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gnostic value of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 complex in sepsis-induced liver injury: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1
作者 Ye Zhou Long-Ping He +5 位作者 Ying-Han Qi Yu Huang Bing-Qin Hu Jia-Ling Liu Qing-Bo Zeng Jing-Chun Song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4年第11期1255-1264,共10页
BACKGROUND Sepsis often causes severe liver injury and leads to poor patient outcomes.Early detection of sepsis-induced liver injury(SILI)and early treatment are key to improving outcomes.AIM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 BACKGROUND Sepsis often causes severe liver injury and leads to poor patient outcomes.Early detection of sepsis-induced liver injury(SILI)and early treatment are key to improving outcomes.AIM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ILI patients and analyze the associated risk factors,to identify potential sensitive biomarkers.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from 546 patients with sepsis treated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of the 908th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Joint Logistic Support Force between May 2018 and December 2022.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sepsis group(n=373)and SILI group(n=173)based on the presence of acute liver injury within 2 hours of admission.We used the random forest algorithm to analyze risk factors and assessed potential diagnostic markers of SILI using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s,subgroup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sepsis group,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 complex(t-PAIC)levels in seru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ILI group(P<0.05).Random for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PAIC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SILI,with an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0.862(95%confidence interval:0.832-0.892).Based on the optimal cut-off value of 11.9 ng/mL,patients at or above this threshold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lactate and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 score.The survival rate of these patient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worse(hazard ratio=2.2,95%confidence interval:1.584-3.119,P<0.001).Spearma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0.42 between t-PAIC and lactate,and 0.41 between t-PAIC and aspartate transaminase.Subgroup analysi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PAIC levels betwee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everity of liver dysfunction.CONCLUSION T-PAIC can serve as a diagnostic indicator for SILI,with its elevation correl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SI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SIS Liver injury Liver diseases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 complex PROGNOSIS
下载PDF
新凝血标志物在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2
作者 张世杰 孟宪春 +2 位作者 孙萍萍 杨静静 吴静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新凝血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在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87... 目的探讨新凝血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在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87例DIC患儿(观察组),根据其出院时的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66例)和死亡组(21例),另外以同期出生的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收集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发生DIC的危险因素。分析不同组别TM、TAT、PIC和t-PAIC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M、TAT、PIC和t-PAIC在新生儿DIC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低Apgar评分、出生窒息、IVH、脓毒症和PIH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Apgar评分、出生窒息、脓毒症和PIH是新生儿发生DIC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TM、TAT、PIC和t-PAI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TM、TAT、PIC和t-PAIC联合诊断新生儿DIC的价值优于单独诊断。死亡组TM、TAT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2组PIC、t-PA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T水平升高是影响新生儿DI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当TAT为21.72μg/L时,其预测新生儿DIC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72(95%CI:0.666~0.87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2%和71.2%。结论TM、TAT、PIC和t-PAIC联合应用对新生儿DIC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疾病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血栓调节蛋白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
