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李觏事功思想的践行体系
1
作者 杨卓 《西部学刊》 2024年第8期152-156,共5页
李觏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颠覆了当时羞于言利的传统儒家思维,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事功思想体系。李觏遵循逐利原则,针对当时北宋的社会现状,将思想重心置于现实生活中,力求从富国、安民、强兵三个层面践行事功思想,以达到救亡图存的... 李觏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颠覆了当时羞于言利的传统儒家思维,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事功思想体系。李觏遵循逐利原则,针对当时北宋的社会现状,将思想重心置于现实生活中,力求从富国、安民、强兵三个层面践行事功思想,以达到救亡图存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功思想 富国 安民 强兵 利益
下载PDF
竹简佚名兵书对富国强兵的重视和探讨——以《三算》《选卒》《富国》三篇为中心
2
作者 熊剑平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在战国,战争关系生死存亡,而战争则高度依赖于富国强兵的推进。银雀山出土的简文《三算》立足于测算军事实力,并且尝试对“力”“谋”关系进行揭示。《选卒》重点讨论治军问题,试图通过加强军队建设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富国》列举商汤... 在战国,战争关系生死存亡,而战争则高度依赖于富国强兵的推进。银雀山出土的简文《三算》立足于测算军事实力,并且尝试对“力”“谋”关系进行揭示。《选卒》重点讨论治军问题,试图通过加强军队建设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富国》列举商汤等人军政实践,说明发展经济才能确保富国强兵。数篇出土佚名兵书的主题相对集中,是当时政治家和军事家思考现实问题的产物,反映出统治者重视富国强兵并积极进行探讨的大致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佚名兵书 富国强兵 《三算》 《选卒》 《富国》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海涛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共5页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其五大特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能找到源头。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理念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高度契合;强国富民、公平正义的理念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高度契合;礼乐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其五大特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能找到源头。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理念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高度契合;强国富民、公平正义的理念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高度契合;礼乐文明、化成天下的理念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高度契合;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高度契合;以和为贵、亲仁善邻的理念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高度契合。这种文化上的规约既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带有深厚的中国特色,彰显出新时代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也能为其他国家探寻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传统文化 文化基因 历史自信 文化自信 文化传承 强国富民
下载PDF
新时代西藏现代化四维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何茂云 《西藏发展论坛》 2023年第1期44-48,共5页
党的二十大为全党全国人民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极大地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西藏提出要狠抓“四件大事”,走一条新时代西藏特点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文章从以民族团结为境界,凝聚新时代西藏现代化力... 党的二十大为全党全国人民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极大地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西藏提出要狠抓“四件大事”,走一条新时代西藏特点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文章从以民族团结为境界,凝聚新时代西藏现代化力量;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夯实新时代西藏现代化物质基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构筑西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强边兴边富民为重大责任,实现西藏均衡发展的现代化等四个维度阐述了“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与实现西藏特点的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 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 富民强边 西藏现代化
下载PDF
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成效与体会 被引量:5
5
作者 白和盛 林玮 +2 位作者 詹存钰 叶浩 张哲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106-109,共4页
主要分析了近几年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的成效,项目成功实施的措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实施的社会效益以及该项目实施的体会。
关键词 挂县强农富民工程 成效 典型案例 体会
下载PDF
中国海洋强国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芳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60,共6页
本文通过论述海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探讨新时期海洋强国的丰富内涵,认为应构建和谐海洋的理论体系,把中国发展与人类共同利益辩证统一起来,创立和平走向海洋新模式,坚持互利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落实依海强国... 本文通过论述海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探讨新时期海洋强国的丰富内涵,认为应构建和谐海洋的理论体系,把中国发展与人类共同利益辩证统一起来,创立和平走向海洋新模式,坚持互利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落实依海强国富民的战略任务,促进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环境、海上力量全面发展,走出一条互利共生、永续发展的强国之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海洋强国 强国富民
下载PDF
志在富民与农村研究——纪念费孝通诞生96周年 被引量:5
7
作者 吴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1,共6页
费孝通先生在回顾自己的人生道路时,特别强调毕生的目标就是:“志在富民”。他说:“这是我一生的追求”。费孝通的富民理想是发展的,在不同的时期,具体的内涵也有所发展变化。费孝通探求中国的富民道路,将根扎在中国农村。在他开始写《... 费孝通先生在回顾自己的人生道路时,特别强调毕生的目标就是:“志在富民”。他说:“这是我一生的追求”。费孝通的富民理想是发展的,在不同的时期,具体的内涵也有所发展变化。费孝通探求中国的富民道路,将根扎在中国农村。在他开始写《江村经济》的时候,便非常明确地确定了这一方向。费孝通研究中国的富民的道路,所采取的总的原则和方法是务实求真。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学以致用的道路,坚持实地调查的方法,坚持研究工作的不断开拓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民理想 富民道路 农村研究 务实求真
