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ioperative bloo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knee replacement:Where do we stand now? 被引量:13
1
作者 Tzatzairis Themistoklis Vogiatzaki Theodosia +1 位作者 Kazakos Konstantinos Drosos I Georgios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7年第6期441-454,共14页
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urgeries over the last decade. Patients undergoing TKR are at high risk for postoperative anemia and furthermore for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s(ABT). Complicat... 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urgeries over the last decade. Patients undergoing TKR are at high risk for postoperative anemia and furthermore for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s(ABT).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ABT including chills, rigor, fever, dyspnea, light-headedness should be early recognized in order to lead to a better prognosis. Therefore, perioperative blood management program should be adopted with main aim to reduce the risk of blood transfusion while maximizing hemoglobin simultaneously. Many blood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have been attempted including pre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 acute normovolemic haemodilution,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intraoperative cell saver, drain clamping, pneumatic tourniquet application, and the use of tranexamic acid. For practical and clinical reasons we will try to classify these strategies in three main stages/pillars: Pre-operative optimization,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protocols.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review the strategies currently in use and reports our experience regarding the perioperative bloo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TK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knee replacement TRANSFUSIO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BLOOD loss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 BLOOD management PERIOPERATIVE tranexamic acid Tourniquet HAEMODILUTION Anaemia TRANSFUSION protocol
下载PDF
Additional Dose of Intravenous Tranexamic Acid after Primary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Further Reduces Hidden Blood Loss 被引量:9
2
作者 Zi-Jian Li Min-Wei Zhao Lin Ze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38-642,共5页
Backgroun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is the most frequently performed procedure in treating advanced knee osteoarthritis. Excessive perioperative blood loss can sometimes lead to postoperative anemia. Tranexam... Backgroun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is the most frequently performed procedure in treating advanced knee osteoarthritis. Excessive perioperative blood loss can sometimes lead to postoperative anemia. Tranexamic acid (TXA) is a potent fibrinolysis inhibitor which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at the surgical incision and closure to lower overall blood loss in adult reconstruction surgery. Our previous study suggested that about two-thirds of the total blood loss (TBL) came from hidden blood loss (HBL) on postoperative days 1 and 2. The role of reducing HBL with TXA administration in postoperative TKA patients is unknown. The curr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supplemental intravenous (IV) TXA in further redticing HBL after primary TKA. Methods: A prospective pilot study was conducted at a single institution on 43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unilateral TKA from September 2014 to February 2015.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1 g of IV TXA 10-15 rain before operation and another 1 g of IV TXA at the time of wound closure on the day of surgery. On postoperative days 1 and 2, the supplemental group (n = 21) was given additional 1 g of TXA intravenously twice a day, whereas the control group (n = 22) received an equal volume of saline. Drain output, hemoglobin (Hb), and hematocrit (HCT) were recorded preoperatively and 5 consecutive days postoperatively in both groups. HBL was calculated with the Gross formula. Pre- and post-operative lower extremity Doppler venous ultrasound was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 to detect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The indexes were compared using the Mann-Whitney test, whereas the results of Hb and HCT were analyzed by repeated-measures analysis of variance. The difference was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fP 〈 0.05. Results: The demographics and sur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able. Supplemental group had higher Hb level on postoperative days 1-5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however,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F = 2.732, P = 0.106). The HCT of the supple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n postoperative day 5 (F= 5.254, P = 0.027).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drainage volume and TBL, but the HBL was reduced in the supplemental group (supplemental 133.1 [71.8,287.3] ml and control 296.0 [ 185.3, 421.4] ml, Z = 2.478, P = 0.013. median [interquartile range]). There was one DV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none in the supplemental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tbllowed at 1 year after surgery, and no further complications were reported.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study, additional doses of IV TXA could potentially further reduce HBL alter primary TKA without increasing the risk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dden Blood Loss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ranexamic acid
