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脉穗螟雌成虫生殖系统形态特征与卵巢发育分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都梓萌 崔广超 +2 位作者 李志东 周祥 郭技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5,共6页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槟榔等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预测预报其发生期以推断防治适期是有效防治该害虫的关键。我们采集红脉穗螟幼虫饲养后,解剖其雌成虫生殖系统,观察分析其生殖系统结构,进行卵巢发育分级,可为红脉穗螟...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槟榔等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预测预报其发生期以推断防治适期是有效防治该害虫的关键。我们采集红脉穗螟幼虫饲养后,解剖其雌成虫生殖系统,观察分析其生殖系统结构,进行卵巢发育分级,可为红脉穗螟的生物学研究和田间预测预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红脉穗螟雌成虫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相似,外生殖器主要由产卵器、导精管、交配囊及其附属结构组成,内生殖器包含卵巢1对、侧输卵管2根、中输卵管1根、受精囊、附腺和生殖腔。红脉穗螟卵巢发育可分为5个级别,即Ⅰ级.乳白透明期,Ⅱ级.卵黄沉积期,Ⅲ级.成熟待产期,Ⅳ级.产卵盛期,Ⅴ级.产卵末期。红脉穗螟3日龄雌成虫卵巢普遍为Ⅳ级卵巢,进入产卵盛期;4日龄时日均产卵量达到最高,为42粒/头。本研究明确红脉穗螟雌性生殖系统结构,建立了红脉穗螟卵巢发育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脉穗螟 雌成虫 生殖系统 卵巢等级 卵巢结构
下载PDF
褐带卷蛾茧蜂对不同龄期红脉穗螟幼虫的选择性和适应性
2
作者 钟宝珠 吕朝军 +2 位作者 李朝绪 李文莲 覃伟权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本研究为明确褐带卷蛾茧蜂对红脉穗螟不同龄期幼虫的偏好和适应性。[方法]采用室内生物学方法研究了寄生蜂对寄主幼虫龄期的选择性及寄主幼虫龄期对寄生蜂发育、存活、寿命、子代性比等的影响。[结果]在选择性试验中,褐带卷蛾茧... [目的]本研究为明确褐带卷蛾茧蜂对红脉穗螟不同龄期幼虫的偏好和适应性。[方法]采用室内生物学方法研究了寄生蜂对寄主幼虫龄期的选择性及寄主幼虫龄期对寄生蜂发育、存活、寿命、子代性比等的影响。[结果]在选择性试验中,褐带卷蛾茧蜂可寄生红脉穗螟3~5龄幼虫,而在非选择性条件下可以寄生红脉穗螟2~5龄幼虫,且寄生率随寄主龄期的升高而增加。褐带卷蛾茧蜂在红脉穗螟2~5龄幼虫体上均可完成世代发育。其中以2龄幼虫为寄主时,褐带卷蛾茧蜂总发育历期(卵-成虫)最长,为18.50 d,而以红脉穗螟5龄幼虫为寄主时发育历期最短,仅为12.75 d,两者之间相差5.75 d。以红脉穗螟5龄幼虫为寄主时,褐带卷蛾茧蜂单雌产卵量最高(34.85粒),寿命最长(14.50 d),而以2龄幼虫为寄主时单雌产卵量最低(5.29粒),寿命最短(11.15 d),与5龄幼虫为寄主相比分别降低84.82%和23.10%。褐带卷蛾茧蜂的生命表参数内禀增长率(rm)、净增值率(R0)、世代时间(T)和有限增长率(λ)均在寄生红脉穗螟5龄幼虫时达到最大,rm、R0、T和λ的值分别为0.29、123.21、16.50和1.34。[结论]褐带卷蛾茧蜂更偏好选择红脉穗螟高龄幼虫寄生,且高龄寄主幼虫有利于褐带卷蛾茧蜂个体和种群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脉穗螟 寄主龄期 褐带卷蛾茧蜂 寄主选择 生长发育
下载PDF
青葙提取物对红脉穗螟产卵忌避及杀卵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吕朝军 钟宝珠 +3 位作者 钱军 覃伟权 苟志辉 连春枝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3-548,共6页
