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双能量成像在肝细胞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1
作者 纪晓兰 杨素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780-784,共5页
目的探讨CT双能量成像在肝细胞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TACE术后4~6周复查的41例HCC患者,所有患者均行DSA及CT双能量肝脏增强扫描。从碘化油形态和伪影对常规混合能量和40~70 keV单能量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以DSA... 目的探讨CT双能量成像在肝细胞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TACE术后4~6周复查的41例HCC患者,所有患者均行DSA及CT双能量肝脏增强扫描。从碘化油形态和伪影对常规混合能量和40~70 keV单能量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以DSA检查结果为参照,统计不同图像有强化和无强化病变的数目,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测量有血供区和坏死区AP、PP NIC及能谱曲线斜率,对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0 keV单能量图像质量最优,40 keV单能量图像对病变的显示能力最强。有血供区的能谱曲线走行较坏死区的陡直,两组间的AP、PP NIC及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双能量CT定量参数在区分TACE术后有血供区和坏死区的比较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AUC>0.7)。结论CT双能量成像有助于诊断肝细胞癌TACE术后疗效,对后续的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细胞癌 能谱曲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320层CT双入口灌注技术观察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病灶灌注特点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利佳 王迪 +3 位作者 刘倩颖 敖国昆 董莘 崔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49-353,共5页
目的运用320层CT双入口灌注成像技术,观察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病灶的灌注特点,研究病灶血液循环与结核病复治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在解放军第三。九医院确诊的54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结核球6例,浸润性病灶21例,... 目的运用320层CT双入口灌注成像技术,观察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病灶的灌注特点,研究病灶血液循环与结核病复治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在解放军第三。九医院确诊的54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结核球6例,浸润性病灶21例,空洞型病灶8例,多形性病灶19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初治治愈组30例、复治组24例(首次复治10例、多次复治14例)。对初治治愈患者的灌注值与复治涂阳患者及初次复治与多次复治者的病灶灌注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治治愈组患者的肺动脉血流量(pulmonary flow,PF)值为(46.4±9.2)ml·min^-1·(100m1),高于复治组[(25.9±7.6)ml·min^-1·(100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0,P=0.001);而其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ronchial flow,BF)值为(18.9±10.0)ml·min^-1·(100m1),低于初治组[(24.8±8.8)ml·min^-1·(100m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25)。多次复治组PF值为(20.7±4.6)ml·min^-1·(100ml),低于首次复治组E(32.6±5.3)ml·min。·(100m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P=0.001),而其BF值为(25.8±3.2)ml·min^-1·(100m1),高于首次复治组[(22.3±5.2)ml·min^-1·(100m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41,P=0.648)。结论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病灶的肺动脉血供明显低于初治治愈病灶,推测局部血液循环差是结核病患者复治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成像 结核 再治疗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T_2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术前TNM分期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辰 任刚 +9 位作者 蔡嵘 戚庭月 赵建溪 陈健 李华莉 贺文广 李文华 汪登斌 吴湘如 张文杰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T_2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MSCT)在T_2期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单因素分析93例T_2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行MSCT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浅肌层癌(T_2a)和深肌层癌(T_2b)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T_2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MSCT)在T_2期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单因素分析93例T_2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行MSCT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浅肌层癌(T_2a)和深肌层癌(T_2b)两组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对T_2期胃癌T分期准确率为91.40%(85/93);N分期准确率为66.67%(62/93),其中对pN0、pN1、pN2和pN3期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8.18%(30/44)、65.00%(26/40)、60.00%(3/5)和75.00%(3/4);TNM分期的准确率为67.74%(63/93),其中Ⅰ、Ⅱ、Ⅲ和Ⅳ期分期准确率分别为68.18%(30/44)、64.10%(25/39)、60.00%(3/5)和100%(5/5)。