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rology of metamorphic rocks from the Atbashy complex,Southern Tien-Shan,Kyrgyzstan 被引量:1
1
作者 Maksatbek Satybaev Lin Ding +6 位作者 Akira Takasu Apas Bakirov Kadyrbek Sakiev Fulong Cai Rustam Orozbaev Azamat Bakirov Janybek Baslakunov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795-1807,共13页
The high-to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 of the Atbashy complex were petrologically investigated. The eclogites of the Choloktor Formation show a prograde evolution from epidote-blueschist facies(P = 17-21 kba... The high-to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 of the Atbashy complex were petrologically investigated. The eclogites of the Choloktor Formation show a prograde evolution from epidote-blueschist facies(P = 17-21 kbar and T = 450-515 ℃) to peak eclogite-UHP conditions(P = 26-29 kbar and T = 545-615 ℃) with a subsequent epidote-amphibolite and greenschist facies overprint. The micaschists of the Choloktor Formation also show a clockwise P-T path from blueschist/epidote-blueschist facies conditions through peak eclogite facies conditions(P = 21-23 kbar and T = 530-580 ℃) to retrograde epidote-amphibolite and greenschist facies stages. A comparison of the P-T paths in the eclogites and mica-schists of Choloktor Formation reveal that they may have shared their P-T history from peak to retrograde stages. The mica-schists of the Atbashy Formation record peak metamorphism of P = 10-12 kbar and T = 515-565 ℃,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highest grade of regional metamorphism in the Atbashy Ridge was epidote-amphibolite facies.The newly obtained P-T conditions for the mica-schists of Choloktor Formation indicate that sheets of sedimentary rocks were brought to great depths along the subduction zone and they metamorphosed under eclogite facies HP conditions. The eclogite blocks were amalgamated with mica-schists of Choloktor Formation in the eclogite facies HP conditions and together they experienced isothermal decompression to ~40 km. During this path, the eclogites and mica-schists of Choloktor Formation docked with mica-schists of Atbashy Formation at 10-12 kbar and 515-565 ℃, and from this depth(~40 km) the whole sequence was exhumed together. These new results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in subduction-related accretionary prism zones and the exhumation processes of deeply-seated rocks in the Atbashy HP-UHP compl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LOGITE Mica-schists P-T conditions Atbashy Kyrgyz tien-shan
下载PDF
Bioclimatic Modeling of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Western Tien-Shan Endemic <i>Tulipa kaufmanniana</i>Regel (Uzbekistan, Kazakhstan) 被引量:1
