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RIDIONALLY ORIENTED SHEAR LINE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RAINSTORMS IN THE BOREAL SUMMER HALF-YEAR 被引量:7
1
作者 YAO Xiu-ping ZHANG Xia MA Jia-li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20年第1期93-102,共10页
In this paper,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Reanalysis-Interim(ERAInterim)data and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in China from May to October during 1981-2016 are used to study the climatic chara... In this paper,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Reanalysis-Interim(ERAInterim)data and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in China from May to October during 1981-2016 are used to study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ridionally oriented shear lines(MSLs)over the Tibetan Plateau(TP).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SL and rainstorms in the eastern TP and neighboring areas of the TP during the boreal summer half-year is also investigated.An objective method,which uses a combination of three parameters,i.e.the zonal shear of the meridional wind,the relative vorticity and the zero line of meridional wind,is adopted to identify the shear lin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wo high-occurrence centers of MSL.One is over the central TP(near 90°E)and the other is over the steep slope area of the eastern TP.Fewer MSLs are found along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over the western TP and the southern Tibet.There are averagely 42.2 MSL days in each boreal summer half-year.The number of MSL days reaches the maximum of 62 in 2014 and the minimum of 22 in 2006.July and October witness the maximum of 10.2 MSL days/year and the minimum of 4.2 MSL days/year,respectively.The annual number of the MSL days shows periodicities of 2-4 and 4-6 years,which is quit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MSL rainstorm days.In the neighboring areas of the TP,nearly56%of the MSLs lead to rainstorms,and nearly 40%of rainstorms are caused by the MSLs,indicating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SLs and rainstorms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meridionally oriented shear line RAINSTORM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Intensity Evolution of Zonal Shear Lin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Summer:A Perspective of Divergent and Rotational Kinetic Energies 被引量:2
2
作者 Xiaohong BAO Xiuping YAO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021-1033,共13页
Based on the ERA5 reanalysis datasets during 1980-2019,a total of eleven zonal shear lines(ZSLs)that caused heavy precipitation and lasted more than 60 hour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summer are selected for composi... Based on the ERA5 reanalysis datasets during 1980-2019,a total of eleven zonal shear lines(ZSLs)that caused heavy precipitation and lasted more than 60 hour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summer are selected for composite analysis.By decomposing the kinetic energy(K)near the ZSL into divergent and rotational kinetic energies(K_(D)and K_(R))and the kinetic energ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ivergent wind and the rotational wind(K_(R)D),the influence of the rotational and divergent wind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ZSL intensity is investig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_(D)and K_(R).