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技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
1
作者 张雄 龚一耘 +5 位作者 周评平 陈沧桑 王军 吴海军 蒋馨 杨双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6-1392,共7页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新时期“三农”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农业科技对乡村产业振兴起着关键作用。四川民族地区普遍存在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不够、现代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科技人才供给不足、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新时期“三农”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农业科技对乡村产业振兴起着关键作用。四川民族地区普遍存在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不够、现代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科技人才供给不足、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完善、农户科技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建议从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发力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高能级科技成果示范转化平台提升科技供给水平,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完善农业信息化和机械化服务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体系,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六个方面入手,实现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力有效精准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要义与保障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董帅 闫海莹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6-46,76,共1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四川民族地区属于典型的山地经济发展区,拥有丰裕的自然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并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四川民族地区属于典型的山地经济发展区,拥有丰裕的自然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并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实“生态立区、旅游兴区”方略的根本抓手,是践行绿色低碳规划引领、助力“双碳”政策理念与目标达成的必然选择,是有效阻断致贫返贫风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动力。基于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探讨,提出了应建立健全政策支持机制、构建多元利益共享机制、优化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搭建跨界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多元协同监管机制、创新科技赋能支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民族地区 生态旅游 旅游产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民族村落文化多态传承研究——基于川南散杂居地区民族村落的实地调查
3
作者 吴思颖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3-48,共6页
散杂居地区民族村落文化多态传承是指借助散杂居地区民族的特色,从民族村落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探索多样化的具体传承形态。调研发现,王武寨村传承主体的主体性不强,传承内容生活化程度不够,传承方式创新度不足,传承... 散杂居地区民族村落文化多态传承是指借助散杂居地区民族的特色,从民族村落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探索多样化的具体传承形态。调研发现,王武寨村传承主体的主体性不强,传承内容生活化程度不够,传承方式创新度不足,传承场域普及度不高。当前,激发传承人的主体性,唤醒多元主体文化自觉;倡导传承内容生活化理念,焕发民族文化传承生命力;促进传承方式创新性转变,有效传递民族文化精髓;优化传承场域的功能,提升公共文化空间普及度等,对川南散杂居地区民族村落文化多态传承及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村落文化 川南散杂居地区 多态传承
下载PDF
数字技术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中的应用与发展
4
作者 于若菡 李文毅 顾家嘉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4期55-56,59,共3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正在积极探索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以提高旅游经济的竞争力并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技术在这一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有助于优化游客体验、实现智能管...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正在积极探索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以提高旅游经济的竞争力并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技术在这一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有助于优化游客体验、实现智能管理、提供定制服务和传承文化。与此同时,这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包括数据安全、文化失真以及技术过度依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 乡村旅游
下载PDF
“新冠”疫情冲击下的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来自四川民族地区的实证研究
5
作者 杨宇 潘月萍 +1 位作者 程高鑫 刘晓玲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2-69,共8页
“新冠”疫情使全球减贫事业及中国2020年后防返贫工作受到严峻挑战,精准扶贫政策成效面临重要考验。通过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民族地区展开大规模农户调研,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在“新冠”疫情冲击... “新冠”疫情使全球减贫事业及中国2020年后防返贫工作受到严峻挑战,精准扶贫政策成效面临重要考验。通过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民族地区展开大规模农户调研,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在减缓“新冠”疫情对农户生产的负面冲击上起着积极效果;对2019年前脱贫的建档立卡户呈现显著效果,但对2019年以后刚脱贫的农户效果却不明显;同时,收入效应和内生动力是影响精准扶贫政策效果差异的重要因素。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巩固与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事实依据,也对其他贫困国家实现联合国2030年之前消除贫困的目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精准扶贫政策 农业生产 四川民族地区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四川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云 成燕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9-66,159,共9页
