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the Mixture Design to Design the Formulation of Pure Cultures in Tibetan kefir 被引量:7
1
作者 ZHOU Jian-zhong LIU Xiao-li +2 位作者 HUANG Kai-hong DONG Ming-sheng JIANG Han-hu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383-1389,共7页
To obtain the optimization formulation of pure cultures in Tibetan kefir,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mixtures of five strains in the pure cultures in Tibetan kefir on the flavor components in fermented milk was st... To obtain the optimization formulation of pure cultures in Tibetan kefir,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mixtures of five strains in the pure cultures in Tibetan kefir on the flavor components in fermented milk was studied using the mixture design. The regression model on microorganism composition and main metabolites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predictable production of lactate reached the maximum of 8.16 g L-1, while the most predictable production of diacetyl, ethanol, and CO2 were 77.23 mg L-1, 4259 mg L-1, and 2.12 g L-1,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se, the response values that satisfied all expectations were optimized, and the most excellent combination was Lactococcus lactis 27%, 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37%, Lactobacillus kefiri 11%, Lactobacillus casei 10%, and Kluyveromyces rnarxianus 15%. With the aid of analysis software (Design-expert 6.0.5), the formulation of pure cultures in Tibetan kefir can be optimized for several responses and the best formulation can b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ture design tibetan kefir pure cultures OPTIMIZATION
下载PDF
混料设计在藏灵菇奶纯培养发酵剂配方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周剑忠 黄开红 +1 位作者 董明盛 江汉湖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16-822,共7页
【目的】寻求藏灵菇奶纯培养发酵剂中各组分的最佳组合。【方法】采用混料设计研究了发酵剂中5种菌种的不同组合对发酵奶风味成分的影响,建立各菌种在混合发酵剂中配比与发酵的主要代谢产物之间的回归模型,考查配方中各组分的互作效应... 【目的】寻求藏灵菇奶纯培养发酵剂中各组分的最佳组合。【方法】采用混料设计研究了发酵剂中5种菌种的不同组合对发酵奶风味成分的影响,建立各菌种在混合发酵剂中配比与发酵的主要代谢产物之间的回归模型,考查配方中各组分的互作效应。【结果】分析得出乳酸的最大预测值为8.16g·L-1;丁二酮的最大预测值为77.23mg·L-1;乙醇的最大预测值为4259mg·L-1;二氧化碳的最大预测值为2.12g·L-1。对满足所有期望的响应值的条件进行优化,获得藏灵菇奶纯培养发酵剂的最优组合为乳酸乳球菌(27%)、明串珠菌(37%)、开菲尔乳杆菌(11%)、干酪乳杆菌(10%)、克鲁维酵母(15%)。【结论】混料设计和调优软件可用于混合发酵剂中多组分和多目标参数优化,获得最优的发酵剂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料设计 藏灵菇奶 纯培养发酵剂 优化
下载PDF
PCR-DGGE指纹技术与分离技术结合筛选藏灵菇奶发酵过程的优势菌 被引量:47
3
作者 周剑忠 董明盛 江汉湖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32-1638,共7页