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The ZSL is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rotation and convergence.The intensity evolution of ZSL is essentially synchronized with those of K,K_(R),and K_(RD)but lags behind K_(D)by about three hours.The enhancement of K is mainly contributed by K_(R),which is governed by the conversion from K_(D)to K_(R).Furthermore,the increase in the conversion from K_(D)to K_(R)is controlled by the geostrophic effect term Af,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joint enhancement of the zonal rotational and meridional divergent wind components(u_(R)and v_(D)).Therefore,the joint enhancement of u_(R)and v_(D)controls the increase of the ZSL intensity,leading to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onal shear lin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tensity evolution divergent and rotational kinetic energies joint action of the zonal rotational and meridional divergent wind components
下载PDF
Study on the Structure of a Horizontal Shear Lin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Based on CRA-Interim Datasets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ERA-Interim Datasets
3
作者 YAO Xiu-ping ZHANG Shuo +2 位作者 BAO Xiao-hong SHI Chun-xiang LIU Jing-wei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20年第4期483-494,共12页
The CRA-Interim trial production of the global atmospheric reanalysis for 10 years from 2007 to 2016 was carried out by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in 2017.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rizontal... The CRA-Interim trial production of the global atmospheric reanalysis for 10 years from 2007 to 2016 was carried out by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in 2017.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rizontal shear lin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TPHSL) based on the CRA-Interim datasets are examined by objectively identifying the shear line, and are compared with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reanalysis data (ERA-Interim). The case occurred at 18UTC on July 5, 2016.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of the ERA-Interim and CRA-Interim datasets can well reveal the circulation background and the dynamic and therm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PHSL, and they have shown some similar features.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at 500 hPa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circulation situation of"two troughs and two ridges", and at 200 hPa, the TPHSL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quadrant of the South Asian High Pressure (SAHP). The TPHSL locates in the positive vorticity zone and passes through the positive vorticity center corresponding to the ascending motion. Near the TPHSL, the contours of pseudo-equivalent potential temperature (θse) tend to be intensive, with a high-value center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TPHSL. The TPHSL can extend to460 hPa and vertically inclines northward. There is a positive vorticity zone near the TPHSL which is also characterized by the northward inclination with the height, the ascending motion near