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Zr基块体非晶合金在NaOH溶液中的腐蚀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索忠源 龚安华 +3 位作者 王鑫 姜峰 张志浩 王毅坚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6年第3期42-46,共5页
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和变温失重法研究了Ti_(35)Zr_(30)Be_(20)Cu_(7.5)Co_(7.5)块体非晶合金分别在0.5、1、2 mol/L Na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比较了304不锈钢的耐蚀性。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Ti_(35)Zr_(30)Be_(20)Cu_(7.5)Co_(7.5)块... 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和变温失重法研究了Ti_(35)Zr_(30)Be_(20)Cu_(7.5)Co_(7.5)块体非晶合金分别在0.5、1、2 mol/L Na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比较了304不锈钢的耐蚀性。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Ti_(35)Zr_(30)Be_(20)Cu_(7.5)Co_(7.5)块体非晶合金在0.5、1、2mol/L NaOH溶液中均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阳极极化曲线表现出明显的钝化特征。随着NaOH溶液浓度的增大,极化曲线左移,耐蚀性降低。非晶合金的自腐蚀电位高于不锈钢。在293、313、333K,2mol/L NaOH溶液的不同温度失重腐蚀中,随温度增加,其非晶合金均较不锈钢耐蚀性高。探讨了NaOH溶液浓度变化、温度变化对Ti_(35)Zr_(30)Be_(20)Cu_(7.5)Co_(7.5)块体非晶合金的耐蚀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zr基块体非晶合金 电化学腐蚀 变温腐蚀 耐蚀性
原文传递
Ti基块体非晶合金在酸性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2
作者 杨靓 张浩然 +4 位作者 张山 施志林 韦超 马明臻 刘日平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874-889,共16页
研究Ti_(34.3)Zr_(31.5)Cu_(5)Ni_(5.5)Be_(23.7)块体非晶合金在不同浓度HCl和H_(2)SO_(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电化学测试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在极化过程中,Cl^(-)离子在HCl溶液中引发点蚀损伤,点蚀电位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被... 研究Ti_(34.3)Zr_(31.5)Cu_(5)Ni_(5.5)Be_(23.7)块体非晶合金在不同浓度HCl和H_(2)SO_(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电化学测试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在极化过程中,Cl^(-)离子在HCl溶液中引发点蚀损伤,点蚀电位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被腐蚀表面的损伤程度则与溶液浓度呈正相关。在H_(2)SO_(4)溶液中材料表面形成钝化膜,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发现,随着HCl溶液浓度的增加,钝化膜的稳定性降低。通过浸泡实验得到4种材料的腐蚀速率。结果显示,Ti_(34.3)Zr_(31.5)Cu_(5)Ni_(5.5)Be_(23.7)块体非晶合金在H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最好,其腐蚀速率为7.22×10^(-3) mm/a,约为316L不锈钢腐蚀速率的1/12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酸性溶液 钝化膜 腐蚀行为 腐蚀速率
下载PDF
微量Cr对Cu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兵 柳林 +2 位作者 孙民 邱春雷 谌祺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38-742,共5页
XRD,DSC和DTA分析测试表明,微量Cr有利于提高块体非晶合金(Cu47Zr11Ti34Ni8)100-xCrx(x=0,0.5, 1)非晶形成能力室温动电位极化法对该合金在1 mol/L HCl溶液、3%NaCl溶液和6 mol/L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测试表明,非晶合金存在自钝化现象,随C... XRD,DSC和DTA分析测试表明,微量Cr有利于提高块体非晶合金(Cu47Zr11Ti34Ni8)100-xCrx(x=0,0.5, 1)非晶形成能力室温动电位极化法对该合金在1 mol/L HCl溶液、3%NaCl溶液和6 mol/L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测试表明,非晶合金存在自钝化现象,随Cr含量增加,非晶合金的钝化区宽度显著增大,维钝电流密度降低,耐蚀性能增强.含微量Cr的Cu基块体非晶合金比不含Cr的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且远远优于不锈钢1Cr18Ni9Ti的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块体非晶合金 合金 非晶形成能力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Zr基块体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超塑性流变行为 被引量:21
4
