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Phyllanthus emblica L. on Tumor Proliferation and Immune Func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Wenya CHEN Erchu GUO Zhenguo ZHONG 《Medicinal Plant》 CAS 2020年第1期51-54,共4页
[Objectives]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Phyllanthus emblica L.on tumor proliferation and immune function.[Methods]The effects of total flavonoids of P.emblica L.on the proliferation of 6 different t... [Objectives]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Phyllanthus emblica L.on tumor proliferation and immune function.[Methods]The effects of total flavonoids of P.emblica L.on the proliferation of 6 different tumor cell lines(human hepatoma cell line HepG-2,human cervical cancer cell line Hela,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SGC7901,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 CNE-2,human lung cancer cell line H460 and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 A2780)were compared by SRB method.The effect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P.emblica L.on the proliferation of mouse lymphocytes induced by concanavalin(ConA)or lipopolysaccharide(LPS)in vitro was detected by CCK-8 method.[Results]The results of SRB assay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the total flavonoids of P.emblica L.had obvious inhibitory effect on 6 kinds of tumor cells.Among them,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H460 cells and CNE-2 cells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and the IC50 was(471.36±50.66),(463.26±40.75)μg/mL,respectively.The high dose group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P.emblica L.had the same inhibitory effect as the positive drug 5-Fu.The results of CCK-8 assay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blank group,the total flavonoids of P.emblica L.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mouse lymphocytes induced by ConA or LPS(*P<0.05,**P<0.01).[Conclusions]The total flavonoids of P.emblica L.had significant anti-tumor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LLANTHUS emblica L. total FLAVONOIDS anti-tumor IMMUNE function
下载PDF
内镜下全内脏囊分离技术与腹腔镜下腹腔内补片修补术在腹壁疝中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庄波 喻凯 +2 位作者 章志伟 龚道军 俞世安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内镜下全内脏囊分离技术(TVS)与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在腹壁疝中的应用特点,总结TVS技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疝与腹壁外科行腹壁疝修... 目的:比较分析内镜下全内脏囊分离技术(TVS)与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在腹壁疝中的应用特点,总结TVS技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疝与腹壁外科行腹壁疝修补术的56例患者资料,其中27例接受TVS技术修补(TVS组),29例接受IPOM术(IPOM组)。比较2组患者的特点、手术时间等围手术期资料,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随访。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及缺损面积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S组的手术时间[(216.93±52.80)min]较IPOM组[(187.17±40.73)min]延长(P=0.021)。TVS组术后第1天平均视觉模拟评分(VAS)较IPOM组小(P=0.003),住院费用也较IPOM组明显降低(P<0.001),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其中TVS组中有2例因腹膜前建腔失败和前缺损关闭困难而中转,IPOM组有1例术后手术区域感染,经穿刺引流后治愈。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3月,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4个月,随访率94.6%。随访期间,TVS组有1例复发,余未见复发和死亡病例。结论:TVS技术在腹壁疝修补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虽手术时间长,但减少了术后疼痛,节省了医疗成本,是治疗腹壁疝的一种很好的技术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疝修补 腹腔内补片修补术 全内脏囊分离技术 腹壁疝
下载PDF
内蒙古部分地区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祝丽姣 李增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0期36-40,共5页