结论 T_2a和T_2b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上没有显著差异。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T_2期胃癌术前TNM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胃肿瘤 肿瘤分期 T2期胃癌 多层螺旋CT 术前TNM分期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同步匹配蒙片去骨法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丽娟 吕发金 +2 位作者 欧阳羽 罗天友 吕富荣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与同步匹配蒙片去骨(MMBE)法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并接受VCTDSA检查的57例患者资料,其中47例经3DDSA和/或手术证实,比较VCTDSA与MMBE的减影图像质量、对动脉瘤... 目的探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与同步匹配蒙片去骨(MMBE)法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并接受VCTDSA检查的57例患者资料,其中47例经3DDSA和/或手术证实,比较VCTDSA与MMBE的减影图像质量、对动脉瘤的检出率以及二者图像后处理时间。结果57例患者分别采用VCTDSA与同步MMBE的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和/或3DDSA结果证实,47例患者共检出53个动脉瘤;VCTDSA对于IA的检出率为96.23%(51/53),高于MMBE(46/53,86.79%);VCTDSA对于颈内动脉瘤的检出率为94.12%(32/34),高于MMBE(27/34,79.41%)。VCTDSA对于<3mm的动脉瘤的检出率为86.67%(13/15),高于MMBE(10/15,66.67%)。VCTDSA的平均后处理时间为(3.87±0.73)min,同步MMBE的平均后处理时间为(4.05±0.79)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CTDSA是一种方便、快速的检查方法,图像真实、可靠,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与诊断优于同步MM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匹配蒙片去骨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脑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宝石高分辨CT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方法在儿童颈椎外伤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于彤 李镇 +2 位作者 路春兰 段晓岷 彭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目的对比儿童颈椎外伤后宝石高分辨CT(GE Discovery HDCT750)及64排容积CT(GE LightSpeedVCT64)扫描的辐射剂量,评价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方法对儿童颈椎低剂量扫描的价值。方法将47例因颈椎外伤来我院影像中心接受颈椎CT扫描的患... 目的对比儿童颈椎外伤后宝石高分辨CT(GE Discovery HDCT750)及64排容积CT(GE LightSpeedVCT64)扫描的辐射剂量,评价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方法对儿童颈椎低剂量扫描的价值。方法将47例因颈椎外伤来我院影像中心接受颈椎CT扫描的患儿按照性别、年龄及就诊顺序分为A组(n=24)和B组(n=23)。A组以GEDiscovery HDCT750行颈椎CT扫描,预设噪声指数(NI)为14,使用ASiR对图像进行后重建,ASiR权重值为30%。B组以GE LightSpeed VCT64进行扫描,预设NI 12,使用滤波反向投影(FBP)对图像进行重建。分别记录各组CT扫描的最大电流、最小电流及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测量并记录颈椎椎体及同层面颈部肌群客观噪声,同时评价和记录图像的主观图像质量。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的平均管电流和CTDIvol值为(42.38±9.56)mA和(1.45±0.65)mGy,B组为(64.21±11.95)mA和(2.18±0.73)m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94、11.34,P均<0.01)。A组椎体松质骨及颈部肌群的客观噪声为26.04±7.83、5.65±1.00,B组分别为27.01±8.63、6.46±1.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0.84);两组图像的主观噪声评分分别为4.03±0.81、4.02±0.69(P=0.65)。结论在获得同样质量图像的前提下,与GE LightSpeed VCT64的FBP方法相比,GE Discovery HDCT750使用30%ASiR重建并提高2个单位NI值的扫描方案可有效减低儿童颈椎外伤CT扫描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创伤和损伤 颈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后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应用^(18)F-FDG PET/CT探讨储尿刺激对脑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申景涛 郭万华 +3 位作者 辛小燕 徐佩 贾支俊 张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3-765,共3页
