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溶血弧菌tlh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志峰 聂军 +3 位作者 戴迎春 刘翼 陈清 俞守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 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T32a+-tlh ,获得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蛋白。方法 用PCR法扩增tlh全序列 ,克隆入 pET32a +高效表达载体进行诱导表达 ,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 ,采用逐步透析的复性方法 ,并对复性产物进行功能检测。结果与结论 ... 目的 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T32a+-tlh ,获得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蛋白。方法 用PCR法扩增tlh全序列 ,克隆入 pET32a +高效表达载体进行诱导表达 ,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 ,采用逐步透析的复性方法 ,并对复性产物进行功能检测。结果与结论 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ET32a +-tlh ,在大肠杆菌DE3 中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复性后的蛋白在卵磷脂存在下具有溶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tlh基因 克隆 表达 溶血活性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tlh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志峰 聂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 构建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性溶血毒素 (thermolabilehemolysin ,TLH)tlh基因重组质粒。方法 根据已知GenBank中的tlh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用PCR方法从副溶血弧菌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TLH的基因片段 ,克隆至pET32a+ 质粒 ,转... 目的 构建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性溶血毒素 (thermolabilehemolysin ,TLH)tlh基因重组质粒。方法 根据已知GenBank中的tlh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用PCR方法从副溶血弧菌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TLH的基因片段 ,克隆至pET32a+ 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DH5感受态细胞 ,经酶切及PCR鉴定 ,而后进行测序。结果 tlh基因体外扩增产物大小约1 30 0bp ,重组质粒经酶切及PCR鉴定表明获得正确重组子 ,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基本吻合。 结论 在国内首次克隆了副溶血弧菌tlh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tlh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特异性诊断靶抗原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tlh基因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志峰 聂军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8-419,共2页
目的 构建含副溶血弧菌 (vibrioparahaemolyticus,VP)tlh基因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 ,检测并鉴定表达载体在转化菌的表达 ,为制备单抗、诊断试剂及进一步深入研究不耐热性溶血毒素 (TLH)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Gen bank的tlh全基因序... 目的 构建含副溶血弧菌 (vibrioparahaemolyticus,VP)tlh基因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 ,检测并鉴定表达载体在转化菌的表达 ,为制备单抗、诊断试剂及进一步深入研究不耐热性溶血毒素 (TLH)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Gen bank的tlh全基因序列 ,设计一对附加EcorⅤ和HindⅢ两个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 ,以VP基因组DNA为模板 ,用高保真Taq酶扩增出tlh基因。连接pGEM -T载体构建克隆载体 ,测序鉴定后 ,再用EcorⅤ和HindⅢ酶切回收目的基因并克隆至表达载体 pET32a+,采用PCR和双酶切鉴定筛选阳性质粒 ,转化DE3 ,IPTG诱导 ,用SDS -PAGE检测tlh的表达。结果 扩增的目的基因与GenBank的tlh比较具有 99%的同源性 ,重组表达载体转化DE3 ,能表达融合蛋白。结论 本研究成功扩增出完整的tlh基因 ,构建了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 ,获得融合表达的目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tlh基因 PCR 克隆载体 表达载体
下载PDF
基于tlh基因病原副溶血弧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秦国民 白雪松 +3 位作者 毕可然 阎斌伦 秦蕾 张晓君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2,209,共5页
