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旅融合促进藏羌彝走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1
作者 李军 钟成龙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8,141,共11页
藏羌彝走廊不仅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键枢纽,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新时期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成为促进藏羌彝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文旅融合有着从个体身份认... 藏羌彝走廊不仅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键枢纽,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新时期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成为促进藏羌彝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文旅融合有着从个体身份认同到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内在逻辑,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遵循从文化认同到民族和国家认同的生成机理,两者的目标和逻辑一致,统一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进程中。本文结合四川省的三个案例,探讨了以文旅融合推进藏羌彝走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进路:一是以文旅融合的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与时俱进;二是以文旅融合重点项目,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三是以文旅融合的精品线路,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泛拓展;四是以文旅融合体验传播,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融的故事;五是以文旅融合的社区参与,增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生动力。文旅融合促进藏羌彝走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仅利于藏羌彝走廊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也有利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羌彝走廊 文旅融合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产业融合理论下云南藏医药文化旅游开发探析: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
2
作者 是梦烨 段忠玉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7期6-11,共6页
在经济飞速增长的今天,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且现实的选择。旅游拥有文化属性,其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而体验文化差异性就成为了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迪庆藏族自治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 在经济飞速增长的今天,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且现实的选择。旅游拥有文化属性,其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而体验文化差异性就成为了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迪庆藏族自治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多元丰富的民族文化,奠定了坚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产业基础。藏医药作为中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是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藏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产业融合理论出发,以迪庆藏医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为切入点,分析二者在融合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融合实现机制,并提出相关的优化对策,推动云南迪庆藏医药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藏医药 产业融合理论 旅游产业 文化旅游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阿吉拉姆藏戏的传播初探
3
作者 尼达拉姆 《西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阿吉拉姆是藏族戏剧中最为成熟的剧种之一,相传,由汤东杰布在15世纪中叶创立。17世纪中叶西藏建立噶丹颇章政权,阿吉拉姆藏戏被纳入雪顿节典礼之中,从此进入它的繁荣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西藏自治区藏剧团的成立推动了阿吉拉姆走上... 阿吉拉姆是藏族戏剧中最为成熟的剧种之一,相传,由汤东杰布在15世纪中叶创立。17世纪中叶西藏建立噶丹颇章政权,阿吉拉姆藏戏被纳入雪顿节典礼之中,从此进入它的繁荣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西藏自治区藏剧团的成立推动了阿吉拉姆走上专业化、多元化的发展道路。随着阿吉拉姆藏戏表演实践的日益成熟,它的传播与传承空间也得到拓展,从早期人际传播和少数群体间传播的形式逐渐向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发展。文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讨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促使阿吉拉姆藏戏与社会生活产生连接的传统节日、专业剧团、数字媒介、文化消费等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阿吉拉姆藏戏 传播途径
下载PDF
侗寨声音景观与文化旅游的和谐共生——以湖南通道侗族“三月三”大戊梁歌会为例
4
作者 颜铁军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1期98-109,共12页
农历三月三大戊梁歌会是侗族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声音景观概念下的具有鲜明族性特征和地域特征的典型案例。侗寨声音景观与自然景观、文化景观融为一体,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与民俗性。侗寨声音景观体现出音乐的传统性与表演的现代性。... 农历三月三大戊梁歌会是侗族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声音景观概念下的具有鲜明族性特征和地域特征的典型案例。侗寨声音景观与自然景观、文化景观融为一体,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与民俗性。侗寨声音景观体现出音乐的传统性与表演的现代性。传统与现代制造的声音景观与文化旅游互为目的,在地方文化建设中构成和谐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戊梁歌会 侗族音乐 声音景观 文化旅游 和谐共生
下载PDF
清代咏藏诗视域下的茶马古道文化谱系:和而不同
5
作者 王军涛 张建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84,共9页