目的应用PET脑功能自动提取法研究18F-FDG PET显像受储尿刺激影响的脑解剖功能区。方法对25例正常人储尿和未储尿状态下分别进行18F-FDG PET/CT脑显像,应用脑功能自动提取法对比分析储尿前后18F-FDG脑显像的代谢变化,分析受储尿刺激影... 目的应用PET脑功能自动提取法研究18F-FDG PET显像受储尿刺激影响的脑解剖功能区。方法对25例正常人储尿和未储尿状态下分别进行18F-FDG PET/CT脑显像,应用脑功能自动提取法对比分析储尿前后18F-FDG脑显像的代谢变化,分析受储尿刺激影响的脑解剖功能核团。结果共22个脑解剖功能核团的代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双侧楔叶、左侧下枕回、左侧额中回、双侧额下回、双侧Brodmann17区、双侧Brodmann18区、双侧腹前核、右侧中央后回等13个核团代谢增高,同时左侧尾状核、双侧外侧核、左侧颞下回、左侧海马旁回、双侧胼胝体、左侧海马、左侧下丘脑等9个核团代谢降低。结论储尿刺激影响部分脑功能区代谢增高的同时使部分脑功能区代谢减低。18F-FDG PET/CT脑显像为临床研究泌尿中枢提供了功能-解剖学参考和重要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尿中枢 L-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氟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螺旋CT多期扫描测定肾移植供体肾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窦鑫 周科峰 +5 位作者 李丹燕 胡安宁 杨尚文 郭宏骞 刘铁石 朱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1867-1870,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测定肾移植供体肾功能的方法及应用。方法:58例活体肾移植供体行腹部多层螺旋CT多期(动脉期、实质期、排泄期)扫描,在动脉期与实质期之间插入5个低剂量全肾扫描序列,数据传入AW4.2工作站进行测量,根据全肾Pa...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测定肾移植供体肾功能的方法及应用。方法:58例活体肾移植供体行腹部多层螺旋CT多期(动脉期、实质期、排泄期)扫描,在动脉期与实质期之间插入5个低剂量全肾扫描序列,数据传入AW4.2工作站进行测量,根据全肾Patlak方程,计算单侧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同时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所测定的单侧GFR相对照,进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GFR相关性良好,总肾的GFR相关系数r=0.904,直线回归方程为GFR(CT)=20.841+0.753×GFR(ECT),n=58,单侧GFR相关系数r=0.946,直线回归方程为GFR(CT)=7.086+0.864×GFR(ECT),n=116,配对t检验显示,两者测定的单侧及双侧GFR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测定的移植肾供体的GFR结果准确,可以和同位素测定结果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移植 肾小球滤过率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空洞检测算法自动化检测肺结节内空泡和空洞的可行性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秋萍 冯筠 +3 位作者 强永乾 于楠 邓蕾 郭佑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09-1313,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空洞检测算法自动化检测肺结节内空泡和空洞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49例肺结节,其中良性16例,恶性3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检查。由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盲法对CT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得出有无空泡和空洞的结... 目的探讨利用空洞检测算法自动化检测肺结节内空泡和空洞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49例肺结节,其中良性16例,恶性3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检查。由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盲法对CT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得出有无空泡和空洞的结论。利用基于阈值的空洞检测算法对CT图像中指定的肺结节进行有无空泡和空洞的客观评价。对两种评价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利用空洞检测算法对肺结节内空泡和空洞征象前后2次提取的数据稳定(Kappa=1),与高年资医师主观判读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2,P=0.353),且一致性较好(Kappa=0.785),并可明显节约每个结节数据提取时间[(7.72s±2.26)s vs(24.48±8.24)s,t=14.64,P<0.001]。结论利用空洞检测算法提取肺结节内空洞和空泡征象稳定、快捷,有望成为低年资医师诊断肺结节的辅助检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 空泡 空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肝癌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耀庭 许林锋 +3 位作者 孙宏亮 李振辉 谭绮尹 胡仁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分析CT引导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肝癌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治疗及其预防方法。方法对68例肝癌患者接受CT引导PMCT治疗后的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直径为2.013.8 cm,平均6.2 cm,其中64例接受PMCT前接受肝... 目的分析CT引导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肝癌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治疗及其预防方法。方法对68例肝癌患者接受CT引导PMCT治疗后的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直径为2.013.8 cm,平均6.2 cm,其中64例接受PMCT前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68例患者共接受120例次PMCT治疗,术中主要不良反应是迷走神经亢进反应。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7例次,包括肝脓肿和针道种植各2例次,气胸、心血管意外和巨大胆汁瘤合并感染各1例次;6例次并发症治愈,1例次种植肿瘤进展。