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Outcomes and P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Cement-Screw Technique for Tibial Defects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1
作者 Weikun Zheng Junfen Tang +1 位作者 Xinliang Wang Wende Xiao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3年第12期27-39,共13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cement-screw technique in repairing tibial plateau bone defects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recipients and summarize the preoperative prehabilitation strateg...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cement-screw technique in repairing tibial plateau bone defects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recipients and summarize the preoperative p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for such surgeries. Methods: A total of 33 TKA recipients (45 knees) in our department underwent repair of unilateral or bilateral tibial defects using the cement-screw technique.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in preoperative intervention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preoperative health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sensus,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structive and standardized p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for four weeks in addition to the routine education. Scale scores, intraoperative parameters,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dicators were record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and subjected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intra-group and inter-group differences. All subjects underwent long-term follow-up for at least 24 months. Results: Within each group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AS, ROM, and HSS scores (p Conclusions: Cement-screw technique for repairing tibial plateau bone defects in TKA recipients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pain, and improve joint function. Prehabilitation can improve pre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reserves in these patients, accelera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contribute to better short-term clinical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Screw Technique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ibial bone defect Prehabilitation
下载PDF
单平面胫骨骨搬移中骨水泥分段填塞封堵骨缺损
2
作者 周晓文 符祖昶 +2 位作者 黄飞 艾建国 赵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6-740,共5页
背景:骨搬移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各类并发症同样引起了医师们的关注,如何避免对接点不愈合已然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目的:探讨骨搬移手术治疗胫骨骨缺损中避免对接点不愈合的有效方... 背景:骨搬移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各类并发症同样引起了医师们的关注,如何避免对接点不愈合已然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目的:探讨骨搬移手术治疗胫骨骨缺损中避免对接点不愈合的有效方法,以缩短患者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21例单侧胫骨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32.8±10.3)岁,平均骨缺损长度10.2 cm。21例患者均接受骨搬移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采用骨水泥分段填塞骨缺损区,以减少影响对接点愈合的不利因素。术后随访评估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评分、愈合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21例患者术后获得15-24个月随访,延长区均矿化良好,无成角畸形,治疗期间未发生再骨折,其中1例患者出现足下垂,手术松解跟腱及穿戴足踝矫形器后未能完全矫正,1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针道感染,及时行针道护理后未发生深部感染的情况;对接点愈合率100%,愈合指数36-45 d/cm,平均38 d/cm;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评分显示,骨愈合优17例(81%)、差4例(19%),肢体功能结果优18例(86%)、良3例(14%)。结果显示,骨搬移手术治疗中骨水泥分段填塞解决了对接点不愈合问题,是缩短患者治疗周期、减少患者痛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骨搬移 对接点 骨水泥 胫骨骨缺损
下载PDF
Ilizarov骨搬移联合抗生素骨水泥促进胫骨大段骨缺损的对接点愈合
3
作者 张治博 王兆林 +5 位作者 王志刚 李朋 姜建浩 张锴 杨淑野 杜刚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38-2043,共6页