目的 探讨内蒙古部分地区住院患者中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该地区糖尿病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糖尿病肾病(DKD)分为DKD组(59例)和非DKD组(80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 目的 探讨内蒙古部分地区住院患者中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该地区糖尿病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糖尿病肾病(DKD)分为DKD组(59例)和非DKD组(80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生化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KD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居住地、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KD组年龄(62.56±10.98)岁、内脏脂肪面积(VFA)(112.41±23.76)cm^(2)、糖化血红蛋白(HbA1c)(8.74±2.13)%、收缩压(SBP)(150.46±22.81)mm Hg(1 mm Hg=0.133 kPa)均高于非DKD组的(58.54±10.37)岁、(98.76±19.51)cm^(2)、(6.93±2.79)%、(129.33±14.05)mm Hg,糖尿病病程(179.76±70.02)个月长于非DKD组的(96.05±75.9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_(4))、尿酸(UA)、尿素氮(BUN)及肌酐(Cr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KD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2.88±0.45)pmol/L、血清总胆汁酸(TBA)(2.83±1.45)μmol/L低于非DKD组的(3.33±1.51)pmol/L、(3.61±1.81)μmol/L,胱抑素C(Cys-C)(1.43±0.65)mg/L高于非DKD组的(1.02±0.7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VFA、SBP、血清Cys-C、HbA1c为DK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TBA、FT_(3)为DKD发病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内蒙古该地区住院的T2DM患者糖尿病病程长,Cys-C、HbA1c、VFA、SBP水平升高,TBA及正常范围内FT_(3)水平降低为DK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重视相关指标的监测,对于延缓当地DKD的发生与进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内脏脂肪面积 胱抑素C 总胆汁酸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下载PDF
内脏脂肪与前列腺癌风险的关系
4
作者 杨松 杨瑞 +2 位作者 王磊 陈志远 刘修恒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10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CT量化的内脏脂肪面积和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相近并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102例(阴性50例,阳性5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CT量化的内脏脂肪面积和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相近并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102例(阴性50例,阳性5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PSA以及L_(2/3)椎间隙的CT影像。利用ImageJ软件测量出L_(2/3)椎间隙层面的腰围、腹部总脂肪面积(total fat area,TFA)、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SFA),计算相对内脏脂肪面积(relative visceral fat area,rVFA)=VFA/TFA。组间比较各变量并行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变量与PCa发生及分化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变量对PCa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阴性组和阳性组的PS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阳性组年龄高于阴性组(P<0.05);调整年龄后,阳性组的TFA、VFA、SFA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年龄、TFA、VFA、SFA与穿刺结局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7,95%CI:1.019~1.139,P<0.05)、VFA(OR=1.008,95%CI:1.001~1.015,P<0.05)是PC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年龄、VFA在单因素模型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4、0.707,而多因素模型的AUC值为0.777。结论年龄、VFA与PCa风险相关,是PCa的独立危险因子,对PCa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总脂肪面积 内脏脂肪面积 皮下脂肪面积 前列腺癌
下载PDF
完全型Kartagener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张玉佩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5期150-153,共4页
