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伤中胸部损伤的CT和X线平片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廖忆刘 白祥军 +1 位作者 田利华 宋先舟 《临床外科杂志》 2002年第4期225-226,共2页
目的 探讨多发伤中胸部创伤的X线和CT诊断价值。方法 对 46例多发伤中胸部伤患者进行临床、X线平片、CT扫描诊断 ,对X线平片与CT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表现为肺挫伤 3 9例 ,肺撕裂伤 6例 ,膈疝 4例 ,X线分别漏、误诊 18例、4例和 4... 目的 探讨多发伤中胸部创伤的X线和CT诊断价值。方法 对 46例多发伤中胸部伤患者进行临床、X线平片、CT扫描诊断 ,对X线平片与CT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表现为肺挫伤 3 9例 ,肺撕裂伤 6例 ,膈疝 4例 ,X线分别漏、误诊 18例、4例和 4例 ,CT漏诊骨折 11例。结论 CT能明确胸部创伤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 ,敏感性和特异性较X线平片高 ,能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靠的诊疗依据 ,为多发伤中胸部创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胸部损伤 CT x线平片 诊断
下载PDF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X线平片、CT、MR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成华 周祖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8期1304-1307,共4页
目的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esmoid-type fibromatoses,DF)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F患者16例,男7例,女9例。12例行CT检查(增强9例),4例行MRI检查(增强1例,4例均同时行X线平片检查)。回顾分析韧带样... 目的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esmoid-type fibromatoses,DF)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F患者16例,男7例,女9例。12例行CT检查(增强9例),4例行MRI检查(增强1例,4例均同时行X线平片检查)。回顾分析韧带样纤维瘤病的CT和MRI表现,并与组织病理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共检出16个病灶,其中腹部外型11例,腹壁型3例,腹内型2例。CT平扫均表现为均匀略低软组织密度,边界不清;X线平片、CT骨骼病变显示呈膨胀性、溶骨性改变,病灶内有小梁形成,呈肥皂泡样,压迫性骨吸收破坏,常见不规则骨嵴,大多可见无钙化、骨化的软组织肿块。与肌肉信号相比,MRI T1WI上呈等、稍低混杂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中等以上不均匀强化;所有病灶内均可见条索状、片状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改变的区域,CT、MR无强化。结论 DF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良性肿瘤,X线平片可以观察骨质病变的整体形态,CT检查可以帮助了解骨质的破坏特点;T1WI均呈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合信号,大部呈不均轻度强化,局部呈渐进性延迟强;T1WI、T2WI示病变中斑点状及条带状低信号,MRI、CT增强扫描不强化是DT的特征性表现。因此,综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多数韧带性纤维瘤病能够作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病理
下载PDF
Temporal Trends in Radiation Dose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3
作者 Paolo Marraccini Alessandro Mazzarisi +7 位作者 Clara Carpeggiani Mathis Schluter Marco Brambilla Massimiliano Bianchi Lorenzo Faggioni Giuseppe Coppini Carlo Bartolozzi Eugenio Picano 《Ope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4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Background: In 2010,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launched the “3A’s campaign” 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primary cancer prevention. In 2011,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 recommended t... Background: In 2010,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launched the “3A’s campaign” 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primary cancer prevention. In 2011,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 recommended the size specific dose estimate (SSDE). Objectives: To audit doses of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Coronary CTA) in tertiary care referral center. Methods: We reviewed 998 consecutive Coronary CTA (from 2007 to 2012). Doses (CTDIvol mGy), DLP (mGy*cm), effective dose (DLP*0.014, mSv) were on-line archived. SSDE was estimated retrospectively. Appropriateness score was evaluated for exams performed from the 2010. Results: Overall median dose per Coronary CTA was 49.7 mGy for CTDIvol, 55.5 mGy for SSDE, 994.96 mGy*cm for DLP, 13.9 mSv for effective dose. Median DLP decreased over time (1452.94 in 2007, 1605.56 in 2008, 