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话及普通话阴平式强化变调补说
1
作者 温昌衍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
北京话及普通话里存在小称变调,其根本形式是阴平式小称变调(由非阴平调变来),补充形式是阳平式小称变调和去声式小称变调(主要由阴平调变来),它们都衍生出了强化变调。本文补充论述其中的阴平式强化变调。它既体现在个体性的词语上,又... 北京话及普通话里存在小称变调,其根本形式是阴平式小称变调(由非阴平调变来),补充形式是阳平式小称变调和去声式小称变调(主要由阴平调变来),它们都衍生出了强化变调。本文补充论述其中的阴平式强化变调。它既体现在个体性的词语上,又体现在成类别的词语即形容词的各类生动形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话 阴平式变调 强化变调 形容词生动形式
下载PDF
《淮海词》的用调特征及其词调史意义
2
作者 朱惠国 石佳彦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5-112,共8页
秦观《淮海词》留存完整词作96首,实际用调48种,从整体上看,具有用调分散、选调丰富的特点。秦观在北宋熙宁、元丰年间作长调较多,元祐、绍圣后却骤然减少,与当时长调逐渐增多的大趋势并不一致。这种情况与秦观的创作内容、生活处境、... 秦观《淮海词》留存完整词作96首,实际用调48种,从整体上看,具有用调分散、选调丰富的特点。秦观在北宋熙宁、元丰年间作长调较多,元祐、绍圣后却骤然减少,与当时长调逐渐增多的大趋势并不一致。这种情况与秦观的创作内容、生活处境、词作风格有着紧密关联,也受到了苏轼、柳永的影响。秦观颇通音律,有不少自创的词调和体式,依《钦定词谱》,首见于秦观的词调共有6个,这些词调在后世虽然没有广泛流传,但也不乏应和者,存在一些变体。除创调外,秦观尚有创体11种。秦观所创体式,改动之处虽不多,但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后世应和者大多能够遵循秦观的声情和体式进行创作,并在秦词的基础上产生了不少变体和别名。究其原因,一方面与秦观的词坛地位和词作的传唱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词人的改动大多符合音律而受到后世词家的欢迎与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淮海词》 词调 创调 创体
下载PDF
接触还是调形格局的内部整合?——陕南混合方言调值演变原因的再分析
3
作者 明茂修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81-86,共6页
周政《陕南混合方言韵母和声调的演变》一文基于方言接触理论对陕南混合方言声调的演变类型、演变次第和调值变化走向等情况作了较为深入和细致的研究,但是把陕南混合方言声调的演变仅归因于方言接触是不太全面的。陕南混合方言声调演... 周政《陕南混合方言韵母和声调的演变》一文基于方言接触理论对陕南混合方言声调的演变类型、演变次第和调值变化走向等情况作了较为深入和细致的研究,但是把陕南混合方言声调的演变仅归因于方言接触是不太全面的。陕南混合方言声调演变的情况比较复杂,可以根据调值变化的深度和层次划分为系统感染型、局部借用型和内部整合型等三种类型。在陕南混合方言调值演变的过程中,方言的接触和影响是调值演变的初始诱因;调值区别特征的差异化原则作用下调形格局的内部整合则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音理也在调值演变的过程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混合方言 调值演变 方言接触 调形格局 内部整合
下载PDF
律赋论体 被引量:6
4
作者 邝健行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4,共7页
律赋是唐代的新文体 ,其名大概出自唐五代之际。律赋的主要特征是声音 ,不仅指平仄 ,还深入讲四声病犯 ;另外 ,隔句对又要比限韵和对偶更能显示律赋的特色。认清了律赋的标准体式 ,则不难分辨律赋与其它赋体的区别。
关键词 律赋 骈赋 四声 平仄 体式
下载PDF
音乐审美的至高追求:意境美 被引量:5
5
作者 夏海蕾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音乐美学中研究和探讨意境美的重要作用和独特含义,是探讨中国音乐艺术本土化、民族化、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这里着力论述了艺术意境与音乐美学意境的异同、音乐审美中意境美的特征,提出...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音乐美学中研究和探讨意境美的重要作用和独特含义,是探讨中国音乐艺术本土化、民族化、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这里着力论述了艺术意境与音乐美学意境的异同、音乐审美中意境美的特征,提出意境美是音乐审美的最高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意境美 音乐审美 节奏 旋律 音色 曲式
下载PDF
胶东方言声调调形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2
6
