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leosalinity in the Tianluoshan site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emudu culture and its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被引量:4
1
作者 LI Minglin MO Duowen +2 位作者 MAO Longjiang SUN Guoping ZHOU Kunsh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0年第3期441-454,共14页
Paleosalinity records of the Tianluoshan site are derived from measurations data of clay mineral, boron, strontium, barium, after field sampling in three profiles of the Tianluoshan site. The relative sea level change... Paleosalinity records of the Tianluoshan site are derived from measurations data of clay mineral, boron, strontium, barium, after field sampling in three profiles of the Tianluoshan site. The relative sea level changes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lab results. The record indicates that the region where the Tianluoshan site located has witnessed at least three times of relative sea level high-stand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Hemudu period.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es, this paper also focuses on discussing several environmental elements,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human activitie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emudu culture comprehens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tianluoshan site the Hemudu culture PALEOSALINITY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relative sea level
下载PDF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古人类活动的环境背景分析——植硅体、硅藻等化石证据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淑云 莫多闻 +4 位作者 孙国平 史辰羲 李明霖 郑云飞 毛龙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6-334,共9页
长江中下游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期气候环境变化、古人类活动和文化演化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是河姆渡早期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章通过对田螺山遗址剖面植硅体、硅藻... 长江中下游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期气候环境变化、古人类活动和文化演化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是河姆渡早期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章通过对田螺山遗址剖面植硅体、硅藻和炭屑等的分析,探讨了田螺山遗址河姆渡文化早期的原始农业和古人类活动的文化环境背景。7000~6600cal.aB.P.期间,植硅体和炭屑含量较低,淡水-半咸水硅藻丰富,推测为淡水或泻湖沉积环境,受海水影响较小;从6600cal.aB.P,开始,水稻植硅体和炭屑含量增加说明田螺山先人已经开始大量种植水稻;晚期(约6000cal.aB.P.后)海绵骨针和硅藻海水种含量的增长说明该时期田螺山地区明显受到海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姆渡文化早期,田螺山地区就已经开始水稻栽培,原始农业形态基本是以稻作农业为主;田螺山遗址河姆渡文化之前和之后都可能存在相对海面较高或受海水影响的时期,其与河姆渡文化在田螺山地区兴起与消失有着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螺山遗址 浙江余姚 植硅体 硅藻 水稻栽培 相对海面
下载PDF
浙江田螺山遗址古盐度及其环境背景同河姆渡文化演化的关系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明霖 莫多闻 +2 位作者 孙国平 周昆叔 毛龙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07-816,共10页
通过对浙江田螺山遗址剖面进行野外采样,实验室测定粘土矿物的种类、含量,以及地球化学元素硼、锶、钡的含量,恢复沉积物的古盐度,探讨田螺山遗址的相对海面变化,认为河姆渡文化层之前、之中、之后都存在相对海面较高的时期。综合多种... 通过对浙江田螺山遗址剖面进行野外采样,实验室测定粘土矿物的种类、含量,以及地球化学元素硼、锶、钡的含量,恢复沉积物的古盐度,探讨田螺山遗址的相对海面变化,认为河姆渡文化层之前、之中、之后都存在相对海面较高的时期。综合多种环境要素并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田螺山地区的环境背景特点及其同古代人类活动、河姆渡文化发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螺山遗址 河姆渡文化 古盐度 环境背景 相对海面
