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沧浪诗话》诗歌体制论的误读与辩正
1
作者 姚爱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3,共13页
“体制”是严羽诗论的核心概念,但因习焉不察的割裂与混淆,其确切内涵与本来面目未能完整呈现,也妨碍了对严羽诗论体系及诗学思想的整体理解。藉由文本精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可知《沧浪诗话》中“体制”概念指向诗歌作品完整而具体的本... “体制”是严羽诗论的核心概念,但因习焉不察的割裂与混淆,其确切内涵与本来面目未能完整呈现,也妨碍了对严羽诗论体系及诗学思想的整体理解。藉由文本精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可知《沧浪诗话》中“体制”概念指向诗歌作品完整而具体的本体存在,这一基本内涵不因其《诗体》中辨体角度不同而互异。诗之“体制”不仅包含“词理意兴”等基本要素,且以“格力”“兴趣”“气象”“音节”等为之“用”,以更充分表现诗体的内在品质和艺术力量。其中“格力”以诗意为本,是诗中整体思想情感所表现的精神力量;“兴趣”以诗情为本,是诗体所表达的自然感发、含蓄蕴藉的情致和意趣;“气象”以诗象为本,是诗体所呈现的自然雄浑的整体艺术形象;“音节”以诗语为本,是诗体中充分韵律化、表意化的艺术语言。着眼于贯通式诗歌体制观,可对《沧浪诗话》的概念关系和整体结构获得更切近实际、更切合语境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浪诗话》 体制 兴趣 格力 气象 体用 贯通
下载PDF
语言主观性的哲学考察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瑾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2,共4页
语言的主观性是当前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者一般是从说话人的视角、情感和认识三个方面探讨语言其体现。对于这些体现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集中在语言的结构和运用上,而从哲学角度进行的考察还不多见。本文正是基于哲学视角,从... 语言的主观性是当前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者一般是从说话人的视角、情感和认识三个方面探讨语言其体现。对于这些体现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集中在语言的结构和运用上,而从哲学角度进行的考察还不多见。本文正是基于哲学视角,从主观性与客观性、主观性与主体性两个方面初步探索这一主题。文章指出,主观性与客观性是一对相互关联的共存要素;语言不是工具意义上的主观性或主体性表现,它是作为生命主体的人本真存在的家园,人和人的生活世界与语言探索具有同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性 客观性 主体性 存在
下载PDF
朱熹心说再辨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蒙培元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5-11,共7页
心是体用之全。从中和旧说到中和新说的转变,是从性体心用说转到心之体用说。体既是心之虚灵之体,亦是性之实体(非实体论之实体),是虚实合一、心性合一;用是情与知觉作用。不能离体而言用,离性而言知觉。反过来说,性不离知觉,知者从具... 心是体用之全。从中和旧说到中和新说的转变,是从性体心用说转到心之体用说。体既是心之虚灵之体,亦是性之实体(非实体论之实体),是虚实合一、心性合一;用是情与知觉作用。不能离体而言用,离性而言知觉。反过来说,性不离知觉,知者从具体事物与活动中体现性,觉者自我觉悟,从整体上实现性的自觉。心与性与知觉可以通说,亦可以分说。通说者心即性即理,浑沦一物;分说者性情有别,性与知觉有别,性是理而知觉是气之精爽。但知觉之展开,有其独立性,易受形气物欲之陷,故要变化气质,进行修养。从现实层面说,人需要正视自己,自我改造,这一点对现代人很有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体用 知觉 通说 分说
下载PDF
人论到文论:魏晋“才性之辨”与《文心雕龙》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7-122,共6页
"才性之辨"是魏晋玄学的重要论题。不同时期人们对才、性以及才性之间关系的探讨与定位各异,才性之辨经历了由以性统才、注重人之德行到"唯才是举"、重视人之才智、彰显人之个性的发展过程。才性之辨的才性观、人... "才性之辨"是魏晋玄学的重要论题。不同时期人们对才、性以及才性之间关系的探讨与定位各异,才性之辨经历了由以性统才、注重人之德行到"唯才是举"、重视人之才智、彰显人之个性的发展过程。才性之辨的才性观、人物品鉴方法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文心雕龙》之理论建构影响深刻。刘勰品鉴文学的"体性"论、鉴赏文学的"六观"法、剖析文风的"八体"说,与才性之辨都存有异曲同工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性 体性 六观 八体 《文心雕龙》
下载PDF
论陈确对宋儒性论的批判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龙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34-40,共7页