原文传递
初次全膝置换中氨甲环酸一种改良局部应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博伟 潘文杰 +2 位作者 徐超 黄袁迟 马建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52-2858,共7页
背景:近些年来,氨甲环酸被广泛应用来应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产生的大量失血,但局部应用的最佳方法还没有定论。目的:评估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联合物理加压包扎降低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出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 背景:近些年来,氨甲环酸被广泛应用来应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产生的大量失血,但局部应用的最佳方法还没有定论。目的:评估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联合物理加压包扎降低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出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的90例患者,根据术中氨甲环酸不同局部使用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加压包扎组将2 g氨甲环酸置于关节腔内,纱布和棉垫填塞伤口后使用绷带对伤口加压包扎;周围浸润组将2 g氨甲环酸注射到关节腔周围组织;腔内注射组将2 g氨甲环酸注射于关节腔内。统计分析3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凝血指标、炎症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结论:①在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方面,周围浸润组最少,加压包扎组和周围浸润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中失血量方面,加压包扎组最少,且与周围浸润组、腔内注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手术时长方面,3组患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3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3天凝血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3组患者在患肢血流缓慢、肌间静脉血栓、软组织肿胀、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④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联合加压包扎这一方式,在操作简单、减少围术期失血量方面达到与关节腔周围注射效果相同的同时,避免了反复穿刺带来的创伤,也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氨甲环酸 加压包扎 局部注射 关节内注射 失血量 炎症反应 静脉血栓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加味联合氨甲环酸序贯抗凝及蔗糖铁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临床研究
4
作者 张丽娜 王江静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究当归补血汤加味联合氨甲环酸(TXA)序贯抗凝及蔗糖铁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隐性失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TKA治疗的92例患者,依据随机单盲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术后接受TXA序贯抗凝及蔗糖铁治疗,试验... 目的:探究当归补血汤加味联合氨甲环酸(TXA)序贯抗凝及蔗糖铁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隐性失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TKA治疗的92例患者,依据随机单盲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术后接受TXA序贯抗凝及蔗糖铁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味当归补血汤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总体失血量、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血常规指标[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积压(Hct)]、膝关节功能[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以及疼痛程度[视觉模拟法疼痛评分(VAS)]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明显较低(P<0.05),显性失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RBC、Hb、Hct水平、K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RBC、Hb、Hct水平、K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联合TXA序贯抗凝及蔗糖铁应用于TKA术后患者,通过降低机体隐性失血量,缓解术后疼痛,从而有效改善术后血虚证相关临床症状,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当归补血汤 氨甲环酸 蔗糖铁 隐性失血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鹏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2期186-189,共4页
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TXA)为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止血药物,能够明显降低如创伤、手术等出血所造成的死亡风险。氨甲环酸通过可逆结合纤溶酶原上的4~5个赖氨酸受体位点,起到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从而减少纤溶酶原向纤溶酶的转化,防止... 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TXA)为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止血药物,能够明显降低如创伤、手术等出血所造成的死亡风险。氨甲环酸通过可逆结合纤溶酶原上的4~5个赖氨酸受体位点,起到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从而减少纤溶酶原向纤溶酶的转化,防止纤维蛋白降解,并保留纤维蛋白基质的结构框架,进而达到止血的作用。近年来,有文献报告氨甲环酸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可降低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减少输血率的同时可降低输血相关的并发症。同时,氨甲环酸可减少患者术后隐性失血,缓解患肢肿胀及疼痛的同时改善瘀斑,促进创面的愈合进而加快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然而,不同的研究对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给药方式和给药剂量及安全性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对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有效性与安全性文献进行了复习并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有效性 安全性 给药方式
下载PDF
氨甲环酸两种不同给药途径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6
