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殊途中的同归、传承中的背离——前期创造社与岛崎藤村 |
张剑
张予娜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2
|
儒家文化与多重结构的文化在“家”中的体现——巴金的《家》与岛崎藤村的《家》的比较 |
杨宗蓉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1
|
|
3
|
《破戒》:一部典型的日本成长小说 |
陈婷婷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4
|
让我们敞开心扉倾听岛崎藤村诉说——评刘晓芳《岛崎藤村小说研究》 |
王立群
|
《云梦学刊》
|
2013 |
0 |
|
5
|
中日家族衰败的历史面影——论巴金《家》和岛崎藤村《家》 |
张磊
李永东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6
|
从岛崎藤村的《家》看明治后期的日本女性形象 |
李敏
李卓
|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
2014 |
1
|
|
7
|
从《新生》看岛崎藤村文学的告白性特征 |
刘晓芳
|
《日语学习与研究》
|
2012 |
2
|
|
8
|
“物哀”视域下贾瑞形象的变异——岛崎藤村的《红楼梦》摘译研究 |
宋丹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9
|
《春》的断层现象与藤村文学创作方法的确立 |
刘晓芳
赵思嘉
|
《日语学习与研究》
|
2015 |
0 |
|
10
|
岛崎藤村与《新生》的“内”与“外” |
李敏
李卓
|
《日语学习与研究》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