背景:Ilizarov骨搬移治疗开放性胫骨大段骨缺损十分有效,但仍有并发症,其中对接点愈合困难是治疗难点之一。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移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对开放性胫骨大段骨缺损术后对接点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22年1月滨州... 背景:Ilizarov骨搬移治疗开放性胫骨大段骨缺损十分有效,但仍有并发症,其中对接点愈合困难是治疗难点之一。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移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对开放性胫骨大段骨缺损术后对接点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22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开放性胫骨大段(骨缺损> 4 cm)骨缺损患者51例,其中28例接受单纯Ilizarov骨搬移治疗(对照组),23例接受Ilizarov骨搬移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试验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外固定时间、骨愈合时间、骨愈合指数、骨搬移过程中的目测类比评分、末次随访时的骨缺损肢体功能、对接点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51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22.53±5.77)个月,试验组患者外固定时间、骨愈合时间、骨愈合指数、术后感染率及对接点未愈合率均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二期手术后6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末次随访时的骨缺损肢体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2)结果表明,相较于单纯的Ilizarov骨搬移治疗,Ilizarov骨搬移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可促进开放性胫骨骨折对接点的愈合,提高骨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诱导成骨技术 骨搬移 对接点 骨愈合 胫骨开放性骨折 大段骨缺损
下载PDF
胫神经损伤对胫骨单截骨骨搬移治疗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许奥 王斌 +5 位作者 方均 白崔魏 吕梓宸 程康 郑永鑫 王红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5-1930,共6页
背景:周围神经在骨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临床上神经损伤对骨搬移技术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胫神经损伤对胫骨单截骨骨搬移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22年6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胫骨骨缺损患者32例,根... 背景:周围神经在骨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临床上神经损伤对骨搬移技术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胫神经损伤对胫骨单截骨骨搬移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22年6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胫骨骨缺损患者32例,根据是否合并胫神经损伤分为胫神经损伤组(n=16)与无胫神经损伤组(n=16),两组均接受单截骨骨搬移手术治疗。治疗后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矿化区愈合指数、外固定指数、对接点愈合及针道感染等情况;拆除外固定后,采用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ASAMI)评分标准评价骨愈合和功能评价。结果与结论:①32例患者治疗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5.28±4.79)个月,两组骨性愈合时间、外固定时间、愈合指数与外固定指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胫神经损伤组2例、无胫神经损伤组1例出现针道感染,均为PALEYⅠ度,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胫神经损伤组对接点不愈合率为31%,无胫神经损伤组为1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ASAMI骨愈合评分的优良率均为100%,肢体评分优良率胫神经损伤组为81%、无胫神经损伤组为9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结果表明,胫神经损伤对胫骨单截骨骨搬移手术治疗的矿化速度、外固定时间、对接点愈合、针道感染、矿化区成骨质量等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骨搬移 ILIZAROV 牵拉成骨 胫神经损伤 神经轴索断裂
下载PDF
磷酸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和重建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5
作者 贾叙锋 龙苗 +6 位作者 黄光平 钟庆 张兆尧 齐宇新 田鹏 李萍 陈宇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25-2630,共6页
背景:尽管Masquelet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取得了广泛成功,但目前优化该技术各个环节的研究仍在不断开展,其中加快植骨后骨愈合速度、缩短骨愈合时间是医生关注的焦点。目的:观察磷酸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材料修复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 背景:尽管Masquelet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取得了广泛成功,但目前优化该技术各个环节的研究仍在不断开展,其中加快植骨后骨愈合速度、缩短骨愈合时间是医生关注的焦点。目的:观察磷酸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材料修复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胫骨缺损患者31例,均接受Masquelet技术分期治疗,二期手术根据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5)与研究组(n=16),对照组植入异体骨/自体骨颗粒,研究组植入磷酸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自体骨颗粒。