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4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肱骨头置换联合和营止痛汤加减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王小刚 高金玲 +2 位作者 陈祥 周晓祥 唐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分析肱骨头置换联合和营止痛汤加减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肱骨头置换术组(单纯手术组)20例,和... 目的分析肱骨头置换联合和营止痛汤加减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肱骨头置换术组(单纯手术组)20例,和肱骨头置换术联合和营止痛汤加减治疗(手术联合中药组)30例。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术后肿胀消失时间、肩关节开始康复训练时间;术前、术后1个月、2个月评估VAS评分;术后随访2年评估肩关节功能;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联合中药组临床优良率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联合中药组术后关节肿胀消失时间及肩关节开始康复训练时间较单纯手术组短(P<0.05)。手术联合中药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2个月VAS评分较单纯手术组低(P<0.05)。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随访,手术联合中药组Neer评分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手术联合中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较单纯手术组的30.00%低(P<0.05)。结论相较而言,肱骨头置换术配合中医治疗用于骨质疏松性肱骨头骨折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及水肿等症状,利于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实施,并促进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头置换术 和营止痛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手术围术期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信玉梅 袁静 王静宜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寿光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就诊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参比组和观察组。参比组(40例)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寿光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就诊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参比组和观察组。参比组(40例)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长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参比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围术期,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护理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围术期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效果
下载PDF
颌间牵引钉联合可吸收性微型骨接板治疗老年下颌骨骨折的应力研究和临床观察
3
作者 苑学微 张雅楠 +3 位作者 胡晓云 董宇 李静 许梅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24-128,共5页
目的观察颌间牵引钉联合可吸收性微型骨接板治疗老年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收治的下颌骨骨折老年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钛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外固定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颌间牵引钉联合可吸收性微型骨接板治疗老年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收治的下颌骨骨折老年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钛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外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可吸收性微型骨接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术后下颌骨骨折稳定性(AF-BF距、AXB角)以及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下颌骨骨折稳定性提高,AF-BF距、AXB角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颌骨、整体的最大应力值高出对照组,但固定板最大应力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颌骨、整体、固定板的最大位移值高出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颌间牵引钉联合生物可吸收性微型骨接板治疗老年下颌骨骨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颌间牵引钉 可吸收性微型骨接板 老年人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4
作者 李树高 王淑中 +4 位作者 姜兆伟 李昊峰 张谦 李彦军 王竑昕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0期35-38,共4页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51.26±7.25)min、住院时间(13.54±2.63)d、术后下地时间(3.22±1.24)d短于对照组的(74.86±8.25)min、(21.03±2.68)d、(7.85±1.65)d,术中出血量(452.36±60.25)ml多于对照组的(365.82±63.22)ml(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观察组术后15 d、3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85.63±5.24)、(90.36±3.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3±5.28)、(85.96±3.36)分(P<0.05);两组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日常行为、休息情况、器官功能、情感状态评分相比术前均有所增加,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备较佳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改善髋关节功能,建议临床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中药熏洗对指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
5
作者 刘怀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究指骨骨折术后应用中药熏洗的临床效果及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26例指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参照组在手术后配合康复锻炼,研究组在参... 目的探究指骨骨折术后应用中药熏洗的临床效果及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26例指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参照组在手术后配合康复锻炼,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指功能恢复效果、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83%)明显优于参照组(85.71%)(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8.79±1.76)周、住院时间(4.69±0.54)d、手指功能评分(9.31±0.48)分均优于参照组的(9.72±2.63)周、(7.13±0.72)d、(8.13±0.29)分(P<0.05)。研究组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参照组(84.13%)(P<0.05)。结论在指骨骨折患者接受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配合中药熏洗,不仅有助于手指功能的康复,还能加快骨折部位的愈合速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推广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 指骨骨折 手指功能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潘爱军 张本 朱丽娜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42-44,48,共4页
目的分析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诊断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稳定型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组(50例,钛防旋髓内钉固定)及B... 目的分析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诊断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稳定型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组(50例,钛防旋髓内钉固定)及B组(50例,动力髋螺钉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情况及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对比B组明显缩短,A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4.00%)并发症明显低于B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结论防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具有住院天数少,愈合时间短,骨折复位质量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对其关节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黄志 蒋本秀 张晓琼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1期191-194,共4页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对其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贵州省毕节市中医医院于2017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n=30,单纯应用手法复位)和观察组(n=30,...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对其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贵州省毕节市中医医院于2017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n=30,单纯应用手法复位)和观察组(n=30,在参照组基础上加入中药汤剂口服、中药熏蒸等中医综合治疗措施),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关节功能、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90 d后腕关节功能评分为(103.12±12.13)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1,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并发症发生率(10.00%)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4.812,P均<0.05)。结论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选择中医综合治疗,腕关节功能及临床疗效均有所提高,可降低对于患者机体存在的伤害,具有较高安全性,还可加快患者骨折愈合速度,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综合治疗 临床疗效 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
8