尽管陈确的性论及其对宋儒性论的批判有继承自明代心学的面向,但是"成性说"的提出标志着陈确对人性的言说与宋明理学体用论的论性模式分道扬镳。言性模式的转变使得陈确对宋儒的性论有所误读;同时,在抛弃掉体用论的言性模式之... 尽管陈确的性论及其对宋儒性论的批判有继承自明代心学的面向,但是"成性说"的提出标志着陈确对人性的言说与宋明理学体用论的论性模式分道扬镳。言性模式的转变使得陈确对宋儒的性论有所误读;同时,在抛弃掉体用论的言性模式之后,陈确以生成论的模式建构起来的"成性说"却存在着一定的理论困境。然而,陈确之学仍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体现了对治晚明虚荡学风的努力。从明清之际的学术演变来看,陈确之学开启了清代学术转型的先河,乃是宋明理学向清代新义理学转移的过渡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确 理学 体用论 性论
下载PDF
清中叶山西的日常生活——以118件嘉庆朝刑科题本为基本资料 被引量:11
6
作者 常建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6,共23页
《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所载的山西档案资料,有案件事主交代的家庭亲属年龄及基本情况的记载,可了解当时社会的人口、婚姻、家庭等状况,获得有关的信息。民间纠纷常经当事者互相骂人导致升级,出现命案,骂人的话语体现了社会... 《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所载的山西档案资料,有案件事主交代的家庭亲属年龄及基本情况的记载,可了解当时社会的人口、婚姻、家庭等状况,获得有关的信息。民间纠纷常经当事者互相骂人导致升级,出现命案,骂人的话语体现了社会生活特色与文化的价值观。山西人主要到邻近的蒙古、陕西、甘肃、河南、直隶与京师经商、佣工,也有远赴关东的。经营的店铺反映了日常生活的需要与特色。到省内其他府县租佃土地谋生者较多,佣工还有组合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庆 刑科题本 山西 日常生活
下载PDF
汉晋才性观的发展与作家风格说的形成
7
作者 张甲子 曹胜高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94-100,共7页
汉魏思想转型过程中所出现"才性"对"心性"的扬弃与发展,既是玄学思辨萌生的理论支线,也是其时文艺理论演进的内在肌理。在对人性的解读愈加重视人之个性的基础上,各作家在作品创作中开始强调彰显才能、标榜气质、... 汉魏思想转型过程中所出现"才性"对"心性"的扬弃与发展,既是玄学思辨萌生的理论支线,也是其时文艺理论演进的内在肌理。在对人性的解读愈加重视人之个性的基础上,各作家在作品创作中开始强调彰显才能、标榜气质、重视情感要求,同时理论鉴赏中也逐步以作家为中心总结作品的类型与风貌,并以"体性"为突破,进而奠定作家风格说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性 以人论文 体性 作家风格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林松 王志艺 李志亮 《当代医学》 2008年第8期147-148,共2页
目的本项目主要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57.58%和85.7... 目的本项目主要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57.58%和85.71%,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银杏达莫注射液 潘生丁 脑梗死
下载PDF
历史风尚与人文价值之辨——《文心雕龙·体性》再解读
9
作者 罗成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体性》篇的内涵长期以来基本定位于"风格论"研究。话语修辞视角的引入,将历来被视为一种普适性的艺术风格研究还原至历史文化语境,展现出刘勰"八体"论述中内隐的两种类型模式:"八体屡迁"型与"八... 《体性》篇的内涵长期以来基本定位于"风格论"研究。话语修辞视角的引入,将历来被视为一种普适性的艺术风格研究还原至历史文化语境,展现出刘勰"八体"论述中内隐的两种类型模式:"八体屡迁"型与"八体归位"型,以及"明才实学"与"明学实才"的颠倒论证现象。该篇中所存在的这种话语修辞现象,隐现出了刘勰以人文价值理性对抗的历史风尚时潮的思想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体模式 才学之辨 《体性》篇
下载PDF
《体性》篇研究
10
作者 郑礼炬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8-52,共5页
《体性》篇论及作家的风格之时,除了所明陈的八种风格,如果再进一步发掘,则发现与当今文学理论肖似的三分法,而且所给予的风格描述极为准确,这就是刘勰在风格划分上所做出的一个贡献。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中国 文学批评 《体性》 审美标准 文体风格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诺敏河地幔金云母及钾质地幔熔体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隋建立 李霓 +1 位作者 樊祺诚 徐义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87-3594,共8页
在大兴安岭北部诺敏河第四纪钾质火山岩携带的地幔捕虏体中,发现少量金云母矿物和富钾地幔熔体。金云母颗粒大小1~5mm,呈网脉状充填在橄榄石和辉石、石榴子石等地幔矿物间隙。电子探针研究表明地幔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石榴石... 在大兴安岭北部诺敏河第四纪钾质火山岩携带的地幔捕虏体中,发现少量金云母矿物和富钾地幔熔体。金云母颗粒大小1~5mm,呈网脉状充填在橄榄石和辉石、石榴子石等地幔矿物间隙。电子探针研究表明地幔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石榴石等矿物几乎不含钾质成分(K2O<0.01%),而金云母矿物成分具有高钾(K2O^10%)、高钛(Ti O25.41%~7.74%)的特点,暗示区域地幔钾的富集与金云母矿物有密切关系。地幔金云母的成因往往与富钾地幔流体/熔体的交代作用有关,在地幔捕虏体矿物反应边的硅酸盐熔体(囊体)中,发现富硅、富钾的熔体,K2O 4%~8%。结合前人地幔熔体研究,认为区域地幔经历了多期、不同成分地幔熔体的富集作用,其中富钾熔体对地幔钾质成分的富集起到重要作用。诺敏钾质火山正是富钾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钾质熔体成分的来源可能与俯冲再循环的壳源物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敏河火山 地幔捕虏体 高钛金云母 钾质地幔熔体 钾质火山成因 大兴安岭北部