作者 宫钦第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74-76,共3页
现代胶东方言的声调是在语言内部因素、人文历史、地理环境诸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阴平、上声以艾山、牙山、海莱山区一带为过渡区,形成了不同的调形格局。阳平与其他声调的合并表明:不同声调的合并与方言内部声调的调形有关,调形相... 现代胶东方言的声调是在语言内部因素、人文历史、地理环境诸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阴平、上声以艾山、牙山、海莱山区一带为过渡区,形成了不同的调形格局。阳平与其他声调的合并表明:不同声调的合并与方言内部声调的调形有关,调形相同或相似的两种声调可能更容易合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声调 调形 历史 地理
下载PDF
群体情感基调——团队认知的互补性概念 被引量:5
7
作者 倪旭东 周琰喆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2-160,共9页
不同于以往团队研究侧重于团队认知维度,随着情感维度在团队及组织中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学者对团队情感展开相应研究发现,在大部分现实团队中存在着对团队产出有重要影响的群体情感基调,即成员情感状态存在相对甚至高度一致的现象。从群... 不同于以往团队研究侧重于团队认知维度,随着情感维度在团队及组织中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学者对团队情感展开相应研究发现,在大部分现实团队中存在着对团队产出有重要影响的群体情感基调,即成员情感状态存在相对甚至高度一致的现象。从群体情感基调定义及其相关概念出发,构建了其形成及发展的理论框架,针对群体情感基调影响因素、形成过程、状态、产出以及相应的情境因素进行了相应论述。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可对团队中权威人物与其他成员情感关系、具体情感基调、情感二重调整、现代交互媒体下的群体情感基调以及子团队情感基调等方面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情感基调 影响因素 形成过程 团队认知
下载PDF
石家庄话入声字的新读和旧读 被引量:3
8
作者 唐健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0-123,共4页
石家庄话古入声字今仍保持着独立的调类,很多入声字有新旧两种读法,新读、旧读的不同表现为单双元音的差别以及元音开口度的大小。石家庄话入声字的新读、旧读有四种类型,分别属于不同的韵母层次。石家庄古入声字的演变既有声调系统内... 石家庄话古入声字今仍保持着独立的调类,很多入声字有新旧两种读法,新读、旧读的不同表现为单双元音的差别以及元音开口度的大小。石家庄话入声字的新读、旧读有四种类型,分别属于不同的韵母层次。石家庄古入声字的演变既有声调系统内部调整,又有与其他方言接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话 入声字 新读 旧读
下载PDF
对植物色彩艺术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蒲天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749-9749,9801,共2页
对植物的色调、色彩纯度和明度作了分析与研究,得出植物色彩搭配的常用模式。
关键词 色调 明度 纯度 搭配形式
下载PDF
凉山彝族民歌的表现形式及调式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瑞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凉山彝族民歌是在金沙江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与彝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金沙江文化中的文化因子有关,是彝族人豪迈硬朗性格的艺术化反映。凉山各地彝族民歌既有区域差异,也有相似的艺术形式与表演特征,其歌词内容丰富,与... 凉山彝族民歌是在金沙江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与彝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金沙江文化中的文化因子有关,是彝族人豪迈硬朗性格的艺术化反映。凉山各地彝族民歌既有区域差异,也有相似的艺术形式与表演特征,其歌词内容丰富,与日常语言之间具有明显的共通性,且调式转换和调式结构也具有鲜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 彝族民歌 表现形式 调式特点
下载PDF
浅析海南黎族赛方言民歌的音乐形态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梅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65-168,共4页
