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西石羊空心砖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艳朋(领队) 曾宇 +3 位作者 韩冬 张振宇(摄) 张鹏轩(绘图) 赵通(绘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7,共9页
2019年至2020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陕西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西石羊村清理了一批汉代墓葬。其中发现有6座空心砖墓,时代集中于西汉中期至新莽时期,墓葬形制包括竖穴土圹、竖穴墓道洞室和斜坡墓道洞室等多... 2019年至2020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陕西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西石羊村清理了一批汉代墓葬。其中发现有6座空心砖墓,时代集中于西汉中期至新莽时期,墓葬形制包括竖穴土圹、竖穴墓道洞室和斜坡墓道洞室等多种结构,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关中地区空心砖墓的形制特征,对探索关中地区空心砖墓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新城 西石羊墓群 西汉时期 空心砖墓
下载PDF
朝鲜王朝士林家族墓群空间格局解析——以韩国新安朱氏为例
2
作者 彭鸿绪 吴单程 +1 位作者 吴昊 姜泰昊 《华中建筑》 2024年第2期21-26,共6页
朝鲜王朝士林家族墓群表达了朝鲜半岛在该时期的礼制思想,探究其风水选址和空间格局,对挖掘中韩传统文化内涵之共性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将韩国庆州新安朱氏家族墓群作为案例,通过文献研究、图例解析等方法,分析《新安朱氏家谱》中记载的... 朝鲜王朝士林家族墓群表达了朝鲜半岛在该时期的礼制思想,探究其风水选址和空间格局,对挖掘中韩传统文化内涵之共性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将韩国庆州新安朱氏家族墓群作为案例,通过文献研究、图例解析等方法,分析《新安朱氏家谱》中记载的十四世至二十八世朱氏后人墓群分布以及墓图空间特征,探究其与中国古代宗法礼制的源流关系。研究得出新安朱氏家族墓群具有“长白发源,南至尚庆”“四象端明,藏气于穴”“屈曲围绕,汇聚明堂”“穴点居中,众星拱之”的风水选址特征,以及“左昭右穆”“多占宝地”“渐理学化”的空间格局特征,体现了朱氏后裔对先祖“慎终追远”的感情,为传统丧葬文化与朱子理学等中国传统人居环境思想在海外的保留与嬗变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林家族 墓群 风水选址 空间格局 新安朱氏
下载PDF
令狐君孺子壶新研
3
作者 王鑫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8,共8页
令狐君孺子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出于洛阳金村,共有一对两件。从器形、装饰风格、铭文用语三方面考虑,其作器时代当为春秋战国之际。壶铭中的“十年”应是周王纪年,可能为周贞定王十年(前459)。令狐君为晋国卿族魏氏的小宗,当于春秋中... 令狐君孺子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出于洛阳金村,共有一对两件。从器形、装饰风格、铭文用语三方面考虑,其作器时代当为春秋战国之际。壶铭中的“十年”应是周王纪年,可能为周贞定王十年(前459)。令狐君为晋国卿族魏氏的小宗,当于春秋中期受封,封地令狐位于今山西临猗县西南附近,其拥有“君”称应与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的势力增强有关。临猗程村发现的东周墓群,应属于令狐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令狐君孺子壶 作器时代 族属 临猗程村墓群
下载PDF
山西朔州后寨秦汉墓葬发掘简报
4
作者 贾尧 +7 位作者 高振华(整理/报告) 张琪(整理/报告) 刘元 解晓庆 王乐(摄影) 孙先徒(绘图) 高平如(绘图) 翟玉照(绘图) 《文物季刊》 2023年第1期9-28,共20页
后寨墓地位于山西省朔州市窑子头乡后寨村西约2公里的山前黄土台地上,地处北方长城沿线的农牧交错地带。2019年至2020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朔州当地文物部门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东周至辽金时期墓葬400余座,其中秦汉墓葬共7... 后寨墓地位于山西省朔州市窑子头乡后寨村西约2公里的山前黄土台地上,地处北方长城沿线的农牧交错地带。2019年至2020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朔州当地文物部门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东周至辽金时期墓葬400余座,其中秦汉墓葬共73座,墓葬时代主要集中在西汉早期和西汉晚期,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与上世纪80年代平朔考古队在七里河北岸发掘的同时期墓葬文化面貌基本一致,应与平朔秦汉墓群同为秦汉马邑城附属的墓葬区,为丰富朔州地区秦汉时期文化面貌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朔州 后寨 秦汉 马邑墓群
