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组合式宽输入高效率DC-DC变换器
1
作者 李劲晖 贲洪奇 +1 位作者 朱俊函 宁继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3,共11页
针对车载DC-DC变换器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组合式宽输入高效率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包括飞跨电容(FC)型三电平Buck电路和LLC谐振电路两部分,FC三电平Buck电路输出端口与LLC谐振电路输入端口串联,通过控制FC三电平Buck电... 针对车载DC-DC变换器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组合式宽输入高效率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包括飞跨电容(FC)型三电平Buck电路和LLC谐振电路两部分,FC三电平Buck电路输出端口与LLC谐振电路输入端口串联,通过控制FC三电平Buck电路占空比实现输出电压调节以适应宽输入电压范围,同时三电平结构降低了开关管电压应力、减小了损耗;LLC谐振电路传输负载所需全部功率,采用定频开环控制以获得高效率和稳定增益,同时实现了电气隔离。详细分析了组合式变换器的拓扑结构、直流增益以及工作效率,并与相同电路构成的级联式变换器进行了效率特性对比,根据组合式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特性,提出一种解耦控制策略,实现输出电压稳定和飞跨电容电压平衡,最后搭建了一个200~400 V输入、12 V/20 A输出的实验电路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组合式变换器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变换器 飞跨电容型三电平Buck LLC 宽输入电压范围 高效率 解耦控制
下载PDF
阵元与阵间频偏联合设计的FDA解模糊成像
2
作者 黄欣怡 谢宁波 +1 位作者 廖可非 李沁璘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4,共7页
与传统相控阵(phased array, PA)相比,频率分集阵列(frequency diverse array, FDA)可以通过发射窄带信号获得宽带观测效果。然而,FDA波束方向图的距离角度耦合会带来模糊问题,解决耦合问题成为FDA成像的关键问题之一。为解决耦合问题,... 与传统相控阵(phased array, PA)相比,频率分集阵列(frequency diverse array, FDA)可以通过发射窄带信号获得宽带观测效果。然而,FDA波束方向图的距离角度耦合会带来模糊问题,解决耦合问题成为FDA成像的关键问题之一。为解决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元内频率偏置和阵元间频率偏置联合设计的FDA结构,阵元内发射多组频率偏移不同的信号,并通过调整阵元内和阵元间的频率偏置将传输能量聚焦在期望的距离-角度区域来实现距离-角度解耦。利用所设计的FDA结构,无需依赖复杂的图像重建算法解决了目标的模糊性问题,实现多目标解除模糊成像。通过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对距离-角度解耦和目标解除模糊成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分集阵列 距离-角度解耦 解除模糊成像
下载PDF
爆破作用下低渗砂岩铀储层的岩石损伤范围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辰宇 郑永香 +1 位作者 李亚东 倪鹏泓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3年第6期26-32,45,共8页
爆破增渗方法可有效提升地浸采铀效率,而爆破范围是影响增渗效果的关键参数。为了研究低渗砂岩铀矿中爆破损伤范围分布特征和裂纹扩展规律,基于LS-DYNA软件,采用RHT材料模型,分析了不耦合系数K和地应力对砂岩爆破损伤区范围和裂纹扩展... 爆破增渗方法可有效提升地浸采铀效率,而爆破范围是影响增渗效果的关键参数。为了研究低渗砂岩铀矿中爆破损伤范围分布特征和裂纹扩展规律,基于LS-DYNA软件,采用RHT材料模型,分析了不耦合系数K和地应力对砂岩爆破损伤区范围和裂纹扩展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不耦合系数K的增大、岩石的粉碎区半径逐渐减小,缩减至同炮孔半径近似;裂隙区裂纹呈现先增大、后稳定的分布规律,在K=1.75时取得了较好的爆破效果。随着地应力的增大,岩石的粉碎区形状和范围基本不发生变化,而裂隙区范围整体呈现先缩小后稳定的分布规律。研究对低渗砂岩铀矿爆破增渗中爆破范围的确定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砂岩铀矿 爆破增渗 岩石损伤范围 不耦合系数 地应力
下载PDF
LFMCW雷达运动目标检测与距离速度去耦合 被引量:60
4
作者 杨建宇 凌太兵 贺峻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9-173,共5页
为解决LFMCW雷达运动目标的检测和距离速度去耦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将动目标检测与频域配对相结合的MTD-领域配对方法。该方法通过MTD实现对不同模糊速度目标的检测和分类,以简化差拍信号频谱,然后利用对称三角线性调频连续波上/下扫频... 为解决LFMCW雷达运动目标的检测和距离速度去耦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将动目标检测与频域配对相结合的MTD-领域配对方法。该方法通过MTD实现对不同模糊速度目标的检测和分类,以简化差拍信号频谱,然后利用对称三角线性调频连续波上/下扫频段多普勒频移的对称性,实现动目标距离速度去耦合。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FMCW雷达 运动目标检测 距离速度去耦合 频域配对 线性调频连续波
