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缩短AMI患者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1
作者 陈贝 金爱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286-1290,共5页
目的构建缩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首次接触医疗到球囊扩张(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临床工作经验,构建缩短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月... 目的构建缩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首次接触医疗到球囊扩张(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临床工作经验,构建缩短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密封信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研究期间对照组未有脱落,共61例;其中男28例,女33例;年龄42~56(50.30±4.50)岁;Killip心功能分级:Ⅰ级32例、Ⅱ级27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因延迟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脱落1例,共59例;其中男35例,女24例;年龄42~56(50.42±4.56)岁;Killip心功能分级:Ⅰ级37例、Ⅱ级2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缩短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干预,其主要内容有构建医护团队、建立缩短FMC-to-B时间模式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救治情况、并发症、经济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确诊AMI时间、FMC-to-B时间及导管室激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582.61±10.36)s比(602.67±10.07)s、(110.61±9.48)min比(125.77±11.81)min、(19.85±3.94)min比(28.39±5.8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758、7.737、9.386,均P<0.05)。观察组梗死血管再通率、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94.92%(56/59)比83.61%(51/61)、93.22%(55/59)比80.33%(49/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71、4.314,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13.56%(8/59)比18.03%(11/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8.95±1.84)d比(10.95±1.51)d、(39503.25±600.36)元比(43981.22±586.37)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19、41.335,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3,P<0.05)。结论缩短AMI患者FMC-to-B时间的集束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可以有效缩短确诊AMI时间、FMC-to-B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血管再通率与存活率,减少住院费用,且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集束化管理 首次接触医疗到球囊扩张时间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ECMO支持下急诊PCI术流程再造
2
作者 王彦哲 赵静 +4 位作者 杨春晓 刘文彩 位新红 郝恩刚 闫春林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10期18-23,共6页
目的基于哈默-流程再造理论优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救治流程,缩短首次医疗接触-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FMC-To-B)。方法设立流程再造管理团队,梳理原有流程,分析各环节非增... 目的基于哈默-流程再造理论优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救治流程,缩短首次医疗接触-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FMC-To-B)。方法设立流程再造管理团队,梳理原有流程,分析各环节非增值时间占比,制订流程优化方案,包括开发移动PDA,对堆积于急诊科的操作进行前移或后移,构建多学科协作机制,加强救治小组培训,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结果流程再造后,FMC-首份心电图时间、FMC-多学科远程会诊时间、FMC-PCI知情同意时间、FMC-ECMO知情同意时间、FMC-To-B时间均较流程再造前缩短。结论再造后的救治流程可有效缩短患者FMC-To-B时间,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ECMO)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首次医疗接触-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FMC-to-B) 流程再造 医疗质量
下载PDF
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控费效果的中断时间序列分析──以药物涂层冠脉球囊导管为例
3
作者 范琳琳 贾志国 周朋超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1期98-104,119,共8页
目的以药物涂层冠脉球囊导管集采为例,分析集中带量采购两轮降价前后患者住院总费用和费用结构变化情况,探讨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获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1468例患者病案首页的费用数据及高值耗材的采购数据,描述... 目的以药物涂层冠脉球囊导管集采为例,分析集中带量采购两轮降价前后患者住院总费用和费用结构变化情况,探讨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获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1468例患者病案首页的费用数据及高值耗材的采购数据,描述数据变化趋势,分析集中带量采购两轮降价对患者住院总费用和费用结构的影响。结果集采政策实施前综合医疗费用呈现上升趋势,集采一轮降价时,各项费用瞬时下降,其中住院总费用和医用材料费瞬时下降110.94万元和78.04万元。集采一轮降价后,住院总费用以10.52万元/月的增速上升。治疗费、诊断费和药品费均快速上升,治疗费占比和耗占比仅瞬时变化显著,药占比长期趋势缓慢上升。集采二轮降价,所有费用瞬时变化不显著(P>0.05),长期趋势均由上升转为下降(P<0.01)。住院总费用以32.51万元/月的速度快速下降,医用材料费以18.67万元/月的速度下降。综合医疗费占比和药占比增加,诊断费占比降低。结论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患者就医负担减轻。费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耗占比仍维持高位,医务工作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体现不充分,医用耗材的综合改革任重道远。为形成政策合力,应充分发挥“三医联动”机制在高值医用耗材治理中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带量采购 中断时间序列 医用耗材 住院费用 三医联动 耗占比 药物涂层冠脉球囊导管 医疗体制改革
下载PDF
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的影响
4
作者 王翔 熊小雪 +1 位作者 李宾 甘受益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在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FMC)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以及近期预后情况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分析整理我院标准版胸痛中心数据库,选择时间节点完整的NSTEM... 目的探讨在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FMC)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以及近期预后情况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分析整理我院标准版胸痛中心数据库,选择时间节点完整的NSTEMI患者共105例。按照S-FMC的长短,分为早期组(0~6h)、中期组(7~24h)、亚中期组(25~72h)和晚期组(>72h)共4个研究组。分析在不同S-FMC下患者住院期间心功能不全以及出院后1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4个研究组平均就诊时间是(2.77±1.78)h、(14.34±5.65)h、(43.25±15.16)h和(101.75±17.89)h,住院期间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是26.3%、53.7%、40.0%、81.8%,出院后1个月内发生MACE的概率分别是28.9%、61.1%、70.7%、6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下,对于NSTEMI患者,缩短S-FMC可降低住院期间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减少出院后1个月内MACE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医疗接触时间 胸痛中心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不全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s a National Reperfusion Strategy for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ssessment of Its Use in Egypt 被引量:2
