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ying the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Genetic Mechanisms and Potential Human Health Risks of Fluoride and Nitrate Enriched Groundwater in the Tongzhou District,Beijing,North China
1
作者 ZHANG Shouchuan LIU Kai +2 位作者 MA Yan WANG Luyao SUN Junl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68-476,共9页
Fluoride and nitrate enriched groundwater are potential threats to the safety of the groundwater supply that may caus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and public safety,especially in aggregated population areas an... Fluoride and nitrate enriched groundwater are potential threats to the safety of the groundwater supply that may caus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and public safety,especially in aggregated population areas and economic hubs.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high F^(−)and NO_(3)^(−)concentration groundwater in Tongzhou District,Beijing,North China.A total of 36 ground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o analyze the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elucidate genetic mechanisms and evaluate the potential human health risks.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indicate:Firstly,most of the groundwater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Mg-HCO_(3) and Na-HCO_(3) with the pH ranging from 7.19 to 8.28 and TDS with a large variation across the range 471-2337 mg/L.The NO_(3)^(−)concentration in 38.89%groundwater samples and the F^(−)concentration in 66.67%groundwater samples exceed the permissible limited value.Secondly,F^(−)in groundwater originates predominantly from water-rock interactions and the fluorite dissolution,which is also regulated by cation exchange,competitive adsorption of HCO_(3)−and an alkaline environment.Thirdly,the effect of sewage disposal and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high NO3-concentration,while the high F^(−)concentration is less influenc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y.The alkaline environment favors nitrification,thus being conducive to the production of NO_(3)^(−).Finally,the health risk assessment is evaluated for different population group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igh NO_(3)^(−)and F^(−)concentration in groundwater would have the largest threat to children’s health.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provision of a scientific basis for groundwater supply policy formulation relating to public health in Tongzhou Distri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ide concentration nitrate pollution genetic mechanism health risk assessment tongzhou district
下载PDF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Tongzhou District,Beijing City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永勇 夏军 王中根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0年第3期258+253-257,共6页
目前,通州区已被定为北京市的新的发展中心,但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已经严重限制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基于"自然—社会"水循环,提出了通州区水资源综合承载力量化模型。根据通州区的未来发展规划,设计了3... 目前,通州区已被定为北京市的新的发展中心,但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已经严重限制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基于"自然—社会"水循环,提出了通州区水资源综合承载力量化模型。根据通州区的未来发展规划,设计了3种情景来提高该地区的水资源综合承载力。研究表明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通州区的城市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外调水、本地区节水和控制污染是解决通州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IWRCC) gray association analysis SUSTAINABILITY tongzhou district
原文传递
The Evolution Pattern and Simulation of Land Use in the Beijing Municipal Administrative Center(Tongzhou District) 被引量:3
3
作者 LIU Yujie SHI Jinlian +1 位作者 ZHENG Yaomin HUANG Xiankai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2年第2期270-284,共15页
