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ianhuan Depression and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Late Triassic Ordos 被引量:9
1
作者 LI Xiangbo LIU Huaqing WANYAN Rong WEI Lihua LIAO Jianbo FENG Ming MA Yuhu BAI Yunla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136-1147,共12页
The Ordos Basi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il and gas basins in China. Based on surface outcrop, key exploratory wells and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and by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prototype basin recovery", seismi... The Ordos Basi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il and gas basins in China. Based on surface outcrop, key exploratory wells and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and by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prototype basin recovery", seismic profile "layer flattening" and "restoration of balanced section", and other methods, the sedimentary boundary, structure and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Tianhuan depression o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Ordos Basin are reestablish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1) The west boundary of the Late Triassic Ordos Basin was far beyond the scope of the current basin. The basin is connected with the Late Triassic Hexi Corridor Basin, and its western margin did not have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of a foreland basin. (2) The Tianhuan depression was first formed in the Late Jurassic. At the late stage it was impacted by the late Yanshanian and Himalayan tectonic movement and the depression axis gradually moved eastwards to the present location with a cumulative migration distance of -30 km. (3) Eastward migration of the depression axis caused adjustment and even destruction of the originally formed oil and gas reservoirs, so that oil and gas remigrated and aggregated, resulting in secondary structural reservoirs formed at high positions on the western flank of the de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tonic evoluti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Late Triassic tianhuan depression Ordos Basin
下载PDF
Evidence of Oil Sources and Migration in Triassic-Jurassic Reservoirs in the South Tianhuan Depression of the Ordos Basin, China Based on Analysis of Biomarkers and Nitrogen-Bearing Compounds 被引量:10
2
作者 ZHAO Yande YAO Jingli +4 位作者 SUN Bainian Duan Yi DONG Chong DENG Xiuqing LIU Luof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798-1810,共13页
The Ordos Basin is an important intracontinental sedimentary basin in western China for its abundant Mesozoic crude oil resources.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Tianhuan Depression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ern marginal a... The Ordos Basin is an important intracontinental sedimentary basin in western China for its abundant Mesozoic crude oil resources.