2
作者 Bekzod J. Mavlanov Ozodbek S. Abduraimov +2 位作者 Azizbek V. Mahmudov Akmal L. Allamuratov Odilbek T. Mamatkosimov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21年第10期1468-1477,共10页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natural distribution area of the species <i>Tulipa kaufmanniana</i> Regel using the programs of type MaxEnt and ArcGis, the endemic of Central Asia (past, current, future). Accordi...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natural distribution area of the species <i>Tulipa kaufmanniana</i> Regel using the programs of type MaxEnt and ArcGis, the endemic of Central Asia (past, current, futur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t is proved that the main distribution of the species coincides with the boundaries of the areali Tien-Shan mountain system (Uzbekistan, Kazakhstan). It is noted that the climatic factors that are optimal for the species are sufficient temperature and annual precip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 kaufmanniana Regel tien-shan ENDEMIC Modeling TASH MaxЕnt Uzbekistan Kazakhstan
下载PDF
吉尔吉斯斯坦Taldybulak Levoberezhny(左岸)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过程分析
3
作者 傅其斌 赵路通 +2 位作者 蓝斌 刘晗 孟军辉 《矿产勘查》 2024年第2期242-251,共10页
Taldybulak Levoberezhny(左岸)金矿床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北天山东段Aktyuz变质地体中,金矿体赋存于脆韧性变形带中。矿床经历两期金成矿作用,早成矿期低品位(0.1×10^(-6)~2.0×10^(-6))金矿化体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围岩蚀变主要... Taldybulak Levoberezhny(左岸)金矿床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北天山东段Aktyuz变质地体中,金矿体赋存于脆韧性变形带中。矿床经历两期金成矿作用,早成矿期低品位(0.1×10^(-6)~2.0×10^(-6))金矿化体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和碳酸盐化,发育典型的条带状和块状矿石。主成矿期高品位(5×10^(-6)~15×10^(-6))矿体主要与硅化和电气石化蚀变有关,形成典型的石英电气石岩型矿石。详细的地质接触关系和年代学研究表明矿床两期金成矿作用均形成于早志留世,分别与二长斑岩和闪长岩具有密切成因联系。Taldybulak Levoberezhny金矿床是一个志留纪与洋-陆俯冲增生岛弧岩浆岩有关的具有叠加成矿特点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岸金矿床 吉尔吉斯斯坦 北天山 叠加成矿 矿床成矿过程
下载PDF
南天山新生代隆升和去顶作用过程 被引量:47
4
作者 杨树锋 陈汉林 +5 位作者 程晓敢 肖安成 周宇章 卢华复 贾承造 魏国齐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共8页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并结合库车坳陷的沉积和变形特征,对南天山的隆升和去顶作用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南天山在中新世早期就开始了现代天山形成的隆升事件,根据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其隆升年龄为17~25 Ma;而且此隆升事件是一快...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并结合库车坳陷的沉积和变形特征,对南天山的隆升和去顶作用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南天山在中新世早期就开始了现代天山形成的隆升事件,根据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其隆升年龄为17~25 Ma;而且此隆升事件是一快速隆升事件,隆升速率达到138.8~198.8 m/Ma.中新世南天山隆升的南部边界并不是前人所认为的北部古生代地层和南部中新生代地层之间的冲断层,而是在南部的中新生代地层中.在库车坳陷的阳霞地区,隆升的界线位于吐格尔明背斜核部的韧性剪切带.通过库车坳陷的新生代沉积和变形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天山中新世以来的隆升与库车坳陷的沉积和变形特征存在很好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 新生代 隆升作用 去顶作用 磷灰石裂变径迹 隆升边界