海南民歌源远流长,黎族是古越族后裔,善于"野音"。黎族五大方言区("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赛"方言和"美孚"方言)的民歌各有特色,文章以赛方言民歌的音乐形态作... 海南民歌源远流长,黎族是古越族后裔,善于"野音"。黎族五大方言区("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赛"方言和"美孚"方言)的民歌各有特色,文章以赛方言民歌的音乐形态作为分析对象,对其音乐的调式、节拍、旋律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族 赛方言 民歌 音乐形态 调式 节拍 旋律特点
下载PDF
近体诗平仄规律“五原则推导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路伟 《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69-71,共3页
平仄是近体诗格律的核心。近体诗的平仄必须遵循五个基本原则:音步原则、“对”的原则,“粘”的原则、押韵原则和非三声调原则。根据音步原则可以得出“始成句”,押韵原则和非三声调原则出现了平仄的变动,也可以合起来叫对调原则,根据... 平仄是近体诗格律的核心。近体诗的平仄必须遵循五个基本原则:音步原则、“对”的原则,“粘”的原则、押韵原则和非三声调原则。根据音步原则可以得出“始成句”,押韵原则和非三声调原则出现了平仄的变动,也可以合起来叫对调原则,根据对调原则,可以得出“派生句”。利用平仄基本规律的五原则,可以推导出近体诗平仄规律的所有篇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仄 句式 五原则 推导 篇式
下载PDF
漳平溪南方言三叠式形容词连读变调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宝贤 《汉语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46-50,共5页
本文描写并讨论了漳平(溪南)方言三叠式形容词的连读变调。三叠式形容词末字常常不变调,而首字、中字读变调。首字变调与一般性变调完全不同,且都为高调。中字变调与一般性变调有细微差异,原因主要在于中字比一般音节短。首字、中字常... 本文描写并讨论了漳平(溪南)方言三叠式形容词的连读变调。三叠式形容词末字常常不变调,而首字、中字读变调。首字变调与一般性变调完全不同,且都为高调。中字变调与一般性变调有细微差异,原因主要在于中字比一般音节短。首字、中字常常合音,形成"合音变调"。三叠式形容词首字及三叠合音式的合音音节常常拉长,越长表示的程度越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南方言 三叠式形容词 连读变调
下载PDF
文山方言语气词“啦”的语法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丽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22-124,共3页
文山方言语气词"啦"在实际言语活动中,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构成重叠式,还可以在其后加另一语气词"嘛"。它往往出现在问答句中,常见的格式有两种:1.是+啦。2.格是+啦。本文试图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分析出这两类格式中&... 文山方言语气词"啦"在实际言语活动中,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构成重叠式,还可以在其后加另一语气词"嘛"。它往往出现在问答句中,常见的格式有两种:1.是+啦。2.格是+啦。本文试图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分析出这两类格式中"啦"的语法意义和表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方言 语气词“啦” 句法形式 语法意义
下载PDF
还说上声三字组变调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铁根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95-99,共5页
传统语音学大多认为 ,上声三字组变调规律单一 ,并不复杂。 2 0世纪 70年代末至 80年代中 ,卢甲文等人先后著文认为并非如此。他们在听辨实验基础上 ,对其异化规律及其成因作了较为详细的描写 ,但分歧不少。语言是“听”的 ,是负载信息... 传统语音学大多认为 ,上声三字组变调规律单一 ,并不复杂。 2 0世纪 70年代末至 80年代中 ,卢甲文等人先后著文认为并非如此。他们在听辨实验基础上 ,对其异化规律及其成因作了较为详细的描写 ,但分歧不少。语言是“听”的 ,是负载信息的音流。语流音变 ,首先是发音生理之需要使然。上声三字组变调 ,固然与音节间组合格式有关 ,但是决定其变调值域的核心要素 ,并不在这组合格式 ,而是在音节字义间不同的组合层次及其组合关系上 ,同时也与节律协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声三字组 变调规则 变调域 派生过程 调值调形 汉语 语音 变调 发音生理属性
下载PDF
论语调的基本特征及方言语调的表现形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皓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7-50,共4页
