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r,Ti)O_(4)基微波薄膜介质基片制备关键工艺研究
1
作者 江俊俊 康建宏 +2 位作者 汪小玲 刘杨琼 赵杨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2-46,共5页
素坯成型工艺对微波陶瓷材料在微波薄膜介质基片产品中的工程化应用具有关键影响。目前关于(Zr,Ti)O_(4)主晶相系统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低(Zr,Ti)O_(4)陶瓷烧结温度、掺杂改性优化其介电性能、Q×f值(品质因数与频... 素坯成型工艺对微波陶瓷材料在微波薄膜介质基片产品中的工程化应用具有关键影响。目前关于(Zr,Ti)O_(4)主晶相系统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低(Zr,Ti)O_(4)陶瓷烧结温度、掺杂改性优化其介电性能、Q×f值(品质因数与频率的乘积)等配方优化方面。本文以(Zr,Ti)-O4基微波陶瓷材料为原材料,通过研究中介微波薄膜介质基片关键成型工艺对其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发现不同素坯成型工艺方式对(Zr,Ti)O_(4)基陶瓷的致密度、介质损耗值、Q×f值等影响显著。采用方式四进行薄膜介质基片的制备,获得的(Zr,Ti)O_(4)基薄膜介质基片致密度较高,气孔率低,陶瓷材料的介质损耗低至1.1×10^(-4),15 GHz下Q×f值高达50000。本文通过对不同素坯成型方式的研究,以期为(Zr,Ti)O_(4)基微波陶瓷材料薄膜介质基片的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 ti)o_(4) 薄膜介质基片 工程化应用 微波陶瓷材料 成型工艺 介电性能
下载PDF
Ti^(4+)掺杂制备花状SnO_(2)/Sn_(3)O_(4)异质结微米球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梦凡 李方 +3 位作者 张振民 周晚琴 刘珍 余长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27-1236,共10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由层状纳米片堆叠而成的花球状Sn_(3)O_(4)及x%Ti⁃SnO_(2)/Sn_(3)O_(4)(x%为Ti与Sn的物质的量之比)。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红外光谱和光电流响...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由层状纳米片堆叠而成的花球状Sn_(3)O_(4)及x%Ti⁃SnO_(2)/Sn_(3)O_(4)(x%为Ti与Sn的物质的量之比)。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红外光谱和光电流响应等物理化学方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Ti^(4+)电负性及离子半径与Sn4+相似,可以很好地进入Sn_(3)O_(4)晶格中替代Sn4+形成替代掺杂,但不引起大的晶格畸变。同时,掺入Ti^(4+)后使得一部分Sn4+直接与O结合生成纳米球状SnO2颗粒分散覆盖在Sn_(3)O_(4)表面,形成SnO_(2)/Sn_(3)O_(4)异质结。光催化活性表明,x%Ti⁃SnO_(2)/Sn_(3)O_(4)不仅具有较强的还原Cr^(6+)能力,而且拥有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甲基橙和酸性橙Ⅱ的能力。催化活性的增强归因于x%Ti⁃SnO_(2)/Sn_(3)O_(4)具有比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强的光吸收,同时SnO_(2)/Sn_(3)O_(4)异质结的生成有效地提升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4+掺杂 Sno_(2)/Sn_(3)o_(4)异质结 还原Cr^(6+) 染料降解
下载PDF
Li/Ti摩尔比对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组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潘冰冰 胡朴 +3 位作者 赵周桥 窦林涛 邹义琪 张占辉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83-287,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不同锂钛摩尔比条件下的样品,探究锂钛摩尔比对钛酸锂的组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锂钛摩尔比在0.78~0.82之间可得到纯相的Li_(4)Ti_(5)...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不同锂钛摩尔比条件下的样品,探究锂钛摩尔比对钛酸锂的组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锂钛摩尔比在0.78~0.82之间可得到纯相的Li_(4)Ti_(5)O_(12);低锂钛摩尔比(0.74、0.76)存在TiO2杂相,其晶胞参数要高于Li_(4)Ti_(5)O_(12);然而高锂钛摩尔比(0.84~0.88)会产生Li2TiO3杂相。不同锂钛摩尔比(0.78~0.84)制备的样品形貌接近无明显差异,晶粒尺寸在1~6μm之间。电学性能结果表明:锂钛摩尔比在0.78~0.84之间时,适量提高锂含量有助于提升材料的比容量,过量提高会使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变差。锂钛摩尔比为0.82得到的Li_(4)Ti_(5)O_(12)比容量[198(mA·h)/g,0.5C]、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钛酸锂 锂钛摩尔比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Ti/Ti_(4)O_(7)电极电化学氧化焦化废水中有机物
