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2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TiB_(2) Nanoparticles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i_(60)Cr_(21)Fe_(19) Alloy in Rapid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Process: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1
作者 WANG Jin JIANG Wugui HU Chenxi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4年第5期575-588,共14页
Molecular dynamics(MD)simulations are employed to delve into the multifaceted effects of TiB_(2) nanoparticles on the intricate grain refinement mechanism,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and tensile performance of Inconel 7... Molecular dynamics(MD)simulations are employed to delve into the multifaceted effects of TiB_(2) nanoparticles on the intricate grain refinement mechanism,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and tensile performance of Inconel 718 superalloys during the rapid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Specifically,the study focuses on elucidating the role of TiB2 nanoparticles in augmenting the nucleation rate during the rapid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process of Ni_(60)Cr_(21)Fe_(19) alloy system.Furthermore,subsequent tensile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anisotropic behavior of tensile properties within the solidified microstructures.The MD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TiB₂nanoparticles during the rapid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the Ni_(60)Cr_(21)Fe_(19)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average nucleation rate,escalating it from 1.27×10^(34)m^(-3)·s^(-1)to 2.55×10^(34)m^(-3)·s^(-1).Notably,within the face centered cube(FCC)structure,Ni atoms exhibit pronounced compositional segregation,and the solidified alloy maintains an exceptionally high dislocation density reaching up to 10^(16)m^(-2).Crucially,the rapid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process imparts a distinct microstructural anisotropy,leading to a notable disparity in tensile strength.Specifically,the tensile strength along the solidification direction is markedly superior to that perpendicular to it.This disparity arises from different deformation mechanisms under varying loading orientations.Tensile stress perpendicular to the solidification direction encourages the formation of smooth and organized mechanical twins.These twins act as slip planes,enhancing dislocation mobility and thereby improving stress relaxation and dispersion.Moreover,the results underscore the profound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TiB_(2) nanoparticles,particularly in enhancing the tensile strength along the rapid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di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 nanoparticle rapid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molecular dynamics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敬福 贾婧 +3 位作者 庄伟彬 覃龙健 李菁辉 孟超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3-2073,共11页
