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7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Micro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Tilia amurensis:In VitroMicropropagation of Mature Zygotic Embryo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lantRegeneration System
1
作者 Shijie Lin Zimo Wang +8 位作者 Hongbo Zhu Conghui Wang Hongfeng Wang Dawei Zhang Tianbing Gou Guangdao Bao Ye Luo Huaijiang He Zhonghui Zhang 《Phyt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SCIE 2024年第2期277-289,共13页
Tilia amurensis is an economically valuable broadleaf tree species in Northeast China.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T.amurensis varieties at commercial scales has been greatly limited by the low germination rates.There... Tilia amurensis is an economically valuable broadleaf tree species in Northeast China.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T.amurensis varieties at commercial scales has been greatly limited by the low germination rates.Thereis thus a pressing need to develop an organogenesis protocol for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T.amurensis to alleviate ashortage of high-quality T.amurensis seedlings.Here,we established a rapid in vitro propagation system forT.amurensis from mature zygotic embryos and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and culture mediain different stages.We found that Woody plant medium(WPM)was the optimal primary culture medium formature zygotic embryos.The highest callus induction percentage(68.76%)and number of axillary buds induced(3.2)were obtained in WPM+0.89μmol/L 6-benzyladenine(6-BA)+0.46μmol/L kinetin(KT)+0.25μmol/Lindole-3-butryic acid(IBA)+1.44μmol/L gibberellin A_(3)(GA_(3)).The multiple shoot bud development achievedthe highest percentage(83.32%)in the Murashige and Skoog(MS)+2.22μmol/L 6-BA+0.25μmol/L IBA+1.44μmol/L GA_(3).The rooting percentage(96.70%)was highest in 1/2 MS medium+1.48μmol/L IBA.Thesurvival percentage of transplanting plantlets was 82.22%in soil:vermiculite:perlite(5:3:1).Our study is the first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organogenesis protocol for T.amurensis using mature zygotic embry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ia amurensis Rupr. mature zygotic embryo MICROPROPAGATION adventitious bud multiplication ROOTING
下载PDF
Ethanol extract of Annona muricata Linn fruit perform antidiabetic effect on type 2 diabetic mice through α-glucosidase inhibition
2
作者 QIN Hai-long YAO Jia-hui +4 位作者 WANG Yan XU Qi-peng LIU Zheng LI You-bin GONG Jing-wen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CAS 2023年第7期1-7,共7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nti-diabetic effects and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Annona muricata Linn fruit ethanol extract(AME).Methods:Streptozotocin-induced type 2 diabetic(T2DM)mouse model was constructed.Those diab...