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播学视阅下中华民国时期汉藏因明学交流及其意义--以吕激先生为中心
1
作者 来忠措 《攀登(藏文版)》 2024年第1期135-147,共13页
宗教中国化是新时代我国宗教研究的重大学术议题,汉藏因明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产物。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汉藏因明交流滥筋于13世纪时期,直至中华民国时期呈现出非常活跃的局面,但是,目前为止学界尚未深入梳理和探讨相关史实及其意义... 宗教中国化是新时代我国宗教研究的重大学术议题,汉藏因明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产物。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汉藏因明交流滥筋于13世纪时期,直至中华民国时期呈现出非常活跃的局面,但是,目前为止学界尚未深入梳理和探讨相关史实及其意义。因此,以吕徽先生的因明著作和学术活动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中华民国时期汉藏因明交流的动因,详细梳理发展脉络及交流路径有着较大的学术价值。从传播学的视阈厘定汉藏因明交流的相关理论问题,力求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因明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方法,从而为宗教中国化研究提供学理依据、历史脉络和本土特色,挖掘当下汉藏因明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因明 交流 传播学 宗教中国化
下载PDF
老西藏精神生成的文化逻辑
2
作者 张世定 易翠华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44-151,共8页
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并传承至今的老西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时代表达,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而不懈奋斗的革命特质,也反映了国家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定信念,还彰显了人民群众当... 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并传承至今的老西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时代表达,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而不懈奋斗的革命特质,也反映了国家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定信念,还彰显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后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无限热情。从文化向度来审视这一精神的生成逻辑,可以看出老西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红色文化、新中国呈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留存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当时参与建设西藏的各族群众面对困难所迸发出的群体性集体文化相互作用、同向共构的结晶,复合型的文化场孕育了这一伟大精神天然地具有崇高性、科学性、先进性与实践性。目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厘清老西藏精神生成的文化逻辑,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把握其核心要义,并从中汲取滋养,助力于我国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进而增强推进西藏社会、民族地区全方位发展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西藏精神 生成 文化逻辑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内地西藏班“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现实与实践逻辑
3
作者 张颖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8-42,共5页
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产物,是内地西藏班“大思政课”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红色文化与内地西藏班“大思政课”在根本属性、育人目标和教育内容上具有内在契合性。推动红色文化与内地西藏班“大思政课”建... 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产物,是内地西藏班“大思政课”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红色文化与内地西藏班“大思政课”在根本属性、育人目标和教育内容上具有内在契合性。推动红色文化与内地西藏班“大思政课”建设的有机融合,基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求、内地西藏班学生成长为时代新人的内在需求、内地西藏班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客观需求,汇聚内容供给力、教学生命力和政治引领力,可以引导内地西藏班学生成长为能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内地西藏班 大思政课 内在逻辑
下载PDF
藏族量理摄类学形色与显色略观 被引量:3
4
作者 夏吾李加 俄智多杰 《民族学刊》 2016年第4期70-78,123-126,共13页