原位合成技术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权衡了强度和塑性间的矛盾,有望实现铝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功能一体化。原位合成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比刚度,比模量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耐磨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是近年来金属基复合... 原位合成技术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权衡了强度和塑性间的矛盾,有望实现铝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功能一体化。原位合成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比刚度,比模量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耐磨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是近年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汽车制造、高铁动车、航空航天和国防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归纳了三种原位合成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反应体系(Al-K_(2)TiF_(6)-KBF_(4)体系、Al-TiO_(2)-B_(2)O_(3)体系和Al-Ti-B体系)的特点和优势,概述了原位合成TiB_(2)颗粒对铝基体晶粒尺寸、界面结合和润湿性产生影响的研究现状,对TiB_(2)颗粒强化铝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作用机制展开了讨论,梳理总结现阶段在此领域研究过程中仍未解决的问题,展望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潜在发展空间,以期为研究和开发原位合成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tib_(2) 反应体系 显微组织 强化机制
下载PDF
预处理对TiB_(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电弧增材影响
3
作者 孙焕焕 赵亮 +3 位作者 蒋鹏 刘易麟 冯鑫源 刘萍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7-82,共6页
以TiB_(2)/6056铝基复合材料丝材为焊材,采用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研究TiB_(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丝材的电弧增材,重点分析预热处理对增材层成形及接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焊接电流为140 A、送丝速度为8 m/min、焊接速度为5 mm/s、基... 以TiB_(2)/6056铝基复合材料丝材为焊材,采用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研究TiB_(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丝材的电弧增材,重点分析预热处理对增材层成形及接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焊接电流为140 A、送丝速度为8 m/min、焊接速度为5 mm/s、基板预热温度为200℃时制备的增材层与基板未预热制备的增材层相比,外观成形更好,气孔数目降低,气孔尺寸减小,晶粒更细小,TiB_(2)颗粒分散更好,且增材层硬度与拉伸性能均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金属过渡技术 电弧增材 预处理 tib_(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超音速火焰喷涂TiB_(2)-Co涂层组织与性能研究
4
作者 温雨 《热喷涂技术》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TiB_(2)-Co金属陶瓷复合粉末,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TiB_(2)-Co金属陶瓷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TiB_(2)-Co金属陶瓷涂层的微观结构特征,并对涂层进行显微硬度、磨粒磨损和磨损形貌测试,以评价涂... 采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TiB_(2)-Co金属陶瓷复合粉末,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TiB_(2)-Co金属陶瓷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TiB_(2)-Co金属陶瓷涂层的微观结构特征,并对涂层进行显微硬度、磨粒磨损和磨损形貌测试,以评价涂层的性能。结果表明,涂层表面存在完全熔化区和部分熔化区;涂层呈典型的叠层状结构,与基材结合良好;涂层的硬度明显高于基体金属,是基体金属的4.5倍;磨损失重量仅为基体金属的14;涂层磨损试样表面存在空穴和犁沟,其磨损机制主要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Co 金属陶瓷 超音速火焰喷涂 磨损
下载PDF
TiB_(2)含量对基于PLC控制的激光选区熔化成形TiB_(2)/4Cr13钢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冬梅 李恒 邢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