作者 赵胜江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苏州市吴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142例,均接受PKP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目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苏州市吴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142例,均接受PKP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术前、术后7 d伤椎Cobb角变化、疼痛程度、椎体骨折压缩程度,统计术后再骨折发生情况,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索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伤椎Cobb角、椎体骨折压缩程度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2例PKP治疗OVCF患者术后再骨折38例,发生率为26.76%。再骨折组年龄≥70岁、术前骨密度T值1.0~2.5 S、使用糖皮质激素、术前骨折椎体数≥2个的患者较未发骨折组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0岁(OR=2.657)、术前骨密度T值1.0~2.5 S(OR=4.024)、使用糖皮质激素(OR=5.137)、术前骨折椎体数≥2个(OR=3.276)是影响PKP治疗OVCF患者术后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CF患者采用PKP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伤椎Cobb角、椎体骨折压缩,年龄、术前骨密度T值、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及术前骨折椎体数均与再骨折发生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效果 术后再骨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PFNA、PFALP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周全 朱帆 +1 位作者 李伟伟 叶昊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roximal femoral anatomic locking plate,PFALP)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 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roximal femoral anatomic locking plate,PFALP)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京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式差异分为研究组(行PFNA治疗)和对照组(行PFALP治疗),各90例。对比两组骨折恢复优良率、临床指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骨折恢复优良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研究组的临床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比PFALP,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双侧球囊扩张PK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秦光华 赵寅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95-96,109,共3页
目的分析经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OVCF患者的资料,按PKP入路分为单侧组(63例,单侧椎弓根外侧入... 目的分析经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OVCF患者的资料,按PKP入路分为单侧组(63例,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双侧球囊扩张)、双侧组(57例,双侧椎弓根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3个月分别测定日常生活障碍(Oswestry)评分、伤椎前缘及中线的平均高度、椎体后凸角(Cobb角)及疼痛情况(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术后均无心脑血管系统症状发生(如血压波动、大出血现象),均无骨水泥外漏、运动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与双侧组比较,单侧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水泥灌注量、术中透视数均减少(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伤椎前缘和中线平均高度及Cobb角均比术前有所改善(P<0.05),术后3个月比术后24 h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两种入路PKP术治疗老年OVCF方面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双侧球囊扩张PKP术在减少手术时间、术中X线暴露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 双侧球囊扩张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闭合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临床观察
11
作者 张立强 周世英 +1 位作者 张力平 任占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观察肱骨髁上骨折的儿童采用闭合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所有病例均为2019年3月—2023年1月符合标准的3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都应用闭合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术后肘关节石膏固定屈肘45°~... 目的:观察肱骨髁上骨折的儿童采用闭合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所有病例均为2019年3月—2023年1月符合标准的3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都应用闭合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术后肘关节石膏固定屈肘45°~60°制动3周;分别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周、治疗后3月进行随访,根据VAS疼痛评分和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依次评估患者肘关节的疼痛评分、运动范围评分、力量评分、临床效果,计算分值进行统计分析,以观察肘关节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术后3周、术后3月之间的疼痛、肘关节运动范围、肘关节力量、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术后3周、术后3月肘关节疼痛、运动范围、力量、临床效果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之间两两比较,术后3周与术前相比在疼痛、肘关节运动范围、肘关节力量、临床效果方面明显改善(P<0.05)。但由于术后3周内石膏辅助肘关节固定,克氏针经皮肤等原因导致患者在疼痛、肘关节运动范围、肘关节力量、临床效果方面恢复满意度明显低于术后3月(P<0.05)。结论:肱骨髁上骨折的儿童应用闭合手法复位克氏针固定后肘关节疼痛、运动范围、力量、临床效果明显改善,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手法复位 克氏针固定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下肢骨折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唐为永 王友兵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交锁髓内钉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交锁髓内钉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两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下肢功能分数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以及骨性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肢功能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确切,治疗后患者骨折愈合更快,住院时间更短,能改善下肢功能,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 并发症 临床效果 愈合时间
下载PDF
双切口三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张磊 郭健 《临床研究》 2024年第6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CTPF)患者采用双切口三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在范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CTP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实行单侧钢板内固定术,研究...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CTPF)患者采用双切口三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在范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CTP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实行单侧钢板内固定术,研究组实行双切口三钢板内固定术,对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膝关节恢复情况、复位效果、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内侧后倾角、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骨折愈合、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负重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复位优良率(100.00%)较对照组(80.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两组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内侧后倾角较术前均有所增大,且研究组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内侧后倾角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较对照组(30.0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三钢板内固定术应用于CTPF患者中,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促进关节复位及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切口三钢板内固定术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急性感染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徐虹霞 杨紫樱 +2 位作者 瞿真 李婷 李扬 《四川中医》 2023年第1期194-196,共3页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胫腓骨远端开放骨折早期感染的效果。方法:收集四川省骨科医院足踝1科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胫腓骨远端开放骨折早期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护理常规干...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胫腓骨远端开放骨折早期感染的效果。方法:收集四川省骨科医院足踝1科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胫腓骨远端开放骨折早期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护理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中医整体护理观念,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中药护理、情志护理、生活起居护理、专科护理,做好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感染控制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例患者感染均得到有效的控制并治愈,感染愈合时间:对照组患最短18天,最长38天,平均24.8±0.92天;观察组最短17天,最长28天,平均20.6±0.5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对照组86.67%,观察组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胫腓骨远端开放骨折早期感染的效果明显,能保证甚至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急性感染 中西医结合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15
