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urnaround times for molecular testing of pediatric viral cerebrospinal fluid samples in United Kingdom laboratories
1
作者 Siba Prosad Paul Varathagini Balakumar +3 位作者 Arangan Kirubakaran Jothilingam Niharika Paul Anthony Heaton Paul Christopher Turner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 2022年第3期289-294,共6页
BACKGROUND Rapid molecular testing has revolutionized the management of suspected viral meningitis and encephalitis by providing an etiological diagnosis in<90 min with potential to improve outcomes and shorten inp... BACKGROUND Rapid molecular testing has revolutionized the management of suspected viral meningitis and encephalitis by providing an etiological diagnosis in<90 min with potential to improve outcomes and shorten inpatient stays.However,use of molecular assays can vary widely.AIM To evaluate current practice for molecular testing of pediatric cerebrospinal fluid(CSF)samples across the United Kingdom using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METHODS A structured telephon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between July and August 2020.Data was collected on the availability of viral CSF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NAAT),criteria used for testing and turnaround times including the impact of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pandemic.RESULTS Of 196/212(92%)microbiology laboratories responded;63/196(32%)were excluded from final analysis as they had no on-sit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and outsourced their samples.Of 133 Laboratories included in the study,47/133(35%)had onsite facilities for viral CSF NAAT.Hospitals currently undertaking onsite NAAT(n=47)had much faster turnaround times with 39 centers(83%)providing results in≤24 h as compared to those referring samples to neighboring laboratories(5/86;6%).CONCLUSION Onsite/near-patient rapid NAAT(includ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is recommended wherever possible to optimize patient management in the acute s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rospinal fluid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Turnaround times Viral studies
下载PDF
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Real-time PCR及GM试验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立朋 鲍翠霞 +7 位作者 于丽梅 张晓录 于威娟 张霞 李玮 黄葆华 李杰 孙成铭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283-287,共5页
目的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Real-time PCR及GM试验在侵袭性曲霉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4年6月临床上曲霉菌感染高危病患的血液标本80例,并根据EORTC/MSG诊断标... 目的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Real-time PCR及GM试验在侵袭性曲霉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4年6月临床上曲霉菌感染高危病患的血液标本80例,并根据EORTC/MSG诊断标准分为确诊组8例,拟诊组26例,非感染组46例,分别利用NASBA、real-time PCR及GM试验进行检测,计算3种方法的诊断指标并分析评价。结果 NASBA、real-time PCR及GM试验3种方法的灵敏度分别为76.47%、67.65%、52.94%,特异度分别为80.43%、89.13%、80.43%。联合诊断结果显示,NASBA与real-time PCR串联方案有最好的特异度(100%)及阳性预测值(100%);NASBA与real-time PCR并联方案则最为灵敏(94.12%)。结论 NASBA用于诊断IA最为敏感,而real-time PCR则最为特异,GM试验的表现差于前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策略,在特定情况下提高临床早期诊断IA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 实时PCR GM试验
下载PDF
NAT技术对献血人群HBV核酸单阳标本的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昕 李承彬 何帆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9期113-117,共5页
目的 分析金华地区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单阳标本检测结果,探究核酸扩增检测(NAT)技术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金华市中心血站初筛合格献血者血液标本102 641例,选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目的 分析金华地区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单阳标本检测结果,探究核酸扩增检测(NAT)技术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金华市中心血站初筛合格献血者血液标本102 641例,选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NAT检测HBsAg(+)的标本,进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和实时荧光PCR技术定量检测HBV DNA。结果 纳入的102 641例血液标本中,经ELISA检测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标本共101 943例,经NAT检测HBV核酸单阳标本148例,占0.15%。148例HBV核酸单阳标本经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和HBV DNA鉴别检测,有12例(8.11%)检出HBsAg(+)[HBsAg≥0.05 IU/mL,滴度为(0.103±0.057)IU/mL],HBV DNA鉴别检测结果均呈反应性;136例(91.89%)检出HBsAg(-)(HBsAg<0.05 IU/mL),其中64例(43.24%)经HBV DNA鉴别检测结果呈反应性,72例(48.65%)经HBV DNA鉴别检测结果无反应性。148例HBV核酸单阳标本中,有135例(91.22%)检出乙肝核心抗体(HBcAb)(+)。根据血清学结果可将148例标本分为12种模式,HBV血清学模式5、10 HBV DNA鉴别检测非反应性标本与反应性标本的占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7),其余HBV血清学模式HBV DNA鉴别检测非反应性标本与反应性标本的占比无明显差异(P>0.05)。