4
作者 宿素玲 于冀芳 +2 位作者 胡亚伟 余慧君 郭东芝 《化学工程》 CAS 2024年第10期45-51,共7页
EAOP(电化学高级氧化)作为一种前景广阔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水处理领域,其中阳极材料是EAOP的核心。采用等离子喷涂法制备多孔Ti/Ti_(4)O_(7)电极,对其性能进行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测试。考察电流密度、通量、电解质种类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EAOP(电化学高级氧化)作为一种前景广阔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水处理领域,其中阳极材料是EAOP的核心。采用等离子喷涂法制备多孔Ti/Ti_(4)O_(7)电极,对其性能进行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测试。考察电流密度、通量、电解质种类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电化学氧化过程及污染物氧化机理进行分析。在最佳实验条件电流密度为15 mA/cm^(2)、通量为400 L/(m^(2)·h)下,选择0.1 mol/L Na_(2)SO_(4)为支持电解质,废水中COD(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为75.3%,去除1 kg COD的能耗为110.14 kW·h,能够有效去除水中PAHs(多环芳烃)。因此,制备的Ti/Ti_(4)O_(7)电极在电化学氧化实际废水中有机物的工程实践方面具备很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i_(4)o_(7)电极 电化学氧化 废水 化学需氧量 多环芳烃
下载PDF
Li_(2)TiO_(3)包覆提高LiNi_(0.5)Mn_(0.5)O_(2)的电化学性能
5
作者 唐发满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5,共5页
结合共沉淀法、溶剂热法和固相法,将Li_(2)TiO_(3)包覆在LiNi_(0.5)Mn_(0.5)O_(2)正极材料表面,合成z Li_(2)TiO_(3)@LiNi_(0.5)Mn_(0.5)O_(2)(z=0、0.03、0.05和0.08)正极材料。通过XRD、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材料的结构、... 结合共沉淀法、溶剂热法和固相法,将Li_(2)TiO_(3)包覆在LiNi_(0.5)Mn_(0.5)O_(2)正极材料表面,合成z Li_(2)TiO_(3)@LiNi_(0.5)Mn_(0.5)O_(2)(z=0、0.03、0.05和0.08)正极材料。通过XRD、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元素分布等进行分析。Li_(2)TiO_(3)均匀地包覆在LiNi_(0.5)Mn_(0.5)O_(2)的表面,减缓LiNi_(0.5)Mn_(0.5)O_(2)材料的团聚程度;包覆过程中,少量的Ti^(4+)掺杂进入材料的内部,可降低锂镍混排程度。以40 mA/g(0.2C)在2.5~4.5 V充放电,0.03Li_(2)TiO_(3)@LiNi_(0.5)Mn_(0.5)O_(2)的电化学性能较好。与LiNi_(0.5)Mn_(0.5)O_(2)正极材料相比,包覆Li_(2)TiO_(3)不仅将电极的放电比容量由125.44 mAh/g提高到138.40 mAh/g,而且将容量保持率由76.66%提升到89.23%(循环120次时)。这是因为具有三维结构的Li_(2)TiO_(3)包覆层和Ti^(4+)掺杂可降低锂镍混排,减轻极化,降低迁移电阻,增加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提高Li^(+)的迁移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_(0.5)Mn_(0.5)o_(2)正极材料 Li_(2)tio_(3)包覆 ti^(4+)掺杂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氧八面体扭转及其对CaCu_(3)Ti_(4)O_(12)介电性能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6