下载PDF
论文化功能的三维释放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征国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14,共14页
当我们运用三维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文化内在的三维结构之后,就会发现文化外在的三维功能,即文化所释放的化人、化印和化国的功能。从以文化人来观察,它具有"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引领风尚"的人文追求,包括以文致信的信仰功能... 当我们运用三维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文化内在的三维结构之后,就会发现文化外在的三维功能,即文化所释放的化人、化印和化国的功能。从以文化人来观察,它具有"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引领风尚"的人文追求,包括以文致信的信仰功能、以文致思的思考功能、以文致行的行为功能。从以文化印来观察,它具有"人过留痕,文过留印,化则升华"的人文特征,包括改造自然功能的印记、制作器物功能的印痕和创造精神文明的印证等。从以文化国来观察,它具有"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文魅力,包括文化立国硬实力、文化兴国软实力、文化强国巧实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文化人 以文化印 以文化国
下载PDF
魏国率先变法原因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秋梅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28,共6页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变革的大时代。为了图强称霸,各国都先后程度不同地进行了变法。战国的变法运动自魏国开始,之后相继在各国轰轰烈烈地展开。魏国何以先他国而率先进行变法,这是由富国强兵的主观目的、狭小分散的地理形势、晋国改...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变革的大时代。为了图强称霸,各国都先后程度不同地进行了变法。战国的变法运动自魏国开始,之后相继在各国轰轰烈烈地展开。魏国何以先他国而率先进行变法,这是由富国强兵的主观目的、狭小分散的地理形势、晋国改革传统的影响、政局稳定的保障以及魏文侯的决策与支持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分析魏国率先变法的原因,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战国初期的局势,而且可以形成对历史上成功变法一般规律的认识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国 魏文侯 变法 富国强兵
下载PDF
科技强文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共4页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决定》中提出的战略目标。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与我国国家现代化进程紧密关联的一个过程。为此,《决定》不仅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目...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决定》中提出的战略目标。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与我国国家现代化进程紧密关联的一个过程。为此,《决定》不仅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目标,而且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无论是向"总体目标"挺进还是将"奋斗目标"落实,"科技强文"都是一个重要举措和强劲动力。自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从小平同志到江泽民、胡锦涛总书记,都一以贯之地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胡锦涛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只有把科学技术摆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赢得发展的战略主动权。"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科技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决定》在论及文化改革发展的"动力"或"引擎"时,主要提到了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二是强调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也作为新的文化建设理念的"文化科技一体化",要义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与融合发展。这种融合创新与融合发展将分别为文化产业、科技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建构新的实力。"文化科技一体化"是当代发达国家发展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也因此这些国家的学者大多倾向于把科技看成是一种文化因素,特别是将其视为文化发展中的驱动因素。哈贝马斯通过描述现代文化生产的工业化趋势,更认为科技是发生在当代社会前沿和高端的文化现象。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就要敏锐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紧紧抓住信息化迅速而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认真学习和充分吸收国际先进科技成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为建设国家文化创新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当代文化建设的实践充分表明,科技创新已成为当代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并成为当代前沿文化和高端文化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文化科技 科技强文 文化强国 文化发展 文化繁荣
下载PDF
论习近平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的原则向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门友 邓丽君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0年第3期5-11,共7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竞争异常激烈,一个国家奉行什么样的文化立场和原则极为重要。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科学阐明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竞争异常激烈,一个国家奉行什么样的文化立场和原则极为重要。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科学阐明了全球化时代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原则立场,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突出"中国特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同时还要坚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等,这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文化强国 人民立场 意识形态安全 文化多样性
下载PDF
民族性、时代性与晚清中国社会爱国主义辨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大松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61,共7页
近代中国如何救亡图存、富民强国?是否符合民族性或时代性要求?是否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往往是学界对近代中国特别是晚清社会历史人物的思想主张、功过是非,对政府和各社会阶级阶层的救国方策、行为措施做出评判结论的依据。事实上... 近代中国如何救亡图存、富民强国?是否符合民族性或时代性要求?是否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往往是学界对近代中国特别是晚清社会历史人物的思想主张、功过是非,对政府和各社会阶级阶层的救国方策、行为措施做出评判结论的依据。事实上,坚持民族性与坚持时代性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也因各类人物思想认识的不同而具霄壤之别。只有将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起来,分清传统爱国主义和近代爱国主义的本质区别,把是否符合时代性要求、坚持民族性立场的爱国主义,作为评价一切晚清历史人物、事件功过是非的标准,才能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民族性 时代性 爱国主义
