胸上段109例,胸中段364例,胸下段86例。采片,检验比较各期别、各部位、各淋巴结组左、右胸入路淋巴结转移阳性率的差异。对术后5年以上的患者进行随诊,计算左、右胸入路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结果左胸入路和右胸人路患者平均清扫淋岂结数分别为23.4和24.6枚。左胸人路和右胸入路患者胸部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34.8%(98/282)和50.5%(140/277,P〈0.001),腹部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29.1%(82/282)和17.7%(49/277,P=0.001)。胸上、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胸部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45.9%、44.0%和34.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期患者中,左胸入路和右胸入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4.7%(5/34)和42.9%(12/28,P〈0.001)。r12期患者中,左胸人路和右胸人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5.4%(17/48)和52.8%(28/53,P=0.007)。右胸人路患者在左、右侧气管食管沟和左、右上纵隔及隆突下组清除淋巴结的转移率均明显高于左胸人路(均P〈0.05)。左胸入路和右胸人路患者的5年生仔率分别为38.2%和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0)。结论右侧开胸较左侧开胸清除胸部淋巴结更彻底、更完全,尤其是对于清扫双侧气管食管沟和喉返神经旁的淋巴结,最终自町能改善患者生存。选择右胸入路二切口或三切口行完全的胸腹二野或三野淋巴结清扫可能成为胸段食管癌外科治疗的未来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淋巴结切除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在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崔曾营 王沂峰 +9 位作者 陈高文 王颖 朱洪磊 祝颖 生秀杰 吴瑞芳 姚吉龙 欧阳云雁 陈捷 倪研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653-1656,共4页
目的探讨经下腹部皮下通路的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VEIL-H)在外阴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等7家医院,对15例外阴癌患者进行了VEIL-H及广泛... 目的探讨经下腹部皮下通路的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VEIL-H)在外阴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等7家医院,对15例外阴癌患者进行了VEIL-H及广泛外阴切除术(RV)。结果15例中2例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提示一侧腹股沟单枚淋巴结受累,加行了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LPL);VEIL.H(双侧腹股沟)平均手术时间(80.8±2.9)min;VEIL-H术中出血量(5.5±0.4)ml,术后引流管平均放置(6±2)d;术后住院时间(11±4)d;平均随访13个月,外阴局部复发1例。结论VEIL-H进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是可行的,可作为外阴癌治疗的手术治疗的一种新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肿瘤 腹股沟 淋巴结切除术 腹腔镜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许坚 曾先捷 +3 位作者 杨荣宁 莫立根 杨剑波 李伟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 2 0 0 2年间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 89例 ,时间 5~ 196个月 ,平均 6 8 9个月。复发 5例 ,无死亡 ,未...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 2 0 0 2年间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 89例 ,时间 5~ 196个月 ,平均 6 8 9个月。复发 5例 ,无死亡 ,未发现远处转移。因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而发现微小癌 38例 ,另 5 1例术前怀疑为癌 ,经活检发现微小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4 0例 ,最多发生在颈深上、中组和气管食管沟组淋巴结。腺叶多发结节转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发结节。不同大小的原发肿瘤 (≤ 5mm ;>5mm)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其差异有显著性。是否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对局部复发率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前触诊、B超检查、术中探查及冰冻组织切片对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非常重要。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切除范围 ,疗效是同样的。建议区分两类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一类良性进展 ,应以保守性手术为主 ;另一类侵袭性进展 ,有不良预后 ,应行积极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生物学行为
原文传递
进展期远端胃癌第12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晖 吴文辉 +7 位作者 徐建波 张信华 王亮 马晋平 陈创奇 蔡世荣 何裕隆 詹文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8期3847-3851,共5页