目的获得藏灵菇发酵奶发酵过程的优势菌,并开发出纯培养发酵剂替代藏灵菇进行这类新型发酵奶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将PCR-DGGE指纹技术和传统培养方法结合,对藏灵菇发酵奶中微生物种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DGGE指纹图谱显示混合菌群中细菌有... 目的获得藏灵菇发酵奶发酵过程的优势菌,并开发出纯培养发酵剂替代藏灵菇进行这类新型发酵奶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将PCR-DGGE指纹技术和传统培养方法结合,对藏灵菇发酵奶中微生物种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DGGE指纹图谱显示混合菌群中细菌有4条条带无对应的纯菌株,而纯菌株中有2株在混合菌群的图谱上没有相应的条带。通过对150株分离菌的PCR-DGGE指纹图谱分析,获得了8组乳酸菌和5组酵母菌,进一步的序列分析和相似性比较,确立了藏灵菇发酵奶中的优势菌为肠膜明串珠菌、乳酸乳球菌、开菲尔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克鲁维酵母,单孢酵母、啤酒酵母、假丝酵母发酵后期成为优势菌。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分子生态的微生物高效筛选技术,为藏灵菇纯培养发酵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及丰富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灵菇 PCR-DGGE 微生物多样性 优势菌 筛选
下载PDF
藏灵菇发酵奶发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周剑忠 董明盛 +2 位作者 江汉湖 吴光红 沈美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9-33,共5页
本文研究了藏灵菇发酵奶发酵过程中酸度、有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在发酵0、4、8、12、16、20h时采样,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跟踪发酵过程中乳酸、乙酸和柠檬酸的变化;用气相色谱(GC)跟踪了发酵过程中乙醇、丁二酮、... 本文研究了藏灵菇发酵奶发酵过程中酸度、有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在发酵0、4、8、12、16、20h时采样,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跟踪发酵过程中乳酸、乙酸和柠檬酸的变化;用气相色谱(GC)跟踪了发酵过程中乙醇、丁二酮、乙醛和丙酮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乳酸和乙酸在发酵过程中都呈上升趋势,发酵4h时,乳酸的生成量约是乙酸的20倍,发酵结束乳酸的量为8.56g/L(TK1),7.73g/L(TK2);乙酸的量为0.71g/L(TK1),0.81g/L(TK2),乳酸的量约是乙酸的9~12倍。柠檬酸从发酵开始就呈下降趋势。挥发性风味物质中乙醇的生成量最大,发酵结束分别达到3134mg/L(TK1),4994mg/L(TK2);丁二酮和乙醛的量较普通酸奶高,分别达到62.4mg/L(TK1)和37.8mg/L(TK1)。本研究也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进行了分析,发酵结束,发酵奶中乳杆菌达到2.3×109CFU/ml(TK1),1.3×108CFU/ml(TK2);乳球菌达到1.3×109CFU/ml(TK1),1.1×108CFU/ml(TK2);酵母菌1.6×106CFU/ml(TK1),6.6×106CFU/ml(TK2)。TK1和TK2之间存在较大差异,TK1的风味好于T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灵菇 发酵 有机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微生物
下载PDF
开菲尔粒和西藏灵菇中细菌和酵母群落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剑忠 黄开红 +1 位作者 董明盛 江汉湖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4-639,共6页
用PCR-DGGE指纹图谱比较了开菲尔粒和西藏灵菇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图谱相似性分析,来自不同家庭西藏灵菇中细菌群落的相似性为78%-84%,酵母群落的相似性为80%-92%;不同地区开菲尔粒中细菌群落的相似性为50%-70%,酵母群落的相似性为50%-... 用PCR-DGGE指纹图谱比较了开菲尔粒和西藏灵菇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图谱相似性分析,来自不同家庭西藏灵菇中细菌群落的相似性为78%-84%,酵母群落的相似性为80%-92%;不同地区开菲尔粒中细菌群落的相似性为50%-70%,酵母群落的相似性为50%-75%。序列比对显示,开菲尔粒和西藏灵菇中细菌的16S rDNA的V3区序列与乳酸菌16S rDNA序列十分接近,其中最亮条带的序列与乳酸乳球菌的相似性为100%,其它共性条带所对应的为开菲尔囊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酵母的26S rDNA的D1区序列分析表明,开菲尔粒和西藏灵菇中存在单孢酵母和假丝酵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菲尔 西藏灵菇 细菌 酵母菌 群落结构 PCR-DGGE
