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LOCENE SALINE SEDIMENTARY RECORD IN TIBETAN DONG CO(LAKE) AND ITS SIGNIFICANCE ON PALAEOCLIMATE 被引量:5
1
作者 Wei Lejun 1,2 ,Zheng Mianping 2,3 2.Open Laboratory of Saline Lake Resources &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37,China 3.Institute of Min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378-378,共1页
Based on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study of Holocene borax\|bearing mirabilite beds of Dong Co(lake) two sections, DZ01 and DZ02, in the center of North\|Tibetan Plateau,combined with dating of 14 C, applied the... Based on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study of Holocene borax\|bearing mirabilite beds of Dong Co(lake) two sections, DZ01 and DZ02, in the center of North\|Tibetan Plateau,combined with dating of 14 C, applied theory and method of comparative salinology, 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palaeoclimate framework of Dong Co during early\|middle Holocene, and reckoned the range of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Furthermore, after completing regional analogue, discovered that the palaeoclimate environment is fully comparative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synchronous lake\|water retreating trace of Zhaduixiong spits in Zabuye Lake basin, with palaeoclimate changes recorded by pollen in adjacent Zabuye Lake, with Holocene plaeoclimate environment indicated by drilling\|hole in Bangong Co,with palaeoclimate significance traced by δ 18 O value in Qinghai Lake and Siling Co and with the palaeoclimate framework during the 5th Level Arid (Salinization) Extension Period of Quaternary arid center of West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ng CO tibet HOLOCENE SEDIMENTARY record PALAEOCLIMATE change s
下载PDF
Record on History Traversed by Both Tibet And the Motherland──Speech at the Distribution Ceremony of Full-Length Pictorial 'Treasures'
2
作者 NGAPOI NGAWANG JIGMEI 《China's Tibet》 1999年第3期3-6,共4页
关键词 record on History Traversed by Both tibet And the Motherland Speech at the Distribution Ceremony of Full-Length Pictorial
下载PDF
马先蒿属一中国新记录种——陈塘马先蒿
3
作者 陈灵灵 杨家鑫 +3 位作者 江慧 廖苗 蔡秀珍 胡光万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于西藏喜马拉雅南坡的陈塘沟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发现一种在《中国植物志》中未记录的马先蒿属(Pedicularis)植物。通过文献查阅和详细的形态学比较,确定其为中国新记录种Pedicularis tamurensis T.Yamaz.,为其新拟中文名称:陈塘... 于西藏喜马拉雅南坡的陈塘沟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发现一种在《中国植物志》中未记录的马先蒿属(Pedicularis)植物。通过文献查阅和详细的形态学比较,确定其为中国新记录种Pedicularis tamurensis T.Yamaz.,为其新拟中文名称:陈塘马先蒿。该种以前仅发现于尼泊尔,现也发现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此新记录种生长于海拔约2900 m的冷杉(Abies fabri(Mast.)Craib)林下,与光唇马先蒿(Pedicularis fletcheri P.C.Tsoong)相似,主要识别特征为:叶对生,两面均密生短毛,羽状全裂至深裂;花序总状,花白色,盔瓣呈镰刀状弯弓,中间渐狭成喙,顶端2裂,下唇完全包围盔瓣。本文对陈塘马先蒿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介绍了其分布信息,并提供彩色图片便于鉴别。该新记录种的发现更新了国产马先蒿属植物的资料,丰富了中国植物多样性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先蒿属 陈塘马先蒿 新记录 中国 藏南地区
