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工开物》中设计美学思想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奇 邓水兰 《湖南包装》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天工开物》作为中国古典造物理论大总结时期的多向度造物理论著作,是一部中国造物史上鲜有的以济世而“有益于民生日用”为目的、就人民日用器具而穷究本源物质文化的著作。其中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农业、工业与科技等物质生产方面,是其... 《天工开物》作为中国古典造物理论大总结时期的多向度造物理论著作,是一部中国造物史上鲜有的以济世而“有益于民生日用”为目的、就人民日用器具而穷究本源物质文化的著作。其中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农业、工业与科技等物质生产方面,是其显性的表述,而技术与艺术、工艺与设计等造物文化的论述则是隐性的表述,包括造物文化活动为了谁、服务谁的问题。梳理《天工开物》中的造物美学思想,文章采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文献梳理;二是关照设计的现实世界。揭示其所蕴含设计美学思想的内在逻辑。文章从《天工开物》的哲学认识论出发,透过其备物致用的功能观、制器尚俭的形式观等美学思想,揭示了其作为中国传统造物美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内涵,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基于中国古典设计美学思想,营造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式现代化设计理论体系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与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世 天工开物 设计美学 民生日用
下载PDF
基于“艺术列传”窥探《天工开物》造物艺术的体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倍雷 《湖南包装》 2019年第1期63-68,共6页
"艺术列传"规定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概念与范畴,《晋书·艺术列传》是正史中最早为"艺术"立传的史书,与占卜、百工等有关"技术"皆在"艺术列传"里,并也以"艺术"范畴而立传,从技术的... "艺术列传"规定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概念与范畴,《晋书·艺术列传》是正史中最早为"艺术"立传的史书,与占卜、百工等有关"技术"皆在"艺术列传"里,并也以"艺术"范畴而立传,从技术的观念上阐释艺术列传的内涵。《天工开物》所包含食、衣、住、行、用等有关的"技术"与造物的"形制"的主要内容,皆属于"艺术列传"中"百工"技术方面的内容,"艺术列传"强调"技术"范式与路径,为《天工开物》提供了"书写"的依据和理论支撑,也为《天工开物》造物艺术以"技术"为体系中心确立了方法与方向。同样,《天工开物》所列入的"火炮"等内容,又被它之后的《清史稿·艺术列传》纳入了"艺术列传"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考工记》 艺术列传 造物艺术
下载PDF
《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技术传承的创新与历史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楼世洲 郑雪颖 《教育史研究》 2022年第1期28-38,共11页
明代宋应星编撰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反映明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综合性科技著作,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科技文献之一。从中国古代工艺技术传承和创新的视角来看,《天工开物》不仅反映了明代生产工艺技术传承方式的变迁,还展示... 明代宋应星编撰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反映明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综合性科技著作,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科技文献之一。从中国古代工艺技术传承和创新的视角来看,《天工开物》不仅反映了明代生产工艺技术传承方式的变迁,还展示了民间工匠的职业分工和技术范式的建构。本文以对《天工开物》的内容框架的分析和梳理为主线,分析明代工艺生产技术传承的创新、职业分工和技术范式的形成。从三个方面论述《天工开物》所展现的传统技术工匠教育方式的变革,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内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工艺技术 技术范式 职业教育
下载PDF
《天工开物》化学史料述评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亦人 《台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80-84,共5页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蕴涵着丰富的化学史料,从化学物质及其性质、化学反应和重要化学工艺等角度对该书的史料作出评述。
关键词 <天工开物> 化学史料 述评
下载PDF
巴尔扎克笔下的《天工开物》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吉星 《大自然探索》 1992年第3期121-125,共5页
关键词 天工开物 造纸
下载PDF
《天工开物·曲糵》读后感 被引量:7
6
作者 傅金泉 《酿酒科技》 2015年第11期142-145,共4页