本文以系统汉译《塞氏·摄类学》形色与显色品立自宗为切入点,在追溯其理论来源的基础上进行题解,进而在归纳和分析每一段辩论的外在形式和内部结构的同时,择其主题和关键词从不同学科进行注释和解析,旨在阐明藏族传统经典哲学体系... 本文以系统汉译《塞氏·摄类学》形色与显色品立自宗为切入点,在追溯其理论来源的基础上进行题解,进而在归纳和分析每一段辩论的外在形式和内部结构的同时,择其主题和关键词从不同学科进行注释和解析,旨在阐明藏族传统经典哲学体系五部大论之首量理学科所知论的内在深层结构,从而挖掘其认识理论和逻辑思维,为今人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色 显色 五处 五根 藏族量理摄类学 逻辑学
下载PDF
藏族量理摄类学四句判断法简述 被引量:3
5
作者 夏吾李加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4年第10期18-20,共3页
根据藏文第一手资料,在系统爬梳四句判断法理论传承的基础上,阐述本论题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进而解释和分析其学术价值以及理论意义,旨在传承人类优秀文明遗产,为当代人所用。
关键词 藏族量理摄类学 四句判断法 因明逻辑
下载PDF
论藏族对印度因明学的继承发展及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拉先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文章从发生学的角度对藏族如何继承和弘扬印度古代因明学,在继承的基础上怎样使其逐渐本土化,如何形成具有鲜明特质的藏传因明学,从而使其成为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等方面进行了考释。
关键词 因明学 藏传因明学 摄类学 逻辑
下载PDF
略论藏传因明的特征及其逻辑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祁顺来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8-131,共4页
藏传因明学说改革并发展了印度因明,将印度因明理论融化于藏民族文化之中,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逻辑理论体系,它即是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又是一种现实的民族文化现象,它蕴含着藏族文化的传统特质,体现藏族文化的现代文明。
关键词 藏传因明 特征 逻辑意义
下载PDF
从藏语格标记看结构语言学的局限性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志敬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43-150,共8页
在藏语语法中格标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诸如使动词成为羡余,使句子中名词性成分容量提升,造成句法成分的多重性等。在以格标记为核心的名词句中,结构语言学直接成分分析法的局限性明显凸现,而语言逻辑却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 敦煌藏文 格标记 直接成分分析法 语言逻辑
下载PDF
论因明、印度逻辑与佛教逻辑之关系
9
作者 张瑾 刘邦凡 魏玮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1年第8期99-102,共4页
"因明"概念具有浓厚的汉传佛教色彩,但并不完全是佛教逻辑的代名词。因明和正理这两个词都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教派特色,因明与正理都是印度逻辑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印度文化特征:以量论为认识论基础,以追求正确知识为目的。... "因明"概念具有浓厚的汉传佛教色彩,但并不完全是佛教逻辑的代名词。因明和正理这两个词都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教派特色,因明与正理都是印度逻辑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印度文化特征:以量论为认识论基础,以追求正确知识为目的。研究因明应以印度逻辑为主线,总摄发端于印度文明之中并在印度本土、汉传地区、藏传地区都各有发展的逻辑,同时保留因明、佛教逻辑、印度逻辑之名称,以因明标明其汉传特色,以佛教逻辑标明其宗教特征,以量论标明其藏传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明 印度逻辑 佛教逻辑 藏传因明 汉传因明
下载PDF
“逻辑”视阈下的藏族机智人物故事
10
作者 朱茂青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50-55,共6页
藏族民间故事中有相当部分机智人物故事。但直至目前,对于这些与思维密切相关的机智人物故事,却从未用逻辑学进行分析和阐述。另外,学界对藏族具有民族特色的因明体系的学习和研究又都相对受限。因此,另辟蹊径,从“逻辑”视阈中探究机... 藏族民间故事中有相当部分机智人物故事。但直至目前,对于这些与思维密切相关的机智人物故事,却从未用逻辑学进行分析和阐述。另外,学界对藏族具有民族特色的因明体系的学习和研究又都相对受限。因此,另辟蹊径,从“逻辑”视阈中探究机智人物故事:从思维的形式(即“形式逻辑”)探查其“逻辑性”,就能客观地见识、研讨藏族民间所蕴含的逻辑知识;从思维的具体内容发现的“非逻辑性”,则又能透露出藏族民间多棱的社会、政治、文化、心理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机智人物故事 逻辑
下载PDF
藏传因明典籍中的“关系”理论探析
11
作者 达哇 《西藏研究》 CSSCI 2006年第4期64-73,共10页
与形式逻辑一样藏传因明也有自己的“关系”概念和“关系”范畴。形式逻辑主要探讨和研究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而藏传因明不仅探讨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探讨和研究实物间的相互关系,如因果关系、不能共存关系等,这些关系范畴构成了藏传... 与形式逻辑一样藏传因明也有自己的“关系”概念和“关系”范畴。形式逻辑主要探讨和研究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而藏传因明不仅探讨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探讨和研究实物间的相互关系,如因果关系、不能共存关系等,这些关系范畴构成了藏传因明独特的“关系”理论。文章试图通过对这些关系范畴的内涵、分类、特征等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揭示藏传因明在这一领域内所取得的独特逻辑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因明 形式逻辑 系属关系 相违关系 属种关系