Beijing Municipal Administrative Center(Beijing MC)in Tongzhou District has inherited the non-capital core functions of Beijing’s central urban area,and its rapid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urgently require a scien... Beijing Municipal Administrative Center(Beijing MC)in Tongzhou District has inherited the non-capital core functions of Beijing’s central urban area,and its rapid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urgently require a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tern of land use evolution in the reg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attern of land use evolution in Tongzhou District over the past 40 years,from 1980 to 2020.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and urban development planning goals,combined with the driving factors of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the Future Land-use Simulation(FLUS)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 use in Beijing MC(Tongzhou District)in 2035 under three scenarios of urbanization acceleration,decele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results show three major trends.(1)Beijing MC(Tongzhou District)is dominated by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During the high-speed urbanization stage from 1980 to 2010,the urban expansion pattern of“along the Sixth Ring Road and along the Grand Canal”was formed.During the low-speed urbanization stage from 2010 to 2020,the land distribution was stable,and Tongzhou District formed a pattern of urban-rural differentiation and land intensification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As a typical area of Tongzhou District’s urbanization,Beijing MC has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as Tongzhou as a whole.(2)By 2035,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and use among the three scenarios with respect to the magnitude of chang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The area and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land under the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are optimal,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In analyzing the degree of conformity with the three Beijing MC zoning plans,the prediction simulation und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land use of the“Beijing Municipal Administrative Center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Block Level)(2016–2035)”(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Planning”)issued by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However,there are certain deviations between the simulation predictions in the cultural tourism function area and the livable living scenery area and the corresponding“Planning”expectations.During the urban construction process,the internal ecological land area still needs to be increased.(3)Tongzhou District may lack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the southeast.Potential risks such as the imbal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townships require further attention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The prediction and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model can provide certain data and methodolog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and livable city in Beijing MC(Tongzhou Distri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jing Municipal Administrative Center(tongzhou district) land use/cover change FLUS model multi-scenario simulation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原文传递
2011—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监测结果及居民认知行为调查
4
作者 陈立新 李秋虹 +3 位作者 艾薇 朴锦龙 白连军 张杰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8-84,共7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2011—2022年寄生虫病监测和调查结果,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疾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寄生虫病特征。按照北京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点,...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2011—2022年寄生虫病监测和调查结果,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疾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寄生虫病特征。按照北京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点,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虫卵,儿童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虫卵。