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nti-diabetic effects and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Annona muricata Linn fruit ethanol extract(AME).Methods:Streptozotocin-induced type 2 diabetic(T2DM)mouse model was constructed.Those diabetic mice were randomly grouped and given 50 mg/kg acarbose or AME(200 mg/kg,100 mg/kg or 50 mg/kg)for four weeks.The body weight,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evels were measured during the administration.After the administration,a glucose tolerance test was performed,and the levels of triglycerides,cholestero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s in mice were detected by biochemical test kits.Th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AME onα-glucosidase in vivo and in vitro was determined by enzyme inhibition tests.Results:AM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eight gain,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levels in T2DM mice;enhanced glucose tolerance and pancreaticβ-cell function of T2DM mice;inhibitedα-glucosidase activity in mouse intestine in an noncompetitive manner.Conclusion:AME may noncompetitive inhibitα-glucosidase activity and reduce postprandial glucose intake to achieve a therapeutic and regulatory effect on type 2 diabe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ona muricata lin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Α-GLUCOSIDASE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下载PDF
飞龙掌血茎和根不同炮制品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3
作者 陈龙 陈小燕 +4 位作者 张淼 罗静 邓玲玉 朱华 许立拔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旨在了解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Linn)Lam.]茎和根不同炮制对小鼠急性毒性作用。130只KM小鼠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分为13组,包括溶媒组和12个药物试验剂量组(1个药材茎生品组和5个茎炮制组,1个根生品组和5个根炮制组,其中5种药材... 旨在了解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Linn)Lam.]茎和根不同炮制对小鼠急性毒性作用。130只KM小鼠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分为13组,包括溶媒组和12个药物试验剂量组(1个药材茎生品组和5个茎炮制组,1个根生品组和5个根炮制组,其中5种药材炮制品包括水煮制品、水洗制品、水蒸制品、酒蒸制品和酒炙制品)。溶媒组小鼠按40 mL/kg给予纯净水灌胃,给药3次,间隔4~5 h;茎各炮制品试验组小鼠按40 mL/kg灌胃,给药3次,间隔4~5 h;根各炮制品试验组小鼠按30 mL/kg灌胃,给药2次,间隔4~5 h,记录给药后各组小鼠14 d的主要临床症状、体重变化,并统计死亡率。结果表明,飞龙掌血及各炮制品可对小鼠产生急性毒性作用,临床中毒症状有自主活动减少、安静怠动、俯卧和翻正反射消失。炮制品组与溶媒组比较,在14 d内茎和根各炮制品均可致小鼠体重明显降低,且死亡率显著高于溶媒组(P<0.05或P<0.01);而与生品组比较,茎和根的5种炮制品在14 d内对小鼠体重的影响不显著,可有效降低小鼠的死亡率,其中以水煮法效果最佳。水煮、水洗、水蒸、酒蒸、酒炙炮制方法可以减小飞龙掌血茎和根(生品)对小鼠的毒性作用,但对小鼠体脂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linn)Lam.] 根和茎 炮制品 小鼠急性毒性 中药炮制减毒
下载PDF
海岸桐茎和果实的化学成分
4
作者 羊青 王祝年 +4 位作者 王清隆 汤欢 晏小霞 李英英 王茂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120,共4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海岸桐(Guettarda speciosa Linn.)茎和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海岸桐茎中有35个化合物,包括三萜类12个、环烯醚萜类7个、酚酸及其苷类12个、强心苷类2个、黄酮...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海岸桐(Guettarda speciosa Linn.)茎和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海岸桐茎中有35个化合物,包括三萜类12个、环烯醚萜类7个、酚酸及其苷类12个、强心苷类2个、黄酮类1个、苦木素类1个。海岸桐果实中有40个化合物,包括三萜类10个、环烯醚萜类8个、酚酸及其苷类8个、黄酮类8个、甾体类3个、脂肪酸类2个、二萜类1个。海岸桐茎和果实中共有成分18个,包括三萜类7个、环烯醚萜类6个、酚酸类及其苷类4个、黄酮类1个。综上所述,海岸桐茎中富含鞣质类酚酸成分,生态学意义较强;果实含有环烯醚萜类等活性物质,开发利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桐 果实 化学成分 UPLC-Q-TOF-MS
下载PDF
植被控制对人工更新紫椴幼树根系性状的影响
5
作者 杨立学 刘士林 +3 位作者 付瀚萱 周思雨 刘会锋 申方圆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8,共12页
全光条件下紫椴(Tilia amurensis)更新困难,植被控制通过改变光照条件和土壤质量能够促进目的树种生长,研究植被控制强度对紫椴幼树根系性状和土壤因子的影响,为紫椴人工林培育提供支撑。以株行距为1.5 m×1.5 m的紫椴人工林(5年生... 全光条件下紫椴(Tilia amurensis)更新困难,植被控制通过改变光照条件和土壤质量能够促进目的树种生长,研究植被控制强度对紫椴幼树根系性状和土壤因子的影响,为紫椴人工林培育提供支撑。以株行距为1.5 m×1.5 m的紫椴人工林(5年生)为对象,设置不同植被控制强度:幼树半径75 cm内所有灌草去除(T_(75))、半径50 cm范围灌草去除(T_(50))、半径30 cm范围灌草去除(T_(30))和不去除灌草(CK),测定不同植被控制强度下紫椴幼树吸收根和运输根的形态学性状、全量养分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等指标及土壤理化性质,揭示植被控制对根系性状和土壤因子的影响。植被控制显著改变了紫椴幼树所处环境中光照强度,其中,T_(75)处理下光照强度最大,光照强度随着植被控制强度减弱而显著降低(P<0.05)。植被控制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全碳、全氮、速效氮和有效磷含量。随着植被控制强度的减弱,细根的直径、碳磷比、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减小,比表面积、比根长、全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均增加。土壤因子对紫椴幼树吸收根和运输根根系性状的变异的解释度分别为43.2%和37.9%。植被控制强度越大,紫椴幼树获得的光照强度越大,紫椴幼树根系形态、化学计量和生理特征随植被控制强度的变化均发生适应性改变,通过提高紫椴根系比表面积、比根长、全碳、全氮和全磷含量以增强幼树对低光条件的适应。植被控制强度变化下光照条件和土壤因子的改变可能是解释紫椴幼树根系性状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幼树 根系 植被控制 形态特征 生理特征
