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e:TiO2纳米片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水中Cr6+的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罗燕妮 万玉丽 +5 位作者 米艳 谭学才 黄月慧 陈全友 冯德芬 艾晨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2-717,共6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Fe∶TiO2纳米片的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传感器检测Cr^6+的简单有效新方法。以钛酸四丁酯和三氟化铁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Fe∶TiO2纳米片,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 建立了一种基于Fe∶TiO2纳米片的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传感器检测Cr^6+的简单有效新方法。以钛酸四丁酯和三氟化铁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Fe∶TiO2纳米片,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纳米片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方法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考察了Fe掺杂量、Fe∶TiO2浓度和偏置电压的影响。该传感器在光照射下,利用Fe∶TiO2将Cr^6+还原为Cr^3+,Cr^3+与OH-反应生成Cr(OH)3后沉积在电极表面,从而引起光电流的降低,达到检测的目的。研究表明,该传感器检测Cr^6+的线性范围为0.008~100μmol/L(r2=0.9995),检出限(S/N=3)为0.004μmol/L。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其加标回收率为99.3%~119%,RSD为2.3%~2.8%。表明该光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tio2纳米片 光电化学传感器 CR^6+
下载PDF
TiO2纳米片/CuS钝化层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2
作者 安思宇 高其乾 吕威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20-227,共8页
通过在TiO2和量子点之间添加钝化层进行光阳极的优化,可以调节光阳极界面结构,从而增加产生的光电流,与没有钝化层的光阳极数据相比,在更宽的光谱范围内增强了光电转换效率。TiO2纳米片具有较高的电子输运效率,主要原因是其表面积大,光... 通过在TiO2和量子点之间添加钝化层进行光阳极的优化,可以调节光阳极界面结构,从而增加产生的光电流,与没有钝化层的光阳极数据相比,在更宽的光谱范围内增强了光电转换效率。TiO2纳米片具有较高的电子输运效率,主要原因是其表面积大,光散射特性增强。由于CuS钝化层很好地修饰了TiO2纳米片表面缺陷会使其光电转换性能提高,得到在标准模拟太阳光AM1.5G,100mW/cm2下,沉积CuS钝化层的电池能量转换效率达到4.71%,远高于未沉积钝化层的电池效率3.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片 CUS 钝化层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 光电转换效率
下载PDF
伊红Y敏化Pt负载(001)晶面占优TiO_2纳米片可见光催化制氢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俊英 李越湘 彭绍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6-1071,共6页
以钛酸四丁酯和HF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含(001)高能面的TiO_2纳米片。光还原沉积法进行载铂,浸渍法使伊红Y(Eosin Y)负载在Pt-TiO_2表面,制得系列染料敏化的Eosin Y-Pt-TiO_2可见光光催化剂。所制备的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以钛酸四丁酯和HF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含(001)高能面的TiO_2纳米片。光还原沉积法进行载铂,浸渍法使伊红Y(Eosin Y)负载在Pt-TiO_2表面,制得系列染料敏化的Eosin Y-Pt-TiO_2可见光光催化剂。所制备的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比表面(BET)、荧光光谱(PL)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进行表征。实验表明,当Eosin Y浓度一定时,HF用量和载Pt量对催化剂的制氢活性有显著影响。当HF用量为3 mL时,Eosin Y敏化Pt负载(001)晶面占优TiO_2纳米片的可见光制氢活性是纯TiO_2纳米颗粒的2.1倍,这可能与TiO_2(001)面含量高和表面氟化有关;同时,当载Pt量仅为0.02%(质量分数)时,该催化剂也显示了相当高的可见光制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片 (001)面 表面氟化 伊红-Y 制氢
下载PDF
AgBr/TiO_2(001)纳米片可见光光催化剂的制备
4
作者 张旺喜 张哲娜 +1 位作者 聂龙辉 马丽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以暴露高能面(001)面的TiO2纳米片为载体,NaBr和CTAB分别为溴源,通过浸渍-沉积法合成AgBr/TiO2(001)纳米片复合可见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以暴露高能面(001)面的TiO2纳米片为载体,NaBr和CTAB分别为溴源,通过浸渍-沉积法合成AgBr/TiO2(001)纳米片复合可见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λ>420nm)的辐照下,通过降解甲基橙来评价合成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探讨AgNO3的用量、不同溴源和F-在TiO2纳米片表面残留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Br为溴源制备Ag/AgBr@TiO2复合催化材料,当AgNO3添加量为0.313 5g时,其综合效果最优;而以CTAB为溴源制备的样品其催化活性明显高于以NaBr为溴源制备的样品;TiO2纳米片表面残留F-离子对活性略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AGBR tio2纳米片 (001)晶面 光催化