下载PDF
藏灵菇益生菌奶片的制作及其品质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袁祎琳 梅俊 +2 位作者 彭勇 王邦权 李云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78-285,共8页
为了以藏灵菇为发酵剂研制出新型片剂乳制食品,该文通过口味正交试验确定了藏灵菇益生菌奶片的最佳制作工艺配方,其配方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脱脂藏灵菇奶冻干粉+40%全脂奶粉+14%白砂糖粉+2.5%硬脂酸镁+2.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31%... 为了以藏灵菇为发酵剂研制出新型片剂乳制食品,该文通过口味正交试验确定了藏灵菇益生菌奶片的最佳制作工艺配方,其配方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脱脂藏灵菇奶冻干粉+40%全脂奶粉+14%白砂糖粉+2.5%硬脂酸镁+2.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31%脱脂奶粉。通过电子鼻检测不同配比的脱脂藏灵菇益生菌奶片,绘制线性判别分析(LDA)图,客观地描述了脱脂(包括不同评分)和全脂藏灵菇益生菌奶片在LDA图上的分布区域。藏灵菇益生菌奶片的初始乳酸菌总数对数值为9.26,经过120d的4℃保存,乳酸菌总数对数值为7.41,满足市售要求。将藏灵菇和脱脂藏灵菇奶片的扫描电镜图进行比较展示了其结构以及内部菌种的分布。综合成本和品质分析,认为藏灵菇益生菌奶片的生产可行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优化 质量控制 藏灵菇益生菌奶片 电子鼻 线性判别分析 电镜扫描
下载PDF
西藏灵菇中产胞外多糖嗜热链球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发酵性能测定 被引量:9
7
作者 李达 张雪 +4 位作者 张莉 赵玉娟 牛春华 丛培 杨贞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25-228,共4页
从西藏灵菇中分离筛选、鉴定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菌株,并对其发酵性能和流变学参数进行测试。筛选的9株菌,菌种鉴定结果均为嗜热链球菌,其中菌株KC1、KC2、KC6、KC17产胞外多糖,菌株KC5、KC7、KC15、KC16、KC22不产胞外多糖。产胞外多... 从西藏灵菇中分离筛选、鉴定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菌株,并对其发酵性能和流变学参数进行测试。筛选的9株菌,菌种鉴定结果均为嗜热链球菌,其中菌株KC1、KC2、KC6、KC17产胞外多糖,菌株KC5、KC7、KC15、KC16、KC22不产胞外多糖。产胞外多糖菌株发酵乳发酵性能、黏度和黏附性指标均明显高于不产胞外多糖的嗜热链球菌,进一步证实了嗜热链球菌产生的胞外多糖可以赋予发酵乳良好的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灵菇 乳酸球菌 胞外多糖
下载PDF
藏灵菇发酵乳乳清的抗氧化及免疫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屈长青 杜召凤 +2 位作者 韦兵 周华艳 姬云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17-1119,共3页
藏灵菇培养发酵后,将发酵液加热除去沉淀,获得乳清液,冷冻干燥后得到乳清粉,将其分别配成1%和5%溶液进行小鼠灌胃实验,15 d后,检测昆明种小白鼠力竭游泳时间、血液SOD活性、对鸡红细胞致敏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 藏灵菇培养发酵后,将发酵液加热除去沉淀,获得乳清液,冷冻干燥后得到乳清粉,将其分别配成1%和5%溶液进行小鼠灌胃实验,15 d后,检测昆明种小白鼠力竭游泳时间、血液SOD活性、对鸡红细胞致敏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及对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5%剂量组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红细胞中SOD的活性也明显提高、并能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P<0.05);而且1%和5%剂量组都具有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的作用(P<0.05),这为开发利用藏灵菇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灵菇 乳清 抗氧化 免疫学活性