下载PDF
植被控制对人工更新紫椴幼树叶片性状和生长量的影响
6
作者 杨立学 崔伟康 +2 位作者 付瀚萱 刘会锋 申方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32,共11页
【目的】紫椴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全光条件下紫椴更新困难,植被控制通过改变光照条件和土壤质量能够促进目的树种生长,研究植被控制强度对紫椴叶片性状和幼树生长量的影响,探讨最适宜于其更新的植被控制... 【目的】紫椴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全光条件下紫椴更新困难,植被控制通过改变光照条件和土壤质量能够促进目的树种生长,研究植被控制强度对紫椴叶片性状和幼树生长量的影响,探讨最适宜于其更新的植被控制强度。【方法】以株行距为1.5 m×1.5 m的紫椴人工林(5年生)为对象,设置不同植被控制强度T30、T50、T75(清除幼树周围半径30、50、75 cm的所有植被)的处理组和对照组(CK),测定叶片的形态、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和养分含量及幼树生长量等指标,通过方差分析揭示植被控制强度对叶片形态、光合和生理性质及幼树生长量的影响。【结果】光照强度与植被控制强度呈线性正相关(P<0.05),光照强度在T75组最大(84.43±7.30×10^(3)lx)。紫椴叶片形态指标(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均在CK组最大,随着植被控制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在T75组达到最小。叶片净光合速率在T30组最大(12.12±1.28μmol·m^(-2)·s^(-1)),胞间CO_(2)浓度在CK组最大(263.14±8.77μmol·mol-1),均随植被控制强度增大而减小。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则随植被控制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分别在T75组达到最大(0.17±0.02 mol·m^(-2)·s^(-1)和7.02±1.21 mmol·m^(-2)·s^(-1))。植被控制对紫椴幼树叶片的全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叶碳氮磷化学计量比没有显著影响。植被控制提高了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降低了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促进了地径生长量,抑制了树高生长量。【结论】随着植被控制强度的变化,紫椴叶片形态、化学计量和生理特征均发生适应性变化,低光条件下,紫椴幼树增加叶片面积、比叶面积、光合色素及营养元素的吸收来提高对光能的捕获能力,增强其光合作用,促进幼树生长。紫椴幼树在T30处理下,净光合速率和地径生长量最大,生存竞争力最强,因此,以幼树为中心对半径30 cm范围的植被控制,是促进紫椴幼树人工恢复的最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幼树 叶片 植被控制 形态特征 生理特征
下载PDF
NaCl胁迫下pH值和氮素形态对狗牙根生长及钠钾离子调控的影响
7
作者 陈静波 李丹丹 +4 位作者 郝东利 宗俊勤 姚祥 刘建秀 郭海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0,共11页
以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inn.)Pers.〕品种‘阳江’(‘Yangjiang’)为实验材料、2-(N-吗啡啉)乙磺酸(MES)为pH缓冲剂,采用水培法研究NaCl胁迫下pH值和氮素形态(铵态氮和硝态氮)对狗牙根生长和钠钾离子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周... 以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inn.)Pers.〕品种‘阳江’(‘Yangjiang’)为实验材料、2-(N-吗啡啉)乙磺酸(MES)为pH缓冲剂,采用水培法研究NaCl胁迫下pH值和氮素形态(铵态氮和硝态氮)对狗牙根生长和钠钾离子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周后,若不添加MES,铵态氮处理组培养液的pH值下降到pH 4.0左右,而硝态氮处理组培养液的pH值则上升到pH 9.0左右;添加20 mmol·L^(-1)MES的铵态氮处理组培养液的pH值也下降到pH 4.0左右,而硝态氮处理组培养液的pH值则接近pH 7.0。与0 mmol·L^(-1)NaCl处理组相比,300 mmol·L^(-1)NaCl处理组狗牙根的枝条长度和枝条干质量显著(P<0.05)下降,而根长度、根干质量、根和叶中Na^(+)含量和Na^(+)/K^(+)比、钠钾选择性转运系数、叶Na^(+)和K^(+)的分泌量及分泌物Na^(+)/K^(+)比总体上显著升高。300 mmol·L^(-1)NaCl胁迫下,硝态氮处理组狗牙根的枝条长度、根长度、根干质量、根冠比、根中Na^(+)含量总体上显著高于铵态氮处理组,而叶中Na^(+)和K^(+)含量及Na^(+)/K^(+)比、叶Na^(+)和K^(+)的分泌量明显低于铵态氮处理组。300 mmol·L^(-1)NaCl胁迫下,20 mmol·L^(-1)MES处理组狗牙根的多数生长指标显著高于0 mmol·L^(-1)MES处理组,而根和叶中Na^(+)和K^(+)含量及Na^(+)/K^(+)比、钠钾选择性转运系数在0和20 mmol·L^(-1)MES处理组间的差异不显著。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因子的单一和交互作用对多数生长指标、叶中Na^(+)含量和泌盐量相关指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显示:硝态氮能缓解NaCl胁迫对狗牙根的伤害,而用MES缓冲根际酸碱环境对NaCl胁迫下狗牙根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施用硝态氮或添加MES均有利于提高狗牙根的抗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牙根 NACL胁迫 氮素形态 PH值 离子调控 三因素方差分析