作者 罗昊 成鹏飞 +3 位作者 党子妍 耿可佳 周敏 苏耀恒 《中国陶瓷》 CAS 2024年第9期15-22,共8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超软赝势平面波方法,通过调整氧原子的位置使TiO_(6)八面体扭转,对比了氧八面体扭转前后CaCu_(3)Ti_(4)O_(12)(CCTO)的成键状况、能带结构、原子态密度及光频介电函数等性能参数的变化,发现Ti-O-T...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超软赝势平面波方法,通过调整氧原子的位置使TiO_(6)八面体扭转,对比了氧八面体扭转前后CaCu_(3)Ti_(4)O_(12)(CCTO)的成键状况、能带结构、原子态密度及光频介电函数等性能参数的变化,发现Ti-O-Ti键扭转方向的变化对各原子的电荷、键长和布居几乎没有影响,但扭转角度的改变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随着Ti-O-Ti键夹角的增大,Cu的电荷量增加,Cu—O键键长增大,布居数减小,同时介电常数显著增大,表明Cu—O键刚性约束被打破后有助于CCTO光频介电常数的增加。研究揭示了TiO_(6)八面体的扭转对CCTO宏观介电性能的影响,为基于微结构调控优化CCTO的介电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u_(3)ti_(4)o_(12) tio_(6)八面体 ti-o-ti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4种不同金属氧化物电极催化还原硝酸盐氮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晨 李侃 +1 位作者 袁心迪 贾金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2-35,41,共5页
针对现有电化学法的阴极电极性能的研究中缺乏不同种类电极的横向比较的问题,比较了Ti、Ni、Co、Cu 4种金属为阴极进行电化学反硝化反应的效率。选取Ti片作为基底,通过电沉积法,负载了CuO、Fe_(2)O_(3)、Co_(3)O_(4)和NiO作为阴极,对这... 针对现有电化学法的阴极电极性能的研究中缺乏不同种类电极的横向比较的问题,比较了Ti、Ni、Co、Cu 4种金属为阴极进行电化学反硝化反应的效率。选取Ti片作为基底,通过电沉积法,负载了CuO、Fe_(2)O_(3)、Co_(3)O_(4)和NiO作为阴极,对这些电极的性能在进行了横向比较;探究了当Cl-对硝酸盐还原反应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Cu及其氧化物的催化性能最佳,Ni及其氧化物的催化性能最差。随着Cl-的质量浓度从0分别增加至0.5、1.0、1.5 g/L,CuO/Ti阴极TN去除率从36%分别上升至47%、68%、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反硝化 金属电极 Cuo/Fe_(2)o_(3)/Co_(3)o_(4)/Nio-ti阴极 Clo-氧化
下载PDF
不同钛含量的钢与Al_(2)O_(3)和MgAl_(2)O_(4)界面润湿行为 被引量:1
8
作者 邓雅岑 赵立 +2 位作者 王强强 张旭彬 何生平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66,共12页
高温下钢液中会生成大量的非金属夹杂物,对钢的浇铸工艺和钢产品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通过研究高钛钢与夹杂物的界面润湿行为,以期为高钛钢成分设计以及夹杂物的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不同钛含量的钢样品以及Al_(2)O_(3)和MgAl_(2)O_(4... 高温下钢液中会生成大量的非金属夹杂物,对钢的浇铸工艺和钢产品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通过研究高钛钢与夹杂物的界面润湿行为,以期为高钛钢成分设计以及夹杂物的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不同钛含量的钢样品以及Al_(2)O_(3)和MgAl_(2)O_(4)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后的座滴法进行高温润湿试验得到表观接触角;通过电子探针对样品界面的微观形貌和元素进行表征,并结合热力学计算对钢与夹杂物的界面润湿行为进行解释。当钢中钛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31%和0.68%时,Al_(2)O_(3)/钢润湿系统的表观接触角分别为96°、90°和112°,润湿后的样品界面均匀,无新反应相的存在和明显的元素富集。MgAl_(2)O_(4)/钢润湿系统的表观接触角分别为113°、106°和130°;低钛含量(w(Ti)=0.01%)时,界面无反应相生成,高钛含量时,界面存在不连续的反应层,为MgS、MgO、Ti4S2C2和MgAl_(2)O_(4)的混合物。研究表明,钛含量增多会导致钢液表面张力降低,界面接触角减小,但当钢中钛质量分数达到0.68%时,钢中夹带的大量TiN颗粒会使熔融钢液黏度增大,钢液滴在基片上的铺展受阻,其影响远大于表面张力的降低。因此,随着钢中钛含量的提高,两种系统的表观接触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高温下的熔融钢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混合物体系,目前,针对钢样和夹杂物的润湿体系,主要通过接触角、界面微观形貌以及是否有新的产物生成来评价。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针对高钛钢与夹杂物基片界面润湿体系的评价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究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钢 润湿 接触角 Al_(2)o_(3) MgAl_(2)o_(4)