结论CT引导PMCT治疗肝癌的并发症少且可以防治,并发症与穿刺路径、次数、凝固范围以及围手术期处理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波凝固治疗 肝肿瘤 并发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粥样硬化穿透性溃疡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青春 陆瑶 +3 位作者 唐德秋 肖文莲 罗光华 吴晓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64-MSCTA)在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中应用价值。方法 14例PAU均进行了64-MSCTA胸腹联合检查,将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PR、CPR、MIP及VR等后处理。结果 14例患者CT横轴位原始图像、MPR图像均能很...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64-MSCTA)在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中应用价值。方法 14例PAU均进行了64-MSCTA胸腹联合检查,将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PR、CPR、MIP及VR等后处理。结果 14例患者CT横轴位原始图像、MPR图像均能很好显示PAU的部位、数目、大小、深度、形态及并发症(包括壁内血肿、假性动脉瘤及主动脉破裂)。MIP及VR图像可任意角度立体显示主动脉全程轮廓、钙化斑块及溃疡形态。结论主动脉MSCTA是诊断主动脉粥样硬化穿透性溃疡准确、快捷、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的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粥样硬化 溃疡 主动脉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
下载PDF
前门控在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斌 张极峰 +2 位作者 赵雁鸣 于春瑶 李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冠脉CTA图像质量及辐射量探讨前门控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冠脉CTA检查患者500例,心率≤70次/min者124例;心率〉70次/min者376例,前者随机分为前后门控两组,后者均为后门控扫描。结果心率≤70次/min者... 目的通过分析冠脉CTA图像质量及辐射量探讨前门控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冠脉CTA检查患者500例,心率≤70次/min者124例;心率〉70次/min者376例,前者随机分为前后门控两组,后者均为后门控扫描。结果心率≤70次/min者,前后门控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14±0.87和4.15±0.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有效辐射量分别为(1.89±0.57)mSv和(15.01±4.13)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70次/min者:71~85次/min者优质图像所在R—R间期百分比具有不确定性;心率〉85次/rain者100%在40%~50%R—R间期。结论心率≤70次/min时,前后门控冠脉成像图像质量具有一致性,前门控明显降低了辐射量;心率〉70次/min者也可以应用前门控技术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门控技术 后门控技术 冠状动脉疾病 辐射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PET/CT数学预测模型对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价值的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洁 郑祥武 +5 位作者 殷薇薇 唐坤 林信实 陈杨宗 戴云飞 赵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2113-2116,共4页
目的:利用ROC曲线分析评价 PET/CT 数学预测模型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6月我院因诊断为SPN而行PET/CT检查的186例患者。以病灶良恶性结果为应变量,以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灶的大小、部位、CT... 目的:利用ROC曲线分析评价 PET/CT 数学预测模型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6月我院因诊断为SPN而行PET/CT检查的186例患者。以病灶良恶性结果为应变量,以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灶的大小、部位、CT值、边界、磨玻璃成分、分叶、血管集束、胸膜牵拉、毛刺、钙化、空泡、空洞、SUVmax作为自变量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立诊断SPN良、恶性的回归数学模型。计算PET/CT数学预测模型诊断SPN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绘制相应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大小。结果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PET/CT诊断SPN良、恶性的数学模型如下:p=ex/(1+ ex ),x=‐8.111+0.091×年龄+1.351×分叶+3.565×血管集束+2.153×胸膜牵拉+0.447× SUVmax。以数学模型对SPN良恶性进行预测,其诊断SPN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81.0%、85.5%、90.0%及77.3%。 PET/CT 数学预测模型诊断SP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7&#177;0.019。结论以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PET/CT数学预测模型诊断SPN的准确性较高,且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因此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较高,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发射型计算机 二元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昊 陈碧 +1 位作者 刘平莉 罗涛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纤维化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选择45例COPD合并肺纤维化患者及3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肺功能、血气分析、胸部高分辨率CT(H...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纤维化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选择45例COPD合并肺纤维化患者及3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肺功能、血气分析、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随访1年内COPD急性加重次数。结果与COPD组相比,COPD合并肺纤维化组患者肺功能改变以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弥散功能较COPD组降低更为显著,低氧血症更为明显,而二氧化碳潴留则不如单纯COPD患者严重。COPD合并肺纤维化患者的HRCT表现兼有肺气肿和肺纤维化的影像学特点,1年内急性加重频率高于单纯COPD组。结论当COPD和肺纤维化并存时,其肺功能、血气分析、HRCT表现具有与单纯COPD不同的特点,且更易发生COPD急性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纤维化 肺功能 高分辨率CT
