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4篇文章
< 1 2 1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Au-TiO_2复合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表征和性能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云霞 刘维民 +1 位作者 张平余 邵士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574-1578,共5页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纳米 Au-Ti O2 复合薄膜 .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紫外 -可见光谱及摩擦磨损实验研究表明 ,复合薄膜均匀致密 ,Au以纳米晶粒形式均匀、不连续分散镶嵌于Ti O2 基体中 ,纳米 Au粒径为 1 4~ 2 5...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纳米 Au-Ti O2 复合薄膜 .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紫外 -可见光谱及摩擦磨损实验研究表明 ,复合薄膜均匀致密 ,Au以纳米晶粒形式均匀、不连续分散镶嵌于Ti O2 基体中 ,纳米 Au粒径为 1 4~ 2 5 nm;复合薄膜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吸收 ,吸收峰位置和强度与烧结温度和金的添加量有关 ;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 ,在 1 N负荷下 ,摩尔分数为 5 %的 Au-Ti O2 薄膜的摩擦系数仅为 0 .0 9~ 0 .1 0 ,耐磨寿命多于 2 0 0 0滑动周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io2复合薄膜 溶胶-凝胶法 制备 表征 摩擦学性能 光学性能 二氧化钛 纳米薄膜
下载PDF
Photoelectrocatalytic properties and reactivity of Ti/Au-TiO_2 mesh electrodes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芳柏 李新军 +1 位作者 李湘中 侯梅芳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2年第6期1180-1186,共7页
A kind of photoelectrode was innovated by anodising titanium mesh in H 2SO 4 solution and photo reduced in HAuCl 4 solution and named Ti/Au TiO 2 mesh electrode. The structural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Ti/Au TiO ... A kind of photoelectrode was innovated by anodising titanium mesh in H 2SO 4 solution and photo reduced in HAuCl 4 solution and named Ti/Au TiO 2 mesh electrode. The structural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Ti/Au TiO 2 mesh was examined by X ray diffraction, laser Raman spectra,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 and X 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s crystal 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the size of pore are affected greatly by gold deposition. XPS measurement shows that the valence band of Ti/TiO 2 has two peaks: a wide one at 4.97 eV and a narrow one at 6.61 eV, which correspond mainly to π(nonbonding) and σ (bonding) O 2p orbitals. The emission intensity of O 2p orbitals becomes stronger and the width of the valence ban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u content. And the emission of nonbonding shifts toward lower binding energy and that of bonding O 2p orbitals shifts toward higher binding energy. The photoelectrocatalytic(PEC) oxidation of humic acid(HA) was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TOC. The PEC oxidation efficiency of Ti/Au TiO 2 mesh with optimal content of gold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i/TiO 2 mesh.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combination of electrons and holes is hindered owing to gold deposition. The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PEC oxidation is a convenient way to mineralize organic matter for water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催化氧化 水处理 腐殖酸 网格电极 ti/au-tio2