为探讨青葙在有害生物防治上的应用潜力,同时为红脉穗螟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青葙提取物对红脉穗螟的产卵忌避作用和杀卵活性。产卵忌避试验结果表明:甲醇和石油醚提取物的驱避效果最大。对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显... 为探讨青葙在有害生物防治上的应用潜力,同时为红脉穗螟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青葙提取物对红脉穗螟的产卵忌避作用和杀卵活性。产卵忌避试验结果表明:甲醇和石油醚提取物的驱避效果最大。对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溶剂提取物处理均对红脉穗螟具有一定的杀卵活性,其中甲醇、乙醇、蒸馏水、乙酸乙酯、正己烷和石油醚提取物处理的死亡率之间无明显差异,保持在20%左右,显著高于三氯甲烷和丙酮提取物处理;甲醇、石油醚和乙醇提取物对红脉穗螟初孵幼虫的影响最大,其1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可达到53%、51.75%和45.54%。此外,在青葙甲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中,乙醚萃取物对红脉穗螟的产卵忌避、杀卵活性及对初孵1龄幼虫的毒力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溶剂萃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葙提取物 红脉穗螟 产卵忌避 杀卵活性
下载PDF
红脉穗螟寄生性天敌扁股小蜂的人工大量繁殖技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甘炳春 周亚奎 +3 位作者 杨新全 何明军 黄良明 刘丽风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30,40,共3页
扁股小蜂Elasmus punctulatus Verma&Hayat.是槟榔害虫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以人工饲料饲养的红脉穗螟为寄主,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该蜂人工大量繁殖技术,旨在提供足够的扁股小蜂以满足田间释放的需要... 扁股小蜂Elasmus punctulatus Verma&Hayat.是槟榔害虫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以人工饲料饲养的红脉穗螟为寄主,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该蜂人工大量繁殖技术,旨在提供足够的扁股小蜂以满足田间释放的需要,为红脉穗螟的生物防治提供相关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脉穗螟 扁股小蜂 寄生性天敌 大量繁殖
下载PDF
海南省槟榔红脉穗螟危害情况调查 被引量:8
5
作者 周亚奎 甘炳春 +3 位作者 杨新全 黄良明 刘丽风 何明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1,共2页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槟榔花果期的主要害虫,对槟榔产量影响较大。对海南主要槟榔产区红脉穗螟危害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槟榔平均单株受害率16.89%,在坡地的危害程度要大于平地和水田地;三亚、保亭和陵水地区的危害程度...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槟榔花果期的主要害虫,对槟榔产量影响较大。对海南主要槟榔产区红脉穗螟危害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槟榔平均单株受害率16.89%,在坡地的危害程度要大于平地和水田地;三亚、保亭和陵水地区的危害程度要大于北部的琼海、万宁和屯昌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脉穗螟 发生危害 海南
下载PDF
5种赤眼蜂对红脉穗螟卵的寄生力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林玉英 金涛 +3 位作者 马光昌 温海波 龚治 彭正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48-1653,共6页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Walker)]是槟榔的重要害虫,为筛选有效防治红脉穗螟的优势赤眼蜂蜂种,研究比较了稻螟赤眼蜂、食胚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对红脉穗螟的寄生力。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寄主卵密度范围内...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Walker)]是槟榔的重要害虫,为筛选有效防治红脉穗螟的优势赤眼蜂蜂种,研究比较了稻螟赤眼蜂、食胚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对红脉穗螟的寄生力。