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FACE REACTION OF TiC_p-REINFORCED Ti-MATRIX COMPOSITE 被引量:3
1
作者 Zeng Quanpu, Mao Xiaonan, Lu Feng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1997年第4期81-84,共4页
INTERFACEREACTIONOFTiCpREINFORCEDTiMATRIXCOMPOSITE①ZengQuanpu,MaoXiaonan,LuFengNorthwestInstituteforNonfer... INTERFACEREACTIONOFTiCpREINFORCEDTiMATRIXCOMPOSITE①ZengQuanpu,MaoXiaonan,LuFengNorthwestInstituteforNonferousMetal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 MATRIX composites tic interface reaction
下载PDF
TiC颗粒强化钛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 被引量:4
2
作者 曾泉浦 毛小南 陆锋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4-18,共5页
研究了TiC颗粒强化钛基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反应。TiC的降解反应以及C原子向基体中扩散,在TiC粒子周围形成了非化学计量的反应界面层,界面层的C浓度呈连续梯度变化。电子衍射花样证明,界面层比较干净,没有发现其他反应产物。该界面反应层... 研究了TiC颗粒强化钛基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反应。TiC的降解反应以及C原子向基体中扩散,在TiC粒子周围形成了非化学计量的反应界面层,界面层的C浓度呈连续梯度变化。电子衍射花样证明,界面层比较干净,没有发现其他反应产物。该界面反应层具有可逆的特征,界面厚度随工艺条件而变。加热温度越高,反应速度加快,界面变厚;加热后的缓慢冷却能够使C原子重新沉淀,界面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反应 金属复合材料 碳化钛
下载PDF
淬火处理对(Ti-Fe)-Al-C体系TiCp/Fe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方世杰 刘耀辉 +2 位作者 赵玉谦 于思荣 韩桥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淬火工艺对原位TiC颗粒增强Fe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热处理。热处理后,复合材料的相组成不变,但是TiC颗粒由方形变成球形,固溶析出的TiC颗粒在某些TiC颗粒的表面沉积,使后者粗化;另一些方形颗粒的尖角处溶解形成直径更小的球形TiC颗粒。... 采用淬火工艺对原位TiC颗粒增强Fe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热处理。热处理后,复合材料的相组成不变,但是TiC颗粒由方形变成球形,固溶析出的TiC颗粒在某些TiC颗粒的表面沉积,使后者粗化;另一些方形颗粒的尖角处溶解形成直径更小的球形TiC颗粒。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均提高。轻载条件下,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FE基复合材料 tic 淬火 (ti-Fe)-Al-C体系
下载PDF
TP-650钛基复合材料中的界面 被引量:6
4
作者 曾泉浦 毛小南 +2 位作者 张廷杰 金城 蒋为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11,共4页
研究了TP-650钛基复合材料中TiC粒子与基体钛合金之间的反应界面。利用SEM和TEM观察了界面的形态,界面窄而干净,没有发现其它反应产物。用电子能量损失谱仪测量了反应界面内的C浓度变化,测出了界面层的宽度。C浓度... 研究了TP-650钛基复合材料中TiC粒子与基体钛合金之间的反应界面。利用SEM和TEM观察了界面的形态,界面窄而干净,没有发现其它反应产物。用电子能量损失谱仪测量了反应界面内的C浓度变化,测出了界面层的宽度。C浓度曲线呈连续变化,没有突变点,可以认为反应界面层主要是TiC粒子降解反应引起的C原子向基体内扩散的失碳层。界面层的宽度随热处理加热温度而变,加热温度越高,界面层越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反应界面 碳化钛
下载PDF
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界面碳浓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蒋为吉 金城 曾泉浦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8-41,共4页
本文研究了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发现围绕TiC颗粒周围的界面层是非化学计量比。同时也讨论了反应层宽度与加热温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钛基 复合材料 界面反应
下载PDF
Ti/Ni叠层材料的原位反应研究
6
作者 张宁 王耀奇 +2 位作者 曲海涛 侯红亮 张进涛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44-1052,共9页
针对冷轧技术制备的Ti/Ni叠层材料开展了温度为600~1000℃,保温时间为5~120 min的原位反应试验,利用扫描电镜(SEM),并结合能谱分析(EDS)研究了原位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Ti/Ni叠层材料微观组织和界面成分的影响规律,同时利用电子背散射衍... 针对冷轧技术制备的Ti/Ni叠层材料开展了温度为600~1000℃,保温时间为5~120 min的原位反应试验,利用扫描电镜(SEM),并结合能谱分析(EDS)研究了原位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Ti/Ni叠层材料微观组织和界面成分的影响规律,同时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对Ti/Ni叠层材料原位反应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微结构和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Ti/Ni叠层材料经变形量为75%的冷轧后,Ti层与Ni层连续性较好,且Ti/Ni界面未发生扩散反应;当原位反应温度为700℃,保温时间为60 min时,Ti/Ni界面发生了扩散,在界面上形成了Ti_(2)Ni,TiNi和TiNi_(3)相;随着原位反应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Ti层和Ni层反应加快,Ti_(2)Ni和TiNi_(3)相含量减少,而TiNi相含量增多;当原位反应温度为1000℃,保温时间为60 min时,Ti/Ni叠层材料完全反应生成了单一的TiNi相,原位合成了TiNi合金,其由具有单斜结构的马氏体相(B19′)组成,原子比为51∶49,且晶粒细小,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i叠层材料 原位反应 tiNI合金 微观组织 界面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