下载PDF
地球物理方法在盘龙城(府河工区)考古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吴文贤 王传雷 喻忠鸿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7年第B10期32-34,共3页
应用地球物理的磁法和电法勘探技术,因其具有无损探测、快速、成本低廉和探测深度大的特点,已成为国内外考古前期调查的理想方法。笔者介绍了使用高精度磁测和高密度电阻率法2种方法在商代遗址——盘龙城进行考古调查的经过,介绍了物探... 应用地球物理的磁法和电法勘探技术,因其具有无损探测、快速、成本低廉和探测深度大的特点,已成为国内外考古前期调查的理想方法。笔者介绍了使用高精度磁测和高密度电阻率法2种方法在商代遗址——盘龙城进行考古调查的经过,介绍了物探考古工作的原理、数据采集及质量评价;重点讨论了对所发现的2个新的异常的场源性质分析认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城 古墓葬 田野考古 高精度磁测 高密度电法
下载PDF
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壁画砷铅矿族矿物颜料分析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水碧纹 苏伯民 +4 位作者 于宗仁 崔强 王卓 殷志媛 善忠伟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3-140,共8页
嘉峪关新城魏晋壁画墓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文化遗产,壁画所用颜料类型与其他遗址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黄色颜料。利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及扫描电镜-能谱等方法,对嘉峪关新城魏晋壁画墓6、7号墓砖壁画的黄色颜料进行了分... 嘉峪关新城魏晋壁画墓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文化遗产,壁画所用颜料类型与其他遗址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黄色颜料。利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及扫描电镜-能谱等方法,对嘉峪关新城魏晋壁画墓6、7号墓砖壁画的黄色颜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色颜料显色成分以砷铅矿族矿物中的钒铅矿Pb5(VO4)3Cl为主,部分黄色颜料中还发现了钼铅矿PbMoO4,对照河西走廊矿产分布资料认为黄色颜料来源于嘉峪关附近,由此推断魏晋时期这一区域墓葬砖壁画颜料的选择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解读魏晋时期壁画颜料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墓 黄色颜料 砷铅矿族矿物 科学分析
下载PDF
黄土地区墓坑群地基加固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建英 章杰 《岩土工程技术》 2002年第4期214-219,共6页
简述了黄土地区墓坑群地基的加固处理 ,概述了钻孔夯扩碎石挤密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过程 ,通过一黄土地区墓坑群地基加固处理的工程实例 ,分析了地基加固处理后的效果并提出了黄土地区墓坑群地基作加固处理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黄土 墓坑群 地基处理 碎石桩 桩径 桩距 桩孔深度
下载PDF
殷墟妇好墓铜铙组合方式新探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秀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2年第3期31-38,161,共8页
1976年5月在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五件铜铙,引发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一种观点认为这五件铜铙是一组编铙,是目前出土商代编铙中组成件数最多的一套编铙;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五件铜铙是由两组编铙组成的,一组为完整的三件制编铙,而另一组... 1976年5月在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五件铜铙,引发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一种观点认为这五件铜铙是一组编铙,是目前出土商代编铙中组成件数最多的一套编铙;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五件铜铙是由两组编铙组成的,一组为完整的三件制编铙,而另一组不完整,其中一件缺失。本文通过对现有材料的梳理和综合分析,初步认为这五件铜铙由两套编铙组成,并就其中一套为何只有两件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好墓 编铙 组合方式