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寄主卵密度范围内,稻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和食胚赤眼蜂对红脉穗螟卵的寄生数量随着红脉穗螟卵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其中,稻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和食胚赤眼蜂在红脉穗螟的卵密度分别为35、30和25粒/管,寄生卵数量和寄生率均为最大,寄生卵数量分别为16.2、8.8和10.6粒,寄生率分别为46.3%、29.3%和42.4%。在赤眼蜂羽化后的12 h内,在0~72 h提供充足卵的情况下,食胚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主要在0~24 h寄生红脉穗螟的卵,分别占总寄生量84.8%、48.6%和60.7%,其子代蜂总数分别为48.5、50.8和53.8头,子代雌蜂比例分别为68.2%、74.4%和55.1%。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对红脉穗螟卵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松毛虫赤眼蜂和食胚赤眼蜂作为红脉穗螟卵补充优势赤眼蜂,这3种赤眼蜂可共同防治红脉穗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脉穗螟 寄生力 生物防治 赤眼蜂
下载PDF
红脉穗螟成虫行为习性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甘炳春 林一鸣 +1 位作者 邢贞杰 黄良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02-205,共4页
在实验室内观察研究了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成虫的行为习性,结果表明:成虫大部分羽化于晚上20:00—次日5:00,高峰时段为20:00~22:00;雌雄成虫在1~5日龄均可交配,羽化后次晚为高峰期;成虫一天中的交配发生于20:00—6:00,... 在实验室内观察研究了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成虫的行为习性,结果表明:成虫大部分羽化于晚上20:00—次日5:00,高峰时段为20:00~22:00;雌雄成虫在1~5日龄均可交配,羽化后次晚为高峰期;成虫一天中的交配发生于20:00—6:00,高峰期为1:00—3:00;成虫交配持续时间15~130min,平均83.53min;成虫在夜间产卵,平均单雌产卵429粒;雌雄成虫平均寿命分别为12.13天和11.4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脉穗螟 成虫 羽化 交配持续时间
下载PDF
鱼藤酮和茶皂素对槟榔红脉穗螟的联合毒力 被引量:3
8
作者 吕朝军 钟宝珠 +3 位作者 苟志辉 吴海霞 孙晓东 覃伟权 《生物安全学报》 2015年第3期241-243,共3页
【背景】鱼藤酮和茶皂素均为典型的植物源药剂,而两者混配对棕榈害虫的防治效果还未见报道。【方法】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研究了鱼藤酮和茶皂素以不同比例混配对槟榔红脉穗螟的联合毒力。【结果】鱼藤酮和茶皂素对红脉穗螟3龄幼虫的LC5... 【背景】鱼藤酮和茶皂素均为典型的植物源药剂,而两者混配对棕榈害虫的防治效果还未见报道。【方法】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研究了鱼藤酮和茶皂素以不同比例混配对槟榔红脉穗螟的联合毒力。【结果】鱼藤酮和茶皂素对红脉穗螟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19.06和35.07 mg·L-1。鱼藤酮和茶皂素以有效成分1∶1、5∶1、1∶2和1∶5混配后,对红脉穗螟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以1∶5混配处理组的共毒系数最高,达327.26;1∶2混配处理组次之,共毒系数为298.16。【结论与意义】鱼藤酮和茶皂素以合理比例混配,对红脉穗螟具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藤酮 茶皂素 红脉穗螟 增效作用
下载PDF
植物源杀虫剂对槟榔红脉穗螟幼虫的致死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吕朝军 钟宝珠 +3 位作者 田密 钱军 苟志辉 覃伟权 《生物安全学报》 2013年第4期253-256,共4页