下载PDF
(001)晶面主导的TiO_2纳米片表面的F^-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逢焕 董博华 +4 位作者 石良 苏革 高荣杰 柳伟 曹立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73-2378,2384,共7页
采用水热法以HF为晶面控制剂制备了TiO2纳米片,并用NaOH溶液对其处理,以甲基橙、甲基紫、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四种染料为降解对象,研究了处理前后TiO2纳米片的光催化性能并提出了机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 采用水热法以HF为晶面控制剂制备了TiO2纳米片,并用NaOH溶液对其处理,以甲基橙、甲基紫、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四种染料为降解对象,研究了处理前后TiO2纳米片的光催化性能并提出了机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对处理前后TiO2纳米片的结构、形貌以及表面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NaOH溶液处理前后,样品均为边长24nm、厚度6~7nm、(001)晶面含量为84%的锐钛矿TiO2纳米片,但是处理后的样品表面F-、表面羟基和吸附水的数量都减少了,而且处理后样品的光催化活性降低。未经NaOH溶液处理的样品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归因于氟较氧更强的电负性可使TiO2表面吸附更多的水,促进了价带空穴对水的氧化,从而生成更多的羟基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片 活性晶面 光催化 水热法
下载PDF
TiO_2纳米棒-ZnO纳米片分级结构的制备及光电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宝 张赛 +4 位作者 苏子亭 郝彦忠 杜静文 裴娟 李英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020-9026,共7页
采用两步水热法在无种子层的基础上制备了新颖的TiO_2纳米棒-ZnO纳米片分级结构。采用旋涂辅助连续离子反应方法分别在TiO_2纳米棒阵列和TiO_2纳米棒-ZnO纳米片分级结构中沉积窄禁带半导体光敏剂CdS纳米晶,形成CdS/TiO_2纳米棒复合膜和C... 采用两步水热法在无种子层的基础上制备了新颖的TiO_2纳米棒-ZnO纳米片分级结构。采用旋涂辅助连续离子反应方法分别在TiO_2纳米棒阵列和TiO_2纳米棒-ZnO纳米片分级结构中沉积窄禁带半导体光敏剂CdS纳米晶,形成CdS/TiO_2纳米棒复合膜和CdS/TiO_2-ZnO分级纳米结构复合膜。利用SEM、TEM、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瞬态光电流图谱等分析手段对样品的形貌结构以及电极的光吸收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沉积光敏层CdS后,TiO2纳米棒-ZnO纳米片分级纳米结构膜的瞬态光电流明显高于TiO_2纳米棒阵列膜,尤其是在500nm处光电响应出现明显增强;以P3HT为p型聚合物材料组装杂化太阳电池,光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以P3HT/CdS/TiO_2-ZnO分级结构复合膜制备的杂化太阳电池能量转换效率可达0.65%,与P3HT/CdS/TiO2复合膜制备的杂化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相比提高了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tio2纳米棒-ZnO纳米分级结构 旋涂辅助连续离子反应法 CDS纳米 光电性能
下载PDF
(001)晶面占主导的锐钛矿TiO_2纳米片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7
作者 赵逢焕 《山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5期1-2,5,共3页
采用水热法以HF为形貌控制剂制备了Ti O2纳米片,通过改变HF用量对纳米片的形貌尺寸进行了调控。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测试对Ti O2纳米片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了(001)晶面占主导的锐钛矿Ti O2纳米片,Ti... 采用水热法以HF为形貌控制剂制备了Ti O2纳米片,通过改变HF用量对纳米片的形貌尺寸进行了调控。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测试对Ti O2纳米片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了(001)晶面占主导的锐钛矿Ti O2纳米片,Ti O2纳米片在紫外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时表现出了较强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钛矿 tio2纳米片 光催化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TiO_2/CdSe纳米片异质结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朱留东 武军伟 +2 位作者 薛晋波 钱凯 胡兰青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57-1464,共8页