下载PDF
TAT、TM、PIC、t-PAIC与重型血液毒毒蛇咬伤中毒患者DIC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
3
作者 覃双全 曾宪华 +5 位作者 刘笋 何熔 罗亚玲 朱首珍 骆立晖 印伟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3期51-56,共6页
目的评估凝血酶抗凝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复合物(t-PAIC)与重型血液毒毒蛇咬伤中毒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4月至2023年4... 目的评估凝血酶抗凝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复合物(t-PAIC)与重型血液毒毒蛇咬伤中毒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重型血液毒毒蛇咬伤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32例。依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DIC分为观察组(发生DIC,n=37)及对照组(未发生DIC,n=95)。检测2组血浆TAT、TM、PIC、t-PAIC浓度。应用二元、无分类协变量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TAT、TM、PIC、t-PAIC浓度与重型血液毒毒蛇咬伤中毒后DIC的临床相关性,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AT、TM、PIC、t-PAIC对重型血液毒毒蛇咬伤中毒后DIC的预测能力。结果观察组TAT、TM、PIC、t-PAI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元、无分类协变量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T[OR=1.517(95%CI:1.155,1.879)]、TM[OR=1.647(95%CI:1.108,2.186)]、PIC[OR=3.989(95%CI:2.986,4.992)]、t-PAIC[OR=1.111(95%CI:0.854,1.368)]是重型血液毒毒蛇咬伤中毒患者发生DIC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AT、TM、PIC、t-PAIC是预测重型血液毒毒蛇咬伤中毒患者DIC的有效指标(P<0.05),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5(95%CI:0.790,0.939)、0.771(95%CI:0.673,0.870)、0.847(95%CI:0.804,0.889)、0.680(95%CI:0.573,0.787),联合预测效能更优异(P<0.001),AUC为0.904(95%CI:0.875,0.933)。结论TAT、TM、PIC和t-PAIC检测对判断重型血液毒毒蛇咬伤中毒患者是否发生DIC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较好地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状态,4个指标联合预测DIC的效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咬伤 血液毒素 中毒 凝血酶抗凝酶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复合物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血栓调节蛋白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高凤威 周琳 +5 位作者 邵小宝 王华 杨圆 陈鑫 刘艺 朱培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748-753,共6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t-PAIC)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79例COVID-19确诊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危重型(n=51)和危重型...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t-PAIC)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79例COVID-19确诊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危重型(n=51)和危重型(n=28)2组。比较2组患者凝血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差异,分析TAT、TM和t-PAIC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危重型COVID-19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危重型患者相比,危重型患者的TAT、TM和t-PAIC水平显著升高(P<0.001)。TAT、TM和t-PAIC与多项生物标志物呈正相关,其中TAT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最强(r=0.786,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T(OR=1.346,P<0.05)和t-PAIC(OR=1.128,P<0.05)是危重型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TAT、TM和t-PAIC联合诊断危重型COVID-19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18,诊断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4.1%。结论联合检测TAT、TM和t-PAIC可有效辅助诊断危重型COVID-19,对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型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
下载PDF
t-PAIC、TM和血栓弹力图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活动度评估中的应用
5
作者 詹江辉 杨雪 郭晓鹤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6期770-774,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血栓调节蛋白(TM)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水平,以及t-PAIC、TM和血栓弹力图(TEG)评估UC患者活动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2例UC... 目的探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血栓调节蛋白(TM)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水平,以及t-PAIC、TM和血栓弹力图(TEG)评估UC患者活动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2例UC患者为试验组,按照1∶1的比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的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t-PAIC、TM水平及TEG各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血块动力时间(K)、凝固角(Angle角)、纤维蛋白溶解率(LY30)及最大振幅(MA)]差异。根据改良Mayo评分系统对UC患者进行分组并比较不同病情各组之间FDP、D-D、t-PAIC、TM水平及TEG各指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PAIC、TM和TEG各指标对UC患者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UC患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FDP、D-D、t-PAIC、TM水平明显升高(P<0.05)。TEG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R、K明显低于对照组,Angle角、LY30及M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yo评分将82例UC患者分为缓解期组8例,轻度活动组26例,中度活动组29例及重度活动组19例。UC不同病情各组间FDP、D-D、t-PAIC、TM水平及R、K、Angle角、LY30、M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PAIC、TM、LY30是UC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影响因素(OR=1.719、1.531、2.067,均P<0.05)。以Mayo评分<6分的UC患者为对照,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t-PAIC、TM、LY30鉴别诊断UC患者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4(95%CI:0.684~0.883)、0.738(95%CI:0.629~0.847)、0.826(95%CI:0.737~0.916)。结论t-PAIC、TM及LY30是UC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影响因素,检测t-PAIC、TM及LY30可以有效评估UC患者的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血栓弹力图 溃疡性结肠炎 活动度