下载PDF
LFMCW雷达多目标MTD-速度配对法 被引量:18
5
作者 肖汉 杨建宇 熊金涛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2-715,共4页
为解决多目标环境下对称三角LFMCW雷达上/下扫频段目标配对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运动目标在上/下扫频段频谱的对称性,并结合各个目标模糊多普勒速度的差异,实现上/下扫频段目标的准确配对及距离速度去耦合。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 为解决多目标环境下对称三角LFMCW雷达上/下扫频段目标配对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运动目标在上/下扫频段频谱的对称性,并结合各个目标模糊多普勒速度的差异,实现上/下扫频段目标的准确配对及距离速度去耦合。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FMCW雷达 动目标检测 距离速度去耦合
下载PDF
试论“盆”“山”耦合和脱耦研究的方法学 被引量:15
6
作者 吴根耀 马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9-246,共8页
“盆”“山”耦合和脱耦把造山作用和盆地发育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其统一的运动学过程和动力学机制 ,必须有相应的方法论作保证。针对这一问题 ,有 3个方面需要讨论 :1)空间关系上 ,要在确定一个时间段的基础上正确划分“盆”“山”系统 ... “盆”“山”耦合和脱耦把造山作用和盆地发育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其统一的运动学过程和动力学机制 ,必须有相应的方法论作保证。针对这一问题 ,有 3个方面需要讨论 :1)空间关系上 ,要在确定一个时间段的基础上正确划分“盆”“山”系统 ;2 )两套分类体系并用 ,在“正序”的研究和区域的研究中采用理性的系统分类 ,在“反序”的和局部 (主要指油气藏 )的研究中以应用性的分类为主 ;3)以造山带和盆地研究近年里形成的成功方法为基础 ,努力汲取各种新知识 ,将思路、方法和技术手段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盆”“山”耦合和脱耦研究自身 ,包括其方法学 ,不断开拓新领域 ,将可能成为中国大陆油气勘探新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学 “盆”“山”耦合和脱耦 “盆”“山”系统 分类体系 薪技术手段
下载PDF
大量程柔性铰六维力传感器静态解耦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石中盘 赵铁石 +2 位作者 厉敏 赵延治 丁长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62-1069,共8页
为提高大量程六维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六维力传感器非线性静态解耦方法,该方法结合混合递阶遗传算法和小波神经网络的优点,采用递阶遗传算法与最小二乘法分别对小波神经网络隐层结构参数以及输出层权值进行优化,再将优... 为提高大量程六维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六维力传感器非线性静态解耦方法,该方法结合混合递阶遗传算法和小波神经网络的优点,采用递阶遗传算法与最小二乘法分别对小波神经网络隐层结构参数以及输出层权值进行优化,再将优化后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六维力传感器非线性解耦。建立了基于混合递阶遗传算法和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六维力传感器非线性解耦模型,设计了基于混合递阶遗传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结构及参数优化算法,给出了六维力传感器非线性解耦的具体实现流程。以最新研制的6-UPUR大量程柔性铰六维力传感器为对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六维力传感器的Ⅰ类误差和Ⅱ类误差分别为1.25%和2.59%,比采用BP和RBF神经网络方法的测量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力传感器 大量程 静态解耦 混合递阶遗传算法 小波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一种LFMCW雷达距离速度去耦合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吴礼 彭树生 +1 位作者 肖泽龙 是湘全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4-47,共4页