下载PDF
中国种子植物新资料 被引量:1
4
作者 郝丽鹏 邓成志 +1 位作者 刘竹 徐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0-344,共5页
【目的】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植被类型及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使其拥有独特而宝贵的植物资源。明确该地区植物本底资料及地理分布对本区域植物区系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和结果】文章以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嘎玛沟... 【目的】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植被类型及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使其拥有独特而宝贵的植物资源。明确该地区植物本底资料及地理分布对本区域植物区系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和结果】文章以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嘎玛沟区域高山植物多样性及区系调查为基础,发现3个中国新记录种,即盔角马先蒿(Pedicularis cornigera T.Yamaz.)、细齿滇藁本[Hymenidium dentatum(DC.)Pimenov&Kljuykov]、噶穆兔耳草(Lagotis kunawurensis Rupr.)。【结论】文章对以上3个中国新记录种进行报道,对于研究该地区植物组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为青藏高原植物多样性保护及植物系统分类补充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记录 西藏 盔角马先蒿 细齿滇藁本 噶穆兔耳草
下载PDF
西藏兰科植物4新记录种
5
作者 余应鹏 李孟凯 +2 位作者 章容杰 山晓丹 邢震 《高原农业》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相关资料查阅,本文报道了西藏野生兰科植物新记录种4个,分别为黄绿贝母兰(Coelogyne prolifera Lindl.)、叠鞘石斛(Dendrobium denneanum Kerr)、半柱毛兰(Eria corneri Rchb.f.)和叉喙兰(Uncifera acuminata Lindl.),并... 通过野外调查和相关资料查阅,本文报道了西藏野生兰科植物新记录种4个,分别为黄绿贝母兰(Coelogyne prolifera Lindl.)、叠鞘石斛(Dendrobium denneanum Kerr)、半柱毛兰(Eria corneri Rchb.f.)和叉喙兰(Uncifera acuminata Lindl.),并提供了彩色照片佐证,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农牧学院标本馆(HTAA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兰科 新记录
下载PDF
西藏农牧学院校园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6
作者 潘长漭 何建清 +2 位作者 黄秋月 王玉珊 方梦洋 《食药用菌》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西藏农牧学院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孕育了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为探明校园内大型真菌的资源状况,以便为科学保护和利用真菌资源提供基础和依据,采用随机踩踏法采集大型真菌并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大型真菌150种,隶属于2门5纲12目48科89... 西藏农牧学院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孕育了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为探明校园内大型真菌的资源状况,以便为科学保护和利用真菌资源提供基础和依据,采用随机踩踏法采集大型真菌并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大型真菌150种,隶属于2门5纲12目48科89属,优势科为蘑菇科Agaric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优势属为蘑菇属Agaricus、红菇属Russula。通过查证经济价值及生态习性得出,其中有食用菌56种、药用菌11种、食药兼用菌17种、毒菌28种、土生菌83种、木生菌35种、外生菌根菌32种、西藏新记录种2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物种多样性 资源调查 西藏新记录种
下载PDF
西藏纳木错地区约120ka BP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与湖面变化 被引量:29
7
作者 吴中海 赵希涛 +4 位作者 吴珍汉 周春景 严富华 麦学舜 朱大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2-252,共11页
