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绸之路天山廊道中段晚全新世环境与古代文明协同演化
1
作者 姚付龙 苏展艺 +2 位作者 夏倩倩 胡晓峰 唐国乾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189,共10页
天山廊道古环境变迁与古文明演进的耦合关系是丝绸之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演化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巴音布鲁克湿地泥炭沉积剖面,以花粉作为古气候代用指标,结合花粉主成分分析结果、考古资料,揭示了天山廊道中段晚全新世植被演... 天山廊道古环境变迁与古文明演进的耦合关系是丝绸之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演化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巴音布鲁克湿地泥炭沉积剖面,以花粉作为古气候代用指标,结合花粉主成分分析结果、考古资料,揭示了天山廊道中段晚全新世植被演替历史、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青铜时期(3877~2697 cal.aBP),花粉组合以荒漠植被为主,PCA轴1得分偏正,PCA轴2得分偏负,气候以冷干为主。人类活动集中于开都河、孔雀河流域。②早期铁器时代至秦汉时期(2697~1756 cal.aBP),荒漠植被花粉含量下降,桦木属(Betula)优势凸显,禾本科(Poaceae)稳中有增,PCA得分与青铜时期相反,气候转变为暖湿。人工驯化类禾本科花粉频现,早期种植业在沙漠边缘绿洲兴起,人类活动中心向西移至轮台县一带。③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十国时期(1756~850 cal.aBP),莎草科(Cyperaceae)、禾本科、云杉属(Picea)花粉含量均增加并达到剖面峰值,湿度变大,进入冷湿期,良好的自然条件使沙漠边缘发育了大片绿洲。人工驯化类禾本科花粉稳定增长,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稳定的物质资料,人类活动中心转移至库车河、渭干河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气候 人类活动 协同演化 天山廊道
下载PDF
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以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国段为例 被引量:54
2
作者 任唤麟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60-1568,共9页
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是一类特殊的旅游资源。基于其特殊性,以其各遗产点的价值评价作为整个遗产的价值评价;借助层次分析法、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通过设定评分标准与评价等级,构建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模型;实证分析认... 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是一类特殊的旅游资源。基于其特殊性,以其各遗产点的价值评价作为整个遗产的价值评价;借助层次分析法、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通过设定评分标准与评价等级,构建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模型;实证分析认为提出的方法与模型能较准确地评价资源价值,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国段各遗产点价值均在优良等级及以上,其中27.3%为五级(特品级)资源,59.1%为四级资源,13.6%为三级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应采取领先开发或重点开发、分区开发及加强遗产点历史文化挖掘与宣传普及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 价值评价 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场地发展的特殊性及契机 被引量:25
3
作者 武杰 庞辉 王欢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2-75,共4页
根据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场地现状的调查,认为"有用论"和"无用论"之争、区域发展的个性化、衡量标准的难统一、一场多用的普遍性、需求与供给的城乡不平衡性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场地发展的特殊性表... 根据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场地现状的调查,认为"有用论"和"无用论"之争、区域发展的个性化、衡量标准的难统一、一场多用的普遍性、需求与供给的城乡不平衡性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场地发展的特殊性表现。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场地的发展应该把握"环天山万里体育长廊工程"全面实施的良好机遇,鼓励区域发展的个性化,加大现有场地的开发和运用的力度,转变观念将发展的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场地 环天山万里体育长廊工程 新疆
下载PDF
区域之间的“接点”:界限逾越与空间重构——以河西走廊与东天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建宗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82,共9页
历史上北方边疆地区的界限并没有阻断两边民众之间的交流,反而加速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其中的贸易是促进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商业贸易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边疆贸易城市,它们既是关卡也是榷场,充当了过渡地带区域之间的"接点"。明... 历史上北方边疆地区的界限并没有阻断两边民众之间的交流,反而加速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其中的贸易是促进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商业贸易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边疆贸易城市,它们既是关卡也是榷场,充当了过渡地带区域之间的"接点"。明清以来河西走廊与东天山地区之间出现过长城、嘉峪关等人为设置的界限,然而族群流动还是超越了界限,改变了空间结构。这两个地区的城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还形成了商业贸易的城市集群,使东天山地区-河西走廊西段这一过渡地带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 嘉峪关 城市集群 河西走廊 东天山地区