宽带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应用非常广泛,但目标运动会带来距离与速度耦合的问题从而使距离谱产生模糊。文中在分析目标回波信号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adon-Ambiguity变换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距离速度去耦合新方法。该方法利用Radon-Ambi... 宽带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应用非常广泛,但目标运动会带来距离与速度耦合的问题从而使距离谱产生模糊。文中在分析目标回波信号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adon-Ambiguity变换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距离速度去耦合新方法。该方法利用Radon-Ambiguity变换和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分别估计回波信号的调频率和估计初始频率,最终实现距离速度去耦合。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算法同时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ON-AMBIGUITY变换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 距离速度去耦合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时发射技术的双线性间断调频准连续波雷达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高辉 高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5-699,共5页
为解决常规线性调频雷达存在的距离速度耦合和近距离盲区等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大占空比双线性间断调频脉冲信号的准连续波体制雷达.该雷达在一个脉冲重复周期内分时交替发射频谱互不重叠的两个线性调频脉冲信号,接收机通过发射信号分离、... 为解决常规线性调频雷达存在的距离速度耦合和近距离盲区等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大占空比双线性间断调频脉冲信号的准连续波体制雷达.该雷达在一个脉冲重复周期内分时交替发射频谱互不重叠的两个线性调频脉冲信号,接收机通过发射信号分离、Stretch处理、时域互相关、FFT、运动补偿等过程可以在一个脉冲重复周期内获得运动目标的速度估计值和距离估计值.本文首先给出了该雷达的信号模型和距离速度去耦合原理,分析了系统性能,最后讨论了尚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连续波雷达 STRETCH处理 距离速度去耦合 近距离盲区
下载PDF
机载高波段SAR大斜视角大场景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悦丽 梁甸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46-2050,共5页
该文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AR)斜视成像模式,分析了机载成像处理中斜距展开和二维解耦合近似相位误差与波长、斜视角、分辨率和测绘带宽度等参数的关系,证明二阶近似可满足常规高波段SAR大斜视角成像要求,但改进RD算法的聚集深度问题限制... 该文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AR)斜视成像模式,分析了机载成像处理中斜距展开和二维解耦合近似相位误差与波长、斜视角、分辨率和测绘带宽度等参数的关系,证明二阶近似可满足常规高波段SAR大斜视角成像要求,但改进RD算法的聚集深度问题限制了成像方位孔径,常规CS算法未考虑二次距离压缩(SRC)的空变性,其大场景成像效果均不佳,只有NCS算法考虑了SRC随距离的线性变化,大场景高波段SAR成像聚焦性能最优。对毫米波SAR点目标成像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上述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大斜视角成像 二维频域解耦合 距离走动校正 二次距离压缩 非线性CS算法
下载PDF
多变量解耦控制的工业过程运行层次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平 柴天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9-205,共7页
基于多变量解耦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工业过程运行的层次控制方法,用于实现表征过程整体运行性能的工艺指标.底层回路控制系统采用多回路PI/PID控制技术进行设计,用于将关键工艺参数控制在给定的工作点.针对由被控过程和底层回路控制系... 基于多变量解耦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工业过程运行的层次控制方法,用于实现表征过程整体运行性能的工艺指标.底层回路控制系统采用多回路PI/PID控制技术进行设计,用于将关键工艺参数控制在给定的工作点.针对由被控过程和底层回路控制系统构成的广义对象,采用扩展的单位反馈解耦方法设计上层回路设定控制器.该回路设定控制器能够克服系统具有的多变量耦合和不确定干扰影响,根据期望的工艺指标,对底层控制器的设定值进行在线调整.磨矿过程运行控制系统设计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解耦控制 回路设定控制器 过程运行 工艺指标 区间约束控制
下载PDF
超近程雷达高速目标运动补偿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可 李慧敏 +1 位作者 于迎春 李斌 《电子科技》 2013年第1期84-86,共3页
针对超近程雷达的高速目标探测问题,提出了一种距离速度解耦合与运动补偿的新方法。通过采用单载频与线性调频连续波(CW+LFMCW)信号组合形式,由CW差拍信号测量目标的无模糊速度,再根据速度估计值对LFMCW差拍信号进行运动补偿得到目标的... 针对超近程雷达的高速目标探测问题,提出了一种距离速度解耦合与运动补偿的新方法。通过采用单载频与线性调频连续波(CW+LFMCW)信号组合形式,由CW差拍信号测量目标的无模糊速度,再根据速度估计值对LFMCW差拍信号进行运动补偿得到目标的距离信息,实现了高速目标距离速度解耦合与运动补偿。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近程雷达 高速目标 运动补偿 距离速度解耦合