原文传递
Co3O4 Decorated Ti/TiO_(2) Nanotubes for Photogenerated Cathodic Protection of 304 Stainless Steel
9
作者 LI Wenfeng FANG Xue +3 位作者 LYU Jiahui WANG Guowen MA Chun MA Hongchao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3期704-710,共7页
The Co_(3)O_(4) decorated TiO_(2) nanotube arrays(NTAs)coatings are fabrica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nodization and impregnating methods.It is foun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Co_(3)O_(4) can reduce the diffraction int... The Co_(3)O_(4) decorated TiO_(2) nanotube arrays(NTAs)coatings are fabrica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nodization and impregnating methods.It is foun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Co_(3)O_(4) can reduce the diffraction intensity of(101)plane of the TiO_(2) and accelerate the separation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pairs.In addition,the open circuit potential(OCP)and the corrosion potential of 304 stainless steel(304SS)with or without Co_(3)O_(4) decorated TiO_(2) NTAs were measured under visible light,which indicated the 304SS coupled with Co_(3)O_(4) decorated TiO_(2) NTAs had better anticorrosion performance than that of the 304SS or the 304SS coupled with pure TiO_(2) NTAs.The enhancement of the cathodic prote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_(3)O_(4) decorated TiO_(2) NTAs can be ascribed to the matched energy levels and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Co_(3)O_(4) and TiO_(2) NTAs,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ght absor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generated cathodic protection CoRRoSIoN Stainless steel ti/tio_(2)Co_(3)o_(4)
原文传递
亚氧化钛纳米管阳极对水中甲萘威的电化学降解
10
作者 智丹 吴楚楚 +3 位作者 艾莎莉 周舒 蒋立 周耀渝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8,共11页
为探究电化学阳极氧化技术降解水中甲萘威的效率和能耗,通过电化学氧化-自掺杂还原法制备了高活性亚氧化钛纳米管(Ti/Ti_(4)O_(7)-NTA)阳极,比较了其与Ti/Ti_(4)O_(7)、Ti/Ti_(4)O_(7)-PbO2-Ce阳极电化学降解甲萘威活性;考察了电流密度... 为探究电化学阳极氧化技术降解水中甲萘威的效率和能耗,通过电化学氧化-自掺杂还原法制备了高活性亚氧化钛纳米管(Ti/Ti_(4)O_(7)-NTA)阳极,比较了其与Ti/Ti_(4)O_(7)、Ti/Ti_(4)O_(7)-PbO2-Ce阳极电化学降解甲萘威活性;考察了电流密度、甲萘威初始质量浓度、电解质种类、溶液初始pH等参数对甲萘威降解率的影响;分析了甲萘威电化学反应能耗和电流效率。结果表明:Ti/Ti_(4)O_(7)-NTA阳极电化学活性较高,电化学降解甲萘威效率和溶液总有机碳去除率可达96.1%和80.2%;在pH为3~11时,甲萘威降解率为88.8%~92.1%,降解率随电流密度增大而增大,随初始质量浓度增大而减小;甲萘威电化学反应能耗和电流效率分别为215.3 kWh和66.1%。由此可知,Ti/Ti_(4)O_(7)-NTA阳极应用于电化学氧化处理有机农药废水具有良好潜力。本研究成果可为电化学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农药废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i_(4)o_(7)-NTA阳极 甲萘威电化学氧化 降解率 反应能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