采用水热法在FTO上制备(001)高活性晶面主导的TiO_2纳米片薄膜,利用循环伏安法在TiO_2纳米片薄膜上沉积CdSe颗粒,制备了TiO_2/CdSe纳米片异质结薄膜。分别在150、250、350、450℃,氩气保护气氛中对样品进行退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 采用水热法在FTO上制备(001)高活性晶面主导的TiO_2纳米片薄膜,利用循环伏安法在TiO_2纳米片薄膜上沉积CdSe颗粒,制备了TiO_2/CdSe纳米片异质结薄膜。分别在150、250、350、450℃,氩气保护气氛中对样品进行退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以及电化学工作站对不同温度退火后的TiO_2/CdSe纳米片异质结薄膜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光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六方相CdSe纳米颗粒均匀包覆在TiO_2纳米片表面,直径30 nm左右;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CdSe纳米颗粒长大,形成光滑的CdSe薄膜,且晶化程度提高;TiO_2纳米片表面的Se元素与Cd元素发生氧化;TiO_2/CdSe纳米片异质结薄膜对可见光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禁带宽度逐渐减小。光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TiO_2/CdSe纳米片异质结薄膜的光电流密度显著提高,开路电压减小,但由于SeO_2和CdO的出现,导致填充因子减小,影响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在本实验条件下,TiO_2/CdSe纳米片异质结薄膜的最佳退火温度为150℃,填充因子为0.77,光电转换效率达到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1)高活性晶面 电化学沉积 tio2/CdSe纳米异质结薄膜 退火温度 光电性能
下载PDF
TiO_2-Pt-CoPi三元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9
作者 虎号 许海峰 牛晓飞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0-203,共4页
以钛酸正丁酯TBT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iO2纳米片,并用光沉积法将Pt纳米颗粒和CoPi催化剂分步沉积在TiO2纳米片上,制备TiO2-Pt-CoPi三元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测试了三元复合物的光催化活性... 以钛酸正丁酯TBT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iO2纳米片,并用光沉积法将Pt纳米颗粒和CoPi催化剂分步沉积在TiO2纳米片上,制备TiO2-Pt-CoPi三元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测试了三元复合物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光沉积时间、顺序等因素对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优化,大大提升了其完全光解水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片 tio2-Pt-CoPi三元复合物 光催化
下载PDF
Au/TiO_2/MoS_2等离子体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增强光催化产氢活性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杜新华 李阳 +1 位作者 殷辉 向全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423,共10页
采用尿素沉积法制备了Au/Ti O_2/Mo S_2等离子体复合光催化剂。通过光催化产氢实验,在10%(φ,体积分数)甘油水溶液为牺牲剂条件下,研究了不同Mo S_2含量、Au固载2%(w,质量分数)时,Au/Ti O_2/Mo S_2(ATM)复合样品的光催化产氢活性。结果... 采用尿素沉积法制备了Au/Ti O_2/Mo S_2等离子体复合光催化剂。通过光催化产氢实验,在10%(φ,体积分数)甘油水溶液为牺牲剂条件下,研究了不同Mo S_2含量、Au固载2%(w,质量分数)时,Au/Ti O_2/Mo S_2(ATM)复合样品的光催化产氢活性。结果表明,当Mo S_2含量为0.1%(w)时,复合样品ATM0.1显示出最高的光催化产氢活性,其产氢速率达到708.85μmol·h^(-1),是Ti O_2/Mo S_2(TM)两相复合样品中光催化活性最高样品TM6.0产氢速率的11倍。三相复合样品显示增强光催化产氢活性主要是由于吸附在Ti O_2/Mo S_2层状复合材料上的Au纳米颗粒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能强烈吸收波长范围550–560 nm的可见光,诱导产生光生电子,金纳米颗粒上的电子受到激发后转移到Ti O_2导带上,Ti O_2导带上的电子传递给片状Mo S_2,最终在Mo S_2上催化氢气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片 层状结构 Au纳米颗粒 等离子体 光催化产氢
下载PDF
金红石二氧化钛纳米片的性质及其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丹丹 于彦龙 +1 位作者 高东子 曹亚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质子交换和层状剥离的方法,制备出金红石TiO_2纳米片。利用X射线电子衍射谱(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光电子能谱(XPS)的价带谱和荧光光谱(PL)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光生载流子的... 采用溶胶–凝胶、质子交换和层状剥离的方法,制备出金红石TiO_2纳米片。利用X射线电子衍射谱(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光电子能谱(XPS)的价带谱和荧光光谱(PL)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光生载流子的转移过程。结果证明:金红石TiO_2纳米片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85.7 m2/g),厚度约5 nm,与金红石TiO_2样品相比,金红石TiO_2纳米片的禁带宽度增加,氧化还原能力增强;此外,纳米片结构能够促使光生载流子快速转移到纳米片的表面并产生有效分离,阻止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提高了光催化反应中光生载流子的利用率。金红石纳米片的这些特性导致其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紫外光催化降解对氯苯酚的实验表明:金红石TiO_2纳米片的光催化活性高于金红石TiO_2和锐钛矿TiO_2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tio2纳米片 比表面积 能带结构 光生载流子 光催化活性
下载PDF