采用机械球磨和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方法,制备了不同TiB_(2)质量分数(0.6%,1.2%,1.8%)的TiB_(2)/4Cr13钢复合材料,研究了TiB_(2)含量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硬度、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由α-Fe、γ-Fe、T... 采用机械球磨和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方法,制备了不同TiB_(2)质量分数(0.6%,1.2%,1.8%)的TiB_(2)/4Cr13钢复合材料,研究了TiB_(2)含量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硬度、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由α-Fe、γ-Fe、TiB_(2)等相组成;随着TiB_(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降低;当TiB_(2)质量分数为0.6%时,复合材料的组织最为细小均匀,随着TiB_(2)含量的继续增加,晶粒尺寸增大,且组织中出现裂纹、微孔等缺陷;随着TiB_(2)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降低,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增大,点蚀和自腐蚀电位降低,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耐腐蚀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4Cr13钢复合材料 激光选区熔化 tib_(2)含量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TiB_(2)/Al-Si-Mg大尺寸复杂构件 被引量:1
6
作者 廉清 肖亚开 +6 位作者 孙华 赵鑫光 尹健 吴一 王洪泽 郑凯特 黄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4-1163,共10页
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大尺寸复杂构件厚度多样、成形高度较高、方向复杂,需要研究构件微观组织均匀性和力学性能稳定性。本文以SLM成形TiB_(2)/Al-Si-Mg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复合材料多级微观组织,对比不同成形厚度、高度、方向下... 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大尺寸复杂构件厚度多样、成形高度较高、方向复杂,需要研究构件微观组织均匀性和力学性能稳定性。本文以SLM成形TiB_(2)/Al-Si-Mg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复合材料多级微观组织,对比不同成形厚度、高度、方向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现出熔池特征结构,细小等轴晶粒组织均匀分布且随机取向,纳米TiB_(2)颗粒在材料内部弥散分布。随成形厚度增加,复合材料伸长率保持稳定,抗拉强度受本征热处理影响略微增大;在不同成形高度下,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保持稳定;在不同成形方向下,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保持稳定,伸长率受熔池结构影响在水平方向略高。基于以上结果,成功制备大飞机舱门铰链臂(588 mm×318 mm×470 mm)复杂结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tib_(2)/Al-Si-Mg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复杂构件
下载PDF
TiB_(2)/WS_(2)复合薄膜退火处理下的结构演变与磨损失效分析
7
作者 刘进龙 李红轩 +2 位作者 吉利 刘晓红 张定军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0-231,共12页
在严苛的航空航天工况环境下,WS_(2)基复合薄膜在减摩耐磨方面的结构演变和失效规律仍须进一步探索。为扩展其在温域上的应用范围,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硅片和718高温合金块上沉积TiB_(2)/WS_(2)复合薄膜,分别在200、450和600℃大气环境... 在严苛的航空航天工况环境下,WS_(2)基复合薄膜在减摩耐磨方面的结构演变和失效规律仍须进一步探索。为扩展其在温域上的应用范围,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硅片和718高温合金块上沉积TiB_(2)/WS_(2)复合薄膜,分别在200、450和600℃大气环境下对复合薄膜进行退火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纳米压痕仪和球盘高温摩擦试验机等分析技术对退火处理前后薄膜的组分、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复合薄膜中硫元素的分解率增大,S/W比降低,薄膜氧化程度增加。未退火处理薄膜在摩擦过程中由于形成易于剪切滑移的WS_(2)(002)晶体取向结构保持了低且稳定的摩擦因数。200℃退火处理后薄膜的致密性增加,硬度得到明显的提升,显示良好的减摩耐磨性能[摩擦因数<0.075,磨损率为9.21×10^(-6)mm^(3)/(m·N)量级]。450℃退火处理后薄膜中生成的氧化相WO_(3)、TiO_(2)导致摩擦因数波动上升,磨损率增加。600℃退火处理后薄膜瞬时失效,主要是由于薄膜中硫元素的大量分解流失难以形成润滑相和薄膜表面形成松散堆积结构所造成的。通过观察退火处理前后复合薄膜微观结构的变化明确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磨损失效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WS_(2)复合薄膜 退火处理 硫元素流失 摩擦磨损
下载PDF
时效前预拉伸处理对TiB_(2)/7056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郭子龙 王邓彪 +5 位作者 陈送义 蒋日鹏 李昉 陈庚 张晨 陈康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72-3082,共11页