下载PDF
新疆托云火山群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9
5
作者 梁涛 罗照华 +4 位作者 柯珊 魏阳 李德东 黄金香 黄凡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81-1391,共11页
新疆西南天山托云盆地是一个新生代火山构造盆地。盆地内火山岩主要为玄武质岩石,呈锥状岩席、熔岩被、塌陷破火山口、火山颈和岩脉产出,常见流动自碎角砾岩。锥状岩席含有大量深源岩石包体,具有原生岩浆的性质,其 SHRIMP 锆石 U-Pb 法... 新疆西南天山托云盆地是一个新生代火山构造盆地。盆地内火山岩主要为玄武质岩石,呈锥状岩席、熔岩被、塌陷破火山口、火山颈和岩脉产出,常见流动自碎角砾岩。锥状岩席含有大量深源岩石包体,具有原生岩浆的性质,其 SHRIMP 锆石 U-Pb 法定年结果为48.1±1.6Ma。塌陷破火山口附近熔岩层底部的锆石(样品 A015D)给出比较集中的新太古宙和古元古代年龄,最老可达2.5Ga,可能代表了塔里木地块基底的卷入;而上部岩层的锆石(样品 A015E)年龄则比较分散,几乎关贯穿整个古生代(寒武纪和泥盆纪除外),是天山古造山带演化历史的记录。火山颈锆石(样品 A-D016)的年龄时间跨度最大,包括古元古代,古生代泥盆纪和二叠纪以及中生代三叠纪。SHRIMP 测年结果证实了托云火山群开始活动的时代为古近纪,与藏北新生代岩浆活动的起始时间大致相同,揭示了天山新生代板内造山过程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内在联系。不同成因与形成时间的锆石共存,显示了西南天山岩石圈演化的复杂性,托云火山群的形成与岩石圈拆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云火山群 SHRIMP 火山机构 塔里木盆地 天山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利用树轮资料重建天山中段南坡巩乃斯地区公元1777年来平均最高气温变化 被引量:27
6
作者 张同文 刘禹 +3 位作者 袁玉江 魏文寿 喻树龙 陈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1-1021,共11页
利用年轮平均灰度年表重建了天山巩乃斯地区自公元1777年来当年5月至8月平均最高气温,方差解释量达41%(调整自由度后为39%)。过去232年来,巩乃斯地区平均最高气温变化存在2个偏冷阶段和1个偏暖阶段。重建序列具有154年、77年、2.7年和2.... 利用年轮平均灰度年表重建了天山巩乃斯地区自公元1777年来当年5月至8月平均最高气温,方差解释量达41%(调整自由度后为39%)。过去232年来,巩乃斯地区平均最高气温变化存在2个偏冷阶段和1个偏暖阶段。重建序列具有154年、77年、2.7年和2.3年的准周期,并且在1842年前后、1880年前后、1923年前后发生了突变。与北半球平均最高气温网格点资料和多种涛动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巩乃斯地区平均最高气温变化不仅反映了区域气候变化,对于大范围气候变化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雪岭云杉 树轮灰度 平均最高气温
下载PDF
中天山地区的Pn波速度结构与各向异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志伟 胥颐 +2 位作者 Steven W.Roecker 郝天珧 刘劲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66-1072,共7页
利用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GHENGIS和吉尔吉斯地震台网KNET记录的地震波走时数据,反演了中天山地区的Pn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结果表明,中天山上地幔顶部平均速度偏低,具有构造活动地区的特点和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中天山南部地幔上涌区的P... 利用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GHENGIS和吉尔吉斯地震台网KNET记录的地震波走时数据,反演了中天山地区的Pn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结果表明,中天山上地幔顶部平均速度偏低,具有构造活动地区的特点和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中天山南部地幔上涌区的Pn波速度非常低,表明存在较高的热流活动.Pn波速度的变化与地震分布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地震大都发生在中天山北部Pn波高速区上方,而南部的Pn波低速区上方几乎没有地震.这一现象说明地幔上涌引起高温极大地降低了岩石层地幔的强度,并以热传导的方式进入地壳使其失去地震破裂强度而发生韧性变形.中天山北部和南部的各向异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南部各向异性的快波方向为近南北方向,与SKS波的各向异性特征基本一致,反映了地幔物质的迁移方向;北部各向异性的快波方向呈向南凸出的旋转趋势,估计与哈萨克地台南缘楚河盆地地壳块体向天山挤入造成应力场的改变和岩石层变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天山 上地幔顶部 PN波速度 各向异性