西藏纳木错湖相沉积的U系和^(14)C测年结果表明,湖泊沿岸的6级湖岸阶地及拔湖约48~1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形成于约120ka BP以来的晚第四纪。本文根据该套湖相层的发育和其中的孢粉组合特征对纳木错地区约120ka BP以来的湖面变化与古植... 西藏纳木错湖相沉积的U系和^(14)C测年结果表明,湖泊沿岸的6级湖岸阶地及拔湖约48~1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形成于约120ka BP以来的晚第四纪。本文根据该套湖相层的发育和其中的孢粉组合特征对纳木错地区约120ka BP以来的湖面变化与古植被、古气候变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纳木错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了频繁的湖面波动、气候的冷暖与干湿变化以及森林-草原与草原植被的交替演化。其总体特征是:约115.9ka BP时,纳木错湖面最高。在116~78ka BP期间,该区气候温和凉爽或温和偏湿,植被以疏林草原与森林草原或森林的交替出现为特征,湖面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但基本保持在拔湖140~88m之间。在78~53ka BP期间,该区气候干冷,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湖面大幅度下降,并在拔湖约36~48m之间波动。约53~32ka BP期间,气候转为温暖偏湿或温暖湿润,湖面波动于拔湖约15~28m之间,波动较为频繁。与阶地的发育相对应,该时期内包含了3次明显的暖期和湖面波动过程,区域植被主要以松、蒿、桦为主,为含一定量的冷杉的森林。其中36ka BP左右气候最温暖湿润,区域内可能出现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约32~12ka BP期间,该区气候最为干冷,古植被以草原和疏林草原为主,湖面再次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最低可至拔湖约8m处,但通常维持在拔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被 古气候 ^11C测年 孢粉记录 湖相沉积
下载PDF
西藏兰科植物2新记录属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建 赵芳玉 兰小中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2-504,共3页
报道了西藏兰科植物的2个新记录属——美冠兰属(Eulophia R.Br.ex Lindl.)和铠兰属(Corybas Salisb.),以及2个新记录种——无叶美冠兰(Eulophia zollingeri(Rchb.f.)J.J.Smith)和大理铠兰(Corybas taliensis T.Tang et F.T.Wan... 报道了西藏兰科植物的2个新记录属——美冠兰属(Eulophia R.Br.ex Lindl.)和铠兰属(Corybas Salisb.),以及2个新记录种——无叶美冠兰(Eulophia zollingeri(Rchb.f.)J.J.Smith)和大理铠兰(Corybas taliensis T.Tang et F.T.Wang).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西南大学药用植物联合研发中心药用植物标本室(TAAHC-SWU).这2个种的分布生境与记载基本相同,而居群分布海拔则高出约500~700m;此外,西藏采集的无叶美冠兰的花期比植物志记载的花期晚;大理铠兰花期比植物志记载的明显要早,反映了这2种植物具有更强的生态适应性和更宽的分布生态幅.美冠兰属和铠兰属植物在西藏境内的首次发现,进一步完善了兰科植物的地理分布信息和兰科系统演化的资料,丰富了西藏兰科植物属种的多样性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铠兰属 美冠兰属 新记录 西藏
下载PDF
西藏兰科一新记录种——曲萼石豆兰 被引量:4
9
作者 马良 翟俊文 +2 位作者 陈世品 吴沙沙 兰思仁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2-403,共2页
报道了西藏兰科一新记录种——曲萼石豆兰Bulbophyllum pteroglossum Schltr.,对其形态进行描述并提供照片.该种发现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花形独特且量多,适应力强,是优良的野生观赏花卉.凭证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植物标本馆.
关键词 曲萼石豆兰 兰科 西藏 新纪录
下载PDF
西藏真菌增补 被引量:10
10
作者 图力古尔 李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1-194,共4页
报道在西藏亚东、林芝等地区采集到的西藏新记录真菌 34种。其中包括担子菌 2 2种 ,子囊菌 7种和粘菌 5种。凭证标本存放在吉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 (HJAU)
关键词 担子菌 子囊菌 粘菌 新记录 西藏
下载PDF
西藏鮡科鱼类一新纪录种——无斑褶鮡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斌 岳兴建 王志坚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18-19,F0002,共3页
2008年8月在西藏境内进行的鱼类资源调查中,在西藏芒康县曲孜卡乡采集到3尾鮡科褶鮡属鱼,经鉴定,均为无斑褶鮡(Pseudecheneis immaculatus Chu)。无斑褶鮡在分类上隶属于硬骨鱼纲、鲇形目、鮡科、褶鮡属,其主要形态特征为:胸部平坦,有... 2008年8月在西藏境内进行的鱼类资源调查中,在西藏芒康县曲孜卡乡采集到3尾鮡科褶鮡属鱼,经鉴定,均为无斑褶鮡(Pseudecheneis immaculatus Chu)。无斑褶鮡在分类上隶属于硬骨鱼纲、鲇形目、鮡科、褶鮡属,其主要形态特征为:胸部平坦,有一呈卵圆形的吸着器;眼小,位于头顶;口小,下位,周围密布乳头突,唇后沟不通;须4对,颌须发达,向后伸达鳃孔;胸吸着器横褶15~16条,尾鳍深分叉,下叶略长;体色均一,如同红泥水色,无黄色斑块。目前所采集到的3尾标本均保存于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无斑褶鮡此前仅在云南的白济汛和属于澜沧江水系的溜洞江有分布记载,西藏境内尚无其分布的文献记载;本次调查首次在西藏境内发现了无斑褶鮡的存在,为西藏境内的新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斑褶鮡 鮡科 新纪录种 西藏