下载PDF
南亚热带生境下6种紫珠属植物的光响应模型拟合分析
8
作者 邓丽 张旻 冯世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101-106,153,共7页
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模型,对南亚热带生境下的6种紫珠属(Callicarpa)植物进行光合参数分析和光响应曲线拟合。通过对比4种模型计算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 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模型,对南亚热带生境下的6种紫珠属(Callicarpa)植物进行光合参数分析和光响应曲线拟合。通过对比4种模型计算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暗呼吸速率(R_(d))和表观量子效率(AQE)以及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等参数,筛选出6种紫珠属植物最适光响应模型。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是6种紫珠属植物进行光合研究的最适用光响应模型,杜虹花对强光和弱光的利用能力均最高,朝鲜紫珠的光合潜能最大。综上,不同紫珠属植物对光的利用能力既表现出种间差异性,又表现出种间相似性,4种光响应模型在紫珠属植物的光合参数计算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在模型的拟合优度和拟合精度上存在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珠属植物 光响应模型 光合特性 南亚热带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的木姜叶柯玫瑰茄本草饮料制备
9
作者 周芳 崔钟鑫 +1 位作者 翁小兰 陈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1,共10页
木姜叶柯与玫瑰茄的味觉特性限制了两种原料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使用.为拓展木姜叶柯和玫瑰茄的应用,以木姜叶柯和玫瑰茄为主要原料,采用浸提法制备木姜叶柯及玫瑰茄浸提液,通过对饮料气味、色泽、组织状态和滋味进行权重分析,建立了木... 木姜叶柯与玫瑰茄的味觉特性限制了两种原料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使用.为拓展木姜叶柯和玫瑰茄的应用,以木姜叶柯和玫瑰茄为主要原料,采用浸提法制备木姜叶柯及玫瑰茄浸提液,通过对饮料气味、色泽、组织状态和滋味进行权重分析,建立了木姜叶柯玫瑰茄本草饮料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确定了木姜叶柯玫瑰茄本草饮料的最佳配方,并对最佳产品的质量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及总多酚质量浓度、澄清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木姜叶柯玫瑰茄本草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木姜叶柯浸提液添加量3%,玫瑰茄浸提液添加量4%,柠檬酸添加量0.03%,复配甜味剂(甜度200)添加量0.03%.通过该配方制得的饮料质地均匀透亮、颜色呈玫红色、酸甜适宜,具有木姜叶柯和玫瑰茄特有的香味,其理化指标测定结果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0.16%±0.01%,总多酚质量浓度107.42±1.90 mg/L,总酸质量浓度0.30±0.01 g/L,澄清度73.62%±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姜叶柯 玫瑰茄 模糊数学 感官评价 本草饮料
下载PDF
基于标准汤剂的鲜龙葵果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10
作者 杨娜 宫畅 +1 位作者 李楠 张四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66-1372,共7页
目的基于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建立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制备并计算10批鲜龙葵果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以鲜龙葵果药材为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专属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 目的基于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建立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制备并计算10批鲜龙葵果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以鲜龙葵果药材为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专属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鲜龙葵果配方颗粒中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的含量,并建立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确定4个特征峰及其相对保留时间的规定范围。结果标准汤剂出膏率为(18.21±1.87)%,确定的配方颗粒的出膏率范围为12.75%~23.67%,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分别为15.90%、21.26%、18.01%。标准汤剂中澳洲茄碱含量为(24.54±1.24)mg·g^(-1),澳洲茄边碱的含量为(31.34±1.65)mg·g^(-1);3批配方颗粒中澳洲茄碱含量分别为19.3 mg·g^(-1)、18.5 mg·g^(-1)、20.4 mg·g^(-1);澳洲茄边碱含量分别为23.9 mg·g^(-1)、22.9 mg·g^(-1)、25.8 mg·g^(-1)。识别出4个共有特征峰,以澳洲茄碱为参照物峰,其余3个峰的相对保留时间规定值分别为1.13、1.70、1.85。结论本研究证明鲜龙葵果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具有质量一致性,为制定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评价 鲜龙葵果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下载PDF
无花果粗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1