[背景]红脉穗螟是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目前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措施对其进行防控.[方法]采用药膜法和饲喂法研究了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槟榔红脉穗螟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印楝素、烟碱、鱼藤酮和除虫菊素对红脉穗螟各龄幼虫均表现一定的杀... [背景]红脉穗螟是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目前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措施对其进行防控.[方法]采用药膜法和饲喂法研究了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槟榔红脉穗螟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印楝素、烟碱、鱼藤酮和除虫菊素对红脉穗螟各龄幼虫均表现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采用药膜法处理后,除虫菊素和烟碱对槟榔红脉穗螟各龄幼虫的毒力最高,LC50分别为3.83~ 17.01 mg· L-1和3.75 ~24.78 mg·L-1,且其毒力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大而减弱.浸叶饲喂法结果表明,烟碱和鱼藤酮表现出较强的杀虫活性,LC50分别为7.72~20.69 mg· L-1和11.41 ~25.25 mg·L-1.[结论与意义]植物源杀虫剂不同处理方法对红脉穗螟的毒力存在差异,生产上应根据药剂的作用方式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杀虫剂 红脉穗螟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入侵植物青葙叶片提取物对红脉穗螟体重及蛹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朝军 钟宝珠 +3 位作者 吴海霞 陈国德 张伟 覃伟权 《生物安全学报》 2015年第3期244-247,共4页
【背景】青葙是我国的传统中草药,有关其次生物质对植物病害的活性已有报道,但其在害虫防控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方法】为明确青葙体内次生物质对害虫的生物活性,研究了青葙叶片4种溶剂提取物对红脉穗螟幼虫体重及蛹发育的影响。【结果... 【背景】青葙是我国的传统中草药,有关其次生物质对植物病害的活性已有报道,但其在害虫防控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方法】为明确青葙体内次生物质对害虫的生物活性,研究了青葙叶片4种溶剂提取物对红脉穗螟幼虫体重及蛹发育的影响。【结果】除石油醚提取物外,其余3种溶剂(甲醇、正丁醇、去离子水)提取物均会对红脉穗螟体重和成虫羽化造成影响,其中,甲醇提取物影响最大;各提取物中,仅甲醇提取物对虫体蛹发育造成影响,对蛹重的抑制率达到39.35%,对蛹长的抑制率达到29.05%。【结论与意义】青葙植株体内存在对昆虫生长发育起调控作用的次生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葙 提取物 红脉穗螟 生长发育调节活性
下载PDF
印楝素对红脉穗螟发育调节及产卵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蜜 钟宝珠 郭霞 《生物安全学报》 2014年第1期56-59,共4页
【背景】印楝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源杀虫剂,已有研究表明其对红脉穗螟具有胃毒和触杀效果,但印楝素对红脉穗螟生长发育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方法】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印楝素不同亚致死剂量水平下,对红脉穗螟幼虫和蛹发育历期的影响,... 【背景】印楝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源杀虫剂,已有研究表明其对红脉穗螟具有胃毒和触杀效果,但印楝素对红脉穗螟生长发育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方法】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印楝素不同亚致死剂量水平下,对红脉穗螟幼虫和蛹发育历期的影响,并对药剂处理后成虫的寿命、产卵量和孵化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经印楝素处理后,红脉穗螟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延长,成虫寿命变短,同时处理后红脉穗螟成虫产卵量及后期的卵孵化率均显著降低,其中经LC25、LC50和LC90剂量处理后,产卵量分别降低了14.30%、20.38%和19.43%,卵孵化率分别降低了24.24%、26.89%和31.60%。【结论与意义】印楝素可通过干扰红脉穗螟虫体的生长发育和后代产卵力来达到对害虫种群的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素 红脉穗螟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温湿度、补充营养及接种密度对褐带卷蛾茧蜂繁育效果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宝珠 蒙太高 +2 位作者 吕朝军 阚金涛 李文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3-121,共9页