下载PDF
Au-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翟宏菊 齐兵 +5 位作者 王立晶 张霄 王妹 王海滨 王芳芳 林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8-190,共3页
介绍了几种Au-TiO2的合成方法,概述了Au-TiO2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并在此基础上综述Au-TiO2的最新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TiO2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au-tio2 催化 纳米复合材料 合成
下载PDF
苹果酸辅助NH_(2)-MIL-125(Ti)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4
作者 刘民 马作启 郭新闻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4年第3期193-201,共9页
以苹果酸为添加剂辅助合成了NH_(2)-MIL-125(Ti)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光致发光光谱(PL)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反应为探针... 以苹果酸为添加剂辅助合成了NH_(2)-MIL-125(Ti)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光致发光光谱(PL)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反应为探针评价其性能。结果表明:少量添加苹果酸使得NH_(2)-MIL-125(Ti)晶体厚度变薄、尺寸变小;而大量添加时,NH_(2)-MIL-125(Ti)晶体尺寸变大,同时晶体错位生长,缺陷增加,提高了电子空穴分离效率和界面电荷传输效率,促进样品光降解性能,提升光催化活性,反应120 min后RhB的移除率达到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2)-MIL-125(ti) 添加剂 形貌调控 染料降解
下载PDF
Au-TiO_2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用于有机磷农药对硫磷的直接电化学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闵红 曲云鹤 +3 位作者 卫银银 竹俊如 李晓华 金利通 《化学传感器》 CAS 2007年第2期20-25,共6页
该文利用液相沉积法合成了金掺杂的二氧化钛复合纳米粒子(Au-TiO2),以壳聚糖为交联剂,制备了Au-TiO2复合纳米粒子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对有机磷农药对硫磷进行了检测。实验表明,Au-TiO2复合纳米粒子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增加对底液中对硫磷... 该文利用液相沉积法合成了金掺杂的二氧化钛复合纳米粒子(Au-TiO2),以壳聚糖为交联剂,制备了Au-TiO2复合纳米粒子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对有机磷农药对硫磷进行了检测。实验表明,Au-TiO2复合纳米粒子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增加对底液中对硫磷的吸附量,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同时,该复合纳米粒子也能有效地促进电子传递,加快传感器的响应速度,提高电流响应。所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利用示差脉冲伏安法(DPV)在最优条件下对对硫磷进行了检测,检测范围为1.0~7.0×103ng/mL,检测限达到0.5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io2: 对硫磷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低温吸附制备Au-TiO2复合薄膜及其光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4
6
作者 傅平丰 张彭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26-2030,共5页
在低温条件下将预先合成的Au溶胶吸附到TiO2薄膜上以制备纳米Au-TiO2复合薄膜,以超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Au-TiO2膜,并在UV辐照下测定了Au-TiO2薄膜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质。纳米Au呈金... 在低温条件下将预先合成的Au溶胶吸附到TiO2薄膜上以制备纳米Au-TiO2复合薄膜,以超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Au-TiO2膜,并在UV辐照下测定了Au-TiO2薄膜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质。纳米Au呈金属态,平均粒径为(4.3±1.2)nm,负载量高,均匀地沉积于TiO2薄膜表面。光电化学测试表明,沉积纳米Au后,TiO2电极的光生电流提高近5倍,光生电压明显向负值增大,说明纳米Au可增强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促进电荷在电极与溶液界面间的转移。Au-TiO2电极的电荷传递法拉第阻抗(Rct)是TiO2电极的一半,说明负载的纳米Au粒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提高了电极中载流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吸附 au-tio2复合薄膜 光电化学性质 交流阻抗谱
