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the active layer along the Qinghai-Tibet Highway in a permafrost region 被引量:58
1
作者 LI Ren ZHAO Lin +5 位作者 DING YongJian WU TongHua XIAO Yao DU ErJi LIU GuangYue QIAO YongP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35期4609-4616,共8页
Using monitored active layer thickness(ALT)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of 10 observation fields along the Qinghai-Tibet Highway in permafrost regio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QTP),a model for ALT estimation was ... Using monitored active layer thickness(ALT)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of 10 observation fields along the Qinghai-Tibet Highway in permafrost regio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QTP),a model for ALT estimation was developed.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T were also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past 30 years ALT in the study region increased at a rate of 1.33 cm a-1.Temperatures at the upper limit of permafrost and at 50 cm depth,along with soil cumulative temperature at 5 cm depth also exhibited a rising trend.Soil heat flux increased at a rate of 0.1 Wm-2 a-1.All the above chang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degradation of permafrost happened in the study region on the QTP.The initial thawing date of active layer was advanced,while the initial freezing date was delayed.The number of thawing days increased to a rate of 1.18 da-1.The variations of active layer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ermafrost type,altitude,underlying surface type and soil composition.The variations were more evident in cold permafrost region than in warm permafrost region,in high-altitude region than in low-altitude region,in alpine meadow region than in alpine steppe region;and in fine-grained soil region than in coarse-grained soil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区 青藏公路 空间变化 时间 活性层 多年冻土地区 高寒草甸地区 活动层厚度
原文传递
顾及土壤热传导-对流效应的InSAR冻土活动层厚度估计
2
作者 杨沙 王琪洁 +1 位作者 李佳晨 张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68-2581,共14页
冻土活动层厚度(Active Layer Thickness,ALT)的变化是反映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发育情况及其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监测活动层厚度变化对寒区景观稳定发展、碳循环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 冻土活动层厚度(Active Layer Thickness,ALT)的变化是反映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发育情况及其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监测活动层厚度变化对寒区景观稳定发展、碳循环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具有大范围、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近年来逐渐被用于反演活动层厚度.已有研究中基于InSAR和土壤一维热传导模型的活动层厚度估计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冻土中土壤水分对流引起的热量传递.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InSAR时序形变及土壤热传导-对流模型的活动层厚度估计方法,利用土壤热传导-对流模型建立InSAR探测的最大融沉形变与最高地温之间的滞后时间与活动层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实现了由滞后时间直接推算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冻土活动层厚度.本文以青藏高原五道梁多年冻土区为例,利用116景Sentinel-1影像图作为实验数据,估计了该地区2017—2020年的平均活动层厚度.结果表明,活动层厚度值范围为0~7.0 m,平均活动层厚度为3.06 m,与已有研究中相近时间段相关成果及观测数据结果一致.本文方法兼顾冻土水热过程,证明了土壤热传导-对流模型在冻土活动层厚度反演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青藏高原其他偏远地区的高空间分辨率活动层厚度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土壤热传导-对流模型 青藏高原 活动层厚度 INSAR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层土壤热力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韧 赵林 +7 位作者 丁永建 焦克勤 王银学 乔永平 杜二计 刘广岳 孙琳婵 肖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0-1072,共13页