the TPHSL can extend to 300 hPa, and the atmospheric layer above the TPHSL is stable. However, the intensities of the TPHSL’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alyzed with the two datasets are different, revealing the relatively strong intensity of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vertical velocity field, vorticity field and divergence field from the CRA-Interim datasets. In addition, the vertical profiles of the dynamic and water vapor thermal physical quantities of the two datasets are also consistent in the east and west part of the TPHSL. In summary, the reliable and usable CRA-Interim datasets show excellent properties in the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 horizontal shear lin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Interim datasets ERA-Interim datasets horizontal shear lin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structure
下载PDF
Climatology of Transverse Shear Lines Related to Heavy Rainfall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Boreal Summer 被引量:23
4
作者 ZHANG Xia YAO Xiuping +1 位作者 MA Jiali MIMA-Zhuoga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6年第6期915-926,共12页
Based on ERA-Interim data and precipitation data of 2474 stations in China during May-October from 1981 to 2013, transverse shear lines (TSL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ir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ssociation with... Based on ERA-Interim data and precipitation data of 2474 stations in China during May-October from 1981 to 2013, transverse shear lines (TSL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ir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ssociation with torrential rainfall event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region to its east during boreal summer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based on three criteria: the meridional shear of zonal wind, the relative vorticity, and the zero contour line of zonal wind. It was found that TSLs are generally west east oriented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with the highest occurrence frequency in June, and least occurrence in October. The high frequency axis of TSLs, parallel to the terra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shifts southward from May to August, and then slightly northward from September to October. The annual average TSL frequency is 65.3 days, and there are obvious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l variations of TSLs. The annual fluctuation of TSL frequency is most distinct in the 1980s, followed by the 2000s, with average frequency appearing during 1995 2000. It was found that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TSLs and that of heavy rainfall event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stable during 1981-2013. However,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the heavy rainfall events resulting from TSLs is decreasing. More than 50% of the TSLs can lead to heavy rainfall, while 40% of the heavy rainfall events are caused by TSLs. TSL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heavy rainfalls in the flooding season of June-August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transverse shear line torrential rain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原文传递