下载PDF
SO_4^(2-)/Au-TiO_2催化合成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被引量:1
7
作者 牛玉 李福颖 +3 位作者 王仁章 钟运鑫 郑慧斌 李培峰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28-31,共4页
采用光还原沉积法制备了SO_4^(2-)/Au-TiO_2催化剂,考察了其在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用XRD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经过酸化后的晶体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Au颗粒均匀地分散在TiO_2表面。使用SO_4^(2-)/... 采用光还原沉积法制备了SO_4^(2-)/Au-TiO_2催化剂,考察了其在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用XRD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经过酸化后的晶体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Au颗粒均匀地分散在TiO_2表面。使用SO_4^(2-)/Au-TiO_2催化剂,以合成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反应温度、酸醚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对反应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13 K,酸醚物质的量比3:1,催化剂用量3%(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酯化 SO42-/au-tio2 固体酸
下载PDF
金-二氧化钛(Au-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 被引量:4
8
作者 郑改革 赖敏 +2 位作者 徐林华 陈云云 陈玉林 《大学物理实验》 2012年第2期1-3,共3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金-二氧化钛(Au-TiO2)复合纳米薄膜,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复合薄膜表面纳米颗粒沉积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样品进行了形貌表征,结果显示:复合薄膜是由纳米微晶组成的致密膜,温度越高越有利于Au粒子...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金-二氧化钛(Au-TiO2)复合纳米薄膜,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复合薄膜表面纳米颗粒沉积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样品进行了形貌表征,结果显示:复合薄膜是由纳米微晶组成的致密膜,温度越高越有利于Au粒子的形成。在550℃的热处理温度下,薄膜表面沉积的纳米微晶的粒径约为100nm。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了反射谱线,结果表明:由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的产生,在不同的热处理温度下,第一个反射峰(短波长处)不发生变化,第二个反射峰(长波长处)发生漂移(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二氧化钛(au-tio2)复合薄膜 溶胶凝胶法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Cu-Y_(2)O_(3)-Ti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秦永强 韦国宣 +4 位作者 罗来马 庄翌 马冰 张一帆 吴玉程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1,共7页
以Cu、Y、Ti和CuO粉末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MA)和热还原的方法制备了Cu-Y_(2)O_(3)-Ti复合粉末。然后经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Cu-Y_(2)O_(3)-Ti复合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900℃固溶1 h和不同温度时效2 h的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 以Cu、Y、Ti和CuO粉末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MA)和热还原的方法制备了Cu-Y_(2)O_(3)-Ti复合粉末。然后经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Cu-Y_(2)O_(3)-Ti复合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900℃固溶1 h和不同温度时效2 h的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S)、拉伸试验和导电率测量仪等研究了不同温度时效处理对Cu-Y_(2)O_(3)-Ti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Cu-Y_(2)O_(3)-Ti复合材料的晶粒和第二相尺寸增大,导电率降低,最大应变和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Cu-Y_(2)O_(3)-Ti复合材料经900℃固溶1 h+400℃时效2 h后,综合性能最优,其具有良好塑性的同时,抗拉强度和导电率分别达到326.4 MPa和73.0%I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Y_(2)O_(3)-ti复合材料 弥散强化 固溶时效 力学性能