作者 贾芝和 何敏 +2 位作者 胡华平 杨慧文 彭炳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两种不同给药途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1年1—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治疗组采用关节腔...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两种不同给药途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1年1—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治疗组采用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关节囊周围注射氨甲环酸。比较两组出血量、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皮下瘀斑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失血量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周,治疗组HSS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治疗组血清CRP、外周血WBC、ESR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H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下瘀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灌注联合关节囊周围注射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中,可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量,改善术后Hb水平,降低术后炎症反应,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给药途径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联合氨甲环酸的有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6
7
作者 程建军 丁亚 +4 位作者 董磊 潘檀 李兴龙 于海洋 王宏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514-3520,共7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中使用氨甲环酸可降低围术期失血量,但对于氨甲环酸给药途径与给药剂量的最佳选择仍然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使用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附...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中使用氨甲环酸可降低围术期失血量,但对于氨甲环酸给药途径与给药剂量的最佳选择仍然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使用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附属阜阳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261例,男61例,女200例,年龄(68.0±7.1)岁,其中85例手术切开皮肤前与缝合切口时各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 g(静脉组);115例手术切开皮肤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 g,术后缝合切口时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1 g(联合组);61例不使用氨甲环酸(空白组)。记录患者失血量,收集术后血液检验学检测结果,统计术后并发症及输血情况,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术后1个月。结果与结论:(1)与空白组相比,静脉组、联合组患者围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明显降低(P <0.05),静脉组与联合组患者围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2)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静脉血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静脉组、联合组输血率低于空白组(P <0.05);(3)静脉组、联合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 <0.05),静脉组、联合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血小板计数高于空白组(P <0.05);静脉组、联合组术后第1天的白细胞计数低于空白组(P <0.05),静脉组术后第1天的白细胞计数低于联合组(P <0.05);静脉组、联合组术后第1天的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空白组(P <0.05),静脉组术后第1天的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联合组(P <0.05);(4)结果表明,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静脉与关节内腔注射均为氨甲环酸有效使用途径,静脉与关节腔内注射不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氨甲环酸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静脉注射 局部注射 失血量 静脉血栓 血红蛋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氨甲环酸和氨基己酸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阿里木江·玉素甫 阿卜杜吾普尔•海比尔 +3 位作者 覃祺 刘宇哲 张乾龙 冉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5812-5817,共6页
背景:抗纤溶药物被广泛用于减少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的失血量,氨甲环酸和氨基己酸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的止血疗效虽然已被证实,但是二者孰优孰劣尚存在争议。目的:比较氨甲环酸和氨基己酸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背景:抗纤溶药物被广泛用于减少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的失血量,氨甲环酸和氨基己酸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的止血疗效虽然已被证实,但是二者孰优孰劣尚存在争议。目的:比较氨甲环酸和氨基己酸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筛选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102例患者,根据围术期中应用的抗纤溶止血药物不同分成2组,其中氨基己酸组49例,氨甲环酸组53例,且两组均为静脉和局部联合用药。对比两组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的各项失血及凝血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术前资料: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手术时间以及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国际化标准比和D-二聚体指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失血及凝血指标:氨甲环酸组和氨基己酸组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的估算血容量、显性失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5天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蛋白、血清铁蛋白、D-二聚体、凝血酶原活动度以及国际化标准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输血情况:氨甲环酸组输血量明显小于氨基己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输血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表明,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中应用的止血效果比氨基己酸更强,且该试验证明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基本一致;因此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中作者建议首选氨甲环酸作为抗纤溶止血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氨基己酸 全膝关节置换 出血量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不同氨甲环酸使用方案对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宋训洲 王洪平 +1 位作者 王明友 兰玉平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不同氨甲环酸使用方案对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后不同氨甲环酸使用方案分为对照组(术后3、...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不同氨甲环酸使用方案对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后不同氨甲环酸使用方案分为对照组(术后3、6 h分别静脉滴注1 g氨甲环酸)和实验组(术后3、6 h,1、2 d分别静脉滴注1 g氨甲环酸),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化验指标、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和输血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术后疼痛情况、膝关节肿胀度和膝关节功能等。结果: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围手术期输血率、静息疼痛评分、膝关节肿胀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延长氨甲环酸的使用时间可进一步减少患者失血,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患者术区疼痛和肿胀,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全膝关节置换术 快速康复