2000—2007年夏季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观测事实分析 被引量:64
5
作者 何光碧 高文良 屠妮妮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9-555,共7页
利用2000—2007年共计8年的逐日08:00和20:00 500 hPa高空资料,结合地面降水资料和TRMM资料,对高原低涡切变线进行了普查分析,获得了对高原低涡切变线活动的一些新的认识。(1)在青藏高原上,切变线活动比低涡活动更活跃。(2)21世纪初的8... 利用2000—2007年共计8年的逐日08:00和20:00 500 hPa高空资料,结合地面降水资料和TRMM资料,对高原低涡切变线进行了普查分析,获得了对高原低涡切变线活动的一些新的认识。(1)在青藏高原上,切变线活动比低涡活动更活跃。(2)21世纪初的8年间,低涡、切变线出现个数最多的在6月,最少的在9月。2002年和2006年分别是高原低值系统相对活跃和相对不活跃的年份。2006年川渝持续的高温干旱可能与高原低值系统活动不活跃有关。(3)低涡、切变线生成的源地分析表明,高原低涡、切变线主要出现在海拔高度较高和地形坡度陡峭的地区,高原加热和陡峭地形的动力作用可能是低涡、切变线形成的原因之一。(4)高原低涡、切变线不易移出高原。低涡移出,主要是伴随低涡切变线过程东移。(5)低涡、切变线经常相伴或相继出现,对高原及高原以东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低涡 切变线 观测事实分析
下载PDF
夏季青藏高原不同类型切变线的动力、热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何光碧 师锐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8-575,共8页
利用1979-2009年NCEP 2.5°×2.5°月平均资料及2000年以来的1.0°×1.0°每日4次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高原切变线的平均动力和热力特征、不同行星尺度环流背景下的横切变线特征和高原竖切变线特征。结果表明... 利用1979-2009年NCEP 2.5°×2.5°月平均资料及2000年以来的1.0°×1.0°每日4次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高原切变线的平均动力和热力特征、不同行星尺度环流背景下的横切变线特征和高原竖切变线特征。结果表明,多年平均的500hPa横切变线处于高原上相对暖湿区中,辐合上升运动与正涡度带吻合;不同行星尺度环流背景下的横切变线,其风场分布有较大差异,温度场特征也明显不同;合成的平均竖切变位于狭窄、浅薄的辐合与正涡度带上,切变线上上升运动特征与湿特征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切变线 动力、热力特征
下载PDF
高原低涡、切变线暴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国平 张万诚 《暴雨灾害》 2019年第5期464-471,共8页
在引发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中,高原低值系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高原低涡与高原切变线对强降水的协同作用是高原天气影响的一种常见样式,预报员将其称为低涡切变暴雨。本文回顾了高原低涡、切变线及其暴雨的研究历史和当... 在引发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中,高原低值系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高原低涡与高原切变线对强降水的协同作用是高原天气影响的一种常见样式,预报员将其称为低涡切变暴雨。本文回顾了高原低涡、切变线及其暴雨的研究历史和当前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应用、诊断计算、动力理论以及数值模式等多方法研究高原切变线与高原低涡的关系、相互作用过程以及诱发暴雨机理等科学问题,并基于低涡、切变线暴雨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的发展应用趋势,提出这一研究领域值得关注的一些新方向。由于目前对这两类几何形状迥异但物理属性相近的高原低值天气系统关系的认知仍存较大分歧,两者相互作用进而引发高影响天气过程的物理机理尚不十分清楚,高原低涡、切变线气候学统计结果的差异还相当明显。因此,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与交叉拓展,不仅对推动青藏高原天气、气候影响的理论发展有重要科学意义,对高原及下游灾害性天气、气候业务能力的提升亦有较大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涡 高原切变线 暴雨 智能识别 涡生指数 Okubo-Weiss参数 切变波动 模拟实验
下载PDF
两次高原切变线诱发低涡活动的个例分析 被引量:36
8
作者 屠妮妮 何光碧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8,共9页
使用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对2007年7月4~6日切变线在高原上发展,并诱发两次高原低涡造成高原中部大雨的活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通过涡度收支等物理量计算,结果表明,垂直输送项和水平辐合辐散项对两次高原低涡的发展增强都起主要... 使用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对2007年7月4~6日切变线在高原上发展,并诱发两次高原低涡造成高原中部大雨的活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通过涡度收支等物理量计算,结果表明,垂直输送项和水平辐合辐散项对两次高原低涡的发展增强都起主要作用,在低涡不同发展阶段,二者贡献各有不同;在低涡二消亡阶段,水平平流项贡献增大。视热源和视水汽汇分析表明,这次降水过程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垂直运动的负值中心与视热源、视水汽汇中心对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在降水过程大气加热是与大气上升运动密切相关,对流层中层的加热引起对流层低层抽吸作用会促进高原涡的发展,大气热源主要是降水过程的凝结潜热释放,水汽凝结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原低涡 切变线 涡度收支
下载PDF
东亚夏季副热带平原和高原地区切变线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姚秀萍 张霞 +2 位作者 马嘉理 闫丽朱 张硕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4-617,共14页