下载PDF
嘉峪关魏晋墓腐蚀壁画细菌类群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被引量:13
9
作者 武发思 汪万福 +4 位作者 贺东鹏 陈港泉 马燕天 张晓东 冯虎元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58,共8页
生物腐蚀和生物降解是历史遗迹和考古现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嘉峪关魏晋墓腐蚀砖壁画细菌类群进行检测和分析。克隆文库测序显示,魏晋墓内细菌序列主要隶属于假诺卡氏菌、酸菌属、克里贝拉属、鞘脂杆菌属、糖... 生物腐蚀和生物降解是历史遗迹和考古现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嘉峪关魏晋墓腐蚀砖壁画细菌类群进行检测和分析。克隆文库测序显示,魏晋墓内细菌序列主要隶属于假诺卡氏菌、酸菌属、克里贝拉属、鞘脂杆菌属、糖单孢菌属、固氮螺菌属,其中假诺卡氏菌属和酸菌属是优势类群。墓室常年旅游开放或常年关闭均不利于砖壁画的长久保存。分子技术在研究壁画微生物群落和其潜在影响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墓 砖壁画 细菌类群 分子检测 文物保护
下载PDF
基于ZigBee的古墓葬群防盗报警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涛 李冠越 刘文博 《电子测试》 2013年第2期67-69,共3页
针对地下采用洛阳铲和爆破等方式盗掘古墓葬群的犯罪行为,本文设计了基于ZigBee的古墓葬群防盗报警系统.由于地下挖掘和爆破等盗掘古墓的活动都会激起地震波,利用微地震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古墓葬群区域内震动信号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拾... 针对地下采用洛阳铲和爆破等方式盗掘古墓葬群的犯罪行为,本文设计了基于ZigBee的古墓葬群防盗报警系统.由于地下挖掘和爆破等盗掘古墓的活动都会激起地震波,利用微地震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古墓葬群区域内震动信号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拾震器采集洛阳铲和爆破等盗掘方式产生的震波,并经相应的信号调理和转换后,由ZigBee网络传输至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驱动报警装置,达到防盗的效果.该系统利用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这样不但大大的减少了系统的设备量,而且使系统安放灵活,便于移动,经过实际测试,系统操作简单,快速高效,弥补了在现代的安防技术下对地下活动监控的不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GBEE 古墓葬群 微地震
下载PDF
“周原考古与西周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1
作者 彭曦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35-37,共3页
“周原考古与西周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肯定了岐山周公庙高等级陵墓群的发现在西周考古中的里程碑意义。这一考古发现促使学者们突破原有思维定势,完成从“小周原”到“大周原”的思想创新。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应对周原遗址继续关注,... “周原考古与西周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肯定了岐山周公庙高等级陵墓群的发现在西周考古中的里程碑意义。这一考古发现促使学者们突破原有思维定势,完成从“小周原”到“大周原”的思想创新。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应对周原遗址继续关注,以期待更加可喜的发现和成果。同时,各省考古学者也对其它省近期有关周代及战国时期的考古发现作了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考古 国际会议 周公庙高等级陵墓群 周原遗址
下载PDF
成绵乐客运专线双塘崖墓群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12
作者 雷通文 白红梅 《路基工程》 2014年第1期163-166,共4页