明代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技术著作,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注重实际、重视实践。它对中国古代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整理总结,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被公... 明代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技术著作,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注重实际、重视实践。它对中国古代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整理总结,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被公认为是一部世界科学技术名著,并被译成日、德、美、英、法等多种文字,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而闻名中外。本文即是对此书进行了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曲史 《天工开物·曲糵》 简介
下载PDF
“天工开物”时代新余经济发展状况和《天工开物》在新余成书的历史条件 被引量:2
7
作者 甘泉 《新余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5-18,共4页
世界科学巨著《天工开物》成书于新余(古名新喻),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分宜县出任教谕一职期间所著,初刊于1637年。《天工开物》记述了我国明代农业、手工业、工业、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技术成就,全面反映了明代手工工场如机械、砖瓦... 世界科学巨著《天工开物》成书于新余(古名新喻),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分宜县出任教谕一职期间所著,初刊于1637年。《天工开物》记述了我国明代农业、手工业、工业、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技术成就,全面反映了明代手工工场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和面貌,对研究明代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是研究和了解"天工开物"时代新余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文献之一。宋应星能在分宜任职期间写出《天工开物》的原因,除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的历史大背景和他个人的深厚造诣,还与分宜独有的成书环境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宋应星 分宜 新喻
下载PDF
谈《天工开物》中横向因素对造物活动的影响
8
作者 李小利 《工业设计》 2018年第8期119-120,共2页
宋应星重视人工与天工的平衡,立足于民生日用,大胆肯定了农工的创造力。然而,在明代农耕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产造物活动受"天工"——自然力的影响较大,这或许也是"天工开物"一名由来的原因。本文以探讨《天工开物... 宋应星重视人工与天工的平衡,立足于民生日用,大胆肯定了农工的创造力。然而,在明代农耕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产造物活动受"天工"——自然力的影响较大,这或许也是"天工开物"一名由来的原因。本文以探讨《天工开物》中促成舟车的功能及形态的因素为出发点,从横向的角度探讨了"天工"因素中的横向空间因素对造物活动的影响,试图为古代器物造型及功能成因的研究提供一种可参考的视角,以期使今人对古代器物有更深层面理解,使今人对于古器物不仅知其然,而且也知其所以然,以便今人真正理解古器物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思维方式与自然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地域性 功能 造型
下载PDF
郑振铎与萱荫楼藏书捐献史实考述
9
作者 蔡成普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3年第7期18-24,共7页
1951年郑振铎南下赴华东地区进行工作考察,发现明初刻本《天工开物》,由此多方努力联系到藏家萱荫楼李氏,决定征集全部藏书两千八百余种、三万余册。随后多方协调,事无巨细,动员萱荫楼李氏捐书、协调接收、提书进京;善始善终,协调李氏... 1951年郑振铎南下赴华东地区进行工作考察,发现明初刻本《天工开物》,由此多方努力联系到藏家萱荫楼李氏,决定征集全部藏书两千八百余种、三万余册。随后多方协调,事无巨细,动员萱荫楼李氏捐书、协调接收、提书进京;善始善终,协调李氏家人安置等。一斑可窥全豹,可见郑振铎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动员私人藏书家进行藏书捐献所作的努力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振铎 萱荫楼 藏书捐献 《天工开物
下载PDF
中国传统印染技术文本化研究
10
作者 王毅 《西部皮革》 2023年第2期136-138,共3页
植物染料印染纺织物的工艺在中国已经流传了漫长岁月,极其丰富的植物染料和丰富多彩的色谱也被古代劳动人民发现和创造出来。一些文献古籍中简略记载过植物染料的种植方法、植物染料的制作技艺以及纺织物的染制工艺等,《天工开物》集百... 植物染料印染纺织物的工艺在中国已经流传了漫长岁月,极其丰富的植物染料和丰富多彩的色谱也被古代劳动人民发现和创造出来。一些文献古籍中简略记载过植物染料的种植方法、植物染料的制作技艺以及纺织物的染制工艺等,《天工开物》集百家之所长,《彰施篇》以文字形式真实记录了植物染料的制作与染制工艺,完成了中国传统印染技术的文本化,为后人展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 植物 天工开物 文本化
下载PDF