下载PDF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富聪聪 潘诗农 +1 位作者 张军 畅智慧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10期645-645,共1页
患者女.65岁,主因“发热、发现肝占位10天”入院;既往丙型肝炎后肝硬化15年,2型糖尿病8年。查体:体温38.2~39.1℃,右上腹压痛,肝区叩击痛。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肌纤维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下载PDF
^(18)F-FDGPET/CT显像在颅内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房娜 王艳丽 +3 位作者 曾磊 赵伟 崔新建 马丽莉 《齐鲁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颅内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颅内占位性病变病人的颅脑及体部18 F-FDG PET/CT显像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PET/CT诊断脑转移瘤29例,经手术、内镜或穿刺病理学证实原发灶者24例,病理确诊...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颅内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颅内占位性病变病人的颅脑及体部18 F-FDG PET/CT显像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PET/CT诊断脑转移瘤29例,经手术、内镜或穿刺病理学证实原发灶者24例,病理确诊脑转移瘤未明确原发灶者4例,病理证实为结核1例;PET/CT诊断颅内原发恶性肿瘤19例,病理证实为淋巴瘤8例,胶质瘤5例,2例随访中发现原发灶证实为转移瘤,余4例临床随访1年均未见颅外恶性病灶。结论颅内占位性病变病人行18 F-FDG PET/CT显像可有效发现原发病灶,并根据体部及颅脑显像特点初步判定转移性肿瘤和原发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淋巴瘤 神经胶质瘤 18F-FDG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低浓度造影剂在标准体质量人群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常妙 李佩玲 +2 位作者 赵宇 赵丽 徐克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8期1488-1491,共4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碘对比剂配合低电压的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体质量指数(BM I)小于24 kg/m2的临床疑诊冠心病者59例,随机分为3组:A组(25例)及B组(14例)分别应用2... 【目的】探讨低浓度碘对比剂配合低电压的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体质量指数(BM I)小于24 kg/m2的临床疑诊冠心病者59例,随机分为3组:A组(25例)及B组(14例)分别应用270 mgI/mL及320 mgI/mL的碘对比剂,管电压分别为80 kV和100 kV ,C组(20例)应用370 mgI/mL碘对比剂,管电压为120 kV。三组所有病例均采用心电门控触发序列扫描,有效辐射剂量(ED),测量主动脉根部的平均CT值,并对所有病例的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A组、B组和C组的ED分别为(2.00±0.56)、(2.51±0.52)及(4.17±1.55)mSv,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A、B、C组主动脉根部增强程度分别为(486.8±113.980)HU、(407.43±83.63) HU、(439.73±72.12) HU ,经统计分析,仅A、B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28,P <0.05)。A组、B组及C组分别显示225个、126个和180个冠脉节段,图像优秀率分别为94.67%、89.68%和95.56%,经统计学分析,B、C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00,P <0.05),A、B组和 A、C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3.03和0.17,均P>0.05)。【结论】对标准及低体质量人群应用低浓度碘对比剂同时采用低管电压冠状动脉CTA扫描,能够在获得满足诊断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碘注射量及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碘/诊断应用 冠状动脉疾病/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方法 冠状血管造影术 辐射剂量
下载PDF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2例影像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军 朱兵 +1 位作者 孙天胜 姚建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BFH)的影像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骨BFH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摄X线平片,其中10例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结果12例BFH X线表现:病变为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呈... 