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nitoring models for base flow effect and daily variation of dam seepage elements considering time lag effect 被引量:11
1
作者 Shao-wei Wang Ying-li Xu +1 位作者 Chong-shi Gu Teng-fei Bao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44-354,共11页
Affected by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evolution of dam performance, dam seepage behavior shows nonlinear time-vary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study, to predict and evalua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trend an... Affected by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evolution of dam performance, dam seepage behavior shows nonlinear time-vary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study, to predict and evalua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trend and short-term fluctuation of the dam seepage behavior, two monitoring models were developed, one for the base flow effect and one for daily variation of dam seepage elements. In the first model, to avoid the influence of the time lag effect on the evaluation of seepage variation with the time effect component of seepage elements, the base values of the seepage element and the reservoir water level were extracted using the wavelet multi-resolution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time effect component was separated by the established base flow effect monitoring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aily variation monitoring model for dam seepage elements, all the previous factors, of which the measured time series prior to the dam seepage element monitoring time may have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monitored results, were considered. Those factors that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nalyzed seepage element were initi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model input factors, and then the SVM kernel function-based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optimize the input factor set and establish the optimized daily variation SVM model. The efficienc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two models were verified by case studies of the water level of two piezometric tubes buried under the slope of a concrete gravity dam.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optimized SVM model shows that the influences of the daily variation of the upstream reservoir water level and rainfall on the daily variation of piezometric tube water level are processes subject to normal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 seepage monitoring model time lag effect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Sensitivity analysis Base flow Daily variation Piezometric tube water level
下载PDF
Effects of time lag and stress loading rate on permeability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被引量:4
2
作者 WANG Rui YUE Xiang-an +2 位作者 ZHANG Wei TAN Xi-qun ZHANG Ya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4期526-530,共5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ime lag and stress loading rates on rock deformation,the conventional stepped stress loading mode was changed into a continuous mod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ffective pressure on ...