二期术后6个月,检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血沉等炎性指标,记录影像学骨愈合时间、骨愈合X射线评分、骨缺损愈合分级和邻近关节功能,观察是否存在钉道感染、植入吸收、取骨区疼痛、感染等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二期术后6个月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一期术前(P<0.05),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研究组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患者二期术后6个月的骨愈合X射线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骨缺损愈合优良率与邻近关节功能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感染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Masquelet技术二期术中应用磷酸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愈合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诱导膜技术 自体骨 异体骨 磷酸钙 骨形态发生蛋白2 人工骨
下载PDF
三七接骨丸联合胫骨搬运术治疗胫骨骨缺损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张晓雷 吕松峰 +1 位作者 王磊 魏瑄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8期2641-2645,共5页
目的观察三七接骨丸联合胫骨搬运术治疗胫骨骨缺损(B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94例胫骨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数表法按1∶1比例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B组患者接受胫骨搬运术治疗,... 目的观察三七接骨丸联合胫骨搬运术治疗胫骨骨缺损(B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94例胫骨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数表法按1∶1比例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B组患者接受胫骨搬运术治疗,A组患者接受三七接骨丸联合胫骨搬运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治疗效果和影像学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 d、14 d、30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术后3个月的实验室指标[骨钙素(BG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炎性因子[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术后6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优良率和影像学总有效率分别为97.87%、100.00%,明显高于B组的82.98%、87.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4 d、30 d,A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3.24±0.57)分、(2.35±0.33)分、(1.49±0.24)分,明显低于B组的(4.18±0.83)分、(3.06±0.52)分、(2.28±0.4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血清BGP、VEGF、BMP-2、IGF-1水平分别为(9.16±1.76)μg/L、(330.81±22.67)ng/L、(263.50±20.20)ng/L、(348.06±28.77)μg/L,明显高于B组的(7.42±1.54)μg/L、(287.51±19.49)ng/L、(213.46±17.92)ng/L、(305.87±25.64)μ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血清NF-κB、TNF-α、CRP、IL-6水平分别为(28.30±4.62)pg/L、(1.56±0.64)mg/L、(52.44±7.62)mg/L、(3.47±0.61)pg/mL,明显低于B组的(47.29±6.88)pg/L、(3.15±0.86)mg/L、(81.42±12.57)mg/L、(5.72±0.7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38%,明显低于B组的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接骨丸联合胫骨搬运术治疗胫骨BD患者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及影像学总有效率、减轻疼痛感、缓解炎性反应、减少并发症,同时对促进骨愈合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三七接骨丸 胫骨搬运术 炎性因子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双平面截骨骨搬运联合髓内钉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 被引量:2
7
作者 程康 王斌 +3 位作者 涂振兴 吕梓宸 王子鑫 许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058-2063,共6页
背景:传统的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长骨大段骨缺损虽然疗效较好,但由于佩戴外固定时间长、骨弯曲畸形、延长区的回缩、再骨折等因素,影响了骨搬移的临床效果。而双平面截骨骨搬运联合髓内钉有诸多优势。目的:对双平面截骨骨搬运联合髓... 背景:传统的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长骨大段骨缺损虽然疗效较好,但由于佩戴外固定时间长、骨弯曲畸形、延长区的回缩、再骨折等因素,影响了骨搬移的临床效果。而双平面截骨骨搬运联合髓内钉有诸多优势。目的:对双平面截骨骨搬运联合髓内钉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胫骨大段骨缺损8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33-50岁,平均39.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5例,重物砸伤3例;清创后皮肤缺损6.5 cm×1.3 cm-23.1 cm×9.7 cm,平均10.01 cm×5.51 cm;胫骨缺损长度6.8-12.1 cm,平均9.2cm。所有患者均采用双平面截骨骨搬运联合髓内钉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2例患者骨缺损部位位于胫骨中段,在胫骨近端及远端进行双平面截骨后置入髓内钉并在其远近端用锁钉固定,两端骨块向中间进行搬运;6例患者骨缺损部位位于胫骨远端,在胫骨近端进行双平面截骨,随后置入髓内钉并在其远近端用锁钉固定,近端两骨块顺行搬运。记录患者的骨搬移时间、牵拉区固化时间、愈合指数、外固定时间、外固定指数及并发症;应用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评分标准评价骨愈合和肢体功能。结果与结论:①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9-33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治疗期间未发生感染及复发;②骨搬移时间36-62d,平均50.2d;牵拉区固化时间267-512d,平均366.9d;愈合指数1.18-1.41个月/cm,平均1.31个月/cm;外固定时间5.5-12.5个月,平均8.3个月;外固定指数0.73-0.99个月/cm,平均0.86个月/cm;③对接点不愈合患者有3例;④依据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评分标准评价骨愈合:优5例(62%),差3例(38%);功能结果:优6例(75%),良2例(25%);⑤提示双平面截骨骨搬移联合髓内钉可明显缩短外固定时间,降低针道感染、对位对线不良、延长区再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骨搬移 髓内钉 环式外固定架 胫骨骨缺损