下载PDF
全新世以来浙江余姚河姆渡—田螺山遗址的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 被引量:12
4
作者 郑丽波 郝秀东 +5 位作者 禚彬 柳云龙 王小龙 朱立新 余新波 张甬江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9-894,共16页
通过对浙江余姚河姆渡—田螺山遗址附近的HMD1501和HMD1502两个钻孔的微体古生物学研究,揭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植被演变、气候变化、海平面变迁及人类活动。孢粉、海相沟鞭藻、淡水藻类及有孔虫内衬的记录表明:(1)在早全新世(对... 通过对浙江余姚河姆渡—田螺山遗址附近的HMD1501和HMD1502两个钻孔的微体古生物学研究,揭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植被演变、气候变化、海平面变迁及人类活动。孢粉、海相沟鞭藻、淡水藻类及有孔虫内衬的记录表明:(1)在早全新世(对应于镇海组下部),植被群落属于常绿阔叶和针叶混交林,气候温暖潮湿,研究区属于海侵阶段。(2)在中全新世(对应于镇海组中部),植被群落虽仍为针阔叶混交林,但气候转为温和湿润,研究区仍属于海侵阶段。(3)由于人类活动的进一步加剧,在晚全新世(对应于镇海组上部)的植被群落中草地的面积也随之扩大,并在滨海地区开始有一些以莎草科为主的沼泽地形成,植被群落属于针阔叶混交林—草地,气候更加凉爽干燥,研究区转为海退阶段。(4)在~7235—3327 cal.yr B.P.期间,草本花粉的含量激增,特别是一些粒径不小于35μm的禾本科栽培作物花粉的含量增加,说明此时人类活动开始增强,河姆渡—田螺山遗址附近出现较多的水稻种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全新世 田螺山遗址 古环境演变 人类活动
下载PDF
早期农业聚落的野生食物资源域研究——以长江下游和中原地区为例 被引量:40
5
作者 秦岭 傅稻镰 张海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5-261,共17页
遗址资源域分析(Site Catchment Analysis)已被广泛应用于对史前经济和人类行为模式的研究中,有别于西方普遍采用的"遗址外"(off-site)研究模式,本文提倡一种以"遗址内"(on-site)为核心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遗址所... 遗址资源域分析(Site Catchment Analysis)已被广泛应用于对史前经济和人类行为模式的研究中,有别于西方普遍采用的"遗址外"(off-site)研究模式,本文提倡一种以"遗址内"(on-site)为核心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遗址所见大植物遗存,结合古环境研究成果,模拟复原当时的植被分布,进而讨论遗址资源域及其反映的生业经济特点。第一个案例是长江下游的田螺山遗址,属于河姆渡文化(6900~6500cal.aB.P.),分析表明:早期的水稻栽培活动是长期伴生于采集经济模式中的;当时的采集经济具有广域性、专门性、季节性和强调储存性等特点;这一时期聚落的选址会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在步行一天的活动半径便可获得大部分植物资源,但也有一些资源分布于12小时半径之外,必须短期露营(可能与狩猎同时进行)方可获取。第二个案例是中原地区的颍河上游,分析以袁桥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聚落(6000cal.aB.P.):尽管2~3小时的步行范围内就有条件获取各类野生植物资源,仰韶文化时期的生业活动已经集中在更小空间范围内的作物栽培上。遗址资源域缩小、对小范围景观进行改造、聚落间产生土地分配和资源共享等社会关系问题——这些构成了农业聚落资源域的一般特点。比较两个案例,农业聚落的产生可以看作是一种景观环境上发生的变化。遗址资源域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早期农业社会的产生、发展及不同生业社会与周边景观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资源域分析 田螺山 颍河上游 农业经济 采集经济 生业经济
下载PDF
河姆渡早期文化发展间断原因新考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宗尧 余国春 +2 位作者 董学发 骆丁 宋明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0-558,共9页
通过对浙江余姚市田螺山遗址剖面系统采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地层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地层对比、古地磁、孢粉与微古分析、14C测年等手段,认为河姆渡早期文化发展中断可能是由于海啸或风暴潮灾害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田螺山遗址 河姆渡文化 地层对比 古地磁 地质灾害
下载PDF
宁波方言的绰号称谓 被引量:5
7
作者 阮桂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9-324,共6页
宁波田螺山地区相岙村的绰号使用十分广泛,全村每个成年男子都拥有一个固定的绰号,多以"名字+绰号"四字格格式出现,也有少量三字格和二字格。语义以"描摹性情"、"勾画相貌"、"生殖器名"、"... 宁波田螺山地区相岙村的绰号使用十分广泛,全村每个成年男子都拥有一个固定的绰号,多以"名字+绰号"四字格格式出现,也有少量三字格和二字格。语义以"描摹性情"、"勾画相貌"、"生殖器名"、"表述特长"或"轶事典故"为主,起用缘由受性别、地理、经济和语用限制,直接体现着该村的生产方式和从业特点,其社会文化的时代痕迹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方言 绰号 称呼 田螺山
下载PDF
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古土壤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温证聪 孙国平 +1 位作者 谢柳娟 孙永革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66-173,共8页