下载PDF
藏灵菇菌发酵性能以及抑菌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卓 吕加平 +2 位作者 冯铄涵 刘萌萌 张佳程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7-150,共4页
以复原乳为原料,将藏灵菇菌作为发酵剂以10%的接种量在30℃、37℃、42℃培养至凝乳,4℃冷藏。考察了凝乳期间和后酸化过程中藏灵菇菌产酸能力以及藏灵菇菌发酵乳的保水率、黏度;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了藏灵菇菌块、发酵... 以复原乳为原料,将藏灵菇菌作为发酵剂以10%的接种量在30℃、37℃、42℃培养至凝乳,4℃冷藏。考察了凝乳期间和后酸化过程中藏灵菇菌产酸能力以及藏灵菇菌发酵乳的保水率、黏度;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了藏灵菇菌块、发酵乳上清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在42℃下藏灵菇菌发酵乳产酸快,9h达到81°T,37℃下发酵12h达到83°T。发酵乳冷藏1d后的测定的黏度值(表观黏度η′)由大到小依次为:η′37℃>η′42℃>η′30℃,三者保水率相近。综合考虑藏灵菇菌发酵乳较优发酵温度为37℃,发酵12h;藏灵菇菌块对大肠杆菌有一定抑菌作用,且产生这种抑菌作用的物质对热敏感,发酵乳上清液对大肠杆菌起抑菌作用主要由酸度降低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灵菇菌 抑菌作用 发酵性能
下载PDF
藏灵菇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分子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剑忠 董明盛 江汉湖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68,共5页
用PCR—DGGE指纹技术,研究了藏灵菇中微生物多样性及藏灵菇发酵奶发酵过程微生物种群动力学。结果表明,藏灵菇中细菌的种群结构较酵母菌的复杂,不同来源的藏灵菇中细菌种群结构的相似性为78%-84%,酵母菌种群结构的相似性为80%-9... 用PCR—DGGE指纹技术,研究了藏灵菇中微生物多样性及藏灵菇发酵奶发酵过程微生物种群动力学。结果表明,藏灵菇中细菌的种群结构较酵母菌的复杂,不同来源的藏灵菇中细菌种群结构的相似性为78%-84%,酵母菌种群结构的相似性为80%-92%。发酵过程中细菌种群结构变化图谱中的条带B和条带E,以及酵母菌种群结构变化图谱中的条带N贯穿于整个发酵过程,是发酵过程的优势菌。序列分析表明,细菌种群结构的DGGE图谱中的绝大多数条带与乳酸菌相对应,其中最亮条带(条带E)的序列与乳酸乳球菌的相似性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灵菇 PCR—DGGE 微生物多样性 16S RDNA 26S RDNA
下载PDF
藏灵菇乳中具有优良抗氧化活性乳酸菌的筛选鉴定 被引量:9
11
作者 罗章 陈历水 +2 位作者 陈历俊 刘继超 姜铁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9-113,共5页
为了得到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法对11 株来源于西藏藏灵菇乳的乳酸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包括它们的完整细胞和无细胞提取物,发现HN05菌株有较... 为了得到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法对11 株来源于西藏藏灵菇乳的乳酸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包括它们的完整细胞和无细胞提取物,发现HN05菌株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根据菌株的表型、生理生化特征和基因型的特性,初步将HN05菌株鉴定为清酒乳杆菌清酒亚种(Lactobacillus sakei subsp. sak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灵菇乳 抗氧化活性 乳酸菌 鉴定
下载PDF
藏灵菇发酵纯牛奶过程中的物性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袁祎琳 李云飞 +2 位作者 梅俊 王邦权 刘志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8-211,224,共5页