作者 范琳 门晋名 +1 位作者 李静怡 宋佩佩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7期100-102,106,共4页
本文以冻干无花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粗多糖类物质,探讨提取溶剂、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无花果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参数,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总抗氧化能力测定评估无花果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 本文以冻干无花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粗多糖类物质,探讨提取溶剂、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无花果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参数,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总抗氧化能力测定评估无花果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以去离子水为提取剂,在超声功率为300 W、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50 min的条件下,无花果多糖提取率最大。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无花果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 粗多糖 超声波法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大蕉(Musaparadisiaca ABB Linn.)花序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体细胞胚发生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哲 黄霞 +1 位作者 李筱菊 黄学林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618,共3页
大蕉未成熟雄花接种到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4 ̄5个月后可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并可在继代培养基上增殖。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中可诱导出体细胞胚。体细胞胚在成熟培养基上培养2个月后转移到含有0.2mg·L-16-B... 大蕉未成熟雄花接种到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4 ̄5个月后可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并可在继代培养基上增殖。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中可诱导出体细胞胚。体细胞胚在成熟培养基上培养2个月后转移到含有0.2mg·L-16-BA的分化培养基上可以萌发,进而形成再生植株。组织学切片证明所诱导的愈伤组织是胚性组织,其所产生的体胚具有典型的单子叶植物体细胞胚的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蕉 胚性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发生 植株再生 诱导培养基 linn ABB 花序 植物体细胞胚 继代培养基
下载PDF
Study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alophyllum inophyllum Linn.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志祥 谢贵水 陶忠良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3期11-16,共6页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aimed to research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alophyllum inophyllum Linn.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Calophyllum inophyllum Linn. and ecological factors.[Method] The portable photos...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aimed to research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alophyllum inophyllum Linn.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Calophyllum inophyllum Linn. and ecological factors.[Method] The portable photosynthesis system(Li-6400) was used to determin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6-year-old Calophyllum inophyllum Linn.[Result] Both the lea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change and diurnal variation of transpiration rate were single peak type.The relations among the lea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Calophyllum inophyllum Linn.an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CO2 concentration and other relevant ecological factors(including transpiration rate, stomatal conductance, difference of vapour pressure and leaf temperature) were two quadratic linear relations.[Conclusion] Calophyllum inophyllum Linn. preferred strong light irradiation and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and the experiment has provided foundations for ecological and commercial cultiv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ophyllum inophyllum linn. PHOTOSYNTHESIS ECOLOGICAL FACTOR
