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1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ST/TiO_(2)/MgO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张昕 卫爱丽 +1 位作者 张杰 余雯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3,109,共7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TiO_(2)/MgO NPs改性,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TiO_(2)/MgO NPs纳米复合薄膜,并探讨了其在食品包装方面的应用。研究了改性TiO_(2)/MgO ... 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TiO_(2)/MgO NPs改性,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TiO_(2)/MgO NPs纳米复合薄膜,并探讨了其在食品包装方面的应用。研究了改性TiO_(2)/MgO NPs对PBST基体机械、阻隔、抗菌和保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的抗拉强度和水蒸汽透过率分别为29.39MPa和2.43×10^(-11) g·m/(m^(2)·s·Pa),相较PBST基体抗拉强度提高了24.32%,水蒸汽透过率降低了32.37%,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s)和大肠杆菌(E.coli)抑菌效果显著,分别达到98.7%和97.2%,并对圣女果有良好的保鲜性能,当改性后的TiO_(2)/MgO NPs质量含量为5%时,复合薄膜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薄膜 聚丁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tio 2/MgO 抗菌活性 食品包装
下载PDF
浸渍-分解法制备高可见光催化活性的Bi_2O_3/TiO_2纳米管阵列(英文) 被引量:10
2
作者 戴高鹏 刘素芹 +1 位作者 彭荣 罗天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69-2174,共6页
用浸渍-分解法将Bi2O3纳米颗粒沉积在TiO2纳米管壁上,制备了Bi2O3/TiO2纳米管阵列.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测定了Bi2O3/TiO2纳米管阵列的化学组分,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UV-Vis)... 用浸渍-分解法将Bi2O3纳米颗粒沉积在TiO2纳米管壁上,制备了Bi2O3/TiO2纳米管阵列.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测定了Bi2O3/TiO2纳米管阵列的化学组分,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表征了所制备的样品.通过在可见光下(λ>400nm)降解甲基橙(MO)水溶液来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Bi2O3纳米颗粒均匀地沉积在TiO2纳米管中.Bi2O3/TiO2纳米管阵列具有比纯Bi2O3膜和N-TiO2纳米管阵列高得多的可见光催化活性.Bi2O3/TiO2纳米管阵列活性的增强是其强可见光吸收和Bi2O3与TiO2之间形成的异质结的协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O3/tio2纳米管阵列 可见光 光催化 异质结 协同作用
下载PDF
Ag/Bi-TiO_2的制备及光催化气相甲苯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梦霞 汪莉 +3 位作者 李鑫 李哲 贠丽 王振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3148-1315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g/Bi-TiO2光催化剂,通过XRD、SEM、BET及UV-VisDR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其可见光催化气相甲苯的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与纯TiO2相比,Ag/Bi-TiO2光催化剂的晶粒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同时Bi—O—Ti键以及Ag杂...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g/Bi-TiO2光催化剂,通过XRD、SEM、BET及UV-VisDR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其可见光催化气相甲苯的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与纯TiO2相比,Ag/Bi-TiO2光催化剂的晶粒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同时Bi—O—Ti键以及Ag杂质能级的形成,拓宽了TiO2的光吸收范围,减少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几率,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当焙烧温度为450℃时,0.001Ag/0.05Bi-TiO2光催化剂(n(Ag)/n(TiO2)=0.001,n(Bi)/n(TiO2)=0.05)对甲苯的降解效率能达到77.7%,比纯TiO2提高了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AG bi 甲苯 光催化
下载PDF