生成于东部平原地区的江淮切变线和西部青藏高原地区的高原切变线,都处在东亚副热带相同纬度带上。为深化对地形高度迥异的江淮切变线和高原切变线的认识与理解,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合成分析方法,从切变线与暴雨关系、切变线三... 生成于东部平原地区的江淮切变线和西部青藏高原地区的高原切变线,都处在东亚副热带相同纬度带上。为深化对地形高度迥异的江淮切变线和高原切变线的认识与理解,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合成分析方法,从切变线与暴雨关系、切变线三维结构特征、切变线附近风场与环流特征以及切变线结构演变中的热力机制等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江淮切变线分为暖切变线、冷切变线、准静止切变线和低涡切变线4类,高原切变线分为高原横切变线和高原竖切变线2类。江淮切变线与高原切变线均与暴雨关系密切,夏季,有近70%的江淮切变线会产生暴雨,暖切变线暴雨对江淮地区切变线暴雨的雨量贡献最大,低涡切变线暴雨的降水强度最大但发生频率较低;近60%的高原横切变线给高原主体地区带来暴雨,超过55%的竖切变线造成高原东侧及其邻近地区暴雨。(2)江淮切变线与高原切变线均为边界层系统,特征层次分别位于850 hPa和500 hPa。时空尺度上,江淮冷切变线和高原横切变线水平尺度分别可达1000 km和2000 km,垂直伸展厚度分别可达5 km和2 km,生命期分别可达48 h和96 h;江淮切变线和高原横切变线在垂直方向上均有从低到高向北倾斜的特征。(3)江淮冷切变线与高原横切变线风场与环流特征存在差异,江淮冷切变线北侧为东北风,南侧为西南风;高原横切变线东、西两段风场有所不同,其西段类似于江淮冷切变线,东段在不同发展阶段风场有明显变化。(4)江淮冷切变线与高原横切变线的动力结构和热力结构存在差异。动力结构上,二者均位于正涡度带内,正涡度中心强度都在强盛阶段达到最大。热力结构上,江淮冷切变线附近低空锋区特征明显,其西段位于暖湿区内,东段位于干冷区内;高原横切变线南侧具有明显的高温、高湿特征,切变线北侧存在锋区结构。(5)切变线附近的大气非绝热加热与高原横切变线和江淮冷切变线演变关系密切,垂直非均匀加热作用是高原横切变线和江淮冷切变线发展增强最为重要的因子。二者热力结构有差异,减弱机制不同,干冷空气的侵入会导致高原横切变线强度减弱甚至消亡,江淮冷切变线的强度减弱则与南方暖湿空气的向北侵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切变线 高原切变线 结构特征 非绝热加热 异同性
下载PDF
近10 a高原切变线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秀萍 包晓红 +5 位作者 刘俏华 马嘉理 张霞 管琴 高媛 张硕 《暴雨灾害》 2021年第6期569-576,共8页
高原切变线是影响青藏高原及其下游地区重要的降水天气系统,也是高原气象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回顾了近10 a高原切变线的研究进展,包括高原切变线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暴雨的关系、高原切变线的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高原切变线与高原低... 高原切变线是影响青藏高原及其下游地区重要的降水天气系统,也是高原气象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回顾了近10 a高原切变线的研究进展,包括高原切变线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暴雨的关系、高原切变线的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高原切变线与高原低涡的相互作用等。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高原切变线研究的主要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加深对高原切变线的认识,为青藏高原及其下游地区灾害性天气研究和预报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切变线 近10 a 进展 展望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天气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国平 《气象科技进展》 2021年第3期58-65,共8页
在主导中国青藏高原、西南地区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以及东移引发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中,高原天气系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以高原低涡、高原切变线和西南低涡为代表的高原低值天气系统(简称低值系统)最为常见。重点回顾了... 在主导中国青藏高原、西南地区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以及东移引发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中,高原天气系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以高原低涡、高原切变线和西南低涡为代表的高原低值天气系统(简称低值系统)最为常见。重点回顾了近10年以来高原低值系统天气动力学研究领域的若干新进展,着力梳理了高原低涡动力学、高原切变线动力学、西南低涡的中尺度动力诊断研究、高原低涡与西南低涡耦合作用的动力分析、高原切变线与高原低涡关系的动力学解析、低频振荡对高原低涡的调制作用等高原天气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并基于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的发展趋势,展望并提出该领域有发展潜力的一些研究方向,希冀对目前处于弱势的高原天气动力学研究的促进以及新的学科生长点、新概念、新理论的形成能有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动力学进展 青藏高原 高原低涡 高原切变线 西南低涡
下载PDF
高原切变线的客观识别与时空分布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自牧 李国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6,共14页