通过磁控溅射金属钛生长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纳米片阵列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囡 叶美丹 +1 位作者 温晓茹 林昌健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6-237,共12页
本文首次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在FTO表面溅射一层Ti金属层,结合水热反应,原位生长TiO_2纳米片阵列(TiO_2 NSAs).经过退火处理,Ti金属层转变为致密的TiO_2层,因此基于此方法制得的金红石型TiO_2 NSAs与FTO基底具有很强的结合力.与通过原子... 本文首次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在FTO表面溅射一层Ti金属层,结合水热反应,原位生长TiO_2纳米片阵列(TiO_2 NSAs).经过退火处理,Ti金属层转变为致密的TiO_2层,因此基于此方法制得的金红石型TiO_2 NSAs与FTO基底具有很强的结合力.与通过原子层沉积(ALD)以及悬涂(SC)法所得的另外两种TiO_2致密层生长的TiO_2 NSAs对比发现,基于本文所述方法制备的TiO_2 NSAs作为支架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最佳性能.上述结果主要是由于该TiO_2 NSAs无明显缺陷,并且在TiO_2 NSAs/TiO_2致密层/FTO界面接触很好.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基于此种TiO_2 NSAs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可达1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金属层 tio2纳米片阵列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下载PDF
欠氧态二氧化钛纳米片阵列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甘甜 李燕 +3 位作者 钱龙龙 王小田 杨军 王成伟 《真空与低温》 2017年第2期92-97,共6页
将水热法制备的TiO_2纳米片阵列膜,在50℃下经硼氢化钠(NaBH_4)溶液液相还原后成功制得具有可调氧空位掺杂浓度的欠氧态TiO_2纳米片阵列膜,并将其用作光催化剂降解甲基橙溶液(MO),考察样品的光催化增强性能。结果表明,与纯的TiO_2纳米... 将水热法制备的TiO_2纳米片阵列膜,在50℃下经硼氢化钠(NaBH_4)溶液液相还原后成功制得具有可调氧空位掺杂浓度的欠氧态TiO_2纳米片阵列膜,并将其用作光催化剂降解甲基橙溶液(MO),考察样品的光催化增强性能。结果表明,与纯的TiO_2纳米片阵列膜相比,欠氧态TiO_2纳米片阵列膜的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其最佳光降解MO溶液的速率为0.6 h^(-1),比纯的TiO_2纳米片阵列膜在相同条件下的光降解速率高约1.5倍。分析认为,这种欠氧态TiO_2纳米片阵列膜光催化活性的显著增强,应归因于TiO_2纳米片阵列膜取向的片状分布式形貌和恰当的氧空位浓度二者的协同效应,前者可有效增加样品光催化反应的氧化还原位点,后者可明显拓宽其光吸收范围和提高光生载流子的传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片 NaBH4溶液 欠氧态 光催化活性
下载PDF
CNT@TiO_2-NS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军 左永涛 +1 位作者 李刚 王刚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501-505,共5页
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能力及长循环使用寿命的新型电极材料开发是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以乙二醇为溶剂,Ti Cl3为Ti O2为前驱体,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通过水热法合成了CNTs负载Ti O2-B纳米片复合材料(CNT@Ti ... 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能力及长循环使用寿命的新型电极材料开发是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以乙二醇为溶剂,Ti Cl3为Ti O2为前驱体,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通过水热法合成了CNTs负载Ti O2-B纳米片复合材料(CNT@Ti O2-NS),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与热重分析(TG)对CNT@Ti O2-NS复合材料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结果显示:CNTs的加入有助于Ti O2-B相的生成,CNTs能够有效改善CNT@Ti O2-NS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减缓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CNT@Ti O2-NS复合材料展现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与倍率性能,在0.6 C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循环,材料的可逆比容量为286.4(m A·h)/g,在50 C倍率下可逆比容量还能达到121.5(m A·h)/g。因此,通过本研究方法制备的CNT@Ti O2-NS复合材料在大功率锂离子电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tio2-B纳米 纳米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Photo-depositing Ru and RuO2 on Anatase TiO2 Nanosheets as Co-catalysts for Photocatalytic O2 Evolution from Water Oxidation 被引量:1
15
作者 米诗阳 刘园旭 汪文栋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85-590,I0002,共7页
