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敕赐景会寺重建碑记》校录及相关问题考证
1
作者 吴浩军 《河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21,共8页
地处青藏高原北缘、河西走廊中部、甘青交通要道的景会寺遗存有明代碑刻一通,是研究明代边镇治理及河西地区佛教活动的重要文献资料。文章对碑文重作释录,并就碑文撰写者赵锦、书丹者王继祖及寺庙建修者沙迦舍念、罗谷领真的生平事迹进... 地处青藏高原北缘、河西走廊中部、甘青交通要道的景会寺遗存有明代碑刻一通,是研究明代边镇治理及河西地区佛教活动的重要文献资料。文章对碑文重作释录,并就碑文撰写者赵锦、书丹者王继祖及寺庙建修者沙迦舍念、罗谷领真的生平事迹进行考证,同时对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活动情况略作申述,以彰显其在西北史地研究和地方文化资源挖掘利用等方面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敕赐景会寺重建碑记》 景会寺 赵锦 罗谷领真 藏传佛教 河西走廊
下载PDF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新发现的蒙藏梵文合璧摩崖题记(A)特征
2
作者 包乌云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 2024年第4期130-135,共6页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淳尔市乌拉特前旗沙德盖苏木新发现的几处蒙、藏、梵文合璧的摩崖题记和一处岩画的分布情况,笔者将这些题记和岩画分为A、B、C、D四个区域,其中,将A·区摩崖题记的文字种类、文字书写形式以及不同文种题记的位...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淳尔市乌拉特前旗沙德盖苏木新发现的几处蒙、藏、梵文合璧的摩崖题记和一处岩画的分布情况,笔者将这些题记和岩画分为A、B、C、D四个区域,其中,将A·区摩崖题记的文字种类、文字书写形式以及不同文种题记的位置分布等,与近几年在内蒙古赤峰,市、兴安盟等地新发现的摩崖题记以及蒙古国多地发现的摩崖题记相比较,特征鲜明。这些摩崖题记是蒙古文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蒙古文摩崖题记文献补充和填补了“蒙、藏、梵文合璧”的新一种类型,其中蕴含了古代多民族交流交往的历史文化背景,是研究我国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珍贵历史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藏、梵文合璧 摩崖题记 特征
下载PDF
吐蕃碑文虚词运用特征研究
3
作者 李加东周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4年第1期129-146,共18页
虚词是藏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不同时代的虚词运用及其变化,对了解藏文发展历史及其规律尤为重要。吐蕃碑文从文献来源及年代都为最“原始”的吐蕃文献之一,其内容至今没有任何篡改。依据吐蕃碑文研究当时藏文的虚词运用特征,能够管窥... 虚词是藏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不同时代的虚词运用及其变化,对了解藏文发展历史及其规律尤为重要。吐蕃碑文从文献来源及年代都为最“原始”的吐蕃文献之一,其内容至今没有任何篡改。依据吐蕃碑文研究当时藏文的虚词运用特征,能够管窥吐蕃时期藏文虚词的语法特征及其演变过程,从而能够探究藏文发展历史及其演变规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以目前遗存的吐蕃三代赞普时期13篇碑文,研究了吐蕃时期藏文虚词的运用及其特征并加以分析。把这13篇碑文中出现的虚词分为“格虚词”和“非格虚词”两大类,运用统计法和比较法对这些虚词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梳理,并运用其特征与吞米桑布扎所著的《三十颂》及其后面形成的各类藏文语法书中讲述的虚词运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从而找出演变规律。发现《三十颂》中没有出现的个别虚词在以上碑文中有使用,而如今使用的有些虚词在吐蕃碑文中没有出现,如年代越早,虚词“■gyi kyis”代替虚词“■(kyi和kyis)”的频率越高,各类后吐蕃时期藏文语法书中出现且如今使用的虚词“■(yi和yis)”在吐蕃时期的碑文及敦煌文献、钟铭文中均未出现;《三十颂》中未出现的虚词“■(te和de)”不仅在吐蕃碑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用法跟后期藏文语法书中出现的基本吻合。综上,笔者认为《三十颂》中未出现,但已在碑文中出现的虚词是吞米桑布扎时期未出现的虚词;而碑文和《三十颂》中均出现但如今不使用的虚词是因为后期不再使用而导致的。因此虚词运用的特征可以作为研究古藏文文献年代的衡量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时期碑文 虚词运用特征 格虚词 非格虚词
下载PDF
莫高窟第205窟中唐补修新探——以莫高窟第205窟西壁新识读的古藏文祈愿文为中心
4
作者 赵蓉 勘措吉 +1 位作者 张先堂 柴勃隆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5,共10页
借助多光谱紫外成像技术提供的以往肉眼未能发现或辨识的新资料,首次识读和探明莫高窟第205窟西壁的古藏文题记是九世纪前半叶的一篇祈愿文,进而结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汉文、古藏文文献,考证祈愿文的发愿人为粟特人康进达和来自擦... 借助多光谱紫外成像技术提供的以往肉眼未能发现或辨识的新资料,首次识读和探明莫高窟第205窟西壁的古藏文题记是九世纪前半叶的一篇祈愿文,进而结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汉文、古藏文文献,考证祈愿文的发愿人为粟特人康进达和来自擦尔龙部落的萨吴,考证祈愿文对应的佛事功德活动就是吐蕃统治时期在第205窟中心佛坛补塑二身天王塑像,使我们对第205窟在中唐时期的补修获得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第205窟 多光谱成像技术 古藏文祈愿文 补造塑像
下载PDF
炳灵寺石窟的唐蕃关系史料 被引量:10
5
作者 魏文斌 吴荭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8-133,共6页