随机抽取部分居民进行认知行为问卷调查。结果2011—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寄生虫病例26例,其中疟疾21例、血吸虫病2例、包虫病2例、华支睾吸虫病1例,平均发病率为0.15/10万,除华支睾吸虫病例外均为输入性病例。2015年调查1500人,土源性线虫、华支睾吸虫等感染率为0。2019年调查1015人,土源性线虫、华支睾吸虫等感染率为0。对319人进行了土源性线虫病问卷调查,知晓率为71.79%,对379人进行了华支睾吸虫病问卷调查,知晓率为3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97,P<0.05)。结论北京市通州区寄生虫病例以输入性为主,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居民土源性线虫病知晓率较高,华支睾吸虫病知晓率较低,食源性寄生虫病有本地发病风险,应采取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工作。随着外地和外籍病例到通州区就诊量的增多,对寄生虫病的培训、监测等防控工作始终不能放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重点寄生虫病 感染率 认知行为 通州区
下载PDF
基于CMIP6的通州区未来地表水资源量估算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柳林 张秀菊 +2 位作者 纪鹏程 王宝斌 李翔宇 《水力发电》 CAS 2023年第8期27-31,41,共6页
为探究气候变化对未来地表水资源量的影响,以南通市通州区为研究区,选用CMIP6中的气候模式数据,驱动平原河网产流模型,计算未来地表水资源量。结果表明,平原河网产流模型在通州区径流过程的模拟有较好适用性,率定期月地表径流深模拟R^(2... 为探究气候变化对未来地表水资源量的影响,以南通市通州区为研究区,选用CMIP6中的气候模式数据,驱动平原河网产流模型,计算未来地表水资源量。结果表明,平原河网产流模型在通州区径流过程的模拟有较好适用性,率定期月地表径流深模拟R^(2)、NSE分别为0.89、0.88,验证期月地表径流深模拟R^(2)、NSE分别为0.92、0.92;未来区域降雨量、气温较基准期呈增加趋势;相较于基准期,通州区未来地表水资源量总体呈增加趋势,SSP126、SSP245、SSP585情景下,地表径流深分别增加了2.7%、11.1%、15.9%。研究成果揭示了通州区地表水资源量变化趋势与气温、降水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为通州区水资源规划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资源量 估算 气候变化 CMIP6 平原河网产流模型 南通通州区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不同绿地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查贵超 孙向阳 +5 位作者 李素艳 于雷 岳宗伟 王晨晨 魏宁娴 徐浠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99-1708,共10页
为探究北京市通州区绿地土壤有机碳(SOC)及其组分的含量与分布规律,以城市绿地、果园、苗圃、平原造林地4种典型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化学组成和密度分组技术分析不同土层(0~20、20~40 cm)SOC、富里酸碳(FAC)、胡敏酸碳(HAC)、胡敏素... 为探究北京市通州区绿地土壤有机碳(SOC)及其组分的含量与分布规律,以城市绿地、果园、苗圃、平原造林地4种典型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化学组成和密度分组技术分析不同土层(0~20、20~40 cm)SOC、富里酸碳(FAC)、胡敏酸碳(HAC)、胡敏素碳(HC)、轻组有机碳(LFOC)和重组有机碳(HFOC)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并结合相关性分析探究SOC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0~40 cm土层内,不同绿地的SOC、FAC、HAC、HC、LFOC、HFOC含量分别为7.30~18.29、1.71~2.96、1.57~4.92、3.98~10.41、2.24~6.23、4.85~12.06 g·kg^(-1)。在垂直分布上,SOC及其组分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绿地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为46.50~88.41 t·hm^(-2),以果园最高,且显著(P<0.05)高于其他绿地类型。SOC及其组分含量与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pH和土壤容重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总体而言,通州区上述4种绿地的SOC及其组分含量具有明显的表聚性,以果园的固碳潜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组分 通州区 绿地类型 有机碳密度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河流PAHs的源解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沈琼 王开颜 +4 位作者 张巍 张树才 胡俊栋 胡连伍 王学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04-909,共6页
在北京市通州区河流沟渠上设立23个采样点,并于2005年7月、10月、12月、2006年3月分别采集水样。采用GC-MS内标定量分析方法,检测了样品中水体和悬浮物中16种美国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结果表明,通州河流悬浮物中PAHs浓度远远... 在北京市通州区河流沟渠上设立23个采样点,并于2005年7月、10月、12月、2006年3月分别采集水样。采用GC-MS内标定量分析方法,检测了样品中水体和悬浮物中16种美国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结果表明,通州河流悬浮物中PAHs浓度远远高于水体中PAHs的浓度,水体和悬浮物中PAHs相对浓度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季节河流PAHs输入途径的特征。PHE(菲,phenanthrene)/ANT(蒽,anthracene)和FLA(荧蒽,fluoranthene)/PYR(芘,pyrene)的分析结果表明,通州河流中PAHs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且多项特征指数表明通州河流有显著的汽油燃烧、柴油燃烧和燃煤源。运用主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半定量地研究悬浮物中几种主要燃料燃烧源PAHs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燃煤源、焦炉源、柴油源和汽油燃烧源PAHs贡献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州 PAHS 源解析 因子分析 多元统计
下载PDF
基于GIS的北方典型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 被引量:39
8