为了研究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的快速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试验以副溶血弧菌特异性tlh基因为分子靶标设计引物,利用环介导恒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建立病原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 为了研究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的快速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试验以副溶血弧菌特异性tlh基因为分子靶标设计引物,利用环介导恒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建立病原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特异性检测仅副溶血弧菌基因组DNA可扩增出阶梯状条带,且反应产物中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后呈现明显的绿色阳性反应;而鳗弧菌、河口弧菌、美人鱼弧菌、霍乱弧菌、哈氏弧菌、鱼肠道弧菌这6种对照病原菌均未出现任何扩增条带,且反应产物中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后呈现橙色阴性反应;灵敏度检测的最低检测限为42 cfu/mL;对人工染菌的9种水产品检测均可获得阳性扩增结果;该方法检测时间从核酸抽提到结果分析仅需1 h左右,较传统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不需昂贵仪器。说明该方法可用于针对副溶血弧菌的进出口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检测及由该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tlh基因 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技术 荧光染料SYBRGreenI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tlh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5
作者 赵永刚 唐小千 战文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15,共6页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s,VP)是我国海水养殖鱼、虾、贝类的重要病原,其主要致病因子热不稳定性溶血素(thermolabile hemolysin,TLH)的功能和致病性仍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利用PCR技术从VP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tlh基...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s,VP)是我国海水养殖鱼、虾、贝类的重要病原,其主要致病因子热不稳定性溶血素(thermolabile hemolysin,TLH)的功能和致病性仍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利用PCR技术从VP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tlh基因,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副溶血弧菌tlh基因打靶载体;利用PCR方法筛选tlh基因缺失株,并在卵磷脂存在条件下进行溶血性检测,结果在5%兔血平板上能够引起溶血,5%的马血琼脂平板未出现溶血现象,说明tlh基因敲除成功。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副溶血弧菌tlh基因缺失株,为进一步研究tlh基因致病性和溶血机制提供了必要的实验菌株,为副溶血弧菌其他基因的敲除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tlh基因 同源重组 基因敲除 溶血活性
下载PDF
广西凡纳滨对虾源副溶血弧菌3种毒力基因检测及tlh基因的蛋白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杰 贺晓晨 +7 位作者 黎姗梅 黄艳华 张振豪 黄德生 杨廷雅 吴伟锋 梁静真 黄钧 《河北渔业》 2020年第8期28-32,共5页
采用PCR技术检测分离自广西钦州、北海和防城港3市凡纳滨对虾样品中的67株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3种毒力基因tdh、trh和tlh的携带情况,并将tlh基因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分析。结果显示,67株副溶... 采用PCR技术检测分离自广西钦州、北海和防城港3市凡纳滨对虾样品中的67株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3种毒力基因tdh、trh和tlh的携带情况,并将tlh基因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分析。结果显示,67株副溶血弧菌均未扩增出tdh和trh基因,而tlh基因检出率为100.0%,所检副溶血弧菌的毒力基因型为tdh-trh-tlh+。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28a-tlh,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得到大小约为53 kDa的产物,与预测值相符。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该重组表达产物能与抗6×His标签的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tdh基因 trh基因 tlh基因 蛋白表达
下载PDF
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DNA探针斑点杂交检测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 被引量:3
7
作者 曹小红 朱雪兰 +1 位作者 陈艳 刘秀梅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种特异性tlh基因的斑点杂交方法。方法采用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DNA探针,建立斑点杂交条件。杂交反应条件优化如下:杂交温度65℃,杂交时间9~12h,探针使用浓度100~125pg/ml。结果地高辛标记tlh基因探针长度为45... 目的建立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种特异性tlh基因的斑点杂交方法。方法采用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DNA探针,建立斑点杂交条件。杂交反应条件优化如下:杂交温度65℃,杂交时间9~12h,探针使用浓度100~125pg/ml。结果地高辛标记tlh基因探针长度为450bp,标记产量为50μg/ml。探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重复使用4次。结论本方法具有快速、简便、高效的特点,适用于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副溶血性 DNA探针 tlh基因 斑点杂交
原文传递
基于tlh和toxR基因的副溶血弧菌双重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白雪松 秦国民 +4 位作者 阎斌伦 毕可然 秦蕾 高雨 张晓君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2-104,共3页
