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early surgery in high surgical risk geriatric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and taking antiplatelet agents 被引量:6
1
作者 Paphon Sa-ngasoongsong Noratep Kulachote +7 位作者 Norachart Sirisreetreerux Pongsthorn Chanplakorn Sukij Laohajaroensombat Nithiwut Pinsiranon Patarawan Woratanarat Viroj Kawinwonggowit Chanyut Suphachatwong Wiwat Wajanavisit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5年第11期970-976,共7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sur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high surgical risk elderly patients who sustained femoral neck fracture(FNF) and taking concomitant antiplatelet agents. METHODS: Between 2010 and 2...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sur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high surgical risk elderly patients who sustained femoral neck fracture(FNF) and taking concomitant antiplatelet agents. METHODS: Between 2010 and 2012,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49 geriatric patients, who took antiplatelet agents, sustained FNF and underwent surgery within 72 h [early surgery(ES) group], and these were compared with a retrospective consecutive case series of patients with similar characteristics(45 cases) who had delayed surgery(DS group) after 72 h during an earlier 3-year period. Postoperative outcomeswere followed for one year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non-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erioperative blood loss, blood transfusion, intensive care unit requirement and postoperative mortality(P > 0.05 all). There were 2 patients(4%) in the DS group who died after surgery(P = 0.23). However, the ES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ly better postoperative outcome in term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functional outcome(P < 0.05 all).CONCLUSION: Early hip surgery in geriatric hip fracture patients with ongoing antiplatelet treatment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peri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Moreover, ES resulted in a better postoperative surgical outcome. In early hip surgery protocol, the antiplatelet agents are discontinued and the patient is operated on within 72 h after admission, which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the medically fit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hip surgery blood loss Elderly hip FRACTURE ANTIPLATELET agents 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 hip arthroplasty
下载PDF
Doe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provide better outcomes than hemiarthroplasty for the femoral neck fract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被引量:2
2
作者 Wei Peng Na Bi +1 位作者 Jun Zheng Na Xi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20年第6期356-362,共7页
Purpose By comparing the outcomes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with hemiarthroplast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 femoral neck fracture to investigate the one-year mortality,dislocation,infection,reoperation rate,and throm... Purpose By comparing the outcomes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with hemiarthroplast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 femoral neck fracture to investigate the one-year mortality,dislocation,infection,reoperation rate,and thromboembolic event.Methods The PubMed,EMBASE databases,and Cochrane library were systematically searched from the inception dates to April 1,2020 for relevan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 English language using the keywords:“total hip arthroplasty”,“hemiarthroplasty”and“femoral neck fracture”to identify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Two reviewers independently selected articles,extracted data,assessed the quality evidence and risk bias of included trials using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stools,and discussed any disagreements.The third reviewer was consulted for any doubts or uncertainty.We derived risk ratios and 95%confidence intervals.Mortality was defined as the primary outcome.Secondary outcomes were other complications,dislocation,infection,reoperation rate,and thromboembolic event.Results This meta-analysis included 10 studies with 1419 patients,which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hemiarthroplasty and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reoperation,infection rate,and thromboembolic event.However,there was a lower mortality and dislocation rate association with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t the one-year follow-up.Conclusion Based on our results,we found that total hip arthroplasty was better than hemiarthroplasty for a hip fracture at one-year follow-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hip arthroplasty hemiarthroplasty femoral neck fractures META-ANALYSIS
原文传递
直接前侧入路路径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李旭祥 林荣才 +3 位作者 卫沛然 徐燕 王黎明 唐成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2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直接前侧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路径下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半髋关节置换术(hemiarthroplasty,HA)在老年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 目的:探究直接前侧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路径下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半髋关节置换术(hemiarthroplasty,HA)在老年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骨科收治的70例老年FNF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1组(HA)与治疗2组(THA),各35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肌肉组织损伤、骨代谢、远期髋关节功能。结果:治疗2组手术时间长于治疗1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于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初次下床行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股骨假体中心性固定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高于术前,且治疗2组高于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ecollagen,PⅠ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erminal telopeptides of typeⅠcollagen,CTX)低于术前,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P)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3个月PⅠNP、CTX、BA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8个月、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高于术后3个月,且治疗2组高于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A路径下THA与HA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HA围手术期指标具有优势,适用于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而THA远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具有优势,适用于活动需求较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侧入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的中远期状态: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志鹏 环大维 +4 位作者 袁兆丰 丁凯 邱越 夏天卫 沈计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39-3844,共6页