1113.49 in 2009, 759.99 in 2010, 448.61 in 2011 and 497.88 mGy*cm in 2012, p < 0.0001). SSDE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size dependent factor (SDF);in patients with SDF > 1 (88%) CTDIvol underestimated SSDE (48.49 vs 57.19 mGy), whilst in patients with SDF < 1 (12%) CTDIvol overestimated SSDE (56.46 vs 50.3 mGy). Scans were appropriate in 58%, uncertain in 24%, and inappropriate in 18% of cases. Doses were similar in appropriate, uncertain or inappropriate examinations and in excellent-to-good (81%) vs. sufficient-to-poor (19%) image quality exams. Conclusions: Coronary CTA reference doses can be very misleading. SSDE can allow individual technique optimization. The dose is similar in appropriate and inappropriate examinations, and unrelated to image quality. The rate of inappropriate examinations is still too high even after dissemination of guide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HEMIC Heart Disease x ray 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 CARDIOVASCULAR Imaging Radiation DOSING
下载PDF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in Acute and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Determined by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4
作者 杜志民 罗初凡 +5 位作者 胡承恒 李怡 伍贵富 李向民 冯君 马虹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02年第2期63-71,76,共10页
Objective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CAC) in acute and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utilizing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Background Pathologic, angiographic, and intraco... Objective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CAC) in acute and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utilizing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Background Pathologic, angiographic, and intracoronary ultrasound studies revealed sharp differences in the plaque morphology between patients with acute versus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 and in those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 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however, remains unclear.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sixty - four patients, including 67 with SAP, 94 with UAP and 103 with AMI were studied with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analysi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and with 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for determin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CAC prevalence and calcium score were compared among three groups, and relation of CAC to the severity of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in the SAP and UAP patients was separately analyzed. Results Prevalence of CAC was 100 % in the SAP patient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87. 23 % in UAP patients and 86. 41 %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AMI ( P < 0. 05) . More patients and arteries in the SAP group had severe forms of calcium than those in the UAP and AMI group ( P < 0. 01), and the mean LN [CS + 1] (natural logarithm transformation of calcium score) of the SAP patients was much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UAP and AMI patients (P < 0.001). The distribution of vessels with various CAC by luminal stenosis was different between SAP and UAP patients. The average CAC extent of the infarct - related arteries was less severe than that of the noninfarct - related arteries. Conclusions U-tilizing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exist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versus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which may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differences observed in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 development between these two type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lci-fication Tomography/x - ray computed