[目的]阐明接种技术对褐带卷蛾茧蜂(Bracon adoxophyesi Mimanikawa)繁育效果影响。[方法]以红脉穗螟预蛹为寄主,研究了温度、相对湿度、补充营养及接种密度对褐带卷蛾茧蜂产卵、孵化、化蛹、羽化及发育历期的影响。[结果](1)温度会影... [目的]阐明接种技术对褐带卷蛾茧蜂(Bracon adoxophyesi Mimanikawa)繁育效果影响。[方法]以红脉穗螟预蛹为寄主,研究了温度、相对湿度、补充营养及接种密度对褐带卷蛾茧蜂产卵、孵化、化蛹、羽化及发育历期的影响。[结果](1)温度会影响褐带卷蛾茧蜂的产卵量,但对卵的孵化、化蛹及羽化率影响不显著。随温度降低,褐带卷蛾茧蜂发育历期延长,以18℃处理为例,卵期、幼虫期、蛹期及成虫期相比30℃处理分别延长53.46%、66.61%、40.14%和153.36%,总发育历期延长70.23%,均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2)湿度变化对褐带卷蛾茧蜂产卵量、孵化率、化蛹率均无显著影响,但会干扰成虫羽化,其中湿度为75%处理的羽化率最高,为81.99%,而最高湿度(95%)和最低湿度(55%)的羽化率均最小,且差异不显著,分别为68.35%和66.73%;随湿度降低,蛹期、成虫期和总发育历期均缩短。(3)补充10%蜂蜜水后,褐带卷蛾茧蜂产卵量显著增加,比对照提高61.04%,同时成虫期和总发育历期均显著延长。(4)接种密度对褐带卷蛾茧蜂卵孵化率、化蛹率、羽化率及各虫态发育历期均无显著影响,但可影响单雌产卵量,其中以接种4对和6对处理组的寄生蜂单雌产卵量最高,分别为44.67粒和44.33粒,而接种2对处理组仅27.33粒。(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6.67%。经综合得分排序,接蜂密度为4对处理组的综合评分最高为1.41,对褐帯卷蛾茧蜂的繁育更有利。[结论]控制褐带卷蛾茧蜂繁育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可影响其后代发育;从产卵、孵化、化蛹、羽化及发育历期等方面综合考虑,在本研究供试条件下,褐带卷蛾茧蜂的最佳繁育温度为21~30℃之间;相对湿度75%可作为该寄生蜂繁育的参考湿度;同时适当添加补充营养并控制接种密度均可对繁育效果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带卷蛾茧蜂 红脉穗螟 后代发育 寄生蜂繁育
下载PDF
鱼藤酮对红脉穗螟的控制作用研究
13
作者 钟宝珠 吕朝军 +1 位作者 李朝绪 陈拓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9,共5页
为明确植物源杀虫剂鱼藤酮对红脉穗螟的控制水平,采用叶片浸渍法和田间喷雾法分别研究了鱼藤酮对红脉穗螟的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鱼藤酮对红脉穗螟各龄幼虫均具生物活性,其中对1龄幼虫的毒力最强,致死中浓度(LC_(50))为11.... 为明确植物源杀虫剂鱼藤酮对红脉穗螟的控制水平,采用叶片浸渍法和田间喷雾法分别研究了鱼藤酮对红脉穗螟的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鱼藤酮对红脉穗螟各龄幼虫均具生物活性,其中对1龄幼虫的毒力最强,致死中浓度(LC_(50))为11.41 mg/L,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加,毒力逐渐减弱。鱼藤酮处理红脉穗螟卵后,可导致初孵幼虫存活率下降;鱼藤酮可阻碍红脉穗螟的化蛹和羽化,经浓度为181.12 mg/L的药液处理后,红脉穗螟的化蛹率和羽化率分别降至48.42%和24.44%;鱼藤酮还会导致红脉穗螟成虫寿命缩短和产卵量下降。喷施不同浓度的鱼藤酮后第7天,田间红脉穗螟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均高于50%,其中250 mg/L处理的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分别达80.94%和80.24%,与对照药剂啶虫脒处理效果接近。由此得出,鱼藤酮对红脉穗螟具有较好的防控潜力,可作为防治该虫的备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藤酮 红脉穗螟 生物活性 发育 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