采取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显微组织表征方法并结合室温拉伸、室温摆锤冲击实验和应力腐蚀等测试手段,研究时效前预拉伸处理对TiB_(2)/7056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效前预拉伸量增加,TiB_(2)/7056复合材料的位错... 采取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显微组织表征方法并结合室温拉伸、室温摆锤冲击实验和应力腐蚀等测试手段,研究时效前预拉伸处理对TiB_(2)/7056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效前预拉伸量增加,TiB_(2)/7056复合材料的位错密度显著增加,经时效热处理后的晶内析出相直径增大,晶界析出相形貌由链状转变为粗大不连续状,无沉淀析出带宽化;TiB_(2)/7056复合材料的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冲击韧性能与延伸率降低;与无预拉伸相比,预拉伸的TiB_(2)/7056复合材料的应力腐蚀抗力显著提升(扩展速率降低1个量级),其主要原因是不连续粗大的晶界析出相阻断了应力腐蚀裂纹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铝基复合材料 7056铝合金 预拉伸 显微组织 应力腐蚀
下载PDF
超声振动优化铝基复合材料中亚微米TiB_(2)颗粒分布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陆仕平 朱训明 +3 位作者 刘建平 胡成博 盛林江 吴树森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3,共11页
利用熔盐-金属反应法成功制备了9 mass%TiB_(2)颗粒原位增强Al-4.5Cu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超声振动处理对团聚状亚微米TiB_(2)颗粒分布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振动产生的空化效应和声流效应,有效消除了熔体中颗粒团聚的现象。经超... 利用熔盐-金属反应法成功制备了9 mass%TiB_(2)颗粒原位增强Al-4.5Cu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超声振动处理对团聚状亚微米TiB_(2)颗粒分布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振动产生的空化效应和声流效应,有效消除了熔体中颗粒团聚的现象。经超声处理4 min后,TiB_(2)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整个熔体中,由小于100 nm的TiB_(2)颗粒形成的微小团聚也被打散。复合材料凝固后,有一些小于400 nm的TiB_(2)颗粒分散在晶界附近的基体中。超声振动处理4 min后,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比基体合金和未超声振动处理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119%和64.3%,这主要是由于超声振动处理使得TiB_(2)颗粒细小并弥散分布在复合材料的基体中,导致Orowan强化和热膨胀错配强化效果增强,从而使其强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tib_(2) 铝基复合材料 团聚 超声振动
下载PDF
TiB_(2)添加量对Si_(3)N_(4)-SiC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李铁军 邓军平 +4 位作者 廉晓庆 曹会彦 王龙庆 华小虎 邓丽荣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6-490,共5页
以SiC颗粒和细粉、Si粉为原料,TiB_(2)细粉为添加剂,采用反应烧结法经1400℃保温2 h制备了Si_(3)N_(4)-SiC耐火材料,以期改善它的性能。通过MIP、XRD、SEM等研究了TiB_(2)细粉添加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0.2%、0.4%、0.6%和0.8%)对反... 以SiC颗粒和细粉、Si粉为原料,TiB_(2)细粉为添加剂,采用反应烧结法经1400℃保温2 h制备了Si_(3)N_(4)-SiC耐火材料,以期改善它的性能。通过MIP、XRD、SEM等研究了TiB_(2)细粉添加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0.2%、0.4%、0.6%和0.8%)对反应烧结Si_(3)N_(4)-SiC耐火材料致密性、抗折强度、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致密化机制。结果表明:1)添加适量TiB_(2)有助于提高试样体积密度和高温抗折强度(1200℃),增加≤1μm小孔比例;2)随着TiB_(2)添加量的增加,Si_(2)N_(2)O杂相含量减小,Si粉氮化率提高,Si_(3)N_(4)开始为晶须状,后演变为发育良好的长棒状,最后异常长大;3)致密化机制为:添加少量TiB_(2)可增加SiO气相分压,促进Si_(3)N_(4)晶须遵循气固机制生长;当TiB_(2)添加量为0.6%(w)时,Si_(3)N_(4)在适量高温液相作用下发育为长棒状,形成三维交叉网络结构,继续增加TiB_(2)添加量至0.8%(w),试样中液相再次增多,棒状Si_(3)N_(4)异常长大;4)当TiB_(2)添加量为0.6%(w)时,试样综合性能最佳,其体积密度为2.75 g·cm^(-3),显气孔率为11.6%,常温抗折强度为40.2 MPa,1200℃高温抗折强度为47.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 Si_(3)N_(4)-SiC 致密化 气固生长机制
下载PDF
快速凝固+热挤压制备TiB_(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11
