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皮醛对脑缺血小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6/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景茹 董立朋 +6 位作者 李尧 杨宝明 陈景红 霍甜甜 李娜 贾艳丽 李俐涛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桂皮醛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CD-1小鼠通过腹腔注射的方法给予桂皮醛干预,应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小鼠右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将成年健康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及桂皮醛(CA)... 目的探讨桂皮醛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CD-1小鼠通过腹腔注射的方法给予桂皮醛干预,应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小鼠右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将成年健康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及桂皮醛(CA)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即CA25组、CA50组和CA75组(在MCAO小鼠模型基础上腹腔给予25 mg/kg、50 mg/kg及75 mg/kg桂皮醛)。术后24 h通过测定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含水量来评价桂皮醛的脑保护作用。通过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Toll样受体6(TLR6)、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分子6(TRAF6)和核因子-κB(NF-κB)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MCAO组相比,CA50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改善(中位数2.0 vs.3.5),病变侧脑组织含水量降低[(83.72±0.73)%vs.(85.09±0.95)%],脑梗死体积缩小(0.45±0.06 vs.0.54±0.02),均P<0.05。同样与MCAO组相比,CA50组TLR6、TRAF6及NF-κB基因表达明显下调(TLR6:3.26±0.03 vs.6.32±0.07;TRAF6:1.88±0.21 vs.3.33±0.48;NF-κB:1.47±0.33 vs 4.21±0.57,均P<0.05)。TLR6、TRAF6及胞核NF-κB蛋白表达明显下降(TLR6:0.12±0.01 vs.0.19±0.03;TRAF6:0.45±0.09 vs.0.67±0.07;胞核NF-κB:0.32±0.06 vs.0.46±0.06,均P<0.05)。结论桂皮醛可能通过抑制TLR6/TRAF6/NF-κB通路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炎症反应 桂皮醛 toll样受体6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分子6 核因子-KB 小鼠
下载PDF
清肠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热盛血瘀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晓瑜 缪志伟 +2 位作者 张耀辉 张春雨 徐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9期115-119,共5页
目的研究清肠汤联合美沙拉嗪对热盛血瘀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就诊的热盛血瘀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清肠汤... 目的研究清肠汤联合美沙拉嗪对热盛血瘀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就诊的热盛血瘀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清肠汤+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和对照组(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每组各30例。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Mayo评分、内镜黏膜愈合率,分析两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核因子κB(NF-κB)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Toll样受体4(TLR4)的免疫荧光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单项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ayo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黏膜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RAF6、NF-κB表达情况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荧光TLR4表达情况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汤联合美沙拉嗪可有效改善热盛血瘀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肠道黏膜愈合,提高治疗效果。清肠汤的抗炎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TRAF6/NF-κB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肠汤 溃疡性结肠炎 热盛血瘀型 临床疗效 toll受体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核因子κB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6表达及其与Th1、Th2和Th17细胞免疫应答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訾广芹 付元 +3 位作者 陈秀霞 曹永献 张庆群 常红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2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TLR6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及其与Th1、Th2和Th17细胞免疫应答的相关性,探讨TLR6与HSP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急性期HSP患儿42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TLR6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及其与Th1、Th2和Th17细胞免疫应答的相关性,探讨TLR6与HSP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急性期HSP患儿42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6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yD88mRNA的基因相对表达量,ELISA法检测血浆IFN-γ、IL-4、IL-17水平。结果 (1)HSP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6蛋白表达(TLR6阳性细胞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9.40,P<0.01;t'=10.49,P<0.01),HSP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yD88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46,P<0.01)。(2)HSP组血浆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44,P<0.01),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t'=2.44,P<0.05),IFN-γ/IL-4比值低于对照组(t'=2.27,P<0.05),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64,P<0.01)。(3)HSP组单个核细胞TLR6蛋白表达与MyD88 mRNA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1);与血浆IL-4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9,P<0.01);与IFN-γ/IL-4比值呈负相关(r=-0.38,P<0.05);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36,P<0.05);与血浆IFN-γ水平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TLR6活化可能参与了HSP的免疫发病机制;HSP患儿体内存在Th1/Th2失衡,Th17异常活化,活化的TLR6可能通过上调Th2、Th17免疫应答介导HSP的免疫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toll样受体6 干扰素Ⅱ型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7
原文传递
神经节苷脂对脑梗死大鼠神经炎症及TLR4/TRAF6/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高金勇 陈克尚 梁慧 《现代医学》 2022年第9期1174-1178,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脑梗死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神经节苷脂低浓度组(GM1-L组)、神经节苷脂中浓度组(GM1-M组)、神经节苷脂高浓度组(GM1-H组),每组12只。线栓法构建大鼠...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脑梗死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神经节苷脂低浓度组(GM1-L组)、神经节苷脂中浓度组(GM1-M组)、神经节苷脂高浓度组(GM1-H组),每组12只。线栓法构建大鼠脑梗死模型,建模成功后腹腔注射GM1,每天1次,连续7d。通过Zea-Longa评分法检测大鼠神经功能;干湿重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2,3,5-三苯基四唑氯化物(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大鼠脑组织匀浆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生物素切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呈现出明显的梗死灶,神经元数量及结构异常,排列紊乱,有皱缩、坏死现象,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细胞凋亡率及TLR4、TRAF6、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GM1-L组、GM1-M组、GM1-H组大鼠脑组织的梗死灶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细胞凋亡率及TLR4、TRAF6、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GM1可抑制脑梗死大鼠神经炎症,改善神经功能,抑制细胞凋亡,该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TRAF6/NF-k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脑梗死 神经炎症 toll受体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核因子-κB通路 SD大鼠
原文传递
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效应评估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健 吴东洋 +2 位作者 郑建兴 张金凤 王利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2-656,共5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效应。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唐山中心医院确诊的90例CHB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恩替卡韦口服,持续治疗4周后,根据抗病毒效应分为完全应答组62例和...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效应。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唐山中心医院确诊的90例CHB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恩替卡韦口服,持续治疗4周后,根据抗病毒效应分为完全应答组62例和未完全应答组28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检测治疗前、治疗4周后HBeAg、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10、IL-21与IL-6]与Toll样受体4(TLR4)/IL-6信号通路表达。结果治疗后,完全应答组HBeAg、HBV-DNA水平降低程度均高于未完全应答组(P<0.05)。治疗后完全应答组血清IL-17、IL-10、IL-21和IL-6下降程度均高于未完全应答组(P<0.05),外周血TLR4 mRNA、TLR4蛋白、NF-κB蛋白和p-NF-κB蛋白表达下降程度均高于未完全应答组(P<0.05)。结论HBeAg阳性CHB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后HBV-DNA水平显著降低,其抗病毒效应机制可能与下调了TLR4/IL-6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E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病毒DNA toll受体4/白细胞介素-6 抗病毒效应 恩替卡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