下载PDF
胫骨骨搬移术后延长区3种骨痂形态与骨愈合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康 王斌 +4 位作者 涂振兴 王子鑫 郑永鑫 田雨晴 杨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4373-4378,共6页
背景:骨搬移技术逐渐成为了治疗胫骨骨缺损的“金标准”。骨再生矿化期间,胫骨延长区骨痂形态差异明显,研究延长区骨痂形态与骨愈合、肢体功能关系,可为临床提供指导。目的:探究胫骨骨搬移术后延长区3种骨痂形态与骨愈合、肢体功能关系... 背景:骨搬移技术逐渐成为了治疗胫骨骨缺损的“金标准”。骨再生矿化期间,胫骨延长区骨痂形态差异明显,研究延长区骨痂形态与骨愈合、肢体功能关系,可为临床提供指导。目的:探究胫骨骨搬移术后延长区3种骨痂形态与骨愈合、肢体功能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6例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根据延长区3种骨痂形态分为凹陷型、均匀型及膨出型。凹陷型14例,均匀型60例,膨出型1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单平面截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记录患者骨再生区中心横径、截骨两端横径、延长长度、骨搬运时间、骨再生区矿化时间、愈合指数及相关并发症。依据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评分标准评估骨愈合与患肢功能。结果与结论:(1)86例患者均获术后随访,随访时间21-37个月,平均(29.0±6.7)个月;3种延长区骨痂类型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内固定感染,均获骨性愈合;(2)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有可比性;(3)凹陷型、均匀型、膨出型患者愈合指数分别为(73.5±25.4),(51.1±18.8),(39.6±7.9) d/c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4)依据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骨愈合评分,凹陷组优11例,差3例;均匀组优53例,差7例;膨出组优:12例,差0例,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5)依据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肢体功能结果:凹陷组优3例,良11例;均匀组优17例,良43例;膨出组优4例,良8例,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6)结果表明,凹陷型、均匀型、膨出型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在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骨愈合及患肢功能评分标准中无显著差异;但愈合指数比较差异显著,凹陷型>均匀型>膨出型,即膨出型骨痂愈合最快,均匀型所需时间居中,凹陷型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骨痂形态 骨搬移 愈合指数 牵拉成骨
下载PDF
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中轴向偏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冯东伟 张雅欣 +12 位作者 武伟泽 格格热 丁佳楠 王旭东 李东 罗永洁 赵勇 刘鑫 宋亚茹 卞睿 张旭 贾和平 马创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443-447,共5页
目的 探讨单臂外固定架(Orthofix)胫骨近端截骨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中轴向偏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采用Orthofix治疗的41例胫骨骨缺损中骨搬运段发生偏移患者资料,男性34例,女性7... 目的 探讨单臂外固定架(Orthofix)胫骨近端截骨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中轴向偏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采用Orthofix治疗的41例胫骨骨缺损中骨搬运段发生偏移患者资料,男性34例,女性7例;年龄18~58岁,平均35.9岁;道路交通伤28例,摔伤9例,其他4例。41例均为创伤后骨髓炎。根据Paley轴向偏移的分类标准,分成无轴向偏移组(22例)和轴向偏移组(19例),无轴向偏移组偏移角度≤5°,轴向偏移组偏移角度>5°。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不同时期的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因素分析不同参数与轴向偏移的关系。结果 患者均随访12~40个月,平均22.5个月。外固定装置拆除之前骨搬运段偏移40例,外固定架拆除之后1例。其中冠状面成角34例,成角2.2°~17.5°,平均6.33°;矢状面成角21例,成角1.5°~11.8°,平均4.53°。轴向偏移19例,通过更换Schanz钉调整力线以及对接端植骨后力线得到纠正18例。拆除外固定装置后患肢过度负重出现偏移1例,行自体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后力线得到恢复。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提示,截骨平面、既往手术次数、骨缺损长度以及Schanz钉弯曲角度是轴向偏移的危险因素,而在置钉模式、Schanz钉置入角度、外固定时间、对接时间及外固定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截骨平面(OR=1.481,95%CI=1.150~1.908)以及骨缺损距离(OR=1.728,95%CI=1.027~2.906)是发生轴向偏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采用Orthofix胫骨近端截骨行骨搬运的治疗中,骨搬运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轴向偏移,其中骨缺损距离越大越容易发生轴向偏移,截骨平面越靠近干骺端越不容易发生轴向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骨搬运 外固定架 轴向偏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与Orthofix单边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昇 叶佳 +2 位作者 刘洋 李成 陈凯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9期35-38,共4页