为了研究副溶血弧菌双重PCR检测方法,试验采用tlh和toxR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双重PCR检测,扩增出450 bp和368 bp目的片段。结果表明: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仅副溶血弧菌可同时扩增出2种基因片段,4株对照菌无任何扩增条带;该双重... 为了研究副溶血弧菌双重PCR检测方法,试验采用tlh和toxR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双重PCR检测,扩增出450 bp和368 bp目的片段。结果表明: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仅副溶血弧菌可同时扩增出2种基因片段,4株对照菌无任何扩增条带;该双重PCR检测方法最低能检测1.660 7×103cfu/mL菌体浓度的副溶血弧菌。说明试验所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方法简单、用时短,可用于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tlh基因 toxR基因 双重PCR
下载PDF
新型恒温核酸扩增法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丽 李琳 +1 位作者 山崎伸二 石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82-385,共4页
利用DNA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of DNA,LAMP)设计一对外引物和一对内引物,通过引物特异性识别tlh基因上的六个独立区域来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同时将检测结果与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AMP... 利用DNA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of DNA,LAMP)设计一对外引物和一对内引物,通过引物特异性识别tlh基因上的六个独立区域来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同时将检测结果与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AMP反应在65℃恒温条件60min内完成,凝胶电泳呈现梯型条带;肉眼观察阳性结果出现白色混浊现象,添加1×SYBRGreenI荧光染料后,绿色的阳性结果很明显区别于橙色阴性结果;LAMP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10CFU/ml,PCR方法为103CFU/ml,LAMP方法检测灵敏度是PCR方法的100倍。因此,LAMP方法用于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具有检测过程简单、反应结果肉眼即辨别并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实验装置简便,能够提供稳定热源即可,所以LAMP方法特别适合于现场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DNA介导恒温核酸扩增法 tlh基因
下载PDF
菌落PCR方法的建立及其与常规PCR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5
10
作者 徐丽 蔡俊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55,共5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经济、敏感的PCR检测方法 ,以直接检测出环境、海产品等中的靶基因 ,通过PCR扩增已知携带tlh和tdh基因的副溶血弧菌标准菌株 ,并和常规PCR方法比较 ,初步建立了菌落PCR技术 ;再以副溶血弧菌标准菌株为阳性对照 ,以本实... 为建立一种快速、经济、敏感的PCR检测方法 ,以直接检测出环境、海产品等中的靶基因 ,通过PCR扩增已知携带tlh和tdh基因的副溶血弧菌标准菌株 ,并和常规PCR方法比较 ,初步建立了菌落PCR技术 ;再以副溶血弧菌标准菌株为阳性对照 ,以本实验室自海洋环境中分离得到的数株野生菌株为检测对象 ,采用新建立的菌落PCR以及常规PCR方法对它们进行扩增比较 ,进一步证明了菌落PCR技术检测携带相关基因菌株的可靠性 .通过比较 ,发现菌落PCR和常规PCR的结果相当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落PCR 常规PCR tdh基因 tlh基因
下载PDF
基于TaqMan探针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海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淑娜 周向阳 +5 位作者 胡兴娟 沈飚 贝文联 朱应伟 陈健舜 方维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5-458,共4页
目的建立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检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体系。方法针对副溶血弧菌种特异性基因tlh和tdh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双重荧光定量PCR体系,进行特异性与敏感性研究;利用该体系检测海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结果副溶血弧菌可得到... 目的建立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检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体系。方法针对副溶血弧菌种特异性基因tlh和tdh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双重荧光定量PCR体系,进行特异性与敏感性研究;利用该体系检测海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结果副溶血弧菌可得到特异性扩增,而其它与副溶血弧菌共存于海产品中的细菌均未见扩增曲线。副溶血弧菌与其它细菌的混合DNA检测表明,其它细菌基因组的存在时并不干扰副溶血弧菌检测。副溶血弧菌典型菌株FJ14和BJ97的敏感性试验显示,该体系的最低检测DNA浓度分别为49.8pg与77.8pg,最低检测细菌浓度为56CFU/mL和371CFU/mL。对舟山菜市场采集的50份样本检测表明,32份为tlh基因阳性,3份为tdh基因阳性,与传统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同。结论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副溶血弧菌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快速准确,结果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tlh基因 tdh基因 双重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1
12
作者 徐芊 孙晓红 +1 位作者 赵勇 潘迎捷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6-72,共7页