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ime lag and stress loading rates on rock deformation,the conventional stepped stress loading mode was changed into a continuous mod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ffective pressure on permeability and porosity.The time lag effect of rock deformation illustr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s in permeability and steady time was studied.Permeability reduction ratios were measured under different stress loading rates which were achieved by different pump rate settings.The results show that permeability and porosity gradually decrease with increases in effective pressure.Permeability at high effective pressure attains stability quickly.Steady times at low effective pressure are very long.Reduction in permeability at lower stress loading rates is small,while,in contrast,it is large at high stress loading 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permeability stress sensitivity time lag effect stress loading rate
下载PDF
Time Lag Effec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n Firm Performance
3
作者 Lu Xiao Quan Zhu +1 位作者 Xiaolin Xu Christoph Wäger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1年第3期321-338,共18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dentify time lag effec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We hypothesize that firms with highe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apability are as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dentify time lag effec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We hypothesize that firms with highe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apability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the impact would last longer.In addition,we introduce two contextual variables,ownership and market orientation,to detect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respectively.We use firm-level empirical data from 1,131 public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for the 2010–2019 perio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a two-year time lag effect in the relationship,which means the positive impact of curren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ould last for three years.Furthermore,we find evidence tha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non-state-owned firms is more efficient and its positive financial impact would last longer than that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Finally,we indicate that market-orientation can’t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inancial performance time lag effect OWNERSHIP market orientation
原文传递
Study on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and its time lag effect on climatic factors of the vegetation in the Longitudinal Range-Gorge Region 被引量:12
4
作者 BAO YaJing SONG GuoBao +5 位作者 LI ZhengHai GAO JiXi LU HaiYan WANG HaiMei CHENG Yan XU Ti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A02期42-49,共8页
这篇文章包括温度和降水分析 NDVI 和二个气象学的数据的关联,并且探查回答植被的敏感到温度和降水变化的空间模式。由构造 NDVIr 索引,在在纵的范围峡区域(LRGR ) 的植被盖子和陆地使用之间的关系被揭示。结论如下:(1 ) 时间落后那... 这篇文章包括温度和降水分析 NDVI 和二个气象学的数据的关联,并且探查回答植被的敏感到温度和降水变化的空间模式。由构造 NDVIr 索引,在在纵的范围峡区域(LRGR ) 的植被盖子和陆地使用之间的关系被揭示。结论如下:(1 ) 时间落后那植被回答到温度和降水变化的效果被证明。不同区域有相应于最大的关联系数的不同延期时间。根据降水和温度联合的反应时间,也就是,三种温度降水形式被定义在一样的时间的降水和温度,在温度以前的降水和在降水以前的温度。(2 ) 敏感的空间分发,哪个对温度的植被回答,被几个高、低的散布关联中心描绘。与温度,二个感觉迟钝的区域和二条敏感的带不同被形成介绍植被的反应给降水。(3 ) NDVIr 被构造,它能完美地在 LRGR 反映在气象学的因素和陆地使用状况之间的相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岭谷区 空间差异性 气候 植被
原文传递
红锥树干径向水分亏缺对饱和水汽压差的时滞响应
5
作者 刘士玲 杨保国 +7 位作者 郑路 张培 庞圣江 陈琳 闵惠琳 舒韦维 田祖为 黄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104,共11页