以民为本造物思想在手工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孔雪玲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20期94-96,共3页
“以民为本”造物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较为突出的造物思想,在《天工开物》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当今手工艺的设计创作也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天工开物》中“以民为本”造物思想的探讨和研究,总结和归纳了其在... “以民为本”造物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较为突出的造物思想,在《天工开物》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当今手工艺的设计创作也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天工开物》中“以民为本”造物思想的探讨和研究,总结和归纳了其在皮艺设计、陶艺设计和金工设计中的应用,进一步挖掘和整理了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以民为本造物思想 手工艺设计
下载PDF
从汉字“开”论中国传统造物的自然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费利君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93-96,共4页
中国古代器物文化光辉灿烂,闻名于世。除了技术的原因,它更相关于中国古代器物设计的智慧。智慧表现为思想,这种思想可以从"天工开物"的"开"字中得到启示。开,是开物,它既有别于造物,也不同于设计,它以一种心物平... 中国古代器物文化光辉灿烂,闻名于世。除了技术的原因,它更相关于中国古代器物设计的智慧。智慧表现为思想,这种思想可以从"天工开物"的"开"字中得到启示。开,是开物,它既有别于造物,也不同于设计,它以一种心物平衡的生态智慧道出了我国传统造物的自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物文化 天工开物 自然观
下载PDF
中国古代失蜡工艺求真-兼述失蜡工艺特征与青铜器鉴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卫荣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3-127,I0007,共6页
本文是作者《失蜡工艺的起源与失蜡铸件的工艺特征》一文的姐妹篇,立足于探究中国古代的失蜡工艺。基于古代文献和近现代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作者指出:(1)中国古代的失蜡工艺不同于现代失蜡铸造,是不可能铸造出象曾侯乙尊盘那样... 本文是作者《失蜡工艺的起源与失蜡铸件的工艺特征》一文的姐妹篇,立足于探究中国古代的失蜡工艺。基于古代文献和近现代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作者指出:(1)中国古代的失蜡工艺不同于现代失蜡铸造,是不可能铸造出象曾侯乙尊盘那样繁复透空或其他枝连交错的青铜器件的;(2)从宋至明清,中国古代的失蜡铸造无论是模料、壳料还是具体的技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3)有无范缝不能作为青铜器辨伪的有效判据,失蜡铸件有其固有的工艺特征,可以用来鉴别仿制和复制的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蜡工艺 传统工艺 《洞天清录》 《天工开物 《印典》
下载PDF
硬山式屋面建筑起源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巨东 《文博》 2017年第2期59-62,89,共5页
硬山屋面建筑是传统建筑中等级最低、最为常见的建筑样式,但出现的却最晚,明朝以后才在民居中广泛采用。原因是砌筑砖墙的应用受到燃料不足的制约,未能普遍使用。随着煤炭的大量开采,砖得到广泛地应用,从而产生了硬山屋面这一新的建筑... 硬山屋面建筑是传统建筑中等级最低、最为常见的建筑样式,但出现的却最晚,明朝以后才在民居中广泛采用。原因是砌筑砖墙的应用受到燃料不足的制约,未能普遍使用。随着煤炭的大量开采,砖得到广泛地应用,从而产生了硬山屋面这一新的建筑形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山屋面 悬山屋面 《营造法式》砌筑砖墙 《天工开物》煤
下载PDF
明代景德镇制瓷陶车研究
15
作者 吴军明 蔚永辉 韦有明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7,125,126,共13页
景德镇观音阁窑址和御窑厂遗址分别揭露了两座明代晚期的辘轳坑。文章依据揭露的遗迹现象,对相关古代文献进行了梳理,判断《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陶车在形制上存在错误。并给出陶车运动的一般方程,对两座辘轳坑遗迹中安放的陶车进行复原,... 景德镇观音阁窑址和御窑厂遗址分别揭露了两座明代晚期的辘轳坑。文章依据揭露的遗迹现象,对相关古代文献进行了梳理,判断《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陶车在形制上存在错误。并给出陶车运动的一般方程,对两座辘轳坑遗迹中安放的陶车进行复原,使明代景德镇陶车的结构更加完整与清晰。该成果对研究景德镇的制瓷史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成型 陶车 结构复原 机械原理
原文传递
南京发现的明代铸钟遗迹及相关问题
16
作者 王志高 贾维勇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0-105,共6页
本文介绍了南京鼓楼西侧发现的一处特殊古代建筑遗迹,认为它与明初京师钟楼铸钟活动有关。并结合文献探讨了这处铸钟遗迹发现的重要意义及与南京钟楼相关的其他问题。
关键词 明代 铸钟 遗迹 钟楼 《天工开物 建筑遗迹 发现 南京 相关 重要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