下载PDF
车载LFMCW雷达多运动目标探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毕欣 杜劲松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6-29,共4页
针对传统的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在进行运动多目标配对的局限性,提出结合变周期LFMCW作为发射信号波形,采用质心凝聚处理进行多目标配对的新方法,有效提高了处理算法的实时性,合理设置凝聚中心宽度阈值,可实现目标的准确配对和距... 针对传统的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在进行运动多目标配对的局限性,提出结合变周期LFMCW作为发射信号波形,采用质心凝聚处理进行多目标配对的新方法,有效提高了处理算法的实时性,合理设置凝聚中心宽度阈值,可实现目标的准确配对和距离速度去耦合,测试结果显示:配对误差均控制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调频连续波 变周期 运动目标检测 距离速度去耦合
下载PDF
远程制导炮弹非线性离散滑模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荣军 王良明 陈世业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7-141,共5页
为实现远程制导炮弹的非线性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原理的非线性离散控制器设计方法。建立了远程制导炮弹控制系统模型,针对该模型存在的非线性和耦合问题,利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将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解耦为两个独立的线性定常子系统,... 为实现远程制导炮弹的非线性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原理的非线性离散控制器设计方法。建立了远程制导炮弹控制系统模型,针对该模型存在的非线性和耦合问题,利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将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解耦为两个独立的线性定常子系统,然后对子系统作离散化处理,并结合滑模控制原理设计了远程制导炮弹的非线性离散控制器。弹道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和控制器是有效的,实现了制导炮弹系统的解耦控制,并对模型参数不确定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而控制采样时间将引起动态跟踪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制导炮弹 非线性系统 解耦控制 离散滑模控制器 弹道仿真
下载PDF
增程式电动车悬置系统优化及NVH性能测试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忠四 王经常 +2 位作者 高立新 倪绍勇 杜文建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8-244,共7页
为了改善增程式电动车的NVH性能,采用四点衬套式悬置系统支撑该电动车的动力总成,同时设计了两种匹配方案.原车状态的设计方案存在较严重的振动耦合现象,经过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匹配与振动解耦率的优化以后,主振动的振动解耦率均高于80%,... 为了改善增程式电动车的NVH性能,采用四点衬套式悬置系统支撑该电动车的动力总成,同时设计了两种匹配方案.原车状态的设计方案存在较严重的振动耦合现象,经过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匹配与振动解耦率的优化以后,主振动的振动解耦率均高于80%,频率分布对于怠速工况的隔振有利.本文对优化设计的悬置系统进行了NVH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四个悬置在三个方向的怠速工况隔振量都在20dB以上.怠速工况下,方向盘的振动加速度均小于0.05 g,半阶次无明显振动;当发动机转速为3 000r/min时,方向盘处一阶主振动较小,振动加速度只有0.02 g,而半阶次振动加速度非常大,最大振动加速度达到0.15 g.该研究工作表明,半阶次振动是中高转速下增程式电动车振动和噪声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程式电动汽车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振动解耦 半阶次振动 NVH性能测试
下载PDF
利用动态分程调节实现离心压缩机组的解耦控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子云 潘静萍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15年第6期619-624,共6页
在分析离心压缩机组性能控制和防喘振控制的基础上,阐述离心压缩机组的性能控制系统与防喘振控制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并详细说明利用动态分程调节系统实现离心压缩机组解耦控制的原理和动作过程。
关键词 解耦控制 离心压缩机 动态分程调节
下载PDF
基于最大时域瞬态噪声的去耦电容选择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洋 白钰杰 +1 位作者 罗厚兴 夏建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63-2769,共7页