下载PDF
肝硬化的CT分型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闽光 黄学菁 +2 位作者 朱琼 耿坚 张安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的CT分型标准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根据357例肝硬化患者的CT表现进行CT分型,分析各型肝硬化的肝脏大小、密度及脾脏增大、侧支静脉曲张、腹水、胸腔积液、肝癌、胆囊结石等并发症情况。结果:357例肝硬化患者被分为3... 目的:探讨肝硬化的CT分型标准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根据357例肝硬化患者的CT表现进行CT分型,分析各型肝硬化的肝脏大小、密度及脾脏增大、侧支静脉曲张、腹水、胸腔积液、肝癌、胆囊结石等并发症情况。结果:357例肝硬化患者被分为3个CT类型:均匀型(87例,占24.4%)、节段型(41例,占11.5%)和结节型(229例,占64.1%)。均匀型中肝脏缩小显著少于另两型(P<0.001);12例(13.8%)肝脏密度低于脾脏,显著多于结节型的4.4%(P<0.01)。脾脏肿大程度显著轻于节段型和结节型(P<0.01和0.001)。节段型发生侧支静脉曲张的比率最高(29例,70.7%),其次为结节型(39例,17.0%)和均匀型(2例,2.3%),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节型中79.5%病例有腹水,显著多于节段型26.8%和均匀型10.3%(P均<0.001),节段型又显著多于均匀型(P<0.025);21.4%的结节型病例有胸膜腔积液,显著多于节段型的7.3%(P<0.05)和均匀型的4.6%(P<0.001)。结节型病例中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为29.7%(68例),显著高于节段型的2.4%和均匀型的5.7%(P均<0.001)。结论:不同CT类型的肝硬化与其并发症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对临床上肝脏储备功能和预后的判断具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CT分型 腹水 胸腔积液 胆囊结石
下载PDF
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9
6
作者 黄世廷 田军 +1 位作者 巩武贤 张殿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2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32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25例行CT检查,MR检查14例。结果:32例平片发现病变内钙化28例。25例做CT者均见骨质破坏和钙化影,软组织肿块21例,骨膜... 目的:探讨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32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25例行CT检查,MR检查14例。结果:32例平片发现病变内钙化28例。25例做CT者均见骨质破坏和钙化影,软组织肿块21例,骨膜反应2例。MR表现:肿瘤呈等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可见长T1短T2信号分隔,增强扫描示分隔强化和肿块周边部强化,钙化呈长T1短T2信号。结论:骨质破坏、钙化、软组织肿块、弓环状分隔等构成软骨肉瘤的主要影像学特点,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放射线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颅骨修补时机对脑室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葛宇曦 崔恒武 +2 位作者 张联合 严肃 张士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48-2450,共3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颅骨修补前后脑室系统变化,为选择颅骨修补最佳时机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收集脑外伤后接受颅骨修补术的53例患者的CT资料,根据修补前减压窗凹陷程度分为平坦组(20例)和凹陷组(33例),分别测量颅骨修补术前、后3脑室宽度及... 目的探讨脑外伤颅骨修补前后脑室系统变化,为选择颅骨修补最佳时机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收集脑外伤后接受颅骨修补术的53例患者的CT资料,根据修补前减压窗凹陷程度分为平坦组(20例)和凹陷组(33例),分别测量颅骨修补术前、后3脑室宽度及侧脑室大小(哈氏值),并对照分析两组患者颅骨修补前后脑室系统的变化。结果平坦组颅骨修补术后3脑室宽度平均增加(0.45±1.91)mm,哈氏值平均增加(1.70±11.41)mm,手术前后3脑室和侧脑室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凹陷组颅骨修补术后3脑室宽度平均增加(3.73±2.97)mm,哈氏值平均增加(17.00±13.29)mm,手术前后3脑室及侧脑室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减压窗平坦时行修补对脑室系统影响较小,凹陷时行颅骨修补对脑室系统影响较大,提示减压窗平坦时较适合进行颅骨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创伤和损伤 手术 3脑室 侧脑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回盲部憩室炎MSCT检查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光明 刘林 曾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4期598-600,共3页