5
作者 Mohamed Sobhy Ahmed Elshal +12 位作者 Noha Ghanem Hosam Hasan-Ali Nabil Farag Nireen Okasha El Sayed Farag Mohamed Sadaka Hisham Abo El Enein Sameh Salama Hazem Khamis Khaled Shokry Hany Ragy Amany Elshorbagy Radwa Mehanna 《Cardiovascular Innovations and Applications》 2020年第2期269-278,共10页
Objective:Early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a of the heart by performing immediat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to restore blood fl ow in patients with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a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 Objective:Early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a of the heart by performing immediat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to restore blood fl ow in patients with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a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more specifi cally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can save lives.This study aims to identify the mean time(door to balloon time and fi rst contact to balloon time)to primary PCI for STEMI patients and to assess the percentage of primary PCI and its success rate in Egypt.Methods:A registry study of patients presenting to cardiac centers in Egypt was designed,where patients’basic characteristics,the treatment strategy,and the door to balloon time and the fi rst contact to balloon time were assessed.Results:One thousand six hundred fi fty STEMI patients with a mean age of 57 year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Immediate transfer for primary PCI was the most used treatment strategy,representing 74.6%of all treatment strategies used.The door to balloon time and the fi rst contact to balloon time were 50 and 60 minutes,respectively,with a primary PCI success rate of 65.1%.Conclusion:The registry study results showed a marked improvement by implementation of the best treatment strategy with respect to the time factor to achieve a better outcome for STEMI patients in Egy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door to balloon time fi rst medical contact to balloon time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与降压达标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刘东霞 高鹏 +2 位作者 段亚伟 王燕庆 苏晗琪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2616-2619,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救治时间节点与降压达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CU于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STEMI患者374例,采用统一调查问卷收集资料,根...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救治时间节点与降压达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CU于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STEMI患者374例,采用统一调查问卷收集资料,根据合并高血压情况分为高血压组168例和非高血压组206例。依据高血压组血压控制达标情况,分为达标组(75例)和未达标组(93例),分析2组间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降压达标与首次医疗接解(S-to-FMC)、D-to-B、总缺血时间(TIT)的相关性。结果STEMI患者中高血压患者的检出率44.9%;2、3级高血压患者占92.7%;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比较,2组S-to-FMC、D-to-B、TI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达标组S-to-FMC、TIT时间显著低于非达标组(P<0.05)。结论降压达标患者的获益不仅是在降压本身及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与心血管事件的及时救治有一定的相关性,降压达标的STEMI患者院前延迟时间、心肌总缺血时间缩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高血压 降压达标 院前延迟
下载PDF
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术前救治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欣荣 赵倩 +5 位作者 杨毅宁 陈铀 王燕 张雨晨 马翔 马依彤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465-1468,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前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0月经120急救系统、本院急诊科或其他医疗机构转运来院的急性胸痛,经首份心电图证实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的患者共45...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前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0月经120急救系统、本院急诊科或其他医疗机构转运来院的急性胸痛,经首份心电图证实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的患者共45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45例(75.99%),女性109例(24.01%)。分为2015年组、2016年组和2017年组,观察胸痛中心建立前、建立后1年及建立后2年STEMI患者发病-首次医疗接触(FMC)时间、FMC-球囊扩张(FMC2B)时间和从挂号就诊到球囊扩张的时间(D2B)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1)2015、2016和2017年STEMI患者发病至FMC、FMC2B时间、D2B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和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逐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5-2017年FMC2B达标率呈逐年增高趋势(P<0.05)。2015-2017年救护车或转诊到院比例逐年增高。