Kartagener综合征(KS)是原发性纤毛不动障碍的一种亚型,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全内脏转位-支气管扩张,伴有(或不伴有)鼻窦炎或鼻息肉,绝大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属临床罕见疾病。该病最主要的表现为全内脏转位、支气管扩张、鼻窦炎或鼻息肉... Kartagener综合征(KS)是原发性纤毛不动障碍的一种亚型,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全内脏转位-支气管扩张,伴有(或不伴有)鼻窦炎或鼻息肉,绝大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属临床罕见疾病。该病最主要的表现为全内脏转位、支气管扩张、鼻窦炎或鼻息肉,以影像学检查为主要的诊断手段,以CT检查为主。目前,针对该病的主要治疗为对症处理及预防感染。该病发病率极低,多以文献个案报道为主。本文对1例完全型KS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总结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旨在提高对KS的认识,减少疾病的误诊、漏诊,改善诊疗效果及疾病预后,降低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TAGENER综合征 全内脏转位 支气管扩张 鼻窦炎 文献复习
下载PDF
内脏脂肪过多对胃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静 李璇 +1 位作者 陈锐 陈璟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83-8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全胃切除术治疗内脏脂肪过多和正常内脏脂肪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疗效,评估内脏脂肪对患者围手术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6月该院普通外科6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CT计算的内脏脂肪面积分为... 目的对比分析全胃切除术治疗内脏脂肪过多和正常内脏脂肪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疗效,评估内脏脂肪对患者围手术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6月该院普通外科6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CT计算的内脏脂肪面积分为内脏脂肪过多组(A组=30例)和内脏脂肪正常组(B组=35例),比较两组术前人口统计学资料、术中手术相关变量、术后并发症和死亡患者情况。结果 A组术中失血量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10,P=0.030);A组术后感染并发症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A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A组术后住院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2,P=0.003);两组患者术后其它并发症和死亡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脏脂肪过多的患者术中失血量多,术后感染机会更高,吻合口瘘发生率高、术后住院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脂肪过多 胃癌 全胃切除术 恢复
下载PDF
全肠外营养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赵京阳 顾梅 +1 位作者 朱长雨 党受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57-659,共3页
目的评价全肠外营养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对2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进行全肠外营养支持,对肠外营养支持前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的变化进行比较,并观察肠外营养合并症及术后3个月内血... 目的评价全肠外营养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对2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进行全肠外营养支持,对肠外营养支持前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的变化进行比较,并观察肠外营养合并症及术后3个月内血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癌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的浓度变化。结果全肠外营养后第4、7天,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较前明显升高,血清转铁蛋白在第7天较前明显升高,仅出现1例导管相关性感染,术后3个月内复查血CEA、CA199未见升高。结论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进行全肠外营养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肠外营养 消化道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物 内脏蛋白
下载PDF
红车轴草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宝剑 郭延生 +2 位作者 曲亚玲 刁鹏飞 魏彦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410-16411,16248,共3页
[目的]研究红车轴草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设计迟发变态反应试验、炭粒廓清试验、脏器指数试验,每个试验均用4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设对照组与高、中、低剂量3个试验组。3个试验组分别给予85mg/(kg.d)(高剂量组),53mg/(kg.... [目的]研究红车轴草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设计迟发变态反应试验、炭粒廓清试验、脏器指数试验,每个试验均用4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设对照组与高、中、低剂量3个试验组。3个试验组分别给予85mg/(kg.d)(高剂量组),53mg/(kg.d)(中剂量组),22mg/(kg.d)(低剂量组)红车轴草总黄酮灌胃,对照组以吐温-盐水液灌胃。[结果]3个试验组48h足跖增厚与对照组均有增加,以中剂量试验组增加显著(P<0.05);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吞噬指数较对照组有显著增高(P<0.05);脏器指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增加,但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全面评价了红车轴草总黄酮的各种生理药理功能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其开发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车轴草总黄酮 免疫 炭廓清 脏器指数 迟发变态反应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容量负荷过重与长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朱丽 杨冰 +6 位作者 蔡美顺 赵新菊 王琰 倪梦凡 赵玉超 甘良英 左力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定透析后容量负荷过重(细胞外液与总体液比值升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作用。