背景: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手段,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的选择是目前具有较大争论的焦点。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比直接前入路下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中远期生存状态。方法:选... 背景: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手段,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的选择是目前具有较大争论的焦点。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比直接前入路下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中远期生存状态。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47例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65岁),其中8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59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半髋关节置换)。对于患者术前合并症采用年龄校正Charlson合并症评分表,计算患者虚弱度,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营养指标、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和术后生存时间,其中术后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共有42对匹配成功,匹配后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均衡可比(P>0.05);②与半髋关节置换组相比,全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79.71 min vs.59.07 min,P<0.001)、出血量(839.64 mL vs.597.83 mL,P=0.001)、住院费用(56508.15元vs.41702.85元,P<0.001)明显增加,但全髋关节置换组死亡率低于半髋关节置换组(36%vs.57%,HR=0.44,95%CI:0.23-0.87,P=0.018),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半髋关节置换组(59.4个月vs.43.7个月,P=0.024);③两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营养指标、术后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术后疼痛方面,半髋关节置换组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24%vs.7%,P=0.035);④整体来看,全髋关节置换具有更好的长期预后生存效果,但对于身体素质差的患者则更适合行半髋关节置换;同时,术后的疼痛可能很大程度上会对患者髋关节置换后的生活质量及存活时间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入路 移位性股骨颈骨折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 半髋关节置换 年龄校正Charlson合并症评分 倾向性评分匹配 生存状态
下载PDF
西藏地区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临床效果
5
作者 吉米格桑 《西藏科技》 2024年第6期47-51,58,共6页
目的 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队列研究的方法,共纳入研究样本30例,均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完成的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2月,患者按双色球法进行分组,红球代... 目的 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队列研究的方法,共纳入研究样本30例,均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完成的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2月,患者按双色球法进行分组,红球代表全髋组,黄球则代表半髋组,为保证数据准确性,将30例患者均分,每组15例,患者依据抽签结果分别入组,两组治疗方法如组名,针对两种治疗方法的近期临床效果进行研究,随访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时间既患者能交替性上下楼梯,能够独立完成下身穿戴,包括穿脱鞋袜,可进行特殊功能性活动(如骑自行车、游泳),术后第7天、术后第1月、术后第2个月、术后第3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SF-36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手术相关指标显示:半髋组手术、住院时间更短,且术中更少出血(P<0.05),但在康复时间上的表现无明显差异(P>0.05);从Harris量表数据来看,全髋组的关节功能表现更为理想,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半髋组(P<0.05);从SF-36量数据来看,全髋组的生活质量更高,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半髋组(P<0.05);两组术后均有并发症发生,全髋组1例,半髋组4例,数据对比(6.67%vs26.67%)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组,患者生活质量更高,并发症更少,但相较于半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更长,出血量更多,二者各有优点,其中半髋关节置换术更适合老年患者,故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情况酌情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隐性失血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2
6
作者 丛宇 赵建宁 +4 位作者 包倪荣 曾晓峰 郭亭 程秀红 周利武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6期466-468,共3页
目的:探讨隐性失血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治疗对策。方法:利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对2008年5月至2009年7月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1例患者进行随访(男47例,女24例;年龄48~75岁,平均68.3岁),结合患者术中隐性失血量,分析髋关节功... 目的:探讨隐性失血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治疗对策。方法:利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对2008年5月至2009年7月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1例患者进行随访(男47例,女24例;年龄48~75岁,平均68.3岁),结合患者术中隐性失血量,分析髋关节功能恢复与隐性失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的实际失血总量平均为1473ml,隐性失血为545ml,占总量的37%。隐性失血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有关(P=0.001),而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年龄、性别、手术肢体无关(P=0.067,0.527,0.926,0.072)。结论:隐性失血量的多少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有一定影响,隐性失血量可以作为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一项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功能恢复 失血 手术 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骨折 骨关节炎
下载PDF
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失血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67
7
作者 李征 安帅 +1 位作者 周萌 沈惠良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移位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术期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为指导临床工作中的术式选择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收治的年龄≥60岁、Garden分...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移位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术期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为指导临床工作中的术式选择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收治的年龄≥60岁、Garden分型为Ⅲ型和Ⅳ型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18例,其中男43例,女75例。应用Gross方程计算围术期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对比全髋关节置换组(全髋组)和半髋关节置换组(半髋组)围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率、平均输血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全髋组和半髋组围术期的失血量分别为,总失血量1 375 ml、849 ml,隐性失血量882 ml、375 ml。两组的输血率和输血量分别为48.4%、24.4%,输血量232 ml、92 ml。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率及平均输血量均显著低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选择关节置换术式时应参考其失血量的特点,根据患者身体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决定是否行髋臼侧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失血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3年随访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8
