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outbreak of 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 associated with Francisella noatunensis subsp, orientalis in farmed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 O. aureus) in China
1
作者 林强 李宁求 +7 位作者 付小哲 胡钱东 常藕琴 刘礼辉 张德锋 王广军 伞桂宝 吴淑勤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460-466,共7页
In 2013,a novel disease was detected in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 O.aureus) in Guangzhou,South China.To identify the causative pathogen,we conducte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bacteria isolation,and purifica... In 2013,a novel disease was detected in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 O.aureus) in Guangzhou,South China.To identify the causative pathogen,we conducte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bacteria isolation,and purification,and sequenced the 16 S rRNA gene of isolates.Infected fish had a large number of white granulomas in the kidney,liver,heart,and spleen.The head kidney and spleen were markedly swollen.A bacterium strain designated as gz201301 was recovered from the spleen of infected tilapia.The 16 S rRNA sequence of gz201301 revealed that it was highly similar to F.noatunensis subsp.orientalis.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a Francisella-like infection in farmed tilapia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ULOMATOUs tilapia FRANCIsELLA 16s rRNA
下载PDF
苯酚胁迫下罗非鱼组织中过氧化氢酶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7
2
作者 瞿建宏 陈家长 +1 位作者 胡庚东 吴伟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7-692,共6页
以奥尼杂交罗非鱼(Oreochromisaureus♂×Oreochromisniloticus♀)为试验鱼类,研究了其暴露于不同质量浓度苯酚后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罗非鱼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CAT正常值分别为8.56... 以奥尼杂交罗非鱼(Oreochromisaureus♂×Oreochromisniloticus♀)为试验鱼类,研究了其暴露于不同质量浓度苯酚后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罗非鱼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CAT正常值分别为8.56±0.2U·mg-1和15.48±0.1U·mg-1,GST的正常值分别为4.39±0.20U·mg-1和13.30±0.31U·mg-1,均是肝脏组织高于肌肉组织。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苯酚处理罗非鱼25d,除了0.002mg·L-1质量浓度组罗非鱼体内CAT和GST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质量浓度组的CAT和GST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两者的变化趋势相近。CAT的变化规律为低质量浓度组先升高后降低,高质量浓度组不断下降。即低质量浓度苯酚对罗非鱼体内的CAT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而高质量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可使鱼体内的CAT失活,且这种变化幅度肝脏比肌肉大。GST的变化规律为先升高后降低,即苯酚对罗非鱼体内的GST具有先诱导后抑制的作用。研究表明,0.002mg·L-1质量浓度以下的苯酚对罗非鱼没有生化毒性影响,罗非鱼组织中的CAT和GST可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评价酚类污染物对鱼类的生化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罗非鱼 组织 过氧化氢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下载PDF
3种不同食性淡水鱼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Pi、Mu、Theta型cDNA序列的克隆分析及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姚煜 梁旭方 +2 位作者 王琳 栾添 刘理曼 《生态科学》 CSCD 2010年第4期324-331,共8页
鱼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是鱼类一种重要的Ⅱ相去毒酶,在催化毒素与还原谷胱甘肽(GSH)加合去毒代谢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采用RT-PCR及RACE法,分离、克隆得到草鱼、尼罗罗非鱼pi、mu、theta型GST(GS... 鱼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是鱼类一种重要的Ⅱ相去毒酶,在催化毒素与还原谷胱甘肽(GSH)加合去毒代谢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采用RT-PCR及RACE法,分离、克隆得到草鱼、尼罗罗非鱼pi、mu、theta型GST(GSTpi、GSTmu、GSTtheta)基因、鲢鱼GSTmu、GSTtheta基因的cDNA部分序列并推测各自对应的氨基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均表明,鲢鱼、草鱼、尼罗罗非鱼与鱼类GST同源性较高,与哺乳类、鸟类、两栖类GST同源性较低,可能与鱼类GST基因在水环境毒素去毒代谢中承担的特殊功能有关。而不同种鱼类GSTtheta的同源性明显要较GSTpi、GSTmu的同源性低,可能与不同淡水鱼类食性及对毒素耐受性不同有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三种鱼肝脏中三型GST基因组成型表达水平,发现三种鱼各型之间皆有一定差异,尼罗罗非鱼肝脏整体GSTs基因表达很低,GSTtheta显著低于草鱼(P〈0.05),GSTmu显著低于鲢鱼(P〈0.05)。本研究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不同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在不同食性淡水鱼类体内代谢去毒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草鱼 尼罗罗非鱼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