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Tianhuan Depression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ern marginal area of this Basin, in which the Jurassic and Triassic Chang-3 are the main oil-bearing strata. Currently, no 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regarding oil source and oil migration in the area, and an assessment of oil accumulation patterns is thus challenging. In this paper, the oil source, migration direction, charging site and migration pathways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analysis of pyrrolic nitrogen compounds and hydrocarbon biomarkers. Oil source correlations show that the oils trapped in the Jurassic and Chang-3 reservoirs were derived from the Triassic Chang-7 source rocks. The Jurassic and Chang-3 crude oils both underwent distinct vertical migration from deep to shallow strata, indicating that the oils generated by Chang-7 source rocks may have migrated upward to the shallower Chang-3 and Jurassic strata under abnormally high pressures, to accumulate along the sand bodies of the ancient rivers and the unconformity surface. The charging direction of the Jurassic and Chang-3 crude oils is primarily derived from Mubo, Chenhao, and Shangliyuan, which are located northeast of the southern Tianhuan Depression, with oils moving toward the west, southwest, and sou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an integration of biomarker and nitrogen-bearing compound analyses can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oil source,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source nitrogen compound migration tianhuan Depression Ordos Basin
下载PDF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ight sandstone gas in areas of low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tensity: A case study of the Upper Paleozoic in north Tianhuan depression in Ordos Basin, NW China 被引量:1
3
作者 ZHANG Fudong LI Jun +8 位作者 WEI Guoqi LIU Xinshe GUO Jianying LI Jian FAN Liyong SHE Yuanqi GUAN Hui YANG Shen SHAO Liy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1期79-87,共9页
The Upper Paleozoic in the north part of Tianhuan depression in the Ordos Basin,NW China has lowe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tensity and complex gas-water relationship,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formation of tigh... The Upper Paleozoic in the north part of Tianhuan depression in the Ordos Basin,NW China has lowe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tensity and complex gas-water relationship,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formation of tight sandstone ga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ight sandstone gas in the low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tensity area are studied.Through two-dimensional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analysis of reservoir micro-pore-throat hydrocarbon system and dissection of typical gas reservoirs,the evaluation models of gas injection pressure,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and gas generation threshold were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the features of tight gas reservoirs in low hydrocarbon intensity area:(1)at the burial depth of less than 3 000 m,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tensity ofis high enough to maintain effective charging;(2)tight sandstone in large scale occurrence is