近年来,数字经济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供给、传播、展示、管理等重要环节赋能作用突出,被公认为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探究四川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本文遵循“理论研究-现状测度-赋能效应-发展路... 近年来,数字经济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供给、传播、展示、管理等重要环节赋能作用突出,被公认为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探究四川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本文遵循“理论研究-现状测度-赋能效应-发展路径”的研究思路,对文旅产业融合进行系统化论述。首先,以数字经济为时代背景,以四川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单一化政策建议研究转变为多元化实证研究;其次,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明确测度对象、构建测度模型、建立评价体系、现状水平测度“四步走”,测度了四川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程度;再次,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测度数字经济对四川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直接赋能与间接赋能效应,进而探究数字经济下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向;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提出数字经济赋能四川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民族地区 文旅产业 融合发展 四川省
下载PDF
以建促融:三线建设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君锋 崔一楠 徐江山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37,156,共13页
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四川民族地区部署了一批工矿企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三线企业和项目得到了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民族同胞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出人出力,而且提供了大量的三类物资,为三线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便利。... 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四川民族地区部署了一批工矿企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三线企业和项目得到了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民族同胞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出人出力,而且提供了大量的三类物资,为三线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便利。与此同时,三线建设也极大地带动了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完善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推动了当地工农业的飞速发展。三线建设者与民族地区各民族同胞在三线建设进程中,互助共荣,肝胆相照,互利互惠,共同书写了独特的历史记忆,汇聚成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在赓续与创新中形成了灿烂文化,彰显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独特魅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性场域。三线建设者与各民族同胞为开发四川民族地区的辽阔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彰显了“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三线精神,是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真实历史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中华民族共同体 以建促融 四川省 民族地区
下载PDF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的民族团结教育及其当代启示
8
作者 刘英 王泽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4-97,共4页
红军长征经过四川期间,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红军战略转移,围绕长征的首要任务,不断更新丰富以团结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强大功能。中国共产党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针对不同阶层精准开展教育工作,以团结... 红军长征经过四川期间,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红军战略转移,围绕长征的首要任务,不断更新丰富以团结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强大功能。中国共产党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针对不同阶层精准开展教育工作,以团结教育为抓手增强对敌斗争的彻底性、实效性;以一致对敌斗争为目标,既团结教育民族和宗教领袖,又团结教育少数民族群众,团结教育既壮大了革命力量,又凝聚了革命共识。长征时期在四川民族地区的团结教育实践,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时期 中国共产党 四川民族地区 民族团结教育
下载PDF
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安全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钟洁 覃建雄 蔡新良 《民族学刊》 2014年第4期53-58,118-119,共8页
旅游资源开发一直被认为是促进四川、云南、贵州等西部民族地区地方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然而过度的资源开发必将直接危及当地生态安全。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其民族地区的生态安全状况关系着长江流域以及整个国家的安全。本文从人与自然、... 旅游资源开发一直被认为是促进四川、云南、贵州等西部民族地区地方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然而过度的资源开发必将直接危及当地生态安全。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其民族地区的生态安全状况关系着长江流域以及整个国家的安全。本文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探寻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自然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生态安全保障机制,以期切实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民族地区 旅游资源 生态安全
下载PDF
新常态下四川民族地区发展路径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玉邦 眭海霞 徐云峰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60,共5页
进入经济新常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动力和发展路径。目前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政策和资源要素驱动,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社会服务事业发展滞后等困境。在新常态下,应以政策驱动和要素驱... 进入经济新常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动力和发展路径。目前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政策和资源要素驱动,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社会服务事业发展滞后等困境。在新常态下,应以政策驱动和要素驱动为基础,以创新驱动和改革驱动为核心,以利益驱动和机制体制驱动为两翼,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旅游优势产业、利用新的区域规划机遇、深化市场改革、改革考评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路径,推动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四川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下载PDF