作者 潘兴瑶 夏军 +4 位作者 李法虎 刘洪禄 马明 王翠哲 李荣新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4-671,共8页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论文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根据研究区特点,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评价指标的可承载极限临界值进行了界定;利用GIS技术的网格剖分法建立了研究区水...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论文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根据研究区特点,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评价指标的可承载极限临界值进行了界定;利用GIS技术的网格剖分法建立了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数据库;提出了基于GIS技术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数据库,实现区域内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通州区内部水资源承载力与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一致,由城区到远郊,水资源承载力呈逐渐减弱趋势,伴随城区不断发展,影响范围的扩大,预测通州区到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处于一个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综合评价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GIS) 模糊综合评判 通州区
下载PDF
北京通州区典型农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郑荣伟 冯绍元 郑艳侠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7-81,共5页
以北京通州区典型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结合室内试验,用离心机进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并用van Genuchten模型进行拟合,分析了土壤质地、土地利用、土层深度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受土地利... 以北京通州区典型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结合室内试验,用离心机进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并用van Genuchten模型进行拟合,分析了土壤质地、土地利用、土层深度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受土地利用、土层深度影响,而以土壤质地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通州区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v-G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WRAP水权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红瑞 高媛媛 +1 位作者 董艳艳 刘琼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共8页
WRAP(Water Rights Analysis Package)水权分析模型是基于水资源优先分配制度来模拟和预测一个或多个流域内水资源使用及管理的模型。作者首次将WRAP水权分析模型应用于北京通州区,以1956~2007年通州区相关资料作为模型的计算数据,模... WRAP(Water Rights Analysis Package)水权分析模型是基于水资源优先分配制度来模拟和预测一个或多个流域内水资源使用及管理的模型。作者首次将WRAP水权分析模型应用于北京通州区,以1956~2007年通州区相关资料作为模型的计算数据,模拟与计算结果表明:通州地区的天然年径流总体趋势基本保持不变,调度径流呈微弱增长趋势,两者的年际变差均逐渐剧烈;历年的径流消耗量总体趋势亦基本不变,但回归流呈逐渐增长趋势;研究区内多年平均水量保证率为59.9%,工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生活用水呈上升趋势,而农业用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权 WRAP水权分析模型 径流 水资源管理 北京通州区
下载PDF
北京通州区地下水污染评价及监测网布设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高轩 刘久荣 +2 位作者 翟航 雷晓东 赵薇 《工程勘察》 2014年第6期55-59,共5页
为准确刻画通州区地下水污染的分布特征,基于2008年6月采集的151个浅、中、深层地下水样进行了分层污染评价。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计算了各层不同级别的污染面积。初步探讨了污染机理和原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浅层地下水均已经遭受污染... 为准确刻画通州区地下水污染的分布特征,基于2008年6月采集的151个浅、中、深层地下水样进行了分层污染评价。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计算了各层不同级别的污染面积。初步探讨了污染机理和原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浅层地下水均已经遭受污染且污染程度较为严重,中层地下水绝大部分显示为轻度污染,而深层地下水只在西部小范围地区遭受轻度污染。提出了"重点突出、区域控制、分层监测、有机无机并重"监测网布设原则,整合并新施工监测井,形成了立体分层的地下水监测网络:其中污染源专项监孔共计71眼,区域浅层监测孔共计48眼,区域中层共计36眼,区域中深层共计26眼,区域深层共计22眼。最后对监测网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污染评价 地下水水化学 通州区 统计 监测网
下载PDF
基于回归决策树和ASTER卫星影像的城市森林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初冬 邵芸 +2 位作者 李静 柳晶辉 陈洁琼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0-244,共5页
城市森林已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和城市规划的热点问题之一。介绍了一种运用遥感影像分析城市森林的方法。分析过程分为两大内容:①运用回归决策树模型和ASTER影像分析城市森林丰度,即根据分类训练区内ASTER影像的光谱与实际森林丰度之... 城市森林已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和城市规划的热点问题之一。介绍了一种运用遥感影像分析城市森林的方法。分析过程分为两大内容:①运用回归决策树模型和ASTER影像分析城市森林丰度,即根据分类训练区内ASTER影像的光谱与实际森林丰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回归决策树模型,然后用该模型计算整个研究区域内各像元的森林丰度。②运用CITYgreen模型分析该地区城市森林生态功能,即运用CITYgreen模型,估算研究区域内城市森林的覆盖率、碳储量和清除空气污染物的能力,以及在清除空气污染物方面的生态价值。以北京市通州新城为研究区域,根据估算得出,该地区森林覆盖面积约为11.62 km2,碳储量约为12.36万t,清除污染物总量为267.1 t.a-1。讨论了该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城市森林 回归决策树 通州新城 城市森林丰度
下载PDF
环境承载力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模型及其应用--以北京市通州区区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为例 被引量:14
13
作者 曾维华 杨月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67-672,共6页