作者 申高亮 相志磊 +3 位作者 马小昭 李继豪 黄景存 陈子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为了避免传统铸锭的组织粗大与微观偏析影响材料强度的提升,采用快速凝固单辊熔体旋转法制备5%TiB_(2)增强Al-Zn-Mg-Cu-Zr-Er复合材料薄带,其中TiB_(2)颗粒的质量分数为5%,在380~440℃温度下进行热力挤压获得复合材料棒材,通过X射线衍... 为了避免传统铸锭的组织粗大与微观偏析影响材料强度的提升,采用快速凝固单辊熔体旋转法制备5%TiB_(2)增强Al-Zn-Mg-Cu-Zr-Er复合材料薄带,其中TiB_(2)颗粒的质量分数为5%,在380~440℃温度下进行热力挤压获得复合材料棒材,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拉伸测试等分析手段研究TiB_(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快速凝固能明显细化复合材料晶粒,组织均匀,制备的TiB_(2)增强复合材料带材晶粒尺寸为4~6μm;细晶复合材料带材经热挤压得到棒材,TiB_(2)颗粒均匀分布;随挤压温度升高,复合材料棒材抗拉强度从381 MPa提升到445 MPa,晶粒有所长大。综合考虑,挤压温度420℃、保温30 min为最佳快速凝固+热挤压制备复合材料工艺参数。快速凝固技术在铝基复合材料晶粒细化方面有很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 热挤压 tib_(2)颗粒 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TiB_(2)/B_(4)C复相陶瓷自蔓延热爆炸烧结与性能表征
12
作者 李云飞 高鑫 +1 位作者 陈鹏万 刘开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为了探究高硬度复相陶瓷高效且低成本的制备方法,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结合爆炸烧结技术,开展制备二硼化钛/碳化硼(TiB_(2)/B_(4)C)复相陶瓷的研究,成功制备厚度约为1 cm、直径约为5 cm的TiB_(2)/B_(4)C复相陶瓷块体。烧结样品物相和微观... 为了探究高硬度复相陶瓷高效且低成本的制备方法,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结合爆炸烧结技术,开展制备二硼化钛/碳化硼(TiB_(2)/B_(4)C)复相陶瓷的研究,成功制备厚度约为1 cm、直径约为5 cm的TiB_(2)/B_(4)C复相陶瓷块体。烧结样品物相和微观结构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烧结样品中TiB_(2)相和B_(4)C相分布均匀,截面观察到致密的微米级颗粒。该方法制备的样品致密度和硬度较高,随冲击压力不同,致密度范围在90%~93%之间,相应平均维氏硬度为16.64~17.35 GPa;根据不同条件下回收样品的微结构、致密度等分析,冲击压力和起爆时刻生坯温度对TiB_(2)/B_(4)C复相陶瓷烧结质量有重要影响;冲击压力为40 GPa,生坯温度为1800 K时,烧结致密度为93%;为进一步提高烧结质量,应提高冲击压力或冲击波作用时间。研究表明自蔓延热爆炸烧结技术是一种高效且低成本的高硬度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B_(4)C 复相陶瓷 自蔓延高温合成 爆炸烧结 微观结构
下载PDF
纳米TiB_(2)/7075铝基复合材料超声滚压数值仿真研究
13
作者 连国辉 李宇罡 +2 位作者 左震宇 陈东 王浩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77,共6页
超声滚压数值仿真研究亟待丰富和深入开展。采用温度-应变率相关Johnson-Cook本构模型描述纳米TiB_(2)/7075铝基复合材料塑性变形行为,通过Gleeble热压缩模拟实验结合最小二乘拟合标定相关本构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构建3D全六面... 超声滚压数值仿真研究亟待丰富和深入开展。采用温度-应变率相关Johnson-Cook本构模型描述纳米TiB_(2)/7075铝基复合材料塑性变形行为,通过Gleeble热压缩模拟实验结合最小二乘拟合标定相关本构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构建3D全六面体渐变网格模型,通过6个步骤对复合材料超声滚压强化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残余应力分布的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但网格失效形式较好地反映了表层材料的开裂和分层,从模拟角度验证了往复超声滚压过程中过度塑性变形导致材料表面损伤的现象。该结果对金属基复合材料超声滚压工艺的探索和相关数值仿真研究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b_(2)/7075铝基复合材料 超声滚压 有限元仿真 残余应力 表面形貌
下载PDF
Distribution and engulfment behavior of TiB_2 particles or clusters in wedge-shaped copper casting ingot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靖 张晓波 +3 位作者 蔡庆 张亦杰 马乃恒 王浩伟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54-60,共7页
Wedge-shaped copper cast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ngulfment behavior of TiB2 particl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article or cluster and the solid/liquid front in commercial pure aluminum matrix. The... Wedge-shaped copper cast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ngulfment behavior of TiB2 particl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article or cluster and the solid/liquid front in commercial pure aluminum matrix.