(2)2015-2017年患者院内病死率、PCI术后院内心力衰竭率逐年降低;心脏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有缩短趋势,总费用逐年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可有效的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术前救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首次医疗接触 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 入门到球囊打开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院前及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立军 陈锐均 +3 位作者 张文武 胡雪松 张绪洪 崔连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院前→急诊室→导管室→监护室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STEMI患者(GroupⅠ,n=16)采用一体化模式救治,再随机选取以往未采用本模式救治者23例(GroupⅡ),对比其进门至球囊扩张(door to b...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院前→急诊室→导管室→监护室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STEMI患者(GroupⅠ,n=16)采用一体化模式救治,再随机选取以往未采用本模式救治者23例(GroupⅡ),对比其进门至球囊扩张(door to balloon,D2B)时间。结果与以往相比,采用一体化模式救治D2B时间中位数由120min缩短至67min,MACE发生率由26.09%降至6.25%(P<0.001)。结论采用一体化模式救治STEMI可显著缩短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紧急救治 一体化模式 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 预后
下载PDF
微信一键启动导管室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流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沈鑫 袁杰 +2 位作者 王钊 李国庆 雷建新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探讨微信一键启动导管室的模式,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围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立乌鲁木齐市120急救系统及乌鲁木齐周边地区、邻近的不具备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 目的:探讨微信一键启动导管室的模式,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围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立乌鲁木齐市120急救系统及乌鲁木齐周边地区、邻近的不具备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能力的医疗机构等参与的胸痛中心微信群,通过微信平台实现院前心电图等资料传输及早期诊断,将STEMI患者直接转运至我院导管室行PPCI。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PPCI的STEMI患者的病历资料318例,按是否微信启动导管室分为常规流程组和微信启动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门-球囊扩张(D2B)时间及达标率、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2B)时间及达标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期间死亡率,梗死罪犯血管以及合并急性左心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辅助等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数据差异并进行分析。结果:101例为微信启动组,217例为常规流程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信启动组D2B时间[40(27,55)vs. 88(68,121)min,P<0.001]和FMC2B时间[67(55,82)vs. 117(92,150)min,P<0.001]均较常规流程组显著缩短,D2B时间达标率[94(93.1%)vs. 117(50.7%),P<0.001]和FMC2B时间达标率[82(81.2%)vs. 50(23%),P<0.001]均高于常规流程组,微信启动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显著降低[3(3%)vs. 20(9.2%),P=0.045],住院时间显著缩短[(7.3±3.1)vs.(8.8±3.9)d,P=0.012],住院费用显著减少[(4.5±1.3)vs.(5.6±1.8)万元,P=0.037],合并急性左心衰竭[5(5%)vs. 28(12.9%),P=0.03]、心源性休克[5(5%)vs. 31(14.3%),P=0.014]以及使用IABP辅助[11(10.9%)vs. 46(21.2%),P=0.016]均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梗死罪犯血管及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胸痛中心为依托,利用微信一键启动导管室的模式,优化了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的流程,缩短了总救治时间,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救治效率,适合进行区域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微信 入门-球囊扩张时间 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
下载PDF
ST段抬高心肌梗死首次医疗接触-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文明 郭金成 +5 位作者 柳子静 王国忠 高国旺 张正海 张立新 张海滨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年第6期316-319,共4页
目的 评价首次医疗接触-梗死相关动脉开通(FMC2B)时间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140例,根据《急性S... 目的 评价首次医疗接触-梗死相关动脉开通(FMC2B)时间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140例,根据《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的FMC2B时间建议,分为FMC2B达标组(59例)和FMC2B未达标组(81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FMC2B达标的因素。结果 140例患者中,首诊到非直接PCI医疗机构转运者58例,直接呼叫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到院31例,直接到潞河医院就诊51例。FMC2B中位时间为106.16 min,达标率为42.1%(59/1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诊10 min内完成心电图(OR 5.61,95%CI 1.91~16.88,P=0.002)、常规工作时间就诊(OR 5.11,95%CI 1.88~13.85,P=0.001)、患者高中以上文化程度(OR 4.16,95%CI 1.53~11.34,P=0.005)和发病时意识到心脏问题(OR 2.58,95%CI 1.13~5.91)与FMC2B达标率高有关,转运PCI(OR 0.37,95%CI 0.15~0.92)则与FMC2B达标率低有关。结论 57.9%直接PCI的STEMI患者FMC2B时间没有达到指南建议标准,尤其是转运PCI患者。首诊心电图完成时间、就诊时间、转运PCI和患者的文化程度、发病时意识到心脏问题是FMC2B达标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首次医疗接触 血管成形术 时间 因素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门-囊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1