TiO2 nanosheets mainly exposed (001) facet were prepared through a hydrothermal process with HF as the morphology-directing agent. Ru and RuO2 species were loaded by photo-deposition methods to prepare the photocata... TiO2 nanosheets mainly exposed (001) facet were prepared through a hydrothermal process with HF as the morphology-directing agent. Ru and RuO2 species were loaded by photo-deposition methods to prepare the photocatalysts.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 rac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um, and H2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The photocatalytic property was studied by the O2 evolution from water oxidation, which was examined with respect to the in uences of Ru contents as well as the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treatments, suggesting the charge separation effect of the Ru species co-catalysts on di erent facets of TiO2 nanosheets. In contrast to Ru/TiO2 and RuO2/TiO2 with the single deposited co-catalyst, the optimized catalyst 0.5%Ru-1.0%RuO2/TiO2 with dual co-catalysts achieved a much improved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the synergetic effect of dual co-catalysts and the enhanced charge separation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tase tio2 nanosheets Photocatalytic O2 evolution Crystal facet Ru co-catalyst Charge separation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2D-2D TiO_2 nanosheet/layered WS_2 heterojunctions with enhanced visible-light-respo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被引量:8
16
作者 Yongchuan Wu Zhongmin liu +3 位作者 Yaru Li Jitao Chen Xixi Zhu Ping Na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9,共10页
Constructing nanocomposites that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composite materials,nanomaterials,and interfaces has been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O2.In this study,2D‐2... Constructing nanocomposites that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composite materials,nanomaterials,and interfaces has been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O2.In this study,2D‐2D TiO2 nanosheet/layered WS2(TNS/WS2)heterojunctions were prepared via a hydrothermal method.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photocatalysts were systematically characterized.Layered WS2(~4 layers)was wrapped on the surface of TiO2 nanosheets with a plate‐to‐plate stacked structure and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by W=O bonds.The as‐prepared TNS/WS2 heterojunctions showed higher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degradation of RhB under visible‐light irradiation,than pristine TiO2 nanosheets and layered WS2.The improvement of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was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enhanced charge separation efficiency,which originated from the perfect 2D‐2D nanointerfaces and intimate interfacial contacts between TiO2 nanosheets and layered WS2.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s,a double‐transfer photocatalytic mechanism for the TNS/WS2 heterojunctions was proposed and discussed.This work provides new insights for synthesizing highly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stable photocatalysts by engineering the surface heteroj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2 tio2 NANOSHEET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is Visible‐light responsive