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beys two separate systems in the whole wedge-cast sample. Furthermore, it is found that the big clusters are pushed to the center of the wedge shaped sample and the single particle or small clusters consisting of few particles are engulfed into the α-Al in the area of the sample edge. The cluster degree of particles varies in different areas, and its value is 0.2 and 0.6 for the cluster fraction in the edge and in the center of the wedge sample, respectively. The cluster diameter does not obey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but approximately obeys lognormal distribution in the present work. More importantly, in the whole sample, the particle size obeys two separate log-normal distrib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ontinuously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Ti B2 wedge-shaped copper mold casting particle distribution particle engulfment
下载PDF
原位纳米(TiB_(2)+ZrB_(2))颗粒与Sb协同增强A356铝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15
作者 王启航 李靖 +2 位作者 黄中月 严峰 祖方遒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356-362,共7页
在A356铝合金中同时引入原位纳米颗粒(TiB_(2)+ZrB_(2))和元素Sb,通过纳米颗粒对基体的强化和Sb提高颗粒分散性所产生的协同作用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单独引入(TiB_(2)+ZrB_(2))颗粒会细化α-Al基体,减小二次枝晶臂间距,但... 在A356铝合金中同时引入原位纳米颗粒(TiB_(2)+ZrB_(2))和元素Sb,通过纳米颗粒对基体的强化和Sb提高颗粒分散性所产生的协同作用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单独引入(TiB_(2)+ZrB_(2))颗粒会细化α-Al基体,减小二次枝晶臂间距,但复合材料内部存在严重团聚现象,不利于性能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引入Sb,降低纳米颗粒与Al基体间的界面能,纳米颗粒的团聚现象得到显著改善。原位纳米(TiB_(2)+ZrB_(2))颗粒和Sb的协同引入使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性较A356基体大幅提高,当(TiB_(2)+ZrB_(2))和Sb的引入量分别为3%和0.6%(质量分数)时,铸态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216.4 MPa、119.7 MPa和7.2%,相较A356基体的性能分别提高29.7%、23.5%、8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纳米(tib_(2)+ZrB_(2))颗粒 A356合金 Sb元素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热处理对原位(ZrB_(2)+TiB_(2))/Al-4.5Cu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赵任 张松利 代旭中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38,共8页
采用Al-K_(2)TiF_(6)-K_(2)ZrF_(6)-KBF_4反应体系成功制备了(ZrB_(2)+TiB_(2))颗粒含量为3 mass%的(ZrB_(2)+TiB_(2))/Al-4.5Cu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热处理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固溶处理(530... 采用Al-K_(2)TiF_(6)-K_(2)ZrF_(6)-KBF_4反应体系成功制备了(ZrB_(2)+TiB_(2))颗粒含量为3 mass%的(ZrB_(2)+TiB_(2))/Al-4.5Cu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热处理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固溶处理(530℃×4 h)后,复合材料的基体晶粒平均尺寸由68.0μm增大至77.8μm,抗拉强度由铸态的210.4 MPa提高到246.7 MPa,增长了17.3%,伸长率由6.7%下降至4.0%,下降了40.0%。T6(530℃×4 h+180℃×8 h)处理后,复合材料中Al_(2)Cu相的尺寸从11.9μm减小到10.6μm,形貌由粗大条状转变成圆球状,颗粒多数仍分布在晶界处,少数分布在晶内,复合材料基体晶粒平均尺寸由68.0μm增大至81.1μm,晶粒形貌变为等轴晶,抗拉强度由铸态的210.4 MPa提高到270.1 MPa,提高了28.6%,伸长率由6.7%上升至8.9%,提高了3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4.5CU合金 原位(ZrB_(2)+tib_(2))颗粒 热处理 强化机制
下载PDF
原位反应TiB_(2)/Cu涂层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飞宇 孟玲玉 +1 位作者 赵汉卿 胡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0-273,共4页