对浙江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发掘出土的古水稻田沉积有机质开展了详细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从地球化学角度探讨了以田螺山遗址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稻作农业发展水平以及后期稻田废弃的原因。研究结果揭示,河姆渡文化时期,先民对稻田的开... 对浙江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发掘出土的古水稻田沉积有机质开展了详细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从地球化学角度探讨了以田螺山遗址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稻作农业发展水平以及后期稻田废弃的原因。研究结果揭示,河姆渡文化时期,先民对稻田的开发管理仍处在初级阶段,以原始沼泽型为主。沉积有机质中非挺水水生植物输入指数、平均链长度和藻类输入指数显示,从河姆渡晚期至良渚晚期,田螺山先民耕作区域土壤有机质中藻类等水生生物输入增加,是一个水体逐渐加深的过程,推测生活区周边湖沼环境水体的加深可能是古水稻田废弃的直接原因,甚至有可能是导致整个遗址衰落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姆渡文化 稻作农业 古水稻田 湖沼环境 田螺山遗址
下载PDF
通过食谱分析探讨田螺山与梁王城遗址先民对渔业资源的利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施崇阳 郭怡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8-318,共11页
对渔业食用资源的利用是人类生业经济的重要方面,然而至今尚无专文介绍如何定量分析渔业食物资源在先民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本文采用利用同位素传递信号重建食谱(FRUITS)模型,以田螺山遗址与梁王城遗址已发表的先民和动植物稳定同位... 对渔业食用资源的利用是人类生业经济的重要方面,然而至今尚无专文介绍如何定量分析渔业食物资源在先民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本文采用利用同位素传递信号重建食谱(FRUITS)模型,以田螺山遗址与梁王城遗址已发表的先民和动植物稳定同位素数据为例,对先民食物结构中的多种食物资源比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梁王城遗址渔业资源在食谱中占5%~22%;田螺山遗址淡水渔业资源在食谱中占5%~20%,而海洋渔业资源在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食物资源利用 田螺山遗址 梁王城遗址 食谱模型分析
下载PDF
田螺山遗址灵芝遗存的三维重构及鉴定
10
作者 訾威 方晓阳 +2 位作者 苏润青 朱建平 孙国平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6-52,共7页
灵芝在中国古代被誉为仙药,是当代中医药考古研究的重要线索。随着考古遗址陆续发现疑似灵芝遗存,其鉴定工作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传统灵芝的鉴定依靠子实体外观鉴别和孢子观察,但古代灵芝遗存很难完整保存下来,孢子观察方法需要大量... 灵芝在中国古代被誉为仙药,是当代中医药考古研究的重要线索。随着考古遗址陆续发现疑似灵芝遗存,其鉴定工作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传统灵芝的鉴定依靠子实体外观鉴别和孢子观察,但古代灵芝遗存很难完整保存下来,孢子观察方法需要大量标准样品对比,工作量非常大。为了更加高效地鉴别出灵芝遗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研究利用显微CT成像,以田螺山遗址出土的疑似灵芝为例,对残留遗存进行了三维重构,并与当代标样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鉴别出灵芝子实体,为古代灵芝遗存的鉴别提供了新方法。与传统形貌对比方法不同,三维重构的方法不仅快捷、方便,且不受遗存外观的影响。该方法也可为其他具有特征性结构的古代植株的鉴别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起源 田螺山遗址 灵芝 CT三维重构
下载PDF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土壤植硅体AMS^(14)C测年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金和天 潘岩 +4 位作者 杨颖亮 秦岭 孙国平 郑云飞 吴小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植硅体(phytolith)是植物体细胞中非晶体二氧化硅脱水后的产物。非晶体二氧化硅的一个聚合基有活性,能够结合植物细胞中的有机碳。植物体死亡后,非晶体二氧化硅脱水,形成坚硬的硅质物,具有抗风化、抗腐蚀、耐酸的特点。植物原生的有机... 植硅体(phytolith)是植物体细胞中非晶体二氧化硅脱水后的产物。非晶体二氧化硅的一个聚合基有活性,能够结合植物细胞中的有机碳。植物体死亡后,非晶体二氧化硅脱水,形成坚硬的硅质物,具有抗风化、抗腐蚀、耐酸的特点。植物原生的有机碳被封闭在植硅体内,与外界隔绝,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利用植硅体进行^(14)C年代测定,可以得到植物体死亡的年龄。本研究采集浙江田螺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水稻田土壤样本,提取其中的植硅体,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鉴定,并利用加速器质谱对植硅体样品进行^(14)C年代测定,以期得到水稻田的使用年代;对同层位炭化植物种子也利用加速器质谱进行了^(14)C年代测定。对比结果显示,植硅体年代数据与炭化植物种子的年代在3σ误差范围内一致,植硅体年代数据的中值比炭化植物种子的年代数据中值略有偏老。可以认为植硅体的年代基本上代表了水稻田被使用的年代,植硅体测年可以作为植物年代测定的有效手段。同时,本文尝试针对本研究植硅体年代数据偏老的部分原因做了一点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 加速器质谱(AMS) 碳十四年代测定(^14C) 新石器 田螺山遗址