纳米TiO2-Bi2O3-La2O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电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丁欣宇 景晓辉 +1 位作者 汤艳峰 蔡再生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2-535,共4页
以钛酸丁酯、硝酸铋、硝酸镧为主要原料,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TiO2、TiO2-Bi2O3、TiO2-La2O3和TiO2-Bi2O3-La2O3等催化剂。用XRD、T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晶型均为锐钛矿,粒径范围10~25 nm。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分别考察了催化... 以钛酸丁酯、硝酸铋、硝酸镧为主要原料,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TiO2、TiO2-Bi2O3、TiO2-La2O3和TiO2-Bi2O3-La2O3等催化剂。用XRD、T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晶型均为锐钛矿,粒径范围10~25 nm。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的光、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下,TiO2-Bi2O3-La2O3的光催化活性最高,60 min时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98.7%,较纯TiO2光催化活性提高了162%;以负载TiO2-Bi2O3-La2O3的多孔材料为粒子电极,采用三维电极法降解罗丹明B,20 min时的降解率达98.6%,较使用负载纯TiO2粒子电极提高了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bi2O3 LA2O3 复合材料 光催化 电催化 罗丹明B
下载PDF
BaO-PbO-Nd_2O_3-Bi_2O_3-TiO_2系物相组成与介电性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袁廷志 吴霞宛 +1 位作者 李玲霞 王洪儒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6-40,共5页
以五元系统BaO PbO Nd2 O3 Bi2 O3 TiO2 为研究对象探讨化合物相与介电性能的定量关系。系统的主次晶相分别为BaNd2 Ti5O14 和Bi4 Ti3O12 。对系统进行X射线分析 ,用X射线衍射峰强度计算出系统中各物相的体积分数 ,再运用李赫德涅凯对... 以五元系统BaO PbO Nd2 O3 Bi2 O3 TiO2 为研究对象探讨化合物相与介电性能的定量关系。系统的主次晶相分别为BaNd2 Ti5O14 和Bi4 Ti3O12 。对系统进行X射线分析 ,用X射线衍射峰强度计算出系统中各物相的体积分数 ,再运用李赫德涅凯对数混合定则进行定量计算 ,得出的系统的介电性能与用仪器实测的系统参数相符。在本研究系统中 ,X衍射射线分析可以测定和定量表征烧结介质瓷中化合物含量 ,经过对系统中各化合物成分的介电性能测定 ,可计算出所研究系统的介电性能 ,从而可以作为一种介质的设计方法。本系统主要是BaO PbO Nd2 O3 Bi2 O3 TiO2 系。Nd和Bi对Ba的取代是异价取代 ,故能准确定量测出和算出其化合物的含量。Pb和Ba是等价取代 ,其化合物的含量可用X射线衍射等方法测出 ,在本系统中因其加入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峰强度 陶瓷系统 BaO-PbO-Nd2O3-bi2O3-tio2 物相 组成 介电性能 研究
下载PDF
Bi2O3/g-C3N4/TiO2三元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徐海燕 傅敏 王瑞琪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24-2531,共8页
以工业纳米Ti O2,三聚氰胺(C3H6N6)和硝酸铋(Bi(NO3)3·5H2O)为原料,通过高温煅烧制备Bi2O3/gC3N4/Ti O2三元复合物,采用XRD、XPS、FT-IR、UV-vis、PL光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C3N4和Bi2O3分散覆盖在Ti O2表面,形成具... 以工业纳米Ti O2,三聚氰胺(C3H6N6)和硝酸铋(Bi(NO3)3·5H2O)为原料,通过高温煅烧制备Bi2O3/gC3N4/Ti O2三元复合物,采用XRD、XPS、FT-IR、UV-vis、PL光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C3N4和Bi2O3分散覆盖在Ti O2表面,形成具有异质结结构的Bi2O3/g-C3N4/Ti O2三元复合物,其带隙降低,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强,电子和空穴通过在Bi2O3、g-C3N4和Ti O2三者界面间的转移有效延长了光生载流子的寿命,从而提高光催化效率。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Ti O2与C3H6N6质量比为1∶2.5,Bi(NO3)3·5H2O含量为0.35%,煅烧温度为520℃,煅烧时间为5 h时制得的Bi2O3/g-C3N4/Ti O2三元复合物(即0.35Bi/C/T)活性最高,LED灯(12 W)光照180 min后对10mg/L亚甲基蓝溶液降解率达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O3/g-C3N4/tio2三元复合物 亚甲基蓝 光催化
下载PDF
Bi_2O_3掺杂对Nb_2O_5-TiO_2电容-压敏双功能陶瓷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胡连峰 唐超群 +3 位作者 周文斌 薛霞 黄金球 马新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7-879,共3页
