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椴属资源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龙作义 胡玉琴 《中国林副特产》 2013年第3期88-90,共3页
黑龙江省的椴属(Tilia Linn)植物有2个种,即紫椴(T.anurensis Rupr.)和糠椴(T.mandshurica Rupr.),是东北著名的阔叶树种,不仅是重要的用材林树种,同样也是重要的蜜源植物。探讨了椴属植物在森工林区资源现状,以及作为蜜源植物在未来发... 黑龙江省的椴属(Tilia Linn)植物有2个种,即紫椴(T.anurensis Rupr.)和糠椴(T.mandshurica Rupr.),是东北著名的阔叶树种,不仅是重要的用材林树种,同样也是重要的蜜源植物。探讨了椴属植物在森工林区资源现状,以及作为蜜源植物在未来发展方向与对策,为今后的椴属植物生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椴属 紫椴 糠椴 蜜源植物 资源 现状 发展 对策
下载PDF
椴树属形态演化与生物地理学 被引量:38
2
作者 诸葛仁 唐亚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1-14,共14页
椴树属在椴树科中是一个形态很特殊的属,也是唯一的北温带分布属。在属内,由于许多种间缺乏断然可分的形态特征,种内分化和种质渗入现象又交错存在,以至于造成了分类学上的困难。为进行区系比较、分析,各分布区的椴树种数以统一的... 椴树属在椴树科中是一个形态很特殊的属,也是唯一的北温带分布属。在属内,由于许多种间缺乏断然可分的形态特征,种内分化和种质渗入现象又交错存在,以至于造成了分类学上的困难。为进行区系比较、分析,各分布区的椴树种数以统一的标准进行了重新评价。现确认该属共有25种,其中,东亚(含西伯利亚)18种,欧洲(含西亚)5种,北美2种。以果实为主要特征,椴树属中存在三个易于识别的类群,即浆果组、木果组和壳果组。苞片形态演化及化石证据揭示了三个组间的演化关系。椴树属的现代分布与化石分布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1.椴树化石分布纬度远较现代分布偏北,达到了北纬80°附近;2.现今无椴树分布的亚洲大陆腹地有化石记录;3。北美西部椴树至第三纪末完全绝迹,而东部仅在第四纪才有化石记录。结合现代分布、化石证据、地质历史、古气候变迁及形态演化诸方面的资料,文中试图解释上述现象,并推测该属可能在晚白垩纪就已从祖先类群中分化出来,我国东部亚热带山地很可能是该属的最早发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椴树属 分类学 形态演化 生物地理学
下载PDF
低温层积对3种椴树属植物种子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许世达 王立 +3 位作者 吴莹 徐汤俊 耿兴敏 祝遵凌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86,共3页
对4℃低温层积0~120 d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辽椴(T.mandshurica Rupr.et Maxim.)和美洲椴(T.americana Linn.)种子的■和H_(2)O_(2)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低温层积过程中,3种植物种子的■含量... 对4℃低温层积0~120 d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辽椴(T.mandshurica Rupr.et Maxim.)和美洲椴(T.americana Linn.)种子的■和H_(2)O_(2)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低温层积过程中,3种植物种子的■含量以及辽椴和美洲椴种子的H_(2)O_(2)含量总体上高于对照(层积0 d),但紫椴种子的H_(2)O_(2)含量低于对照;3种植物种子的抗氧化酶活性呈现不同变化趋势,其中,辽椴种子的SOD和POD活性以及美洲椴种子的POD活性均高于对照。总体来看,低温层积可促进3种植物种子中活性氧的积累,并增强辽椴种子的SOD和POD活性及美洲椴种子的PO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椴树属 种子休眠 低温层积 活性氧含量 抗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椴树属植物种子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庆瑞 梁毅莉 张新权 《园艺与种苗》 CAS 2020年第4期34-36,共3页
作为世界著名的行道树、蜜源树、用材树,椴树属Tilia Linn.植物具有较广阔的开发前景。从种子休眠机理、破除休眠的方法等方面对椴树属植物的繁殖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收集整理,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关键词 椴树属 种子繁殖 休眠
下载PDF
椴树属11个树种物候期观测
5
作者 郝雪英 苗法佳 +4 位作者 郭百川 张振英 李增强 郭赛谦 余拱鑫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69-71,共3页
2020-2021年在青岛抬头生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苗圃,对椴树属11个种及品种进行物候期的初步观测及分析。结果表明:紫椴芽萌动最早,在3月中旬,美洲椴‘哨兵’芽萌动最晚,在4月中旬;欧洲大叶椴‘窄冠’、欧洲大叶椴‘泽栽特’开花时间最早,... 2020-2021年在青岛抬头生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苗圃,对椴树属11个种及品种进行物候期的初步观测及分析。结果表明:紫椴芽萌动最早,在3月中旬,美洲椴‘哨兵’芽萌动最晚,在4月中旬;欧洲大叶椴‘窄冠’、欧洲大叶椴‘泽栽特’开花时间最早,在5月中旬,银毛椴‘斯特林’开花时间最晚,在7月初;果实全熟期在8月下旬至9月,最先成熟的是欧洲小叶椴‘新乐’、欧洲大叶椴‘泽栽特’、欧洲大叶椴‘窄冠’、美洲椴‘雷蒙德’,在8月下旬;休眠期是在11月,最早的是紫椴、欧洲小叶椴‘绿塔’、美洲椴‘哨兵’,在11月初,最晚的是南京椴、银毛椴‘斯特林’,在11月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椴树属 物候期 观测
下载PDF
基于不同预测变量的天然椴树可加性地上生物量模型构建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佳慧 李凤日 董利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685-3695,共11页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最基本数量特征,生物量数据是研究许多林业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因此,准确测定生物量对于计算碳储量以及研究气候变化、森林健康、森林生产力、养分循环等十分重要.目前,测算森林生物量常用的方法为生物量...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最基本数量特征,生物量数据是研究许多林业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因此,准确测定生物量对于计算碳储量以及研究气候变化、森林健康、森林生产力、养分循环等十分重要.目前,测算森林生物量常用的方法为生物量模型估算法.本研究基于小兴安岭地区和张广才岭地区97株实测生物量数据,建立了3个天然椴树立木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系统(基于胸径的一元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系统、基于胸径和树高的二元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系统、基于最优变量的最优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系统),采用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法进行参数估计,用加权方法解决模型的异方差问题,并采用"刀切法"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3种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系统均能较好地对椴树各部分生物量进行拟合和预测(调整后确定系数R_a^2>0.84,平均预测误差百分比MPE<8.5%,平均绝对误差MAE<16.3 kg,平均百分标准误差MPSE<28.5%),其中,树干和地上生物量的拟合效果优于树叶、树枝和树冠;在引入树高和树冠因子后,提高了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R_a^2提高0.01~0.04,MAE降低0.01~4.55 kg),缩小了预测值置信区间的范围,树干、树叶和地上生物量提高较多,树枝和树冠提高较少.总体来看,最优生物量模型系统效果最好,其次为二元生物量模型系统,再次是一元生物量模型系统,添加树高和树冠因子进行生物量模型的构建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椴树 可加性模型 异速生长方程 刀切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