为明确给出环境承载力的实质内涵"人类活动阈值",利用不确定型多目标优化方法,建立了区域环境承载力优化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北京市通州区进行区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水环境容量是制约通州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通州... 为明确给出环境承载力的实质内涵"人类活动阈值",利用不确定型多目标优化方法,建立了区域环境承载力优化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北京市通州区进行区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水环境容量是制约通州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通州新城规划》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目标与其"滨水宜居新城"目标相违,必须削减其人口与经济目标,2010年和2020年适度人口规模分别为44.88~50.39万人和85.29~96.40万人;适度经济规模分别为132.57~182.02亿元和862.9~1141.22亿元.通过加大投资力度,调整投资结构,《通州新城规划》的三次产业结构目标基本可以实现.2010年和2020年三次产业适度的结构分别为(6%~7%):(39%~43%):(51%~54%)与2%:(23%~30%):(68%~75%).为实现这些目标,对于高能耗、高水耗行业(造纸与化工等)应限制其发展,并逐步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方法 适度人口与经济规模 区域战略环境评价 北京市通州区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空气污染与医院门诊量关系初探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波 刘晓峰 +2 位作者 杨冬梅 邹赤群 周少磊 《首都公共卫生》 2017年第5期212-215,22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北京市通州区空气污染和医院门诊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2016年2所监测医院内科和儿科的每日门诊量及其分病种日门诊量数据,并收集同期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比较污染物浓度和医院门诊量的关系。结果日门诊总量在NO_2的超... 目的初步探讨北京市通州区空气污染和医院门诊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2016年2所监测医院内科和儿科的每日门诊量及其分病种日门诊量数据,并收集同期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比较污染物浓度和医院门诊量的关系。结果日门诊总量在NO_2的超标日高于达标日(t=-2.748,P<0.05),且与NO_2、CO的日均浓度呈正相关(rNO_2=0.171、rCO=0.090,P<0.05)。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在NO_2、CO、PM_(2.5)超标日高于达标日(tNO_2=-5.859、tCO=-2.854、tPM_(2.5)=-3.603,P<0.05),并与NO_2、CO、PM_(10)和PM_(2.5)的日均浓度呈正相关(rNO_2=0.302、rCO=0.278、rPM_(10)=0.078、rPM_(2.5)=0.139,P<0.05)。循环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在NO_2、CO、PM_(10)、PM_(2.5)超标日高于达标日(tNO_2=-6.056、tCO=-5.412、tPM_(10)=-5.396、tPM_(2.5)=-3.541,P<0.05),并与SO_2、NO_2、CO、PM_(10)、PM_(2.5)的日均浓度呈正相关(rSO_2=0.168、rNO_2=0.281、rCO=0.224、rPM_(10)=0.200、rPM_(2.5)=0.136,P<0.05)。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日门诊量随着PM_(2.5)日均浓度的升高而呈增加趋势。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日门诊量在NO_2、PM_(10)超标日低于达标日(tNO_2=-1.998、tPM_(10)=-2.679,P<0.05),与SO_2、CO的日均浓度呈负相关(rSO_2=-0.306、rCO=-0.109,P<0.05)。眼和附器疾病日门诊量在PM_(10)超标日低于达标日(tPM_(10)=-2.825,P<0.05),也与SO_2、CO的日均浓度呈负相关(rSO_2=-0.211、rCO=-0.092,P<0.05)。结论通州区空气污染增加可能对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增加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门诊量 通州区
下载PDF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北京通州区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德成 靳小平 周自梁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0年第3期73-76,共4页
地裂缝是地质灾害中的地面变形灾害之一,是直接或间接地恶化环境、降低环境质量、危害人类和生物圈发展的地质事件。本文介绍了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并系统阐述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评价方法与模型,旨在为... 地裂缝是地质灾害中的地面变形灾害之一,是直接或间接地恶化环境、降低环境质量、危害人类和生物圈发展的地质事件。本文介绍了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并系统阐述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评价方法与模型,旨在为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文中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对北京市通州区地裂缝现状进行了说明并对其进行了成因分析,选取了灾害发育强度、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三项因子共六个评价指标,然后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评定地裂缝的危险性等级,并绘制区划图。根据区划的结果,划分地裂缝中度易发区、轻度易发区、微度易发区以及非易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危险性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北京市通州区
下载PDF
县域耕地占补时空变化及其规划管控效果——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凤娇 田志强 +1 位作者 吕晓 陈昌玲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5期294-298,321,共5页
[目的]分析2001—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耕地占补的时空特征,初步探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耕地占补的管控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通州区2001和2010年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动态数据为基... [目的]分析2001—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耕地占补的时空特征,初步探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耕地占补的管控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通州区2001和2010年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动态数据为基础,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该区2001—2010年耕地时空变化。[结果](1)2001—2010年通州区耕地总面积由92 503.47hm2减少到72 466.52hm2,补充速度慢于占用速度,占用和补充的水田比例都较高。