下载PDF
清代新疆交通史的开拓创新之作——读王启明著《天山廊道:清代天山道路交通与驿传研究》
5
作者 赵卫宾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98-101,共4页
《天山廊道:清代天山道路交通与驿传研究》是一部清代新疆交通史的开拓创新之作。作为学界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清代天山道路交通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研究选题、研究内容、研究资料等方面存在诸多创新之处。宏观叙事与细部研究相... 《天山廊道:清代天山道路交通与驿传研究》是一部清代新疆交通史的开拓创新之作。作为学界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清代天山道路交通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研究选题、研究内容、研究资料等方面存在诸多创新之处。宏观叙事与细部研究相结合,丰富翔实的史料与直观形象的图表相辅相成,扎实的文献功底与实地考察经验相佐证,是该书的突出特点。该书在章节结构安排、史料内容提炼和个别字句使用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在研究内容上还有一定的拓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廊道 新疆 交通 清代
下载PDF
1761—1780年极端气候事件影响下的天山北麓移民活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屹凯 张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89,共6页
以1761—1780年新疆天山北麓的移民活动为研究对象,讨论移民政策、移民高潮与移民迁出地极端气候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761—1780年间有3次移民高潮,分别发生在1764—1766年、1772—1773年和1777—1780年。1761—1780年,天山北麓... 以1761—1780年新疆天山北麓的移民活动为研究对象,讨论移民政策、移民高潮与移民迁出地极端气候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761—1780年间有3次移民高潮,分别发生在1764—1766年、1772—1773年和1777—1780年。1761—1780年,天山北麓的移民政策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1763—1765年、1771年、1775—1778年移民迁出地——河西走廊发生了3次极端干旱事件,揭示1761—1780年的3次移民高潮受极端干旱事件的驱动,且移民高潮的出现滞后迁出地极端干旱事件1~2年。第3次干旱推动了第3次移民高潮的出现,使得当时的清政府于1780年转变了移民政策。1775—1780年河西走廊极端干旱事件—天山北麓移民高潮—政府移民政策转变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成的气候变化-社会响应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事件 天山北麓 移民 政策转变 河西走廊
下载PDF
天山廊道交通视域下的唐代轮台地望考
7
作者 张安福 牛齐培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1,214,共11页
唐代天山北麓轮台城遗址的具体位置学界多有争论。唐代轮台附近通道主要有天山北麓廊道的“碎叶道”、穿越天山的“白水涧道”和从今天乌鲁木齐河进入“天山内部廊道”。从贸易交通和税收的角度考察,轮台应该控制“碎叶道”“白水涧道... 唐代天山北麓轮台城遗址的具体位置学界多有争论。唐代轮台附近通道主要有天山北麓廊道的“碎叶道”、穿越天山的“白水涧道”和从今天乌鲁木齐河进入“天山内部廊道”。从贸易交通和税收的角度考察,轮台应该控制“碎叶道”“白水涧道”和进出天山的“天山内部廊道”;从军事交通看,轮台以东与庭州、西州组成东天山联防体系,以西与焉者、龟兹又形成中天山军防体系,是东、中天山的协防中心。轮台应处于集贸易、税收、军防优势于一体的地域,今乌鲁木齐南部的乌拉泊古城应是唐代轮台城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轮台遗址 交通区位 天山内部廊道
原文传递
全球史视域下唐代“长安-天山廊道”的形成
8
作者 黄达远 孔令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1,183,共12页
通过对“关中-七河”沿线跨区域交流的讨论,探讨唐代“长安-天山廊道”形成与贯通原因,从全球史的视角出发,超越了近代早期“欧洲中心观”下的民族国家史学范式以及“农耕-游牧”对立的二元观。研究指出,认识唐朝与中亚的关系,要从“中... 通过对“关中-七河”沿线跨区域交流的讨论,探讨唐代“长安-天山廊道”形成与贯通原因,从全球史的视角出发,超越了近代早期“欧洲中心观”下的民族国家史学范式以及“农耕-游牧”对立的二元观。研究指出,认识唐朝与中亚的关系,要从“中原-游牧-绿洲(粟特)”地缘关系中发掘城镇带的形成机制及其对走廊的支撑作用,由此重新认识和丰富“中国与周边”作为区域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长安-天山廊道” 跨区域交流 新北道 “外族盛衰之连环性”
下载PDF
“敦煌、祁连间”究竟在何处?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建新 王茜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38,167,共13页
对于古代月氏人西迁之前的故乡“敦煌、祁连间”的区位,长期以来的主流观点认为是在河西走廊西部。本文通过对文献记载的汉武帝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攻匈奴的进军目标、路线、过程和结果的再次探讨,结合对出土文献资料、环境资料... 对于古代月氏人西迁之前的故乡“敦煌、祁连间”的区位,长期以来的主流观点认为是在河西走廊西部。本文通过对文献记载的汉武帝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攻匈奴的进军目标、路线、过程和结果的再次探讨,结合对出土文献资料、环境资料和考古资料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今祁连山并非汉祁连山,汉代的祁连山应为东天山,月氏故乡不可能在河西走廊西部,应在以东天山为中心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氏 祁连 敦煌 河西走廊 东天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