conducive to accumulation of tight gas;(3)differences in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gas pool,for the channel sandstone reservoirs,ones with better physical properties generally concentrate in the middle of sandstone zone and local structural highs;ones with poor physical properties have low gas content generally.Based on the dissection of the gas reservoir in the north Tianhuan depression,the formation of tight gas reservoirs in low hydrocarbon generating intensity area are characterized by"long term continuous charging unde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ressure,gas accumulation in large scale tight sandstone,pool control by difference in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and local sweet spot",and the tight gas pools are distributed in discontinuous"sheets"on the plane.This understanding has been proved by expanding exploration of tight sandstone gas in the north Tianhuan de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OS Basin tianhuan DEPRESSIO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TENSITY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forming mechanism distribution pattern
下载PDF
天环坳陷南北部盒8段地层水地化特征差异性分析
4
作者 吴颖 孙磊 +2 位作者 冯敏 李爱荣 卢达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地层水样品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分别对区内南北部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对比其差异性,分析天然气运聚和保存条件,为勘探部署提供支持。研究显示,天环坳陷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地层水样品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分别对区内南北部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对比其差异性,分析天然气运聚和保存条件,为勘探部署提供支持。研究显示,天环坳陷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为偏酸性、氯化钙型地层水,区内矿化度、Cl^(-)含量和浓度都显示为北高南低,反映了北部铁克苏庙地区地层水封闭条件优于南部青石峁–李庄子区域,更有利于气藏的聚集和保存。南北部地层水地化特征参数与气藏形成条件有较好的对应性。北部地区为Ⅳ型、Ⅴ型原始地层水,地层水的钠氯系数低、脱硫系数低、钠钙系数低、变质系数高,具有油气伴生水的特征,地层封闭性较好,利于气藏的聚集和保存;而南部地区为Ⅱ型、Ⅲ型、Ⅳ型地层水,显示较差的封闭条件,地层水与外界有沟通,不利于气藏的运聚和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 地化特征 差异性 盒8段 天环坳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断裂及对油藏的控制研究
5
作者 罗安湘 刘广林 +2 位作者 刘正鹏 沈田丹 马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54,共12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盐池县古峰庄地区断裂系统复杂和油藏分布不明确的问题,利用三维地震和平衡剖面恢复技术,精细识别断裂分布,刻画断面形态,恢复断层的启闭性,明确了断裂的形成期次和有利成藏条件。古峰庄地区发育3组断裂:印支期...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盐池县古峰庄地区断裂系统复杂和油藏分布不明确的问题,利用三维地震和平衡剖面恢复技术,精细识别断裂分布,刻画断面形态,恢复断层的启闭性,明确了断裂的形成期次和有利成藏条件。古峰庄地区发育3组断裂:印支期断裂多为正断层,呈雁列式NWW向展布,在早白垩世开启,具有沟通油源、高效输导油气的作用;燕山期断裂在工区西部发育,呈近NS向,多为逆冲断层,构造变形强烈,不利于油藏保存;喜马拉雅期断裂为NEE向,平行分布于工区,多为正断层,在成藏后形成,调整或破坏原生油藏。断裂发育区的成藏条件为:通源断裂在成藏期开启;圈闭在成藏期和现今条件好,且位于断层面凸面脊附近(源上成藏)或凹面脊附近(源下成藏)。研究成果对于断裂系统发育区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脊 石油运聚 天环拗陷 盐池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不同类型砂岩储层物性及其孔隙成因——以天环凹陷盐池地区长9油层组为例
6
作者 张晓明 赵军辉 +5 位作者 郭龙飞 李航 陈嘉荔 狄晓磊 唐曼 曲梦绯 《非常规油气》 2023年第5期48-55,64,共9页