目的 探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与Orthofix单边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金华文荣医院收治的112例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Or... 目的 探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与Orthofix单边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金华文荣医院收治的112例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Orthofix单边外固定架治疗,观察组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骨延长长度、延长期骨矿化时间、带架时间、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骨延长长度、延长期骨矿化时间、带架时间、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6,P=0.703),但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568,P=0.033;χ^(2)=4.747,P=0.029),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617,P<0.05)。结论 Ilizarov、Orthofix外固定架均可促进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的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但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疗效更好,术后并发症概率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 Orthofix单边外固定架 胫骨大段骨缺损
下载PDF
诱导膜技术联合中医康复治疗胫骨骨缺损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闵重函 周瑛 荆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4期9-13,32,共6页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对诱导膜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42例符合诊疗标准的胫骨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康复组和对照组,各71例。所有患者接受两次手术。第1次手术进行清创、...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对诱导膜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42例符合诊疗标准的胫骨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康复组和对照组,各71例。所有患者接受两次手术。第1次手术进行清创、病灶切除,并安置抗生素骨水泥。在抗感染治疗2个月以上,确认感染被消灭的情况下,予以第2次手术,去除骨水泥后进行自体松质骨植骨。每次手术拆线后中医康复组都予以中医推拿治疗和石氏伤科特色外用药物治疗,每2日1次,疗程为2个月;对照组采用术后伤肢肌肉等长收缩锻炼、肢体智能运动训练治疗护理器(CPM)协助增加膝、踝关节屈曲、背伸活动范围,并逐渐过渡到支具辅助下下肢半负重、至全负重下的自主屈伸锻炼。在第2次手术后第6个月、第12个月的观察点上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Edwards胫骨骨折疗效评价系统和植骨区域CT值的测量数据分析,评价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的肢体功能和骨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2个月Edwards总分均高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康复组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Edward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中医康复组Edwards疼痛、肿胀、足活动度、踝活动度项目评分和CT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中医康复组Edwards疼痛、肿胀、运动、足活动度、踝活动度项目评分和CT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研究分析,中医康复组生物膜组织密度和毛细血管网密集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康复有助于诱导膜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有利于促进植骨后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中医康复 诱导膜技术
下载PDF
骨水泥螺钉增强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缺损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伟 王晶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1期73-73,共1页
2013年5月~2020年10月,我科采用骨水泥螺钉增强技术治疗11例初次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胫骨平台骨缺损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57~83岁。骨折Rand分型:A型3例,B型8例。均因骨关节炎导致胫... 2013年5月~2020年10月,我科采用骨水泥螺钉增强技术治疗11例初次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胫骨平台骨缺损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57~83岁。骨折Rand分型:A型3例,B型8例。均因骨关节炎导致胫骨平台骨缺损,初次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病程8~10年。1.2手术方法椎管内麻醉。患者仰卧位。胫骨取髓外定位,以胫骨最高点为基点,垂直于胫骨机械轴截骨,平衡内、外侧软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胫骨平台缺损 骨水泥 螺钉
下载PDF
负载rh-BMP2的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骨缺损的临床疗效研究
13
作者 李明军 冯玉娇 +6 位作者 齐保闯 王斌 施翔文 吴一芃 张超群 张必欢 徐永清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56-61,共6页