为了研究藏灵菇发酵纯牛奶过程中的物性变化,测定了不同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藏灵菇发酵液的pH、保水率(WHC)、脱水收缩率、粘度、乳糖、蛋白质这六方面物性指标的影响。利用SAS统计软件,科学地分析了藏灵菇发酵过程中的以上指标的变化... 为了研究藏灵菇发酵纯牛奶过程中的物性变化,测定了不同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藏灵菇发酵液的pH、保水率(WHC)、脱水收缩率、粘度、乳糖、蛋白质这六方面物性指标的影响。利用SAS统计软件,科学地分析了藏灵菇发酵过程中的以上指标的变化规律,解释了形成此种规律的原因。最后通过扫描电镜的观察,直观地展示了藏灵菇发酵液和市售酸奶在结构上的区别。解释了藏灵菇发酵液粘度曲线的特殊性。电镜扫描显示藏灵菇发酵液与市售酸奶相比无复杂的空间结构,发酵温度和时间及其交互效应对于以上物性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灵菇 粘度 乳糖 蛋白质 电镜扫描
下载PDF
藏灵菇发酵乳中降胆固醇乳酸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颖 隋玉杰 +1 位作者 钟莉莉 郑永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1-1185,共5页
目的:筛选具有降胆固醇功能的乳酸菌菌株,为乳酸菌体外、体内的降胆固醇生理特性和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邻苯二甲醛法从源于藏灵菇发酵乳中的7株乳酸菌中筛选具有较高降胆固醇能力的乳酸菌菌株,并研究其耐酸性、耐胆盐活性、生... 目的:筛选具有降胆固醇功能的乳酸菌菌株,为乳酸菌体外、体内的降胆固醇生理特性和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邻苯二甲醛法从源于藏灵菇发酵乳中的7株乳酸菌中筛选具有较高降胆固醇能力的乳酸菌菌株,并研究其耐酸性、耐胆盐活性、生长曲线、产酸特性及抑菌特性;结合生理生化实验及16SrRNA寡核苷酸碱基序列分析鉴定菌株。结果:筛选得到1株降胆固醇效果明显的乳酸菌LA1,胆固醇降解率达到50.36%,且呈现较好的耐酸性和耐胆盐活性,其中LA1在第10小时进入对数生长期,第18小时进入稳定期;其能在pH1.5的MRS培养基中存活至少3h,在含0.3%胆盐的MRS培养基中生长良好,经鉴定为嗜酸乳杆菌;抑菌实验表明:该菌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该菌株可作为后续体内活性和机制研究的原始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灵菇 胆固醇 嗜酸乳杆菌 16SrRNA
下载PDF
藏灵菇发酵产胞外多糖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辑 田政 +2 位作者 赵笑 曹永强 杨贞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03-208,共6页
利用苯酚-硫酸法从15个不同地区藏灵菇样品中筛选出3个高产胞外多糖样品(K4、K7、K12)。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K4、K7、K12高产胞外多糖的条件为:接种量K4为9%、K7和K12为7%;发酵时间K12为12 h、K4和K7为18 h;发酵温度均为37℃;脱脂乳浓度... 利用苯酚-硫酸法从15个不同地区藏灵菇样品中筛选出3个高产胞外多糖样品(K4、K7、K12)。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K4、K7、K12高产胞外多糖的条件为:接种量K4为9%、K7和K12为7%;发酵时间K12为12 h、K4和K7为18 h;发酵温度均为37℃;脱脂乳浓度均为11%。藏灵菇K4、K12分别与商业发酵剂搭配制备发酵乳,结果表明,K12发酵乳的凝乳时间最短(4.52 h),胞外多糖含量和活菌数分别保持在50 mg/L左右和8.20 log cfu/m L以上,且具有较高的持水力和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灵菇 胞外多糖 发酵乳 乳酸菌
下载PDF
西藏灵菇中产胞外多糖假肠膜明串珠菌发酵性能及流变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希娟 张杰 党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6-110,115,共6页
以分离自西藏灵菇发酵液的3株产胞外多糖的假肠膜明串珠菌为研究对象,对其产胞外多糖能力、发酵性能及流变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得到的3株假肠膜明串珠菌均具有较高的产孢外多糖的能力,菌株R5的胞外多糖产量最高,达到4... 以分离自西藏灵菇发酵液的3株产胞外多糖的假肠膜明串珠菌为研究对象,对其产胞外多糖能力、发酵性能及流变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得到的3株假肠膜明串珠菌均具有较高的产孢外多糖的能力,菌株R5的胞外多糖产量最高,达到454.67 mg/L;三株菌生长过程符合细菌生长典型规律,产酸时期主要在菌株的对数生长期,适于发酵乳制品生产,其中菌株R5发酵酸乳的组织状态、风味的感官评分为86分,明显优于其他两株菌。流变学特性表明,三株菌制备的发酵乳的表观黏度都随剪切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呈现剪切稀释的流动特征,黏度大小依次为R5>R2>R1;均能够形成触变环,为正触变性流体,R1发酵乳与R5发酵乳触变环面积相近,分别为2301.72、2924.09 1/s Pa,较R2发酵乳(4697.82 1/s Pa)小;三株菌制备的发酵乳的G'值(弹性模量)都高于G″值(粘性模量),均是弹性模量占优势,表现出类固体特性,菌株R5发酵出的酸乳具有较高的弹性和黏性。通过比较三株菌的发酵性能与流变学特性,表明菌株R5相较于其他两株菌具有较强的产胞外多糖的能力,较高的表观黏度,较好的粘弹性,结构恢复能力较强,发酵的酸乳具有更好的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灵菇 胞外多糖 假肠膜明串珠菌 发酵性能 流变学特性