目的探讨回盲部憩室炎MS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结肠镜检查证实的15例回盲部憩室炎,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42~82岁,平均63.8岁。术前均行常规盆腔CT扫描,8例行增强扫描和扫描后行冠状、矢状、平行髂骨和垂直髂骨四个... 目的探讨回盲部憩室炎MS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结肠镜检查证实的15例回盲部憩室炎,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42~82岁,平均63.8岁。术前均行常规盆腔CT扫描,8例行增强扫描和扫描后行冠状、矢状、平行髂骨和垂直髂骨四个方向的MPR重建。结果 15例病例中升结肠7例、盲肠4例、回肠末段3例、阑尾1例,其中4例为多发,共28个憩室,21个并发憩室炎;憩室内含液体19个、其中液气平面2个,含粪石或者不成形的高密度影9个;憩室大小5~56mm,平均为27mm;憩室壁增厚21个,毛糙21个;相邻肠管壁增厚9例;憩室周围脂肪炎性浸润6例。结论回盲部憩室炎MSCT检查对明确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盲部 憩室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后处理
下载PDF
茎突舌骨韧带骨化致茎突综合征治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赵玮 张志强 +2 位作者 顾朝辉 李俊欣 胡雁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8期439-440,共2页
茎突综合征是1937年Eagle提出的因茎突过长和(或)方位、形态异常导致的周围血管、神经或其他组织受刺激引起的咽部不适,包括咽部异物感、咽痛、反射性耳痛及头颈痛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上由于茎突过长或者方位异常引起的茎突综... 茎突综合征是1937年Eagle提出的因茎突过长和(或)方位、形态异常导致的周围血管、神经或其他组织受刺激引起的咽部不适,包括咽部异物感、咽痛、反射性耳痛及头颈痛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上由于茎突过长或者方位异常引起的茎突综合征并不少见,但由于茎突舌骨韧带骨化致茎突综合征并不多见,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Tomog raphy xray computed) 外科手术(Su 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茎突过长(elongated styloid process)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与支气管关系的多排螺旋CT和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涛 甘新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7期704-707,共4页
目的:研究孤立性肺结节(SPN)与支气管的关系、分型及病理基础。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65例直径≤3CM的SPN患者(其中恶性结节43例,良性结节22例),均行多排螺旋CT(MSCT)层厚为10mm轴扫及层厚为2.5mm螺旋靶扫描(骨算法)。经工作站多平... 目的:研究孤立性肺结节(SPN)与支气管的关系、分型及病理基础。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65例直径≤3CM的SPN患者(其中恶性结节43例,良性结节22例),均行多排螺旋CT(MSCT)层厚为10mm轴扫及层厚为2.5mm螺旋靶扫描(骨算法)。经工作站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最小密度投影(MIN-IP)。表面遮盖显示(SSD)方法,显示SPN与支气管的关系及其类型。将结果与手术病理组织对照。结果:①MSCT行层厚为2.5mm的螺旋靶扫描(骨算法)结合各种工作站后处理方法,能极好的显示SPN与相关支气管的关系及形态特征;②65例SPN中与支气管有关系的39例(60.0%),其中恶性结节30例(69.8%),良性结节9例(40.9%)。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SPN-支气管关系分为4型:Ⅰ型支气管于SPN边缘被截断。Ⅱ型支气管到达SPN时变尖、变细或锥状中断。Ⅲ型支气管穿过SPN,其管腔通畅。Ⅳ型支气管沿SPN边缘走行而不中断;④SPN与支气管关系大部分表现为单型,亦可表现为多型共存。本文中Ⅰ型21例,Ⅱ型13例,Ⅲ型7例,Ⅳ型6例。恶性结节多见于Ⅰ型,Ⅱ型,Ⅳ型。良性结节多见于Ⅲ型和Ⅰ型。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靶螺旋扫描(骨算法)能清楚显示SPN与支气管关系及类型,两者关系对SPN良恶性性质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支气管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在复杂髋臼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和峰 陈本宝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在复杂髋臼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复杂髋臼骨折的MPR、SSD、VR表现。结果:MPR、SSD、VR均显示了36例复杂髋臼骨折及16例股骨头脱位,MPR、SSD、VR还分别显示了骨盆其他骨骨折5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在复杂髋臼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复杂髋臼骨折的MPR、SSD、VR表现。结果:MPR、SSD、VR均显示了36例复杂髋臼骨折及16例股骨头脱位,MPR、SSD、VR还分别显示了骨盆其他骨骨折51、43、46处,MPR及VR显示了SSD没显示的髋关节内碎骨片1例。MPR在显示髋臼骨折线的方向、数量上较SSD、VR理想,SSD、VR图像立体感强,空间位置明确,对复杂髋臼骨折的分类及判断股骨头脱位的方向和距离较MPR好。结论:多层螺旋CT 3D图像结合MPR及横断面图像,能立体直观地显示复杂髋臼骨折及关节脱位的空间位置,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诊断 被引量:7
12
作者 邹高伟 张亚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3779-3781,共3页
目的分析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表现,提高对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认识。方法搜集连续4个月收治的肺挫伤及肺撕裂伤患者35例,其中男31例,女4例;车祸伤18例,坠落伤6例,撞伤6例,棍击伤2例,挤压伤2例,刀刺伤1例。均行胸部平扫,层厚5.0 ̄10.0mm... 目的分析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表现,提高对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认识。方法搜集连续4个月收治的肺挫伤及肺撕裂伤患者35例,其中男31例,女4例;车祸伤18例,坠落伤6例,撞伤6例,棍击伤2例,挤压伤2例,刀刺伤1例。均行胸部平扫,层厚5.0 ̄10.0mm。结果肺挫伤33例,CT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模糊33例;小点状、小片絮状影9例;磨玻璃影5例;斑片状、片条状影24例以及叶段分布的大片影3例;以上各种表现混合存在,且合并肺不张3例。肺撕裂伤5例:其中肺气囊肿4例:3例与肺挫伤并存,1例多发,圆形或扁形,可见小气液平面;肺血肿2例,表现为边缘光滑的椭圆形结节影,最大径4.0cm,其中1例也与肺挫伤并存。结论结合病史,CT能明确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挫伤 肺撕裂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周围型肺错构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 被引量:4