下载PDF
喀什北缘南天山冲断带构造变形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钱俊锋 肖安成 +4 位作者 程晓敢 王亮 张微 孟立丰 姚琪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8-544,共7页
综合利用地震剖面解释和地面地质资料分析,揭示了位于喀什北缘南天山冲断带的结构和变形特征.结果表明,从平面上可以将该冲断带划分为喀拉伯克托尔-温古尔、托帕-康西维尔、阿图什和喀什等多排背斜,其中阿图什及其北侧的背斜带由源... 综合利用地震剖面解释和地面地质资料分析,揭示了位于喀什北缘南天山冲断带的结构和变形特征.结果表明,从平面上可以将该冲断带划分为喀拉伯克托尔-温古尔、托帕-康西维尔、阿图什和喀什等多排背斜,其中阿图什及其北侧的背斜带由源于沿中寒武统阿瓦塔格组内部滑脱的7中断层系由北向南的活动所控制;从剖面上可以将该冲断带划分为2个不同层次的推覆构造系统:浅层为大规模叠瓦式冲断系统,滑脱面从寒武系逐渐抬升到新近系;深层为隐伏的双重冲断构造系统,底板和顶板断层分别位于寒武系和古近系底部喀什群的石膏层中.利用构造变形分析方法和平衡剖面技术,确定了各背斜带空间展布及深浅层2个不同冲断系统的构造样式,得出研究区在上新世以来南北缩短量为32.64~49.1km,缩短率为40.5%~50.51%,地壳平均缩短速率为9.11~13.71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冲断带 构造变形 平衡剖面 构造建模
下载PDF
中天山及邻区S波分裂研究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5
9
作者 江丽君 李永华 吴庆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99-1408,共10页
本文利用天山及其邻区布设的37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到的远震波形数据,分别采用最小能量法和旋转相关法对SKS和SKKS波震相进行了偏振分析,计算出了台站下方介质的S波分裂参数:快波的偏振方向(φ)和慢波延迟时间(δt).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利用天山及其邻区布设的37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到的远震波形数据,分别采用最小能量法和旋转相关法对SKS和SKKS波震相进行了偏振分析,计算出了台站下方介质的S波分裂参数:快波的偏振方向(φ)和慢波延迟时间(δt).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天山内部大多数台站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呈NEE-SWW向,与天山走向平行,慢波时间延迟为0.4~1.7 s,这是塔里木、哈萨克斯坦的南北双向俯冲及其导致的天山地区岩石圈地幔南北向缩短变形的直接反映.本文研究发现中天山北部部分台站下方地震各向异性快波方向与慢波延时随方位角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可能暗示该区上地幔各向异性不能仅用单层水平各向异性这一简单模式来解释.75°E以西的天山地区台站下方S波快波方向和延时具有强烈的横向变化,可能与研究区下方存在的小规模对流有关.中天山不同地段地震台站下方各向异性明显不同,进一步证实了天山地区构造变形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天山 S波分裂 各向异性 分裂参数 延迟时间
下载PDF
西天山巴音布鲁克地区早古生代成矿地质环境:岩浆岩及其时代和元素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5
10
作者 邢浩 赵晓波 +2 位作者 张招崇 叶锦超 冯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70-1794,共25页
西天山位于中亚造山带(CAOB)西南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CAOB晚古生代金属成矿环境和过程尤为典型,但早古生代成矿地质环境还不甚清楚。新疆巴音布鲁克地区出露(原定时代晚志留世)巴音布鲁克组火山岩夹浅海相碎屑岩和灰岩,是认识西天山... 西天山位于中亚造山带(CAOB)西南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CAOB晚古生代金属成矿环境和过程尤为典型,但早古生代成矿地质环境还不甚清楚。新疆巴音布鲁克地区出露(原定时代晚志留世)巴音布鲁克组火山岩夹浅海相碎屑岩和灰岩,是认识西天山早古生代成矿地质环境的难得对象。巴音布鲁克组出露于Nikolaev-那拉提山北缘断裂与Atbash-Inylchek-那拉提山南缘断裂之间的中天山,在巴音布鲁克地区典型发育,火山岩包括玄武岩、玄武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其中侵入岩有正长斑岩和花岗闪长岩。LA-ICP-MS测得玄武安山岩、英安岩、正长斑岩、花岗闪长岩、流纹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55.6±8.1Ma、444.5±1.9Ma、441.4±1.6Ma、455.4±5.3Ma、424±1.9Ma,岩浆活动于晚奥陶-早志留世,喷出和侵入时代接近,原定巴音布鲁克组地层时代晚志留世应改为晚奥陶-早志留世。