下载PDF
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血清t-PAI-C、HBP、HMGB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宋黎洁 陶言言 张弘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90-694,共5页
目的 探究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血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剂-1复合物(t-PAI-C)、肝素结合蛋白(HBP)、外周血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 探究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血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剂-1复合物(t-PAI-C)、肝素结合蛋白(HBP)、外周血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5例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后28 d存活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感染部位、平均动脉压、射血分数)、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t-PAI-C、HBP、HMGB1水平以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分析影响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探究t-PAI-C、HBP、HMGB1水平与cTnI、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PAI-C、HBP、HMGB1诊断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随访期间出现死亡30例(28.57%),存活75例(71.43%)。死亡组患者的cTnI、t-PAI-C、HBP、HMGB1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58±0.43)μg/L、(16.75±4.00)ng/mL、(45.68±9.25)ng/mL、(125.00±20.18)μg/L、(17.63±2.66)分,均高于存活组[(0.65±0.11)μg/L、(13.20±2.68)ng/mL、(38.00±8.63)ng/mL、(96.69±11.25)μg/L、(11.50±1.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t-PAI-C、HBP、HMGB1以及APACHEⅡ评分均为影响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PAI-C、HBP、HMGB1与cTnI、APACHEⅡ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t-PAI-C、HBP、HMGB1三者联合诊断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0(0.889~0.983),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3.33%和93.33%,诊断效能均优于单一的t-PAI-C、HBP、HMGB1指标(P<0.05)。结论 t-PAI-C、HBP、HMGB1水平与cTnI、APACHEⅡ评分相关性较好,可作为临床诊断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三者联合预测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预后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预后 心肌损伤 血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剂-1复合物 肝素结合蛋白 高迁移率组蛋白B1
下载PDF
血清TAT、t-PAIC、TM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王澎 张春和 +6 位作者 赵舰 褚宁涵 吕欣哲 张林 吴丹蕾 左瑞菊 张睿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血栓调节蛋白(TM)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以及它们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沧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2月...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血栓调节蛋白(TM)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以及它们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沧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2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96例ICAS患者(ICAS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的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n=78)、中度组(n=64)和重度组(n=54);另选取196例与ICAS患者临床基本资料一致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TAT、t-PAIC、TM水平;Spearman法分析ICAS患者血清TAT、t-PAIC、TM水平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AS患者重度狭窄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TAT、t-PAIC、TM、总胆固醇(TC)水平对ICAS患者发生重度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CAS组血清TAT、t-PAIC、TM水平显著升高(P<0.05);ICAS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TAT、t-PAIC、TM、TC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ICAS患者血清TAT、t-PAIC、TM水平分别与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574,0.695,0.62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AT、t-PAIC、TM、TC是ICAS患者发生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TAT、t-PAIC、TM、TC联合检测预测ICAS患者发生重度狭窄的AUC为0.927,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6.62%,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_(联合检测-TAT)=4.617、Z_(联合检测-t-PAIC)=4.024、Z_(联合检测-TM)=4.004、Z_(联合检测-TC)=7.078,均P=0.000)。[结论]ICAS患者血清TAT、t-PAIC、TM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狭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这三者和TC联合检测对ICAS患者发生重度狭窄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程度
下载PDF
血栓标志物联合炎症指标评估肿瘤并发脓毒性休克的效能
8