茶马古道文化如同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一样,它是和而不同的。清代咏藏诗证明:北、中、南茶马古道文化丛是涵化了的唐、蜀和藏文化丛。循文化地理学阐释,形成三种文化丛的缘由大致可归纳为民族类聚、区域方位、主地标、区域... 茶马古道文化如同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一样,它是和而不同的。清代咏藏诗证明:北、中、南茶马古道文化丛是涵化了的唐、蜀和藏文化丛。循文化地理学阐释,形成三种文化丛的缘由大致可归纳为民族类聚、区域方位、主地标、区域政治文化主阵地四大因子。清代咏藏诗的纪行游踪特征与茶马古道文化线性特征趋于一致,说明两者之间渊源颇深,这为着力打造“茶马古道文化长廊”提供了除地理学、考古学等传统方法之外的另一种视角,即文学路径。底蕴丰厚的清代咏藏诗,无疑会令茶马古道陡增几分书香气息,为茶马古道文化赋予诗书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咏藏诗 茶马古道文化 和而不同 唐、蜀、藏文化丛
下载PDF
文旅融合助推和谐世界的构建研究
6
作者 崔朝晖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1-108,共8页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既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更是实现世界不同文化交流,达到文明互鉴,构建和谐世界的有效途径。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人们行为的指南。旅游是大众为了享受异质文化而开展的自我休闲...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既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更是实现世界不同文化交流,达到文明互鉴,构建和谐世界的有效途径。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人们行为的指南。旅游是大众为了享受异质文化而开展的自我休闲娱乐活动,也是也是一种国际间的民间交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使不同文化的人在旅游、休闲中了解、理解、认同异质文化,从而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效果,助力和谐世界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文化交流 文明互鉴 和谐世界
下载PDF
康巴藏族文化在旅游型商业空间中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唐程璇 刘雨婷 胡剑忠 《设计》 2023年第17期60-62,共3页
为了从民族文化和文化旅游的视角来研究康巴藏族文化下旅游型商业空间设计要素与策略。文章从康巴藏族民族文化的精神信仰、物质成果等方面展开研究,对旅游型商业空间设计进行梳理与分析;在设计中研究康巴藏族文化艺术在空间中的运用、... 为了从民族文化和文化旅游的视角来研究康巴藏族文化下旅游型商业空间设计要素与策略。文章从康巴藏族民族文化的精神信仰、物质成果等方面展开研究,对旅游型商业空间设计进行梳理与分析;在设计中研究康巴藏族文化艺术在空间中的运用、旅游型商业空间旅游需求要点、空间整体艺术设计等思路与策略。旨在塑造更具民族文化与鲜明体验感的旅游型商业空间。在促进文化旅游与民族旅游的政策背景下,为民族文化与旅游空间的融合发展、康巴藏族文化艺术的传播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型空间 商业空间 康巴藏族文化 文化旅游 艺术设计
下载PDF
“三生和谐”导向下文旅型乡村景观更新策略--以洛阳市游家凹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贝璇 刘刚田 +1 位作者 牛茜 段宇阳 《湖南包装》 2023年第4期110-113,132,共5页
文旅型乡村景观是新时代背景下文旅兴村发展的新动能。文章在解读“三生和谐”发展模式与文旅融合系列政策的基础上,以洛阳市游家凹为例,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和现存问题,聚焦于如何平衡景观资源、破解乡村“空心化”更新难题。通过延续乡... 文旅型乡村景观是新时代背景下文旅兴村发展的新动能。文章在解读“三生和谐”发展模式与文旅融合系列政策的基础上,以洛阳市游家凹为例,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和现存问题,聚焦于如何平衡景观资源、破解乡村“空心化”更新难题。通过延续乡土风貌、传承地域文化、开发旅游景观体验,系统性地探讨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型乡村景观更新策略,营建出适宜人们乐享田园风光、追忆温暖乡愁的好方式,开拓乡村产业的新领域。旨在改善民居环境、吸引游客感知体验、激发“空心化”乡村活力,从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文旅型乡村景观,实现生态景观、生活景观、生产景观的和谐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和谐 文旅型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更新 游家凹
下载PDF
藏羌彝走廊节庆体育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东东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10期110-114,共5页
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藏羌彝走廊节庆体育旅游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梳理了藏羌彝走廊节庆体育旅游开发优势,发现藏羌彝走廊节庆体育旅游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基础设施不完善;节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市场秩... 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藏羌彝走廊节庆体育旅游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梳理了藏羌彝走廊节庆体育旅游开发优势,发现藏羌彝走廊节庆体育旅游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基础设施不完善;节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市场秩序不规范;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商业化气息严重等,提出建立合作机构,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节庆体育旅游产业,规范市场秩序;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政府管理规划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羌彝走廊 节庆体育 民族传统文化 旅游开发
下载PDF
旅游影响下的生态文化景观变迁和重构——基于云南藏区R村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唐雪琼 薛熙明 王浩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71,共6页
旅游影响研究尽管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大多研究缺乏将其文化社会影响和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关联。而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景观常常是民族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云南藏区R村的案例表明,旅游引致的藏族生态文化景观的变迁,更多是通过对当地... 旅游影响研究尽管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大多研究缺乏将其文化社会影响和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关联。而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景观常常是民族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云南藏区R村的案例表明,旅游引致的藏族生态文化景观的变迁,更多是通过对当地社区文化施予影响来实现的。在旅游发展背景下,重构藏族生态文化景观迫切需要来自规划、经营管理和社区多个层面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景观 旅游影响 文化变迁 藏族 R村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我国西南地区13地为例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琳 贺浩浩 杨毅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91-896,共6页