这些岩浆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相比原始地幔均亏损Nb、Ta、P、Ti。玄武岩正的ε(t)=+1.6^+6.7,低的(^(87)~Sr/^(86)NdSr)i=0.70377~0.70489,指示岩浆源区具有亏损地幔特征,弱的Zr-Hf负异常,低的Th/Nb比值,较窄的同位素变化范围暗示地壳混染并不显著,微量元素及铅同位素特征(^(206)Pb/^(204)Pb=18.26~18.77,^(207)Pb/^(204)Pb=15.63~15.69,^(208)Pb/^(204)Pb=38.21~38.34)表明岩浆源区可能是俯冲流体及洋底沉积物交代的地幔楔橄榄岩部分熔融成因。西天山巴音布鲁克地区早古生代岩浆岩应是南天山洋晚奥陶-早志留世向北向中天山陆块之下俯冲在中天山-伊犁板块南缘活动大陆边缘的岩浆产物,指示了陆缘岩浆弧环境。这种陆缘弧环境有利于斑岩铜金成矿系统发育,值得高度关注相关铜金矿的地质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岩 锆石U-PB测年 元素和同位素 早古生代 巴音布鲁克组 西天山
下载PDF
天山造山带地区瑞利面波相速度与方位各向异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吕子强 赵俐红 +1 位作者 李铂 杨玉永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354-3364,共11页
天山造山带作为世界上陆内最大的造山带之一,现今地震活动频繁,造山运动强烈,是开展陆内造山和内陆地震活动研究的天然试验场.本文利用整个天山造山带地区国内及国际台网的108个地震台站连续三年的背景噪声资料,提取了8~50s周期的瑞利... 天山造山带作为世界上陆内最大的造山带之一,现今地震活动频繁,造山运动强烈,是开展陆内造山和内陆地震活动研究的天然试验场.本文利用整个天山造山带地区国内及国际台网的108个地震台站连续三年的背景噪声资料,提取了8~50s周期的瑞利面波相速度频散曲线,并构建了整个天山造山带地区的二维瑞利面波相速度与方位各向异性分布图像.结果表明:浅部结构与地表的地质构造单元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低波速异常主要分布于沉积层厚度较大的盆地地区,而高波速异常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比较活跃的山脉地区.东天山地区中下地壳存在比较弱的低波速异常,而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汇聚边缘的上地幔区域则表现为明显的高波速异常,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呈现近NS向的特征,暗示着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岩石圈已经俯冲至东天山的下方.中天山地区的中下地壳至上地幔区域均呈现为明显的低波速异常,且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变化比较复杂,表明中天山地区的整个岩石圈结构已经弱化,热物质上涌可能对介质的方位各向异性有一定的影响.西天山及帕米尔高原的上地幔区域存在低波速异常,各向异性表现为NW-SE方向,可能与欧亚板块的大陆岩石圈南向俯冲有关.塔里木盆地内部存在相对弱的低波速异常,推测塔里木盆地可能已经受到上涌的地幔热物质的侵蚀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造山带 背景噪声 方位各向异性 相速度
下载PDF
新疆天山中部北山羊社群结构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新胜 汪沐阳 +1 位作者 杨维康 David Blank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3,共8页
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于天山中部天格尔山脉乌鲁木齐河源区研究了北山羊的社群结构。将其集群类型划分为雄性群、雌幼群、混合群和独羊4类。共统计北山羊497群,总计6 427只。北山羊最大集群为100只,最小群为1只,全年平均群大小为(12.9... 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于天山中部天格尔山脉乌鲁木齐河源区研究了北山羊的社群结构。将其集群类型划分为雄性群、雌幼群、混合群和独羊4类。共统计北山羊497群,总计6 427只。北山羊最大集群为100只,最小群为1只,全年平均群大小为(12.93±0.65)只。其中春季(14.83±1.35)只,夏季(14.16±1.65)只,秋季(15.17±1.69)只,冬季(9.32±0.74)只。冬季北山羊平均集群大小显著低于其他3个季节。混合群的平均群大小最大,其余依次为雌幼群和雄性群。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表明各社群类型群大小差异极显著。北山羊多以2-7只的小群活动,占到总遇见频次的41.05%,8-20只群占32.80%,20只以上大群出现最少,占17.71%。在4种集群类型中,雌幼群出现频率最高,占51.91%,其次依次为混合群、雄性群和独羊。卡方检验结果表明4个季节间4种社群类型的出现频次差异显著。研究结果显示,北山羊在发情期混群,非繁殖期同性集群。受环境因素和自身生理周期的影响,其集群大小、集群类型均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羊 集群大小 集群类型 天山中部
下载PDF
