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通脑疏脉丸毒理学及药效学实验研究
1
作者
杨小源
殷建峰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6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通脑疏脉丸的急性毒性反应、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和解聚的影响。方法:对通脑疏脉丸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因未测出小鼠致死剂量,无法测定LD50,故改测最大给药量;药效学实验采用通脑疏脉丸高剂...
目的:观察通脑疏脉丸的急性毒性反应、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和解聚的影响。方法:对通脑疏脉丸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因未测出小鼠致死剂量,无法测定LD50,故改测最大给药量;药效学实验采用通脑疏脉丸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灌胃通脑疏脉丸7.5 g/kg(体质量)、2.5 g/kg(体质量)。结果:小鼠灌胃给药通脑疏脉丸,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1日最大给药量为67.9g/kg(体质量),是临床人日用量的136倍;通脑疏脉丸高、低剂量可使经肾上腺素和冰水处理后造成的血瘀证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脑疏脉丸高、低剂量对ADP诱导大鼠全血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降低1、6分钟电阻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脑疏脉丸1日内剂量过大口服是安全的,能明显降低大鼠全血及血浆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促进血小板解聚,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脑疏脉丸
毒理学
药效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通脑丸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窍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
22
2
作者
李正军
王争艳
雷作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17-123,共7页
目的:观察通脑丸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窍型)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痰瘀阻窍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两组,单号对照组、双号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通脑丸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窍型)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痰瘀阻窍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两组,单号对照组、双号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长春西汀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脑丸,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欧洲眩晕评分量表(EEV)评分,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血流动力学改变[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右房压(RAP),左房压(LAP),心排出量(CO),心脏每搏量(SV)],血液黏度及血脂水平变化、症状消失时间、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χ2=4.80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倦怠乏力、头蒙不清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EEV和DHI-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EEV和DHI-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的两侧双侧椎动脉(VA)和BA的Vm均明显升高,PI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两侧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MAP,CVP,RAP,LAP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CO,SV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S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液黏度及血脂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倦怠乏力、头蒙不清的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痰瘀阻窍型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应用通脑丸进行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眩晕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提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供血异常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脑丸
后循环缺血眩晕
痰瘀阻窍型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题名
通脑疏脉丸毒理学及药效学实验研究
1
作者
杨小源
殷建峰
机构
甘肃省中医院
庆阳市中医医院
出处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6期13-15,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通脑疏脉丸的急性毒性反应、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和解聚的影响。方法:对通脑疏脉丸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因未测出小鼠致死剂量,无法测定LD50,故改测最大给药量;药效学实验采用通脑疏脉丸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灌胃通脑疏脉丸7.5 g/kg(体质量)、2.5 g/kg(体质量)。结果:小鼠灌胃给药通脑疏脉丸,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1日最大给药量为67.9g/kg(体质量),是临床人日用量的136倍;通脑疏脉丸高、低剂量可使经肾上腺素和冰水处理后造成的血瘀证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脑疏脉丸高、低剂量对ADP诱导大鼠全血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降低1、6分钟电阻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脑疏脉丸1日内剂量过大口服是安全的,能明显降低大鼠全血及血浆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促进血小板解聚,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关键词
通脑疏脉丸
毒理学
药效学
Keywords
tongnao
ShuMai
pill
toxicology
pharmacology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脑丸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窍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
22
2
作者
李正军
王争艳
雷作汉
机构
甘肃省中医院
出处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17-123,共7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应用基础研究课题(zyjc20150339)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青年基金项目(1706RJYA161)。
文摘
目的:观察通脑丸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窍型)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痰瘀阻窍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两组,单号对照组、双号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长春西汀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脑丸,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欧洲眩晕评分量表(EEV)评分,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血流动力学改变[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右房压(RAP),左房压(LAP),心排出量(CO),心脏每搏量(SV)],血液黏度及血脂水平变化、症状消失时间、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χ2=4.80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倦怠乏力、头蒙不清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EEV和DHI-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EEV和DHI-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的两侧双侧椎动脉(VA)和BA的Vm均明显升高,PI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两侧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MAP,CVP,RAP,LAP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CO,SV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S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液黏度及血脂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倦怠乏力、头蒙不清的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痰瘀阻窍型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应用通脑丸进行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眩晕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提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供血异常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通脑丸
后循环缺血眩晕
痰瘀阻窍型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Keywords
tongnao pill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type
clinical efficacy
mechanism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9 [医药卫生—方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通脑疏脉丸毒理学及药效学实验研究
杨小源
殷建峰
《西部中医药》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通脑丸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窍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李正军
王争艳
雷作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