下载PDF
饲料添加剂硒和谷胱甘肽对微囊藻毒素胁迫下罗非鱼肝脏去毒相关基因诱导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琳 梁旭方 +4 位作者 陈晓艳 李光照 刘秀霞 胡永乐 姚煜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9,共5页
为从分子水平探讨饲料添加剂硒(Se)和谷胱甘肽(GSH)对淡水养殖鱼类肝脏微囊藻毒素胁迫下去毒分子机理的影响,实验杂交罗非鱼一组喂食含0.15 mg/kg Se的富硒酵母粉饲料,一组喂食含普通酵母粉的饲料,喂食一个月以上;实验尼罗罗非鱼一组喂... 为从分子水平探讨饲料添加剂硒(Se)和谷胱甘肽(GSH)对淡水养殖鱼类肝脏微囊藻毒素胁迫下去毒分子机理的影响,实验杂交罗非鱼一组喂食含0.15 mg/kg Se的富硒酵母粉饲料,一组喂食含普通酵母粉的饲料,喂食一个月以上;实验尼罗罗非鱼一组喂食含1 g/kg GSH的饲料,一组喂食普通饲料,两组均饱食10 d.所有实验组再均分两组,一组腹腔注射磷酸缓冲液(PBS),一组按体质量注射腹腔注射50μg/kg微囊藻毒素-LR(MC-LR),24 h后分离肝脏组织.以β-肌动蛋白作为外参照,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Se和GSH分别对罗非鱼肝脏去毒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诱导改变.结果表明,未喂食Se的实验组,杂交罗非鱼肝脏alpho-可溶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sGST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腹腔注射50μg/kg MC-LR 24 h后,均较PBS组有诱导趋势;Se+MC-LR组sGSTA和GPX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较Se+PBS组略低,可能与添加剂的低剂量添加相关.喂食GSH的实验组,尼罗罗非鱼腹腔注射MC-LR组,肝脏sGSTA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PBS组有诱导趋势;Se+MC-LR组GPX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Se+PBS组有升高趋势,而sGSTA和rho-可溶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sGSTR)基因mRNA表达水平则轻微降低.本实验首次从基因表达水平比较研究了Se和GSH对罗非鱼微囊藻毒素压力情况下,肝脏去毒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变化,为Se和GSH饲料添加剂在鱼类饲料中的合理添加提供分子水平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微囊藻毒素 活体诱导表达 可溶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罗非鱼
下载PDF
水库鲮和罗非鱼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表达量与水中蓝藻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玺洋 梁旭方 +2 位作者 程炜轩 瞿春梅 张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4-370,共7页
采用荧光定量的方法对不同季节广州显岗水库鲮(Cirrhinus molitorella)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肝脏中去毒酶基因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不同季节鱼类摄入蓝藻量进行研究,旨在了解鱼体中GST基因的表达量与... 采用荧光定量的方法对不同季节广州显岗水库鲮(Cirrhinus molitorella)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肝脏中去毒酶基因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不同季节鱼类摄入蓝藻量进行研究,旨在了解鱼体中GST基因的表达量与水体中蓝藻含量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4月份水库蓝藻暴发,也是鲮和尼罗罗非鱼摄食产毒蓝藻量最多的月份。GST基因的表达情况是:4月份鲮GST基因表达量比其他月份低,可能与鲮对有毒蓝藻的敏感性和耐受力有关,4月份尼罗罗非鱼GSTA及GSTR2表达量最高;其他月份,鲮GSTT表达量最高,而GSTK表达量较低,尼罗罗非鱼GSTA及GSTR2表达量相对较低。结果表明鲮GSTT在去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作为环境检测的生物标记,仅适用于环境中藻毒素较低的情况。尼罗罗非鱼GSTA和GSTR2的表达量与食物中的产毒蓝藻生物量多少成正比,因此,尼罗罗非鱼GSTA及GSTR2可作为环境中藻毒素的生物标记,且尼罗罗非鱼可摄入大量有毒蓝藻,通过GST基因去除有毒蓝藻毒性,可用于生物控藻,改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产毒蓝藻 谷胱甘肽s转移酶 生物标记
下载PDF
罗非鱼微囊藻毒素去毒相关基因克隆与活体表达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琳 梁旭方 +2 位作者 廖婉琴 雷腊梅 韩博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8-798,共11页