研究了Bi2O3掺杂对Nb2O5-TiO2电容压敏双功能陶瓷材料的烧结温度,相对介电常数,非线性,压敏电压的影响。实验发现,烧结温度为1200℃,Bi2O3掺杂量为0.2%时,非线性系数α高达6.6148;Bi2O3掺杂量为1.0%时,相对介电常数εr高达1.3733×... 研究了Bi2O3掺杂对Nb2O5-TiO2电容压敏双功能陶瓷材料的烧结温度,相对介电常数,非线性,压敏电压的影响。实验发现,烧结温度为1200℃,Bi2O3掺杂量为0.2%时,非线性系数α高达6.6148;Bi2O3掺杂量为1.0%时,相对介电常数εr高达1.3733×104。烧结温度在1450℃时,压敏电压最低,Eb=1.979 V.m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bi2O3掺杂 电容-压敏 非线性
下载PDF
(Bi_(1/2)Na_(1/2))TiO_3-BaTiO_3系无铅压电陶瓷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云飞 施书哲 +2 位作者 许旱峤 徐明 吕忆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8-31,共4页
采用XRD,SEM,HRTEM等分析技术对(1-x)(Bi1/2Na1/2)TiO3-xBaTiO3(简称为BNBT)(x为0.04,0.06,0.08,0.10)进行了结构与性能的研究,并主要分析了x为0.06,即0.94(Bi1/2Na1/2)TiO3-0.06BaTiO3(简称为BNBT6)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结构形态及其对... 采用XRD,SEM,HRTEM等分析技术对(1-x)(Bi1/2Na1/2)TiO3-xBaTiO3(简称为BNBT)(x为0.04,0.06,0.08,0.10)进行了结构与性能的研究,并主要分析了x为0.06,即0.94(Bi1/2Na1/2)TiO3-0.06BaTiO3(简称为BNBT6)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结构形态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x)(Bi1/2Na1/2)TiO3-xBaTiO3系统具有很窄的烧结范围。另外,加入过量的Ba2+,能起到阻碍晶粒长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bi1/2Na1/2)tio3-xBatio3 无铅压电陶瓷 结构与性能 HRTEM
下载PDF
四方相Bi_(1/2)Na_(1/2)TiO_3-BaTiO_3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
9
作者 江向平 王海圣 +3 位作者 黄敏 李龙珠 陈峰 吴坚强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0,共4页
采用电子陶瓷法制备出(1-x)Bi1/2Na1/2TiO3-xBaTiO3(简写BNBT)无铅压电陶瓷,其中x=0.08,0.1,0.2,0.3,0.4。XRD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都生成了纯的钙钛矿结构,并且都为四方相。同时利用电子探针显微镜(EPM)分析技术,研究了BNBT压电陶... 采用电子陶瓷法制备出(1-x)Bi1/2Na1/2TiO3-xBaTiO3(简写BNBT)无铅压电陶瓷,其中x=0.08,0.1,0.2,0.3,0.4。XRD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都生成了纯的钙钛矿结构,并且都为四方相。同时利用电子探针显微镜(EPM)分析技术,研究了BNBT压电陶瓷的形貌。并通过测量样品的压电介电常数,发现所研究的样品的机械品质因数(Qm)在56-74之间,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在0.16左右,频率常数(NФ)在3000左右,并且随着x的增大相对介电常数εT33/ε0逐渐变小;介质损耗tanδ先减小后增大,当x=0.20时出现最小值tanδmin=0.03018;而压电常数d33则先增加后减小,在x=0.10时有最大值d33max=138。从综合性能来看,当x=0.20时性能最好,εT33/ε0=881,tanδ=0.03018,d33=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1/2Na1/2tio3-Batio3基 无铅 压电陶瓷 四方相
下载PDF
复合材料TiO_2-Bi_2O_3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10
作者 史清华 赵婷婷 +1 位作者 芦宝平 董金龙 《山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4期1-2,共2页
采用均匀沉淀法,以硫酸钛为前躯体,制备TiO_2-Bi_2O_3复合粉体材料。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催化剂用量对该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光催化活性随焙烧温度升高而增大,550℃焙烧的样品光催化活性高。当催化剂用量为... 采用均匀沉淀法,以硫酸钛为前躯体,制备TiO_2-Bi_2O_3复合粉体材料。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催化剂用量对该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光催化活性随焙烧温度升高而增大,550℃焙烧的样品光催化活性高。当催化剂用量为0.026g/10 m L时,20 mg/L的罗丹明B溶液在紫外光照射100 min后,降解率可达到90%。该复合物对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bi2O3 复合材料 光催化 罗丹明B
下载PDF
PO_(4)^(3-)掺杂Bi_(2)O_(2)CO_(3)/Bi^(0)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11
作者 马珑珑 秦立波 +3 位作者 田亚洋 秦鹂 杨志 杨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8,共11页
