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缘斑岩铜钼金成矿带的构造模式 被引量:94
1
作者 侯增谦 钟大赉 邓万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4,共14页
在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形成的青藏高原东缘,伴随着高钾富碱斑岩的浅成侵位,发育“成对”出现的、受大规模走滑断裂控制的新生代陆内斑岩铜钼金成矿带,其中西带为江达—芒康—祥云铜钼金成矿带,东带为中甸—盐源—姚安斑岩铜金铅银成矿带... 在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形成的青藏高原东缘,伴随着高钾富碱斑岩的浅成侵位,发育“成对”出现的、受大规模走滑断裂控制的新生代陆内斑岩铜钼金成矿带,其中西带为江达—芒康—祥云铜钼金成矿带,东带为中甸—盐源—姚安斑岩铜金铅银成矿带。含矿斑岩岩石类型为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二长斑岩和少量正长斑岩,以较高的SiO2(>63%)和较低的Y(<20×10-6)区别于非含矿斑岩,并具有似埃达克岩(adakite-like)岩浆亲合性。富碱斑岩相对富集LILE(K、Rb、Ba)、亏损HFSE(Nb、Ta、Ti、P),Nb/Y比值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REE分馏强烈但不出现明显的负Eu异常,反映岩浆源区曾经历过古俯冲洋壳板片流体的交代富集作用和软流圈小股熔融体的注入。含矿的似埃达克斑岩可能源于玄武质下地壳,后者经历高压(>40km)下角闪岩-榴辉岩相变质和板片流体交代,并作为下地壳角闪岩包体在富碱斑岩中出现;不含矿的正长斑岩可能起源于含水的金云母橄榄岩富集地幔。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系统反映,该源区遭受了更强烈的板片流体交代和软流圈物质混染。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表明,50Ma以来的扬子大陆板片向西俯冲,并与印度大陆俯冲板片对挤,诱发了软流圈上涌热蚀及其熔融体的底侵注入,引起了壳幔过渡带的部分熔融。似埃达克斑岩岩浆以相对富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铜钼金成矿带 构造模式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地域划分中的SOFM网络技术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双成 郑度 张镱锂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0-756,共7页
针对目前地域划分中存在的问题,论文尝试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作为区划工作的理论支撑,构建了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网络,以青藏高原环境与生态系统资产作为待分客体,探索了新技术和方法在生态资产地域划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对于自然... 针对目前地域划分中存在的问题,论文尝试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作为区划工作的理论支撑,构建了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网络,以青藏高原环境与生态系统资产作为待分客体,探索了新技术和方法在生态资产地域划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对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非线性问题,SOFM网络具有比聚类分析等线性分类器更强的适应性。应用SOFM网络在对待分客体生态资产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使用策略性循环尺度转换(SCS)范式对其进行了区域转换,最终完成了青藏高原范围内生态资产的地域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资产 地域划分 人工神经网络 SOFM网络 SCS范式 青藏高原 生态学 地理学
下载PDF
边疆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县级融媒体建设的“西藏样本” 被引量:5
3
作者 吴锋 仲建琴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0-178,共9页
西藏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打通边疆基层治理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为艰难、最难以抵达的“最后一公里”。当前西藏全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程相对滞后,整体仍处于初步探索和形式融合阶段,呈现出有别于内地的特色... 西藏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打通边疆基层治理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为艰难、最难以抵达的“最后一公里”。当前西藏全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程相对滞后,整体仍处于初步探索和形式融合阶段,呈现出有别于内地的特色路径和特殊模式。边疆治理现代化的特殊内涵决定了西藏县级融媒体发展需着眼于边情民情特殊性,采取“县区简易可行+地市适度集成+自治区级技术支撑”建设模式,并在“技术+文化+人才+治理”多重向度的深度融合中探索打造县级融媒体“西藏样本”。技术是其硬核支撑,文化是其软实力,人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治理则要求西藏县级融媒体以本地化服务融合并引导基层群众,以此真正融入边疆基层治理体系。最终,其治理效能的真正发挥与西藏基层治理主体乃至国家治理体制的进一步深化变革忧戚相关,仍需负重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治理现代化 媒介化治理 县级融媒体 西藏 藏语传播