HBV DNA鉴别检测出非反应性乙肝表面抗体(HBsAb)(+)标本33例(45.83%),高于反应性的21例(27.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86,P=0.021)。HBV DNA鉴别检测非反应性HBsAb(-)+HBcAb(+)标本33例(45.83%),低于反应性的52例(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16,P=0.005)。64例HBsAg(-)/HBV DNA(+)标本的HBV DNA滴度为(1.302±0.082)IU/mL。HBV DNA滴度<200 IU/mL的标本占95.31%(61/64),HBV DNA滴度<20 IU/mL的标本占48.44%(31/64)。结论 NAT技术有效降低了HBV窗口期感染和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漏检率。NAT技术联合ELISA血清学检测能有效降低HBV经血传播风险,保障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扩增检测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不同检测技术在肺结核中的诊断效能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梅 马荣 郑松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77-182,188,共7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及血清结核抗体(TB-Ab)检测对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15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按照不同年龄段将研究对象分为&l... 目的探究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及血清结核抗体(TB-Ab)检测对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15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按照不同年龄段将研究对象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分析T-SPOT.TB、SAT及TB-Ab检测在肺结核中的诊断效能。结果与临床诊断相比,单项检测中T-SPOT.TB对肺结核诊断效能最高,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4.47%、73.08%、80.65%,Kappa=0.570;联合检测中T-SPOT.TB+SAT+TB-Ab对肺结核诊断效能最高,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9.03%、63.46%、87.10%,Kappa=0.683。单项检测中T-SPOT.TB对<60岁、≥60岁的肺结核患者均具有中度诊断一致性,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4.34%、85.00%,75.00%、68.75%,81.51%、77.78%,Kappa=0.575、0.544;联合检测中T-SPOT.TB+SAT+TB-Ab对<60岁、≥60岁的肺结核患者均具有中度诊断一致性,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00%、95.00%,66.67%、56.25%,89.92%、77.78%,Kappa=0.736、0.532。结论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肺结核的辅助诊断效能,T-SPOT.TB+SAT+TB-Ab效能最高,且对于<60岁的肺结核患者具有较好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 血清结核抗体检测 诊断
下载PDF
二种核酸检测法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董青 葛惠男 +4 位作者 杨达人 张芸燕 叶泓 孙丹娅 朱雄雄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77-680,共4页
目的:二种核酸检测法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用以向临床日常实践中推荐使用。方法:117例胃炎、胃溃疡和胃癌患者胃黏膜活组织标本采用HP恒温扩增-防污染核酸试纸条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HP检测,并比较二种检测方法的特... 目的:二种核酸检测法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用以向临床日常实践中推荐使用。方法:117例胃炎、胃溃疡和胃癌患者胃黏膜活组织标本采用HP恒温扩增-防污染核酸试纸条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HP检测,并比较二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等。同时以组织学染色和细菌培养二种"金标准"法作为比较。结果:二种"金标准"法诊断了HP感染的阳性66例,阴性51例;66例"金标准"检测法诊断HP阳性的标本中,其中有62例HP恒温扩增-防污染核酸试纸条检测阳性,60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51例"金标准"检测法诊断HP阴性的标本中,其中有49例HP恒温扩增-防污染核酸试纸条检测阴性,50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阴性,据此HP恒温扩增-防污染核酸试纸条检测HP的诊断敏感性为93.9%(62/66),特异性为96.1%(49/5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的诊断敏感性为90.9%(60/66),特异性为98.0%(50/51)。结论:HP恒温扩增-防污染核酸试纸条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相当,但HP恒温扩增-防污染核酸试纸条检测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结果便于阅读,操作方法简单,适宜于作为HP感染筛查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幽门螺杆菌(HP) 恒温扩增-防污染核酸扩增试纸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恢复期血浆治疗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陈闪闪 卢春亚 +13 位作者 李萍 王磊 王华启 杨乾坤 陈李影慧 李建斌 马宏伟 桑倩 许路阳 李靖 张毅 康谊 邢丽华 张国俊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93-1298,共6页
目的观察恢复期血浆治疗在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集出院2周后恢复期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浆200~400 mL,在进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及抗体检测后,输注于16例重型或危重型新冠肺炎... 目的观察恢复期血浆治疗在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集出院2周后恢复期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浆200~400 mL,在进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及抗体检测后,输注于16例重型或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观察患者输注血浆后病毒核酸转阴时间、血浆输注总量、平均抗体浓度、抗体输注总量及输注血浆前后1 d和3 d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及乳酸(Lac)的变化率。结果①患者特征:16例患者中有5例(31.25%)为重型,11例(68.75%)为危重型;62.50%(10/16)的病例存在基础疾病;危重型患者中有创呼吸机使用比例为90.91%(10/11),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使用比例为45.46%(5/11)。②恢复期血浆抗体浓度和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本研究中输注的恢复期血浆抗体浓度在10.93~114.70 kAU/L,平均(56.44±39.40)kAU/L。有10例患者在恢复期血浆输注前2019-nCoV核酸检测呈持续阳性(可统计核酸转阴时间),其中8例患者在输注血浆后2~8 d核酸转阴,且重型患者核酸转阴时间较危重型明显缩短〔2(2~3)d比5(3~8)d,P=0.036〕;2例危重型患者输注的血浆抗体浓度较低,病毒未转阴,分别在血浆输注后3 d和6 d死亡。