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首次将一种新颖的核酸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应用于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检测。针对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毒素... 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首次将一种新颖的核酸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应用于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检测。针对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毒素基因(tlh)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两条内引物和两条外引物)进行LAMP扩增,对扩增反应进行优化,最佳反应时间为60min,反应温度为60℃。对12种细菌共28株菌进行LAMP扩增,仅14株副溶血弧菌得到阳性扩增结果,证明引物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副溶血弧菌基因组DNA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分别约为90fg和24cfu/ml。对模拟食品样品进行直接检测,检测限为89cfu/g。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副溶血弧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且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1小时即可完成,有望发展成为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不耐热溶血毒素基因(tlh) 检测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与嗜水气单胞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3
作者 许佳乐 陈忠伟 +11 位作者 陈婷婷 许艺兰 全琛宇 卢冰霞 林森 梁盼 曾家家 江新华 秦毅斌 黄广杰 何颖 欧阳康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5期102-106,120,共6页
为建立一种可精准、快捷鉴别检测副溶血弧菌(VP)及嗜水气单胞菌(AH)的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VP Tlh基因及AH aerA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成功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VP与AH的双重PCR方法,并... 为建立一种可精准、快捷鉴别检测副溶血弧菌(VP)及嗜水气单胞菌(AH)的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VP Tlh基因及AH aerA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成功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VP与AH的双重PCR方法,并开展了特异性及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VP Tlh和AH aerA基因扩增条带大小分别为500、760 bp;反应体系中Tlh与aerA基因引物最优浓度分别为7.5、10.0 nmol/L,反应程序中最佳退火温度为56.8℃;该方法对VP、AH的最低可检出细菌浓度均为1.2×10^(3)CFU/mL;对地衣芽孢杆菌、微小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蜡阳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维氏气单胞菌、布氏柠檬酸杆菌、豚鼠气单胞菌、霍乱弧菌、拟态弧菌、简氏气单胞菌等其他非目标菌均无交叉反应,仅对VP和AH呈特异性阳性扩增。综上,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快速鉴别诊断VP、AH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为VP、AH等细菌性病原引发的水生动物疫病的快速诊断、监测及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PCR 副溶血弧菌 嗜水气单胞菌 tlh基因 aerA基因 快速诊断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超 杨潇含 +4 位作者 杨乾坤 杨海涛 张佳 董井泉 高嵩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5-289,共5页
为建立副溶血弧菌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素(tlh)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经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副溶血弧菌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方法。优化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37℃和35 min条件下检测效果最佳;特异... 为建立副溶血弧菌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素(tlh)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经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副溶血弧菌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方法。优化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37℃和35 min条件下检测效果最佳;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除对副溶血弧菌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外,对其余8种常见的弧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较强;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RPA方法对副溶血弧菌的检出限为104cfu/mL,敏感性较高。利用建立的RPA检测方法、培养法及普通PCR方法同时对采集的48份海鲜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RPA方法能够对临床样品快速检测,并且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培养法及普通PCR方法的符合率为100%,能够满足临床样品的检测需求。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检测副溶血弧菌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为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检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 副溶血弧菌 tlh基因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四重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及其毒力基因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佳琪 苏国成 +2 位作者 黄建炜 陈泽辉 周常义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21-2529,共9页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tox R、tdh、trh、tlh基因的四重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分别以副溶血性弧菌的tox R、tdh、trh、tlh 4个基因为靶基因,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对4对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引物比例和扩增...