下载PDF
主观驱动因素与绿色消费——以西藏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卫东 马慧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148-153,160,共7页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离不开全民参与,绿色消费是全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具体表现。通过文献梳理,构建绿色消费行为研究模型,运用SPSS20.0和AMOS24.0统计软件进行假设检验和模型分析。结果发现:环境价值观对个体绿色消费行为的直接效应不...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离不开全民参与,绿色消费是全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具体表现。通过文献梳理,构建绿色消费行为研究模型,运用SPSS20.0和AMOS24.0统计软件进行假设检验和模型分析。结果发现:环境价值观对个体绿色消费行为的直接效应不显著,而社会责任感对绿色消费存在正向影响作用;环境价值观对个体社会责任感存在正向影响作用,社会责任感在环境价值观影响绿色消费行为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结论,建议,提高个体在环保方面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促进居民绿色消费行为的关键,在培养个体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的同时,注重激发个体的环保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其日常绿色消费决策和行为,为西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价值观 社会责任感 绿色消费行为 中介模型 西藏
下载PDF
Ti-SiPentasil沸石的孔分布、比表面、吸附性能及表面酸性的考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夏清华 郑禄彬 +1 位作者 王公慰 应慕良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534-538,共5页
N_2吸附等温线及BJH脱附孔分布结果表明:当钛含量合适时,所合成的Ti-Si沸石具有非常均匀的孔结构。TS-1沸石(ZSM—5型)的BET表面积为386—423m ̄2/g,TS-2沸石(ZSM-11型)的BET表面... N_2吸附等温线及BJH脱附孔分布结果表明:当钛含量合适时,所合成的Ti-Si沸石具有非常均匀的孔结构。TS-1沸石(ZSM—5型)的BET表面积为386—423m ̄2/g,TS-2沸石(ZSM-11型)的BET表面积为355—456m ̄2/g,且均随合成沸石中钛含量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吸附结果表明Ti-Si沸石均有明显的疏水性,其正己烷的吸附量明显高于环己烷,随钛含量不同而发生变化,但其H_2O_2的吸附量却随钛含量增加而显著增大。NH_3—TPD试验表明,Ti-Si沸石表面酸性相当弱,根本不存在强酸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分布 比表面 吸附 沸石 吸附剂
下载PDF
藏北安多县抱布德铅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维 郑占雾 《山东国土资源》 2014年第5期19-22,共4页
抱布德铅多金属矿产于硅质岩、灰岩中,围岩主要为灰岩、少量泥岩,蚀变普遍,构造发育。通过野外地质工作,结合已有资料,从区域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成矿方面对抱布德铅多金属矿床进行分析,初步分析矿床与区域构造运动、广泛发育的NW向断裂... 抱布德铅多金属矿产于硅质岩、灰岩中,围岩主要为灰岩、少量泥岩,蚀变普遍,构造发育。通过野外地质工作,结合已有资料,从区域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成矿方面对抱布德铅多金属矿床进行分析,初步分析矿床与区域构造运动、广泛发育的NW向断裂、三叠纪地层有关,矿区断裂构造、硅质岩为以后探矿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铅多金属矿 找矿方向 藏北安多县
下载PDF
西藏当雄错—姆错丙尼地区早二叠世拉嘎组及杂砾岩成因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勇 肖业斌 +3 位作者 袁建芽 黄传冠 谢国刚 欧阳克贵 《江西地质》 2001年第4期247-252,共6页
本文通过1∶25万《邦多区幅》和《措麦区幅》区域地质调查,对西藏当雄错—姆错丙尼地区的早二叠世拉嘎组进行了地层古生物及杂砾岩特征的研究,认为:所采生物化石均赋存于滑塌块体中,反映的地质时期为早二叠世Sakmarian-Artinskian期,而... 本文通过1∶25万《邦多区幅》和《措麦区幅》区域地质调查,对西藏当雄错—姆错丙尼地区的早二叠世拉嘎组进行了地层古生物及杂砾岩特征的研究,认为:所采生物化石均赋存于滑塌块体中,反映的地质时期为早二叠世Sakmarian-Artinskian期,而赋含滑塌块体的“基质”地层时代应稍晚于早二叠世Sakmarian-Artinskian期;沉积特征表明杂砾岩成因具冰海相和水下块体重力流的双重(复合)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二叠世 地层时代 杂砾岩 当雄错-姆错丙尼地区 西藏 拉嗄组
下载PDF
初等自同构和分次Betti数(英文)
8
作者 朱广俊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17-23,共7页
研究了in(φiaj(I))与I的分次Betti数间的关系;I为单项式理想时,存在整数序列(i1,j1),…,(ir,jr)满足ik<jk,k=1,…,r,使得in(φiarjr(…in(φai1j1(I))…)为强稳定理想,且in(φiarjr(…in(iaφ1j1(I))…)是唯一的.