(2)耕地占用的主要去向是建设占用,96.80%是农村居民点占用,耕地补充的主要来源是建设用地,水域及其他农用地,其中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的比例为71.67%。(3)耕地占用主要集中在通州区西北部和中部地区,耕地补充主要集中于研究区中部以及北部地区。(4)从空间规模与空间结构控制效果来看,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2001—2010年对耕地占补的管控效果较差,对具体地类而言,对新增城镇工矿占用耕地的管控效果要优于农村居民点用地。[结论]2001—2010年通州区耕地总面积减少,其占用的主要去向和补充的主要来源均是建设用地,且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耕地占补的管控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占用 耕地补充 耕地变化 土地利用规划 管控效果 江苏省通州区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资源保有量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汪涌 蔡运龙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7年第3期16-17,共2页
在北京市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对通州区的定位为"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城市";鉴于通州区新的战略定位,未来通州区社会经济必将快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会占用更多的土地,耕地保护压力在不断增大;在全面分析通... 在北京市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对通州区的定位为"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城市";鉴于通州区新的战略定位,未来通州区社会经济必将快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会占用更多的土地,耕地保护压力在不断增大;在全面分析通州区耕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计算耕地资源的保有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通州区 耕地资源 保有量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缓变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德成 刘鸿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9年第3期63-68,共6页
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提出了平原区缓变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方法,建立了单灾种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单灾种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灾种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价。评价结果可直接用于城市地质灾... 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提出了平原区缓变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方法,建立了单灾种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单灾种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灾种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价。评价结果可直接用于城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为城市防灾减灾和防治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变性地质灾害 危险性 评价指标 取值标准 通州区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集体产业用地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建 米莉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20-225,共6页
北京市农村地区集体产业用地量大且分散,利用效率低。通州区集体产业用地规划在剖析集体产业的发展模式及收益、用地分布及特点的基础上,挖掘集体产业用地未能高效利用的问题及原因;挖掘土地产权、流转制度等矛盾根源,探讨适合当地经济... 北京市农村地区集体产业用地量大且分散,利用效率低。通州区集体产业用地规划在剖析集体产业的发展模式及收益、用地分布及特点的基础上,挖掘集体产业用地未能高效利用的问题及原因;挖掘土地产权、流转制度等矛盾根源,探讨适合当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的集体产业用地整合方案,探索北京农村地区集体产业用地整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产业用地 整合模式 通州区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2005~2018年恶性肿瘤死亡概况及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芹 陈志华 +4 位作者 苏彦萍 孙晓伟 李园园 张国峰 杨艳娜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8期1389-1392,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2005~2018年常住人口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通州区2005~2018年人口死亡数据,采用SPSS 21.0和Excel 20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死因顺位...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2005~2018年常住人口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通州区2005~2018年人口死亡数据,采用SPSS 21.0和Excel 20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死因顺位、死因构成比、0岁组全人群期望寿命和去恶性肿瘤死因期望寿命等。结果2005~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恶性肿瘤年平均死亡率为95.44/10万,男性为115.2/10万,女性为75.35/10万,男性高于女性。2005~2018年通州区0岁组死亡率略高,5岁组下降,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长,60岁组后死亡率随年龄增长明显上升,85岁组达高峰,男女性恶性肿瘤死亡趋势相同。2005~2018年通州区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中肺癌位居首位,肝癌第二,其次为结直肠和肛门癌,胃癌以及食管癌,5类恶性肿瘤死亡数占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67.08%。去恶性肿瘤死因后,2005~2018年通州区全人群0岁组期望寿命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增长范围在1.77~3.47岁,增幅范围在2.19%~4.33%。结论恶性肿瘤为北京市通州区居民的重要死因,对期望寿命影响重大,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提高居民期望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原因 居民期望寿命 北京市通州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