南天山西段前陆褶皱冲断带平衡剖面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钱俊锋 肖安成 +3 位作者 张微 孟立丰 王亮 楼谦谦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2-406,共5页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基于几何守恒原理的应用于造山带和盆地结构恢复的方法。本文以挤压环境下形成的南天山西段前陆褶皱冲断带为例,对其典型二维地震剖面进行变形分析和平衡剖面恢复。结果表明,从平面上可将该冲断带划分为多排近似平行...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基于几何守恒原理的应用于造山带和盆地结构恢复的方法。本文以挤压环境下形成的南天山西段前陆褶皱冲断带为例,对其典型二维地震剖面进行变形分析和平衡剖面恢复。结果表明,从平面上可将该冲断带划分为多排近似平行、东西走向的背斜带,由南往北依次为喀什、阿图什、托帕-康西维尔和喀拉伯克托尔-温古尔背斜带;从剖面上可以将该冲断带划分为两个不同层次的推覆构造系统:浅层为大规模叠瓦式冲断系统;深层为原地隐伏双重冲断构造系统。对重点剖面进行平衡剖面分析,得出自上新世以来研究区南北构造缩短量为49.1km,缩短率为50.51%,地壳平均缩短速率为13.72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冲断带 平衡剖面技术 构造变形 背斜带
下载PDF
天山南、北冲断-褶皱带油气成藏条件对比与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桂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3-908,共6页
天山南、北两侧的冲断-褶皱带是塔里木、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油气成藏条件对比分析表明,两侧冲断-褶皱带在邻近的生烃坳陷均发育以侏罗系煤系地层和湖相泥岩为主的烃源岩,均发育以陆相碎屑岩为主的储集层系,圈闭类型多... 天山南、北两侧的冲断-褶皱带是塔里木、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油气成藏条件对比分析表明,两侧冲断-褶皱带在邻近的生烃坳陷均发育以侏罗系煤系地层和湖相泥岩为主的烃源岩,均发育以陆相碎屑岩为主的储集层系,圈闭类型多以断层相关褶皱等构造圈闭为主;但南侧冲断-褶皱带侏罗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成熟度,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储层厚度和展布范围,以及圈闭完整性等油气地质条件均优于北侧。控制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两侧盆地在二叠纪和侏罗纪期间的盆地属性及演化历史、盆地与造山带之间接触的深部地质结构、沉积埋藏及演化历史、主要滑脱层的岩性和盖层岩性及构造活动性等保存条件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勘探潜力 冲断-褶皱带 天山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天山东段凌东金矿床地质、S-Pb-Os同位素示踪和Re-Os测年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雪峰 黄勇森 +1 位作者 陈刚 高俊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09-1419,共11页
在天山西段,南天山北缘褶皱冲断带发现包括Muruntau在内的众多世界级金矿床,构成"亚洲金腰带"的主体;而在天山东段,南天山北缘褶皱冲断带却少有重要金矿发现,凌东金矿是在该区域新发现的一处重要金矿床,勘探工作正在进行,矿石金品位3.... 在天山西段,南天山北缘褶皱冲断带发现包括Muruntau在内的众多世界级金矿床,构成"亚洲金腰带"的主体;而在天山东段,南天山北缘褶皱冲断带却少有重要金矿发现,凌东金矿是在该区域新发现的一处重要金矿床,勘探工作正在进行,矿石金品位3.5g/t。金矿体呈透镜状产于下泥盆统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变晶屑凝灰岩中,受眼形山脆韧性剪切带中的张扭性断裂-裂隙控制。自然金主要以粒间金、包裹金和纳米金形式赋存于黄铁矿、磁黄铁矿粒间和包裹于晶体内部。含金黄铁矿Re-Os法测得成矿年龄306.0±2.4Ma(MSWD=0.54),与南天山洋关闭后陆陆碰撞造山的时代相近,反映凌东金成矿与造山过程中的脆韧性变形密切相关。金矿石δ34S值为2.9‰~6.5‰,与下泥盆统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凝灰岩围岩δ34S值(3.3‰~6.6‰)近乎一致,指示矿石硫主要源于容矿的火山-沉积地层。含金黄铁矿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7.160~17.483,207Pb/204Pb=15.369~15.736,208Pb/204Pb=35.749~38.879)和Os同位素(187Os/188Os(i)=0.680±0.039)共同指示金成矿物质部分是变质流体从深部带来,部分源于容矿的火山-沉积地层。凌东金矿床是陆陆碰撞强烈变形动力学背景下脆韧性变形带容矿的造山型金矿床,这类金矿床在天山东段南天山北缘褶皱冲断带具有良好找矿前景,值得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东金矿 脆韧性剪切带 S-Pb同位素示踪 RE-OS测年 天山
下载PDF
西天山Muruntau金矿床地质和S-Pb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国震 李志丹 +1 位作者 董新丰 刘家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33-1345,共13页