方法入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临床无显性水肿的MHD患者,应用赛康mBCA515生... 目的探讨应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定透析后容量负荷过重(细胞外液与总体液比值升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作用。方法入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临床无显性水肿的MHD患者,应用赛康mBCA515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测量患者透析后总体液(total body water,TBW)、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water,ECW)和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water,ICW)、肌肉及脂肪质量等,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血压、化验、超声心动等数据,定义ECW/TBW%>正常上限为透析后容量负荷过重(over hydration,OH),进行随访,观察终点为全因死亡。以全因死亡为因变量,透析后OH为研究自变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和既往研究中存在临床意义的变量作为校正变量,共同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MHD透析后OH对全因死亡的预测作用。结果①入选119例MHD患者,随访4年,随访期间肾移植2例,最终入组117例(男/女:73/44),年龄(58±15)岁,透析龄中位数67(39,120)月。随访结束时死亡21例(17.9%)。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经年龄、透析龄等多因素校正后,透析后OH(HR=17.459,95%CI:2.801~108.832,P=0.002)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透析后细胞外液与总体液比值可敏感识别无显性水肿的MHD患者容量状态,透析后容量负荷较重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需给予患者容量管理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细胞外液与总体液比值 容量负荷过重 死亡 内脏脂肪
下载PDF
全内脏反位患者行单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被引量:6
10
作者 胥娟 杨利英 束矞露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2期175-176,共2页
目的介绍罕见的全内脏反位(Situsinversustotalis,SIT)直肠癌伴脊柱侧弯及小儿麻痹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方法应用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完善各项影像学检查后,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完成直肠癌切除手术。结果通过完善的... 目的介绍罕见的全内脏反位(Situsinversustotalis,SIT)直肠癌伴脊柱侧弯及小儿麻痹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方法应用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完善各项影像学检查后,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完成直肠癌切除手术。结果通过完善的术前准备,结合影像学检查,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生的反复沟通,确定了手术方案及术中物品的准备,合理安置患者体位,术中默契配合,手术顺利,效果满意。结论应对罕见手术病例,手术室护士通过详尽的术前准备,针对患者特殊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手术护理质量,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内脏反位 直肠癌 手术配合
下载PDF
定量CT研究体质成分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沛 唐静 +2 位作者 舒意 程巍 李真林 《四川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143-1149,共7页
目的采用定量CT(QCT)探讨骨密度(BMD)和体质成分的增龄性改变及两者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行腰椎QCT的BMD检查的患者224例,将原始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采用Mindways QCT Pro6.1软件测量L1~L3椎体的BMD及L2椎体... 目的采用定量CT(QCT)探讨骨密度(BMD)和体质成分的增龄性改变及两者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行腰椎QCT的BMD检查的患者224例,将原始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采用Mindways QCT Pro6.1软件测量L1~L3椎体的BMD及L2椎体和L3椎体的各体质成分,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其与BMD的相关性。结果腹部总脂肪、腹腔内脂肪、肌间隙脂肪含量(面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骨密度却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60岁以下皮下脂肪含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6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而腹腔内脂肪与皮下脂肪之比(腹脂比)则与之相反。男女的腹脂比和年龄、女性的腹腔内脂肪、椎旁肌的肌间隙脂肪含量与BMD均呈负相关(男性腹脂比r=-0.349,P=0.030;女性r=-0.259,P=0.000;男性年龄r=-0.633,P=0.000;女r=-0.577,P=0.000;女性腹腔内脂肪r=-0.177,P=0.016;右侧肌间隙脂肪r=-0.349,P=0.000;左侧肌间隙脂肪r=-0.363,P=0.000)。结论各体质成分随着年龄的变化发生改变,年龄与骨密度呈负相关,60岁以上男性腹腔内脂肪与BMD呈正相关,女性椎旁肌的肌间隙脂肪与BMD呈负相关,说明在60岁以上女性椎旁肌的肌间隙脂肪含量、男性腹腔内脂肪含量可能是引起骨质疏松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脂肪 腹部总脂肪 腹腔内脂肪 年龄 肌间隙脂肪 骨密度 定量CT