下载PDF
西藏灵菇发酵乳胞外多糖的流变学特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志娜 杨希娟 师俊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以西藏灵菇发酵乳中分离纯化所得胞外多糖为研究对象,对其流变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胞外多糖的水溶液表现为典型的非牛顿假塑性流体特性,且其流动行为受胞外多糖的质量浓度、pH值、温度、离子种类和浓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以西藏灵菇发酵乳中分离纯化所得胞外多糖为研究对象,对其流变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胞外多糖的水溶液表现为典型的非牛顿假塑性流体特性,且其流动行为受胞外多糖的质量浓度、pH值、温度、离子种类和浓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胞外多糖溶液的黏度随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质量浓度越高剪切稀释现象越明显;pH 4.0和pH 10.0时胞外多糖溶液黏度明显低于pH 7.0。Na^+可使胞外多糖溶液的黏度显著增大,且Na^+浓度越高,溶液黏度越大;Ca^(2+)可使胞外多糖溶液的黏度明显下降,但其下降幅度与Ca^(2+)浓度无关;温度在10~85℃范围内胞外多糖溶液的黏度变化很小,有很好的耐温性。加入10 mg/mL的该胞外多糖能够明显增加脱脂乳的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灵菇 胞外多糖 流变学特性 稳态分析 动态振荡剪切分析
下载PDF
微囊化纯培养发酵剂发酵奶与藏灵菇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剑忠 黄开红 +1 位作者 董明盛 江汉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3-176,共4页
利用从藏灵菇中分离出的优势菌,进行混合发酵,比较了这种纯培养菌种发酵的酸奶与藏灵菇发酵奶在感官、主要风味成分以及优势菌株数量的差异。HPLC检测结果表明,这2种发酵奶的乳酸产量分别为7.62 g/L和7.85 g/L,无显著差异;GC检测结果表... 利用从藏灵菇中分离出的优势菌,进行混合发酵,比较了这种纯培养菌种发酵的酸奶与藏灵菇发酵奶在感官、主要风味成分以及优势菌株数量的差异。HPLC检测结果表明,这2种发酵奶的乳酸产量分别为7.62 g/L和7.85 g/L,无显著差异;GC检测结果表明,微囊化纯培养发酵剂发酵奶中丁二酮的含量明显高于传统藏灵菇奶;GC-MS检测结果表明,2种发酵奶中挥发性风味成分有90%相同;感官评定表明微囊化纯培养发酵剂发酵奶的可接受程度显著高于藏灵菇奶。表明,微囊化纯培养发酵剂发酵奶既保持了藏灵菇奶原有的特征,又在风味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表明微囊化纯培养发酵剂可以替代藏灵菇进行这类发酵奶的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灵菇 发酵剂 风味成分
下载PDF
产β-D-半乳糖苷酶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特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义 张健 +4 位作者 曹永强 赵笑 余志坚 陈超 杨贞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8-165,共8页
从藏灵菇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高产β-D-半乳糖苷酶菌株ZX-5,经ITS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对产酶培养基的最佳碳源和氮源优化结果为半乳糖2.0%,胰蛋白胨1.0%;产酶优化条件: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 6.5,装液量30%,转速100 r/... 从藏灵菇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高产β-D-半乳糖苷酶菌株ZX-5,经ITS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对产酶培养基的最佳碳源和氮源优化结果为半乳糖2.0%,胰蛋白胨1.0%;产酶优化条件: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 6.5,装液量30%,转速100 r/min,接种量2.0%,发酵36 h。