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南部天目山岩体特征及其钼矿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法岭 《矿产与地质》 2008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栾川-明港大断裂是华北板块与秦岭造山带的构造分界,其西部栾川一带形成了与花岗岩有关的南泥湖、上房等知名钼矿床。天目山岩体位于栾川-明港大断裂西段,具有富硅、富碱,稀土元素中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δEu负异常及微量元素(W、Sn... 栾川-明港大断裂是华北板块与秦岭造山带的构造分界,其西部栾川一带形成了与花岗岩有关的南泥湖、上房等知名钼矿床。天目山岩体位于栾川-明港大断裂西段,具有富硅、富碱,稀土元素中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δEu负异常及微量元素(W、Sn、B i、M o、B e、N b)含量高等特点,属利于成矿花岗岩。通过对岩体中钼矿物的研究,指出钼矿化的主要富集区及今后找矿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化 陆壳重熔型花岗岩 栾川-明港大断裂 天目山岩体 河南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早白垩世天目山A型花岗岩的锆石稀土元素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2
作者 卢仁 梁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76-1695,共20页
天目山正长花岗岩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北秦岭构造带及桐柏—大别造山带构造拼合地区,其岩石成因模型可为秦岭—大别造山带燕山期深部构造演化提供新的限定。它的n(^(206)Pb)/n(^(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9.2±1.7 Ma,形成于早白垩... 天目山正长花岗岩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北秦岭构造带及桐柏—大别造山带构造拼合地区,其岩石成因模型可为秦岭—大别造山带燕山期深部构造演化提供新的限定。它的n(^(206)Pb)/n(^(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9.2±1.7 Ma,形成于早白垩世。天目山花岗岩锆石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Ce和Sm正异常及明显Pr、Nd和Eu负异常(δEu值介于0.01~0.19),锆石的形成温度介于603~788℃之间,天目山锆石/熔体体系中稀土元素分配系数波动特征表明其形成中存在深部岩浆/流体混合作用。天目山花岗岩样品具有富硅、碱和贫钙、镁的特征,在SiO_2—K_2O图解中落入高钾钙碱性系列。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它们显示了明显的Rb、Th及Zr、Hf的异常峰和Sr、P、Ti的异常谷。它们的稀土总量介于106×10^(-6)~139×10^(-6)之间,(La/Yb)_N值范围是5.94~9.22,其稀土配分模式具轻稀土富集、中稀土亏损和重稀土略微富集的"V"型(海鸥型)特征,Eu负异常明显(δEu值介于0.06~0.16)。它们的10000Ga/Al值介于3.38~4.15,Nb和Ta的含量分别为63.5×10^(-6)~131×10^(-6)和3.20×10^(-6)~7.55×10^(-6)(Nb/Ta值介于17.3~22.9),天目山花岗岩属于A型花岗岩中富Nb的A1亚类。天目山花岗岩部分熔融源区位于角闪岩相,源区残余相主要为角闪石和斜长石且无石榴子石残余。天目山花岗岩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它是早白垩世~130 Ma桐柏山三合店—鸡公山区域岩石圈拆沉作用的岩浆响应,幔源富Nb岩浆/流体因此得以快速释放,上侵途中混合活化壳源岩浆/流体库之后就位固结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山正长花岗岩 A型花岗岩 岩浆/流体混合 岩石圈拆沉 华北克拉通南缘
下载PDF
天目山3种类型森林的叶凋落量及动态特征
3
作者 丁山 宋思婧 +3 位作者 庞春梅 王通 郑枭 余树全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9-26,共8页
为了解天目山森林的落叶规律,本文采用凋落物收集法,比较天目山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年叶凋落量、叶凋落量动态和主要树种的落叶节律,分析其与森林林分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天目山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 为了解天目山森林的落叶规律,本文采用凋落物收集法,比较天目山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年叶凋落量、叶凋落量动态和主要树种的落叶节律,分析其与森林林分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天目山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年叶凋落量分别为4219.49 kg·hm^(-2)、4591.58 kg·hm^(-2)和4262.13 kg·hm^(-2);3种森林的叶凋落量月动态均表现为双峰型,且变化趋势相似,第一个凋落高峰均出现在10月,第二个峰值均在次年4月。(2)3种森林内主要树种落叶节律可分为单峰型、双峰型和不规则型,不同树种的落叶高峰期存在差异。(3)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叶凋落量与树种总断面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常绿落叶阔叶林优势树种叶凋落量与树种密度、树高、树冠面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落叶阔叶林优势树种叶凋落量与树种总断面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天目山森林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也为区域及全国尺度上的凋落量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山 森林类型 叶凋落量 凋落动态 林分特征
下载PDF
天目山岩体钼矿化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4
作者 芦霞 简庆伟 +1 位作者 曹伟 禹超业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3期418-423,共6页
天目山岩体形成于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褶皱系的衔接处,位于我国著名的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东段。通过对该区岩性参数及成岩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作者认为其该区钼矿的形成与燕山晚期侵入的天目山超单元花岗岩体有直接的成生因联系... 天目山岩体形成于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褶皱系的衔接处,位于我国著名的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东段。通过对该区岩性参数及成岩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作者认为其该区钼矿的形成与燕山晚期侵入的天目山超单元花岗岩体有直接的成生因联系,分析了该区岩体特征,异常元素分布特征,成矿物质来源,以期为矿山评价或对寻找同类矿床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山岩体 斑岩型 成矿母岩 壳幔重熔
下载PDF
试论西周时期江淮东部地区天目山类型
5
作者 郝奕翾 何晓琳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8-118,共11页
江淮东部地区在西周时期的陶器以素面器为主,器物组合以鬲、盆、罐、豆、钵为主,依据典型遗址可以命名为“天目山类型”。天目山类型自西周早期延续至春秋早期,文化内涵大致稳定,各类文化因素在不同时段有着动态的变化。这一支考古学文... 江淮东部地区在西周时期的陶器以素面器为主,器物组合以鬲、盆、罐、豆、钵为主,依据典型遗址可以命名为“天目山类型”。天目山类型自西周早期延续至春秋早期,文化内涵大致稳定,各类文化因素在不同时段有着动态的变化。这一支考古学文化与周边各考古学文化有着长期密切的接触,其分布范围向西抵达滁河流域,北界大体接近淮河干流,东临黄海海岸,南抵长江,是西周时期南北文化交流的一条重要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东部地区 西周时期 天目山类型 文化因素分析 素面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