本文利用计算机客观识别技术,稳定地识别出高原切变线并分析了高原切变线的气候特征。通过对比三套常用的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NCEP CFSR和JRA-55)在高原地区中低层大气的适用性,筛选出与高原地区500 h Pa风场较为吻合的NCE... 本文利用计算机客观识别技术,稳定地识别出高原切变线并分析了高原切变线的气候特征。通过对比三套常用的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NCEP CFSR和JRA-55)在高原地区中低层大气的适用性,筛选出与高原地区500 h Pa风场较为吻合的NCEP CFSR(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Climate Forecast SystemReanalysis)再分析资料作为基础数据,根据人工判识切变线的基本标准与计算机几何学知识,定义了高原切变线的客观识别标准。对客观识别出的2005~2015年高原切变线与《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与验证,并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近11年高原切变线的气候特征。高原切变线年均生成49.4条,其中东部型切变线年均38条,是高原切变线的基本型;高原切变线维持时间多为6 h;切变线两侧的水平散度、垂直涡度和总变形三个物理量的大值区均出现在94°~95°E。客观识别高原切变线的方法可以较为高效地识别高原切变线,为高原切变线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切变线 客观识别 CFSR再分析资料 时空分布 气候特征
下载PDF
高空急流对青藏高原切变线影响的数值试验与动力诊断 被引量:12
13
作者 罗雄 李国平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1-378,共18页
利用NCEP 1°×1°FNL分析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一次青藏高原(简称高原)切变线过程进行了数值试验,主要研究高空急流强度对高原切变线的影响,并结合ω方程分析了影响高原切变线上垂直上升运动的若干因子。研究得出高... 利用NCEP 1°×1°FNL分析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一次青藏高原(简称高原)切变线过程进行了数值试验,主要研究高空急流强度对高原切变线的影响,并结合ω方程分析了影响高原切变线上垂直上升运动的若干因子。研究得出高空急流的强度对低层风场有重要影响,急流增强会使高原切变线上的风切变增大,切变线变长,同时高空急流强度的增强也有利于高原切变线上水汽的辐合。高空急流可通过影响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散度场垂直配置对高原切变线上的正涡度柱与辐合上升运动产生作用。ω方程的诊断分析表明,温度平流的拉普拉斯项对高原切变线上的垂直上升运动起主导作用,低层暖平流有利于切变线上产生上升运动。高空急流强度的变化对差动涡度平流项的影响要大于温度平流拉普拉斯项,高空急流强度的增强会放大差动涡度平流项和温度平流项的正贡献,从而更加有利于上升运动及高原切变线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急流 青藏高原切变线 强度 数值试验 Ω方程
下载PDF
高原涡与高原切变线伴随出现的统计特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自牧 李国平 张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33-1240,共8页
高原涡、高原切变线是影响高原地区最主要的天气系统。利用2005-2016年NCEP/CFSR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采用客观识别方法,统计分析了高原涡、高原切变线伴随发生的数量、生成的先后顺序和源地等。结果表明,近12年来,客观识别的高原涡年平... 高原涡、高原切变线是影响高原地区最主要的天气系统。利用2005-2016年NCEP/CFSR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采用客观识别方法,统计分析了高原涡、高原切变线伴随发生的数量、生成的先后顺序和源地等。结果表明,近12年来,客观识别的高原涡年平均生成45个,高原切变线年均生成48条,30%左右的高原涡与高原切变线伴随出现,相伴出现的现象在整个高原均有发生。两者伴随出现时,高原切变线往往先于高原涡生成;当高原涡伴随高原切变线出现时,高原切变线的维持时间较长;而无论是否有高原切变线伴随,高原涡的维持时间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涡 高原切变线 客观识别 伴随出现
下载PDF
基于TRMM PR和VIRS探测的青藏高原夏季横切变线云降水个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礼璐 王瑞 +2 位作者 谭瑞婷 姚秀萍 傅云飞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94-1207,共14页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搭载的测雨雷达(PR)和可见光/红外扫描仪(VIRS)探测结果的融合数据,结合ECMWF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98年6月22日(轨道号:03257)和2011年7月3日(轨道号:77642)两个夏季青藏高原横切变线个例的云降水特征。结果表明,...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搭载的测雨雷达(PR)和可见光/红外扫描仪(VIRS)探测结果的融合数据,结合ECMWF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98年6月22日(轨道号:03257)和2011年7月3日(轨道号:77642)两个夏季青藏高原横切变线个例的云降水特征。结果表明,高原横切变线降水回波顶高度多分布于4~10 km,局部可达12 km,其降水强度85%以上为0. 5~2. 5 mm·h^-1,仅局部达20 mm·h^-1以上。云粒子尺度(云粒子有效半径)分布较为均匀,多数尺度分布在10~30μm之间,尺度峰值均为16μm,局部尺度可达30μm以上,液态水路径的峰值均在1. 50 kg·m^-2左右。降水回波顶高度最高可达17 km,近地面降水回波强度最大可达50 d BZ,降水回波主要出现在6~10 km高度,其强度大体在17~25 d BZ。横切变线降水中浅薄降水、深厚弱对流降水、深厚强对流降水的垂直结构差异明显,并相应产生不同的近地面降水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横切变线 测雨雷达 可见光/红外 云参数 降水
下载PDF
影响夏季青藏高原横切变线演变的动力和热力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媛 姚秀萍 +1 位作者 李山山 王晓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6-500,共15页