作者 赖媛媛 何振业 +6 位作者 王宇婷 丘享享 蔡信坚 林嘉欣 寒冰 吴宗勇 齐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4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标志物[包括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复合物(t-PAI.C)]及相关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与白细胞计数(WBC)... 目的探讨血栓标志物[包括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复合物(t-PAI.C)]及相关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与白细胞计数(WBC)]诊断肿瘤并发脓毒性休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就诊的74例肿瘤并发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脓毒症3.0诊断标准将74例患者分为脓毒症组54例和脓毒性休克组20例。比较两组血栓标志物及炎症指标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并发脓毒性休克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对肿瘤并发脓毒性休克的诊断价值。结果脓毒症组TM、t-PAI.C、PCT水平明显低于脓毒性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TM、t-PAI.C与PCT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t-PAIC水平升高为肿瘤并发脓毒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9,95%CI 1.08~1.30,P<0.05),患者t-PAIC水平每增加1 ng/mL,肿瘤并发脓毒性休克的风险增加至1.19倍。TM、t-PAI.C、PCT及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肿瘤并发脓毒性休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88、0.77与0.90,其诊断肿瘤并发脓毒性休克的灵敏度分别为70.0%、85.2%、86.6%与88.9%,特异度分别为60.0%、84.0%、56.0%与84.0%。结论TM、t-PAI.C、PCT联合检测诊断脓毒性休克的效能优于单一指标,能更准确地诊断肿瘤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从而协助临床进行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脓毒症 血栓标志物 炎症指标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复合物
下载PDF
凝血相关指标在评估危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中的应用
9
作者 代炼 陈莉 +1 位作者 封彦楠 肖永琴 《西部医学》 2024年第6期866-87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调节素(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α2-纤溶酶抑制剂-纤溶酶复合物(PIC)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在评估危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0月—2022年11月本院IC... 目的探讨血栓调节素(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α2-纤溶酶抑制剂-纤溶酶复合物(PIC)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在评估危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0月—2022年11月本院ICU收治的254例危重症患者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VTE分为VTE组(106例)和无VTE组(148)。使用高灵敏度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测量患者空腹静脉血中TAT、PIC、TM和t-PAIC水平。使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TAT、PIC、TM、t-PAIC和VTE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它们在区分VTE中的诊断效率。使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患者的28 d存活率。结果在纳入患者中,VTE发生率41.7%,包括16.5%肺血栓栓塞(PE),20.5%深静脉血栓(DVT)和4.7%其他(静脉导管或浅静脉)血栓形成。与无VTE组相比,VTE组入院时血管加压药使用比例、机械通气比例、CRP水平、TAT、PIC、TM、t-PAIC、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TAT、PIC、TM、t-PAIC与危重症患者VTE密切相关(P<0.05)。在4个凝血标志物中,tPAIC的最低曲线下面积(AUC)为0.615,TAT的最高AUC为0.711。当应用TAT、PIC、TM、t-PAIC的组合时,AUC增加到0.814,敏感性增加到74.1%。在4种凝血标志物中,TAT、PIC和TM高水平患者的28 d存活率显著低于低水平患者(P<0.05)。结论TAT、PIC、TM、t-PAIC联合在评估危重症患者VTE中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性能,并优于单一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调节素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α2-纤溶酶抑制剂-纤溶酶复合物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 危重症 静脉血栓栓塞
下载PDF
脓毒症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周叶 何龙平 +4 位作者 齐英含 黄雨 胡冰琴 刘嘉玲 宋景春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5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78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科2 h内是否存在急性肝损伤将患者分为普通脓毒症组(n=563... 目的探讨脓毒症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5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78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科2 h内是否存在急性肝损伤将患者分为普通脓毒症组(n=563例)和脓毒症性肝损伤组(n=115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对预测脓毒症性肝损伤的价值。结果与普通脓毒症组相比,脓毒症性肝损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和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而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血肌酐、C⁃反应蛋白(CRP)、乳酸、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凝血酶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浓度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PAIC、PLT、CRP是脓毒症性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PAIC、PLT、CRP及三者联合对脓毒症性肝损伤的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9(95%CI:0.645~0.754,P<0.001)、0.665(95%CI:0.610~0.720,P<0.001)、0.640(95%CI:0.584~0.697,P<0.001)和0.797(95%CI:0.752~0.841,P<0.001)。结论PLT减少、血浆t⁃PAIC和CRP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性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对脓毒症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肝损伤 血小板计数 C反应蛋白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
下载PDF