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tox R、tdh、trh、tlh基因的四重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分别以副溶血性弧菌的tox R、tdh、trh、tlh 4个基因为靶基因,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对4对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引物比例和扩增条件,建立快速检测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四重PCR体系。通过特异性验证、灵敏度验证以及模拟样品检测进行方法确认。【结果】四重PCR体系扩增条带与预期相符,即115 bp(tox R)、244 bp(tdh)、418 bp(trh)、759 bp(tlh)4个目的条带;用74株副溶血性弧菌和37株非目标菌的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有良好的特异性。该方法对模板DNA的检测灵敏度为50μg/L,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为6.7×103 CFU/m L;副溶血性弧菌含量为1.36 CFU/g的人工模拟样品增菌6 h后,tox R、tlh、tdh、trh 4个基因可同时被检出。【结论】该方法可实现同时检测携带tox R、tdh、trh、tlh 4种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对开展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四重PCR toxR基因 tdh基因 trh基因 tlh基因
原文传递
应用SYBR Green Ⅰ荧光PCR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及其毒力基因 被引量:7
16
作者 卢昕 徐嘉良 +1 位作者 阚飙 逄波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利用SYBR Green Ⅰ荧光PCR反应检测副溶血弧菌及其trh和tdh毒力基因。方法根据副溶血弧菌tlh基因设计引物,建立检测副溶血弧菌SYBR Green Ⅰ荧光PCR检测方法,利用33株副溶血弧菌分离株以及22株其他种属细菌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评价... 目的利用SYBR Green Ⅰ荧光PCR反应检测副溶血弧菌及其trh和tdh毒力基因。方法根据副溶血弧菌tlh基因设计引物,建立检测副溶血弧菌SYBR Green Ⅰ荧光PCR检测方法,利用33株副溶血弧菌分离株以及22株其他种属细菌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评价。根据副溶血弧菌trh和tdh毒力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检测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的单重和双重SYBR Green Ⅰ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评价。结果本研究中基于tlh基因的荧光PCR检测对全部33株副溶血弧菌检测为阳性,检测下限为5×101拷贝/μl,而22株其他种属细菌均为阴性。毒力基因trh和tdh均能特异性检测,其单重荧光PCR检测下限为5×101拷贝/μl,双重荧光PCR检测下限为5×102拷贝/μl。结论本研究建立了tlh作为靶基因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单重SYBR Green Ⅰ荧光PCR检测方法和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trh和tdh毒力基因的双重SYBR Green Ⅰ荧光PCR检测方法,简化了毒力基因检测,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SYBR Green Ⅰ荧光PCR tlh基因 trh基因 tdh基因
原文传递
快速荧光定量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及其毒力基因方法建立与应用效果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忠发 顾松叶 王虹玲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1745-1748,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定量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及其毒力基因的方法,用于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的应急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副溶菌(AY-289609)全基因序列上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h)、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耐热相关溶血素基...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定量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及其毒力基因的方法,用于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的应急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副溶菌(AY-289609)全基因序列上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h)、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trh)为靶序列,设计引物与Tagman探针并对模板DNA制备方法和PCR反应时间进行改进与优化以提高检测速度,采集食物中毒样本与国家标准方法进行现场平行比对。结果:本方法检测时间仅需30 min。检出限2×101cfu/ml,定量线性范围2×103cfu/ml^2×108cfu/ml,对77份患者粪便增菌前后平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检出率明显高于国家标准方法并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80,P<0.01;χ2=42.98,P<0.01)。与7种常见肠道细菌均无反应。对6个浓度的副溶血弧菌测定的批内标准差在0.10~0.56之间。结论:该方法可在30 min内完成粪便中副溶血性弧菌的tlh、tdh、trh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稳定、抗杂菌与药物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非常适合食物中毒的应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荧光定量PCR 副溶血性弧菌 tlh、tdh、trh基因检测 应用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LAMP检测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2