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背景下,深入探究不同类型砂岩物性特征及其孔隙成因对于油气高效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对不同砂岩储层进行系统分类,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中-粗粒岩屑长石砂岩、细-中粒岩屑长石... 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背景下,深入探究不同类型砂岩物性特征及其孔隙成因对于油气高效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对不同砂岩储层进行系统分类,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中-粗粒岩屑长石砂岩、细-中粒岩屑长石砂岩、细-中粒长石岩屑、不等粒岩屑长石砂岩和不等粒长石岩屑砂岩5种类型砂岩。其中前3种类型砂岩占90%以上。中-粗粒岩屑长砂岩、细-中粒岩屑长石砂岩石英和长石刚性碎屑含量高,结构成熟度高,储层物性最好,以中孔低渗、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和特低孔超低渗为主,含一定中孔中渗储层,其他3类砂岩岩屑和填隙物塑性组分含量高,为低孔特低渗、特低孔超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研究区储层孔隙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长石溶孔、少量岩屑和浊沸石溶孔,绿泥石胶结作用对成岩过程中原生孔隙的保存起到重要保护作用,长石、浊沸石溶蚀对物性起到一定改善作用。刚性矿物含量高、填隙物含量低、碎屑颗粒大以及磨圆度高是孔隙发育的主因,反之孔隙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环凹陷 长9油层组 砂岩储层 储层物性特征 孔隙成因
下载PDF
盐池地区长8和长9油层油气富集的差异性分析
7
作者 麻宇杰 吴勤博 +5 位作者 李永宗 骆高俊 陈正辉 杨琪 王婧 李霞 《非常规油气》 2023年第4期29-38,共10页
为研究构造和沉积对天环凹陷构造带盐池地区长8和长9油层油气组富集差异的控制作用,通过对研究区构造、沉积和储层特征的深入刻画,对2个油层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断层、鼻隆构造发育,断层... 为研究构造和沉积对天环凹陷构造带盐池地区长8和长9油层油气组富集差异的控制作用,通过对研究区构造、沉积和储层特征的深入刻画,对2个油层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断层、鼻隆构造发育,断层自下而上断穿延长组,主要发育于研究区东南部,其次为北部和东部;鼻隆构造多呈东西向或北东东向成排分布,具有良好继承性,是原油初次运移进入储层的优势通道。两沉积期均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储层砂体主要以主河道和分流河道为主,但两者储层砂体组合特征宏观差异明显;微观上,长8储层以致密砂岩为主体,原油富集主要受沉积相带和物性控制,河道厚度大,高孔渗区带原油富集程度高,为致密砂岩岩性油藏;长9储层以中孔、低渗-特低渗以及低孔、超低渗储层为主,整体连续性及物性较好,原油富集主要受到浮力控制。优质储层在鼻隆上倾方向和梁部配置区原油富集程度高,在两翼边部和低部位边底水活跃,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环凹陷构造带 长8和长9油层组 鼻隆与断层 储层特征 油藏特征差异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侏罗系原油油源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赵彦德 刘显阳 +3 位作者 张雪峰 张忠义 李程善 齐亚林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93,共9页
天环坳陷南段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跨西缘冲断带和天环坳陷两个构造单元,地质条件复杂。近年来针对该区侏罗系低幅度构造岩性油藏的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钻遇多口工业高产油流,但目前对侏罗系油气的来源问题仍存在不同的认识,制约了... 天环坳陷南段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跨西缘冲断带和天环坳陷两个构造单元,地质条件复杂。近年来针对该区侏罗系低幅度构造岩性油藏的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钻遇多口工业高产油流,但目前对侏罗系油气的来源问题仍存在不同的认识,制约了勘探的进一步深入。应用色谱/质谱和碳同位素等分析方法和手段,对侏罗系原油与三叠系延长组长4+5段、长6段和长7段3套烃源岩从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结合侏罗系油气成藏特征,探讨了侏罗系原油的油源。结果表明:天环坳陷南段侏罗系原油和长6段、长7段烃源岩在母源性质、沉积环境、成熟度等方面具有相近似的特征,二者具有较好的亲缘关系;区域性不整合面、裂缝成为沟通侏罗系储层与长6段、长7段油源的运移通道;侏罗系原油主要来源于长6段和长7段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分析 侏罗系原油 天环坳陷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低生烃强度区致密砂岩气形成机制——以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上古生界为例 被引量:30
9
作者 张福东 李君 +8 位作者 魏国齐 刘新社 国建英 李剑 范立勇 佘源琦 关辉 杨慎 邵丽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1,共9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上古生界生烃强度较低、气水分布关系复杂的问题,对低生烃强度区致密砂岩气形成主控因素与分布规律开展研究。通过二维成藏物理模拟实验、储集层微观孔喉含气性系统分析及典型气藏解剖,建立了注气压力、储...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上古生界生烃强度较低、气水分布关系复杂的问题,对低生烃强度区致密砂岩气形成主控因素与分布规律开展研究。通过二维成藏物理模拟实验、储集层微观孔喉含气性系统分析及典型气藏解剖,建立了注气压力、储集层物性、生气下限等综合评价模型,明确了低生烃强度区致密气形成主要特征:(1)埋深小于3 000 m,生烃强度达(7~10)×10~8 m^3/km^2即可实现有效充注;(2)致密砂岩层规模性发育有利于聚集致密气;(3)储集层物性差异控藏,储集层物性较好的砂体,砂带中心区域局部高点富集天然气,而物性较差砂体整体含气,但含气丰度普遍较低。结合天环坳陷北段气藏解剖,提出低生烃强度区"生烃压力长期充注、规模致密砂层聚气、储集层物性差异控藏、局部甜点富集"形成机制及平面呈不连续"片状"分布的规律。