新型血栓四项联合常规凝血指标预测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洪丽荣 陈雨佳 +3 位作者 江庆来 贾汝琳 李春 冯亮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3-1038,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血栓四项联合常规凝血指标在预测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APS患者1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血... 目的:探讨新型血栓四项联合常规凝血指标在预测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APS患者1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血栓将患者分为血栓组(50例)和非血栓组(71例)。比较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患者包括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在内的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其静脉血浆中新型血栓四项[包括凝血酶调节蛋白抗原(thrombomodulin,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α2 plasmin inhibitor complex,PI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complex,t-PAIC)]水平。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PS患者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估各指标预测血栓风险的效能。结果:血栓组APS患者年龄显著高于非血栓组APS患者[49(32,64)岁vs.36(32,39)岁,P<0.05],血栓组APS患者中男性、吸烟、高血压、全面抗磷脂综合征评分(global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score,GAPSS)≥10分的比例均高于非血栓组APS患者(P均<0.05)。血栓组APS患者中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cdy,aCL)、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阳性率更高(P均<0.05),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水平更高(P均<0.05)。血栓组静脉血栓19例(38.00%),其中深静脉血栓16例(84.21%),肺栓塞5例(26.32%);动脉血栓35例(70.00%),其中心肌梗死6例(17.14%),脑梗死30例(85.71%)。血栓组患者的TM水平明显大于非血栓组(P<0.05),两组间TAT(Z=-1.420,P=0.156)、PIC(Z=-0.064,P=0.949)和t-PAIC(Z=-1.487,P=0.137)血浆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R=1.126,P=0.002]、TM升高[OR=1.325,P=0.048]、PT延长[OR=4.127,P=0.008]是APS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上述3个独立危险因素进行ROC曲线分析,发现年龄、PT、TM三项联合检测对APS血栓形成的诊断性能最佳[AUC为0.916(0.862,0.969)],具有最高的约登(Youden)指数(0.727)和敏感性(83.0%),特异性为89.7%。结论:TAT、PIC、TM和t-PAIC可以从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内皮系统反映血栓形成。TM、PT联合年龄优于单一标志物的应用,对APS血栓形成的早期识别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抗原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 抗磷脂综合征
下载PDF
血栓调节蛋白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在热射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龙平 宋景春 +5 位作者 彭恩兰 钟林翠 林青伟 宋晓敏 邓星平 窦建林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热射病时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45例中暑患者,根据中暑严重程度分为热... 目的探讨热射病时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45例中暑患者,根据中暑严重程度分为热衰竭组(n=23)和热射病组(n=22)。收集患者入科2 h内的常规凝血项目和血栓弹力图(TEG)指标以及血栓标志物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t-PAI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热衰竭组患者TM[7.3(5.4,9.3)TU/m L]、TAT[2.6(1.5,7.2)ng/m L]、PIC[0.7(0.4,1.0)μg/m L]、t-PAIC[3.8(2.1,7.0)ng/m L]相比,热射病组患者TM[17.1(9.2,24.7)TU/m L]、TAT[23.4(10.4,44.3)ng/m L]、PIC[2.0(0.9,5.2)μg/m L]和t-PAIC[17.0(8.3,44.1)ng/m L]均升高(P<0.05)。单因素联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M及t-PAIC为发生热射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M联合t-PAIC诊断热射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6(95%CI:0.839~0.993,P<0.001),当TM>8.2 TU/m L、t-PAIC>8.7 ng/m L时,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69.6%,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94.1%。结论热射病患者的TM、TAT、PIC和t-PAIC可升高,TM联合t-PAIC对热射病诊断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衰竭 热射病 中暑 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
下载PDF
新型血栓标志物与脑白质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江涛 杨思宇 赵晓霞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730-734,共5页
目的探讨凝血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表达与脑白质病变(WML)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0月于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WML患者69例,入院后行新型凝... 目的探讨凝血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表达与脑白质病变(WML)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0月于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WML患者69例,入院后行新型凝血标志物检查,并完善头部核磁检查,根据Fazekas视觉评分法,对WML进行分级,采用Kendall′stau-b法分析WML患者新型凝血标志物与WML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WML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3组WML患者血清TM、t-PAIC之间具有差异性,与轻度组WML相比,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TM、t-PAIC水平均上升(P<0.05),血清TM、t-PAIC与3组患者患者WML严重程度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高水平t-PAIC、年龄是影响WML加重的危险因素[OR(95%CI)=1.274(1.052~1.544)、1.063(1.015~1.114),P<0.05]。结论WML患者血清TM、t-PAIC表达与脑白质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且t-PAIC是影响患者脑白质病变加重的危险因素,可能作为指示WML患者病情发展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变 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
下载PDF