作者 沈军 王刚 +3 位作者 孙剑飞 陈德民 邢大伟 周彼德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研究了Zr_(41.25)Ti_(13.75)Ni_(10)Cu_(12.5)Be_(22.5)(原子分数,%)块体非晶合金在玻璃转变终了温度T_g^(end)附近的4个特征温度点(616,636,656和676 K)的等温拉伸行为。结果表明,块体非晶合金的超塑性能与环境温度及拉伸速度紧密相关... 研究了Zr_(41.25)Ti_(13.75)Ni_(10)Cu_(12.5)Be_(22.5)(原子分数,%)块体非晶合金在玻璃转变终了温度T_g^(end)附近的4个特征温度点(616,636,656和676 K)的等温拉伸行为。结果表明,块体非晶合金的超塑性能与环境温度及拉伸速度紧密相关,在656 K,以5 mm/min的速度拉伸时,获得了1625%的最大延伸率。利用速度突变法测出了636,656及676 K时的应力敏感指数分别为0.25,0.65和0.93。利用自由体积模型对块体非晶合金的超塑性流变行为的微观机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区 超塑性 自由体积模型
下载PDF
Zr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微塑性成形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郭晓琳 王春举 +2 位作者 周健 单德彬 郭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90-1195,共6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微成形系统进行热压缩实验,分别研究成形温度、成形时间和冲头速度等对尺寸为d1 mm×1.5 mm的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块体非晶合金(Vit.1)在过冷液相区微塑性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坯料尺寸对Vi... 采用自行研制的微成形系统进行热压缩实验,分别研究成形温度、成形时间和冲头速度等对尺寸为d1 mm×1.5 mm的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块体非晶合金(Vit.1)在过冷液相区微塑性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坯料尺寸对Vit.1块体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超塑性成形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流动应力随坯料尺寸的减小而降低。在此基础上,利用闭式模锻方法成形了分度圆直径为d1 mm的微型齿轮,采用SEM观察成形件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采用微成形方法可以获得尺寸精度较高的Vit.1块体非晶合金微型齿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非晶合金 块体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区 微成形性能 微型齿轮
下载PDF
Cu模吸铸法制备Cu基块体非晶合金 被引量:6
6
作者 寇生中 李春燕 +2 位作者 许广济 丁雨田 胡勇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05-707,共3页
采用磁悬浮熔炼和Cu模吸铸工艺成功制备了圆棒Cu50Zr42Al8块体非晶合金,试样表面平滑且具有典型的金属光泽。试验制备的圆棒Cu50Zr42Al8块体非晶合金的直径尺寸小于5mm,该成分的块体非晶合金具有较强的非晶形成能力,其玻璃转变温度Tg=... 采用磁悬浮熔炼和Cu模吸铸工艺成功制备了圆棒Cu50Zr42Al8块体非晶合金,试样表面平滑且具有典型的金属光泽。试验制备的圆棒Cu50Zr42Al8块体非晶合金的直径尺寸小于5mm,该成分的块体非晶合金具有较强的非晶形成能力,其玻璃转变温度Tg=723K,晶化温度Tx=773K,过冷度ΔT=50K,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0.7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块体非晶合金 非晶形成能力 Cu模 铸造
下载PDF
Nb对Zr基块体非晶合金热稳定性、非晶形成能力及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民 柳林 +1 位作者 王敬丰 刘兵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4-538,共5页
利用水冷铜模铸造法成功制备了(Zr70Ni10Cu20)90-xNbxAl10(x=0,2,5,7)块体非晶合金,采用XRD,DSC 和DTA研究了Nb对该合金体系热稳定性和非晶合金形成能力(GFA)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Nb的添加可有效提高该合金的GFA和热稳定性.当Nb含量为x=... 利用水冷铜模铸造法成功制备了(Zr70Ni10Cu20)90-xNbxAl10(x=0,2,5,7)块体非晶合金,采用XRD,DSC 和DTA研究了Nb对该合金体系热稳定性和非晶合金形成能力(GFA)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Nb的添加可有效提高该合金的GFA和热稳定性.当Nb含量为x=2时,合金具有最宽的过冷液态区(△Tx=119 K)和最大的非晶形成能力(参数γ=Tx/(Tg+Tl=0.435).Nb的适量添加也有利于提高块体非晶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应变,其中x=2的块体非晶的抗压强度和断裂应变量分别达到1783 MPa和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块体非晶合金 热稳定性 非晶形成能力 机械性能
下载PDF
稀土Gd掺杂对锆基块体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亚娟 魏先顺 +1 位作者 黄永江 沈军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3-248,共6页