下载PDF
西藏扎布耶湖ZK91-2钻孔沉积特征与气候环境演化 被引量:31
12
作者 齐文 郑绵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扎布耶盐湖位于西藏高原腹地,1991年在其南部干盐滩中钻取了20m深湖相沉积,以5~10cm/个的密度进行高分辨率取样,详细探讨了沉积标志、矿物组合(尤其Mg、Ca、Li碳酸盐)、干旱与潮湿两种气候类型的元素组合等气候环境指标,推导了晚更... 扎布耶盐湖位于西藏高原腹地,1991年在其南部干盐滩中钻取了20m深湖相沉积,以5~10cm/个的密度进行高分辨率取样,详细探讨了沉积标志、矿物组合(尤其Mg、Ca、Li碳酸盐)、干旱与潮湿两种气候类型的元素组合等气候环境指标,推导了晚更新世以来该湖区湖面涨缩、水质咸谈及气温高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扎布耶盐湖 岩芯记录 环境 气候 湖相沉积
下载PDF
西藏缓步动物两新纪录种记述 被引量:5
13
作者 苏丽娜 王立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47-50,共4页
记述了西藏自治区2个缓步动物新纪录种,它们是Hypsibius dujardini Doyere,1840(真缓步纲,高生熊虫科)和Diphascon scoticum Murray,1905(真缓步纲,高生熊虫科).系西藏自治区缓步动物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缓步动物 分类 新纪录 西藏
下载PDF
西藏兰科一新记录属——冷兰属 被引量:8
14
作者 罗建 费文群 李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4-635,共2页
对西藏拉萨河流域的兰科植物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发现1个西藏新记录属(冷兰属)及属下新记录种(冷兰),并附有新记录种的特征照片。
关键词 冷兰属 冷兰 兰科 新记录 西藏
下载PDF
西藏小型兽类五新纪录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洋 孙治宇 +1 位作者 王昊 刘少英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8-279,共2页
关键词 小型兽类 新纪录 西藏
下载PDF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古植被、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化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朱大岗 孟宪刚 +5 位作者 邵兆刚 杨朝斌 韩建恩 余佳 孟庆伟 吕荣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5-306,共12页
本文将西藏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重新划分为第四系下更新统香孜组(Qp^1-1x)、新近系上新统古格组(N2^2g)和上新统托林组(N2^1t)。河湖相地层的古地磁法和ESR法测年结果表明,札达盆地内河湖相沉积地层的形成时代为新近纪上新世-第... 本文将西藏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重新划分为第四系下更新统香孜组(Qp^1-1x)、新近系上新统古格组(N2^2g)和上新统托林组(N2^1t)。河湖相地层的古地磁法和ESR法测年结果表明,札达盆地内河湖相沉积地层的形成时代为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早更新世。根据该套河湖相地层沉积演化和其中的孢粉组合特征、河湖相沉积中所发现的各种古动植物化石等的综合分析,笔者对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古植被、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札达地区上新世-早更新世气候经历了从湿热-温暖潮湿-偏冷潮湿-寒冷干旱的变化,以及植被从森林-灌木-草原的逐渐演化。可将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环境演化划分为7个大的阶段,其总体特征是:①5.4~4.4Ma,札达地区处于亚热带湿热气候环境;④4.4~3.95Ma,为暖温带温暖潮湿气候;⑧3.95~3.5Ma,为偏凉潮湿阶段,气候开始转冷;①3.5~3.2Ma,为温暖潮湿阶段;⑤3.2~2.9Ma,气候转为偏冷潮湿阶段;⑥2.9~2.57Ma,该阶段气候偏冷而干旱,整体较为干冷;⑦2.57~1.36Ma,气候寒冷而干旱。表明自上新世-早更新世,该区的古气候环境在逐渐变干、变冷的总趋势上,经历了多次明显的冷暖与干湿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札达 上新世-早更新世 孢粉记录 古生物 古环境与古气候
下载PDF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早更新世早期沉积及其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大岗 孟宪刚 +5 位作者 邵兆刚 杨朝斌 韩建恩 余佳 孟庆伟 吕荣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276-1284,共9页