利用2003年10月~2004年9月期间高原北部可可西里(QT01)、北麓河(QT02)、开心岭(QT05)、通天河(QT06)等地活动层土壤温度梯度、土壤热通量及土壤水分的观测资料,计算了高原北部活动层土壤的导热率、土壤容积热容量、导温率等土壤热力参... 利用2003年10月~2004年9月期间高原北部可可西里(QT01)、北麓河(QT02)、开心岭(QT05)、通天河(QT06)等地活动层土壤温度梯度、土壤热通量及土壤水分的观测资料,计算了高原北部活动层土壤的导热率、土壤容积热容量、导温率等土壤热力参数.结果显示,QT02、QT05、QT06三站导热率、导温率夏秋季节较大而冬季较小,容积热容量则相反,表现为秋冬季节大而夏季较小;QT01站导热率表现为春季大,夏季较小;表层土壤粒度较小及较低的土壤湿度是冬季导热率较小的可能原因;冻土的热力特征参量可描述为相应深度的温度、体积含冰量及土壤盐度的函数,土壤含水量是融土热特征参数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水分含量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导温率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反之则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活动层 土壤热力参数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大滩多年冻土活动层土壤性状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被引量:48
4
作者 岳广阳 赵林 +4 位作者 赵拥华 杜二计 王琦 王志伟 乔永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5-573,共9页
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北界的西大滩为研究基点,选取多年冻土不同退化阶段的两个样地,对植被分布特征、冻土活动层和土壤特性等进行调查监测,同时分析不同活动层状态下土壤水热、养分和地表植被特征变化及相互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西... 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北界的西大滩为研究基点,选取多年冻土不同退化阶段的两个样地,对植被分布特征、冻土活动层和土壤特性等进行调查监测,同时分析不同活动层状态下土壤水热、养分和地表植被特征变化及相互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西大滩地区的植被以浅根系植物为主,0~10cm的表层土壤中地下生物量约占地下生物总量的63%和62.2%之多.在气候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多年冻土的存在情况及活动层土壤水热状况对植被生态系统的演变起决定性作用.高地表植被覆盖下的冻土土壤水热调节能力强,有助于延缓冻土退化过程.西大滩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与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含量随冻土退化明显减少,且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曲线表现为相同的趋势.土壤表层养分和速效养分受冻土退化程度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性状 植被特征 多年冻土活动层 西大滩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藏高原唐古拉地区暖季土壤水分对地表反照率及其土壤热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乐乐 赵林 +4 位作者 李韧 高黎明 肖瑶 乔永平 史健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1-358,共8页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暖季土壤水分对冻土区地表热状况的影响,选取2010-2012年5-9月在青藏高原唐古拉气象场获取的气象及其活动层数据,分析了表层土壤水分对地表反照率以及土壤热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唐古拉站暖季表层土壤含水量集中在0.15~...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暖季土壤水分对冻土区地表热状况的影响,选取2010-2012年5-9月在青藏高原唐古拉气象场获取的气象及其活动层数据,分析了表层土壤水分对地表反照率以及土壤热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唐古拉站暖季表层土壤含水量集中在0.15~0.27之间,地表反照率值集中在0.14~0.24之间,日平均土壤热导率的波动范围在0.9~2.0 W·m^(-1)·K^(-1)之间,土壤热容的波动范围主要集中在0.8×10~6~1.8×10~6J·m^(-3)·K^(-1)之间,而土壤热扩散率则主要集中在0.6×10^(-6)~2.2×10^(-6)m^2·s^(-1)之间.土壤水分对地表反照率影响较大,随着土壤水分的增长,地表反照率呈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土壤水分对地表反照率的影响还受到植被生长周期的影响,土壤水分和地表反照率之间的关系在植被枯萎期和生长期有明显的差异性.唐古拉地区土壤热参数也明显受到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土壤热导率、热容和热扩散率都为增大趋势,但是土壤水分对土壤热导率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土壤热扩散率的影响则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土壤水分 地表反照率 土壤热参数
下载PDF
积雪和有机质土对青藏高原冻土活动层的影响 被引量:35
6
作者 张伟 周剑 +5 位作者 王根绪 Wolfgang Kinzelbach 程国栋 叶柏生 何晓波 李弘毅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8-540,共1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冻土活动层正在逐渐加深,为了理解积雪和表层有机质土壤对冻土活动层的影响机理,一维水热耦合模型CoupModel被用于模拟气象驱动下土壤冻融的动态过程.基于祁连山冰沟和青藏高原唐古拉站长期监测数据,CoupMode...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冻土活动层正在逐渐加深,为了理解积雪和表层有机质土壤对冻土活动层的影响机理,一维水热耦合模型CoupModel被用于模拟气象驱动下土壤冻融的动态过程.基于祁连山冰沟和青藏高原唐古拉站长期监测数据,CoupModel模型被成功的率定和验证.在冰沟站验证的模型被用于研究积雪对冻土活动层的影响,结果显示:目前较浅积雪情景(雪深<20cm)比完全忽略积雪的情景模拟的冬季土壤冻结深度深,说明青藏高原现状下较浅的积雪有利于冻土发育.原因是雪面较高的反照率造成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导致雪面温度较低,加之浅雪的阻热性能又较小,综合导致浅雪覆盖时表层土壤向大气释放的能量增加.但随着积雪深度逐渐增加,模拟的冬季土壤冻结深度反而越来越浅,说明较厚的积雪(>20cm的雪深)并不利于冻土的发育,主要是雪相对于空气低的热传导隔绝了表层土壤向大气的热损失.在唐古拉站验证的模型被用于研究有机质土对冻土活动层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有机质土壤深度增加,模拟的活动层夏季融化深度逐渐较小.有机质土壤较矿物质土壤低的热传导和高的热容性质减少了下伏土壤热状况对太阳辐射和气温波动的响应,说明有机质土有利于冻土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冻土活动层 有机质土壤 积雪 CoupModel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土壤水分对高寒草甸覆盖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元寿 王根绪 +3 位作者 赵林 吴青柏 王一博 张人禾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7-165,共9页