下载PDF
仪礼与交换——白马藏人葬礼中交换的文化诠释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伟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7-64,139,共8页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平武县三个白马藏人村寨的田野调查,运用民族志的方法,展示出这样的一幅画卷。生活于藏彝走廊边缘的白马藏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计模式和文化内涵。对于这个群体来说,葬礼等情境中的礼物赠予和互助行为是社会生活的重要...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平武县三个白马藏人村寨的田野调查,运用民族志的方法,展示出这样的一幅画卷。生活于藏彝走廊边缘的白马藏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计模式和文化内涵。对于这个群体来说,葬礼等情境中的礼物赠予和互助行为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人们遵照传统习惯,以食物作为最主要的礼物赠送他人,以彰显空间和物质的行为分类来区分社会性别等,不仅仅展现出人们之间深厚的情感,更加投射出白马藏人文化的深层涵义。笔者试图从生存需要和文化逻辑双重角度出发,诠释葬礼情境中白马藏人在食物、空间等方面的禁忌与隐喻,从而解读葬礼中的礼物、猪肉与羊肉的对立、村落与墓地的对立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藏人 仪礼情境 交换 食物 文化逻辑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藏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4
13
作者 臧克承 谢金平 邵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6-193,共8页
西藏的藏医药是潜力巨大的卫生资源和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国家及自治区层面一系列鼓励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下,西藏藏药产业发展迈... 西藏的藏医药是潜力巨大的卫生资源和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国家及自治区层面一系列鼓励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下,西藏藏药产业发展迈入了关键时期。文章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分析了西藏自治区藏药产业发展的现状、现存问题,并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提出了推动自治区藏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藏药产业 经济资源 科技资源 生态资源
下载PDF
思辨与实践:藏学研究40年——访著名藏族学者西南民族大学万果教授
14
作者 贺健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28-34,48,共8页
万果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科规划评奖入库专家、四川省逻辑学会副会长、西藏大学客座教授、青海民族大学宗喀巴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万果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科规划评奖入库专家、四川省逻辑学会副会长、西藏大学客座教授、青海民族大学宗喀巴研究院特邀研究员、青海省社科院藏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甘肃民族出版社特邀学术顾问、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万果教授曾长期担任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院长,现任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院长、民族学一级学科负责人、藏学学科方向负责人,民族学博士点藏学学科方向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点逻辑学(藏传因明)学科方向博士生导师。先后出版《隆钦七宝藏论》等译著12部,主编《藏译文化名著系列丛书》等著作24部,《基础梵语》等10部教材;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目前,已培养博士(后)研究生50余名,硕士研究生近200名,教学和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曾应邀多次前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希腊、法国、德国、奥地利、葡萄牙、斯里兰卡、尼泊尔、俄罗斯、瑞典、泰国等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参加学术会议和文化交流活动。文章围绕藏传因明的学科发展、汉藏文化交流、藏文经典翻译等内容对万果教授进行了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因明 万果 访谈 藏学研究
下载PDF
苯教《摄类·雷劈敌论之谬》考
15
作者 改玛本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106,共7页