目的分析进展期远端胃癌肝十二指肠韧带(第12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从中山大学胃癌诊治中心数据库筛选1997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受根治术的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379例,其中男256例、女123例,男女比2.1:1,... 目的分析进展期远端胃癌肝十二指肠韧带(第12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从中山大学胃癌诊治中心数据库筛选1997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受根治术的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379例,其中男256例、女123例,男女比2.1:1,平均年龄57岁(21~86岁)。按有无第12组淋巴结转移分为阴性组(339例)和阳性组(40例),分析第12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阴性、阳性组肿瘤直径≥5cm者分别占30.1%(102/339)、55.0%(22/40),淋巴结转移N3者分别占8.3%(28/339)、42.5%(17/40),第12组以外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70.2%(238/339)、92.5%(37/40),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0.9%(37/339)、32.5%(13/40),TNMIV期者分别占18.6%(63/339)、65.O%(26/40),Borrmann浸润型者分别占74.3%(252/339)、92.5%(37/40),非腺癌者分别占15.9%(54/339)、35.0%(14/40),血清癌胚抗原(CEA)阳性者分别占12.7%(43/339)、32.5%(1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回归分析表明,肿瘤直径≥5cm、第12组以外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血清CEA阳性为第12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44、3.581、2.597、2.552,P=0.035、0.042、0.019、0.022)。Cox回归分析表明,第12组以外及第12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Borrmann分型为总体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阴性、阳性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3.0、12.0个月,阳性组预后显著不良(P=0.000)。结论对可治愈性切除的远端胃癌,第12组淋巴结转移为其独立预后因素,对肿瘤直径≥5cm、合并第12组以外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血清CEA阳性者,应考虑彻底清扫第12组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 外科手术 病理学 临床 预后
原文传递
Castleman病的外科诊治 被引量:15
16
作者 石冰冰 李汉忠 +2 位作者 荣石 赵永钧 樊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4-175,共2页
目的 探讨Castleman病外科相关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7-2004年20例Casdeman病外科相关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39岁。肿瘤最小约2cm×3cm,最大约10cm×9c... 目的 探讨Castleman病外科相关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7-2004年20例Casdeman病外科相关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39岁。肿瘤最小约2cm×3cm,最大约10cm×9cm。肿瘤分布:纵隔肿瘤6例,腹膜后2例,腹腔内2例,肾上腺区域1例,腋下、颈部、耳后等肿瘤6例,多中心肿瘤3例。结果 20例患者中19例行手术切除肿瘤或行淋巴结活检。病理均提示为Castleman病,肿瘤类型多为巨大淋巴结增生,血管滤泡型和透明血管型。大多数肿瘤为良性病变。其中3例为副肿瘤性天疱疮(PNP)。结论 Castleman病临床上少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肿块可发生在淋巴组织的任何部位,以纵隔、颈部、腋为好发部位,腹膜后肾上腺区域罕见。因此,在临床发现原因不明的肿块时,还要考虑其他少见的肿瘤。手术切除肿瘤为首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淋巴结增生 外科手术 肿瘤
原文传递
胃癌根治术D1与D2淋巴结清扫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汪学非 孙益红 +4 位作者 梁德基 王聪 方勇 刘天舒 秦新裕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25-430,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胃癌根治术中D1与D2两种不同范围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检索近20年来有关胃癌根治术不:司淋巴结清扫范围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资料,应用荟萃分析专用软件包RevMan(4.2版)进... 目的系统评价胃癌根治术中D1与D2两种不同范围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检索近20年来有关胃癌根治术不:司淋巴结清扫范围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资料,应用荟萃分析专用软件包RevMan(4.2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初始相关文献394篇,经质量评估后其中4篇文献符合本研究要求.共1316例患者被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D1术式,标准D2术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远期生存[RR1.35,95%CI(1.12~1.62);NNT=9];若同时纳入联合脾脏或胰体尾脾切除的病例,D2术式只对已突破浆膜(T3)的胃癌患者有意义[RR1.80,95%CI(1.03~3.15);NNT=13];D2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R1.72,95%CI(1.46~2.03);NNT=6]及死亡率[RR2.12,95%CI(1.39~3.25);NNT=21]高于D1术式。结论与D1术式相比,标准的D2根治术可显著提高胃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而同时联合胰体尾和(或)脾脏切除的D2根治术只能改善T3期胃癌患者的预后;D2根治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于D1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 系统评价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腹膜后局限性Castleman病20例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汤坚强 杨尹默 +2 位作者 熊焰 万远廉 朱学骏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685-168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局限性Castleman病的临床特征、诊治策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提高伴副肿瘤性天疱疮(PNP)的Castleman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9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腹膜后Castleman病... 