原文传递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室内与现场加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慧 李玉虎 +1 位作者 万俐 范陶峰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0-113,共4页
田螺山遗址是我国第一处实行原址保护和展示的南方古遗址,发掘后打破了遗址原来所处的稳定环境,导致遗址出现了一些病害。为了使得该遗址较好地保存下去,本文分析了该遗址土壤的理化性质,在此基础上,选用CB材料对该遗址土样进行了室内... 田螺山遗址是我国第一处实行原址保护和展示的南方古遗址,发掘后打破了遗址原来所处的稳定环境,导致遗址出现了一些病害。为了使得该遗址较好地保存下去,本文分析了该遗址土壤的理化性质,在此基础上,选用CB材料对该遗址土样进行了室内及现场加固试验。加固前后土样耐水性、PH值及强度等表征的对比表明,加固后的土样具有较好的耐水性,抗剪强度参数粘聚力有明显的增大,从而增加了土壤颗粒之间的粘聚力。现场小面积加固试验表明,保持了遗址原貌,渗透性好,未见表面开裂现象,同时强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螺山遗址 加固保护 CB加固材料
原文传递
浙江田螺山遗址剖面记录的水文环境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宪荣 郑洪波 +7 位作者 胡竹君 杨青 孙国平 凌光久 周友胜 成玥 曹叶婷 王平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3-976,共14页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一处保存良好的代表性遗址,为研究宁绍平原地区古环境变化及其对文化聚落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材料.本研究在田螺山遗址T005探方的西壁获取了厚达263 cm的连续地层剖面,对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岩...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一处保存良好的代表性遗址,为研究宁绍平原地区古环境变化及其对文化聚落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材料.本研究在田螺山遗址T005探方的西壁获取了厚达263 cm的连续地层剖面,对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岩性地层描述、加速器质谱(AMS)^(14)C测年、高分辨率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元素扫描、硅藻和粒度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剖面反映的环境演变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1)河姆渡第一、二期文化时期(265~211 cm,约7.0~6.5 cal ka BP),该层堆积混杂,砂含量较高,含石块及陶片,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具有海相性指示意义的Ca元素强度相对较低,优势硅藻种为淡水需氧气生种,指示了淡水的沼泽环境,受海水影响较小;(2)文化层之上为黏土质粉砂与白灰色砂互层的平行层理,与下覆文化层为不整合接触,沉积厚度达183 cm(211~28 cm),年代约4.2~4.0 cal ka BP, Ca元素强度较高,硅藻组合中优势种为咸水和半咸水种,推测该时期可能为风暴潮引起的洪水的快速沉积;(3)第三阶段(28~0 cm)为混杂堆积,含较多铁锰氧化物斑点, Ca元素强度低,硅藻主要属种为淡水附生种,可能为现代水稻田环境.本研究主要揭示了田螺山遗址7.0~6.5 cal ka BP的水文环境背景以及4.2 cal ka BP左右的事件沉积,对深入了解田螺山遗址先民生活的环境背景及区域极端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螺山遗址 洪水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硅藻
原文传递
Response of rice cultivation to fluctuating sea level during the Mid-Holocene 被引量:11
14
作者 ZHENG YunFei SUN GuoPing CHEN XueG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4期370-378,共9页
Archaeological analysis of a section of ancient rice fields at Tianluoshan for diatoms, seeds and phytoliths has shown that the highest local sea level in 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Holocene appeared before 7.0 ka BP. E... Archaeological analysis of a section of ancient rice fields at Tianluoshan for diatoms, seeds and phytoliths has shown that the highest local sea level in 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Holocene appeared before 7.0 ka BP. Entering the Mid-Holocene, as seawater regressed, a vast wetland plain appeared in the coastal area, where farmers of the Neolithic Hemudu culture cultivated rice. However, there were still several sea-level fluctuations in the Mid-Holocene, of which the biggest were from 6.4 to 6.3 ka BP and from 4.6 to 2.1 ka BP. In addition, in the period dominated by wetland grass vegetation, 6.3 to 4.6 ka BP, smaller fluctuations appar- ently pushed the coastline back on to the land. Even though the sea-level rises associated with these shoreline transgressions did not have the intensity of the highest sea level period, there still would have been profound impacts on the lives and production activities of people living in the region.