设立甘青川藏族经济开发区的构想 被引量:7
11
作者 师守祥 张志良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2-106,共5页
加快藏区的发展是新世纪我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之一 ,从甘青川藏区发展对整个藏区发展的影响来看 ,藏区的开发应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优先发展藏族经济核心地区 ,建立内地与藏区经济有效交流传承的平台。具体而言 ,应对区位与资源条件... 加快藏区的发展是新世纪我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之一 ,从甘青川藏区发展对整个藏区发展的影响来看 ,藏区的开发应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优先发展藏族经济核心地区 ,建立内地与藏区经济有效交流传承的平台。具体而言 ,应对区位与资源条件优越、藏汉交流便捷和经济基础较好的合作市优先开发 ,通过实施适合藏民族地区特点的优惠政策 ,使合作市尽快成长为甘青川藏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通过它衔接内地、辐射藏区的特殊地缘文化优势 ,带动甘青川藏区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区经济 民族经济学 甘青川藏区
下载PDF
四川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慧娟 曹兴华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64-69,共6页
四川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该地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而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高度关联性,以及四川民族地区的资源属性决定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走文旅融合的道路。四川民族地区在文旅融合的大环境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川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该地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而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高度关联性,以及四川民族地区的资源属性决定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走文旅融合的道路。四川民族地区在文旅融合的大环境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出现了旅游产品单一,旅游附加值低,旅游业态同质化、旅游规划起点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产品体系、融合程度、差异化策略、规划引领四个方面探讨了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提出了政府主导、人才支撑、市场导向、创新发展来保障文旅融合,以期在民族地区打造具有"旅游+产业+文化体验"的深度旅游体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旅游文化产业 民族地区 四川
下载PDF
历史时期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种植与传播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圣钟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共10页
目前对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农作物的种植与传播历史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针对历史时期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及传播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历史时期主要农作物种植趋势是地域范围逐渐扩大,但过程相对缓慢;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大... 目前对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农作物的种植与传播历史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针对历史时期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及传播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历史时期主要农作物种植趋势是地域范围逐渐扩大,但过程相对缓慢;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大类农作物中,粮食作物的种植与传播较经济作物更为广泛;清代是凉山彝族地区农作物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时期;外来作物在凉山各地始种时间有先后,不能笼统地界定其传入凉山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凉山彝族地区 农作物 种植 传播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后服务的管理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7
14
作者 邱兴 杜洪琳 +2 位作者 许多 李德树 何应森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9期1-8,共8页
为了解“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后服务管理的现状,对四川省51个少数民族县(市)教育局的负责人进行问题征询并对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德昌县、布拖县、昭觉县、越西县等县(市)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发现,四川省民族... 为了解“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后服务管理的现状,对四川省51个少数民族县(市)教育局的负责人进行问题征询并对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德昌县、布拖县、昭觉县、越西县等县(市)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发现,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后服务还存在如下问题:服务质量与家长、学生的期望有差距;区域课后服务资源缺乏统筹;中小学课后服务经费统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据此提出如下对策:加强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管理;加大民族地区学校课后服务资源统筹力度;建立区域中小学课后服务经费统筹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课后服务 民族地区 教育管理 教师负担 课程资源 经费统筹保障 四川省
下载PDF
生态文明理念下四川民族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永莉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0-89,139,140,共12页