原位反应TiB_(2)/Cu涂层由于具有硬度高、耐磨损、耐腐蚀及高温性能稳定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生产机械零件及表面修复。随着以资源有效利用和机械产品再制造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推进,这类涂层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原位... 原位反应TiB_(2)/Cu涂层由于具有硬度高、耐磨损、耐腐蚀及高温性能稳定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生产机械零件及表面修复。随着以资源有效利用和机械产品再制造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推进,这类涂层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原位反应TiB_(2)/Cu涂层目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原位反应TiB_(2)/Cu涂层的制备方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原位反应TiB_(2)/Cu涂层的导电性能,指出了未来原位反应TiB_(2)/Cu涂层制备技术中应重点关注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 tib_(2)/Cu涂层 制备方法 导电性
下载PDF
TiO_(2)晶型对微波加热制备TiB_(2)粉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滨 王兴国 +3 位作者 李欣 吴纪清 唐健 杨建红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7,52,共5页
为探究TiO_(2)晶型(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对微波加热制备TiB_(2)粉体的影响,分别以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TiO_(2)为钛源,B_(4)C为硼源,炭黑为碳源,在微波加热的条件下通过硼热/碳热还原法快速制备了TiB_(2)粉体,探讨了TiO_(2)晶型对微波加... 为探究TiO_(2)晶型(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对微波加热制备TiB_(2)粉体的影响,分别以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TiO_(2)为钛源,B_(4)C为硼源,炭黑为碳源,在微波加热的条件下通过硼热/碳热还原法快速制备了TiB_(2)粉体,探讨了TiO_(2)晶型对微波加热制备TiB_(2)粉体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以及C和O杂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加热条件下,2种晶型TiO_(2)原料在1450℃反应20 min后均可制备纯相TiB_(2)粉体,其中金红石型TiO_(2)制备的TiB_(2)粉体呈规则的六方片状结构,晶粒发育较为完善。而锐钛矿型TiO_(2)制备的TiB_(2)则为近似球状结构。相比较,金红石型TiO_(2)作为硼源更有利于制备高纯度、晶型完整的TiB_(2)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热/碳热还原法 锐钛矿 金红石型 tib_(2)粉体 TiO_(2)晶型
下载PDF
TiB_(2)颗粒增强6061铝合金的组织及力学性能
19
作者 郝志飞 刘志伟 +6 位作者 解佩佩 余申卫 何源 董其娟 魏作山 李政霖 尚金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1,146,共7页
TiB_(2)颗粒对铝合金有良好的强化作用。通过超声辅助重熔稀释法制备TiB_(2)/6061复合材料,研究了TiB_(2)颗粒对铸态及挤压T6热处理态6061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2wt%TiB2颗粒后,铸态平均晶粒尺寸从未添加... TiB_(2)颗粒对铝合金有良好的强化作用。通过超声辅助重熔稀释法制备TiB_(2)/6061复合材料,研究了TiB_(2)颗粒对铸态及挤压T6热处理态6061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2wt%TiB2颗粒后,铸态平均晶粒尺寸从未添加TiB_(2)的355.7μm细化至117.5μm;TiB_(2)颗粒可以促进再结晶过程中的形核,并抑制晶粒长大;挤压热处理态TiB_(2)/6061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为330 MPa、抗拉强度为385 MPa,相比未添加TiB_(2)的合金分别提高了11.8%和7.0%,其主要强化方式为热错配强化和Orowan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6061铝合金 热挤压 热处理
下载PDF
纳米HfC对微波烧结TiB_(2)基金属陶瓷刀具材料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
20
作者 武星辰 季文彬 +1 位作者 戴士杰 张广森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7,共7页
采用微波烧结技术快速制备一种力学性能良好的TiB_(2)基金属陶瓷刀具材料,研究了纳米HfC含量对金属陶瓷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分析了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纳米HfC对金属陶瓷刀具材料的增强补韧机理。结果表明:加入纳... 采用微波烧结技术快速制备一种力学性能良好的TiB_(2)基金属陶瓷刀具材料,研究了纳米HfC含量对金属陶瓷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分析了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纳米HfC对金属陶瓷刀具材料的增强补韧机理。结果表明:加入纳米HfC可显著提高材料的断裂韧度和抗弯强度,含20wt.%HfC的金属陶瓷断裂韧度和抗弯强度相较于未加HfC的断裂韧度和抗弯强度分别提高了36.7%和45.4%,断裂韧度高达10.68MPa·m^(1/2)±0.30MPa·m^(1/2);随着纳米HfC含量的增加,TiB_(2)基体晶粒由粗大、无规则形状向细小、矩形形状转变,平均晶粒尺寸可缩小到原来的1/2.6;TiB_(2)-TiC-HfC金属陶瓷的主要增强补韧机理为细晶强化、颗粒弥散强化、固溶强化、裂纹偏转和钉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HfC 微波烧结 tib_(2)基金属陶瓷刀具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