构建氧空位以及附着金属单质Bi(Bi^(0))是增强半导体材料光吸收性能、促进半导体光生载流子分离的有效方法。通过简单的共沉淀法及氢气热还原成功制备了PO_(4)^(3-)掺杂Bi_(2)O_(2)CO_(3)附着Bi^(0)(Bi-P-BOC)的可见光催化剂,并对其在... 构建氧空位以及附着金属单质Bi(Bi^(0))是增强半导体材料光吸收性能、促进半导体光生载流子分离的有效方法。通过简单的共沉淀法及氢气热还原成功制备了PO_(4)^(3-)掺杂Bi_(2)O_(2)CO_(3)附着Bi^(0)(Bi-P-BOC)的可见光催化剂,并对其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氧氟沙星(OFX)的性能及机理进行了研究。材料表征结果表明BOC随着PO_(4)^(3-)的均匀掺杂,可见光吸收能力增强,表面缺陷增多,比表面积增大。而随着氢气热还原,BOC表面形成Bi^(0)的同时也原位构建了大量的氧空位。可见光催化性能测试表明,Bi-P-BOC可以在180 min内降解约85%的OFX,降解速率为0.013 0 min^(-1),是BOC降解速率的8倍。Bi-P-BOC光催化降解机理表明其具有更好的可见光吸收能力,Bi^(0)以及氧空位的存在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h+是其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的主要的活性氧物种(ROS),此外,^(1)O_(2)和·O_(2)-也对降解有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_(4)^(3-)掺杂bi_(2)O_(2)CO_(3) 金属bi 氧空位 可见光催化 氧氟沙星
下载PDF
Bi掺杂对溶胶-凝胶法制备Cu_(2)ZnSnS_(4)薄膜性能影响的研究
12
作者 季善银 王威 +4 位作者 彭兆泉 王佳文 柏航 孙孪鸿 胡学敏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5-260,共6页
Cu_(2)ZnSnS_(4)(CZTS)薄膜太阳电池因其具有较佳带隙、组成元素丰富、理论转换效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i掺杂的CZTS薄膜,研究了Bi掺杂量对薄膜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 Cu_(2)ZnSnS_(4)(CZTS)薄膜太阳电池因其具有较佳带隙、组成元素丰富、理论转换效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i掺杂的CZTS薄膜,研究了Bi掺杂量对薄膜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为锌黄锡矿结构的CZTS。Bi元素的掺入对薄膜形貌影响很大,晶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薄膜更致密、更均匀。随着Bi掺杂含量增加,CZTS薄膜的光学带隙呈上升趋势,光电流响应先增大后减小。当Bi掺杂浓度为1%时,CZTS薄膜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_(2)ZnSnS_(4)薄膜 溶胶-凝胶法 bi掺杂 光电性能
下载PDF
Bi-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忠铭 钟福新 +4 位作者 黎燕 莫德清 孟志鹏 王丹宇 朱义年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1-736,共6页
以甲基橙光催化降解效率为指标、Bi(NO3)3-稀HNO3混合液为电沉积液,利用电化学沉积法探讨铋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Bi-TNTs)的制备条件,通过SEM、XRD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考察Bi-TNTs光催化降解制糖废水的条件。结果显示,在电压为2.... 以甲基橙光催化降解效率为指标、Bi(NO3)3-稀HNO3混合液为电沉积液,利用电化学沉积法探讨铋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Bi-TNTs)的制备条件,通过SEM、XRD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考察Bi-TNTs光催化降解制糖废水的条件。结果显示,在电压为2.2 V、0.33 g/L Bi(NO3)3和0.28 mol/L HNO3溶液电沉积4 min条件下制备的Bi-TNTs可以显著提高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及制糖废水的效率。底物pH值对Bi-TNTs光催化活性有较大影响,较强碱性环境中,Bi-TNTs对制糖废水降解率最高,光照25 h制糖废水降解率达到9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沉积 bi掺杂 二氧化钛 纳米管阵列 光催化 tio2
下载PDF
Bi_(1/2)Na_(1/2)TiO_3-BaTiO_3系无铅压电陶瓷制备工艺的优化及其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晓冬 吕忆农 +3 位作者 刘云飞 徐明 施书哲 卢都友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71-75,共5页
借助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无铅压电陶瓷压电、介电性能的测试,研究了BaTiO3含量、预烧温度、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对(1-x)(Bi1/2Na1/2)TiO3-xBaTiO3(简写为BNBT-100x)陶瓷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BNBT系陶瓷的最优化工艺条... 借助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无铅压电陶瓷压电、介电性能的测试,研究了BaTiO3含量、预烧温度、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对(1-x)(Bi1/2Na1/2)TiO3-xBaTiO3(简写为BNBT-100x)陶瓷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BNBT系陶瓷的最优化工艺条件为:BaTiO3摩尔分数x=0.06、预烧温度850℃、烧结温度1130℃、保温时间2h。通过XRD分析了BNBT系压电陶瓷的晶体结构类型、晶胞参数及晶格畸变随着BaTiO3摩尔分数的变化,确定了该体系的三方-四方的准同型相界在x=0.06~0.0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1/2Na1/2tio3-Batio3 正交试验设计 准同型相界