血栓四项检测在急诊内科肺部疾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金宁 徐晓芬 +1 位作者 张晓飞 纪凌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四项[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检测在肺部疾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判断中的价值,为控制医院感染、合... 目的探讨血栓四项[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检测在肺部疾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判断中的价值,为控制医院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该院急诊内科2019年3-9月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39例,分为肺病组25例,肺病合并脓毒症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传统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栓四项TM、TAT、PIC、t-PAIC,降钙素原(PCT)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病组与肺病合并脓毒症组的传统凝血指标PT、APTT、D-D、FDP,血栓四项TM、TAT、PIC、t-PAIC及P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栓四项T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00,PCT为0.9435,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接下来依次为FDP、D-D、TAT、PT、t-PAIC、APTT、PIC,AUC分别为0.8914、0.8700、0.8343、0.8229、0.8229、0.7214、0.6857。结论血栓四项的水平变化可有效评估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TM对肺部疾病合并脓毒症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有望成为继PCT之后的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脓毒症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
下载PDF
血栓分子标志物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钱香 王宏 +1 位作者 杨淑娴 任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评估血栓分子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目的评估血栓分子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117例晚期NSCLC患者(肺腺癌102例,肺鳞癌15例)化疗前血浆TAT、PIC、TM、t-PAIC水平。依据化疗后疗效分为疾病控制组(83例)与疾病进展组(34例),并与健康人对照组(94例)血浆TAT、PIC、TM、t-PAIC水平进行比较。以化疗2个周期后疾病控制为标准,运用ROC曲线分析评估化疗前后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率对化疗后疾病进展的诊断效能。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NSCLC组血浆TAT、PIC、TM、t-PAIC水平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5);疾病进展组血浆TAT、PIC、TM、t-PAIC水平均高于疾病控制组和健康人对照组(P均<0.05);疾病控制组血浆TAT、PIC、TM、t-PAIC水平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5)。单项检测时化疗前后TAT水平变化率对化疗后疾病进展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最大,其次为PIC、TM、t-PAIC。四项联合检测的AUC^(ROC)为0.824,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7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前后TAT、PIC、TM、t-PAIC比值是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前后TAT比值>1.09、化疗前后PIC比值>1.09、化疗前后TM比值>1.03、化疗前后t-PAIC比值>1.00是影响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晚期NSCLC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失衡现象,血栓分子标志物在评估化疗疗效方面具有较显著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栓分子标志物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 化疗疗效
下载PDF
TAT、TM、PIC和t-PAIC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莫显文 宋仁义 +6 位作者 梁棱 李炎梅 朱金月 覃远文 吴承杰 覃平 罗锦英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712-714,718,共4页
目的分析凝血酶抗凝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复合物(t-PAIC)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患... 目的分析凝血酶抗凝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复合物(t-PAIC)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73例,纳入观察组。按照1∶1原则在同期选择体检健康的受试者73例,纳入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血清TAT、TM、PIC和t-PAIC水平,随访6个月统计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TAT、TM、PIC和t-PAIC水平;分析非MACE组及MACE组血清TAT、TM、PIC和t-PAIC水平差异;探讨血清TAT、TM、PIC和t-PAIC水平与预后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TM、PIC和t-PAI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A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非MACE组及MACE组患者血清TA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患者血清TM、PIC和t-PAIC水平均高于非MACE组(均P<0.05)。血清TAT水平与预后(MACE)发生无关(P>0.05),血清TM、PIC和t-PAIC水平与预后(MACE)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清TAT、TM、PIC和t-PAIC异常表达,其中血清M、PIC和t-PAIC水平与预后MACE发生有关,建议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抗凝酶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复合物 冠脉支架植入术 血清 预后
下载PDF
Sysmex HISCL-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栓分子标志物的性能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赖媛媛 李碧君 +3 位作者 陆秋霞 齐军 张佳玲 杨微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1期1926-1929,共4页