炳灵寺石窟位于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交通要隘上,唐时随着唐蕃古道的繁荣和唐蕃关系的日益密切、交往的频繁,炳灵寺留存了唐蕃关系的史料。仪凤三年(678年)李敬玄率大军代蕃,开元十九年(731年)以崔琳为首的和蕃使团途经炳灵... 炳灵寺石窟位于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交通要隘上,唐时随着唐蕃古道的繁荣和唐蕃关系的日益密切、交往的频繁,炳灵寺留存了唐蕃关系的史料。仪凤三年(678年)李敬玄率大军代蕃,开元十九年(731年)以崔琳为首的和蕃使团途经炳灵寺礼佛、出使及使团成员、唐代召募防御吐蕃抢麦的防秋健儿等,皆见于题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寺 唐蕃关系 史料
下载PDF
吐蕃时期的信息传播媒介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德仓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2-46,共5页
由于藏文的创制和成熟,吐蕃的信息传播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进入了人类传播的第二个阶段———文字传播时代。吐蕃的文字传播以竹木、纸、铜钟、石头等为载体,出现了初步的繁荣。与此同时,一种新的“信息发布机制”———盟誓也盛行于世。... 由于藏文的创制和成熟,吐蕃的信息传播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进入了人类传播的第二个阶段———文字传播时代。吐蕃的文字传播以竹木、纸、铜钟、石头等为载体,出现了初步的繁荣。与此同时,一种新的“信息发布机制”———盟誓也盛行于世。驿道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吐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传播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文 简牍 金铭 石刻 盟誓
下载PDF
唐蕃会盟碑研究——李方桂、柯蔚南《古代西藏碑文研究》摘译之二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方桂 柯蔚南 王启龙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4-21,106,共8页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唐蕃会盟碑》西面碑文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关键词 李方桂 《古代西藏碑文研究》 《唐蕃会盟碑》 碑文研究
下载PDF
藏传佛教石刻大藏经考述——以青海果洛石经墙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尕藏加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24,共5页
藏传佛教石刻大藏经,是用金属等工具将藏传佛教大藏经(包括《甘珠尔》和《丹珠尔》部)镌刻在石头上的一种特殊的经书形式。这种经书形式在藏传佛教流布地区被称为"石经墙"。而青海果洛石经墙在青藏高原区域内的颇多石经墙中... 藏传佛教石刻大藏经,是用金属等工具将藏传佛教大藏经(包括《甘珠尔》和《丹珠尔》部)镌刻在石头上的一种特殊的经书形式。这种经书形式在藏传佛教流布地区被称为"石经墙"。而青海果洛石经墙在青藏高原区域内的颇多石经墙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意义,它不仅反映了藏传佛教石刻大藏经的形制和风貌,而且体现了藏传佛教石刻文化艺术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本文仅就果洛石经墙的人文地理环境、历史创建过程和分布及其规模作一考述,以窥探藏传佛教石刻大藏经的基本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大藏经 果洛 石经墙
下载PDF
唐蕃会盟碑研究——李方桂、柯蔚南《古代西藏碑文研究》摘译之五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方桂 柯蔚南 王启龙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5-22,105,共8页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雪碑(恩兰.达札路恭纪功碑)东、南面碑文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关键词 李方桂 《古代西藏碑文研究》 雪碑(恩兰·达札路恭纪功碑) 碑文研究
下载PDF
唐蕃会盟碑研究——李方桂、柯蔚南《古代西藏碑文研究》摘译之六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方桂 柯蔚南 王启龙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5-30,共6页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雪碑(恩兰.达札路恭纪功碑)北面碑文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关键词 李方桂 《古代西藏碑文研究》 雪碑(恩兰·达札路恭纪功碑) 碑文研究
下载PDF
唐蕃会盟碑研究——李方桂、柯蔚南《古代西藏碑文研究》摘译之八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方桂 柯蔚南 王启龙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5-18,25,共5页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楚布寺碑碑文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关键词 李方桂 《古代西藏碑文研究》 楚布寺碑 碑文研究
下载PDF
唐蕃会盟碑研究——李方桂、柯蔚南《古代西藏碑文研究》摘译之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方桂 柯蔚南 王启龙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6-26,105,共11页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唐蕃会盟碑》东面碑文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关键词 李方桂 《古代西藏碑文研究》 《唐蕃会盟碑》 碑文研究
下载PDF
学术研究的路径及其相关问题——访著名藏族学者恰嘎?旦正教授
13
作者 阿贵 格朗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17-21,共5页