下载PDF
NiAl-TiO_2/Bi_2O_3纳米复合涂层制备及宽温域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新鹏 易戈文 +1 位作者 贾均红 李建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0-576,共7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APS)技术制备NiAl-TiO_2/Bi_2O_3纳米复合涂层,通过高能球磨及喷雾造粒制备TiO_2/Bi_2O_3纳米复合喂料,考察纳米结构TiO_2/Bi_2O_3的不同配比对复合涂层显微结构、力学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组织致密,... 采用等离子喷涂(APS)技术制备NiAl-TiO_2/Bi_2O_3纳米复合涂层,通过高能球磨及喷雾造粒制备TiO_2/Bi_2O_3纳米复合喂料,考察纳米结构TiO_2/Bi_2O_3的不同配比对复合涂层显微结构、力学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组织致密,各相分布均匀,采用TiO_2/Bi_2O_3纳米复合喂料使涂层呈现出典型的双态区域,涂层结合强度均高于40 MPa.单纯TiO_2纳米喂料制备的复合涂层中低温摩擦磨损性能较差,TiO_2/Bi_2O_3的复配改善了涂层中低温的塑性和摩擦学性能,并提高了涂层的高温润滑性能,其复合涂层磨损率均低于7×10-5 mm^3/(N·m),摩擦系数在800℃时可低至0.1左右,但过高的Bi_2O_3含量会导致涂层硬度降低,磨损率增加.高温摩擦促进了Bi_4Ti_3O_(12)、NiTiO_3等三元氧化物润滑相的生成,其与TiO_2、NiO在磨损表面形成光滑连续的摩擦层使涂层具有优异的高温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tio2/bi2O3纳米喂料 摩擦磨损 润滑氧化物
下载PDF
光还原法制备增强光催化性能的Bi-TiO_2纳米管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昌仁 谭子俊 +3 位作者 张国庆 杜青平 杨晓青 潘华耿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27,共4页
采用阳极氧化法及简易光沉积法制备了一种Bi-TiO_2纳米管(Bi-TNAs)光催化剂,并对其形貌、晶相以及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薄片状的金属相Bi微米片成功沉积在TiO_2纳米管阵列表面。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显示,Bi-TNAs的光催化降... 采用阳极氧化法及简易光沉积法制备了一种Bi-TiO_2纳米管(Bi-TNAs)光催化剂,并对其形貌、晶相以及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薄片状的金属相Bi微米片成功沉积在TiO_2纳米管阵列表面。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显示,Bi-TNAs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比TNAs显著增强。单质Bi微米片作为电子陷阱可捕获TiO_2的光生电子,延长载流子寿命,降低电子-空穴复合速率,增强TNAs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tio2纳米管 阳极氧化 光还原 bi
下载PDF
BiFeO_3改性Bi_(1/2)Na_(1/2)TiO_3-BaTiO_3基陶瓷电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洋 刘心宇 +1 位作者 周昌荣 黄晋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16,共3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新型(0.95-x)Bi1/2Na1/2TiO3—0.05BaTiO3-xBiFeO3(x=0—0.09)系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BiFeO3掺杂量对其晶体结构、介电及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内陶瓷均能形成纯钙钛矿型固溶体。介...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新型(0.95-x)Bi1/2Na1/2TiO3—0.05BaTiO3-xBiFeO3(x=0—0.09)系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BiFeO3掺杂量对其晶体结构、介电及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内陶瓷均能形成纯钙钛矿型固溶体。介温曲线(10kHz)显示该陶瓷体系具有明显的弥散相变特征。该陶瓷体系的压电性能较Bi1/2Na1/2TiO3-BaTiO3陶瓷(d33=125pC/N)有较大提高,当X=0.05时,具有最佳的压电性能:d33=142pC/N,kp=0.29;此时εf=891,tanδ=0.046,Qm=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bi1/2Na1/2tio3-Batio3 固溶体 电畴 弥散相变
下载PDF
(Bi_(1/2)Na_(1/2))_(1-x)Ba_xTiO_3系铁电陶瓷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孟林丽 肖定全 朱建国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3-486,共4页