下载PDF
Ag-TiO_2和Au-TiO_2复合薄膜光催化降解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映雪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25-527,共3页
以玻璃珠为载体 ,溶胶 -凝胶法制 Ag- Ti O2 和 Au- Ti O2 复合薄膜 ,研究了水溶液中的偶氮染料酸性大红 GR进行了固定相光催化氧化以及银和金的掺杂量、染料水溶液的 p H值、光源、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等因素的影响。负载型复合光催化剂... 以玻璃珠为载体 ,溶胶 -凝胶法制 Ag- Ti O2 和 Au- Ti O2 复合薄膜 ,研究了水溶液中的偶氮染料酸性大红 GR进行了固定相光催化氧化以及银和金的掺杂量、染料水溶液的 p H值、光源、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等因素的影响。负载型复合光催化剂 Ag- Ti O2 和 Au- Ti O2 的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当 Ag和 Au掺杂Ti O2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0 .4 %和 0 .6 %时 ,最高光解率分别提高了 2 .1倍和 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tiO2 au-tio2 复合膜 光催化降解 酸性大红GR
下载PDF
典型低轨辐照环境对MoS_(2)-Ti薄膜真空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胡汉军 贺颖 +1 位作者 张凯锋 周晖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方法在9Cr18基底上制备了MoS_(2)-Ti薄膜,并对4组样品分别进行了电子辐照、电子/质子辐照、电子/质子/紫外辐照、电子/质子/紫外/原子氧辐照。采用SEM、XRD、XPS分析了辐照前后薄膜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变化,通过摩擦试...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方法在9Cr18基底上制备了MoS_(2)-Ti薄膜,并对4组样品分别进行了电子辐照、电子/质子辐照、电子/质子/紫外辐照、电子/质子/紫外/原子氧辐照。采用SEM、XRD、XPS分析了辐照前后薄膜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变化,通过摩擦试验考察了辐照前后薄膜的摩擦学性能,探讨了其损伤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辐照、质子辐照、紫外辐照对MoS_(2)-Ti薄膜的显微组织结构、表面形貌及摩擦学性能没有明显影响。动能5 eV的原子氧对MoS_(2)-Ti薄膜表面有显著的损伤,主要表现在表面出现“绒毯”状形态,Mo、S和Ti元素被氧化成高价氧化物。原子氧辐照导致MoS_(2)-Ti薄膜摩擦起始和中段摩擦因数升高、中段摩擦因数不稳定,比磨损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ti 摩擦学 原子氧 辐照
下载PDF
重熔对Al-Ti-La中间合金中Ti_(2)Al_(20)La相的影响
12
作者 丁万武 田旭东 +4 位作者 陈建超 安家志 余海存 魏振鹏 杨成亮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66,共11页
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等分析研究了重熔过程中不同保温时间和温度对Al-Ti-La中间合金中Ti_(2)Al_(20)La相的含量、形态尺寸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0℃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Ti_(2)Al_(20)La相的溶解度逐渐增大,含... 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等分析研究了重熔过程中不同保温时间和温度对Al-Ti-La中间合金中Ti_(2)Al_(20)La相的含量、形态尺寸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0℃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Ti_(2)Al_(20)La相的溶解度逐渐增大,含量由未处理的20.776%下降至13.72%,形态由块状演变为圆整和细小的片状,长宽比由2.33下降至1.52;在1000℃下,保温15 min后溶解度较大,含量降低至4.5%,形态演变为尖锐的长条状,长宽比上升至2.55;溶解产生的La原子与Al在晶界处形成La-Al金属间化合物(IMC),Ti原子在基体中的分布密度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和保温温度的升高而增高,以游离态均匀分布在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La合金 ti_(2)Al_(20)La 重熔 保温时间