适量的Gd掺杂可提高Zr_(50.7)Cu_(28)Ni_9Al_(12.3)块体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当Gd元素掺杂量(原子分数)为1%时,即(Zr_(50.7)Cu_(28)Ni_9Al_(12.3))_(99)Gd_1,柱状非晶合金直径可达16 mm(不掺杂时为14 mm).稀土Gd掺杂降低了锆基块体... 适量的Gd掺杂可提高Zr_(50.7)Cu_(28)Ni_9Al_(12.3)块体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当Gd元素掺杂量(原子分数)为1%时,即(Zr_(50.7)Cu_(28)Ni_9Al_(12.3))_(99)Gd_1,柱状非晶合金直径可达16 mm(不掺杂时为14 mm).稀土Gd掺杂降低了锆基块体非晶合金的断裂强度与塑性变形能力.随着Gd含量的增加,其断裂方式由单一的剪切断裂转变为剪切断裂与破碎断裂的复合形式,且含Gd元素掺杂的非晶合金断口呈现了脉状纹络与纳米周期性条纹共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高应变速率下钨丝增强锆基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变形行为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德民 王刚 +1 位作者 孙剑飞 沈军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03-1008,共6页
利用压力浸渗制备出钨丝增强Zr_(41.25)Ti_(13.75)Ni_(10)CU_(12.5)Be_(22.5)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采用应变速率为1×10^(-4) s^(-1)的准静态压缩实验及应变速率为2×10~3s^(-1)的动态压缩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在动载荷作用... 利用压力浸渗制备出钨丝增强Zr_(41.25)Ti_(13.75)Ni_(10)CU_(12.5)Be_(22.5)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采用应变速率为1×10^(-4) s^(-1)的准静态压缩实验及应变速率为2×10~3s^(-1)的动态压缩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在动载荷作用下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准静态压缩时,复合材料的强度约为1980 MPa,与单一块体非晶合金相比并无显著提高.而塑性提高约5倍,达到11.5%;动态压缩时,复合材料的最大抗压强度升至约2648 MPa,塑性则在1.8%—7.5%之间,复合材料的应变速率敏感指数为0.022.在准静态压缩下,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受到残余热应力及钨丝失稳弯曲极限压应力的影响;在动态压缩下,除了热应力的影响外,还受到钨丝剪切断裂以及复合材料正弦型弯曲行为的影响.后两者使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在动态加载条件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钨丝增强复合材料 压缩变形 应变速率敏感指数
下载PDF
氢对锆基块体非晶合金形变和开裂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单广斌 魏炳忱 +2 位作者 李金许 乔利杰 褚武扬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89-693,共5页
通过充氢和未充氢缺口拉伸试样和三点弯曲试样在SEM下的原位加载,研究了氢对Zr65Al7.5Ni10Cu17.5块体非晶合金形变和开裂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有氢,块体非晶的剪切带发展到临界尺寸,剪切裂纹就沿剪切带形核、扩展,它一旦张开... 通过充氢和未充氢缺口拉伸试样和三点弯曲试样在SEM下的原位加载,研究了氢对Zr65Al7.5Ni10Cu17.5块体非晶合金形变和开裂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有氢,块体非晶的剪切带发展到临界尺寸,剪切裂纹就沿剪切带形核、扩展,它一旦张开就导致快速的断裂.断口边缘观察到的无特征区是剪切带,而不是剪切裂纹断口;剪切断口形貌和拉伸断口形貌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当长时间充氢才能形成氢鼓泡,如鼓泡很小或尚未形成,则氢对剪切带以及裂纹的形核、扩展没有明显影响;如存在较大的氢鼓泡,则当剪切带尚未充分发展时微裂纹就形核,导致低应力脆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剪切带 原位拉伸
下载PDF
原位CuYSi颗粒增强块体镁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邵阳 陈刚 +2 位作者 赵玉涛 张振亚 侯文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2-1015,共4页
用Mg-4%Si合金、纯Cu、纯Mg、Cu-38%Y合金经普通铜模铸造方法制备了一种原位颗粒增强Mg60Cu30Y10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运用XRD以及EDS确定其颗粒为CuYSi相,采用SEM-EDS对颗粒的形貌、大小及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Mg60Cu30Y10块体非晶合... 用Mg-4%Si合金、纯Cu、纯Mg、Cu-38%Y合金经普通铜模铸造方法制备了一种原位颗粒增强Mg60Cu30Y10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运用XRD以及EDS确定其颗粒为CuYSi相,采用SEM-EDS对颗粒的形貌、大小及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Mg60Cu30Y10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硬度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CuYSi颗粒尺寸细小(10μm左右),形状规整并且均匀分布在非晶合金基体上;与Mg60Cu30Y10块体非晶合金相比,CuYSi颗粒的生成使得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硬度增加102.5HV,ΔTx增加6.1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CuYSi颗粒 Mg60Cu30Y10块体非晶