天环坳陷北段致密砂岩气拓展勘探实践较好地证实了这一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天环坳陷 生烃强度 致密砂岩气 形成机制 分布规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迁移演化与坳陷西翼油气成藏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相博 刘化清 +6 位作者 陈启林 郭彦如 完颜容 魏立花 冯明 廖建波 马玉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90-499,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陆上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为研究对象,以地震反射资料为基础,主要采用地震剖面"层拉平"与"平衡剖面恢复"等技术手段,对天环坳陷形成与迁移演化历史进行了动态分析。研...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陆上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为研究对象,以地震反射资料为基础,主要采用地震剖面"层拉平"与"平衡剖面恢复"等技术手段,对天环坳陷形成与迁移演化历史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天环坳陷最早形成于晚侏罗世,后期由于受燕山晚期及喜马拉雅山期构造运动影响,坳陷核部逐渐向东迁移至现今位置,前后累计迁移距离约30 km;2)当坳陷核部向东迁移至有效烃源岩范围附近时,原先已形成的油气藏发生重新调整,油气向坳陷西翼高部位运移、聚集,从而形成了次生构造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天环坳陷 构造演化 油气成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长8储层致密成因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广林 马爽 +3 位作者 邵晓州 周新平 郭正权 王亚玲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45,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与姬塬地区同属西北沉积体系,且比姬塬地区更靠近物源区,但是该区长8储层物性较姬塬地区的差。利用薄片观察、粒度和地层水分析、成像测井等资料,分析天环坳陷北段与姬塬地区长8储层成岩环境的差异性。结果表明...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与姬塬地区同属西北沉积体系,且比姬塬地区更靠近物源区,但是该区长8储层物性较姬塬地区的差。利用薄片观察、粒度和地层水分析、成像测井等资料,分析天环坳陷北段与姬塬地区长8储层成岩环境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自晚侏罗系以来,天环北段处于天环坳陷最低部位,压实作用强烈;研究区临近构造活动带,裂缝发育,目的层流体封闭性差,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砂岩和泥岩流体交换作用强,成岩反应消耗的离子不断得到补充,导致铁方解石、高岭石胶结严重;强烈的压实和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的主要原因。该研究结果对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开发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环坳陷北段 长8储层 储层致密 压实作用 胶结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岩心磁组构分析古水流方向的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邓秀芹 刘新社 +2 位作者 惠潇 郭正权 黄锦绣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6-900,共5页
目的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环拗陷南段延长组开展磁组构古水流研究。方法通过测量岩心样品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磁组构特征,结合矿物岩石学特征综合开展岩心古水流方向判识。结果延长组碎屑岩的古水流方向为NE—SW,NW—SE和NS向,分别代表... 目的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环拗陷南段延长组开展磁组构古水流研究。方法通过测量岩心样品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磁组构特征,结合矿物岩石学特征综合开展岩心古水流方向判识。结果延长组碎屑岩的古水流方向为NE—SW,NW—SE和NS向,分别代表西南、西北和北部3个方向的物质供给。结论磁组构分析古水流方向与轻重矿物组合法判断的物源方向一致,表明应用磁组构分析钻井岩心古水流方向的方法是可行、可靠的,利用磁组构分析方法恢复古水流方向,判识物源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组构 磁化率各向异性 古水流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拗陷 钻井岩心
下载PDF
红河油田长_8致密油成藏机理及“甜点”模式 被引量:15
13
作者 梁承春 刘小虎 +2 位作者 林清申 杨帆 吉园园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30,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_8油层组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程度低,与盆地中部、北部同类油藏相比,勘探开发效果较差。为了分析其原因,通过对"生、储、盖、运、圈、保"等成藏条件的研究,结合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和油田开发动态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_8油层组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程度低,与盆地中部、北部同类油藏相比,勘探开发效果较差。为了分析其原因,通过对"生、储、盖、运、圈、保"等成藏条件的研究,结合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和油田开发动态分析认为,中期成熟油在生烃超压驱动下,向下连续充注进入同期致密化的邻近砂体,形成低丰度致密砂岩岩性油藏,油水基本不分异,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运动产生了多组断裂,改造调整了原生油藏,原油在局部浮力驱动下沿高角度裂缝进行垂向、侧向运移调整,直至上倾方向裂缝消失或闭合,聚集形成较高丰度次生油藏。