13
作者 毕纯龙 万霞 张蔚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8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肺错构瘤的多层螺旋CT(MGCT)表现,以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肺错构瘤的MGCT平扫及22例MGCT动态增强扫描的特点。结果:MGCT上所有结节边缘光滑。结节内含有脂肪密度(无钙化)的12例,占37.5%,既有... 目的:探讨肺错构瘤的多层螺旋CT(MGCT)表现,以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肺错构瘤的MGCT平扫及22例MGCT动态增强扫描的特点。结果:MGCT上所有结节边缘光滑。结节内含有脂肪密度(无钙化)的12例,占37.5%,既有脂肪又有钙化的8例,占25.0%,只有钙化的2例,占6.3%。增强扫描(22例)强化值<20HU的20例,占90.9%,强化形态呈间隔状强化16例,占72.7%。结论:肺错构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边缘光滑、结节内含有脂肪和钙化有助于诊断,动态MGCT增强扫描有助于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错构瘤 体层摄影术 多层螺旋CT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月经前期发作的鼻源性头痛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长清 张友骥 +3 位作者 张明欣 唐少松 王风祥 孙焕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84-485,共2页
随着鼻窦CT诊断和鼻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大量鼻部疾病导致的头痛得以治愈。根据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的分类,鼻源性头痛的第二种类型——黏膜接触点性头痛(mucosa contact point headache),因为缺少典型的鼻部症状,而分散就诊于其... 随着鼻窦CT诊断和鼻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大量鼻部疾病导致的头痛得以治愈。根据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的分类,鼻源性头痛的第二种类型——黏膜接触点性头痛(mucosa contact point headache),因为缺少典型的鼻部症状,而分散就诊于其他学科,长期得不到合理诊疗。我们近期总结了多例临床上没有典型的鼻部症状,而是以各种类型的头痛为主诉就诊于神经内科等专科的患者,经过会诊筛查,确诊为鼻源性黏膜接触点性头痛,通过鼻内镜手术治愈。其中包括1组女性患者,长期被误认为是月经前期头痛,通过治疗证明是黏膜接触点性头痛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撰文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Headache) 月经(Menstruation) 鼻内镜检查(Endoscopy)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鼻源性头痛(rhinogenic headache)
下载PDF
正常脑动脉CT血管成像形态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毅 巫北海 +2 位作者 王健 陈金华 胡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5期726-728,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脑动脉的CT血管成像(CTA)形态特征,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120例健康体检者行脑血管CTA检查,选择其中无脑血管病变的90例进行观测,统计正常脑血管主要分支的显示率,最佳显示方位,分析脑动脉的形态... 【目的】探讨正常脑动脉的CT血管成像(CTA)形态特征,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120例健康体检者行脑血管CTA检查,选择其中无脑血管病变的90例进行观测,统计正常脑血管主要分支的显示率,最佳显示方位,分析脑动脉的形态及变异。【结果】正常脑动脉CTA图像上边缘光整、走行自然、由主干至分支逐渐变细,但存在一定变异,以脑底动脉变异较大。【结论】多层螺旋CTA可很好显示脑动脉各级分支及其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艾滋病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亦波 周静如 +1 位作者 莫移美 宋树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经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142例临床资料完整的初治住院患者,按照是否并发AIDS分...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经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142例临床资料完整的初治住院患者,按照是否并发AIDS分为并发组(AIDS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42例)和未并发组(未并发AIDS的颈部淋巴结结核,10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结果并发组患者在男性[66.7%(28/42]、年龄[41.69(34.75,47.00)岁]、咳嗽[26.2%(11/42)]、乏力[16.7%(7/42)]、发热[38.1%(16/42)]等方面均明显高于未并发组[分别为44.0%(44/100)、30.64(22.00,32.75)岁、9.0%(9/100)、1.0%(1/100)、8.0%(8/100)](χ^2=6.867,P=0.009;Z=-5.300,P=0.000;χ^2=7.223,P=0.007;χ^2=10.867,P=0.001;χ^2=13.339,P=0.000),而CD4+T淋巴细胞计数[152.50(69.25,241.75)个/μl]明显低于未并发组[598.00(452.00,748.00)个/μl](Z=-8.081,P=0.001)。在CT扫描表现上,并发组在淋巴结短径>2cm[47.6%(20/42)]、淋巴结融合[71.4%(30/42)]、淋巴结完全性与不完全性坏死并存型[45.2%(19/42)]、累及≥3个区[59.5%(25/42)]、累及≥4个区[33.3%(14/42)]等方面均明显高于未并发组[27.0%(27/100)、53.0%(53/100)、4.0%(4/100)、31.0%(31/100)、11.0%11/100)](χ^2值分别为5.679、4.136、37.056、10.075、10.170,P值均<0.05);在形态规则[16.7%(7/42)]、边界清楚[16.7%(7/42)]、不全性坏死[33.3%(14/42)]方面均明显低于未并发组[50.0%(50/100)、52.0%(52/100)、90.0%(90/100)](χ^2值分别为13.677、15.205、48.459,P值均=0.000)。结论AIDS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以男性、40岁以上患者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CT表现多见淋巴结短径>2cm、融合、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病变常累及≥3个分区的淋巴结,且多为并存型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 淋巴结 共病现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疾病特征