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rom ancient rice fields at Tianluoshan shows that larger sea-level rise events pushed seawater onto the land and inundated large areas of rice fields, whereas weaker sea-level rise events resulted in the intrusion of seawater along rivers, causing an increase in soil salinity and a decrease in rice yields. The impact of sea-level rise on rice cultivation caused changes in local diet. In regions where rice production fell, the prevalence of gathering and hunting rose. High sea levels in the early Holocene imply that the origin of rice cultivation in the eastern coastal plain is likely to have been in small nearby mountain bas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波动 全新世中期 水稻种植 海平面上升 海水入侵 沼泽湿地 考古证据 水稻产量
原文传递
田螺山遗址出土菱角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晓蕖 孙国平 赵志军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3-107,88,共6页
田螺山遗址作为河姆渡文化的一处重要遗址,自发掘以来,其稻作农业的发展程度一直是研究热点,伴随其发掘和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得出了此阶段生业模式是基于采集渔猎,稻作农业仍为补充、且水稻尚在驯化过程中的观点。菱角的食用在河姆渡早... 田螺山遗址作为河姆渡文化的一处重要遗址,自发掘以来,其稻作农业的发展程度一直是研究热点,伴随其发掘和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得出了此阶段生业模式是基于采集渔猎,稻作农业仍为补充、且水稻尚在驯化过程中的观点。菱角的食用在河姆渡早期阶段出现了一个大幅度的减少,到河姆渡文化二期晚期阶段几乎不再在人类的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推测先民们虽同时进行野生资源的采集和水稻种植,但是其比重已经发生了变化,更多的开始依赖于早期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螺山遗址 菱角 生业模式
原文传递
河姆渡文化的渔猎策略:生物分类生境指数在动物考古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颖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2-303,共12页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6000年,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是河姆渡文化生业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对动物资源利用的研究相对较少,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考古学和动物考古学的研究需求。2...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6000年,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是河姆渡文化生业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对动物资源利用的研究相对较少,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考古学和动物考古学的研究需求。2004年开始发掘的田螺山遗址出土了大量保存状态完好的动植物遗存,为进一步讨论河姆渡文化的生业经济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田螺山遗址的动物考古研究发现这是一种渔猎采集为主的经济形态,并从空间、时间、技术和社会层面进行细致分析。本文分析了田螺山遗址2004年至2010年出土的哺乳动物和鱼类遗存,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将"生物分类生境指数"与动物考古的定量统计方法相结合,旨在从空间层面讨论河姆渡文化时期的田螺山遗址对动物资源的利用。分析结果表明,渔猎活动的空间分布得到了较为清晰的划分,其中狩猎活动主要发生在灌丛和草地生境,而湿地是主要的捕鱼地点,这三类生境均分布在遗址附近,大约步行2~4小时以内即可获得,属于日常消费资源。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湿地是田螺山生业经济的核心区域,既是乌鳢等鱼类的栖息地,菱角和芡实等植物性食物的生境,也是早期水稻种植的地点,为田螺山人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本研究为动物考古学中对生业经济的讨论提供了新的多学科整合研究方法,并对河姆渡文化时期古人对环境的开发情况提供了更详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类生境指数 生业经济 渔猎策略 动物考古 田螺山遗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