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四川民族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安全地位,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全省剩余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区,面临环境保护和脱贫解困的尖锐矛盾。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变... 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四川民族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安全地位,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全省剩余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区,面临环境保护和脱贫解困的尖锐矛盾。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变得更为重要和紧迫。但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包括生态环境依然脆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水平依然较低,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高,“三品一标”等发展有限,相关政府管理政策局限等。为此,需要从社会价值观念转变、绿色产业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和健全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完善四川民族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四川民族地区 重点生态功能区 建设机制
下载PDF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震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振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6,共5页
运用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以四川汶川地震后少数民族地区为考察对象,对恢复和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促进和提高大众民族凝聚力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认为:震后大众对政府积极组织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给予了较高的认可度;... 运用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以四川汶川地震后少数民族地区为考察对象,对恢复和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促进和提高大众民族凝聚力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认为:震后大众对政府积极组织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给予了较高的认可度;震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影响因素为群体凝聚力、文化认知、文化传承和政府组织职能4个因子;震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大众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地震 少数民族地区 传统体育 民族凝聚力
下载PDF
四川藏区民族民间体育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任莉英 曾伟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1-96,共6页
采用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四川藏区民族民间体育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基本概况、现实困境进行研究。四川藏区民族民间体育旅游开发符合现实所需和国家战略布局,在当地开展较为广泛但面临一些现实困境:交通路网严重滞后和自然灾害长期困扰,文... 采用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四川藏区民族民间体育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基本概况、现实困境进行研究。四川藏区民族民间体育旅游开发符合现实所需和国家战略布局,在当地开展较为广泛但面临一些现实困境:交通路网严重滞后和自然灾害长期困扰,文化资源挖掘不足和产业布局亟须优化,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和服务质量低端供给,品牌包装意识薄弱和宣传力量捉襟见肘。提出进一步的开发策略:抢抓历史机遇,优化生态环境,改善交通路网;集聚多方智慧,完善产业布局,挖掘文化内涵;重视人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行业标杆;强化内生动力,丰富宣传渠道,铸造地方名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体育旅游 民族民间体育 四川藏区
下载PDF
基督教与川康民族地区西医业的兴起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3-140,共8页
医务传教活动在中国兴起后,由沿海逐渐向内地扩展,20世纪初传入到川、康民族地区。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发起的边疆服务运动在川康民族地区开办医院和诊所,开展了大量服务边胞的工作,使彝藏羌民众有史以来第一次接触到西医西药,为改善... 医务传教活动在中国兴起后,由沿海逐渐向内地扩展,20世纪初传入到川、康民族地区。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发起的边疆服务运动在川康民族地区开办医院和诊所,开展了大量服务边胞的工作,使彝藏羌民众有史以来第一次接触到西医西药,为改善和提高边地民众的健康水平,为川康西医业的兴起,作出了积极努力。中华基督教会在川康地区的"医务传教"工作虽取得了突出成绩,布道工作却未能如愿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川康民族地区 西医 医务传教
下载PDF
卓克基地区土司文化与旅游发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廷中 《民族学刊》 2012年第5期30-36,92,共7页
卓克基土司是四川藏区著名"嘉绒十八土司"之一,也是"四土"的主要部分。在长达600多年土司的统治下,由于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特点,卓克基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司文化,其主要内容有:以土司官寨为代表的建筑文化、具有... 卓克基土司是四川藏区著名"嘉绒十八土司"之一,也是"四土"的主要部分。在长达600多年土司的统治下,由于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特点,卓克基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司文化,其主要内容有:以土司官寨为代表的建筑文化、具有地域特色的宗教文化活动和独特的民间歌舞——四土锅庄。虽然土司制度不存在了,但土司文化在卓克基地区还广泛地存在着,并成为了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保护和发展卓克基土司文化;大力促进土司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开发民族节庆旅游,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娱乐性,有利于提升卓克基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实力和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卓克基地区 土司文化 民族旅游 旅游发展
下载PDF
嵌入与融合: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陶斯文 《西北人口》 CSSCI 2012年第3期110-115,共6页
土地乃民生之本,民族地区由于城市化发展、生态环境建设需要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面临着大量农业用地转为非农利用问题,成为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难症";本研究以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土地乃民生之本,民族地区由于城市化发展、生态环境建设需要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面临着大量农业用地转为非农利用问题,成为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难症";本研究以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着重分析了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生存现状、可持续生计存在问题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影响等,全面而系统地对失地农民生计路径进行具有建设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与融合 民族地区 失地农民 可持续生计 社会稳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