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thogenic Identification of Leaf Tip Blight of Red-fleshed Kiwifruit in Qiandongnan Prefecture
1
作者 Guohui Zhang Xiangyang Li +4 位作者 Huanxian Gu Wenhhua Zhang Shengli Si Rongyu Li Ming Li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21年第2期1-4,共4页
[Objective]The paper was to investigate and identify new diseases in kiwifruit producing areas in Qiandongnan Prefecture to reduce the harm of diseases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red-fleshed kiwifruit products.[Method]... [Objective]The paper was to investigate and identify new diseases in kiwifruit producing areas in Qiandongnan Prefecture to reduce the harm of diseases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red-fleshed kiwifruit products.[Method]The pathogenic fungus was isolated from diseased leaves of redfleshed kiwifruit by tissue separation method,and DNA was sequenced by ribosomal rDNA-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equencing.Molecular evolutionary trees were built using MEGA4.0 software,and the pathogenic fungus was classified and identified combined with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Result]Leaf tip blight was a new disease caused by Epicoccum sorghinum.It caused serious damage on red-fleshed kiwifruit.[Conclusion]The study supplements diseases of red-fleshed kiwifruit,and provides support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late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fleshed kiwifruit Leaf tip blight Epicoccum sorghinum Incidence symptom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s on Dry Blight Disease in Leaf Tip of Red-fleshed Kiwifruit in Qiandongnan Prefecture
2
作者 Guohui ZHANG Xiangyang LI +2 位作者 Huanxian GU Wenhua ZHANG Shengli SI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22年第5期80-83,100,共5页
In order to reduce the harm of diseases in red-fleshed kiwifruit in Qiandongnan Prefecture and ensure product quality, a new disease in the producing areas were investigated, and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were carried o... In order to reduce the harm of diseases in red-fleshed kiwifruit in Qiandongnan Prefecture and ensure product quality, a new disease in the producing areas were investigated, and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were carried out. The pathogen was isolated from diseased leaves by a tissue separation method. DNA sequencing was performed by the sequence analysis of ribosomal rDNA-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 and a molecular evolutionary tree was constructed by the MEGA 4.0 software. The pathogenic fungus was classified and identified by combining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fin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ry blight disease in leaf tip was a new disease, which was caused by Epicoccum sorghinum, and it had a serious damage to red-fleshed kiwifru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fleshed kiwifruit Dry blight disease in leaf tip Epicoccum sorghinum Disease symptom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下载PDF
受枯梢病侵染的有症状和无症状樟子松的内生真菌群落结构
3
作者 刘玉祥 王磊 +1 位作者 任宁红 游崇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131,共13页