18
作者 胡元庆 黄玉萍 +2 位作者 李凤霞 郑艺梅 张丹凤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13-320,247,共9页
本文用副溶血性弧菌不耐热溶血素(tlh)基因作靶标,优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体系用Bst DNA聚合酶催化,恒温反应60 min,产物分别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YBR Green I染色鉴定,对各项反应参数进行优化;将新鲜... 本文用副溶血性弧菌不耐热溶血素(tlh)基因作靶标,优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体系用Bst DNA聚合酶催化,恒温反应60 min,产物分别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YBR Green I染色鉴定,对各项反应参数进行优化;将新鲜菌液作10倍梯度稀释后进行LAMP和PCR反应,比较二者的敏感度;对32株食源性病原菌(包括分离于水产品的25株副溶血弧菌,1株副溶血性弧菌ATCC17802标准株,大肠杆菌D5、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003、志贺氏菌B4、蜡样芽胞杆菌6330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54001和沙门氏菌50041各1株)进行LAMP扩增,验证其特异性;虾样品用菌液进行模拟污染,分析LAMP的可靠性。各参数最佳条件为:Mg2+浓度为3.6 mmol/L,d NTPs浓度为0.96 mmol/L,Bst DNA聚合酶用量为4.8 U,内外引物浓度比为8:1,最佳反应温度为63℃,时间为60 min;LAMP的检测限为1 CFU/m L,低于PCR方法的最低检测限;特异性试验检测26株副溶血性弧菌均为阳性,6株非副溶血性弧菌为阴性;人工污染试验中检测限达1 CFU/m L,无假阳性。建立的LAMP方法操作简单且灵敏度高,适用于水产食品中副溶血弧菌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副溶血性弧菌 tlh基因
原文传递
基于颜色判定的环介导恒温扩增法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威 邹大阳 +7 位作者 尹志涛 刘大伟 李雪莲 魏晓 王雪松 姜铮 袁静 黄留玉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37-1042,共6页
利用DNA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法(LAMP)针对副溶血性弧菌特异基因tlh基因设计4条引物,通过引物特异性识别tlh基因上的6个独立区域来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LAMP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白色沉淀焦磷酸镁,故可以通过监测浊度来判定反应结果.实时... 利用DNA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法(LAMP)针对副溶血性弧菌特异基因tlh基因设计4条引物,通过引物特异性识别tlh基因上的6个独立区域来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LAMP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白色沉淀焦磷酸镁,故可以通过监测浊度来判定反应结果.实时浊度仪监测反应结果表明,LAMP反应在60~65℃恒温条件下50min内完成;如果在反应前添加羟基萘酚兰(HNB),蓝色的阳性结果很明显区别于紫色阴性结果;LAMP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9.74pg/μL,PCR方法最低检出限为97.4pg/μL,LAMP方法检测灵敏度是PCR方法检测灵敏度的10倍,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LAMP方法用于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具有检测过程简单、实验装置简便、反应结果肉眼可辨别、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所以LAMP方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特别适合用于现场和基层检疫及医疗单位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h基因 DNA介导恒温 核酸扩增法 快速检测 副溶血性弧菌
原文传递
副溶血性弧菌实时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占利 徐昌平 +5 位作者 张云怡 陈鸿鹄 张政 陈建才 张俊彦 梅玲玲 《预防医学》 2019年第7期653-657,共5页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实时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方法根据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筛选引物及探针,建立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实时RPA方法。通过检测不同浓度副溶血性弧菌标准株DNA模板评价方法灵敏度,通过检测不...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实时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方法根据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筛选引物及探针,建立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实时RPA方法。通过检测不同浓度副溶血性弧菌标准株DNA模板评价方法灵敏度,通过检测不同种属弧菌及其他细菌标准株评价方法特异度,通过重复试验评价方法稳定性,通过实样检测评价方法应用效果。结果建立的实时RPA方法在39℃恒温下20min内完成副溶血性弧菌扩增,最低检测限为5pg/反应,与其他致病菌无交叉反应,不同浓度的副溶血性弧菌DNA模板和大肠杆菌DNA模板隔日3次实时RPA检测结果一致,实时RPA对51份鲜活/冰鲜鱼、虾、贝、蟹类样品的检测结果与GB4789.7—201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实时RPA方法可定性检测副溶血性弧菌,且实验操作及结果判读简单,适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检测 tlh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