通过构建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体系,以我国西南地区13地为样本,综合测算了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①整体而言,西南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分布零散,在实践中仍以中央机构把握具体方向... 通过构建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体系,以我国西南地区13地为样本,综合测算了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①整体而言,西南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分布零散,在实践中仍以中央机构把握具体方向,各区县依据自身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政策引领等因素形成不同的旅游经营发展模式。②在时间维度上,样本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产业存在长期均衡协调的相互促进关系,二者的耦合协调度由重度失调转为优质协调。③在类别维度上,农田景观类、茶叶类、林果类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状态较好,而动物养殖类则较为滞后。基于测算结果与对各地实践经验的分析,建议从政治层面的政策规制整合、经济层面的特色业态融合、社会层面的多元协同治理3个方面着手,构建可持续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产业开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乡村旅游 文化旅游 耦合协调模型 西南地区
下载PDF
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以德庆县金林水乡为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肖光明 郭盛晖 汤晓敏 《热带地理》 2007年第1期71-75,共5页
以岭南古村落———德庆县金林水乡为例,对旅游给当地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实证研究。调查表明,旅游对古村落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比其他类型旅游地要深刻,目前对金林水乡的影响处于初期,以正面为主,负面影响初显端倪;指出金林水乡应综... 以岭南古村落———德庆县金林水乡为例,对旅游给当地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实证研究。调查表明,旅游对古村落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比其他类型旅游地要深刻,目前对金林水乡的影响处于初期,以正面为主,负面影响初显端倪;指出金林水乡应综合考察当地居民在旅游开发中是否受益及受益的公平性,注意分析蕴藏在经济背后的社会文化影响,通过利益协调、教育培训和文化整合控制消极影响,以促进古村落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古村落 金林水乡 利益协调 文化整合
下载PDF
人文山水与杭州旅游资源的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璟 庄志民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17-124,共8页
 "人文山水"是目前旅游界广泛采用的概念,揭示了我国旅游资源的最大特性和魅力所在.本文厘清了"人文山水"的概念并对它的发生缘起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杭州的旅游资源是典型的"人文山水"形态,本文选取杭...  "人文山水"是目前旅游界广泛采用的概念,揭示了我国旅游资源的最大特性和魅力所在.本文厘清了"人文山水"的概念并对它的发生缘起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杭州的旅游资源是典型的"人文山水"形态,本文选取杭州为案例分析其"人文山水"的经典意义和独特个性,以对当今"人文山水"的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市 旅游资源 人文山水 旅游开发 天人合一 历史文化
下载PDF
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新思路 被引量:153
14
作者 尹振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44,共5页
开发我国乡村旅游资源 ,要注意农耕文化的灌注 ,提高其文化品位 ;进行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 ;采取“做减法”的开发模式 ;加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我国旅游者消费理念已相对成熟 ,预示了巨大商机 ,探索我国都... 开发我国乡村旅游资源 ,要注意农耕文化的灌注 ,提高其文化品位 ;进行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 ;采取“做减法”的开发模式 ;加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我国旅游者消费理念已相对成熟 ,预示了巨大商机 ,探索我国都市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耕文化 复合性开发 田园 和谐相融
下载PDF
宗教旅游为动力的文化传承与建构——以藏传佛教寺院西安广仁寺“燃灯节”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庞玮 马耀峰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85-92,共8页
西藏旅游热背景之下,藏传佛教文化备受关注,以此为核心的宗教旅游,即使在西藏以外的地方,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旅游是改变地方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宗教旅游的驱动之下,文化的传承与建构,显现出更加丰富的形式与新的特点。宗教... 西藏旅游热背景之下,藏传佛教文化备受关注,以此为核心的宗教旅游,即使在西藏以外的地方,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旅游是改变地方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宗教旅游的驱动之下,文化的传承与建构,显现出更加丰富的形式与新的特点。宗教节庆是宗教旅游的重要组成,其反映的宗教旅游现象具有代表性和研究意义。文章以藏传佛教寺院西安广仁寺及其燃灯节为研究个案,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结合旅游动力机制分析,研究近年来以宗教旅游为动力形成的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旅游 旅游驱动 宗教文化 藏传佛教
下载PDF
中国山岳型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和谐环境构建探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薇 王九位 张浩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8-282,共5页