【目的】分析受樟子松枯梢病侵染的无症状和有症状樟子松不同部位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以期为筛选有效的内生拮抗菌并防治樟子松枯梢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离培养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无症状和有症状樟子松的针叶、嫩梢... 【目的】分析受樟子松枯梢病侵染的无症状和有症状樟子松不同部位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以期为筛选有效的内生拮抗菌并防治樟子松枯梢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离培养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无症状和有症状樟子松的针叶、嫩梢、韧皮部(胸径处)3个部位内生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筛选了嫩梢处丰度有显著差异的内生菌。【结果】(1)分别在无症状和有症状樟子松中分离到233株和360株内生真菌,分离率最高的均是Diplodia sapinea。此外,Hormonema sp.在无症状樟子松上分离率较高,但在有症状樟子松上分离率较低,且仅在有症状樟子松的嫩梢处分离到。(2)扩增子测序结果显示:无症状和有症状樟子松中内生真菌的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无症状和有症状樟子松的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3)对扩增子数据进行线性判别分析发现:Hormonema属真菌在无症状樟子松嫩梢中丰度最高,而Diplodia属真菌在有症状樟子松的嫩梢中丰度最高。(4)真菌营养型分类也证实无症状樟子松的3个部位中均是腐生菌的相对丰度最高,而有症状樟子松的韧皮部的植物病原菌的相对丰度较无症状显著增多。【结论】无症状和有症状樟子松中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其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下一步将进行拮抗试验以评估无症状樟子松嫩梢部位中显著富集的真菌Hormonema属真菌作为生防菌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樟子松 枯梢病 真菌 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大蒜叶枯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筛选 被引量:10
4
作者 程晓兰 程智慧 +1 位作者 邹燕 牛青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0,共5页
为了建立大蒜叶枯病抗性鉴定的方法,根据田间调查结果选取对大蒜叶枯病不同抗性的3个品种G087、G064、G039作为鉴别品种,对病菌离体接种鉴定中不同孢子悬浮液浓度、病菌接种部位、接种后不同培养温度、不同株龄接种,以及活体接种方法进... 为了建立大蒜叶枯病抗性鉴定的方法,根据田间调查结果选取对大蒜叶枯病不同抗性的3个品种G087、G064、G039作为鉴别品种,对病菌离体接种鉴定中不同孢子悬浮液浓度、病菌接种部位、接种后不同培养温度、不同株龄接种,以及活体接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筛选。结果表明:采用4~5叶期大蒜的离体叶片,叶面或叶背接种,接种病菌孢子悬浮液浓度106个/mL,接种后置于21℃温度条件下培养7 d,统计病情指数和品种抗性类型,鉴定结果与品种的抗病水平一致;离体接种鉴定比活体接种法更简便、快速;离体和活体鉴定结果均与品种田间抗病性一致,可作为大蒜品种资源叶枯病抗性鉴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叶枯病 抗性 活体鉴定 离体鉴定
下载PDF
油松枯梢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婧 崔建州 +2 位作者 任晓婧 苏筱雨 李会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21,共5页
为明确近年来华北地区出现的大量油松枯梢病病原菌及其分类地位,对发病植物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根据柯赫法则用针刺法接种田间健康植物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菌株是油... 为明确近年来华北地区出现的大量油松枯梢病病原菌及其分类地位,对发病植物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根据柯赫法则用针刺法接种田间健康植物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菌株是油松枯梢病的致病菌,鉴定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属真菌Sphaeropsis sapin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枯梢病 分离 接种 鉴定
下载PDF
联峰山油松枯梢病病原菌越冬方式及场所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任晓婧 杜金顺 +2 位作者 崔建州 暴可心 李会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37,46,共4页
为了明确油松枯梢病病原菌Sphaeropsis sapinea的越冬方式及场所,于2015年11月—2016年3月越冬季节田间采集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的松针、松梢、球果等越冬组织及林下的落针、落果等,观察子实体着生情况,测定越冬子实体内孢子... 为了明确油松枯梢病病原菌Sphaeropsis sapinea的越冬方式及场所,于2015年11月—2016年3月越冬季节田间采集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的松针、松梢、球果等越冬组织及林下的落针、落果等,观察子实体着生情况,测定越冬子实体内孢子萌发率,发现油松枯梢病的病原菌可以子实体的形式在松针和落针上越冬。通过对以上组织进行室内病原菌的分离、分子生物学检测,确定该病菌也可以菌丝体的形式在发病的针叶、球果、松梢和落针、落果中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枯梢病 球壳孢菌 越冬方式 越冬场所
下载PDF
不同牡丹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测定 被引量:3
7