采用 XRD、SEM等分析技术 ,研究了制备工艺对 (Bi1 /2 Na1 /2 ) 1 - x Bax Ti O3(简称 BNBT)结构形成的影响 ,给出了温度和时间对该体系晶体结构形成的影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在适当温度及保温时间下 ,能获得全钙钛矿结构的 BNBT固溶... 采用 XRD、SEM等分析技术 ,研究了制备工艺对 (Bi1 /2 Na1 /2 ) 1 - x Bax Ti O3(简称 BNBT)结构形成的影响 ,给出了温度和时间对该体系晶体结构形成的影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在适当温度及保温时间下 ,能获得全钙钛矿结构的 BNBT固溶体 ;在同样工艺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陶瓷 无铅压电陶瓷 制备工艺
下载PDF
BaTiO_3-(Bi_(1/2)Na_(1/2))TiO_3无铅正温度系数电阻陶瓷势垒高度的计算 被引量:1
19
作者 冷森林 石维 +2 位作者 贾飞虎 郑嘹赢 李国荣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6,共5页
采用还原再氧化的烧结工艺制备了0.2 mol%Y_2O_3施主掺杂的95 mol%BaTiO_3-5 mol%(Bi_(1/2)Na_(1/2))TiO_3无铅正温度系数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ivity,PTCR)陶瓷。研究发现,还原气氛下烧结的样品没有明显的P... 采用还原再氧化的烧结工艺制备了0.2 mol%Y_2O_3施主掺杂的95 mol%BaTiO_3-5 mol%(Bi_(1/2)Na_(1/2))TiO_3无铅正温度系数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ivity,PTCR)陶瓷。研究发现,还原气氛下烧结的样品没有明显的PTCR效应,需要进一步在空气中氧化处理。其中1200℃氧化2 h的样品PTCR性能最好,电阻突跳大于3个数量级。利用交流阻抗分析方法计算了材料的晶粒、晶界电阻,发现氧化后的陶瓷晶界电阻迅速增加,而晶粒电阻基本保持不变。最后根据Heywang-Jonker理论,计算了陶瓷晶界势垒高度、势垒宽度和受主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o3-(bi_1/2Na_1/2)tio3 无铅 正温度系数电阻 势垒高度
下载PDF
Complete removal of phenolic contaminants from bismuth-modified TiO2 single-crystal photocatalysts 被引量:4
20
作者 Wenjie Tang Juanrong Chen +4 位作者 Zhengliang Yin Weichen Sheng Fengjian Lin Hui Xu Shunsheng Cao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347-355,共9页
Exploring low-cost and highly active photocatalysts is very urgent to accomplish complete removal of phenolic contaminants and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photocatalysts.In this study,we designed and synt... Exploring low-cost and highly active photocatalysts is very urgent to accomplish complete removal of phenolic contaminants and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photocatalysts.In this study,w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noble metal-free TiO2 photocatalysts by introducing bismuth nanoparticles as modifiers of a TiO2 single crystal(Bi-SCTiO2).The Bi-SCTiO2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a small band overlap and low charge carrier density(Bi)with a high conductivity(single crystal),significantly boosting the separation and migration of the photogenerated charge pairs.Therefore,the Bi-SCTiO2 photocatalyst exhibits a significantly enhanced degradation rate(12 times faster)of 4-nitrophenol than a TiO2 single crystal under simulated sunlight irradiation.Notably,the complete removal of phenolic contaminants is achieved in various water matrices,which not only successfully overcomes the incomplete degradation in many reported photocatalytic systems,but also manifests a significant practical potential for sewage disposal.Therefore,this work presents a new insight in designing and constructing noble metal-free decorated semiconductor single-crystal photocatalysts with excellent activity and cycl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 modification tio2 single crystal Phenolic pollutants Complete removal Water matrix Degradation mechanism Photocataly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