作者 郭金成 马长生 +7 位作者 许敏 王国忠 张学坤 张海滨 高国旺 张正海 张立新 刘长虹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0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介入治疗(PCI)门-囊(D2B)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潞河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连续收治的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的D2B时间及其组成成分,记录如下时间(中位数):院前时间、门-CCU...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介入治疗(PCI)门-囊(D2B)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潞河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连续收治的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的D2B时间及其组成成分,记录如下时间(中位数):院前时间、门-CCU时间、CCU-获得知情同意时间、知情同意-导管室时间,导管室-首次球囊扩张时间。将D2B时间分为两组:短D2B组(≤120min)和长D2B组(>120min),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2B时间的因素。结果477例STEMI患者中,院前延迟时间125min,总的D2B时间120min,其中门-CCU时间19min,CCU-获得知情同意时间30min,知情同意-导管室时间30min,导管室-首次球囊扩张30min。D2B时间低于90min的患者占19.5%(93/477)。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长D2B时间(>120min)有关的因素是节假日住院(OR=1.85,95%CI1.19~2.85),门诊就医(OR=2.28,95%CI1.21~4.33),入CCU时无症状(OR=2.17,95%CI1.47~3.20)。而通过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转运(OR=0.36,95%CI0.23~0.55),入CCU时间在6am~10pm(OR=0.48,95%CI0.30~0.74)预测短D2B时间(≤120min)。结论多数STEMI患者的D2B时间超过指南要求,临床因素和院内机制与长D2B时间相关,应当建立起有效的院内机制来降低院内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急救医疗服务 门-囊时间
下载PDF
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晓曦 刘惠亮 於四军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第5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节点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依据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 FMC)时...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节点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依据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 FMC)时接诊单元是否配备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各时间节点、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达峰值时间及峰值、在院期间心衰率及病死率、超声测得术后24 h内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s, EF)值及卫生经济学指标(总住院费用、天数)。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各时间节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TNI达峰值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且cTNI峰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P〈0.01;t=-5.32, P〈0.01);试验组入院后24 h内EF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5);试验组院内心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3);试验组心源性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66);试验组总住院费用、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1;t=2.75,P=0.01)。结论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可以显著缩短STEMI患者时间延迟、改善急性期心功能,并降低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救治系统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首次医疗接触时间 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
下载PDF
心血管专科急诊的成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婧 徐凯 +4 位作者 荆全民 王效增 刘海伟 邓宇阳 韩雅玲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18年第3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专科急诊的成立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收集沈阳军区总医院2016年1~10月收治的STEMI患者为观察组,未成立专科急诊之前2014年1~10月收治的STEMI患者为对照组,共入选患者1126例,其中观察... 目的:探讨心血管专科急诊的成立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收集沈阳军区总医院2016年1~10月收治的STEMI患者为观察组,未成立专科急诊之前2014年1~10月收治的STEMI患者为对照组,共入选患者1126例,其中观察组636例,对照组490例。观察组入急诊后由心血管专科急诊医师接诊,对照组在专科急诊成立之前入院后由急诊科医师接诊,进行常规救治。观察两组STEMI患者的一般情况、急诊收治时间、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TB)、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置入情况、随访30 d及1年不良事件。结果:与专科急诊成立之前相比,急诊收治时间、入门-球囊扩张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置入支架的比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随访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支架内血栓、脑卒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不良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急诊的成立有效缩短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率,降低远期不良事件,值得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服务 心肌梗死 入门-球囊时间
下载PDF
医院轨道物流系统在消毒供应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4
作者 柯萍 黄小萍 +1 位作者 林燕娟 黄耀奎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1年第6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医院轨道物流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物品运输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2月应用轨道物流系统运输后与2018年12月采用人工运输时的月总运输物品量、次数、无菌物品接触次数、单次耗时、工作效率、器械错送、签收单遗失、满... 目的探讨医院轨道物流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物品运输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2月应用轨道物流系统运输后与2018年12月采用人工运输时的月总运输物品量、次数、无菌物品接触次数、单次耗时、工作效率、器械错送、签收单遗失、满意度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轨道物流系统运输后与之前人工运输时相比,单月运输负荷增大,耗时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效率是原来的2.6倍。此外,轨道运输后器械错送率、签收单遗失率较前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菌物品出库后到病区储藏区的接触次数平均减少4次,科室满意度也明显提高。结论医院轨道物流系统有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效率,减少运输耗时,减少物品错送、漏送,减少无菌物品接触次数及签收单遗失,提高了科室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轨道物流系统 消毒供应中心 耗时 无菌物品接触次数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时间节点对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邓媛 李伟 +1 位作者 熊信林 段宗刚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1期1024-1027,共4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已成为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STEMI患者救治的关键在于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挽救坏死心肌。虽然大量的临床及循证医学证据证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首选的再灌注策略,但部分患者在地...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已成为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STEMI患者救治的关键在于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挽救坏死心肌。虽然大量的临床及循证医学证据证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首选的再灌注策略,但部分患者在地理位置和首诊医院医疗条件等一些因素的限制下,可能造成救治时间上的延迟。在STEMI患者的救治中,时间就是心肌,对各项时间节点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现就STEMI救治环节中首诊医院入门-出门时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接诊医院入门-球囊扩张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及总缺血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入门-出门时间 入门-球囊扩张时间 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 总缺血时间