下载PDF
基于UPLC-Q-Exactive MS技术3种核桃类种仁中甘油酯组成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文玥 许梦洋 +3 位作者 柳成航 王紫嫣 郭忠仁 贾晓东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7,共11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PLC-Q-Exactive MS)技术比较分析了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胡桃(Juglans regia Linn.)和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Wangenh.)K.Koch〕3种木本油料作物种仁中甘油酯...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PLC-Q-Exactive MS)技术比较分析了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胡桃(Juglans regia Linn.)和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Wangenh.)K.Koch〕3种木本油料作物种仁中甘油酯的组成及差异,结合LipidSearch软件和混合脂质内标对脂质分子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3种核桃类种仁中均鉴定到298个甘油酯,包括245个甘油三酯、38个甘油二酯、1个单半乳糖甘油二酯、9个双半乳糖甘油二酯和5个硫代异鼠李糖甘油二酯。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得到104个变量投影重要度(VIP)大于1的脂质分子。山核桃和薄壳山核桃种仁中甘油三酯的主要脂肪酸为油酸,胡桃种仁中甘油三酯的主要脂肪酸为亚油酸。3种核桃类种仁中甘油二酯的主要脂肪酸均为亚油酸,其次为油酸。山核桃和薄壳山核桃种仁的甘油酯组成更为相近。UPLC-Q-Exactive MS可作为鉴别这3种木本油料作物种仁中甘油酯组成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胡桃 薄壳山核桃 甘油酯 脂肪酸 UPLC-Q-Exactive MS
下载PDF
南京椴花化学成分鉴定及不同发育时期黄酮类化合物差异分析
15
作者 原晓 王欢利 +3 位作者 王奇志 黄犀 严灵君 汤诗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79,共10页
【目的】研究南京椴花化学成分及其主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变化规律,为后续采用多组学手段探究椴树花中重要药用化合物的代谢通路及调控机制解析奠定基础,同时为椴树花的采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年生南京椴为试验... 【目的】研究南京椴花化学成分及其主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变化规律,为后续采用多组学手段探究椴树花中重要药用化合物的代谢通路及调控机制解析奠定基础,同时为椴树花的采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年生南京椴为试验材料,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分析南京椴花中代谢物组分及类黄酮含量差异。【结果】(1)南京椴花中共鉴定得到46种化合物,其中有机酸及其衍生物13种、香豆素及其衍生物4种、酯1种、类黄酮28种。(2)盛花期是南京椴花中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的分界点,与蕾期相比,开花期间代谢物变化更明显。(3)多重比较分析显示:26种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时期花中含量差异显著(P<0.05),阿福豆苷、山奈苷、槲皮苷、橙皮苷、花旗松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在盛花期相对含量较高,原花青素A2和3种原花青素三聚体在末蕾期含量较高。【结论】发育状态可作为判断南京椴花中次级代谢物含量的重要因素,末蕾期的标志性化合物是原花青素A2,盛花期的标志性化合物是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末蕾期和盛花期均具有采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椴 椴花 代谢组学 黄酮类化合物 UPLC-MS/MS
下载PDF
糠椴木聚糖提取及纳米木聚糖制备工艺优化
16
作者 李慧杰 孙金龙 +4 位作者 张鸣远 王宏兴 葛泽儒 庞久寅 夏富才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09-116,共8页
采用碱提法从糠椴中提取木聚糖,通过二次碱液处理制备纳米木聚糖,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纳米木聚糖制备工艺。结果显示:木聚糖提取最优工艺为碱液质量分数10%,处理温度90℃,处理时间3 h,固液比(g/mL)为1∶15,在此条件下,糠椴可有效提取木聚糖... 采用碱提法从糠椴中提取木聚糖,通过二次碱液处理制备纳米木聚糖,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纳米木聚糖制备工艺。结果显示:木聚糖提取最优工艺为碱液质量分数10%,处理温度90℃,处理时间3 h,固液比(g/mL)为1∶15,在此条件下,糠椴可有效提取木聚糖;制备纳米木聚糖的最佳工艺为处理温度59℃,处理时间2 h,碱液质量分数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纳米木聚糖粒径为9.36 nm,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进一步确定纳米木聚糖粒径为20~40 nm,且形态规则,与纳米激光粒度仪Winner802的测试结果相吻合。本项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提取糠椴木聚糖和制备纳米木聚糖的方法,证明了响应面法在工艺参数优化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椴 木聚糖 响应面法 纳米木聚糖 工艺优化
下载PDF
Optimal ultrasonic extraction condi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in Tilia amurensis flowers 被引量:2