下载PDF
双对称性破缺Au-TiO_2-Ag三层纳米杯的LSPR特性研究
13
作者 刘强 刘懿莹 +5 位作者 吕靖薇 刘超 孙宇丹 刘擎钰 李骞 牟海维 《光散射学报》 2018年第4期320-324,共5页
设计了一种双对称性破缺Au-TiO_2-Ag三层纳米杯结构,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其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特性,并采用等离激元杂化理论对LSPR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分别仿真了入射光偏振态、核壳结构... 设计了一种双对称性破缺Au-TiO_2-Ag三层纳米杯结构,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其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特性,并采用等离激元杂化理论对LSPR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分别仿真了入射光偏振态、核壳结构参数和外界介质折射率对Au-TiO_2-Ag三层纳米杯消光光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入射光偏振方向垂直于对称轴方向时,可将反对称横向耦合模式ω-⊥〉1的共振峰波长调谐至近红外区域1100nm附近,同时该模式共振波长随外界介质折射率的增大产生红移,这一特性可在生物传感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PR特性 au-tio2-Ag三层纳米杯 对称性破缺 等离激元杂化
下载PDF
有序大孔-介孔Au-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广兰 贺高红 +3 位作者 李祥村 高梦娇 刘丹 高秋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6-139,共4页
为提高TiO2的光吸收和光催化能力,采用原位水热还原法将Au沉积到有序多孔TiO2上,制备了有序大孔-介孔Au-TiO2复合材料。材料的光催化活性以在紫外光和可见光辐射下降解罗丹明B来评价。漫反射吸收光谱显示Au-TiO2复合材料在400-800nm有... 为提高TiO2的光吸收和光催化能力,采用原位水热还原法将Au沉积到有序多孔TiO2上,制备了有序大孔-介孔Au-TiO2复合材料。材料的光催化活性以在紫外光和可见光辐射下降解罗丹明B来评价。漫反射吸收光谱显示Au-TiO2复合材料在400-800nm有较强的吸收。在紫外光和可见光辐射下,Au-T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优于TiO2。在紫外光下Au-TiO2-1.9是最高效的催化剂,3h内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84%,其表观速率常数K是TiO2的2.8倍。这主要是因为沉积Au纳米粒子能有效促进电荷的分离,提高光催化效率,但过量的Au成为表面电子-空穴复合的中心,反而降低其光催化能力。在紫外光下,罗丹明B的降解反应属于准一级动力学反应,光生空穴是主要的活性物质。阻抗测试显示Au-TiO2的圆弧半径小于TiO2,表明电荷传递效率提高,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和光催化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大孔-介孔tiO2 au-tio2复合材料 光催化
下载PDF
乳液界面法制备ZnCl_(2)/NH_(2)-MIL-125(Ti)复合材料增强光催化还原Cr(Ⅵ)的研究
15
作者 陈志月 杨启鹏 +2 位作者 郭恒 谭伟强 关静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4-103,共10页
利用乳液界面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在增强光催化活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乳液界面法制备了ZnCl_(2)/NH_(2)-MIL-125(Ti)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 利用乳液界面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在增强光催化活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乳液界面法制备了ZnCl_(2)/NH_(2)-MIL-125(Ti)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分析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复合材料光催化还原六价铬(Cr(Ⅵ))的性能,探讨了光催化反应机理及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乳液界面法会显著影响ZnCl_(2)/NH_(2)-MIL-125(Ti)复合材料的光电性质,当ZnCl_(2)和NH_(2)-MIL-125(Ti)掺杂质量比为1∶6时,在催化剂质量浓度为0.4 g/L、pH=2、甲醇添加量为0.5 mL条件下,复合材料紫外光催化还原Cr(Ⅵ)的效率最高可达95%,循环使用5次后还原效率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界面法 ZnCl_(2)/NH_(2)-MIL-125(ti) 光催化 六价铬(Cr(Ⅵ))
下载PDF
WO_(3)/TiO_(2)纳米晶的火焰合成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16
作者 顾莉 何小乐 +1 位作者 孟钰枫 胡彦杰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07-9013,9021,共8页