目的应用CLSI评价方案对Sysmex HISCL-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栓分子标志物项目进行性能验证。方法根据CLSI系列文件(EP15-A、EP6-A),对Sysmex HISCL-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系统的血栓分子标志物项目的精密度、线... 目的应用CLSI评价方案对Sysmex HISCL-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栓分子标志物项目进行性能验证。方法根据CLSI系列文件(EP15-A、EP6-A),对Sysmex HISCL-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系统的血栓分子标志物项目的精密度、线性、参考区间、正确度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与厂商声明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血栓分子标志物4个检测项的实验室内变异系数结果均小于厂家声明的批内变异系数(CV<10%)。且该4项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均在1.00±0.05范围内,相关系数均R^(2)≥0.99。它们的参考区间验证结果均有95%以上检测值在参考范围内。该4项正确度均通过验证。结论Sysmex HISCL-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栓分子标志物项目的实验结果与厂商声明的性能基本符合质量目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mex HISCL-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蛋白 性能评价
下载PDF
t-PAIC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
18
作者 王兢磊 孔飞志 +2 位作者 党智笙 钱纯亘 聂立波 《包装学报》 2023年第4期59-67,共9页
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复合物(t-PAIC)为免疫原制备和筛选了一对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一种检测人体血浆t-PAIC的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通过与参比方法比对,选定了反应速度更快的一步法作为反应模式,然后对t-PAIC检... 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复合物(t-PAIC)为免疫原制备和筛选了一对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一种检测人体血浆t-PAIC的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通过与参比方法比对,选定了反应速度更快的一步法作为反应模式,然后对t-PAIC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空白限为0.43 ng/mL,检出限为0.91 ng/mL;线性范围为0.91~100ng/mL;重复性CV小于4%,精密度CV小于3%;样本回收率在100%~110%之间;常见干扰物对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构建了t-PAIC检测方法的参考区间,健康成年男性参考范围为1.85~15.91 ng/mL,健康成年女性参考范围为1.90~9.43 ng/mL。t-PAIC检测方法反应快速,在血栓疾病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化学发光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复合物 吖啶酯
下载PDF
内皮细胞损伤分子标志物在恶性肿瘤器官衰竭患者中 的研究
19
作者 周坤 索冰 +2 位作者 李艳丽 高庆峰 吴彩宇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645-651,共7页
目的评价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在恶性肿瘤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北大荒集团总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的240例患... 目的评价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在恶性肿瘤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北大荒集团总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的240例患者,其中无器官衰竭患者125例(无器官衰竭组),MOF115例患者,所有入选者均检测sTM、t-PAIC,并根据实验室检验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中的信息计算患者qSOFA评分及SOFA评分。两组间非正态分布数据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发生MOF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约登指数最大处作为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qSOFA、sTM、t-PAIC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发生MOF的恶性肿瘤患者60 d死亡率,qSOFA评分,SOFA评分,sTM、t-PAIC显著高于无器官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M、t-PAIC是恶性肿瘤患者发生MOF的危险因素(OR=1.750、1.185,P<0.001、P=0.00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qSOFA、sTM、t-PAIC预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MOF的截断值分别为2分、27.40 kU/L、18.65μg/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0.848、0.824。sTM+t-PAIC联合诊断的效率最高,AUC为0.881。将qSOFA≥2分、sTM≥27.40 kU/L,t-PAIC≥18.65μg/L的患者作为高水平组,小于截断值的作为低水平组,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qSOFA、sTM、t-PAIC高水平组患者的总生存率较低水平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1、P<0.001)。结论发生MOF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sTM、t-PAIC水平显著升高,是恶性肿瘤患者发生MOF的危险因素。通过实验室无创、快速的检测对发生MOF的恶性肿瘤患者提早进行干预,改善肿瘤患者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 短期预后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2
20
作者 陈文欣 李强 +4 位作者 薛赢俊 邵华卿 李贞 陆文倩 胡晓波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722-726,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4项标志物与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分别检测1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4项标志物与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分别检测164例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组,其中81例为呼吸道肿瘤组、83例为消化道肿瘤组)和52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浆TM、TAT、PIC、t-PAI-C水平,分别比较恶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及恶性肿瘤有转移者和恶性肿瘤无转移者之间4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恶性肿瘤组TM、TAT、PIC、t-PAI-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呼吸道肿瘤组TM、TAT、PI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PAI-C水平2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肿瘤组TM、TAT、PIC、t-PAI-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肿瘤有转移者TAT、PIC、t-PAI-C水平高于恶性肿瘤无转移者(P<0.01),而TM水平与恶性肿瘤无转移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肿瘤组和消化道肿瘤组中恶性肿瘤有转移者的TAT、PIC、t-PAI-C水平明显高于恶性肿瘤无转移者(P<0.01),TM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与纤溶系统功能紊乱。血浆TM、TAT、PIC、t-PAI-C水平可作为恶性肿瘤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调节蛋白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 恶性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