双塘崖墓群为古人在砂岩岩壁开挖的石洞,其空间分布及规律性差,铁路以路基方式通过。崖墓极易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而无砟轨道对沉降控制要求极高。采用何种勘察方法,查清崖墓的分布、评价其对工程的影响极为重要。结合现场调绘,以工程... 双塘崖墓群为古人在砂岩岩壁开挖的石洞,其空间分布及规律性差,铁路以路基方式通过。崖墓极易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而无砟轨道对沉降控制要求极高。采用何种勘察方法,查清崖墓的分布、评价其对工程的影响极为重要。结合现场调绘,以工程物探为指导,采用地质钻探、钎探等多种手段,查明了其空间分布,再通过技术处理,确保了工程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墓群 地质勘察 地质雷达法 钻探 钎探
下载PDF
盗墓犯罪集团及其首要分子的司法认定
13
作者 敦宁 李昊天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9,共5页
近年来,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犯罪呈现出了高度的职业化和集团化特征,因而需要对盗墓犯罪集团及其首要分子进行准确认定。盗墓犯罪集团具有一定的特点,实践中既要将其与一般的盗墓团伙加以区分,也要处理好其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竞合问... 近年来,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犯罪呈现出了高度的职业化和集团化特征,因而需要对盗墓犯罪集团及其首要分子进行准确认定。盗墓犯罪集团具有一定的特点,实践中既要将其与一般的盗墓团伙加以区分,也要处理好其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竞合问题。对盗墓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的认定,应当先明确该集团中主犯的范围,而后再根据法定的成立条件,从主犯中界分出首要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掘古文化遗址 古墓葬罪 犯罪集团 犯罪团伙 黑社会性质组织 首要分子
下载PDF
探地雷达在古墓遗址探测中的应用——以北京市通州区古墓群探测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楠男 李家存 叶培盛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7年第3期577-582,共6页
探地雷达是一种无损探测技术,数据采集速度快,图像直观,在地下考古探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区古墓群为目标,利用探地雷达首先在已发现但未开挖的古墓上进行探测,分析探地雷达图像中古墓的的典型异常特征;在未知区域进行... 探地雷达是一种无损探测技术,数据采集速度快,图像直观,在地下考古探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区古墓群为目标,利用探地雷达首先在已发现但未开挖的古墓上进行探测,分析探地雷达图像中古墓的的典型异常特征;在未知区域进行探测,找出图像中有古墓反射特征的异常区域,并用洛阳铲进行验证。通过验证,探地雷达探测结果与实际开挖验证的结果比较一致。实践表明,探地雷达技术对探测古墓遗址具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州古墓群 探地雷达 无损探测 古墓遗址探测
下载PDF
天水棺床墓、墓主人及石棺床屏风画相关问题新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世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56,共10页
天水棺床墓年代定为北周至隋初较为合理;天水棺床墓及出土石棺床与北朝隋初入华粟特人墓葬、石葬具差异明显,墓主人可能不是入华粟特人,其族属需要进一步探讨;据文献记载,北周鲜卑贵族宇文广葬于上邽(今天水市秦州区),南北朝诗人庾信为... 天水棺床墓年代定为北周至隋初较为合理;天水棺床墓及出土石棺床与北朝隋初入华粟特人墓葬、石葬具差异明显,墓主人可能不是入华粟特人,其族属需要进一步探讨;据文献记载,北周鲜卑贵族宇文广葬于上邽(今天水市秦州区),南北朝诗人庾信为宇文广撰写的《墓志铭》与天水棺床墓、屏风画多处吻合,棺床屏风画与庾信《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中的8首诗作高度契合,为深入研究天水墓葬的族属、墓主人身份和屏风画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棺床墓 年代族属 宇文广墓志铭 庾信《屏风诗》 棺床屏风画
下载PDF
族群记忆、祠墓祭拜与福利渗透:清代巴蜀移民家族整合途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龚义龙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1-16,137,共6页
学术界一般认为家族整合的途径主要有族类记忆、祠墓祭拜、家族通财。这里以清代巴蜀移民家族为研究对象对家族整合的途径进行分析,认为族群记忆、祠墓祭拜、福利渗透只能是为维护家族团结所作的努力,其在多大程度上能整合移民家族是颇... 学术界一般认为家族整合的途径主要有族类记忆、祠墓祭拜、家族通财。这里以清代巴蜀移民家族为研究对象对家族整合的途径进行分析,认为族群记忆、祠墓祭拜、福利渗透只能是为维护家族团结所作的努力,其在多大程度上能整合移民家族是颇有疑问的。这与历史上江南地区家族整合的途径颇为异趣。这里所使用的资料主要是巴蜀族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记忆 祠墓祭拜 福利渗透 巴蜀 家族整合