关键词 初等自同构 分次Betti数 稳定理想 强稳定理想
下载PDF
西藏高寒地区森布日水厂设计
9
作者 廖亚新 段凯 马建民 《水利水电快报》 2022年第2期47-51,共5页
为总结西藏高寒地区特殊环境下水厂设计的特点和经验,以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森布日水厂为例,分析和总结了西藏高寒地区水厂设计中面临的取水形式、水处理工艺、结构防冻保温设计等关键问题。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水厂取水采用管井方案,... 为总结西藏高寒地区特殊环境下水厂设计的特点和经验,以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森布日水厂为例,分析和总结了西藏高寒地区水厂设计中面临的取水形式、水处理工艺、结构防冻保温设计等关键问题。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水厂取水采用管井方案,管井设计需要重点解决沉降和泥沙淤积问题,可通过采用复合保温层等措施解决结构防冻保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厂设计 管井 防冻保温 泥沙淤积 西藏 高寒地区
下载PDF
不同载体对V-Mo/Ti脱硝催化剂性能影响研究
10
作者 岳彦伟 黄力 +5 位作者 卢陆洋 王素芹 徐顺 王虎 纵宇浩 谢兴星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0,共7页
选用了两种比表面积的TiO_(2)制备了V-Mo/Ti脱硝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H_(2)-TPR、Raman、NH_(3)-TPD、O_(2)-TPD、SO_(2)-TPD对不同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通过固定床微型反应评价装置,对不同催化剂的脱硝性能进行... 选用了两种比表面积的TiO_(2)制备了V-Mo/Ti脱硝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H_(2)-TPR、Raman、NH_(3)-TPD、O_(2)-TPD、SO_(2)-TPD对不同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通过固定床微型反应评价装置,对不同催化剂的脱硝性能进行了考察。通过全尺寸脱硝催化剂中试评价装置,对比了不同催化剂的SO_(2)/SO_(3)转化率。结果显示:V-Mo/Ti脱硝催化剂中,当小比表面积TiO_(2)-A和大比表面积的TiO_(2)-B的质量比为75:25时,催化剂与全用小比表面积TiO_(2)-A制得的催化剂相比,聚合态钒物种的含量降低,催化剂的还原性能提升,酸性略有下降,催化剂的Oα含量明显增加,表明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增强。继续增加大比表面积TiO_(2)-B的质量比至50%,催化剂的酸性下降明显,导致催化剂的脱硝活性下降。大比表面积的TiO_(2)-B的用量增加可以降低催化剂的SO_(2)/SO_(3)转化率。总体而言,当小比表面积TiO_(2)-A和大比表面积的TiO_(2)-B的质量比为75:25时,制备的V-Mo/Ti脱硝催化剂展示了较优的脱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o/Ti脱硝催化剂 载体TiO_(2) 比表面积 脱硝性能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高寒荒漠区藏羚适宜生境识别及其保护状况评估 被引量:20
11
作者 诸葛海锦 李晓文 +2 位作者 张翔 高峰 许东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83-3490,共8页
藏羚作为青藏高原高寒荒漠区濒危有蹄类动物的典型代表,其生境保护对于维持其种群存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虑食物、地形、水系等藏羚关键生境因子及道路、居民点等人为干扰因子,基于生境适宜性模型,对青藏高原高寒荒漠区藏羚的潜在及有... 藏羚作为青藏高原高寒荒漠区濒危有蹄类动物的典型代表,其生境保护对于维持其种群存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虑食物、地形、水系等藏羚关键生境因子及道路、居民点等人为干扰因子,基于生境适宜性模型,对青藏高原高寒荒漠区藏羚的潜在及有效生境适宜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同时,基于保护比例及单位面积对适宜生境的捕获效率,评估了研究区内阿尔金山、可可西里和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各功能分区的保护情况.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荒漠区潜在和有效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2.84×105和2.08×105km2,人为干扰造成的生境退化达16.1%.其中,阿尔金山、可可西里和羌塘保护区所覆盖的潜在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2.01×104、3.13×104和1.26×105km2;考虑道路、居民点等人为干扰因素,其有效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1.75×104、2.81×104和9.95×104km2,上述干扰因素导致的生境减损率分别为12.9%、10.2%和21.1%,表明羌塘道路、居民点等人为干扰相对较严重.尽管目前该区域3大保护区保护了藏羚2/3以上的适宜生境,体现了良好的保护效率,但仍存在一定游离于保护体系之外的保护空缺.在保护区功能区划水平上,除核心区外,缓冲区和实验区的保护比例和保护效率也不容忽视.为强化对藏羚等濒危有蹄类的保护,有必要在保护区和功能分区水平上对现有保护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减少保护空缺、优化功能分区,提高保护体系对生境保护的有效性,并预先保护物种适应气候变化的潜在庇护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羚 生境适宜性 保护效率 高寒荒漠区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藏南桑单林剖面晚古新世放射虫动物群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学恒 罗辉 +3 位作者 许波 祝幼华 陈迪舒 刘实佳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26,共22页
本文描述的放射虫化石新材料发现于藏南桑单林剖面中部灰绿色硅质岩和硅质泥岩层段,共计21属33种,含5个未定种。通过与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古新世放射虫化石带进行对比,该放射虫动物群可归为晚古新世RP6 Bekoma campechensis带和RP7 Beko... 本文描述的放射虫化石新材料发现于藏南桑单林剖面中部灰绿色硅质岩和硅质泥岩层段,共计21属33种,含5个未定种。通过与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古新世放射虫化石带进行对比,该放射虫动物群可归为晚古新世RP6 Bekoma campechensis带和RP7 Bekoma bidartensis带,时代为Selandian期至Thanetian晚期。综合剖面岩相、构造特征和已报道的放射虫化石组合,本文认为桑单林剖面是一套构造成因的混杂堆积,可能代表了新特提斯洋俯冲和后期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形成的增生杂岩系。区域上,仲巴-萨嘎-江孜一带发现的晚古新世放射虫动物群和海相玄武岩表明,在晚古新世最晚期(大约56 Ma),西藏南部还存在着较大规模的深海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古新世 新特提斯洋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藏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