Muruntau金矿床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卡拉库姆板块北缘,是世界规模最大的金矿床。赋矿地层为一套发生绿片岩相浅变质作用的含炭复理石建造。矿区主要经历了四期变形变质作用(D1-D4),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就位于桑格龙套-塔姆德套与穆龙套-道... Muruntau金矿床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卡拉库姆板块北缘,是世界规模最大的金矿床。赋矿地层为一套发生绿片岩相浅变质作用的含炭复理石建造。矿区主要经历了四期变形变质作用(D1-D4),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就位于桑格龙套-塔姆德套与穆龙套-道古兹套剪切带的构造交汇部位,金矿化主要产于次级韧脆性断裂中。对矿床的矿石硫化物及地层开展了系统S、Pb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石英脉型及蚀变岩型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变化范围较大,集中于2.2‰~6.1‰,其中蚀变岩型矿石中毒砂样品δ34S值集中于2.2‰~4.6‰,含金石英脉中硫化物样品δ34S值集中于3.0‰~6.1‰,方解石-石英脉中硫化物样品δ34S值集中于3.5‰~4.0‰,表明矿石中硫主要来源于地层,可能有少量岩浆硫加入。2件黑色页岩中毒砂206Pb/^(204)Pb为19.906~20.378,^(207)Pb/^(204)Pb为15.730~15.750,208Pb/^(204)Pb为38.388~39.894;3件含金石英脉中黄铁矿206Pb/^(204)Pb为18.848~19.431,^(207)Pb/^(204)Pb为15.669~15.736,208Pb/^(204)Pb为38.346~38.879;2件方解石脉中毒砂206Pb/^(204)Pb为18.715~19.563,^(207)Pb/^(204)Pb为15.639~15.740,208Pb/^(204)Pb为38.640~39.295。6件地层岩石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为19.416~20.600,^(207)Pb/^(204)Pb为15.675~15.746,208Pb/^(204)Pb为38.876~39.431。矿石铅与地层铅均落于上地壳与造山带之间,矿石铅显示较大的跨度,且与地层岩石铅具有部分重合,显示成矿物质具有双重来源,与赋矿地层及造山期变质流体均表现出密切成因联系。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总结分析,沉积地层的物质准备+多期构造运动驱动变质流体运移(D1-D4)+岩浆热液的后期叠加应该是Muruntau巨量金属富集的关键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型金矿 硫、铅同位素 Muruntau金矿床 乌兹别克斯坦 西天山
下载PDF
论党益民《守望天山》的艺术成就
17
作者 王建平 《商洛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3-57,62,共6页
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历经波折,经历了徘徊后的蜕变,蜕变后的成熟,在21世纪逐渐走向辉煌。党益民的《守望天山》作为这一时期的产物,因其独特的潜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通过对文本的细读,从题材选择、叙事策略、人物刻画、语言描写四... 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历经波折,经历了徘徊后的蜕变,蜕变后的成熟,在21世纪逐渐走向辉煌。党益民的《守望天山》作为这一时期的产物,因其独特的潜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通过对文本的细读,从题材选择、叙事策略、人物刻画、语言描写四个方面探讨了《守望天山》的艺术成就,旨在剖析这部作品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以求对当代报告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益民 报告文学 《守望天山》 艺术成就
下载PDF
天山构造带及邻区地壳各向异性 被引量:19
18
作者 鲍子文 高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59-1375,共17页
天山构造带位于中国大陆西北部,是典型的岩石圈陆内缩短造山带.本文利用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近场小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剪切波分裂分析对天山构造带及邻区的地壳各向异性特征进行研究,获得了研究区域内39个台站... 天山构造带位于中国大陆西北部,是典型的岩石圈陆内缩短造山带.本文利用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近场小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剪切波分裂分析对天山构造带及邻区的地壳各向异性特征进行研究,获得了研究区域内39个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和慢剪切波时间延迟.