作者 林晓民 陈根强 +5 位作者 胡公洛 韩建国 和广磊 张淑玲 吕金刚 于梅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55-259,267,共6页
以污染区牡丹叶尖枯病的病情指数为依据,测定了128个牡丹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牡丹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不同,抗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20~100.抗性差异是由于叶片对氟化物的耐受性不同,而不是吸氟量多少... 以污染区牡丹叶尖枯病的病情指数为依据,测定了128个牡丹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牡丹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不同,抗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20~100.抗性差异是由于叶片对氟化物的耐受性不同,而不是吸氟量多少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大气氟污染 抗性
下载PDF
牡丹叶尖枯病的症状和发生原因 被引量:4
8
作者 林晓民 陈根强 +2 位作者 韩建国 吕金刚 和广磊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5-58,共4页
根据牡丹叶尖枯病的症状特点和田间扩展方式,以及对大气和牡丹叶片中氟浓度的测定,结果证实牡丹叶尖枯病是由大气氟污染引起的一种非侵染性病害。污染区的牡丹在生长季节叶片不断地吸收氟化物,当叶片中氟浓度超过了其能够耐受的限度... 根据牡丹叶尖枯病的症状特点和田间扩展方式,以及对大气和牡丹叶片中氟浓度的测定,结果证实牡丹叶尖枯病是由大气氟污染引起的一种非侵染性病害。污染区的牡丹在生长季节叶片不断地吸收氟化物,当叶片中氟浓度超过了其能够耐受的限度时,即表现枯死症状。由于氟化物在叶片中会随着蒸腾流向叶尖,而使叶尖的氟浓度较高,故枯死症状先在叶尖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叶尖枯病 病原 症状
下载PDF
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凯里基地植物病虫害的种类调查和病原鉴定(二)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国辉 顾焕先 佀胜利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共3页
该文是2015年10月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凯里基地病虫害调查和病原鉴定的后续结果。调查发现的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炭疽病、绣球花Hydrangea macrophylla炭疽病和竹柏Podocarpus nagi叶尖枯病的病原菌分别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 该文是2015年10月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凯里基地病虫害调查和病原鉴定的后续结果。调查发现的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炭疽病、绣球花Hydrangea macrophylla炭疽病和竹柏Podocarpus nagi叶尖枯病的病原菌分别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互隔文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e和头状茎点霉Phoma glomer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檵木炭疽病 绣球花炭疽病 竹柏叶尖枯病 胶孢炭疽菌 互隔文链孢霉 头状茎点霉
下载PDF
4种药剂对油松枯梢病的室内抑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满光 路文雅 李国松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34,40,共5页
为了解亚磷酸、硼酸、亚磷酸二氢钾以及亚磷酸氢二钾4种药剂的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凹玻片法测定其对油松枯梢病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油松枯梢病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均与... 为了解亚磷酸、硼酸、亚磷酸二氢钾以及亚磷酸氢二钾4种药剂的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凹玻片法测定其对油松枯梢病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油松枯梢病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均与各药剂浓度成正比,与时间呈反比;4种药剂对油松枯梢病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由强到弱的顺序均为亚磷酸>硼酸>亚磷酸二氢钾>亚磷酸氢二钾;4种药剂对油松枯梢病抑制率的EC_(50)值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说明其持效性较差,4种药剂对油松枯梢病孢子萌发抑制率的EC_(50)值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说明其持效性好;其中亚磷酸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其菌丝生长抑制率的EC_(50)值在第3d最小,为0.374,其孢子萌发抑制率的EC_(50)值在24h最小,为0.5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枯梢病 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 抑制率
下载PDF
大青山地区油松枯梢病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丽洁 田润民 +1 位作者 刘雪锋 秦德志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7年第1期36-39,共4页