作者 赵会 周君琳 +5 位作者 刘清和 陆铁 尹博 单磊 刘洋 李一汉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022-1024,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2例65岁以上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病例,其中47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5例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2例65岁以上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病例,其中47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5例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总结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追踪随访,采用Harris评分评价中短期治疗效果。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手术时间(38.9+9.1)min,明显短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的(62.7±10.1)min;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术中出血量为(381.4±79.5)ml,明显少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的(478.5±118.6)ml;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术后引流量(124.3±26.1)ml,明显少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138.2±1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8%,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为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年,术后1年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及优良率(77.1%vs.7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2);术后3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组Harris评分及优良率(51.4%vs.38.3%)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两种术式各具优缺点,近期效果基本相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期效果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半髋及全髋在高龄股骨颈骨折置换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永宏 董小雄 +4 位作者 张志权 戴守达 韩顺 龚海洋 王鑫玮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5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半髋及全髋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51例(全髋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45例(半髋组),观察... 目的探讨半髋及全髋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51例(全髋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45例(半髋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疼痛情况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等相关指标,给予1年以上随访,观察髋关节恢复情况,并进行评定。结果全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与半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及1年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半髋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全髋组(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和半髋置换术均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髋置换术 全髋置换术 高龄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6
10
作者 王晓旭 刘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4547-4550,4554,共5页
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ence Direct以及CNKI、CBM、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等网站进行检索,文献检索起止时间为1985年1月~2011... 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ence Direct以及CNKI、CBM、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等网站进行检索,文献检索起止时间为1985年1月~2011年3月,再对入选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工检索,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 evman 4.2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相关证据。结果共检索到106篇原始文献,有8篇符合最终的入选标准,总计随访患者919例。研究显示全髋置换组在术后再次手术方面优于半髋置换组,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功能恢复及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组在术后再次手术方面优于半髋置换组,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半髋关节置换 人工关节置换 股骨颈骨折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兵乾 薛峰 +2 位作者 盛晓文 彭育沁 房小文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9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情况,分析不同分型的骨折及假体类型之间隐性失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6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男31例,女30例;年龄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情况,分析不同分型的骨折及假体类型之间隐性失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6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男31例,女30例;年龄65~81岁,平均71岁。按照Garden分型,Ⅱ型11例,Ⅲ型22例,Ⅳ型28例。采用Gross方程计算围手术期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结果术中平均出血约(440±63)mL,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平均为(956±51)mL,其中平均隐性失血为(556±45)mL,占总失血量58.2%。未输血患者34例,围手术期平均总失血量为(910±61)mL,其中隐性失血量为(549±52)mL,占总失血量的60.3%。围手术期输血者27例,平均总失血量为(1 014±54)mL,其中隐性失血量为(565±49)mL,占总失血量的55.7%。按照假体类型分组:金属-聚乙烯假体组平均隐性失血为(551±67)mL,陶瓷-聚乙烯假体组为(549±55)mL,陶瓷-陶瓷假体组为(584±62)mL,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骨折类型分组:GardenⅡ型组为(562±68)mL,GardenⅢ型组为(546±59)mL,GardenⅣ型组为(561±61)mL,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量较多,应该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及早预防低血容量性休克。隐性失血量与骨折的类型及摩擦界面的选择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隐性失血
下载PDF
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2
作者 唐旭 田鹏 +1 位作者 陈俊 陈帅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5期656-659,共4页
目的比较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THA组)和半髋关节置换组(HA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比较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THA组)和半髋关节置换组(HA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HA组短(少)于THA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HA组高于THA组(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评价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THA组高于HA组(P<0.05)。结论半髋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肯定,半髋关节置换更适用于身体条件差、预期寿命短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更适用于可耐受手术、活动需求较多、预期寿命长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髋关节置换 全髋关节置换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健 蒋协远 黄晓文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7期35-38,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的手术方法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1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法分为三组,IF组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n=206),HA组为半髋关节置换组(n=3...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的手术方法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1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法分为三组,IF组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n=206),HA组为半髋关节置换组(n=393),THA组为全髋关节置换组(n=113)。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状况、住院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主要并发症、治疗费用、术后1年死亡率及老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unctional recovery scale,FR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IF组在住院天数、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明显低于HA组及THA组,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花费方面差异均具有显著性,且IF组<HA组<THA组;在术后1年内死亡率、术后1年FRS评分三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无移位与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存在巨大差异,然而在术后1年死亡率及早期髋关节功能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对于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安全、可靠,均可获得满意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14