下载PDF
霍去病墓石雕群的本土艺术哲学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倩文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80-82,共3页
霍去病墓石雕群的造型特点,在中国石刻雕塑史上较为独特,因此,很多学者将其归结为当时汉文化与草原文化交流碰撞融合后的产物。然而,不管外部文化因素如何强势,都不能忽略当时决定接受何种外来文化因素的内在文化动因。本文尝试剖析霍... 霍去病墓石雕群的造型特点,在中国石刻雕塑史上较为独特,因此,很多学者将其归结为当时汉文化与草原文化交流碰撞融合后的产物。然而,不管外部文化因素如何强势,都不能忽略当时决定接受何种外来文化因素的内在文化动因。本文尝试剖析霍去病墓石雕群所反映的,以本土庄子美学为主的本土艺术哲学因素,认为以霍去病墓石雕群为代表的西汉石雕艺术,是庄子美学较早的实物例证,与后世文人艺术中对于庄子美学的借鉴与发挥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去病墓石雕群 庄子 草原文化 外来因素本土化
下载PDF
山西原平北贾铺东汉墓葬所见的北方草原文化因素——附汉鲜卑遗存的发现与辨识 被引量:2
18
作者 乔梁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96,共6页
200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原平市北贾铺村清理了东汉中晚期的7座墓葬。通过随葬陶器以及棺内铺垫石灰,死者头枕灰泥枕等埋葬习俗等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这批墓葬的主人与当时活跃在北方草原的鲜卑集团关系密切。原平地处汉魏时期的雁门郡... 200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原平市北贾铺村清理了东汉中晚期的7座墓葬。通过随葬陶器以及棺内铺垫石灰,死者头枕灰泥枕等埋葬习俗等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这批墓葬的主人与当时活跃在北方草原的鲜卑集团关系密切。原平地处汉魏时期的雁门郡,是当时北方游牧集团南下侵扰比较频繁的地区,也是中原王朝安置归附的北方游牧集团部众的区域之一。结合文献记载,北贾铺东汉晚期墓葬的人群很可能属于当时归附于中原王朝的鲜卑部众,而这些率先接受了汉文化影响的鲜卑集团有可能在埋葬习俗等方面对建立北魏的拓跋鲜卑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贾铺 东汉墓葬 北方游牧集团 鲜卑
下载PDF
曹操入葬事迹杂考
19
作者 马昕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72-76,共5页
河南安阳曹魏高陵的发现震动学术界。其墓主是否为曹操,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该文依据相关文献材料,认为其墓主为曹操,并对否认墓主人为曹操的几个主要论点分别加以反驳,得出以下看法:"魏武王"石牌、石枕绝非伪造,确为证明墓主... 河南安阳曹魏高陵的发现震动学术界。其墓主是否为曹操,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该文依据相关文献材料,认为其墓主为曹操,并对否认墓主人为曹操的几个主要论点分别加以反驳,得出以下看法:"魏武王"石牌、石枕绝非伪造,确为证明墓主身份之铁证;哀策、王印不在墓中有其特殊原因,不能据此质疑考古结论;曹操入葬时未曾建造疑冢,故不应将此墓视作疑冢;曹操墓不可能位于安徽亳州曹氏宗族墓葬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墓 安阳曹魏高陵 魏武王石牌 安徽亳州曹氏宗族墓
下载PDF
陕西清涧辛庄战国墓地调查发掘简报 被引量:1
20
作者 种建荣(执笔/领队) 孙战伟 +3 位作者 邱学武(绘图/照相) 刘建峰(绘图/照相) 刘军幸(绘图) 王保平(照相)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42,共18页
2014~201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清涧辛庄遗址及周边发掘、调查采集了一批东周时期墓葬、遗物,获得了一批特征鲜明的考古资料,其中以双耳罐为代表的遗存,应该属东周时期白狄所拥有,可暂称之为白狄文化“辛庄类遗存”,这为探讨该... 2014~201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清涧辛庄遗址及周边发掘、调查采集了一批东周时期墓葬、遗物,获得了一批特征鲜明的考古资料,其中以双耳罐为代表的遗存,应该属东周时期白狄所拥有,可暂称之为白狄文化“辛庄类遗存”,这为探讨该区域战国时期白狄族群的物质文化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涧辛庄 战国时期 墓葬 白狄遗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