解决山岳型世界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所造成的自然、文化危机,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环境指标体系,如明确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度指标,建立保证人与文化遗产资源和谐度的规范机制,确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度指标等。而其具体实施路径主要包括... 解决山岳型世界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所造成的自然、文化危机,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环境指标体系,如明确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度指标,建立保证人与文化遗产资源和谐度的规范机制,确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度指标等。而其具体实施路径主要包括:构筑以生态伦理观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创建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模式,建立对资源环境不和谐因素的监控机制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岳型遗产地 遗产旅游 和谐环境构建
下载PDF
基于和谐旅游发展的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审视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文俊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0-352,共3页
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谐旅游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是实践和谐旅游的重要基石。当前,在我国和谐旅游的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陋习,表明我国公民文明素质的缺... 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谐旅游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是实践和谐旅游的重要基石。当前,在我国和谐旅游的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陋习,表明我国公民文明素质的缺失,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因此,我们应开展全民旅游文明教育、加强旅游行业文明建设、建立旅游文明长效机制、优化旅游环境等,确保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旅游 公民 旅游文明素质 审视
下载PDF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制度变迁机理研究——以梅里雪山雨崩藏族村为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相军 杨桂华 《旅游论坛》 CSSCI 2009年第3期366-369,共4页
收益分配制度研究有利于推动社区参与旅游的实践,并丰富其理论研究。根据2007年至2008年先后4次到梅里雪山雨崩村及其周边村寨的考察情况,运用参与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及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雨崩村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 收益分配制度研究有利于推动社区参与旅游的实践,并丰富其理论研究。根据2007年至2008年先后4次到梅里雪山雨崩村及其周边村寨的考察情况,运用参与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及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雨崩村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制度变迁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论是:该项制度变迁机理分为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藏族传统文化深层次的传统伦理道德"公平"价值观形成的隐性机理与雨崩村全体居民在"家长会"上围绕着"公平"这一藏族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进行的权力斗争形成的显性机理综合作用,导致雨崩村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制度不断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社区参与旅游 收益分配制度变迁机理 雨崩藏族村
下载PDF
西藏民俗文化的旅游表达及旅游开发模式构想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忠红 韩富贵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S1期156-158,161,共4页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将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做精特色旅游业。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实现旅游业特色发展,吸引海内外游客从而扩大客源市场规模,提升旅游经济质量的基础。西藏民俗文化则是我区最具特色...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将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做精特色旅游业。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实现旅游业特色发展,吸引海内外游客从而扩大客源市场规模,提升旅游经济质量的基础。西藏民俗文化则是我区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之一。文章在对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表达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其旅游开发模式,以期为我区特色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民俗文化 旅游表达 开发模式
下载PDF
多样的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对武陵山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探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灿 黄璜 +2 位作者 郑华斌 黄尧 隆斌庆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6年第2期95-102,共8页
武陵山区地域广阔,是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具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武陵山区各民族经典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农业的养生、教育、旅游、文化传播功能的开拓。从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和乡村旅游的精神文化特点入手,分析了多样的... 武陵山区地域广阔,是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具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武陵山区各民族经典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农业的养生、教育、旅游、文化传播功能的开拓。从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和乡村旅游的精神文化特点入手,分析了多样的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下武陵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方式,认为将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能拓展乡村旅游的功能,带动文化游、民俗游、景观游、养生游、体验游,有助于促进武陵山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区 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 乡村旅游 和谐互动 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