下载PDF
先秦法家政治哲学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胥仕元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6-22,共7页
法家先驱管仲,始祖李悝,主要代表人物申不害、商鞅、慎到、韩非等,在政治哲学的价值取向上,表现出'一断于法',主张威权政治和强国弱民的基本认知。'一断于法'反映了法家的正义理念和崇尚'法'之权威的倾向。主... 法家先驱管仲,始祖李悝,主要代表人物申不害、商鞅、慎到、韩非等,在政治哲学的价值取向上,表现出'一断于法',主张威权政治和强国弱民的基本认知。'一断于法'反映了法家的正义理念和崇尚'法'之权威的倾向。主张威权政治的重心在于对君权至上和君主集权的特别肯定和维护,在此前提下,法家代表为君主威权政治的构建和实施提出了驭臣治官的重要措施和策略。强国弱民是法家独特的价值认知,作为先秦时期变法强国的主要倡导者,法家大多有重农强国的愿望,因此,对农业的重视是他们的不二选择。此外,管仲、韩非等对发展商业兴邦也有独到的认识。与主张国强相反,'弱民'成为法家价值取向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控制民之言行,从而使民完全成为服务于君主的工具是他们的共识。法家代表的这些认知付诸实践,对封建时代的中国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法治的理念、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等措施也有值得当今借鉴的成分,但由'一断于法'而衍生的'严刑峻法'从而达到'弱民'的治理理念则不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法家 政治哲学 一断于法 威权政治 强国弱民
下载PDF
三大内核支撑“中国道路”走向世界
14
作者 李炳毅 岳晓方 李贞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9,共6页
"中国道路"是时间、空间和目标统一体。从空间层面上看,它坚持因地制宜;从时间层面上看,它倡导因时制宜;从目标层面上看,它指向富民强国。这三个部分构成了"中国道路"的三大内核,使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由一个... "中国道路"是时间、空间和目标统一体。从空间层面上看,它坚持因地制宜;从时间层面上看,它倡导因时制宜;从目标层面上看,它指向富民强国。这三个部分构成了"中国道路"的三大内核,使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由一个胜利走向了另一个胜利,并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愈来愈大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民富国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富民”是名,“富国”是实——王安石新法的是与非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祥浩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31-37,共7页
北宋时期政治思想家王安石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他在宋神宗熙宁年间实行的变法,后世或褒或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质上,王安石新法的本质是以富民为辞而行富国之实,王安石与司马光的矛盾是富国与富民思想的矛盾。
关键词 王安石新法 富国 富民
下载PDF
强国富民:中国民主党派政治选择的价值取向
16
作者 李晔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1-66,共6页
20世纪40年代中国民主党派选择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同推翻蒋介石国民党政权的统治。中国民主党派的这一政治选择不仅原于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中国民主党派自身的先进性等政治层面的因素,更蕴涵着价值取向层面... 20世纪40年代中国民主党派选择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同推翻蒋介石国民党政权的统治。中国民主党派的这一政治选择不仅原于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中国民主党派自身的先进性等政治层面的因素,更蕴涵着价值取向层面的因素——对强国富民这一理想的不懈追求。对这一历史问题的探讨,不仅对中国民主党派史的研究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党派 政冶选择 价值取向 强国富民
下载PDF
邓小平改革开放定向思想及其重大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葵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5-8,共4页
我国改革开放必须是社会主义和强国富民的有机统一。邓小平这一改革开放定向思想扬弃了以往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某些空想的形式化的社会发展目标,为新旧体制的转轨提供了合理的价值导向,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为... 我国改革开放必须是社会主义和强国富民的有机统一。邓小平这一改革开放定向思想扬弃了以往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某些空想的形式化的社会发展目标,为新旧体制的转轨提供了合理的价值导向,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为整个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方法指导,保证了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改革开放定向思想 社会主义 强国富民 有机统一
下载PDF
关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几点思考
18
作者 曾德祥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密切联系群众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就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并不断满足人...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密切联系群众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就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人民群众 发展执政兴国
下载PDF
健民强国的永恒主题——纪念毛泽东同志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发表50周年
19
作者 董业平 魏秀云 李淑芬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1-22,共2页
用新中国的创建和建国50多年以来的革命实践,以及我国今后发展的趋势,和个体一生的发展变化折射出的事实,阐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健民强国的永远主题。
关键词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中国 体育运动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晚清早期维新派科技观论析
20
作者 叶小青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01-107,共7页
晚清早期维新派在向西方探寻救国之方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的科技富国裕民观、科技人才观和科技引进观。晚清早期维新派的科技观不仅是当时维新思潮的重要内容,也是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探究晚清... 晚清早期维新派在向西方探寻救国之方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的科技富国裕民观、科技人才观和科技引进观。晚清早期维新派的科技观不仅是当时维新思潮的重要内容,也是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探究晚清早期维新派的科技观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晚清早期维新思潮,而且对当下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维新派 格致 富国裕民 西学中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