目的通过与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人工骨对比,评估负载rh-BMP2的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对胫骨平台骨折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收治的53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 目的通过与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人工骨对比,评估负载rh-BMP2的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对胫骨平台骨折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收治的53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骨缺损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予术中植骨,其中27例患者术中予负载rh-BMP2的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研究组),另26例患者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人工骨植骨(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HSS功能评分、Rasmussen影像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0.45±2.31)个月,所有患者最终均骨性愈合。研究组的骨折愈合时间[(13.46±3.38)周]明显短于对照组[(16.67±6.51)周](P<0.05);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HSS评分[(85.53±5.30)分]优于对照组[(80.58±6.40)分](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的Rasmussen影像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出现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骨缺损,负载rh-BMP2的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同时未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其可视为一种良好的人工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骨缺损 人工骨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
下载PDF
胫骨骨缺损小鼠使用川芎水煎液干预促进骨缺损修复
14
作者 白凯凡 杨巍 《生物化工》 2023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分析川芎水煎液灌胃对小鼠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成功建立32只SPF级昆明雄性右侧胫骨骨缺损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冠心宁注射液灌胃)和川芎组(川芎水煎液灌胃),两组分别在第4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各取4只小鼠,进行日常... 目的:分析川芎水煎液灌胃对小鼠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成功建立32只SPF级昆明雄性右侧胫骨骨缺损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冠心宁注射液灌胃)和川芎组(川芎水煎液灌胃),两组分别在第4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各取4只小鼠,进行日常状态观察、步态观察、骨修复观察。结果:川穹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恢复期明显更短,在第14天时已基本能正常行走,且伤口愈合完全并形成硬骨,伤口与原创面平齐,形成骨性骨痂。结论:川芎水煎液对骨缺损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其效用显现可能与其影响胫骨骨缺损小鼠局部病灶炎症状态和促进微循环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骨折修复 胫骨骨缺损 骨折模型
下载PDF
双向骨搬移联合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效果及对PDGF、bFGF及TGF-β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徐辉 丁燕华 +1 位作者 李美 张冲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6期1051-1054,1059,共5页
目的探讨双向骨搬移联合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效果及对PDGF、bFGF及TGF-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开放性胫骨骨折伴大段骨缺损的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双向骨搬移联合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效果及对PDGF、bFGF及TGF-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开放性胫骨骨折伴大段骨缺损的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按照患者不同治疗意愿分为实验组(lizard技术双向骨搬移联合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治疗,n=52)和对照组(lizard技术双向骨搬移治疗,n=50)。对比两组治疗后骨愈合情况及下肢功能,对比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比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骨愈合、下肢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8.07%、96.15%,高于对照组的78.00%、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CRP、TNF-α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PDGF、bFGF、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并发症总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izarov技术双向骨搬移联合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伴大段骨缺损患者,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炎性因子、PDGF、bFGF及TGF-β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伴大段骨缺损 lizarov技术双向骨搬移联合对合端植骨内固定
下载PDF