17
作者 穆立蔷 刘立平 马大龙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7-80,I0003,共5页
Seven extracting temperatures (25, 35, 45, 55, 65, 75, 85℃) and extracting time (30, 40, 50, 60, 70, 80, 90 min) were designed for selecting the optimal extracting time and extracting temperature for ultrasonic e... Seven extracting temperatures (25, 35, 45, 55, 65, 75, 85℃) and extracting time (30, 40, 50, 60, 70, 80, 90 min) were designed for selecting the optimal extracting time and extracting temperature for ultrasonic extraction of T. amurensis flowers. Polysaccharides from T. amurensis flowers were isolated and determined by spectrophotometry.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ultrasonic temperature was 75℃ and ex tracting time 52 min. T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s in T. amurensis flowers measured by anthrone--H2SO4 colorimetry under 580 nm, was 9.74% with 0.47% of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n=3).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ultrasonic extraction method was simple, and the color of the treated samples was stable in 4 h. The average recovery value for the polysaccharides measured was 99.48%±1.01%, with 0.112% of RSD (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t extracting condition POLYSACCHARIDES tilia amurensis flowers ultrasonic extraction
下载PDF
四川省及重庆市绣球属(Hydrangea Linn.)的分类研究(I)——研究历史及地理分布 被引量:20
18
作者 黄林 黄小云 +2 位作者 何平 杜洁 袁小凤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7-322,共6页
对绣球属在绣球花 (亚 )科中的位置以及绣球属的研究历史作了综述 ,并对其地理分布作了讨论 ;据广义虎耳草科的rbcL序列资料的分支分析、绣球花科的rbcL序列资料的分支分析、绣球花科种子形态学特征、绣球亚科的脉序研究以及绣球花亚科... 对绣球属在绣球花 (亚 )科中的位置以及绣球属的研究历史作了综述 ,并对其地理分布作了讨论 ;据广义虎耳草科的rbcL序列资料的分支分析、绣球花科的rbcL序列资料的分支分析、绣球花科种子形态学特征、绣球亚科的脉序研究以及绣球花亚科花粉形态特征 ,推测绣球属可能在绣球花亚科演化上处于一个中心位置 ,与其它各属有着十分亲缘的关系 .绣球属在四川省及重庆市有 18种及 4变种 ,可明确地划分为 4个组 ,即离瓣组 (Sect.Peta lanthae (Maxim .)Wei)、挂苦子组 (Sect.Heteromallae (Rehd .)Wei)、绣球组 (Sect.Hydrangea)和冠盖组 (Sect.Calyptran theMaxim .) .在四川省及重庆市该属广泛分布 ,特别是在四川盆地周围海拔高于 10 0 0m的高山上分布种类较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地理分布 四川 重庆 绣球属
下载PDF
黄芪属(Astragalus Linn)植物生物学特性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樊锐锋 梁冰 +1 位作者 李海燕 胡宝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58-262,共5页
文章从药用黄芪属植物营养体、生殖等生物学特性及组织培养技术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黄芪属 生物学特性 组织培养
下载PDF
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inn)对Cs和Sr的胁迫反应及其积累特征 被引量:24
20
作者 张晓雪 王丹 +3 位作者 钟钼芝 徐长合 于海蛟 周国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8-633,共6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133Cs和88Sr对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inn)幼苗株高、根长、叶绿素和丙二醛等的影响及植株对2种元素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低浓度(0.1和0.5mmol/L)133Cs和88Sr处理下,鸡冠花幼苗的株高和根长与对照无显著...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133Cs和88Sr对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inn)幼苗株高、根长、叶绿素和丙二醛等的影响及植株对2种元素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低浓度(0.1和0.5mmol/L)133Cs和88Sr处理下,鸡冠花幼苗的株高和根长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高浓度(1.0和5.0mmol/L)的133Cs和88Sr会抑制其生长;鸡冠花幼苗的叶片、茎段和根部干重随着133Cs和88Sr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减少。133Cs和88Sr在鸡冠花幼苗体内的分布均为根部>茎段>叶片。随核素133Cs和88Sr浓度的上升,鸡冠花幼苗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升再降趋势,而MDA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冠花 生长反应 积累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