针对传统的基于频域目标阻抗的去耦电容选择方法存在过度设计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最大时域瞬态噪声的去耦电容选择方法。首先,利用板级电流可由一系列三角脉冲近似合成这一性质,推导出了去耦电容瞬态电压噪声达到局部最大值的时刻及时... 针对传统的基于频域目标阻抗的去耦电容选择方法存在过度设计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最大时域瞬态噪声的去耦电容选择方法。首先,利用板级电流可由一系列三角脉冲近似合成这一性质,推导出了去耦电容瞬态电压噪声达到局部最大值的时刻及时域瞬态阻抗应该满足的条件,并通过分析VRM支路最大瞬态电压噪声确定了去耦电容的去耦时间范围;其次,通过研究去耦电容时域瞬态阻抗曲线的性质和特点,制定了去耦电容的选择标准。最后,提出基于最大时域瞬态噪声的去耦设计方案。通过对4个具有典型激励输入的实例进行去耦设计,结果表明,在输入激励条件相同且满足电压噪声要求的前提下,与传统频域目标阻抗法获得的去耦方案相比,该文提出的算法所需电容数量至少能减少24.5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最大时域瞬态噪声 时域瞬态阻抗 时域去耦范围
下载PDF
宽范围电能变换系统及其应用
18
作者 毛承雄 黄晓燕 +3 位作者 沈黎明 杨嘉伟 陆继明 付学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53-2059,共7页
为了进行宽范围的电能变换,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能变换系统。该变换系统由一种新型的变比可调变压器和电力电子电路构成,根据变压器工作频率的不同,系统可分为工频和中频两种拓扑结构。变比可调变压器是整个变换系统的核心,因而详细介绍... 为了进行宽范围的电能变换,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能变换系统。该变换系统由一种新型的变比可调变压器和电力电子电路构成,根据变压器工作频率的不同,系统可分为工频和中频两种拓扑结构。变比可调变压器是整个变换系统的核心,因而详细介绍了其结构、变比切换顺序、限流电阻的选择以及变比的设计。以超级电容储能的应用为例,介绍了中频变换系统在超级电容放电和充电两种情况下的工作模式和控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基于超级电容的三相中频宽范围电能变换系统的模型,对超级电容放电和恒流充电两种工况进行了仿真,并在一台5kVA的单相中频系统样机上进行了硬件试验。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变比以及外围电力电子电路的控制,超级电容端电压能够大范围变化,而系统电压可以保持稳定。硬件试验结果表明变比可调变压器的变比切换过程对系统输出无影响,验证了系统在实用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输入范围 升/降压 拓扑结构 变比可调变压器 超级电容储能 恒流充电 解耦控制
下载PDF
基于极坐标格式的方位距离解耦稀疏SAR成像算法
19
作者 韩明 魏中浩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1-44,共4页
基于稀疏信号处理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方法可以使SAR图像特征得到增强。为了减小内存占用和计算量,在稀疏SAR成像过程中常采用基于传统成像算法的方位距离解耦算子。极坐标格式算法(PFA)是传统的聚束SAR成像算法,文中将PFA引入到稀... 基于稀疏信号处理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方法可以使SAR图像特征得到增强。为了减小内存占用和计算量,在稀疏SAR成像过程中常采用基于传统成像算法的方位距离解耦算子。极坐标格式算法(PFA)是传统的聚束SAR成像算法,文中将PFA引入到稀疏聚束SAR成像模型之中,在稀疏重构时使用基于PFA的方位距离解耦算子来替代观测矩阵及其共轭转置,达到减少内存和计算量的目的;同时,可以使SAR图像得到增强。实际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稀疏信号处理 方位距离解耦
下载PDF
混合励磁电机的电动汽车增程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7
20
作者 侯珏 姚栋伟 +3 位作者 吴锋 吕成磊 王涵 沈俊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6-212,共7页
针对增程器转速功率动态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励磁电机的新型电动汽车增程器,阐述了其控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根据混合励磁增程器整体效率特性确定了多转速点工作区域,基于混合励磁电机气隙磁场的柔性可调特性,设计了围绕... 针对增程器转速功率动态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励磁电机的新型电动汽车增程器,阐述了其控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根据混合励磁增程器整体效率特性确定了多转速点工作区域,基于混合励磁电机气隙磁场的柔性可调特性,设计了围绕工作区域的增程器转速-功率解耦发电双闭环控制算法.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控制策略模型,基于自行开发的混合励磁增程器原理样机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励磁增程器输出发电功率动态响应快,转速、功率控制稳态误差小,稳态及瞬态运行工况均位于设定工作区域内,发电控制策略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增程器 混合励磁电机 控制策略 解耦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