对内蒙古大青山阳坡油松枯梢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枯梢病病原菌为松球壳孢菌。油松枯梢病各个发生阶段症状明显,每年5~6月,油松枝条自下部、外部向上部、中部逐渐枯黄,少数针叶尖端枯死变灰或针叶段枯死。8月下旬,枝干... 对内蒙古大青山阳坡油松枯梢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枯梢病病原菌为松球壳孢菌。油松枯梢病各个发生阶段症状明显,每年5~6月,油松枝条自下部、外部向上部、中部逐渐枯黄,少数针叶尖端枯死变灰或针叶段枯死。8月下旬,枝干皮下生长子实体、分生孢子器,10月中下旬,分生孢子器成熟后突破寄主表皮而外露。油松枯梢病的发病与立地条件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枯梢病 发生规律
下载PDF
大气中氟污染对牡丹影响的调查分析
12
作者 韩建国 林晓民 陈根强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4年第9期65-67,共3页
对大气氟污染与观赏植物牡丹叶片中的含氟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 1 )一定时间内牡丹叶片的吸氟量和积累量成正相关。 ( 2 )牡丹叶片中的含氟量与测定点距污染源的距离呈负相关。 ( 3 )牡丹叶尖枯病是因大气氟污染所致 。
关键词 氟污染 牡丹 叶尖枯病
下载PDF
大麻顶枯现象与原因的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伍菊仙 杨明 +3 位作者 郭孟璧 许艳萍 邓文品 郭鸿彦 《中国麻业科学》 2010年第1期30-32,44,共4页
对大麻顶枯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不同熟期的大麻材料顶枯率表现为晚熟﹥早熟﹥极早熟,种植密度小的顶枯率﹥种植密度大的,有顶枯发生和没有顶枯发生的地块土样的测定结果显示,土壤中的大量元素差别不大,微量元素则差别很大,尤其以Na、S... 对大麻顶枯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不同熟期的大麻材料顶枯率表现为晚熟﹥早熟﹥极早熟,种植密度小的顶枯率﹥种植密度大的,有顶枯发生和没有顶枯发生的地块土样的测定结果显示,土壤中的大量元素差别不大,微量元素则差别很大,尤其以Na、S、Ca、Mg差异最大,有顶枯发生的地块土壤Na、S含量明显高于没有顶枯发生的地块,Ca、Mg含量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顶枯
下载PDF
黔东南州红心猕猴桃叶尖干枯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国辉 李向阳 +4 位作者 顾焕先 张文华 佀胜利 李荣玉 李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3期145-149,共5页
为减少黔东南州的红心猕猴桃病害危害、保证产品质量,对产区内的新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及病原鉴定。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使用核糖体rDNA-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区序列分析法进行DNA测序,使用MEGA 4.0... 为减少黔东南州的红心猕猴桃病害危害、保证产品质量,对产区内的新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及病原鉴定。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使用核糖体rDNA-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区序列分析法进行DNA测序,使用MEGA 4.0软件构建分子进化树,结合形态学观察对致病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由病原菌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导致的一种新病害——叶尖干枯病对红心猕猴桃有严重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心猕猴桃 叶尖干枯病 高粱附球菌 发病症状 病原鉴定
下载PDF
油松枯梢病菌孢子萌发率测定方法探索
15
作者 史丹阳 任晓婧 +3 位作者 魏步飞 许子怡 孙玉琴 李会平 《中国森林病虫》 2021年第6期29-32,共4页
油松枯梢病是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生长中的重要病害,研究中常常需要大量的孢子悬浮液和孢子萌发率的测定。以松针诱导法获得大量分生孢子器,用显微镜观察法研究分生孢子器萌发过程,探索应用分生孢子器萌发率测定替代分生孢子萌发率... 油松枯梢病是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生长中的重要病害,研究中常常需要大量的孢子悬浮液和孢子萌发率的测定。以松针诱导法获得大量分生孢子器,用显微镜观察法研究分生孢子器萌发过程,探索应用分生孢子器萌发率测定替代分生孢子萌发率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萌发率和孢子萌发率之间具有线性关系,可以近似地用一元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利用该回归方程测算油松枯梢病分生孢子萌发率,方法简便,可以作为孢子萌发率测定的代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枯梢病 松球壳孢菌 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器 孢子萌发率 回归方程
下载PDF
贵州首次发现由星孢菌引起的云南樟枯梢病
16
作者 吴跃开 《贵州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31-33,共3页
本文报道了云南樟上的一种新病害。病菌主要侵染寄主枝条的梢部,在感病部位产生黄色疱状物,后期破裂露出其中的白色孢子堆,受害梢部最终萎缩枯死。依据病原菌形态特征的观测结果,将其鉴定为星孢菌Asteroconium sp.。该菌的形态特征及寄... 本文报道了云南樟上的一种新病害。病菌主要侵染寄主枝条的梢部,在感病部位产生黄色疱状物,后期破裂露出其中的白色孢子堆,受害梢部最终萎缩枯死。依据病原菌形态特征的观测结果,将其鉴定为星孢菌Asteroconium sp.。该菌的形态特征及寄主范围与该属的模式种A.saccardoi Syd.比较接近,但亦有重要区别,主要是其分生孢子梗明显较粗短,且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枝条梢部,未见危害叶片。这一新的病害种类在国内、国外均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樟 星孢菌 枯梢病 贵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