作者 黄杰 黄英 刘瑾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6期681-683,共3页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A)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4例伤前活动良好的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THA(27例)和HA(27例)治疗,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疗效...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A)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4例伤前活动良好的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THA(27例)和HA(27例)治疗,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疗效。结果 54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15±2.6)个月。THA组:手术时间50~120(86±33)min,术中出血量200~500(380±125)ml,术后引流量450~610(510±83)ml;HA组:手术时间30~55(43±10)min,术中出血量70~120(95±20)ml,术后引流量100~140(112±18)ml。THA组上述指标均优于HA组(P<0.01)。THA组优良率92.6%,单次步行最大距离1.7km;HA组优良率为66.7%,单次步行最大距离0.5 km;THA组的术后功能明显优于HA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别,而HA组中有20例术后随访发现髋臼侧不同程度的磨损。结论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行THA可以获得更好的短期临床效果,而术后并发症并不会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移位性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明宇 乔添柱 +4 位作者 沙宪辉 宋银冬 沈建辉 巢鹏程 李刚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0期37-38,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入院手术的6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和Ⅱ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各33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入院手术的6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和Ⅱ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各33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Ⅰ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达87.88%,明显高于Ⅱ组(P<0.05)。Ⅱ组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Ⅰ组(P<0.05)。Ⅰ组术后近中期的并发症明显少于Ⅱ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各具优缺点,临床医生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高龄 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蔡晓晞 杨丰建 梁承伟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915-919,共5页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骨科治疗的60例二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43~62岁,平均51.1岁;致伤原因均...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骨科治疗的60例二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43~62岁,平均51.1岁;致伤原因均为高处坠落伤。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研究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X线片诊断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年。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99.3±17.9)min、(334.6±24.8)mL、(298.4±30.4)mL、(12.2±3.8)d,明显高于对照组[(86.3±17.8)min、(197.2±23.5)mL、(194.5±31.0)mL、(9.9±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活动时间[(5.3±2.3)d]明显短于对照组[(9.7±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有效率(93.4%)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0,P<0.04);研究组患者出现异位骨化病2例,假体远端骨折3例;对照组出现股骨头塌陷1例,股骨不愈合3例,股骨头坏死2例,异位骨化病1例;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1例,尿路感染1例,对照组包括深静脉血栓2例,尿路感染1例,肺炎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死亡2例,病死率为6.6%,对照组患者中死亡1例,病死率为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法治疗操作简单,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术后活动时间较早,治疗优良率高,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糖尿病 内固定 全髋关节 关节置换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偏瘫的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彤红 林大强 赖超超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545-546,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偏瘫的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8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患者4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患者4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通过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偏瘫的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8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患者4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患者4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这80例患者的手术的优良率和术后发症率进行比较,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偏瘫的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A组患者和B组患者手术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63.20%和90.3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00%和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偏瘫的股骨颈骨折治疗中有良好的疗效,可促使老年人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7
18
作者 高义斌 李银娜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4期30-31,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探究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术式。方法将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前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者接受人工股骨头...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探究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术式。方法将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前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1)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血量显著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年,两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创伤较小,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要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连生 向保国 林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0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9月本院治疗的72例5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32例)和B组(半髋关节置换术组,40例)。...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9月本院治疗的72例5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32例)和B组(半髋关节置换术组,40例)。术后随访5-6年,平均5.2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半髋关节置换术可优先选择治疗高龄、预期生存期相对较短、活动能力要求不高、术前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手术耐受力差的股骨颈骨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 半髋关节
下载PDF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潘杨 陈泉 +2 位作者 谭云 朱政炜 刘小林 《当代医学》 2018年第9期22-24,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对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于本院确诊为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 目的对比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对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于本院确诊为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12个月进行随访,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判断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术后下地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判断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术后下地时间均少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24%vs.7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82%vs.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有助于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手术方案,对于体质较弱的患者首选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于手术耐受力高的患者可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功能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