下载PDF
镁基块体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彭浩 李双寿 +1 位作者 黄天佑 汤彬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0-632,共3页
Mg基块体非晶合金因其低成本和高比强度而有望成为轻质高强度结构材料,引起人们研究的极大兴趣。通过对Mg基块体非晶合金发展情况的综述研究,尤其是介绍了新成分设计和力学性能改善等方面的研究现况,发现Mg基块体非晶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 Mg基块体非晶合金因其低成本和高比强度而有望成为轻质高强度结构材料,引起人们研究的极大兴趣。通过对Mg基块体非晶合金发展情况的综述研究,尤其是介绍了新成分设计和力学性能改善等方面的研究现况,发现Mg基块体非晶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g-Cu基,成分设计以元素替代和合金体系元素优化为主,Mg基非晶合金塑性的改善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 块体非晶合金 力学性能 成分设计
下载PDF
Sc提高锆基块体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机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洋 贺林 +1 位作者 孙军 江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40-1743,共4页
以Zr52.5Cu17.9Ni14.6Al10Ti5五元锆基非晶合金为研究对象,在以工业级海绵锆为原料制备的合金中加入元素Sc,制备出楔形试样,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元素Sc提高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机理。结果表明,元素Sc的加入可显著改变Zr52.5Cu17.9Ni14.6... 以Zr52.5Cu17.9Ni14.6Al10Ti5五元锆基非晶合金为研究对象,在以工业级海绵锆为原料制备的合金中加入元素Sc,制备出楔形试样,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元素Sc提高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机理。结果表明,元素Sc的加入可显著改变Zr52.5Cu17.9Ni14.6Al10Ti5五元锆基块体非晶态合金在非晶态-晶态过渡区中先析相的相结构及组织形态。元素Sc强烈的脱氧作用可减少合金中锆氧化物/锆氧团簇,从而消除了过冷液体中异质形核的核心,提高了Zr52.5Cu17.9Ni14.6Al10Ti5五元锆基块体非晶态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金属玻璃 过渡区 玻璃形成能力 非晶合金
下载PDF
一种新的具有室温大塑性的Zr基块体非晶合金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亚娟 邢大伟 +1 位作者 黄永江 沈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8,共5页
通过二元共晶比例法设计了一种新的具有室温大塑性的Zr51Al9.96Ni14.34Cu24.7块体非晶合金。该合金室温压缩最大强度达2356MPa,塑性应变达14.6%。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及热分析(DSC)结果表明,压缩过程的变形诱发了纳米晶化。纳米晶的... 通过二元共晶比例法设计了一种新的具有室温大塑性的Zr51Al9.96Ni14.34Cu24.7块体非晶合金。该合金室温压缩最大强度达2356MPa,塑性应变达14.6%。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及热分析(DSC)结果表明,压缩过程的变形诱发了纳米晶化。纳米晶的形成一方面诱发新的剪切带的形成,增加了剪切带的密度;另一方面阻碍了剪切带的进一步扩展,使大量初始剪切带与二次剪切带的交割和分叉,因而导致所研究非晶合金优异的塑性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块体非晶合金 塑性 剪切带 纳米晶
下载PDF
Sc对Zr基块体非晶合金晶化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贺林 孙军 李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40,共6页
以海绵锆为原材料,利用浇包型坩埚电弧炉倾斜铸造法制备Zr52.5Cu17.9Ni14.6Al10Ti5五元块体非晶合金楔形试样,研究活性元素Sc对合金玻璃形成能力及晶化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Sc的加入可显著增大合金的最大非晶形成厚度,但对合金... 以海绵锆为原材料,利用浇包型坩埚电弧炉倾斜铸造法制备Zr52.5Cu17.9Ni14.6Al10Ti5五元块体非晶合金楔形试样,研究活性元素Sc对合金玻璃形成能力及晶化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Sc的加入可显著增大合金的最大非晶形成厚度,但对合金过冷液相区温度范围所表征的热稳定性影响较小。Sc虽然使合金的晶化激活能降低,但使晶化孕育期时间常数增大,晶化频率因子减小,二者的综合作用使合金晶化孕育期延长,过冷倾向增大,玻璃形成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热稳定性 晶化动力学 激活能 孕育期
下载PDF
块体镁基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颖迪 李子全 +1 位作者 沈平 邵斌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5-79,共5页