目的:探讨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BFH)的影像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骨BFH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摄X线平片,其中10例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结果12例BFH X线表现:病变为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呈类圆形或长椭圆形,边界清晰,大部分病灶骨皮质变薄、中断,部分见病灶边缘硬化及软组织肿胀,均未见软组织肿块影;CT表现:病灶呈软组织密度影,均略低于或等于周围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后呈轻中度强化,均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MRI表现:病灶T1WI表现为混杂低信号,T2WI表现为混杂高信号,病灶增强扫描后出现明显强化。12例均行病灶刮除、植骨术或骨水泥填塞术,视情况辅以内固定,术后2周内出院,无主要并发症,随访1~1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骨BFH影像学呈现一定的特征性表现,综合分析影像学、临床资料能够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组织细胞瘤 良性纤维性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扫描仪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孕产期患者急性头痛的临床特点及头部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晓宇 翟志永 佡剑非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0期2004-2007,共4页
【目的】探讨孕产期患者急性头痛的临床特点及头部影像学表现,分析颅脑影像学阳性结果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就诊于盛京医院孕产妇患者84例临床资料。患者均以急性头痛为主要表现,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 【目的】探讨孕产期患者急性头痛的临床特点及头部影像学表现,分析颅脑影像学阳性结果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就诊于盛京医院孕产妇患者84例临床资料。患者均以急性头痛为主要表现,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头部影像学表现,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症状与颅脑影像学阳性结果的相关因素。【结果】头痛伴随症状以畏光(62例,73.8%)、恶心(58例,69.0%)、呕吐(50例,59.5%)最为常见;27例(32.1%)神经系统查体有阳性体征,其中偏身运动障碍(24例,28.6%)、复视(17例,20.2%)、偏身感觉障碍(9例,10.7%)最为常见。神经影像学检查发现有43例(51.2%)存在颅内病变,包括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癫痫(OR=8.564,CI 2.400~30.553, P =0.001)及偏瘫(O R=7.687,C I 1.351~44.944, P =0.024)与颅脑影像学阳性有关。【结论】头痛为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伴有癫痫发作或偏瘫可能预测头部影像学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头痛/放射摄影术 急性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64层螺旋CT的影像差异
19
作者 邓小飞 舒政 +2 位作者 张家美 葛珠瑾 孟文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6期496-499,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差异。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10月~2011年4月间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STEACS)患者30例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35例,均行64层螺旋CT... 目的:探讨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差异。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10月~2011年4月间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STEACS)患者30例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35例,均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研究其冠状动脉斑块的发生部位、数目、性质、斑块所致的狭窄程度以及伴或不伴有主要冠状动脉血管中断、心肌梗死等方面的影像差异。结果: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的发生率、单发病变以及单支血管累及率在STEACS组中均高于NSTEACS组(P<0.05),并且心肌缺血以及血管中断发生率较NSTEACS组高(P<0.05);而冠状动脉的钙化斑块、多发病变以及多支血管累及率在NSTEACS组均高于STEACS组(P<0.05)。结论:STEACS及NSTEACS患者的冠状动脉及心肌病变具有各自的特点,这对临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有较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非ST段抬高 ST段抬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诊断眼眶爆裂骨折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永刚 张晓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S1期113-114,共2页
目的:通过对眼眶爆裂骨折CT表现的探讨,达到对本病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79例眼眶爆裂骨折的临床表现、CT征象及好发部位。结果:眼眶骨折的直接征象是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粉碎、移位及曲度失常。根据骨折的特点将眼眶骨折分为三类,即... 目的:通过对眼眶爆裂骨折CT表现的探讨,达到对本病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79例眼眶爆裂骨折的临床表现、CT征象及好发部位。结果:眼眶骨折的直接征象是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粉碎、移位及曲度失常。根据骨折的特点将眼眶骨折分为三类,即单眶壁骨折,多眶壁骨折,并发其他面部直接骨折的眼眶骨折。眼眶爆裂骨折最好发于眼眶内侧壁和底壁,占96.2%。副鼻窦内“泪滴”征是诊断眼眶下壁骨折的特异性间接征象。结论:CT诊断眼眶爆裂骨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