下载PDF
氨甲环酸两种给药方法对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对比分析
10
作者 赵想 戚大春 +2 位作者 安新荣 高天勤 徐闯 《药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1035-1041,共7页
目的对比研究氨甲环酸(TXA)多次口服和多次静脉应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4组患者均于切皮前5~10 min静脉滴... 目的对比研究氨甲环酸(TXA)多次口服和多次静脉应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4组患者均于切皮前5~10 min静脉滴注TXA 1 g。A组:术后6、12、18 h分别静脉滴注TXA 1 g,B组:术后4、10、16 h分别口服TXA 2 g,C组:术后6、12、18 h分别静脉滴注等量生理盐水。D组:术后4、10、16 h分别口服等剂量的安慰剂。比较4组患者围术期一般资料,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1、3 d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术后输血率、肺栓塞、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B组围术期的总失血量:(677.50±16.59)mL、(674.97±16.41)mL;隐性失血量:(579.77±12.48)mL、(576.00±16.44)mL;术后引流量:(62.43±4.05)mL、(62.67±4.11)mL;输血率:6.6%、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A、B组血红蛋白(HB)值、血细胞比容(HCT)值,均高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TXA的用药成本存在显著差异,A组(438.4元/位)>B组(137.56元/位)>C组和D组(均为109.6元/位),其余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D组各发生1例肌间静脉血栓,无肺栓塞发生。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氨甲环酸多次口服和多次静脉滴注效果相当,均可有效地减少TKA围术期的失血量、降低输血率,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口服具有用药价格低、使用方便、无输液相关并发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口服 静脉滴注 多次给药 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鸡尾酒联合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胡腾飞 袁伶俐 +3 位作者 韩俊柱 张仲传 郭成 朱勋兵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12期115-119,127,共6页
目的探讨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鸡尾酒联合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7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鸡尾酒联合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7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行单侧TKA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ERAS理念指导下,试验组于术中关节内注射鸡尾酒和TXA混合液,对照组于术中关节内注射鸡尾酒和0.9%氧化钠溶液混合液。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术后3天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下降值和总失血量、输血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knee range of motion,ROM)以及HSS评分、切口延迟愈合、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术后引流量、术后3天Hb下降值和总失血量以及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3、7、14天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14天ROM以及术后4、12周HSS评分的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RAS理念下,TKA中关节内注射鸡尾酒联合TXA,可有效降低术后失血量,改善术后疼痛,减少围术期发生风险,促进术后早期更好的康复,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鸡尾酒 氨甲环酸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冷敷联合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局部反应的影响
12
作者 张晋宁 杨天翔 +2 位作者 张博文 程萌旗 陈德胜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目的研究冷敷联合氨甲环酸(TX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早期局部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初次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3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A、B、C组。A组45例患者TKA术前静滴TXA 1 g,B组45例患者在静滴TXA的... 目的研究冷敷联合氨甲环酸(TX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早期局部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初次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3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A、B、C组。A组45例患者TKA术前静滴TXA 1 g,B组45例患者在静滴TXA的基础上,关闭切口时关节腔注入TXA 1 g,C组45例在联合TXA组的基础上术后进行冷敷治疗。比较3组患者术后早期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A组,B组、C组术后引流量更低,且C组术后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术后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更低,且C组术后24、48 h疼痛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术后3、7 d关节活动度(ROM)更高,且C组术后3、7 d ROM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A组,B组、C组术后3、7 d两股部周径差更低,且C组术后3、7 d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任何不良反应。围手术期间所有患者均无心脑血管意外,无动静脉栓塞、死亡等意外发生。所有患者术区愈合良好,无严重瘀斑、冻伤等意外发生。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冷敷联合TXA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术区肿胀、出血、疼痛,并且有利于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恢复,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加强患者康复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冷敷 氨甲环酸 局部反应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刘巍 李桂石 +1 位作者 丁浩 王京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8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XA)在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行TKA的患者80例,根据TXA的应用剂量分为高剂量组(A组)和低剂量组(B组),每组各40例...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XA)在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行TKA的患者80例,根据TXA的应用剂量分为高剂量组(A组)和低剂量组(B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总失血量(TBL)、隐性失血量(HBL)、术后引流量(DV)、术后住院时间(LOH),术后第1、3天血红蛋白(Hb),术后第1天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术后伤口并发症。结果A组TBL、HBL、DV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1天CRP、D-二聚体、PT、APTT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b在术后第1、3天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LOH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前静脉应用50 mg/kg TXA可进一步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改善凝血功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且不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失血量 静脉血栓