【目的】探索作为树干水分变化状况指标的树木水分亏缺(TWD)变化特征及其与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关系,揭示径向变化对环境水分胁迫的响应特征,为合理指导红锥人工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利用径向变化记录仪记录不同分化... 【目的】探索作为树干水分变化状况指标的树木水分亏缺(TWD)变化特征及其与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关系,揭示径向变化对环境水分胁迫的响应特征,为合理指导红锥人工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利用径向变化记录仪记录不同分化等级红锥树干径向变化过程,同步监测环境因子,分析TWD对VPD的响应特征。【结果】不同分化等级红锥的TWD波动趋势相似,TWD随着VPD的变化而变化,但并不同步。小时尺度上,TWD和VPD显著正相关(r=0.488,r=0.489,r=0.512,P<0.01),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后,两个时期的TWD和VPD也显著正相关,且失水期的相关性增强(r=0.623,r=0.667,r=0.593,P<0.01)。日尺度上,无论是否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二者均显著正相关,但相关性减弱。前后1天内的时滞响应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分化等级,TWD与VPD显著正相关(P<0.01);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后,在任何时间段考虑时滞响应时也均达到显著正相关,失水期的相关性强于复水期的相关性。未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时,不同分化等级红锥TWD对VPD响应滞后时间均为3 h。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后,失水期TWD对VPD响应滞后时间缩短,复水期TWD对VPD响应滞后时间延长。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复水期的滞后时间比失水期分别长3、4和5 h。VPD大幅度波动条件(VPD_(L))下,随着VPD的反复升降,TWD表现为失水-复水交替出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上升的;VPD小幅度波动条件(VPDs)下,TWD变化趋势较平缓,两种条件下TWD对VPD的响应均存在时滞。无论分化等级,VPD_(L)条件下TWD与VPD之间的相关性(r=0.550,r=0.553,r=0.584,P<0.01)均强于VPDs下的相关性(r=0.256,r=0.260,r=0.281,P<0.01)。VPDL条件下,考虑滞后时间后,无论是否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不同分化等级红锥TWD与VPD之间的相关性均增强。VPDs条件下,复水期的相关性低于忽略时滞效应时的相关性。【结论】TWD对VPD的响应存在时滞效应,在失水期和复水期,TWD对VPD的响应特征不同,且在不同分化等级间存在差异;失水期和复水期的划分有助于研究TWD与VPD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变化动态 径向变化记录仪 红锥 时滞效应 林木分化等级
下载PDF
从同步数据分析乔木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
作者 马泽 宋维峰 +1 位作者 徐小青 储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7,共13页
[目的]树干液流是研究植物蒸腾耗水的重要生理指标,树种和气象因子均是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旨在消除树种因素限制,探讨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哈尼梯田水源区3种林分中10种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 [目的]树干液流是研究植物蒸腾耗水的重要生理指标,树种和气象因子均是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旨在消除树种因素限制,探讨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哈尼梯田水源区3种林分中10种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技术测定其树干液流速率,将其同步数据与气象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结果]从次生落叶阔叶林和原生常绿阔叶林的7779条乔木树干液流速率数据中发现7条异常数据,且这些异常数据在各个树种中都表现出同步一致性;进一步关联分析表明,太阳辐射的突然增加是产生乔木树干液流数据同步上升的主要原因,而降雨则是产生树干液流数据同步下降的主要原因,两者的变化可导致其他气象因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树干液流速率;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在发生同步异常数据的气候条件下,树干液流滞后太阳辐射0~30 min,提前于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和湿度0~60 min,滞后或提前时间远小于正常气候条件下各树种的时滞时间。[结论]乔木树干液流受到太阳辐射和降雨等气象因子的综合调节,其中太阳辐射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从生理生态角度探究乔木的蒸腾作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气象因子 关系分析 同步异常 时滞效应
下载PDF
考虑技术异质性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估及动态演变
7
作者 赵昕 蔡清芳 丁黎黎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7-192,共6页
考虑银行经营的阶段性特点,将银行经营过程划分为资金筹集和资金运用两阶段,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技术异质性及不良贷款和结转资产的时滞效应,构建了包含四个系统的两阶段动态网络DEA模型,并测度了2012—2019年我国38家商业银行的整... 考虑银行经营的阶段性特点,将银行经营过程划分为资金筹集和资金运用两阶段,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技术异质性及不良贷款和结转资产的时滞效应,构建了包含四个系统的两阶段动态网络DEA模型,并测度了2012—2019年我国38家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及子阶段效率,探究异质银行在连续时期内运营效率的变化情况及其无效来源。结果显示:因技术异质性导致的银行效率的差异显著;分类别来看,城市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最高,国有银行次之,而股份制银行整体效率最低;分阶段来看,除农商行外,其他三种类型的银行资金筹集效率始终高于资金运用效率;依据两阶段内生权重可以得到提高资金运用阶段的效率是提高银行业整体效率的关键。研究结论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异质性 动态网络DEA 不良贷款 结转资产 时滞效应 银行效率
下载PDF
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对松辽流域植被叶面积指数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马云飞 何全军 +3 位作者 张月维 石艳军 李建平 袁福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3-2056,共14页