下载PDF
一IFT172基因突变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12
作者 杨赛赛 吴庆华 +4 位作者 陈心 史惠蓉 任淑敏 焦智慧 翟仪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2-546,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一例以双肾及肝脏多发囊肿及全内脏反位等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揭示其遗传发病机制。方法:对该家系先证者行全面检查提示有多发异常,包括双肾及肝脏多发囊肿、全内脏反位、肾功能不全、肾性贫... 目的:通过对一例以双肾及肝脏多发囊肿及全内脏反位等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揭示其遗传发病机制。方法:对该家系先证者行全面检查提示有多发异常,包括双肾及肝脏多发囊肿、全内脏反位、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采集先证者及其家系相关成员的外周血各2 mL,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对筛查出的可疑突变行PCR并Sanger测序。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及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携带IFT172基因c.4630C>T(p.R1544C)和c.4120T>C(p.W1374R)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正常临床表型的父母,其弟未携带这两个突变。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c.4120T>C(p.W1374R)判定为疑似致病性变异,包括2个中等证据(PM1+PM3)+3个辅助证据(PP3+PP4+PM2);c.4630C>T(p.R1544C)突变为致病性变异。结合该家系先证者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结果,明确先证者为IFT17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短肋胸廓发育不良伴或不伴多指综合征10型(SRTD10)。结论:SRTD10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根据临床表现难以确诊,基因诊断可以明确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肾 多囊肝 全内脏反位 IFT172 SRTD10
下载PDF
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胃癌76例分析
13
作者 岳晖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27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经验。方法随机收录76例采取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均无吻合口及闭合口瘘,有输出袢梗阻1例,术后胸腔积液5例,肺部感染3例,左膈下积液1例。结论合理掌握联... 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经验。方法随机收录76例采取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均无吻合口及闭合口瘘,有输出袢梗阻1例,术后胸腔积液5例,肺部感染3例,左膈下积液1例。结论合理掌握联合脏器切除的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淋巴清扫范围及消化道重建方法,可有效提高胃癌手术疗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全胃切除 淋巴清扫 联合脏器切除 消化道重建
下载PDF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术的随机对照研究
14
作者 李嘉 孙晓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1期151-152,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与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术(GPRVS)两种方法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优缺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6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行TEP,另一组行GPRVS,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使用镇痛的频率、下床活...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与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术(GPRVS)两种方法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优缺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6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行TEP,另一组行GPRVS,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使用镇痛的频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正常活动时间、腹股沟疼痛持续时间、疝复发率、住院费用等参数,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使用镇痛的频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正常活动时间、腹股沟疼痛持续时间、住院费用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P在使用镇痛的频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正常活动时间等方面具有优势,GPRVS在手术时间、腹股沟疼痛持续时间、住院费用方面有优势,两者疝复发率方面比较无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 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术