下载PDF
辽北贫困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前延迟就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永 栾波 +7 位作者 赵宏伟 王莉莉 于国宁 孙佳禾 肖克令 李媛 张晓娇 侯爱洁 《中国医药》 2018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辽北贫困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就诊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纳入辽北贫困地区7家县医院共635例STEMI患者,根据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2T)将患者分为S2T<3 h组、S2T 3~12 h组、S2T... 目的探讨辽北贫困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就诊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纳入辽北贫困地区7家县医院共635例STEMI患者,根据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2T)将患者分为S2T<3 h组、S2T 3~12 h组、S2T>12 h组。7家县医院参与研究的医师统一接受培训,填写我中心印制的调查表,详细记录3组患者的基本人口学及临床特征、环境因素、行为因素、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S2T<3 h组125例(19.7%),S2T3~12 h组120例(18.9%),S2T>12 h组390例(61.4%),3组患者的平均S2T时间分别为(2.7±1.2)、(10.9±2.6)、(24.3±6.4)h,平均年龄分别为(56±6)、(59±6)、(64±9)岁,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组患者有医保、教育程度小学以下学历、症状典型、将症状理解为心脏病、担心住院费用、未呼叫120、夜间发病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5岁、小学以下学历、症状不典型、担心住院费用、未呼叫120为患者就诊延迟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S2T<3 h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S2T 3~12 h组和S2T>12 h组(均P<0.05)。结论辽北贫困地区民众急救意识差,延迟就诊率极高,因此普及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知识,提高民众急救自救意识,建设完善合理的急性心肌梗死三级救治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辽北地区 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 院前延迟就诊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早期溶栓治疗对到院至用药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艳华 王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9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溶栓对到院至用药时间(DNT)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根据院前24 h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使用情况分为院前组40例和院内组58例。比较2组首次医疗接触时间(FMC)...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溶栓对到院至用药时间(DNT)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根据院前24 h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使用情况分为院前组40例和院内组58例。比较2组首次医疗接触时间(FMC)、溶栓治疗时间和再通率。结果院前组溶栓治疗时间短于院内组,再通率高于院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院前组治疗后2 h、1 d及7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其中治疗后1、7 d的NIHSS评分低于院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院前溶栓能够显著缩短DNT,提高溶栓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溶栓 院内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到院至用药时间 首次医疗接触时间
下载PDF
Prehospital system delay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Singapore 被引量:6
18
作者 Andrew Fu Wah Ho Pin Pin Pek +4 位作者 Stephanie Fook-Chong Ting Hway Wong Yih Yng Ng Aaron Sung Lung Wong Marcus Eng Hock Ong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CAS 2015年第4期277-282,共6页
BACKGROUND: Timely reperfusion i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improves outcomes. System delay is that between first medical contact and reperfusion therapy,comprising prehospital and hospital comp... BACKGROUND: Timely reperfusion i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improves outcomes. System delay is that between first medical contact and reperfusion therapy,comprising prehospital and hospital components. This study aimed to characterize prehospital system delay in Singapore.METHODS: 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was performed for 462 consecutive STEMI patients presenting to a tertiary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06 to April 2008.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est secondarily presented were excluded. For those who received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ambulance records were reviewed. Time intervals in the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prospectivel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equal groups of high/low prehospital system delay using visual binning technique.RESULTS: Of 462 patients, 76 received EMS and 52 of the 76 patients were analyzed. The median system delay was 125.5 minutes and the median prehospital system delay was 33.5minutes(interquartile range [IQR]=27.0, 42.0). Delay between call-received-by-ambulance and ambulance-dispatched was 2.48 minutes(IQR=1.47, 16.55); between ambulance-dispatch and arrival-at-patient-location was 8.07 minutes(IQR=1.30, 22.13); between arrival-at- and departurefrom-patient-location