建立了长_8油层组7种次生油藏"甜点"模式,明确了盆缘构造区致密砂岩构造-岩性复合油藏的勘探和开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成藏机理 “甜点”模式 长8油层组 天环拗陷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北段白云岩体成因及储集性能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振宏 杨永恒 郑聪斌 《海相油气地质》 2005年第3期19-24,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天环北段白云岩体总面积约1×104km2,最大厚度431m。马家沟组中每个地层段均不同程度地发育有白云岩。富晶间孔的粉细晶白云岩及其充填物中Fe、Mn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碳酸盐岩,而Sr含量平均值低于其它碳酸盐矿物。δ18...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天环北段白云岩体总面积约1×104km2,最大厚度431m。马家沟组中每个地层段均不同程度地发育有白云岩。富晶间孔的粉细晶白云岩及其充填物中Fe、Mn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碳酸盐岩,而Sr含量平均值低于其它碳酸盐矿物。δ18O的值出现较大负值,并且跨度较大,说明白云岩体的成因并非单一模式。据碳氧同位素值计算的古盐度指数均小于120,说明在白云岩形成期间有淡水的加入。该白云岩体的成因应具有双重因素,即早期的混合水成因和晚期的热水成因。据推测:热水成因白云岩约占60%,混合水成因白云岩约占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纪 白云岩 岩石成因 矿物分析 储集性能 天环坳陷 鄂尔多斯盆地 岩体成因 热水成因 碳酸盐矿物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部微小断层的成因机制与控藏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永涛 刘池洋 +2 位作者 赵俊峰 黄雷 宋旭阳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2-940,共19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作为南北构造带的一部分,不仅是研究该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气成藏的重要窗口,也是探讨中生代特提斯洋关闭、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的热点地区。本文将盆地西缘中部及以东的新生界覆盖区作为一个整体,利用二维和三维地震...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作为南北构造带的一部分,不仅是研究该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气成藏的重要窗口,也是探讨中生代特提斯洋关闭、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的热点地区。本文将盆地西缘中部及以东的新生界覆盖区作为一个整体,利用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在天环坳陷中生界发现大量微小断层。地震解释表明:地震剖面上,微小断层具有正、逆断层并存,切穿层位差异大,与挤压褶皱相伴生的特点;平面上,微小断层呈北西西-南东东向规律性展布,与西部前缘带的大型断层共同构成扫帚状展布的断层发育带。晚侏罗世燕山运动主幕,南南西-北北东向的构造挤压应力南南向北传递,由于受东西向横向构造转换带的阻挡,在本区产生压扭作用,微小断层的形成受此压扭作用控制。微小断层形成后,主要经历了早白垩世伸展作用和晚白垩世-至今的后期改造。依据断层切穿的层位及改造阶段,将微小断层划分为3个期次,井震联合分析认为:Ⅰ期断层主要改善了延长组致密储层的物性,一般在延长组内部成藏;Ⅱ期断层主要促进了石油的运移,在延长组和延安组均能成藏;Ⅲ期断层对早期油藏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断层 演化期次 后期改造 油气成藏 鄂尔多斯盆地 天环坳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拗陷南段水文地质特征与油藏富集规律 被引量:9
16
作者 惠潇 田永强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78-282,共5页
从油田水文地质的角度,在鄂尔多斯盆地天环拗陷南段开展了流体运移和油藏保存条件及富集规律的研究。受断层、古河侵蚀等作用影响,地层水从拗陷中心向两侧运移;地层水矿化度和氯离子质量浓度的分析表明:延长组地层封闭性好于延安组地层... 从油田水文地质的角度,在鄂尔多斯盆地天环拗陷南段开展了流体运移和油藏保存条件及富集规律的研究。受断层、古河侵蚀等作用影响,地层水从拗陷中心向两侧运移;地层水矿化度和氯离子质量浓度的分析表明:延长组地层封闭性好于延安组地层;油田水高矿化度、低还原系数区地层封闭性好,为石油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环拗陷 水文地质 油藏富集规律 油田水
下载PDF
天环凹陷北部上古生界气水分布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怀厂 任德生 +1 位作者 候云东 张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2-36,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凹陷北部地区上古生界气水分布规律十分复杂,主要表现为平面上无统一的气水界面,剖面上气水多层叠置。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该区岩心、构造裂缝观察和显微裂缝观测及构造沉积微相、输导体系、气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的研...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凹陷北部地区上古生界气水分布规律十分复杂,主要表现为平面上无统一的气水界面,剖面上气水多层叠置。