可溶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Soluble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催化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加合去毒代谢过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为sGST的去毒反应提供GSH,解偶联蛋白2(U... 可溶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Soluble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催化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加合去毒代谢过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为sGST的去毒反应提供GSH,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则可抑制微囊藻毒素诱发活性氧导致的肝细胞凋亡。本研究从罗非鱼肝脏通过简并引物克隆sGST、GPX与UCP2基因cDNA核心序列,并应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扩增罗非鱼肝脏sGST基因cDNA序列5’末端和3’末端序列而获得其cDNA全序列。罗非鱼肝脏sGST基因cDNA全序列长861 bp,其中5’非翻译区(5-’UTR)为25 bp,3’非翻译区(3-’UTR)为167 bp,开放阅读框(ORF)为669 bp,编码222个氨基酸,包含脊椎动物完整sGST的2个功能域:N-末端功能域(GSH结合位点)和C-末端功能域(底物结合位点)。罗非鱼sGST与真鲷、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斑马鱼同源性较高,达到64.3%—78.5%,而与人、大鼠、小鼠、牛、猪、鸡差异较大,氨基酸同源性为48.2%—55.9%。罗非鱼肝脏GPX、UCP2基因cDNA核心序列长280 bp、776 bp,分别编码92、258个氨基酸。罗非鱼GPX与条石鲷、虹鳟、斑马鱼、人、大鼠、小鼠、牛、猪GPX同源性均较高,达到69.6%—85.9%。罗非鱼UCP2与真鲷、斑马鱼、鲤鱼、欧洲白鲑(Leuciscus cephalus)、草鱼、人、大鼠、小鼠UCP2同源性更高,达到71.8%—93.8%。通过对罗非鱼(5—8 g)活体腹腔注射亚致死量MC-LR(50μg/kg bwt),发现微囊藻毒素对罗非鱼肝脏sGST基因表达有显著的诱导作用(p<0.05),注射微囊藻毒素24h后sGST基因mRNA表达水平上调80%。注射微囊藻毒素24h后,虽然罗非鱼肝脏GPX与UCP2基因mRNA表达水平亦出现明显的升高趋势,但两者均未出现显著性的变化(p>0.05)。本研究从基因表达调控的角度证实,罗非鱼肝脏sGST在微囊藻毒素去毒过程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同时也说明罗非鱼肝脏GPX、UCP2基因可能在微囊藻去毒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可溶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解偶联蛋白2 分子克隆 活体诱导表达 微囊藻毒素
下载PDF
维生素E对吉富罗非鱼肝脏谷胱甘肽含量及其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唐雪莲 李志华 付京花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14,共5页
为了探讨维生素E对吉富罗非鱼肝脏谷胱甘肽含量及其相关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选用400尾大小均匀、平均体重为(3.25±0.02)g的健康吉富罗非鱼分别投喂添加0,25,50,250,2 500 mg/kg维生素E的饲料。结果表明:饲喂添加维生素E饲料的吉富罗... 为了探讨维生素E对吉富罗非鱼肝脏谷胱甘肽含量及其相关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选用400尾大小均匀、平均体重为(3.25±0.02)g的健康吉富罗非鱼分别投喂添加0,25,50,250,2 500 mg/kg维生素E的饲料。结果表明:饲喂添加维生素E饲料的吉富罗非鱼肝脏中谷胱甘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添加量为250 mg/kg时谷胱甘肽的增加量最高;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活力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250 mg/kg时,γ-GCS的活力最低;维生素E对吉富罗非鱼肝脏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对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有增加趋势,其中维生素E的添加量在25 mg/kg时GR的活力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组差异不显著;不同添加量的维生素E对γ-GCS mRNA表达产生不同影响。说明影响谷胱甘肽及其相关酶含量是维生素E在罗非鱼体内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吉富罗非鱼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相关酶
下载PDF
奥利亚罗非鱼DMRT1,DMO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唐永凯 王光花 吴婷婷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根据其他鱼类DMRT基因中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简并引物,利用RT-PCR扩增了雌雄奥利亚罗非鱼的DMRT基因,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了克隆与测序。结果在雌雄奥利亚罗非鱼个体中获得了两个不同的片段,分别命名为DMO,DMRT1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表... 根据其他鱼类DMRT基因中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简并引物,利用RT-PCR扩增了雌雄奥利亚罗非鱼的DMRT基因,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了克隆与测序。结果在雌雄奥利亚罗非鱼个体中获得了两个不同的片段,分别命名为DMO,DMRT1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奥利亚罗非鱼DMRT1,DMO cNA系列的同源性为61.78%,氨基酸同源性为86%,说明了DMRT基因存在性别差异。与尼罗罗非鱼、红鳍东方豚、虹鳟、青鱼将等鱼类DM保守区相比,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6%-100%,这充分显示了DM-RT基因在进化上的高度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利亚罗非鱼 DM保守区 DMRT1基因 DMO基因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对吉富罗非鱼肝脏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雅琴 马晓国 樊少峰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7-82,共6页