胫骨皮瓣修复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贾红伟 程春生 +5 位作者 吕松峰 赵作恭 单海民 杜志军 汤金城 任飞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皮瓣在修复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00年2月~2005年3月,收治因外伤致小腿开放性骨折68例。男47例,女21例,年龄8~59岁。按Gustilo分型均为型。其中4例一期行胫骨皮瓣游离移植术,64例急诊术后形成小腿感染... 目的探讨胫骨皮瓣在修复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00年2月~2005年3月,收治因外伤致小腿开放性骨折68例。男47例,女21例,年龄8~59岁。按Gustilo分型均为型。其中4例一期行胫骨皮瓣游离移植术,64例急诊术后形成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胫骨缺损长度4~18cm,皮肤缺损范围8cm×3cm^22cm×11cm,创面均有脓性渗出物。经中药薰洗湿敷后,利用胫骨皮瓣通过游离移植、交腿移位和同侧移位方法,重建患肢胫骨支架连续性并修复创面。切取皮瓣范围9cm×4cm^25cm×12cm,骨瓣长度为6~21cm。结果术后1例因血管危象经探查再吻合血管失败,改用腓骨皮瓣修复。1例切取胫骨皮瓣21cm,因近端为延长血管蒂,骨膜与骨瓣剥离过长,随访6个月近端仍延迟愈合;余患者3~5个月骨瓣与受区胫骨愈合。68例均获随访6个月~5年,43例随访2年以上者均能负重行走,步态无明显异常,能从事原工作。结论在充分抗感染的基础上,根据患肢具体情况采用胫骨皮瓣游离移植、交腿移位和同侧移位一期重建胫骨支架连续性及修复皮肤缺损创面,适用于小腿多种类型骨皮缺损创面,成功率高,能保留患肢,为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缺损 胫骨皮瓣 修复 小腿
下载PDF
生物衍生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山羊胫骨缺损的血管化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进利 黄富国 +4 位作者 戚超 李秀群 蔡琰 张姝江 杨志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9-313,共5页
目的 研究生物衍生骨与骨髓基质干细胞 (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MSCs)复合修复山羊胫骨缺损的血管化过程 ,了解其修复长段管状负重骨缺损的血管化情况。 方法 制备生物衍生骨作为支架材料 ,培养、诱导MSCs作为种子细胞 ,二者在... 目的 研究生物衍生骨与骨髓基质干细胞 (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MSCs)复合修复山羊胫骨缺损的血管化过程 ,了解其修复长段管状负重骨缺损的血管化情况。 方法 制备生物衍生骨作为支架材料 ,培养、诱导MSCs作为种子细胞 ,二者在体外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 2 0只山羊双侧胫骨中段制备成 2 0 mm长的骨 -骨膜缺损模型 ,采取自身左右侧对照 ,实验侧 (右侧 )缺损处植入组织工程骨 ,对照侧 (左侧 )植入单纯支架材料 ,采用钢板内固定。术后2、4、6及 8周用墨汁灌注透明标本及血管面积图像分析方法观察血管化过程 ,组织学观察血管形成及成骨情况。 结果术后 2、4周 ,实验侧血管形成较对照侧少 ( P<0 .0 5 ) ;术后 8周 ,两侧均完全血管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实验侧于术后 6、8周新骨形成逐渐增加 ,材料降解吸收较对照组快 ;对照侧术后 8周材料孔隙内仍无明显新骨形成。 结论 生物衍生骨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能够较快发生血管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胫骨缺损 血管化 山羊
下载PDF
骨搬移技术联合抗生素局部灌注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骨缺损 被引量:12
18
作者 宋玉鑫 王增平 +3 位作者 薛文 管晓鹂 刘林 钱耀文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5期585-586,共2页
2012年3月-2014年8月,我科采用骨搬移技术联合抗生素局部灌注治疗8例胫骨慢性骨髓炎骨缺损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骨搬移 抗生素 局部灌注 胫骨骨髓炎 骨缺损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护理措施 被引量:13
19
作者 丁晓云 李丹 +3 位作者 张永灵 王群 何培培 刘娟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及护理方法,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35例行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归纳,评价效...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及护理方法,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35例行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归纳,评价效果。结果 35例均获得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创面修复,骨缺损愈合,均按治疗计划拆除Ilizarov外固定架,未因护理不当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中,全面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外固定架 骨搬运 胫骨感染 感染性骨缺损 护理
下载PDF
游离腓骨骨皮瓣加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缺损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卫 刘金伟 +6 位作者 张玉玲 李春雨 蔡厚洪 林绍仪 吴举 何藻鹏 梁观钦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6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骨皮瓣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游腓骨骨皮瓣移植加单臂外固定架治疗12例因创伤、慢性骨髓炎导致的胫骨骨缺损患者。结果患者腓骨骨皮瓣携带皮岛血运均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12例均获随访,...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骨皮瓣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游腓骨骨皮瓣移植加单臂外固定架治疗12例因创伤、慢性骨髓炎导致的胫骨骨缺损患者。结果患者腓骨骨皮瓣携带皮岛血运均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12例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患者恢复行走功能。结论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骨皮瓣移植加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缺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腓骨骨皮瓣 外固定架 植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