③实验室检测指标:恢复期血浆输注前后1 d WBC的变化率(0.81±0.28比1.00)、NEU的变化率(0.75±0.33比1.00)均明显降低(均P<0.05),接受恢复期血浆治疗患者的CRP水平在输注后1 d下降至输注前的约63%(P=0.017)。未观察到恢复期血浆输注过程中及输注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结论多数接受恢复期血浆治疗的患者2019-nCoV核酸转阴时间在输注后2~8 d,且重型患者核酸转阴时间较危重型更短;恢复期血浆治疗可降低患者CRP水平,治疗期间未发现相关不良反应事件。恢复期血浆抗体水平可能是影响输注后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因素之一,检测并筛选高滴度的恢复期血浆,并早期应用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有望提高恢复期血浆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期血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和抗体浓度 核酸转阴时间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6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在不典型肾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崇斌 尹航 +3 位作者 方鹏 朱晓黎 刘建震 范正超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评估6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对不典型肾结核的早期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河北省胸科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不典型肾结核患者46例(结核组)、非结核肾病患者53例(对照组),分别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 目的评估6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对不典型肾结核的早期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河北省胸科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不典型肾结核患者46例(结核组)、非结核肾病患者53例(对照组),分别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涂片抗酸杆菌染色镜检(AFB镜检法)、BACTEC MGIT960液体培养(简称液体培养法)、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TB-DNA FQ-PCR)、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GeneXpert MTB/RIF),以结核菌培养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在不典型肾结核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T-SPOT.TB灵敏度(95.65%)高于PPD试验(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P=0.002);GeneXpert MTB/RIF的灵敏度为84.78%,高于AFB镜检法(4.35%)、液体培养法(28.26%)和TB-DNA FQ-PCR(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P均<0.001),GeneXpert MTB/RIF与三者的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McNemar检验:P=1.000、0.500和0.250)。结论T-SPOT.TB与GeneXpert MTB/RIF在不典型肾结核的筛查和病原学诊断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应用价值,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原文传递
核酸检测在血液HBV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芳 金钊 +2 位作者 林松峰 栾燕 刘显智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795-796,851,共3页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献血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状况,探讨HBV核酸扩增检测(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NAT)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的意义。方法:在酶联免疫法(enzyme immunoa...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献血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状况,探讨HBV核酸扩增检测(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NAT)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的意义。方法:在酶联免疫法(enzyme immunoassay,EIA)检测的基础上,应用TaqMan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HBsAg EIA阴性血液标本进行HBV DNA的NAT检测。对NAT阳性标本进一步做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 Marker,HBV-M)及核酸定量检测。结果:共检测了105,152例HBsAg阴性的血液标本,检出HBV DNA阳性标本15例,阳性率0.014%。Abbott酶联免疫试剂检测发现,15例标本中有6例标本的HBV-M五项指标检测全部阴性,9例为HBsAg阴性但其它标志物阳性。其中10例HBV DNA阳性标本再经Roche试剂进行核酸定量检测,HBV DNA核酸含量最高为149 IU/ml。结论:在HBsAg ELA阴性献血者中仍有极少数的HBV感染者;核酸扩增检测和酶联免疫检测互补,能够缩短血液筛查中HBV检测窗口期,特别是对提高HBsAg阴性血液标本中HBV感染检出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扩增检测 实时荧光量PCR 乙型肝炎病毒DNA 窗口期
原文传递
核酸扩增技术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范吉云 郭晓奎 李擎天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65-68,共4页
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在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应用范围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PCR技术已被用于感染早期的病原体检测,但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不少问题。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核酸扩增技术可弥补普通PCR技术的缺点。此文就其中依赖核酸序列的扩... 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在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应用范围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PCR技术已被用于感染早期的病原体检测,但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不少问题。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核酸扩增技术可弥补普通PCR技术的缺点。此文就其中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PCR-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和多重荧光实时PCR技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扩增技术 病原体检测 PCR-免疫层析技术 多重荧光实时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