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对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月尺度MODIS LAI、气象等数据,采用基于像元的趋势及偏相关分析、时滞与累积效应分析和改进的残差分析等方法,评估松辽流域2001—2021年生长季植被叶面... 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对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月尺度MODIS LAI、气象等数据,采用基于像元的趋势及偏相关分析、时滞与累积效应分析和改进的残差分析等方法,评估松辽流域2001—2021年生长季植被叶面积指数(LAI)动态,在顾及时滞与累积效应的情况下探究气候与人为驱动因素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1)松辽流域LAI总体呈“平原低,山地高”的空间分布格局。近21年植被LAI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未来植被变化以持续改善为主,但内蒙古西部草原及大、小兴安岭局部地区仍存在退化风险。(2)LAI总体上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相较气温植被生长对降水更敏感。LAI变化的时间效应随气候因子、覆被类型及植被分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LAI对气温的主要时间效应为2个月滞后和0—1个月累积,而对降水主要为无显著滞后和1个月累积。(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联合作用是影响松辽流域植被LAI动态的主要原因,两者对植被变化的贡献分别占41.7%和58.3%,同时考虑时滞和累积效应时,提升了气候因子对植被生长的解释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因子 松辽流域 时滞累积效应 人类活动 残差分析
下载PDF
基于气候时滞效应和空间异质性对中国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的模拟
9
作者 高越 布仁仓 +2 位作者 熊在平 齐丽 刘洪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615-7630,共16页
植物总初级生产力是定量描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为了分析气候时空滞后效应和空间异质性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影响,以当年气象数据组(CC)、10年平均气象数据组(MC)和邻域气象数据组(FM)分别代表气候波动性、时间滞后效应... 植物总初级生产力是定量描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为了分析气候时空滞后效应和空间异质性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影响,以当年气象数据组(CC)、10年平均气象数据组(MC)和邻域气象数据组(FM)分别代表气候波动性、时间滞后效应和空间异质性,以及地形数据为自变量,构建随机森林模型,模拟了2000—2014年的历史时期的GPP值以及2015—2021年在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排放情景下的GPP值,计算模拟解释率,因子贡献率,最终确定最佳气象数据组。结果表明(1)地形因子中坡度对GPP的影响最大,气象因子中降水量对GPP的影响最大,整体而言GPP与地形因子较气象因子相关性强,是地形再分配气象因子的结果;(2)各时期GPP模型之间交叉模拟值与MODIS数据对比发现模型解释率R2均达到0.80以上,表明所建预测GPP的随机森林模型稳定性较强;(3)历史气象数据的GPP模型结果显示CC对当年GPP的解释率更高,表明气候波动性更好地展现当年气象与GPP间的关系;(4)基于历史时期和4种未来气候情景下3个气象数据组建立的模型之间交叉模拟,结果表明MC预测模型的解释率最高,表明该数据组稳定性最强,反过来采用4种未来气候情景下3个气象数据组的模型模拟历史时期的GPP,结果表明MC与其他两个气象数据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充分表明植被GPP响应气候具有时滞效应,并其影响程度显著大于气候的空间异质性和波动性,即前9年的气候持续影响植被GPP;(5)统计3个气象数据组在历史时期出现的概率,可知MC出现概率高的区域占比比其他两个数据组的大,在林地、灌木和草本三种景观类型中也出现相同的结论,另外MC对中高海拔和陡坡的预测能力比其他两个数据组的强,表明中高海拔地区在分配太阳辐射等复杂过程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而平缓地区易受当年和气候空间异质性影响。因本研究以10年为平均值计算单元,最佳时间滞后效应可能会比10年短或更长,需要进一步探讨,结论为气候变化背景下GPP模拟预测提供了最佳气象数据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 随机森林 空间异质性 时间滞后效应
下载PDF
北京地区黄栌树干液流变化的环境驱动机制
10
作者 张敏 钱多 +6 位作者 张咏 李鑫豪 刘鹏 赵洪贤 刘新月 徐清风 查天山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2,共11页
为探究北京主要造林树种黄栌树干液流在季节与昼夜尺度上的环境调控机制,为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支持,以蟒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造林树种黄栌(Cotinus coggygria)为研究对象,在2021年生长季(4—9月),采用热扩散技术对黄栌树干液流速率... 为探究北京主要造林树种黄栌树干液流在季节与昼夜尺度上的环境调控机制,为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支持,以蟒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造林树种黄栌(Cotinus coggygria)为研究对象,在2021年生长季(4—9月),采用热扩散技术对黄栌树干液流速率进行原位连续观测,并同步观测环境要素如空气温度(T_(a))、相对湿度(R_(H))、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土壤体积含水量(VWC),通过回归与通径分析方法探究环境因子对树干液流的驱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黄栌生长季累积蒸腾量为90 mm。昼夜尺度液流速率(J′s)主要受PAR调控,呈正相关关系(R^(2)=0.93),二者到达峰值的时间存在0.5 h的时滞。季节尺度,日平均液流速率(J_(s)^(d))主要受蒸气压差(VPD)调控,VPD对液流速率的调控阈值为1.5 kPa:当VPD<1.5 kPa时,VPD直接驱动液流变化,呈正线性相关关系(R^(2)=0.94);当VPD>1.5 kPa时其对液流速率的调控作用减弱,气孔导度(g_(s))对液流速率的调控作用增强,且g_(s)随VPD的上升呈指数型下降(R^(2)=0.88)。在生长旺期(6—8月),J_(s)^(d)随T_(a)、VPD、PAR的上升而上升,但与VWC间没有明显关系。研究发现黄栌具有低耗水性,昼夜尺度液流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限制,季节尺度液流速率主要受蒸汽压差调控,黄栌可通过调节气孔导度适应大气干旱,为北京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栌 树干液流 环境因子 时间尺度 时滞效应
下载PDF
汉江流域植被生长与水热的时滞累积效应
11