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该区岩心、构造裂缝观察和显微裂缝观测及构造沉积微相、输导体系、气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的研究,配合地应力与流体势、构造裂缝预测等技术手段,明确了研究区气水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建立了该区天然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天然气常富集在地应力相对低值区、构造裂缝密度高值区、分流河道主河道及微幅构造的高部位;水体主要富存于分流河道边部、河道底部及微幅构造低部位;沉积微相类型、裂缝类型及发育程度、地应力的相对高低及微幅构造,是天环凹陷北部上古生界气水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天环凹陷下一步天然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构造裂缝 气水分布 上古生界 天环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北段奥陶系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大兴 吴兴宁 +3 位作者 孙六一 于洲 丁振纯 吴东旭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岩心及薄片观察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北段奥陶系桌子山组和克里摩里组广泛发育白云岩储层,储层岩性主要为晶粒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且属于埋藏白云岩化成因,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晶间孔、晶间溶孔以及非组构选择性溶蚀孔洞和溶缝。... 岩心及薄片观察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北段奥陶系桌子山组和克里摩里组广泛发育白云岩储层,储层岩性主要为晶粒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且属于埋藏白云岩化成因,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晶间孔、晶间溶孔以及非组构选择性溶蚀孔洞和溶缝。成岩-孔隙演化分析表明,研究区白云岩储层主要由埋藏云化作用、表生岩溶作用和埋藏岩溶作用形成,且优质储层分布受岩相、白云岩厚度、岩溶古地貌及断裂等控制。克里摩里组白云岩储层主要分布于克里摩里组剥蚀线与铁克苏庙—马家滩一线地区,桌子山组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在中央古隆起至乌拉力克组剥蚀线之间地区。研究区生储盖层配置关系良好,具备形成大型天然气藏的有利条件,局部构造如断层遮挡和褶皱是寻找有利勘探目标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储层 储层特征 储层分布 奥陶系 天环坳陷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上古生界裂缝特征及对气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新社 任德生 +1 位作者 候云东 王怀厂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6-653,共8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上古生界裂缝的类型、成因及分布开展野外露头、岩心宏观及镜下微观裂缝的观察、描述与测量,并结合成像测井分析等资料,明确构造裂缝系统对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证实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部地区上古...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上古生界裂缝的类型、成因及分布开展野外露头、岩心宏观及镜下微观裂缝的观察、描述与测量,并结合成像测井分析等资料,明确构造裂缝系统对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证实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部地区上古生界地层发育了不同组系、规模、力学性质及不同产状的构造裂缝系统,构造裂缝系统是研究区天然气发生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构造裂缝发育的差异性对气水分布起到了一定的调整作用,是导致研究区气、水分布复杂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天环坳陷 构造裂缝 成像测井 气水分布
下载PDF
天环坳陷页岩气井井壁失稳机理及防塌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矿生 欧阳勇 +3 位作者 谢江锋 陈志勇 黄胜铭 黄维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9期12791-12799,共9页
针对天环坳陷构造区块泥页岩地层井壁失稳问题,通过复杂地层矿物组成、微观构造、理化性质以及三轴应力实验综合分析,提出了“封堵+润滑”的双效协同井壁防塌对策。泥页岩微裂缝、微孔隙发育,地层岩样易水化膨胀以及岩心表面亲水性较差... 针对天环坳陷构造区块泥页岩地层井壁失稳问题,通过复杂地层矿物组成、微观构造、理化性质以及三轴应力实验综合分析,提出了“封堵+润滑”的双效协同井壁防塌对策。泥页岩微裂缝、微孔隙发育,地层岩样易水化膨胀以及岩心表面亲水性较差是造成井壁失稳最主要的原因。通过加强地层封堵能力和降低水平段摩阻,可达到稳定井壁的目的。所构建的高效防塌钻井液体系抗NaCl能力为10%,抗CaCl_(2)能力为1.0%,抗劣土能力为10%,回收率为99.6%,对80~100目砂床侵入深度为8.4 mm,较现场水基钻井液渗透性封堵性能有明显提升,能够封住200μm和400μm模拟裂缝,承压能力达到5 MPa,抑制水化分散能力和裂缝性封堵能力优良。在现场应用过程中,水平段的平均井径扩大率低于6%,平均钻速达到4.7 m/h,钻井液体系的静滤失量控制在5 mL以下,在润滑防塌、井眼净化及储层保护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防塌钻井液体系有效解决了天环坳陷构造区块钻井过程中出现的井壁失稳问题,节约了钻井成本,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环坳陷 井壁失稳 防塌钻井液 抑制封堵 润滑防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