作者 郭立利 张朝晖 +3 位作者 张丽萍 钟金东 吴建顺 杨毅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3期64-67,共4页
目的探究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扑克牌法(红桃、梅花)分为研究组(红桃)和对照组(梅花),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比... 目的探究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扑克牌法(红桃、梅花)分为研究组(红桃)和对照组(梅花),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康复指标、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9.71±1.01)cm小于对照组的(15.46±4.12)cm,手术时间(62.20±8.47)min短于对照组的(114.39±15.22)min,术中出血量(217.28±26.45)ml少于对照组的(560.14±40.14)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5.62±1.25)h、骨折愈合时间(8.73±2.41)周、凝血功能恢复时间(13.66±3.40)h均短于对照组的(12.20±2.31)h、(12.78±3.01)周、(32.04±5.60)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呼吸窘迫1例(2.50%)、感染1例(2.50%)、胸膜腔积液0例、骨折不愈合1例(2.50%),对照组发生呼吸窘迫3例(7.50%)、感染3例(7.50%)、胸膜腔积液2例(5.00%)、骨折不愈合2例(5.00%)。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理功能评分(85.07±4.65)分、社会活动评分(87.26±5.38)分、情感评分(80.51±5.13)分、生理功能评分(85.14±6.56)分、总体健康评分(88.22±6.5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7.28±4.36)、(77.19±4.54)、(77.37±4.28)、(79.36±4.51)、(78.84±4.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治疗周期,减少患者痛苦,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 创伤性骨折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16
作者 许海云 安晋宇 樊友亮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7期199-202,共4页
目的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锁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术式治疗,实验组(42例)采取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 目的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锁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术式治疗,实验组(42例)采取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疼痛、运动范围及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骨折复位分级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Constant-Murley评分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患者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有效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锁骨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直接上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术中的早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祥 双峰 +6 位作者 李浩 邵银初 胡炜 单记春 杨迪 万得恩 许文波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直接上方入路(direct superior approach,DSA)与后外侧入路(posterior lateral approach,PLA)在高龄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术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2例接受半髋置换手术老年股骨颈... 目的:对比分析直接上方入路(direct superior approach,DSA)与后外侧入路(posterior lateral approach,PLA)在高龄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术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2例接受半髋置换手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用微创DSA入路,男10例,女26例,年龄(82.82±4.05)岁;36例采用传统PLA入路,男14例,女22例,年龄(82.79±3.21)岁。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不同时间点Harris评分。结果:DSA组手术时间(79.41±17.39) min,比PLA组(98.45±26.58) min更短;切口长度(8.33±2.69) cm,比PLA组(11.18±1.33) cm短;术中失血量(138.46±71.58) ml,比PLA组(173.51±87.17) ml更少;初次下地时间(3.04±0.95) d,比PLA组(4.52±1.10) d更早;住院时长(8.70±1.89) d,比PLA组(10.67±2.35) d短(P<0.05)。两组术前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DSA组Harris功能和总分高于PLA组(P<0.05),而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半髋置换手术中,DSA入路较PLA入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初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长以及术后1个月的Harris评分等临床指标更优,在促进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上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上方入路 后外侧入路 高龄股骨颈骨折 半髋置换术 早期临床疗效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植骨治疗骨不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为卫 金毅 +4 位作者 龙禹飞 奉光荣 韩学清 程小强 吴建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plasma,PRP)治疗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0例四肢骨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作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例,采用钢板固定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及同...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plasma,PRP)治疗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0例四肢骨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作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例,采用钢板固定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及同种异体骨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辅助钢板及同种异体骨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0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9±2.3)个月。观察组末次随访时14例骨折愈合,1例未愈合,愈合率为93%,平均愈合时间(5.43±1.16)个月;对照组末次随访时11例愈合,4例未愈合,愈合率为73%,平均愈合时间(7.27±1.68)个月。结论钢板固定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及同种异体骨治疗骨折后骨不连,骨折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是治疗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不连 富血小板血浆 同种异体骨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闵森 王修东 李业清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9期48-51,96,共5页
目的探究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5月高邮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3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132)和观察组(n=106)。对照组... 目的探究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5月高邮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3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132)和观察组(n=106)。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髋关节疼痛程度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6.23%)高于对照组(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6,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HH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时间点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有着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但其远期效果较差。虽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等较长,但远期效果较好,疼痛感低,并发症少,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而选择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骨头置换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建 黄班华 廖柏强 《中外医疗》 2023年第9期45-48,53,共5页
目的对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旨在为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治疗提供更丰富的参考依据。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流水分组... 目的对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旨在为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治疗提供更丰富的参考依据。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流水分组法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开展不同的手术治疗,即:传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疗效、手术相关指标、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优良率为86.67%(26/30)与观察组的100.00%(30/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10,P=0.121)。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10/30)高于观察组10.00%(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28)。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明确,改善手术相关指标,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可见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有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肩关节功能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