粗酶液酶活力为2.60 U/mL;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和DEAE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纯化酶的比活力为157.35 U/mg。酶最适反应温度35℃,最适pH 6.0,在20~40℃和pH 5.0~7.0的范围内酶的稳定性较好;Mn2+对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利用菌株ZX-5β-D-半乳糖苷酶分解乳糖并合成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在35℃、乳糖质量浓度60 g/100 mL、酶浓度1.0 U/mL条件下,乳糖水解率达68.34%(50 h),GOS产率达34.70%(40 h),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灵菇 Β-D-半乳糖苷酶 发酵条件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低聚半乳糖
下载PDF
藏灵菇菌发酵麦芽汁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岳春 马长新 杨慧静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8期183-187,共5页
将大麦芽粉碎,加水糖化制成麦芽汁;大豆浸泡磨浆制成豆浆,然后将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接藏灵菇进行发酵,制成麦芽汁新型保健饮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麦芽汁制备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4,糖化温度为65℃,糖化至无... 将大麦芽粉碎,加水糖化制成麦芽汁;大豆浸泡磨浆制成豆浆,然后将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接藏灵菇进行发酵,制成麦芽汁新型保健饮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麦芽汁制备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4,糖化温度为65℃,糖化至无碘反应;豆浆制备最佳条件为:在15℃,pH=5.5条件下浸泡12h,然后将大豆与水按1∶8的比例进行磨浆,在95℃下保温10min;麦芽汁饮料最佳发酵条件为:麦芽汁与豆奶按9∶1混合,接入6%的藏灵菇,在42℃下发酵6h。在此工艺下制备的饮料,经测定各项理化指标为:酸度36.5°T,还原糖5.29%,可溶性固形物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灵菇 麦芽汁 大豆 发酵 饮料
下载PDF
蔵灵菇源克鲁维酵母M3菌株胆盐水解酶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慧 何欢 +2 位作者 张雪娇 潘昌莉 张红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02-107,共6页
探讨蔵灵菇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菌株胆盐水解酶作用底物的反应条件与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发酵动力学类型。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试验方法,在pH4~8、温度31~43℃、底物浓度4~8mmol/L及不同化学试剂(SDS、EDTA、尿素、Cu2+、Mg2+、C... 探讨蔵灵菇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菌株胆盐水解酶作用底物的反应条件与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发酵动力学类型。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试验方法,在pH4~8、温度31~43℃、底物浓度4~8mmol/L及不同化学试剂(SDS、EDTA、尿素、Cu2+、Mg2+、Ca2+、Fe3+、Al3+、Mn2+)的条件下,胆盐水解酶与底物反应30min,检测酶活力;平板活菌计数法分析细胞生长与产酶的关系;双倒数作图法求得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Km。结果表明,胆盐水解酶最适反应条件:pH为6.0、底物浓度为7mmol/L、温度为37℃,Mn2+、Fe3+、Ca2+金属离子对酶活性有较大提高作用,其他化学试剂对酶活性影响不大。M3菌株在18~21h进入稳定期,于18h对数生长期时酶活性达到最高,表明其胆盐水解酶发酵动力学类型为生长偶联合成型。其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Km为2.60mmol/L,说明该酶与最适底物的亲和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蔵灵菇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胆盐水解酶 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