下载PDF
“宋初三先生”学术思想论
12
作者 高明峰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10年第4期113-117,共5页
胡瑗、孙复、石介是宋初著名学者,其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倡明儒家道统,批判佛老时文;批判章句注疏,凸显义理说经;讲求明体达用,致力内圣外王;留意性情之论,影响程朱理学。基于此,"宋初三先生"应是汉宋学术转型期间的... 胡瑗、孙复、石介是宋初著名学者,其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倡明儒家道统,批判佛老时文;批判章句注疏,凸显义理说经;讲求明体达用,致力内圣外王;留意性情之论,影响程朱理学。基于此,"宋初三先生"应是汉宋学术转型期间的开风气的关键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初三先生” 学术成就 儒道 义理 体用 性情
下载PDF
论刘勰对《文心雕龙·体性》篇“八体”的褒贬
13
作者 张玉荣 《鹿城学刊》 2022年第3期18-21,共4页
“八体”是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提出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少学者认为刘勰对“八体”持有不同的褒贬态度,其中,有关“远奥”“繁缛”“新奇”“轻靡”四体的褒贬倾向尚存在争议。结合刘勰在《体性》篇及全书其余篇章的相关论述,可... “八体”是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提出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少学者认为刘勰对“八体”持有不同的褒贬态度,其中,有关“远奥”“繁缛”“新奇”“轻靡”四体的褒贬倾向尚存在争议。结合刘勰在《体性》篇及全书其余篇章的相关论述,可知刘勰对“新奇”“轻靡”二体实有贬义,对“远奥”“繁缛”则持肯定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体性 “八体”
下载PDF
熊十力对大乘空宗的解读和吸收——以“性相”与“体用”为核心
14
作者 丁铭 《宜宾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18-24,共7页
熊十力对大乘空宗的吸收基于他对"空"的理解,认识到大乘空宗归于"寂灭"的理论后果,转而在大乘空宗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将"寂灭"义的"性"转化为"即寂即觉"的"体",将&... 熊十力对大乘空宗的吸收基于他对"空"的理解,认识到大乘空宗归于"寂灭"的理论后果,转而在大乘空宗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将"寂灭"义的"性"转化为"即寂即觉"的"体",将"性相"的隔绝关系转化为"体用不二"的本体论。这一转变与他早期对"真幻"问题的思考一致,"性相""体用"皆是"真幻"问题的延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十力 大乘空宗 性相 体用
下载PDF
《中兴间气集》《诗源辩体》对朱湾诗的两极评判及原因探析
15
作者 常崇桦 《保定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91-97,共7页
《中兴间气集》基于风雅新颖的选诗标准及才性批评的论诗方法,先认可朱湾故作隐逸的行为,再赞赏其诗具有契合隐者身份的脱俗、含蓄优点;而且高仲武肯定大历诗坛的交游风气,所以偏好朱湾的席间应酬之作。《诗源辩体》基于律诗以初盛唐为... 《中兴间气集》基于风雅新颖的选诗标准及才性批评的论诗方法,先认可朱湾故作隐逸的行为,再赞赏其诗具有契合隐者身份的脱俗、含蓄优点;而且高仲武肯定大历诗坛的交游风气,所以偏好朱湾的席间应酬之作。《诗源辩体》基于律诗以初盛唐为典范,大历趋于衰变的贯通诗学视野,以初盛唐诗为参照凸显朱湾诗的语言浅俗之弊;而且许学夷反感交游权贵,故而鄙夷朱湾的席间之作,同时借贬斥朱湾诗,表达了对公安派俚俗倾向的批判。探析《中兴间气集》《诗源辩体》对朱湾诗的两极化评判,可窥见二者不同的诗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湾 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 许学夷 《诗源辩体》 诗学观念
下载PDF
牟宗三对胡宏哲学心性结构的继承与转化
16
作者 李健源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6,160,共12页
牟宗三在《心体与性体》中,打破历来学界以朱子为中心的宋明儒学研究,指出南宋湖湘学派的领军人物胡宏是儒学正宗。在牟宗三看来,胡宏哲学中的心性结构不仅符合儒学天道性命相贯通的脉络,其“心以成性”的说法更被牟宗三进一步发展为“... 牟宗三在《心体与性体》中,打破历来学界以朱子为中心的宋明儒学研究,指出南宋湖湘学派的领军人物胡宏是儒学正宗。在牟宗三看来,胡宏哲学中的心性结构不仅符合儒学天道性命相贯通的脉络,其“心以成性”的说法更被牟宗三进一步发展为“以心著性”的证成理论,其形态为“心体”通过形著“性体”而证成“性体”,“性体”证成以后反过来贞定“心体”的理论圆环,由此完成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因而,相较于陆王心学,牟宗三的儒学理论构想更多是借由对胡宏哲学中心性结构的继承与转化,尝试以之解决儒学传统中天道论与心性论如何贯通的问题,使儒家心性之学的普遍性基础得以确立,为重建价值秩序与人文精神提供了基于宋明儒学资源的一种思路与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胡宏 性体 心体 以心著性