目的探讨腹膜后局限性Castleman病的临床特征、诊治策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提高伴副肿瘤性天疱疮(PNP)的Castleman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9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腹膜后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13例腹膜后Castleman病伴PNP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7例单纯腹膜后Castleman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发病特点、部位、实验室检查、手术策略、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的不同。结果(1)本组腹膜后Castleman病多见于中青年(中位年龄36岁),发病部位多位于肾旁(14/20,70%)及髂窝(4/20,20%),左侧腹膜后多见,病理分型以透明血管型为主,腹膜后Castleman病合并PNP组的性别、年龄、肿瘤发病部位、大小及病理分型与单纯腹膜后Castleman病组无明显区别(P〉0.05);(2)本组腹膜后Castleman病合并PNP患者较易合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8/13),有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或CA242升高现象(3/8);(3)本组腹膜后Castleman病常有包膜,与邻近脏器边界清晰,手术较为容易,但合并PNP的腹膜后Casfleman病的生物学行为有恶性倾向及伴发子灶特征,有侵及邻近血管及术后局部复发可能;(4)Kaplan—Meier及Log—Rank生存分析显示,腹膜后Castleman病合并PNP患者5年生存率为42.8%,平均生存时间30个月,明显低于单纯腹膜后Castleman病组(P〈0.05),是否合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以及肿瘤能否根治切除是影响腹膜后Castleman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腹膜后Casdeman病伴PNP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和切除肿瘤、及时终止致病抗体的产生,是成功治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淋巴结增生 腹膜后肿瘤 副肿瘤性天疱疮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曹一鸣 庄亚强 +3 位作者 黄佳鹏 周韬 卿佳林 王丹英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1-425,共5页
目的比较完全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19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各95例。结果腔镜手术组比开放手术组... 目的比较完全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19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各95例。结果腔镜手术组比开放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153±25)min比(116±17)min、(5.56±1.08)d比(5.08±1.04)d,t=11.827.3.083,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14)ml比(37±16)ml,t=-1.851,P>0.05]。术后喉返神经麻痹.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比9%.9%比15%.1%比3%.均P>0.05)。腔镜手术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6.12±3.54)枚、开放组(6.35±4.75)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4.P<0.05)。与开放手术组相比,腔镜手术组术后搬痕长度更小[(3.03±0.27)cm比(6.47±0.53)cm,t=56.138,P<0.05]。所有患者术后短期随访均未发现复发转移。结论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治疗效果相当,但是有着更好的外观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文传递
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模型的构建和验证以及手术方式探讨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瑞 张守鹏 +4 位作者 黄韬 明洁 杨鹏 朱俊玲 瞿芳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构建和验证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Ⅵ区淋巴结转移模型,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联合预防性Ⅵ区淋巴结清扫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意义。方法:收集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并行Ⅵ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670例。所有患者均行患... 目的:构建和验证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Ⅵ区淋巴结转移模型,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联合预防性Ⅵ区淋巴结清扫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意义。方法:收集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并行Ⅵ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670例。所有患者均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将性别、年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大小、是否多灶、是否被膜侵犯与中央区淋巴结是否转移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并用列线图展示最终的回归模型。鉴别力和预测准确性用C指数,校正曲线和ROC曲线评价。采用内部验证组对拟合模型进行测试。根据肿瘤最大直径分层分析淋巴结转移趋势。随访分析再次手术情况,评估初次手术治疗效果。结果: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6.7%。多元回归分析纳入3个变量,肿瘤最大直径(P<0.001)、男性(P<0.001)及年轻(P<0.001)是淋巴结转移的主要独立风险因素。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联合预防性Ⅵ区淋巴结清扫再次手术率低,该手术方案治疗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外科手术 预测 列线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