《摄类·雷劈敌论之谬》是苯教摄类文献的巅峰之作,也是诸多苯教闻思院的通用教科书之一。以文献田野法审视《摄类·雷劈敌论之谬》,多项摄类单元与萨迦派更噶扎增的《摄类归纳偈颂》相通,18项摄类单元之数量与隆朵喇嘛所列恰巴... 《摄类·雷劈敌论之谬》是苯教摄类文献的巅峰之作,也是诸多苯教闻思院的通用教科书之一。以文献田野法审视《摄类·雷劈敌论之谬》,多项摄类单元与萨迦派更噶扎增的《摄类归纳偈颂》相通,18项摄类单元之数量与隆朵喇嘛所列恰巴·却吉僧格的《量论摄类除意暗论》相同。不同于二者的“小周遍”“能遍所遍”“你声回旋”等均属于多项摄类单元之融合,并且有些论证直接对应于萨迦派龙日华贝的《摄类梦幻镜》的相关辩论。尽管如此,从学科称谓、概念术语和认识论上不仅有别于佛教摄类文献,“无我”的定义及其外延问题上还摒弃了首部苯教摄类文献《量论摄类》的观点,从而成为了该派摄类学的巅峰之作和通用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类·雷劈敌论之谬》 苯教摄类 藏传量论 摄类单元
下载PDF
《摄类学理路幻钥论》的价值与特征
16
作者 却达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0年第1期34-39,共6页
《摄类学理路幻钥论》是十三世达赖喇嘛学习摄类学时其经师普布觉巴大师特意为其编撰的因明摄类学教材。该教材收录法称《释量论》的主要义理,内容博大精深,阐述思路清晰,论辩体例规范,篇幅长短适中,适于初学者使用,具有一定的现代教材... 《摄类学理路幻钥论》是十三世达赖喇嘛学习摄类学时其经师普布觉巴大师特意为其编撰的因明摄类学教材。该教材收录法称《释量论》的主要义理,内容博大精深,阐述思路清晰,论辩体例规范,篇幅长短适中,适于初学者使用,具有一定的现代教材特征。文章比较古代印度和藏文文献,探究和梳理了《摄类学理路幻钥论》引用的43处引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类学理路幻钥论 学术价值 特征
下载PDF
吐蕃建筑遗存所见汉藏文化交流及其内在逻辑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昶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共8页
7—9世纪的不少吐蕃建筑中有明显的中原文化影响,形成了一个较系统的关于汉藏文化交流的中国文化史现象。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现象,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特征:一是以政治核心区域为传播中心;二是以佛教寺庙为传播对象;三是以典型性的中原工... 7—9世纪的不少吐蕃建筑中有明显的中原文化影响,形成了一个较系统的关于汉藏文化交流的中国文化史现象。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现象,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特征:一是以政治核心区域为传播中心;二是以佛教寺庙为传播对象;三是以典型性的中原工艺为传播内容。这些特征形成的背后有一个逻辑体系在发生作用。拉萨和山南作为吐蕃时期的文化源地,其地缘属性决定了中原文化传入吐蕃的优先次序。中原文化影响出现于寺庙建筑,既与中原汉传佛教建筑的身份有关,更是吐蕃崇佛意志强力推行的结果。吐蕃在营造技艺上的某些先天缺陷,是中原工艺被引入吐蕃必须值得注意的技术史背景。将汉藏在建筑艺术上的“三交”纳入艺术史视野予以讨论和研究,对理解和构建汉藏等多民族共创中华文化史的知识体系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建筑 汉藏交流 中原文化 寺庙建筑 内在逻辑
下载PDF
藏传因明学因类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研究
18
作者 小尼玛次旦卓玛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18年第1期64-71,共8页
下载PDF
滇藏碉房建筑生态逻辑浅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艳 《住区》 2020年第4期84-89,共6页
滇藏地区的碉房具有建筑生态性,研究其生态逻辑能促进当代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及方法更趋完善。为了探析滇藏碉房的生态逻辑,本文以滇西北高寒坝区和干热河谷不同自然环境中的藏族碉房为例,通过对其建筑外部形态生成、内部空间建构和建筑... 滇藏地区的碉房具有建筑生态性,研究其生态逻辑能促进当代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及方法更趋完善。为了探析滇藏碉房的生态逻辑,本文以滇西北高寒坝区和干热河谷不同自然环境中的藏族碉房为例,通过对其建筑外部形态生成、内部空间建构和建筑材料运用的三项对比研究,由外而内探析了滇藏碉房建筑生态逻辑的重要方面。本文最后总结出因“内部空间-技术材料手段-外部形态”三个生态逻辑层级相互作用,使藏族碉房建筑具有优良的生态性、环保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能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 建筑生态逻辑 建筑形态 建筑空间 建筑材料 滇西 北藏族碉房
下载PDF
汉藏翻译中的思维逻辑与语言表达
20
作者 德吉卓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6期36-39,共4页
汉藏翻译的基础一般为词汇和语法,但在现实翻译过程中,仅凭这两项法则许多翻译难点很难解决。汉藏翻译不只是语言转换的过程,一篇优秀的译文更需要译者从深层次分析和思考其他元素,如文化、修辞、语境、文体、逻辑,乃至哲学层面。汉藏... 汉藏翻译的基础一般为词汇和语法,但在现实翻译过程中,仅凭这两项法则许多翻译难点很难解决。汉藏翻译不只是语言转换的过程,一篇优秀的译文更需要译者从深层次分析和思考其他元素,如文化、修辞、语境、文体、逻辑,乃至哲学层面。汉藏翻译中逻辑思维的掌握与运用至关重要。该文主要论述了汉藏翻译中汉藏思维逻辑与语言表达的不同,以及在互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从思维逻辑等层面研究和探讨汉藏翻译工作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分析源语言和译文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逻辑思维与语言活动是相互依存的,正确运用汉藏文化中的思维与语言逻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藏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达到汉藏翻译的信、达、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 翻译 语言逻辑 逻辑思维 特点 创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