作者 张婕 张翀 杨雅青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9-56,共8页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研究汉江流域植被生长与气温和降水的时滞累积效应,对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基于2001-2020年MODIS NDVI月数据和月均温、月降水数据,通过相关和时滞累积效应分析不同生态分区及植被的生长季N...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研究汉江流域植被生长与气温和降水的时滞累积效应,对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基于2001-2020年MODIS NDVI月数据和月均温、月降水数据,通过相关和时滞累积效应分析不同生态分区及植被的生长季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差异及其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结果与结论(1)汉江流域生长季NDVI呈波动上升趋势,均值为0.7,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系数均值分别为0.263和0.223,正相关区域多分布于生态功能保护区和山地丘陵的植被茂密地带,负相关区域多分布于平原和盆地的栽培植被种植地带及各市人类生产生活区。(2)汉江流域生长季NDVI与气温和降水存在明显的时滞累积效应,受累积1个月滞后0个月-累积3个月滞后3个月影响的植被面积均超过了50%,气温的时滞累积效应由中间向东西两侧递减,降水则自西向东明显增加,气温的时滞累积效应对植被覆盖的促进效果大于抑制效果,降水则相反。(3)6类植被对气温和降水时滞累积的负相关性均减弱。除针叶林和阔叶林外,气温在累积6个月滞后3个月的情况下对其他类型植被覆盖的影响最大,响应程度最高的是低覆盖植被;降水在累积3个月滞后2个月的情况下对6类植被覆盖的影响最大,降水对6类植被的平均最值相关系数大小为草丛>草甸>灌丛>栽培植被>针叶林>阔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流域 NDVI 植被类型 生态分区 时滞累积效应
下载PDF
白芥子穴位给药配伍对延胡索乙素药效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12
作者 高远 李冀 +1 位作者 韩东卫 周梦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全方配伍和无白芥子配伍延胡索乙素在模型家兔“肺俞”穴皮下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支气管哮喘模型家兔随机分成延胡索单方组、缺白芥子组、全方组,微透析技术收集14 ...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全方配伍和无白芥子配伍延胡索乙素在模型家兔“肺俞”穴皮下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支气管哮喘模型家兔随机分成延胡索单方组、缺白芥子组、全方组,微透析技术收集14 h穴位皮下透析液,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LCMS)法检测方中君药延胡索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浓度,获得药代动力学参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对应时间点模型动物血清中IgE水平,获得药效学参数;对药动学、药效学参数进行PK-PD模型拟合。结果:白芥子配伍后的药峰浓度(C_(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平均滞留时间(MRT_(0-t))均显著增加(P<0.01,P<0.01,P<0.05),达峰时间(T_(max))提前(P<0.01);“浓度-时间-效应”三维曲线表明,方中有白芥子配伍时,药效出现更快、消退更慢,起效时间晚于峰浓度,具有一定滞后性。结论:动力学参数、PK-PD模型结果表明,白芥子配伍能够改变“方中君药”——延胡索的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穴位局部的皮下分布,促进方中君药有效成分快速吸收,延长滞留时间,在方剂中起到主药、改善其他药物分布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 穴位给药 配伍研究 延胡索乙素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模型 “冬病夏治”方 “浓度-时间-效应”三维关系 滞后曲线
下载PDF
贵州省地表反照率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3
作者 尹霞 刘绥华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0期78-85,92,共9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表反照率作为地表辐射平衡和气候研究的重要参数之一,在低纬度喀斯特地区开展地表反照率变化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研究对理解低纬度喀斯特地区地表反照率的气候效应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为例,基...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表反照率作为地表辐射平衡和气候研究的重要参数之一,在低纬度喀斯特地区开展地表反照率变化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研究对理解低纬度喀斯特地区地表反照率的气候效应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为例,基于MCD43A3反照率数据、MOD15A2H LAI数据、气温和降水数据,使用Theil-Sen斜率估计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偏相关分析、滞后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了贵州省地表反照率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气候要素的时滞效应。结果表明:①贵州省2001-2022年地表反照率整体偏低,年际变化呈缓慢波动上升,年内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不同季节平均地表反照率比较为夏>秋>春>冬,年际变化趋势在空间上呈西升东降,在时间上为春夏上升,秋冬下降;②夏季地表反照率变化与温度、降水、叶面积指数(LAI)正负相关共存,温度对地表反照率负相关面积较大,降水和LAI则与温度相反,贵州西部毕节地区地表反照率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③在夏季地表反照率与温度、降水、LAI的响应中,贵州省80%以上区域表现出时滞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地表反照率 时空变化 滞后效应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植被NDVI动态及对降水的多时空响应
14
作者 史天艺 张萌萌 +1 位作者 蒲阳 刘硕元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5-1404,共10页