下载PDF
CTA评价主动脉瓣钙化及狭窄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群玲 韩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878-1882,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CTA)评价主动脉瓣钙化(AVC)及狭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0例AVC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50例非AVC受试者纳入对照组。使用CTA检测两组受试者主动脉瓣开放角、开口面积、瓣膜厚度,并分析主动脉瓣开口面积、...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CTA)评价主动脉瓣钙化(AVC)及狭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0例AVC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50例非AVC受试者纳入对照组。使用CTA检测两组受试者主动脉瓣开放角、开口面积、瓣膜厚度,并分析主动脉瓣开口面积、钙化积分与主动脉瓣狭窄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中,CTA共检出钙化主动脉瓣135枚,患者主动脉瓣钙化以后瓣常见,且多集中于瓣膜根部。观察组左瓣、右瓣、后瓣开放角及主动脉瓣开口面积均低于对照组,其左瓣、右瓣、后瓣瓣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钙化位置开放角与钙化积分均呈正相关,瓣膜根部钙化者开放角与钙化积分的相关性最为显著(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钙化积分与主动脉瓣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主动脉瓣钙化好发于后瓣及瓣膜根部,且钙化位置、钙化积分与主动脉瓣开放角、主动脉狭窄程度存在密切关联,故对于AVC患者而言建议定期监测主动脉瓣钙化程度变化,以指导临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钙化 主动脉瓣功能 相关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下载PDF
食管黏膜下异物的CT诊断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益和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99-800,共2页
总结1995-2004年10年间治疗的351例食管异物患者其中首次手术未发现异物12例,X线透视检查无阳性表现15例。此27例患者.经CT薄层扫描确诊,行食管镜检查取出并治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食管疾病(Esophageal Diseases) 异物(Foreign Bodies) 体层摄影水 x线计算机(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下载PDF
临近胸膜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
19
作者 姜玉芝 王智勇 +1 位作者 曹明阁 付玉存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8期675-677,共3页
目的:探讨临近胸膜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提高对临近胸膜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对43例经病理证实的临近胸膜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15例结节型临近胸膜周围型肺癌具有典型的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23例实变型临近胸... 目的:探讨临近胸膜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提高对临近胸膜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对43例经病理证实的临近胸膜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15例结节型临近胸膜周围型肺癌具有典型的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23例实变型临近胸膜周围型肺癌以临近胸膜实变影、胸膜改变、纤维条索聚集及肺大泡为主要CT征象,5例渗出型临近胸膜周围型肺癌表现为炎症CT征象。结论:全面分析CT征象可提高结节型与实变型临近胸膜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符合率,渗出型临近胸膜周围型肺癌应进行动态观察提高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鼻腔、鼻咽和副鼻窦恶性淋巴瘤CT诊断
20
作者 曾庆勇 何志辉 黄少波 《实用医技杂志》 2003年第7期723-724,共2页
目的 :研讨鼻腔、鼻咽和副鼻窦恶性淋巴瘤 CT表现 ,及时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 2 1例患者 CT资料。 19例使用岛津 SCT- 30 0 0 TF型 CT扫描机 ,3例使用西门子 Volume Zoom型多层螺旋CT扫描机 ,以 5 mm层厚... 目的 :研讨鼻腔、鼻咽和副鼻窦恶性淋巴瘤 CT表现 ,及时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 2 1例患者 CT资料。 19例使用岛津 SCT- 30 0 0 TF型 CT扫描机 ,3例使用西门子 Volume Zoom型多层螺旋CT扫描机 ,以 5 mm层厚和 5 mm间隔作颅底及鼻咽部横断扫描 ,连续扫描 12~ 2 1层。结果 :原发于鼻腔者 12例 ,原发于鼻咽者 6例 ,原发于副鼻窦者 3例。结论 :CT是常规检查方法 ,能确定病变部位、范围和转移病灶 ,帮助临床估计病变预后和监测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恶性淋巴瘤 鼻咽恶性淋巴瘤 副鼻窦恶性淋巴瘤 CT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