下载PDF
液相合成超薄TiO_2纳米片微结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楚婉怡 唐笑 +2 位作者 李振 林景诚 钱觉时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9-555,共7页
二维纳米结构二氧化钛由于表面活性位点剧增可带来光催化活性的显著提高.本文通过液相法在低温条件下合成大尺寸TiO_2纳米片,重点研究溶液中硝酸浓度、熟化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其二维结构形成过程的影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样... 二维纳米结构二氧化钛由于表面活性位点剧增可带来光催化活性的显著提高.本文通过液相法在低温条件下合成大尺寸TiO_2纳米片,重点研究溶液中硝酸浓度、熟化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其二维结构形成过程的影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样品的微观形态,并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谱(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样品的微结构性质.采用光催化还原Cr(VI)作为指示反应,评估各制备参数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浓度为0.0217~0.0721 mol·L^(-1)的样品在0~4℃条件下胶溶及熟化时可得到具有显著量子尺寸效应的超薄锐钛矿型TiO_2纳米片;硝酸浓度过高引起样品晶型和形态的转变,过低导致胶溶时间延长;熟化温度超过4℃会破坏二维结构的形成;提高反应物中乙醇的用量有助于分散水解产物,促进胶溶和二维结构的形成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团簇 tio2纳米片 低温合成 影响因素 光催化活性
原文传递
表面分散型氧化锰/TiO_2基纳米片层吸附-光催化联用处理高浓度结晶紫
18
作者 翟盛斌 方鹏飞 卢定泽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2-518,共7页
以Mn(NO_3)_2为锰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表面分散型氧化锰/TiO_2基纳米片层(Mn-TNS),并通过对高浓度结晶紫溶液的处理,评价了所制催化剂的吸附能力及光催化性能.Mn/Ti复合摩尔比为3.0%时,样品的吸附能力和光催化活性最高,通过Langmuir等... 以Mn(NO_3)_2为锰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表面分散型氧化锰/TiO_2基纳米片层(Mn-TNS),并通过对高浓度结晶紫溶液的处理,评价了所制催化剂的吸附能力及光催化性能.Mn/Ti复合摩尔比为3.0%时,样品的吸附能力和光催化活性最高,通过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出的单层最大吸附量高达71.4mg/g.采用吸附-光催化降解联用的方法处理80mg/L结晶紫,3.0%Mn-TNS样品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循环再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 氧化锰负载 高浓度结晶紫溶液 吸附 光催化降解
原文传递
SnO_2 nanosheet as a photoanode interfacial layer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锋石 王菁 +1 位作者 袁志好 段月琴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EI 2011年第5期321-324,共4页
SnO2 nanosheet films about 200 nm in thickness a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on fluorine-doped tin oxide (FTO) glass by a facile solution-grown approach. The prepared SnO2 nanosheet film is appfied as an interfacial l... SnO2 nanosheet films about 200 nm in thickness a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on fluorine-doped tin oxide (FTO) glass by a facile solution-grown approach. The prepared SnO2 nanosheet film is appfied as an interfacial layer between the nanocrystalline TiO2 film and the FTO substrate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DSC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a SnO2 nanosheet film not only suppresses the electron back-transport reaction at the electrolyte/FTO interface but also provides an efficient electron transition channel along the SnO2 nanosheets, and as a result, increasing the open circuit voltage and short current density, and finally improving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for the DSCs from 3.89% to 4.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ersion efficiency Electron transitions FLUORINE Interfaces (materials) NANOCOMPOSITES Open circuit voltage Oxide films Photoelectrochemical cells Solar cells Tin Tin oxides Titanium dioxid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