下载PDF
氨甲环酸联合肾上腺素减少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魏国 梁杰 +2 位作者 李玉鹏 吴琼娅 陈剑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联合肾上腺素减少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原则,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在三峡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初次行单侧TKA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联合肾上腺素减少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原则,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在三峡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初次行单侧TKA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48)和对照组(n=48)。试验组向关节腔内注射TXA和肾上腺素;对照组向关节腔内注射TXA。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止血带使用时间、术后3 d血红蛋白(Hb)下降值、术后3 d血细胞比容(Hct)下降值、术后3 d D-二聚体水平、总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出血量、异体输血率、大腿周经变化率、小腿周经变化率、下肢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皮下瘀斑面积>1%发生率。随访3个月,观察是否发生症状性DVT。结果术后3个月的门诊及电话随访未发现症状性DVT。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止血带使用时间、术后3 d D-二聚体水平、异体输血率、DVT发生率比较(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 d Hb下降值、术后3 d Hct下降值、总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出血量、大腿周经变化率、小腿周经变化率、皮下瘀斑面积>1%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TXA联合肾上腺素减少单侧TKA后出血的疗效明显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肾上腺素 膝关节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手术后出血
下载PDF
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张福江 高志国 于建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02-1304,共3页
目的探讨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2005年6月~2006年6月,选取10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男43例,女59例;年龄59~77岁,平均68岁。病因:骨性关节炎5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3例,创伤性关节炎20例。病程2~12... 目的探讨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2005年6月~2006年6月,选取10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男43例,女59例;年龄59~77岁,平均68岁。病因:骨性关节炎5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3例,创伤性关节炎20例。病程2~12年。随机分为两组(n=51),A组在松止血带时将氨甲环酸1g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后静脉点滴,3h后以相同剂量再次给药;B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点滴。记录术中及术后失血量和输血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术前、术中松止血带时和术后3h检查D二聚体(D-dimeride,D-dime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 boplastin time,APPT)。结果A组和B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56±149ml和306±214ml(P>0.05);术后引流量分别为478±172ml和814±156ml,总失血量分别为559±159ml和1208±24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输血量分别为556±174ml和1024±278ml(P<0.05);术后连续复查血红蛋白浓度,B组为0.6~0.8g/dl,低于A组的1.0~1.1g/dl。术后获随访6~12个月,经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B组术后3hD-dimer分别为0.92±0.56、1.32±0.79mg/L,明显高于术前的0.35±0.13、0.37±0.21mg/L,且B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IB、PT和AP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短期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患者失血量及输血量,并且不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对比研究
下载PDF
静脉及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华贵 常炳营 +2 位作者 王伟 张丽欣 郑晓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静脉给予氨甲环酸和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减少出血及降低输血率的有效性。方法 80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注射氨甲环酸组(1组)和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组(2组)。1组分别在术前、...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静脉给予氨甲环酸和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减少出血及降低输血率的有效性。方法 80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注射氨甲环酸组(1组)和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组(2组)。1组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静脉注射氨甲环酸3次。2组是在止血带放松前,将3 g氨甲环酸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0 ml溶液,注入关节腔内。术后观察24和48 h的引流量及48 h内的总引流量,术后48 h血红蛋白量,同时监测输血及血栓情况。结果所有膝关节置换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感染、坏死、脂肪液化发生。1组48 h的平均引流量是(409.5±185.8)ml,平均血红蛋白的下降值是(2.42±0.86)mg/dl,2组48 h的平均引流量是(386.5±89.1)ml,平均血红蛋白的下降值是(2.21±0.64)mg/dl。两组间的引流量和血红蛋白下降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组有3例患者,2组有4例患者需要输血。术后14 d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发现有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对于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出血,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的作用等同于通过静脉给予3次氨甲环酸所起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术后出血 静脉注射 关节内
下载PDF
氨甲环酸减少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7
17