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脆弱,理解沙地植被-降水关系对沙地生态有效恢复和“以水定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多尺度降水和NDVI数据,研究了2000—2018年毛乌素沙地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降水时滞与累积效应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8年... 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脆弱,理解沙地植被-降水关系对沙地生态有效恢复和“以水定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多尺度降水和NDVI数据,研究了2000—2018年毛乌素沙地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降水时滞与累积效应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8年研究区沙地植被年均和季均NDVI总体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且增加趋势的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夏季NDVI显著增加的区域达83.2%,年均NDVI显著增加的区域仅占34.15%;(2)沙地植被NDVI的年际变化和月变化对降水的响应均无显著时间滞后,但存在显著时间累积效应;约38.58%的区域ND-VI年变化对降水的累积响应时间为1a和2a,且集中分布在年均降水量较少的区域;(3)生长季季节NDVI与累积月降水相关系数的时空分布差异明显。春季、夏季和秋季NDVI对降水的累积响应时间和占比分别为2~3个月(19.25%),4个月(73.58%),1个月(27.22%)或3个月(34.91%)。本研究揭示了毛乌素沙地植被对降水的响应并无显著时滞效应,而时间累积效应在研究区不同时空尺度上均表现出明显差异。研究结果为优化人工固沙植被的生态恢复方案以及实施“以水定绿”策略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NDVI 降水 时滞累积效应 以水定绿 毛乌素沙地
下载PDF
考虑投入和产出时滞效应的中国物流业绿色效率测度
15
作者 翟丹妮 牛芳 《物流科技》 2024年第3期22-26,共5页
考虑到物流业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时滞效应,以中国30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构建DEA模型处理非期望产出的聚合问题、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时滞效应问题,有效测算出2014—2021年中国30个省(市、区)物流业绿色效率。结果表明:从整体角度看,八年... 考虑到物流业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时滞效应,以中国30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构建DEA模型处理非期望产出的聚合问题、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时滞效应问题,有效测算出2014—2021年中国30个省(市、区)物流业绿色效率。结果表明:从整体角度看,八年间绿色效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整体效率水平较低;从省域角度看,北京、上海和海南的绿色效率排名最好,河北、内蒙古、山东和新疆的绿色效率排名较低;从地区角度看,不同区域之间绿色效率水平差距较大,其中黄河中游地区、东北地区绿色效率排名居于后两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进物流业绿色效率现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绿色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非期望产出 时滞效应
下载PDF
固定宽度结构等离子体刻蚀中Lag效应的数值模拟
16
作者 张鉴 黄庆安 李伟华 《传感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3-96,共4页
为了对传感器设计与制造中的刻蚀过程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等离子体~硅表面交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和算法的优化,建立了一种时空归一化的等离子体刻蚀硅片二维模型,并利用该模型,从固定结构尺寸的角度对等离子体刻蚀中的重要现象——La... 为了对传感器设计与制造中的刻蚀过程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等离子体~硅表面交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和算法的优化,建立了一种时空归一化的等离子体刻蚀硅片二维模型,并利用该模型,从固定结构尺寸的角度对等离子体刻蚀中的重要现象——Lag效应进行了揭示,证明在固定宽度结构的刻蚀中存在刻蚀速率随时间变小的现象。同时还对刻蚀算法中的时间步长选择问题进行了讨论,从数值计算的角度提出了最优时间步长的概念并加以验证。为工艺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实验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刻蚀 lag效应 时间步长 数值模拟
下载PDF
2011-2020年安徽省植被变化对气象干旱的响应
17
作者 黄梦楠 丛培月 +1 位作者 莫李娟 寇艳梅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安徽省作为中国气候敏感和生态受损的地区,正面临极端气候事件影响日益显著的挑战。由于植被对干旱的响应存在不对称性,安徽省植被变化对干旱的响应尚不明确。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2011-2020年安徽省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和归一化... 安徽省作为中国气候敏感和生态受损的地区,正面临极端气候事件影响日益显著的挑战。由于植被对干旱的响应存在不对称性,安徽省植被变化对干旱的响应尚不明确。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2011-2020年安徽省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究了2011-2020年气象干旱对植被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徽省2011-2020年SPEI在中部上升,整体空间呈干旱减弱趋势;相同时期NDVI整体下降,北部下降显著,中南部下降缓慢,东部微弱增加。通过SPEI和NDVI的相关关系及时滞效应分析,南、北部地区植被对干旱的响应几乎即时,而中部相对滞后,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该研究增进了对安徽省气候-植被关系的认识,为应对气候变化下干旱风险的防范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植被变化 时滞效应 安徽省
下载PDF
冬小麦冠层温度对大气温度的时滞效应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智韬 张秋雨 +3 位作者 杨宁 罗林育 黄嘉亮 姚一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9-368,共10页
