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扬子天目山盆地火山岩锆石LA-ICP-MS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德恩 张元朔 +3 位作者 高冉 李全忠 闫峻 胡顺利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4年第3期178-184,共7页
天目山盆地是下扬子江南隆起带保存较完整的中生代火山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岩性自下而上主要为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对盆地内黄尖组下段流纹岩和英安岩分别进行了锆石LA-ICP MS定年,分别获得了133.6±1.5Ma(MSWD=0.73)和135.0... 天目山盆地是下扬子江南隆起带保存较完整的中生代火山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岩性自下而上主要为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对盆地内黄尖组下段流纹岩和英安岩分别进行了锆石LA-ICP MS定年,分别获得了133.6±1.5Ma(MSWD=0.73)和135.0±2.1Ma(MSWD=0.78)的锆石U-Pb年龄,指示天目山盆地黄尖组火山岩时代为早白垩世。天目山盆地火山活动起始时间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火山活动基本一致,说明江南隆起带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早白垩世均处于强烈拉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锆石LA-ICP MS定年 天目山盆地 下扬子
下载PDF
浙西北天目山盆地火山岩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建芳 朱朝晖 +5 位作者 汪建国 蔡晓亮 刘健 汪隆武 陈小友 刘风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8-939,共22页
浙西北天目山火山喷发盆地广泛出露白垩纪下火山岩系,为大面积展布的黄尖组。火山岩相类型包括火山碎屑流相、侵出溢流相、喷溢相、爆溢相,少量空落堆积相、喷发沉积相、崩落相和潜火山岩相等。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从早到晚4个... 浙西北天目山火山喷发盆地广泛出露白垩纪下火山岩系,为大面积展布的黄尖组。火山岩相类型包括火山碎屑流相、侵出溢流相、喷溢相、爆溢相,少量空落堆积相、喷发沉积相、崩落相和潜火山岩相等。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从早到晚4个喷发韵律及次火山岩侵入时限均为早白垩世早期,分别为135.2±1.4 Ma、132.1±1.0 Ma、131.0±1.0Ma、131.0±1.0Ma和125.4±1.2Ma,其中早期火山岩喷发时限为135.2~131.0Ma,晚期次火山岩侵入时限为127.0~125.4 Ma。火山产物主体属准铝质–过铝质钾玄岩系列;早期喷发火山岩具有高SiO_2、富碱,低MgO、Sr,富集K、Th、U、Rb,亏损Ba、P、Ti、Sr、Co、Ni及强负Eu异常的特征;晚期次火山岩具有低SiO_2、中碱,高MgO、Sr,富集K、Th、U、Rb,弱亏损Ti、Co、Ni及中等负Eu异常的特征, Ba、P、Sr亏损不明显或不亏损。早期火山岩和晚期次火山岩(^(87)Sr/^(86)Sr)i值分别为0.70310~0.70751和0.70733~0.70847,ε_(Nd)(t)值分别为-6.24~-4.69和-5.07~-4.55,二阶段模式年龄分别为1.31~1.43Ga和1.30~1.33Ga,具有华南I型花岗岩特征,起源于壳幔混合型岩浆源区。区域综合对比表明,浙江及周缘白垩纪下火山岩系喷发时限为142~118 Ma,上火山岩系喷发时限为115~92 Ma。浙西北天目山盆地下火山岩系为华南早白垩世早期伸展拉张环境大规模喷发的产物,但与浙闽邻区火山岩以高钾钙碱性系列为主,少量钾玄岩系列特征有一定差别,可能与华夏地块和扬子陆块基底地壳物质不同和古老地壳物质与幔源岩浆混染程度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成因 黄尖组 白垩纪 天目山火山盆地 浙西北
下载PDF
临安地震台阵勘址与场地条件分析
3
作者 徐梦林 李俊 +3 位作者 汪贞杰 于俊谊 张明 陈军辉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年第6期75-81,共7页
介绍浙江临安地震台阵勘址工作,包括各子台位置关系、区域自然地理与气候条件,着重分析区域大地构造、地质发展史以及测试点位的基岩性质等地质条件,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分析认为选定区域适合地震台阵建设,简述台阵供电与通讯初步设... 介绍浙江临安地震台阵勘址工作,包括各子台位置关系、区域自然地理与气候条件,着重分析区域大地构造、地质发展史以及测试点位的基岩性质等地质条件,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分析认为选定区域适合地震台阵建设,简述台阵供电与通讯初步设计方案,为后期地震台阵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台阵 地震台勘选 基岩 天目山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