通过自行设计的火焰喷雾燃烧系统合成纯WO_(3)和Ti掺杂的WO_(3)/TiO_(2)纳米晶,采用旋涂法进行薄膜制备,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研究Ti掺杂量和退火温度对薄膜电致变色的影响。研究表明,Ti掺杂为薄膜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大离子迁移速率和... 通过自行设计的火焰喷雾燃烧系统合成纯WO_(3)和Ti掺杂的WO_(3)/TiO_(2)纳米晶,采用旋涂法进行薄膜制备,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研究Ti掺杂量和退火温度对薄膜电致变色的影响。研究表明,Ti掺杂为薄膜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大离子迁移速率和电导率,WTi-6薄膜在633 nm处的最大光学调制为67.11%,着色效率也为纯WO_(3)薄膜的1.7倍。同时,400℃的退火处理增强了WTi-6薄膜和导电基材的附着力,薄膜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提升,Li+在薄膜上嵌入/脱出的可逆性增强。相应地,退火后WTi-6薄膜获得较高光学调制范围(76.05%),响应速度加快,在着色时间和褪色时间也分别由未退火的5.7、10.4 s缩短为5.5和8.2 s,着色效率提高至82.20 cm^(2)/C。因此,通过火焰喷雾燃烧进行Ti掺杂改性和退火工艺精进,提高了WO_(3)薄膜电致变色性能,拓展了WO_(3)纳米晶的制备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_(3)/tiO_(2) 电致变色 ti掺杂 退火
下载PDF
MOFs衍生的二氧化钛促进Ti-Fe_(2)O_(3)光阳极高效光电化学水氧化的多重效应
17
作者 巴凯凯 刘禹男 +5 位作者 张凯 王平 林艳红 王德军 李子亨 谢腾峰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79-191,共13页
光电化学(PEC)分解水是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获取氢燃料的方法,其中产氧半反应(OER)是制约整个水分解过程效率的关键步骤.因此,光阳极的性能是决定太阳能到氢能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在各种水氧化光阳极材料中,赤铁矿(α-Fe_(2)O_(3))因具有... 光电化学(PEC)分解水是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获取氢燃料的方法,其中产氧半反应(OER)是制约整个水分解过程效率的关键步骤.因此,光阳极的性能是决定太阳能到氢能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在各种水氧化光阳极材料中,赤铁矿(α-Fe_(2)O_(3))因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合适的带隙(~2.1 eV)、无毒、储量丰富等优点而成为最有前途的光阳极材料之一.然而,α-Fe_(2)O_(3)丰富的受体表面态和缓慢的水氧化动力学导致光生电荷复合严重,限制了其在光电化学中的实际应用.因此,有必要对α-Fe_(2)O_(3)进行表面工程设计以提高水氧化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法,以金属有机框架(Ti-MOFs)为模板,在Ti-Fe_(2)O_(3)表面煅烧合成TiO_(2)层,然后将富活性位点的ZIF-67加载在TiO_(2)/Ti-Fe_(2)O_(3)上作为助催化剂,制备出具有较好光电化学性能的ZIF-67/TiO_(2)/Ti-Fe_(2)O_(3)复合光阳极.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拉曼光谱等表征结果证实成功合成了ZIF-67/TiO_(2)/Ti-Fe_(2)O_(3).同时,氮气等温吸附脱附曲线和表面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MOFs衍生的TiO_(2)为介孔材料.采用表面光伏技术、光致发光光谱、飞秒-瞬态吸收光谱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研究了光生电荷的分离和复合行为.结果表明,MOFs衍生的TiO_(2)不仅可以作为钝化层有效抑制了表面复合,还作为Ti-Fe_(2)O_(3)的电子阻挡层,显著减少了电子向表面的流失,从而大大提高了Ti-Fe_(2)O_(3)表面和体相的电荷分离效率.进一步的累积电荷量测试、电化学阻抗谱和Bode图分析显示,负载MOFs衍生TiO_(2)后,可以明显促进光生空穴向电解质的注入,其多孔结构也可以增加反应接触面积,这有利于光生电荷在固液界面传输.此外,理论计算结果表明,Ti-Fe_(2)O_(3)水氧化速控步骤的能垒(ΔG=3.38 eV)明显高于TiO_(2)(ΔG=1.67 eV),说明OER更容易在TiO_(2)/Ti-Fe_(2)O_(3)表面发生,这与其光电流密度结果一致.为进一步提高反应活性和加快水氧化动力学,负载助催化剂ZIF-67后,ZIF-67/TiO_(2)/Ti-Fe_(2)O_(3)复合光阳极实现了较好的光电化学性能,其在1.23 V vs.RHE时光电流密度高达4.04 mA cm^(‒2),是Ti-Fe_(2)O_(3)的9.3倍,并且复合光阳极的入射光子电流转换效率和空穴注入效率分别达到93%(390 nm)和91%.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MOFs衍生的TiO_(2)和ZIF-67助催化剂改性α-Fe_(2)O_(3)光阳极,显著提升了其光电化学水氧化性能.其中,MOFs衍生TiO_(2)不仅优化了电荷分离,还促进了光生空穴的注入,从而显著提高其光电化学水氧化性能.本研究为构筑高性能的有机-无机杂化光阳极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Fe_(2)O_(3)光阳极 电荷分离 多孔tiO_(2) 多重效应 水氧化
下载PDF