超音质音位是语调的本质特征,附着性、复杂性和表达功能是语调的基本特征。方言语调是语流中遗留的带有方言特征的语音的轻重、语句的抑扬和节奏的快慢,声调的方言读法、轻重音的方言格式、句调的方言类型化和语调节奏的方言色彩等是其... 超音质音位是语调的本质特征,附着性、复杂性和表达功能是语调的基本特征。方言语调是语流中遗留的带有方言特征的语音的轻重、语句的抑扬和节奏的快慢,声调的方言读法、轻重音的方言格式、句调的方言类型化和语调节奏的方言色彩等是其常见的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调 方言语调 基本特征 表现形式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研究氯丙酮的酮式和烯醇式的互变异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戴金水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0-42,共3页
固定液OV-17涂渍在102硅烷化载体上作为固定相制成的填充柱能分离出氯丙酮的酮式和烯醇式的互变异构体,用FID作检测器,测定了不同柱温下这两种异构体的相对含量。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氯丙酮 酮式 烯醇式 互变异构
下载PDF
古文声调的实现方式及其现代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祖坤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75,共10页
提起古代文章的声调,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骈文。但实际上,古文亦不能无声调,只不过它没有骈文那样严格、固定的规范而显得更为自由。历代优秀的古文家在创作中都非常讲究声调,清代桐城派更是从理论上总结了古文声调的文体意义。不过,... 提起古代文章的声调,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骈文。但实际上,古文亦不能无声调,只不过它没有骈文那样严格、固定的规范而显得更为自由。历代优秀的古文家在创作中都非常讲究声调,清代桐城派更是从理论上总结了古文声调的文体意义。不过,他们没有系统说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通过梳理可知,古人大多注重通过“养气”和“行气”以实现自然优美的声音效果,这是古文区别于骈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但强调“行气”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否定具体的调声之法。具体说来,古文主要是通过句式的伸缩变化和笔法的综合搭配来实现其声调美的,而这又往往和炼字尤其是虚字的妙用结合在一起;此外,古文也偶尔通过押韵来新人耳目,但这并不是古文声调表现的常法和定则。古文声调的这些具体实现方式,其实也是当代研究者将古文声调分析落到实处,从而避免笼统和空泛的具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声调 审美形式 文体意义 实现方式 古文细读
下载PDF
侗语芋头话的昵称变调研究
19
作者 杨通银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5-661,共7页
表昵称时,侗语芋头话的部分亲属称谓词存在有规律的变调,包括统一变成阴类送气调1’-35,部分称谓词还伴随有主要短元音变长的现象,或者仅复制称谓词的韵母,同时声调变为阴类送气调1’-35。本文描述此一现象的音系学特征,并试图探究其在... 表昵称时,侗语芋头话的部分亲属称谓词存在有规律的变调,包括统一变成阴类送气调1’-35,部分称谓词还伴随有主要短元音变长的现象,或者仅复制称谓词的韵母,同时声调变为阴类送气调1’-35。本文描述此一现象的音系学特征,并试图探究其在构词和语义方面的特殊功能,解释其可能来源和形成演变机制,认为其与侗台语民族盛行的从孩称和强化高调有直接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语 昵称 变调 儿语 从孩称 小称
下载PDF
论唐宋诗歌对偶之新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积勇 《长江学术》 2015年第3期95-101,共7页
相对于魏晋六朝,唐宋诗歌对偶发生的变化主要在于:借对的出现,假平行对和流水对的自觉经营与普遍使用。催生变化的原因是相对固定的对偶形式与不断变化的表现内容间的矛盾。由唐到宋其间对偶也发生了变化:第一,突破了天然成对的局限,取... 相对于魏晋六朝,唐宋诗歌对偶发生的变化主要在于:借对的出现,假平行对和流水对的自觉经营与普遍使用。催生变化的原因是相对固定的对偶形式与不断变化的表现内容间的矛盾。由唐到宋其间对偶也发生了变化:第一,突破了天然成对的局限,取得了以对偶的语言形式表现任何事物的经验,这一点特别体现在数字对上。第二,宋人力避唐诗对偶之滑熟,而在声律、句法和意象选取方面作了种种新的尝试,为后人留下了经验与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偶方式 语言形式 声律 意象 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