在水温23-28℃下,将体质量80-100g的吉富罗非鱼饲养在模拟养殖系统中,投喂10g/kg的三聚氰胺饲料10d,然后再喂养不含三聚氰胺的饲料10d,考察了不同时间下吉富罗非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7-乙氧基—异酚噁唑酮—脱乙基酶和... 在水温23-28℃下,将体质量80-100g的吉富罗非鱼饲养在模拟养殖系统中,投喂10g/kg的三聚氰胺饲料10d,然后再喂养不含三聚氰胺的饲料10d,考察了不同时间下吉富罗非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7-乙氧基—异酚噁唑酮—脱乙基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在饲料暴露的第1d,显著诱导了吉富罗非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7-乙氧基—异酚噁唑酮—脱乙基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诱导率分别为104.2%、15.6%、27.7%和75.8%。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4种酶的活性均有所下降,在暴露第6d、10d、10d和第6d开始被抑制,抑制率分别为52.2%、17.4%、5.9%和9.0%。在停止投喂含三聚氰胺的饲料后,再次诱导过氧化氢酶、7-乙氧基—异酚噁唑酮—脱乙基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依然受抑制。试验结束时4种酶的活性均恢复到暴露初期的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在饲料三聚氰胺暴露的10d中,吉富罗非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7-乙氧基—异酚噁唑酮—脱乙基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活性均呈现出"诱导—抑制"的趋势,在停止暴露10d后,上升到正常水平。饲料中的三聚氰胺扰乱了吉富罗非鱼肝脏酶系的正常功能,停止暴露后可逐步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三聚氰胺 吉富罗非鱼 过氧化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7-乙氧基—异酚噁唑酮—脱乙基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IgT重链的蛋白表达及表达分析
10
作者 曹琦琦 王玉红 +2 位作者 仲小芳 陈常仪 王安利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67,共6页
IgT(Immunoglobulin T)作为新型免疫球蛋白在粘膜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文中根据尼罗罗非鱼IgT基因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IgT重组蛋白,相对分子量约75 k Da,并制备出效价较高的小鼠抗罗非鱼IgT的多克隆抗体.荧光定量PCR检测证明:健康... IgT(Immunoglobulin T)作为新型免疫球蛋白在粘膜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文中根据尼罗罗非鱼IgT基因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IgT重组蛋白,相对分子量约75 k Da,并制备出效价较高的小鼠抗罗非鱼IgT的多克隆抗体.荧光定量PCR检测证明:健康尼罗罗非鱼中IgT在多种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脾脏、皮肤、肠和鳃中表达量相对较高.无乳链球菌感染后,皮肤和头肾中IgT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在12 h和4 d显著上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gT蛋白在头肾和皮肤中均有少量分布,在无乳链球菌刺激后,在皮肤中出现大量分布.以上结果表明:IgT在尼罗罗非鱼皮肤粘膜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IGT 免疫组化 粘膜免疫
下载PDF
剁椒罗非鱼鱼下巴软包装罐头的研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文鑫 《肉类工业》 2016年第5期8-10,共3页
主要介绍了剁椒罗非鱼鱼下巴软包装罐头的加工工艺,着重阐述了鱼下巴的腌制、油炸和调味等加工技术。通过实验,确定了盐水浸渍的最适浓度为10%,时间为20min,油炸条件为180℃,6min和200℃,4min;最佳调配配方为食盐1g,红剁椒16g,青剁椒9g... 主要介绍了剁椒罗非鱼鱼下巴软包装罐头的加工工艺,着重阐述了鱼下巴的腌制、油炸和调味等加工技术。通过实验,确定了盐水浸渍的最适浓度为10%,时间为20min,油炸条件为180℃,6min和200℃,4min;最佳调配配方为食盐1g,红剁椒16g,青剁椒9g,黄豆15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鱼下巴 剁椒 软包装 加工工艺
下载PDF
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围术期隐患对于睡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冬梅 宗佳维 +1 位作者 王佳玲 陈俭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2105-2108,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围术期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否影响儿童睡眠,探讨其护理对策并总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口腔医院收治的上颌埋伏多生牙儿童5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29)... 目的:分析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围术期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否影响儿童睡眠,探讨其护理对策并总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口腔医院收治的上颌埋伏多生牙儿童5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配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存在安全隐患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率、儿童心理畏惧程度和术后疼痛、肿胀评分情况,综合分析护理对策的可行性。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h、6 h、12 h时疼痛、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畏惧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围术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风险,情绪、儿童认知、操作技术、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均可能对其产生影响,护理人员明确安全隐患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和干预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儿术后身心不适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升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上颌埋伏多生牙 儿童睡眠 隐患分析 护理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