新型Ti/Zr-SnO_(2)/β-PbO_(2)电极的构筑及高效降解亚甲基蓝
18
作者 尔古阿沙 高官金 +1 位作者 刘强兵 蒋新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该文采用热分解法先制备Zr-SnO_(2)中间层,再电沉积β-PbO_(2)层,成功制备了Ti/Zr-SnO_(2)/β-PbO_(2)电极。利用扫描电镜(SEM)、能量散射谱(EDS)、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电极形貌、晶体结构、元素组成等进行了分... 该文采用热分解法先制备Zr-SnO_(2)中间层,再电沉积β-PbO_(2)层,成功制备了Ti/Zr-SnO_(2)/β-PbO_(2)电极。利用扫描电镜(SEM)、能量散射谱(EDS)、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电极形貌、晶体结构、元素组成等进行了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加速寿命实验等测试其电化学性能,考察其电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活性,优化电流密度和初始MB浓度。结果表明:Ti/Zr-SnO_(2)/β-PbO_(2)电极的表面为致密四棱锥结构,形成了非化学计量比的β-PbO_(2);与传统的Ti/β-PbO_(2)电极相比,Zr-SnO_(2)中间层可有效提高钛基涂层电极的析氧过电位;修饰电极阻抗为87.64Ω/cm2,电极加速寿命为439 min,是Ti/β-PbO_(2)电极的219.5倍,是Ti/SnO_(2)/β-PbO_(2)电极的1.71倍;在5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降解初始浓度为50.00 mg/L的MB时,180 min内MB去除率可达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降解 ti/Zr-SnO_(2)/β-PbO_(2)电极 亚甲基蓝 钛阳极
下载PDF
Ti掺杂SnS_(2)吸附气体分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9
作者 金永波 李卫 +2 位作者 许巍 任青颖 李金泽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114-123,共10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构建了本征SnS_(2)和Ti原子替换Sn原子掺杂SnS_(2)的几何结构,分析了CO、NO_(2)、NO、SO_(2)、NH_(3)五种气体在两种材料表面的吸附特性。对每种气体分子测试了三种吸附位置并确定了最佳吸附位置,计算了吸附能、转移电荷... 基于第一性原理构建了本征SnS_(2)和Ti原子替换Sn原子掺杂SnS_(2)的几何结构,分析了CO、NO_(2)、NO、SO_(2)、NH_(3)五种气体在两种材料表面的吸附特性。对每种气体分子测试了三种吸附位置并确定了最佳吸附位置,计算了吸附能、转移电荷、恢复时间、态密度、功函数以了解吸附机理。研究发现,CO和SO_(2)在本征SnS_(2)上的吸附能力较弱,NO、NO_(2)和NH_(3)在本征SnS_(2)上的吸附能力较强。而Ti原子替换Sn原子掺杂SnS_(2)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其形成能为-8.028eV。同时这五种气体分子在其表面上的吸附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果表明,Ti原子替换Sn原子掺杂SnS_(2)提高了SnS_(2)材料的气体吸附性能,同时其制备方法贴合实际,可以考虑用于制作气体传感器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S_(2) ti 第一性原理 掺杂 气体传感器
下载PDF
Pt掺杂对Ti/SnO_(2)-Sb-Nd纳米球状电极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李阳 丁家正 +2 位作者 谢文玉 李长刚 梁家豪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71-2077,共7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不同Pt掺杂量下Ti/SnO_(2)-Sb-Nd-Pt纳米球状电极,通过SEM、XRD和XPS表征电极表面的形貌、结构和化学组成,LSV、CV和加速寿命(ALT)测试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并通过降解硝基苯(NB)能力验证电极催化活性。... 采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不同Pt掺杂量下Ti/SnO_(2)-Sb-Nd-Pt纳米球状电极,通过SEM、XRD和XPS表征电极表面的形貌、结构和化学组成,LSV、CV和加速寿命(ALT)测试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并通过降解硝基苯(NB)能力验证电极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t掺杂不会改变电极的SnO_(2)晶型结构,适量Pt掺杂可以使电极表面涂层更加均匀致密,提高电极稳定性,但降低了涂层中吸附氧含量,使得电极催化活性降低。掺杂1.5%Pt后,电极ALT由28.0 min延长至78.2 h,虽然NB去除率由96.53%降至80.61%,但在电极实际使用寿命内,NB理论降解总量由62.6 mg/cm^(2)增至8 754.1 mg/cm^(2)。显示了该电极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为开发高效、稳定的电极材料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nO_(2)-Sb-Nd电极 PT掺杂 表征 电催化性能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