青藏高原横切变线(简称切变线)是引发青藏高原夏季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本文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简称ECMWF)提供的ERA-5再分析资料,选取14个生成于6~8月、生命史为38小... 青藏高原横切变线(简称切变线)是引发青藏高原夏季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本文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简称ECMWF)提供的ERA-5再分析资料,选取14个生成于6~8月、生命史为38小时且引发高原暴雨的切变线个例进行合成分析,探究动力和热力作用对夏季切变线生成和强度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500 hPa切变线生成于伊朗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两高之间的鞍形场中,处于580 dagpm闭合低值中心和272 K高温中心内,比湿大值区的北侧;200 hPa南亚高压北部边缘、西风急流入口区南侧。(2)切变线强度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在当地时间(LT=UTC+6h)23时最强,13时最弱。(3)涡度收支诊断表明,青藏高原上空高低层散度变化对切变线强度变化具有指示意义,500 hPa涡度最大值(最小值)出现时间滞后于辐合作用最大值(最小值)3小时。(4)切变线演变过程中,切变线发展时位涡随之增大。位涡收支诊断表明,青藏高原上空的水汽和非绝热加热对切变线的生成和发展演变起到重要作用。当边界层感热加热增强时,低层辐合增强,上升运动增强,在充足的水汽配合下,凝结潜热释放使非绝热加热中心抬高至大气中层,从而有利于切变线生成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横切变线 合成分析 水汽 非绝热加热
下载PDF
基于客观判识的青藏高原横切变线结构及演变特征合成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硕 姚秀萍 巩远发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86-1106,共21页
利用1981-2016年6-8月每天4次,分辨率为1°×1°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基于纬向风的经向切变、纬向风速0线和相对涡度3个参数,在计算机客观自动判识青藏高原横切变线(简称高原横切变线)基础上,选取位于33°-35°... 利用1981-2016年6-8月每天4次,分辨率为1°×1°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基于纬向风的经向切变、纬向风速0线和相对涡度3个参数,在计算机客观自动判识青藏高原横切变线(简称高原横切变线)基础上,选取位于33°-35°N的高原横切变线个例13个,采用合成分析技术,研究了高原横切变线结构及演变特征。表明高原横切变线位于青藏高原主体80°-100°E范围内,在500 hPa呈东西走向、水平尺度近2000 km,垂直方向在高原上空可伸展至480 hPa、厚度可达近2 km。高原横切变线出现的环流背景是:500 hPa高纬度两槽两脊,青藏高原两侧分别为带状分布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和伊朗高压。在动力场上,高原横切变线走向与500 hPa正涡度带轴线走向一致,切变线附近为带状的涡度正值区和上升运动区,对应于无辐散带,辐散/辐合带分布在高原横切变线北/南侧;高原横切变线附近正涡度带垂直可伸展到350 hPa,上升运动伸展至200 hPa,但高原横切变线仅至480 hPa左右,为浅薄的斜压性天气系统,呈现随高度升高向北倾斜的特征。在水汽热力场上,高原横切变线是水汽汇聚带;高原横切变线附近南侧的600-500 hPa存在高假相当位温中心,具有非常明显的高温、高湿特征。高原横切变线从初始产生到发展强盛再减弱的演变过程中,其生命期近4 d,伴随西太副高西移过程,随着高原横切变线附近正涡度带范围增大、强度增强,高原横切变线发展,干冷空气的侵入导致高原横切变线强度减弱甚至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横切变线 合成 结构 演变 特征 客观判识
下载PDF
青藏高原横变线的大气视水汽汇特征合成分析
18
作者 张硕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21年第1期72-78,共7页
本文利用1981-2016年6-8月每日4次,分辨率为1°×1°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采用合成分析方法,探究了青藏高原横切变线附近大气视水汽汇的分布和演变特征。结论如下:高原横切变线为水汽聚集带,当... 本文利用1981-2016年6-8月每日4次,分辨率为1°×1°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采用合成分析方法,探究了青藏高原横切变线附近大气视水汽汇的分布和演变特征。结论如下:高原横切变线为水汽聚集带,当切变线附近水汽辐合增强,且在切变线东段形成一水汽辐合中心时,切变线发展增强;高原横切变线附近整层积分的高原大气视水汽汇呈现为“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当高原横切变线上东段视水汽汇强度增强时,切变线发展增强;当水汽由低层向中高层输送增强时,切变线也发展增强;在高原横切变线演变过程中,水汽的垂直输送项为视水汽汇的主要贡献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横切变线 合成分析 高原大气视水汽汇色 特征 客观识别
下载PDF
高原切变线与高原低涡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国平 李山山 黄楚惠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9-925,共7页
高原低涡、高原切变线是高原及周边地区一类常见的天气组合系统,对高原以及我国东部的灾害性天气有重要影响。回顾了高原低涡、高原切变线的研究历史和当前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重点探讨了高原切变线与高原低涡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等科... 高原低涡、高原切变线是高原及周边地区一类常见的天气组合系统,对高原以及我国东部的灾害性天气有重要影响。回顾了高原低涡、高原切变线的研究历史和当前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重点探讨了高原切变线与高原低涡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等科学问题。根据高原切变线及其与高原低涡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方法的发展应用趋势,提出这一研究领域值得关注的几个研究新方向。由于目前对这2类高原低值天气系统之间关系的理论认识分歧仍较大,两者相互作用进而引发高影响天气过程的物理机理尚不清楚。因此,对这一科学问题的探究不仅对推动青藏高原天气动力学的理论发展有重要科学意义,也可为高原灾害性天气分析预报的应用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切变线 高原低涡 切变 变形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