下载PDF
腹腔镜全内脏囊分离技术治疗腹壁疝的解剖基础与技术细节
15
作者 李炳根 秦昌富 +2 位作者 黄永刚 俞继卫 杨子昂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0期3211-3218,共8页
人体腹壁是生理功能的整体,由不同的解剖结构和层次构成。在腹壁不同部位,可用于疝外科修补理想的解剖层次各不相同,腹壁的解剖隔断将各个解剖空间相互分隔,打开这些解剖隔断,连通各处解剖空间,就能创造出腹壁疝补片修补所需要的巨大的... 人体腹壁是生理功能的整体,由不同的解剖结构和层次构成。在腹壁不同部位,可用于疝外科修补理想的解剖层次各不相同,腹壁的解剖隔断将各个解剖空间相互分隔,打开这些解剖隔断,连通各处解剖空间,就能创造出腹壁疝补片修补所需要的巨大的腹直肌后及腹膜外间隙,从而实现全内脏囊分离(TVS)技术理念。5年前作者提出了TVS这一概念,对各项腹壁疝治疗独立的技术进行理念的整合,并向全国同道推广,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广泛开展TVS技术并累积了大量经验。与腹腔内置片修补术(IPOM)相比,TVS无需使用昂贵的防粘连补片和固定钉枪,大大减少耗材费用同时,减少了补片相关并发症和术后疼痛,效果更佳。但TVS手术具有一定难度,需熟知相关解剖和熟练的手术操作技能。针对目前遇到的常见问题,作者对TVS的解剖原理与技术细节进行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疝 腹腔镜 全内脏囊分离 肌后修补/腹膜外修补
原文传递
高良姜总黄酮对大鼠内脏高敏感性模型及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梁万年 江涛 +4 位作者 陈艳芬 冯毅凡 楚博 范华倩 唐春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63-267,共5页
目的:研究高良姜总黄酮(GLJ)对乙酸诱导内脏高敏性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镇痛作用。方法:建立大鼠IBS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匹维溴铵组(0.02 g.kg-1)、GLJ高、中、低剂量组(1,0.5,0.25 g.kg-1),连续给药2... 目的:研究高良姜总黄酮(GLJ)对乙酸诱导内脏高敏性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镇痛作用。方法:建立大鼠IBS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匹维溴铵组(0.02 g.kg-1)、GLJ高、中、低剂量组(1,0.5,0.25 g.kg-1),连续给药2周后评估乙酸诱导IBS模型大鼠的腹部回缩反射(AWR)状态,观察GLJ对乙酸诱导IBS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采用热板法、乙酸扭体法、压尾法、甲醛法研究GLJ的镇痛作用。结果:GLJ能够有效降低乙酸诱导IBS模型大鼠内脏的敏感性(P<0.01或P<0.05);对热刺激、乙酸、甲醛所诱发的小鼠疼痛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1或P<0.05)。结论:GLJ对IBS模型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及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总黄酮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性 大鼠模型 镇痛
原文传递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大凤 余婷婷 +1 位作者 宋彬 冉兴无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特点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用CT测量91例男性T2DM患者腹壁皮下脂肪面积(SA)及腹腔脏器脂肪面积(VA),计算VA/SA(VSR)以及腹部总体脂量(TAF),同时检测代谢参数,计算BMI;对体脂参...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特点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用CT测量91例男性T2DM患者腹壁皮下脂肪面积(SA)及腹腔脏器脂肪面积(VA),计算VA/SA(VSR)以及腹部总体脂量(TAF),同时检测代谢参数,计算BMI;对体脂参数与代谢危险因素行peanson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体脂分布与年龄无相关关系;无论BMI高低,其VSR均明显高于欧美肥胖人群和我国肥胖人群;内脏型肥胖的HbA_1c、TG、FFA水平高于皮下型肥胖组,FIns、FPG水平低于皮下型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校正年龄、糖尿病病程和BMI后,VA、SA和TAF均与FFA呈正相关,VSR与HbA_1c呈正相关;(3)BMI为影响DBP、UA、FIns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SBP、TG、HDL-C的重要因素;TAF是影响2hFFA的独立危险因素;VA为影响FFA的独立危险因素;SA是影响FPG的独立危险因素;VSR是影响HbA_1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T2DM患者体脂分布以中心性肥胖、尤其是腹部内脏脂肪增加为特点;其心血管危险因素不仅与总体脂有关,更与体脂分布(腹型肥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 腹壁皮下脂肪 腹腔脏器脂肪 总体脂 心血管危险因素 糖尿病 2型
原文传递
香椿子总多酚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艳丽 陈超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073-1077,共5页
目的研究香椿子总多酚(TSTP)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6周龄Wistar大鼠50只,SPF级,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甲素组、TSTP低剂量组和TSTP高剂量组。正常组在左后肢足垫部皮下注射0.1 mL生理盐水,其余组... 目的研究香椿子总多酚(TSTP)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6周龄Wistar大鼠50只,SPF级,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甲素组、TSTP低剂量组和TSTP高剂量组。正常组在左后肢足垫部皮下注射0.1 mL生理盐水,其余组在左后肢足垫部皮下注射0.1 mL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FCA)诱导建立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模型。大鼠致炎后第8天开始灌胃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10 mg·kg-1)、雷公藤甲素组给予雷公藤甲素(20 mg·kg-1)、TSTP低剂量组给予TSTP(35 mg·kg-1)、TSTP高剂量组给予TSTP(70 mg·kg-1),1次·d1,连续灌胃21 d。