was 13.12 minutes(IQR=3.12, 32.2); and between leaving-patient-location to ED-registration was 9.90 minutes(IQR=1.62, 32.92). Comparing patients with prehospital system delay of less than 35.5 minutes versus more showed that the median delay between ambulancedispatch and arrival-at-patient-location was shorter(5.75 vs. 9.37 minutes, P<0.01). The median delay between arrival-at-patient-location and leaving-patient-location was also shorter(10.78 vs.14.37 minutes, P<0.01).CONCLUSION: Prehospital system delay in our patients was suboptimal. This is the first attempt at characterizing prehospital system delay in Singapore and forms the basis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STEMI c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cardial infarction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DELAY first medical contact Door to balloon
下载PDF
Challenges in managing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被引量:1
19
作者 Megan Smith Aniruddha Singh +2 位作者 Douglas McElroy Shilpi Mittal Richard Pham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21年第4期76-81,共6页
BACKGROUND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may contribute to delayed presentation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Delayed presentation with late reperfusion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mechanical c... BACKGROUND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may contribute to delayed presentation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Delayed presentation with late reperfusion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mechanical complications and adverse outcomes.Inherent delays are possible as every patient who is acutely sick is being considered a potential case or a career of COVID-19.Also,standardized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recautions are established for all members of the team,regardless of pending COVID-19 testing which might further add to delays.AIM To compare 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all patients who presented to our facility with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o same time cohort from 2019.METHODS All patients who presented to our facility with STEMI during the pandemic were compared to a matched cohort during the same time period in 2019.STEMI with unknown time of symptom onset and inpatient STEMI patients were excluded.Primary outcome was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in-hospital and up to 14 d after STEMI,including death,myocardial infarction,cardiac arrest,or stroke.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groups for continuous variables were tested through ANOVA,using SYSTAT,version 13.Chi-square tests of association were used to compare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mong groups using SYSTAT.Relative risk scores and associated tests for significance were calculated for discrete variables using MedCalc(MedCalc Software,Ostend,Belgium).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longer time interval from symptom onset to first medical contact(FMC)in the COVID-19 group(P<0.02).Time to first electrocardiogram,door-to-balloon time,and FMC to balloon tim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The right coronary artery was the most common culprit for STEMI in both the cohorts.Over 60%of patients had one or more obstructive(>50%)lesion(s)remote from the culprit site.In-hospital and 14 d MACE were more prevalent in the COVID-19 group(P<0.01 and P<0.001).CONCLUSION This single academic center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suggests that there is a delay in patients with STEMI seeking medical attent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which could be translating into worse clinical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balloon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Cardiac arrest DEATH
下载PDF
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付丽 王楠 +3 位作者 杨柳 吴其明 宋毓青 董茜 《中国医药》 2018年第5期667-670,共4页
目的探讨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通过胸痛中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STEMI患者255例,以FMC-to-B时间1... 目的探讨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通过胸痛中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STEMI患者255例,以FMC-to-B时间120 min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FMC-to-B时间≤120 min组(91例)和FMC-to-B时间>120 min组(164例)。比较2组入院后48 h内心功能和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情况。结果入院后48 h内2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MC-to-B时间≤120 min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FMC-to-B时间>120 min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FMC-to-B时间>120 min组[(51±8)%比(47±8)%、15.4%(14/91)比38.4%(63/1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缩短FMC-to-B时间可降低STEMI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同时左心室射血分数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