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30%、60%和93%三种覆盖度下,多年冻土活动层的土壤水分随季节变化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冻土活动层土壤水分分布对植被覆盖变化响应强烈.年内不同时期,植被覆盖度为65%和30%的土壤表层20cm深度内水分含量及分布相... 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30%、60%和93%三种覆盖度下,多年冻土活动层的土壤水分随季节变化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冻土活动层土壤水分分布对植被覆盖变化响应强烈.年内不同时期,植被覆盖度为65%和30%的土壤表层20cm深度内水分含量及分布相似,每次降水后30%覆盖度土壤水分的变率略大于65%覆盖度的;而93%覆盖度土壤水分在年内解冻开始到冻结前均小于前两种覆盖类型;植被覆盖度越小,土壤冻结和融化响应时间越早,响应历时也越短;浅层土壤冻结和融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响应程度较强,接近深层土壤冻结和融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响应程度降低.覆盖度为30%和65%土壤水分在整个冻结过程的减少幅度比93%覆盖度土壤大10%~26%,而融化期水分增加幅度更大为1.5%~80%;土壤冻融的相变水量对植被覆盖度变化响应明显,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壤冻结和融化相变水量增大.由于受植被蒸腾与地表蒸散发和土壤温度梯度的影响,融化期土壤剖面的水分重新分配,总体上呈现水分向剖面上部和底部迁移,剖面中部60~80cm深度左右的土壤出现"干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活动层 土壤水分 高寒草甸 覆盖 响应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不同下垫面土壤热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韧 赵林 +6 位作者 丁永建 吴通华 肖瑶 杜二计 刘广岳 孙琳婵 刘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76-1084,共9页
利用2003年10月~2004年9月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QT01)、北簏河(QT02)、开心岭(QT05)、通天河(QT06)等地区一个完整的冻融循环周期活动层土壤热通量、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观测资料,通过数值方法汁钎:高原北部活动层土壤导... 利用2003年10月~2004年9月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QT01)、北簏河(QT02)、开心岭(QT05)、通天河(QT06)等地区一个完整的冻融循环周期活动层土壤热通量、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观测资料,通过数值方法汁钎:高原北部活动层土壤导热率,分析高原北部活动层表层土壤热通量及导热率的变化特征。结果靠示,研究区域活动层土壤导热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表现为冷季小、暖季大;导热率随土壤容重的增火而增人,随下垫面植被盖度的增大而减小,高寒草甸土的上壤导热率小于高寒草原土的导热率;细粒土壤、较小未冻水含艟7支较低的饱和度是造成冷季士壤导热率较小的原冈;月平均导热率叮表永为地气温差及水气压等常规气象资料的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下垫面 活动层 导热率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和FEFLOW模型模拟预测多年冻土活动层温度——以青藏高原风火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郭林茂 常娟 +1 位作者 徐洪亮 叶仁政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9-411,共13页
土壤温度是陆面过程中地-气系统间能量与物质交换的重要参数,它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是研究陆面过程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研究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土壤热状况动态变化,对深入了解高原活动层厚度的变化特征... 土壤温度是陆面过程中地-气系统间能量与物质交换的重要参数,它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是研究陆面过程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研究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土壤热状况动态变化,对深入了解高原活动层厚度的变化特征及下垫面的热力作用均有重要意义。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青藏高原风火山地区的地表温度进行了模拟,并利用输出的地表温度驱动FEFLOW模型对研究区活动层不同深度土壤温度进行了模拟。与各深度土壤温度观测值对比发现,均方根误差介于0.09~1.78℃,纳什效率系数介于0.86~0.98,模拟效果良好。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和FEFLOW模型预测了研究区未来50年活动层热状况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0.02、0.048、0.07℃·a-1三种升温情景下,50年后研究区活动层厚度将分别增加19.4、51.8、64.7cm,土壤升温幅度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同时发现,随着气温不同程度的升高,土壤开始融化的时间在不断提前,开始冻结的时间则不断延迟,这种规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但不同深度土壤冻融过程对气温升高的响应差异却随着增温速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活动层 土壤热状况 气候变化 BP神经网络 FEFLOW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