作者 顾建明 杜辉 +2 位作者 姜旭 张竞 周一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减少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月同期行双侧人工全膝置换术患者83例,2013年7月以前手术患者45例为对照组,2013年7月以后手术患者38例为观察组。两组均采用...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减少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月同期行双侧人工全膝置换术患者83例,2013年7月以前手术患者45例为对照组,2013年7月以后手术患者38例为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全身或椎管麻醉、于止血带下完成手术。观察组上止血带前静滴氨甲环酸1 g(10 m L),手术结束后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4 g;对照组未使用氨甲环酸。记录两组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出血量、输血率、输血量、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以及症状性静脉栓塞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总引流量分别为(177.8±166.7)和(509.9±326.4)m L,总失血量分别为(678.1±366.1)和(1 581.9±563.0)m L,隐性失血量分别为(500.3±298.6)和(1 089.0±578.0)m L,总输血量分别为(1.4±1.9)和(5.5±2.9)U,输血率分别为44.7%(17/38)和97.8%(44/45),两组比较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第5天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00.8±112.4)和(95.1±10.5)g/d L,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血小板计数、发生症状性静脉血栓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静滴结合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可减少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出血量,且不增加血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隐性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静脉滴注氨甲环酸联合含氨甲环酸鸡尾酒局部应用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金军 邓增发 +5 位作者 刘康 何智勇 余新平 梁建基 李晨 郭洲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6-1361,共6页
背景: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出血较大,含有氨甲环酸的"鸡尾酒"有止血和镇痛的双重作用,然而如何联合静脉使用氨甲环酸进一步减少出血仍值得探讨。目的:在使用含氨甲环酸的"鸡尾酒"前提下,对比联合不同方式静脉使用氨甲... 背景: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出血较大,含有氨甲环酸的"鸡尾酒"有止血和镇痛的双重作用,然而如何联合静脉使用氨甲环酸进一步减少出血仍值得探讨。目的:在使用含氨甲环酸的"鸡尾酒"前提下,对比联合不同方式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止血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中山市人民医院骨一科收治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膝骨关节炎6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成3组,其中A组26例术中关闭切口前局部给予含有氨甲环酸的"鸡尾酒";B组25例在A组基础上术前切皮前静脉点滴1.0 g氨甲环酸;C组11例在B组基础上于术后3 h再次静滴1次1.0 g氨甲环酸,对比分析3组患者显性、隐性及总失血量、术后血红蛋白最大丢失量、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与结论:①在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性失血量、血红蛋白最大丢失量方面,B、C组均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输血率和术后住院时间,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3组在伤口并发症、关节腔积液、肌间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3组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④结果表明,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切皮前静脉使用1次1.0 g氨甲环酸以及联合含0.5 g氨甲环酸的"鸡尾酒"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但是术后3 h再次静脉使用1次1.0 g氨甲环酸未能进一步减少出血;而且前两者均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 氨甲环酸 静脉 局部 出血量 隐性失血量
下载PDF
静脉与关节腔内使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3
19
作者 蒋华 颜宇 +3 位作者 马红兵 曾勇 徐兵 王俊瑞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12期44-46,共3页
目的对比静脉滴注与关节腔内局部注射氨甲环酸对控制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失血量的有效性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将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3例随机分为静脉滴注组(对照组)40例和腔内使用组(治疗组)33例,其中... 目的对比静脉滴注与关节腔内局部注射氨甲环酸对控制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失血量的有效性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将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3例随机分为静脉滴注组(对照组)40例和腔内使用组(治疗组)33例,其中静脉滴注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期使用氨甲环酸10 mg/kg,最大剂量1 g;腔内使用组患者术中关节囊缝合完成且止血带未放松前将氨甲环酸1g注入关节腔。结果腔内使用组术后总失血量较静脉滴注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检测凝血功能(PT,APTT,INR)、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与静脉滴注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是一种能有效控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且较安全的方案,不增加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局部注射 静脉滴注 凝血功能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不同剂量氨甲环酸有效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林涛 吴海山 +3 位作者 符培亮 袁帅 周义钦 吴宇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给予不同剂量氨甲环酸的有效性。方法 2014年1—9月之间拟行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生理盐水(A组);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 mg/kg(B... 目的探讨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给予不同剂量氨甲环酸的有效性。方法 2014年1—9月之间拟行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生理盐水(A组);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 mg/kg(B组);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5 mg/kg(C组)。比较3组的术后24 h引流量、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率、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率。结果 3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输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A组(P<0.05),B、C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A组(P<0.05),B、C组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低于A组(P<0.05),C组隐性失血量显著低于A、B组(P<0.05)。3组术后均无深静脉血栓及肺梗死发生。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闭合切口前静滴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提高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静滴15 mg/kg的氨甲环酸能进一步减少隐性失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氨甲环酸 失血 手术 有效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