原文传递
牟宗三形著说质疑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泽波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7,127,共14页
本文依次从心体是否需要性体保证其客观性,性体能否保证心体的客观性,形著说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天道等方面,向牟宗三著名的形著说提出质疑。本文总的结论是,形著说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其路子从一开始就没有走对,不仅... 本文依次从心体是否需要性体保证其客观性,性体能否保证心体的客观性,形著说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天道等方面,向牟宗三著名的形著说提出质疑。本文总的结论是,形著说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其路子从一开始就没有走对,不仅不能有效解决理论上的难题,而且有叠床架屋之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著 心体 性体 牟宗三 现代新儒家
原文传递
章太炎先生论《黄帝内经》结撰于汉代 被引量:6
18
作者 钱超尘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93-900,共8页
通过研究"行""明""风"三字的古音转变,"豆""涕"词义转变,《黄帝内经》使用西汉前期太初历、汉初官职以及西汉今文经五脏与五行相配理论,显示《黄帝内经》始撰于先秦而落成于汉代。... 通过研究"行""明""风"三字的古音转变,"豆""涕"词义转变,《黄帝内经》使用西汉前期太初历、汉初官职以及西汉今文经五脏与五行相配理论,显示《黄帝内经》始撰于先秦而落成于汉代。《七篇大论》的音韵显示出鲜明东汉特点,当成书于东汉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 五行 太初历
原文传递
“梯形四角法”针刀治疗L4~S1神经根受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中心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叶肖琳 马英 +3 位作者 沈丽娟 范吉祥 杨寅 叶新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756-4759,共4页
目的:观察研究"梯形四角法"针刀治疗L4~S1神经根受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形成适宜技术规范进行推广。方法:采用随机化的原则(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来自5个临床中心试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病例,记录结果,判定疗... 目的:观察研究"梯形四角法"针刀治疗L4~S1神经根受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形成适宜技术规范进行推广。方法:采用随机化的原则(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来自5个临床中心试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病例,记录结果,判定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236例,试验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试验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中L4~S1联合病变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梯形四角针刀法,在治愈率上明显优于针刺疗法,此疗法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四角法 小针刀 腰椎间盘突出症
原文传递
从中医原创思维模式谈中医健康状态标准化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龙娇 李芳莉 +1 位作者 赵晓山 王济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160-1165,共6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团队在2012年确立的“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可概括全部中医健康状态,即健康状态符合“象”的概念、“数”的规则,以“形”与“神”为具体描绘,以“气”的盛衰流动体现健康...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团队在2012年确立的“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可概括全部中医健康状态,即健康状态符合“象”的概念、“数”的规则,以“形”与“神”为具体描绘,以“气”的盛衰流动体现健康态势。“象-模型,数-量化,形-结构,神-心理,气-功能”的对应关系全方位涵盖了中医健康状态标准化的理论要点,体现了该理论整体化、实相化、正向态的思维,为中医健康状态标准化提供了方向和源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象运数 形神一体 气为一元” 中医原创思维 中医健康状态标准化 王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