综合分析了西藏阿里札达盆地早更新世早期的多种与气候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的地质记录,结果表明该区早更新世早期的沉积可划分为3种不同的沉积相和4个岩性段;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1)2.68~2.45 Ma,为冲洪积相沉积,冻融褶皱... 综合分析了西藏阿里札达盆地早更新世早期的多种与气候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的地质记录,结果表明该区早更新世早期的沉积可划分为3种不同的沉积相和4个岩性段;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1)2.68~2.45 Ma,为冲洪积相沉积,冻融褶皱开始出现,植被以乔木为主,主要为松、藜、蒿,属山地寒温气候;(2)2.45~2.11Ma,为冲洪积相,地层中冻融褶皱多呈扭曲状,草本植物迅速上升,显示出灌木草原气候特征,气候变得凉爽干燥;(3)2.11~1.49 Ma,沉积相为冲洪积相—冰缘沉积相,以冰缘沉积相为主,冻融褶皱层开始增多,出现了喜凉的介形类化石,草本植物数量和种类达到最大,灌木也相对增加,显示气候进一步趋于干旱;(4)1.49~1.36 Ma,为冰湖沉积相,地层中普遍出现冻融褶皱,喜凉的介形类化石丰度很高,草本植物有小幅下降,但蕨类植物增加幅度较大,显示了干冷草原气候特征,气候干旱寒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札达 早更新世早期 孢粉记录 冻融褶皱 气候与环境变化
下载PDF
西藏3种植物新分布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红 吴建普 +3 位作者 朱雪林 旦增 谭运洪 侯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4-196,共3页
2015年6月5~6日,在西藏墨脱县背崩乡西让村附近海拔747~772m发现3种植物,并采集标本,经鉴定,分别为浆果乌桕(Balakata baccata)、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和木棉(Bombax ceiba)。木棉为西藏自治区木棉科植物的首次记录... 2015年6月5~6日,在西藏墨脱县背崩乡西让村附近海拔747~772m发现3种植物,并采集标本,经鉴定,分别为浆果乌桕(Balakata baccata)、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和木棉(Bombax ceiba)。木棉为西藏自治区木棉科植物的首次记录,浆果乌桕和波罗蜜为西藏自治区植物种的新分布记录。3种植物的发现丰富了西藏的植物区系,为西藏东南部分布有热带雨林的论点提供更多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墨脱 植物 新记录
下载PDF
西藏两个小湖高分辨率的花粉记录 被引量:17
19
作者 唐领余 沈才明 +1 位作者 廖淦标 J.T.Overpeck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8期896-902,共7页
西藏东南部封闭湖泊高分辨率的花粉记录反映,在16 ka BP以前花粉组合以藜科(Chenopodiaceae) 和蒿属(Artemisia) 为主,花粉浓度很低,应为荒漠草原植被。当时气候寒冷干燥,1 、7 月份和年均温分... 西藏东南部封闭湖泊高分辨率的花粉记录反映,在16 ka BP以前花粉组合以藜科(Chenopodiaceae) 和蒿属(Artemisia) 为主,花粉浓度很低,应为荒漠草原植被。当时气候寒冷干燥,1 、7 月份和年均温分别低于现在当地7 ~10 ℃,0.5~1.5 ℃和4~6 ℃。年降水量仅250 mm 是现今当地年降水量的40 % ;12 ka BP以后气温和降水逐渐增加,出现木本植物花粉,桦属( Betula) 和松属( Pinus)等,在9 .2~5 ka BP发育森林或森林草甸;8~6 ka BP是研究区气候最适宜期,1、7 月份气温均高于现在2~3 ℃,年降水量比现在当地高100 mm 左右;5.5 ka BP以后气温和降水呈非线性下降,主要发育草原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季风 花粉记录 西藏东南部 古植被与古气候
下载PDF
西藏札达盆地古格剖面孢粉记录及其反映的古环境信息 被引量:13
20
作者 余佳 罗鹏 +5 位作者 韩建恩 孟庆伟 吕荣平 孟宪刚 朱大岗 邵兆刚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5-60,共6页
通过对西藏札达盆地上新世古格剖面的孢粉分析,上新世古格组地层沉积物记录了4.40~2.74 Ma时期该地区的植被与环境演化过程。4.40~3.75 Ma时期,气候温凉而干旱,呈现出暖温带针阔叶混交疏林植被景观;3.75~3.47 Ma时期,属于山地暖温带... 通过对西藏札达盆地上新世古格剖面的孢粉分析,上新世古格组地层沉积物记录了4.40~2.74 Ma时期该地区的植被与环境演化过程。4.40~3.75 Ma时期,气候温凉而干旱,呈现出暖温带针阔叶混交疏林植被景观;3.75~3.47 Ma时期,属于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气候由温凉干旱向温暖湿润过渡;3.47~3.20 Ma时期,植被发育,属于针阔叶混交林,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3.20~2.96 Ma时期,植被以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与山地寒温带针叶林交替变化为特征,气候开始向干冷方向发展;2.96~2.74 Ma时期,属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特征,气候持续干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札达盆地 古格组剖面 孢粉分析 古环境信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