介绍了块体镁基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简要分析和总结了镁基非晶合金在成分选择和玻璃形成能力(GFA)判据上的新成果,最后针对镁基非晶合金本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建议。
关键词 非晶合金 复合材料 玻璃形成能力判据 块体金属玻璃
下载PDF
氢对锆基块体非晶合金热膨胀系数和有效原子作用势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德林 沈军 +1 位作者 孙剑飞 陈玉勇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35-838,共4页
利用电弧熔炼及铜模快速铸造的方法制备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块状非晶合金,通过电化学方法向块状非晶中充入氢.结果表明,氢提高玻璃转变温度下的线膨胀系数,降低晶化开始温度处的线膨胀系数,延缓玻璃转变前结构弛豫现象的发生.... 利用电弧熔炼及铜模快速铸造的方法制备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块状非晶合金,通过电化学方法向块状非晶中充入氢.结果表明,氢提高玻璃转变温度下的线膨胀系数,降低晶化开始温度处的线膨胀系数,延缓玻璃转变前结构弛豫现象的发生.另外,充氢能够增加块体非晶合金材料的原子平均最近邻距离和有效作用势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块体非晶合金 热膨胀系数 原子作用势
下载PDF
超声对镁基块体非晶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康 陈刚 +1 位作者 赵玉涛 邵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40,45,共4页
采用普通铜模浇铸法制备Mg65Cu25Y10块体非晶合金试样。取非晶合金试样分别于22、120、160℃下作超声处理2 min,并运用XRD、SEM、维氏硬度计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对试样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普通铜模浇铸法制备Mg65Cu25Y10块体非晶合金试样。取非晶合金试样分别于22、120、160℃下作超声处理2 min,并运用XRD、SEM、维氏硬度计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对试样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超声作用下,Mg65Cu25Y10块体非晶合金快速发生晶化,析出Mg2Cu、Mg24Y5和Mg等晶体相,维氏硬度增大,热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超声处理 晶化 热稳定性
下载PDF
Zr基块体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与压铸成型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浩杰 陈双双 +5 位作者 胡强 邓希达 邹继兆 谢盛辉 钱海霞 曾燮榕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46,共9页
本文分析了熔体温度、铸造压力和化学成分对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GFA)与压铸成型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两种性能的工艺关联。研究发现:随熔体温度升高,Zr基非晶合金GFA先提高后减小,且合金成分不同,熔体化学成分,局域原子团簇特征和合金实... 本文分析了熔体温度、铸造压力和化学成分对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GFA)与压铸成型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两种性能的工艺关联。研究发现:随熔体温度升高,Zr基非晶合金GFA先提高后减小,且合金成分不同,熔体化学成分,局域原子团簇特征和合金实际冷却速率就不同,非晶合金GFA与玻璃稳定性也就存在差异。非晶合金的压铸成型能力随熔体温度和铸造压力升高不断提高,但与GFA存在相互限制的作用:当合金GFA较强时,熔体内原子堆垛密实,粘滞系数较高严重阻碍过冷液流动成形,且玻璃稳定性越好压铸成型性能越差;而当熔体温度过高,非晶合金GFA减弱,过冷液粘度降低时,才能快速提高非晶合金的压铸成型性能。因此,选择最佳的合金成分、优化工艺参数有利于非晶精密结构件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块体非晶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压铸成型性能 精密结构件
下载PDF
高Cu高强Zr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与力学性能(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翠梅 惠希东 +1 位作者 刘雄军 陈国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0-324,共5页
利用铜模铸造的方法制备了(Zr41.2Ti13.8Ni10Be22.5)1-x/87.5Cu12.5+x (x=1.6,6,11.2)块体非晶合金及其复相组织,分析了合金的相组成、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着铜含量的不断增多,尽管过冷液相区(△Tx)逐渐增大,但... 利用铜模铸造的方法制备了(Zr41.2Ti13.8Ni10Be22.5)1-x/87.5Cu12.5+x (x=1.6,6,11.2)块体非晶合金及其复相组织,分析了合金的相组成、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着铜含量的不断增多,尽管过冷液相区(△Tx)逐渐增大,但非晶形成能力却不断下降。当合金的铜含量提高到 18.5%时,非晶合金的压缩断裂强度达到 2.2 GPa,进一步增加铜含量到 23.7%,压缩强度出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块体非晶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压缩断裂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