恰嘎·旦正教授是一位享誉国内外的当代藏族学者,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以西藏历代石刻碑文等为研究内容,先后在国内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70余篇学术论文,为藏学研究,特别是在石刻碑文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以他的成... 恰嘎·旦正教授是一位享誉国内外的当代藏族学者,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以西藏历代石刻碑文等为研究内容,先后在国内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70余篇学术论文,为藏学研究,特别是在石刻碑文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以他的成长经历为切入点,通过访谈展现了他的石刻碑文研究方法、学术成就,探讨了西藏历代各种石碑的特点及其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恰嘎·旦正 石碑研究 藏学研究
下载PDF
北京地区藏传佛教碑文研究述评
14
作者 完麻加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95,共8页
碑刻文献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唯一性和真实性,其价值更是日益突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北京地区藏传佛教碑刻文献丰富,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对其跨学科、多领域、综合性的研究相对薄弱。在未来此领域的拓展和... 碑刻文献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唯一性和真实性,其价值更是日益突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北京地区藏传佛教碑刻文献丰富,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对其跨学科、多领域、综合性的研究相对薄弱。在未来此领域的拓展和努力方向上,首先整理一部完整的北京藏传佛教碑文资料汇编,是打破研究瓶颈的前提;其次可以从碑刻文献本体和整体层面入手,全面解读碑文内容;再次以综合性或跨学科角度揭示碑文的内涵和价值,阐述和解释北京地区我国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和汉藏佛教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藏传佛教 碑文 研究价值
下载PDF
唐蕃会盟碑研究——李方桂、柯蔚南《古代西藏碑文研究》摘译之九
15
作者 李方桂 柯蔚南(著) 王启龙(译)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9-13,105,共5页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昌珠寺钟铭文、叶尔巴寺钟铭文、洛扎摩崖石刻以及敦煌石窟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关键词 李方桂 《古代西藏碑文研究》 昌珠寺钟铭文 叶尔巴寺钟铭文 洛扎摩崖石刻 敦煌石窟 碑文研究
下载PDF
唐蕃会盟碑研究——李方桂、柯蔚南《古代西藏碑文研究》摘译之七
16
作者 李方桂 柯蔚南 王启龙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8-20,共3页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琼结桥碑碑文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关键词 李方桂 《古代西藏碑文研究》 琼结桥碑 碑文研究
下载PDF
唐蕃会盟碑研究——李方桂、柯蔚南《古代西藏碑文研究》摘译之四
17
作者 李方桂 柯蔚南 王启龙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3-23,共11页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唐蕃会盟碑》北、南面碑文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关键词 李方桂 《古代西藏碑文研究》 《唐蕃会盟碑》 碑文研究
下载PDF
“古藏文文献在线丛刊”卷Ⅱ《古藏文碑铭》
18
作者 任小波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74-76,140,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东京出版的英文本《古藏文碑铭》的刊行情况和主要内容,并对未来古藏文碑铭文献研究提出了预见。
关键词 《古藏文碑铭》 古藏文碑铭 内容
下载PDF
吐蕃高僧益西央考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华青道尔杰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7,共7页
受命于吐蕃王廷,高僧巴廓·益西央率领他的藏、汉团队,在藏东一线摩崖刻石,弘扬佛法、力促唐蕃和平。而在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献P.T.996中,记载了另一位高僧布·益西央的传略。本文经过梳理和分析,认为这两住高僧的人生轨迹重合,... 受命于吐蕃王廷,高僧巴廓·益西央率领他的藏、汉团队,在藏东一线摩崖刻石,弘扬佛法、力促唐蕃和平。而在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献P.T.996中,记载了另一位高僧布·益西央的传略。本文经过梳理和分析,认为这两住高僧的人生轨迹重合,实为同一人,巴廓·益西央即布·益西央。吐蕃政权分裂后,由于社会动荡、信息闭塞、路途遥远,后人在流传过程中难免产生讹误,导致后弘期史籍中将巴廓·益西央误写为布·益西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高僧 益西央 古藏文
下载PDF
从龟兹石窟藏文壁文管窥吐蕃佛教的传入 被引量:1
20
作者 德吉卓玛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4-101,共8页
吐蕃第二十八代赞普拉托脱日年赞执政时期,“天降佛法”说启开了吐蕃佛教之先河。然而,据新近发现的一些资料记载,早在吐蕃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时期,吐蕃周边的佛教徒已在吐蕃境内活动,以不同的方式引荐佛教于吐蕃王室。龟兹石窟藏文壁... 吐蕃第二十八代赞普拉托脱日年赞执政时期,“天降佛法”说启开了吐蕃佛教之先河。然而,据新近发现的一些资料记载,早在吐蕃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时期,吐蕃周边的佛教徒已在吐蕃境内活动,以不同的方式引荐佛教于吐蕃王室。龟兹石窟藏文壁文题记,揭开了吐蕃与吐火罗及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历史叙事,亦为吐蕃启开了丝路文明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石窟 藏文壁文 吐蕃佛教 吐火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