大鼠于致炎前(d0)、致炎后第4,8,12,16,20,24,28天(d4,d8,d12,d16,d20,d24,d28)分别在足容积测量仪上测定右侧(非致炎侧)足容积,d4,d8,d12,d16,d20,d24,d28与d0足容积的差值即为该时大鼠足趾肿胀度。最后一次灌胃结束2 h后,处理大鼠,同时摘取胸腺和脾脏组织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并于踝关节上方0.5 cm剪取踝关节,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形态学的相关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STP降低了脏器指数、足跖肿胀度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雷公藤组相比,TSTP高剂量组脏器指数、足跖肿胀度无明显差别;与TSTP高剂量组相比,TSTP低剂量组脏器指数、足跖肿胀度较高(P<0.05)。结论 TSTP高,低剂量各组均能够减轻佐剂关节炎大鼠的足趾肿胀度、降低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改善踝关节病理组织形态。TSTP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多酚 佐剂型关节炎 细胞因子 脏器指数 足跖肿胀度
原文传递
剑脐入路内镜全腹膜外腹膜前修补术在上腹中线腹壁疝中的应用
19
作者 汤睿 吴卫东 +2 位作者 蒋会勇 张威浩 张一忠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6期372-376,共5页
目的内镜完全腹膜外Sublay(totally extraperitoneal Sublay,TES)修补是近年治疗腹壁疝的新进展,腹膜前层面修补有助于进一步减轻腹壁创伤。笔者描述了剑脐入路内镜下全腹膜外途径的腹膜前修补上腹中线腹壁疝的初步尝试。方法回顾2019... 目的内镜完全腹膜外Sublay(totally extraperitoneal Sublay,TES)修补是近年治疗腹壁疝的新进展,腹膜前层面修补有助于进一步减轻腹壁创伤。笔者描述了剑脐入路内镜下全腹膜外途径的腹膜前修补上腹中线腹壁疝的初步尝试。方法回顾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采用该项手术的9例患者,记录与分析患者资料、疝与手术情况、术后情况与短期随访结果。结果9例患者均完成修补,手术时间(128±54)min,术后恢复快,无患者因并发症再次入院。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仅1例术后发生血清肿。短期随访期间(2~6个月)无术区感染、疼痛、穿刺孔疝与复发等。结论腹膜前修补有助于进一步降低TES修补对腹壁的创伤;与耻骨上入路比较,剑脐入路能更方便进行中、上腹小型腹壁疝的腹膜前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疝内镜Sublay修补 全腹膜外Sublay 全腹膜囊分离 剑脐入路 腹膜前修补
原文传递
直肠固有筋膜与脏筋膜的解剖学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常毅 刘海龙 +8 位作者 江慧洪 李阿建 王文超 彭健 吕亮 潘志辉 张勇 肖毅华 林谋斌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9-954,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腹盆腔筋膜以及结肠系膜与直肠系膜的延续性,明确直肠固有筋膜与脏筋膜的关系,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解剖学平面。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12月期间于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且保... 目的通过研究腹盆腔筋膜以及结肠系膜与直肠系膜的延续性,明确直肠固有筋膜与脏筋膜的关系,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解剖学平面。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12月期间于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且保存有完整手术视频的61例患者资料,其中男28例,女33例,中位年龄61岁,其中因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术25例,因降结肠癌行左半结肠切除15例,因顽固性便秘行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术21例,其中8例患者同时行改良Duhamel手术。并解剖观察24具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的成人尸体标本;甲醛固定标本23具,新鲜尸体1具;男性12具,女性12具。61例患者和24具尸体既往均无腹、盆腔手术史。仔细观察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相关筋膜解剖和走向,特别是Toldt筋膜的走行变化,结肠系膜和直肠系膜的延续性,并对筋膜的分布特点与镜下定位标志进行记录和描述。结果在24具尸体解剖中,脏筋膜都表现为盆腔最为明显的致密的结缔组织,从侧后方托起盆腔脏器,外观呈现为"吊床样",包围并托起整个盆腔器官。在61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36例(59.0%)的手术过程需要游离左半结肠,Toldt筋膜在降结肠段表现为结肠筋膜与肾前筋膜(Gerota筋膜)之间的潜在的、无血管的、易扩展的疏松结缔组织;33例(54.1%)的手术过程需要游离直肠,术中可见Toldt筋膜向下延伸,在盆腔表现为直肠固有筋膜和脏筋膜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32例(32/33,97.0%)的直肠固有筋膜显露完整,向下约在骶4水平处与脏筋膜融合;所有24具尸体解剖也均显示,在Waldeyer筋膜水平处直肠固有筋膜融合于脏筋膜,两者的融合线为Waldeyer筋膜的延伸。直肠后方的两个无血管平面分别为直肠固有筋膜与脏筋膜之间的平面,和脏筋膜与壁筋膜之间的平面。在8例行结肠次全切除+改良Duhamel手术的患者中,需要同时游离结肠和直肠,可以观察到降结肠段的结肠系膜延伸为乙状结肠段的结肠系膜,再向盆腔延伸为直肠系膜;构成降结肠段的结肠筋膜向下依次延伸为乙状结肠筋膜和直肠固有筋膜;降结肠系膜和Gerota筋膜之间的Toldt筋膜向下延伸为直肠固有筋膜与脏筋膜之间的间隙;降结肠段的Gerota筋膜向下延伸为乙状结肠段的尿生殖筋膜,至盆腔为脏筋膜。23具(23/24,95.8%)尸体解剖可以观察到腹下神经走行于脏筋膜内。脏筋膜从后方走向前侧方,并与Denonvilliers筋膜汇合,盆丛位于这个汇合部的外侧,盆内脏神经穿过壁筋膜走向盆丛的外下方。结论直肠固有筋膜和脏筋膜是两层独立的筋膜,全直肠系膜切除的手术平面应位于直肠固有筋膜和脏筋膜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直肠固有筋膜 脏筋膜 Toldt筋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