剪切波分裂参数的空间特征显示,研究区上地壳各向异性具有分区性,各向异性特征与局部构造、地壳介质变形和应力分布有关.天山构造带的快剪切波偏振呈现出两个优势方向的特点,第一优势方向大致平行于台站附近断裂和天山构造带的走向,与断裂构造和应力的综合影响有关,另一个优势方向反映了主压应力的直接作用.北天山山前断裂带东段的断裂弯折部位和南天山局部地区的剪切波分裂参数与东、西两侧不同,与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南北向挤压作用密切相关.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的剧烈变化揭示,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双向挤压隆起的过程中,天山构造带产生了强烈的局部不均匀变形.塔里木盆地西侧快剪切波偏振具有两个优势方向,一个为NNE方向,与帕米尔高原受到印度一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北向挤压作用有关,另一个为NW方向,指出了塔里木盆地区域主压应力方向.准噶尔盆地北部也存在NE和NW两个快波偏振优势方向,主要与断裂的影响有关.天山构造带区域内的慢剪切波时间延迟总体上低于塔里木盆地西侧和准噶尔盆地北部,同时慢剪切波时间延迟的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天山构造带的局部强烈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构造带 剪切波分裂 快剪切波偏振方向 慢剪切波时间延迟
下载PDF
利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反演新疆天山及邻区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5
19
作者 孔祥艳 吴建平 刘靖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58,共16页
利用新疆地震台网52个固定台站和天山地区新布设的11个流动台为期1年的观测数据,采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天山及邻区(41°~48°N,79°~91°E)10~50s的瑞利面波相速度分布图像,使用基于贝叶斯的马尔科夫链蒙特卡... 利用新疆地震台网52个固定台站和天山地区新布设的11个流动台为期1年的观测数据,采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天山及邻区(41°~48°N,79°~91°E)10~50s的瑞利面波相速度分布图像,使用基于贝叶斯的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方法反演得到研究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沉积盖层南深北浅,最厚处可达15km。在天山造山带北部和南部的盆山交界附近,地壳内部存在明显的向造山带方向倾斜的低速区,结合前人相关研究结果,推测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向天山造山带的俯冲主要发生在中国境内天山造山带中部,东西部只存在较弱的单向俯冲。天山造山带下地壳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反映出介质具有较低的力学强度,在挤压环境下更容易发生变形和隆升,下地壳低速异常可能与存在古板块缝合带、天山南北两侧的大陆块体双向俯冲以及挤压变形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天山 准噶尔盆地 相速度 噪声层析成像 S波速度结构
下载PDF
西天山乌拉根大规模铅锌成矿中H_2S成因:菌生结构和硫同位素组成约束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兴 薛春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1-1314,共14页
乌拉根铅锌矿是中国西北地区目前探明金属量最大的铅锌矿床,但大规模成矿所需H2S的成因方式尚不清楚。在野外调查和矿相学观察基础上,论文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谱(EDS)和质谱(MS)观测分析表明,矿石中发育闪锌矿纳米莓球... 乌拉根铅锌矿是中国西北地区目前探明金属量最大的铅锌矿床,但大规模成矿所需H2S的成因方式尚不清楚。在野外调查和矿相学观察基础上,论文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谱(EDS)和质谱(MS)观测分析表明,矿石中发育闪锌矿纳米莓球、丝/管状结构,它们由他形闪锌矿微晶集合而成,莓球直径30~700nm,丝/管状结构与莓球密切共生;常见与闪锌矿等矿石矿物共生的方解石纳米莓球结构,由他形方解石微晶集合而成,莓球直径20~800nm;也常见与矿石矿物共生的菱铁矿微米莓球、丝/管状结构,它们由他形菱铁矿微晶集合而成,莓球直径1~3μm,表面毛糙,丝/管状结构常出现在莓球周围并连接着莓球。这些纳/微米莓球在矿石中成群落不均匀分布,属细菌微生物成因,丝/管状结构为胞外聚合物的表现。矿石δ34SCDT变化大且显著偏负值(-27.9‰~15.0‰)。乌拉根大规模铅锌硫化物成矿所需H2S可能主要通过细菌硫酸盐还原(BSR)产生,盆地流体中烃类有机质催化下的细菌微生物硫酸盐还原反应是乌拉根铅锌大规模成矿的重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纳米莓球和丝/管状结构 碳酸盐纳/微米莓球和丝/管状结构 硫同位素组成 乌拉根铅锌矿 西天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