冠气温差能够间接监测作物水分变化规律,而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之间存在的时滞效应会影响监测效果,为探明两者之间的时滞效应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拔节期至乳熟期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温度传感器连续监测灌溉上限分别为田... 冠气温差能够间接监测作物水分变化规律,而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之间存在的时滞效应会影响监测效果,为探明两者之间的时滞效应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拔节期至乳熟期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温度传感器连续监测灌溉上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的95%(T1)、80%(T2)、65%(T3)和50%(T4)4个不同灌溉处理的冠层温度,并同步获取短波净辐射(Short-wave net radiation,R_(S))、大气温度(Atmospheric temperature,T_(A))、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_(H))等气象数据。利用错位相关法计算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之间的时滞时间(Time lag,TL),分析其在不同生育期和不同灌溉条件下变化规律,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法探究气象因子(R_(S)、T_(A)、R_(H))变化率和日均值与时滞时间的相关性,最后通过通径分析探讨气象因子(R_(S)、T_(A)、R_(H))、土壤含水率(Soil moisture content,SMC)以及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对时滞时间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和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冠层温度变化均提前于大气温度;在不同灌溉处理下,T1、T2和T3处理的时滞时间高于T4处理,且在不同生育期下,时滞时间呈现先减少再增加的趋势。短波净辐射变化率(Change rate of short-wave net radiation,R_(SCR))、大气温度变化率(Change rate of atmospheric temperature,T_(ACR))和相对湿度变化率(Change rate of relative humidity,R_(HCR))与时滞时间的相关性均高于对应日均值与时滞时间的相关性;同时,R_(SCR)与时滞时间的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R为0.718~0.806),TACR次之(R为0.582~0.661),RHCR最低(R为-0.534~-0.570)。利用通径分析发现,时滞时间主要受R_(SCR)、SMC以及LAI共同影响,但在不同灌溉条件下影响时滞时间的主要因素存在差异,其中T1、T2和T3处理主要受R_(SCR)和LAI影响,而T4主要受R_(SCR)和SMC影响。研究可为利用冠气温差信息监测作物水分变化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冠层温度 时滞效应 土壤含水率 叶面积指数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无定河流域基流变化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
19
作者 杨倩楠 高海东 +2 位作者 韩勇 李占斌 鲁克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5-242,共8页
基流是干旱区河流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河川径流和维护流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探究无定河流域基流变化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对优化黄土高原水资源配置意义重大。基于无定河流域1960—2019年逐日降水量、径流量数据,... 基流是干旱区河流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河川径流和维护流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探究无定河流域基流变化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对优化黄土高原水资源配置意义重大。基于无定河流域1960—2019年逐日降水量、径流量数据,利用数字滤波法、小波变换、双累积曲线及弹性系数法等,分析了降水量与基流深年际和年内变化特征,探讨了降水量与基流深的时频域关系及基流对降水的时滞效应,并明确了降水—基流关系的变化方向。结果表明:无定河流域年基流深和年基流指数分别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01)和不显著增大趋势(p<0.1),多年平均值分别为23.83 mm和0.67。基流深和基流指数值在春秋两季较大,夏冬两季较小;夏秋季降水对基流的控制能力在高能量和低能量区均明显强于春冬季;基流对降水的年均时滞时长为3.2天,月均(5—10月)时滞时长均在7天内。在过去60年间,流域基流储量增加7倍以上;降水量与基流深的关系发生2次变化,变化点分别为1971年和2000年;2000年后基流对降水的敏感性减弱,二者关系变化的方向更加稳定。研究结果以期为黄河中游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 降水 小波变换 时滞效应 无定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TDOGM(1,N)灰色模型的高校科研能力预测与滞后效应分析
20
作者 李海波 赵晓峰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20,共6页
针对高校人才、经费、平台等科研资源投入与科研产出存在的不平衡现象,提出利用带时滞效应的TDOGM(1,N)灰色模型,对在一定的资源投入下,高校科研能力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高校科学配置投入资源、有效评价科研投入效率提供理论基础。... 针对高校人才、经费、平台等科研资源投入与科研产出存在的不平衡现象,提出利用带时滞效应的TDOGM(1,N)灰色模型,对在一定的资源投入下,高校科研能力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高校科学配置投入资源、有效评价科研投入效率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发现,利用带时滞效应的TDOGM(1,N)灰色模型进行投入与产出关系分析、预测,其精度比传统的OGM(1,N)灰色模型高。同时,预测模型还能充分反映其核心要素存在的滞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效应 TDOGM(1 N)灰色模型 灰色综合关联度 科研能力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